① 《西廂記》中的男女主人公
張生,崔鶯鶯
詞條里有介紹http://ke..com/view/26440.html?wtp=tt
【故事梗概】
前朝崔相國死了,夫人鄭氏攜小女崔鶯鶯,送丈夫靈柩回鄉,途中因故受阻,暫住河中府普救寺。這崔鶯鶯年方十九歲,針指女工,詩詞書算,無所不能。她父親在世時,就已將她許配給鄭氏的侄兒鄭尚書之長子鄭恆。
小姐與紅娘到殿外玩耍,碰巧遇到書生張珙。張珙本是西洛人,是禮部尚書之子,父母雙亡,家境貧寒。他隻身一人赴京城趕考,路過此地,忽然想起他的八拜之交杜確就在蒲關,於是住了下來。聽狀元店裡的小二哥說,這里有座普救寺,是則天皇後香火院,景緻很美,三教九流,過者無不瞻仰。
這張生見到鶯鶯容貌俊俏,贊嘆道:「十年不識君王面,始兄陸信嬋娟解誤人。」為能多見上幾面,便與侍中方丈借宿,他便住進西廂房。
一日,崔老夫人為亡夫做道場,這崔老夫妻人治家很嚴,道場內外沒有一個男子出入,張生硬著頭皮溜進去。這時齋供道場都完備好了,該夫人和小姐進香了,以報答父親的養育之恩。張生想:「小姐是一女子,尚有報父母之心;小生湖海飄零數年,自父母下世之後,並不曾有一陌紙錢相報。」
張生從和尚那知道鶯鶯小姐每夜都到花園內燒香。夜深人靜,月朗風清,僧眾都睡著了,張生來到後花園內,偷看小姐燒香。隨即吟詩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如何臨皓魄,不見月中人?」鶯鶯也隨即和了一首:「蘭閨久寂寞,無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應憐長嘆人。」張生夜夜苦讀,感動了小姐崔鶯鶯,她對張生即生愛慕之情。
叛將孫飛虎聽說崔鶯鶯有「傾國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顏」。便率領五千人馬,將普救寺層層圍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內交出鶯鶯做他的「壓寨夫人」,大家束手無策。這崔鶯鶯倒是位剛烈女子,她寧可死了,也不願被那賊人搶了去。危急之中夫人聲言:「不管是什麼人,只要能殺退賊軍,掃盪妖氛,就將小姐許配給他。」張生的八拜之交杜確,乃武狀元,任征西大元帥,統領十萬大軍,鎮守蒲關。張生先用緩兵之計,穩住孫飛虎,然後寫了一封書信給杜確,讓他派兵前來,打退孫飛虎。惠明和尚下山去送信,三日後,杜確的救兵到了,打退孫飛虎。
崔老夫人在酬謝席上以鶯鶯以許配鄭恆為由,讓張生與崔鶯鶯結拜為兄妹,並厚贈金帛,讓張生另擇佳偶,這使張生和鶯鶯都很痛苦。看到這些,丫寰紅娘安排他們相會。夜晚張生彈琴向鶯鶯表白自己的相思之苦,鶯鶯也向張生傾吐愛慕之情。
自那日聽琴之後,多日不見鶯鶯,張生害了相思病,趁紅娘探病之機,托她捎信給鶯鶯,鶯鶯回信約張生月下相會。夜晚,小姐鶯鶯在後花園彈琴,張生聽到琴聲,攀上牆頭一看,是鶯鶯在彈琴。急欲與小姐相見,便翻牆而入,鶯鶯見他翻牆而入,反怪他行為下流,發警再不見他,致使張生病情愈發嚴重。鶯鶯借探病為名,到張生房中與他幽會。
老夫人看鶯鶯這些日子神情晃惚,言語不清,行為古怪,便懷疑他與張生有越軌行為。於是叫來紅娘逼問,紅娘無奈,只得如實說來。紅娘向老夫人替小姐和張生求情,並說這不是張生、小姐和紅娘的罪過,而是老夫人的過錯,老夫人不該言而不信,讓張生與小姐兄妹相稱。
老夫人無奈,告訴張生如果想娶鶯鶯小姐,必須進京趕考取得功名方可。鶯鶯小姐在十里長亭擺下筵席為張生送行,她再三叮囑張生休要「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魚雁無消息」。長亭送別後,張生行至草橋店,夢中與鶯鶯相會,醒來不勝惆悵。明碧
張生考得狀元,寫信向鶯鶯報喜。這時鄭恆又一次來到普救寺,捏造謊言說張生已被衛尚書招為東床佳婿。於是崔夫人再次將小姐許給鄭恆,並決定擇吉日完婚。恰巧成親之日,張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歸來,激塵舉征西大元帥杜確也來祝賀。真相大白,鄭恆羞愧難言,含恨自盡,張生與鶯鶯終成眷屬。
② 《西廂記》的主人公是誰
書生張君瑞上朝趕考路經河中府,在普救寺巧遇前相國之女崔鶯鶯,二人一見鍾情。君瑞寄居寺內西廂,與鶯鶯一牆之隔,互相和詩,彼此有情,卻無法相見。後來,叛將孫飛虎兵圍普救寺,要搶鶯鶯為妻。崔母惶急之下向寺內僧俗宣布:能退賊兵者,願以女妻之。
君瑞挺身而出,寫信給友人白馬將軍杜確,杜確領兵前來解圍,救了崔氏一家。事後崔母悔婚,令君瑞與鶯鶯兄妹相稱。 鶯鶯侍女紅娘仗義相助,先教張生隔牆彈琴,打動鶯鶯,又為他們傳遞情詩。
