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狄劍清的電影作品
1978年《山寨火種》飾 團長 合作演員:趙亞珉、王宇寧、方化、李文偉、王忠超
1978年《女交通員》飾 二牛 導演:秦紱生 合作演員:盧桂蘭、尹達、張南、劉洪坤、馬陋夫
1979年《北斗-上集》飾 保衛局幹部 導演:周予 合作演員:尉騫、呂鳳、劉小陽、劉廷堯、袁志光
1979年《保密局的槍聲》飾 特務 導演:常彥 合作演員:陳少澤、王保華、朱德承
1980年《北斗-下集》飾 保衛局幹部 導演:周予 合作演員:袁志光、蘇林、黃中秋、李元華、王潤身
1980年《閃光的箭》飾 牛強 導演:Director 合作演員:王楓、於延平、姜一守
1981年《越過零公里》飾 黎文亮 導演:陳家林 合作演員:車軒、褚大章、王沽人、王千、張貴鑫
1984年《智斗美女蛇》飾 王稽查長 導演:劉中明 合作演員:寇振海、花小青、王忠超、靳維民、楊元義
1984年《五號機要員》飾 朱秋 導演:劉文余 合作演員:林強、吳玉華、牛娜、馬群、崔超明
1985年《死證》飾 洪翻譯官 導演:可人 合作演員:李幼斌、吳冕、張曉軍
1986年《響馬縣長》飾 獨眼龍 導演:李華 合作演員:李顯剛、林達信、馬軍勤、康保民、徐明
1987年《走過迷魂谷》飾 孫昌德 導演:劉文余 合作演員:李曉文、王心見、郭勇、謝諾遠
1988年《最後一個皇妃》飾 秦彥三郎 導演:Director 合作演員:李羚、侯天來
1989年《死神,最後一張王牌》飾 何老闆 導演:周煒 合作演員:張志忠、辛欣、殷延平、劉彥、季艷梅
1990年《荒唐歷險》飾 董寶山 導演:王文智 合作演員:孫彥軍、師勝傑、張百爽、劉世龍、紀軍
1990年《孤島情報站》飾 片崗崎 導演:郭林 合作演員:李幼斌、劉衛華、張珂、王慧、王平
1992年《特別攻擊隊》 飾 關仲揚 導演:許傳臻 合作演員:劉衛華、陳永霞、李鳴、楊靜、羅九江
1994年《這輩子不欠你》 飾 何立章 導 演:戈月泰 合作演員:胡亞婕、夏力心、方子哥、郭仁今、林強
1994年《永無寧日》飾 審計老李
1994年《禿探與俏妞》飾 韋科長 導 演:雷獻禾 合作演員:呂涼、李婷、李永田、陳繼銘、吳克堅
1994年《生死關頭》導演:楊晶 合作演員:任玫、李雲娟、劉之冰
1994年《婚外戀者的奇遇》導演:張中偉 合作演員:鞏漢林、金珠、潮嘯、趙心田、詹靖
⑵ 浦克的兩次見到周總理
60年代初,浦克應導演林農之邀,在歷史片《甲午風雲》中飾演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甲午風雲》是長影拍攝的第一部歷史片,拍攝難度很大。導演林農精心構思,李默然、王秋穎、浦克、龐學勤和周文彬等大腕通力合作,使影片達到了高水平。影片以磅礴的浩然正氣,譜寫了一曲振奮人心的愛國主義頌歌。影片成功地塑造了鄧世昌、丁汝昌和愛國水兵王國成的英雄形象。浦克飾演的丁汝昌,是位性格矛盾的愛國軍官,浦克將這個人物的矛盾心理:既要服從李鴻章的調度,又要抵抗的那種矛盾心理,表演得恰到好處,這是浦克在60年代所塑造的代表人物形象。
當時正處於三年困難時期,影片生產任務銳減,為使演員得到鍛煉,也為了創造些收入,長影演員劇團,曾組織全團演員,同時排練演出了四台大話劇:《孔雀膽》《陞官圖》《霧重慶》《我是一個兵》。浦克參加了這些話劇的演出,在《孔雀膽》中飾梁王。1962年6月17日,正當這幾個劇緊張排練之時,周恩來總理和鄧穎超同志來長影視察,廠特意安排周總理審看了剛剛完成的《甲午風雲》的一本樣片和《霧重慶》排練片斷及譯製片的配音。作為劇團的老演員,浦克陪同總理觀看了樣片和排練,親耳聆聽了總理的教誨。總理對影片音樂說:「電影音樂不要喧賓奪主,應該突出影片的人物形象和語言。」看完話劇排練後,總理親切地說:「大家辛苦了。」「戲可以上台演出嘛!」然後問:「劇團有多少演員?」又問浦克、夏佩傑、金迪和盧桂蘭等拍過多少片子?浦克等都一一做了回答。總理指著演員盧敏對鄧穎超同志介紹說:「這就是演《上饒集中營》的那個女孩子。」又問盧敏:「幾年沒有演戲了?」然後,總理對廠長