鶯鶯約張生後花園相會,見面後又突然變卦,並有斥責之言。張生病倒書齋,鶯鶯這才決游基定以身相許,終於在書齋幽會成親。崔母發現後,拷問紅娘,紅娘據理力神灶謹爭,並譴責崔母有過錯。崔母無奈,允許二人婚配,但要張生立即赴辯渣考。長亭送別,二人戀戀不舍。張生考中狀元後榮歸河中,終於獲得美滿婚姻。
③ 《西廂記》本來有六部,王實甫的那一版是第幾部,算抄襲嗎
說起《西廂記》,一般人大都會想到王實甫。
現代的人能夠記得他,完全是他創作的元代戲曲。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這一部《西廂記》。
【古人董解元剪影】
雖然生卒年月不清楚,但知道他是一名金人,至少是在金朝中做過官。
還有一點是確切的,他早於王實甫,這從他創作的西廂記可以證明。
這么說來,王實甫應該算是抄襲了董解元?
故事相同,人物相同,情節相近,按照某些糊塗腦袋,肯定算是抄襲了?!
雖然如此,歷史上並沒有人認為王實甫抄襲了董解元。
歷史故事、歷史文章,是可以反復使用同一個歷史題材而不構成所謂「侵權」!
在董解元之前,大約是在宋代,就已經有了更早的西廂記戲曲。
④ 《西廂記》的主人公是
《西廂記》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別是(崔鶯鶯)、(張珙)張珙即張生
⑤ 西廂記講了什麼故事
《西廂記》主要講述的是書生張生和相國小姐崔鶯鶯在普救寺里一見鍾情,他們不顧封建勢力的阻撓,掙脫禮教的束縛,有火一樣的熱情互相追求,經過曲折的斗爭並消除種種誤會矛盾,終於在侍女紅娘費盡心力的幫助下,私自結合。
崔母發覺後,經紅娘的據理力爭,又恐家醜外揚,只好承認婚事,但要求張珙立刻上京應考。於是兩人又被迫分離,直到張生中舉歸來,才和鶯鶯團聚。
(5)香港電影西廂記男主角擴展閱讀
影響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不僅在戲曲的舞台上大放光彩,還多次被改編成影視劇。1927年,《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由侯曜執導,第一次出現在熒屏上;1940年,張石川導演、范煙橋編劇,由周璇主演了另一版本的《西廂記》。
1961年,香港趙一山導演了一出越劇戲曲片《西廂記》;1965年,香港邵氏兄弟出品的電影《西廂記》,由岳楓導演,凌波、李菁、方盈等主演;1994年,馬加奇導演了6集劇集版《西廂記》;2006年,蘇舟導演了3集電視劇《西廂記》。
2013年,由路奇執導的30集電視劇《西廂記》上映,除了保持原著中以愛情為核心的主線之外,活潑嬌俏的紅娘在劇中也有了生死之戀。
⑥ 西廂記的主人公是誰
《西廂記》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別是崔鶯鶯和張生。
崔瑩瑩:出生在貴族家庭,是一個美麗而有才華的女孩。她的父親崔相國生前已將她許嫁給鄭尚書的兒子。
張生:張生父親是禮部尚書,可見他也是書香門第出身,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他努力學習,撰寫了很多文章為了能金榜題名。
《西廂記》劇情介紹
該劇講述了書生張生和相國小姐崔瑩瑩在紅娘的幫助下,沖破孫飛虎、崔母和鄭恆的阻搏爛撓,終成眷屬的故事。
該劇具有強烈的反封建倫理色彩。作坦納者描述了年輕人對愛的渴望,愛與慾望不可抗拒的正當合理,以及年輕人自身的慾望與父母意志之間的沖突;表達了「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觀念。整個戲劇體制是宏偉的,它用五本書二十一折來連基信漏演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在古代的雜劇中是罕見的。情節部分引人入勝、鮮明生動、富有詩意。
⑦ 《西廂記》主人公有哪些
《西廂記》主人公有:
1、崔鶯鶯
崔鶯鶯出身名門貴族,是個美麗而有才情的少女,父親崔相國生前已將她許配給鄭尚書的兒子凱搭敏。在封建禮教的嚴重束縛中,她內心強烈地追求著愛情和幸福。
2、張生(張君瑞)
張生先父官禮部尚書,可見他也是書香門第出身,自幼枝則在此環境熏陶下,勤奮學習,學成滿腹文章盯枝以求金榜題名。
3、紅娘
紅娘不僅僅是一個裨女,而且是劇里劇外的聯絡人,她作為作者代言人,直接體現了作者的意圖,作者把自己的思想和意識加在了她的身上,她左右著劇情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4、老夫人
老夫人是一個多苦多難的、已經衰敗了的封建家庭的家長。丈夫剛剛去世,能夠擔負起家庭支柱的小兒子尚且年幼,顯赫的相府之家轉眼之間變得只剩「至親三四口兒」,而客居蕭寺,後面會遇到什麼麻煩,她一無所知。
⑧ 《西廂記》中的男女主人公
崔鶯鶯被圍,張生解救,這其中再生出許多曲折
嗯,就是這樣
⑨ 西廂記里的男主角叫什麼名字
1、西廂記里的男主角叫張君瑞。
2、《西廂記》全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元代漢族戲曲劇本,王實甫撰。其書處處表現了道家的哲學鍵扮閃光。道家哲學是中華民族的一種文化基因。它極大地影響著作為"人學"的"文學"。《西廂記》中無不體現出道家哲學上善若水、素樸之美、追求自由的思想。它的曲詞華艷優美,富於亂備詩的意境。是我國古典戲劇的現實主義傑作,對後來以愛情為題材的小說、戲劇創作影響很大。在經典古代名著《紅樓夢》中,也提到過此書。
3、成就:
《西廂記》最突出的成就是從根本上改變了《鶯鶯傳》的主題思想和鶯鶯的悲劇結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愛情上堅貞不渝,敢於沖破封建禮教的束縛,並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得到美滿結果的一對青年。這一改動,使劇本反封建傾向更鮮明,突出了「願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的主嘩亮毀題思想。在藝術上,劇本通過錯綜復雜的戲劇沖突,來完成鶯鶯、張珙、紅娘等藝術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徵生動鮮明,加強了作品的戲劇性。
⑩ 西廂記 主人公及人名 主要內容
主人公:崔鶯鶯、張生(張君瑞)
主要內容:
張生在普救寺相遇相國小姐崔鶯鶯,一見鍾情,而無計親近。恰遇叛將孫飛虎率兵圍寺,要強索鶯鶯為壓寨夫人;張生在崔母親口許婚下,依靠友人白馬將軍的幫助,解除了危難。不料崔母卻食言賴婚,張生相思成疾。
鶯鶯心愛張生而不願正面表白;幾經波折,在紅娘的幫助下,鶯鶯終於至張生住處私會。
崔母覺察跡象,拷問紅娘,反被紅娘幾句話點中要害,勉強答應了婚事,卻又以門第為由,令張生立即上京應試。十里長亭送別之後,張生到京考中狀元;而鄭恆借機編造謊言,說張生已在京另娶,老夫人又一次賴婚,要鶯鶯嫁於鄭恆。後張生趕來,鄭恆撞死,崔、張完婚。
(10)香港電影西廂記男主角擴展閱讀:
後世影響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被明代的李日華改編成南曲《西廂記》,清代以後崑曲、京劇等各種地方戲都在演出,而且對湯顯祖的《牡丹亭》和曹雪芹的《紅樓夢》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如《紅樓夢》第二十三回的回目「《西廂記》妙詞通戲語 《牡丹亭》艷詞警芳心」即直接關涉《崔鶯鶯待月西廂記》。
歷代文人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尤為青睞,現傳明、清刻本不下百種,為古典劇作之冠。拉丁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義大利文、日文等均有譯本,影響所及,遍布全球。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不僅在戲曲的舞台上大放光彩,還多次被改編成影視劇。
1927年,《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由侯曜執導,第一次出現在熒屏上;1940年,張石川導演、范煙橋編劇,由周璇主演了另一版本的《西廂記》。
1961年,香港趙一山導演了一出越劇戲曲片《西廂記》;1965年,香港邵氏兄弟出品的電影《西廂記》,由岳楓導演,凌波、李菁、方盈等主演;1994年,馬加奇導演了6集劇集版《西廂記》。
2006年,蘇舟導演了3集電視劇《西廂記》;2013年,由路奇執導的30集電視劇《西廂記》上映,除了保持原著中以愛情為核心的主線之外,活潑嬌俏的紅娘在劇中也有了生死之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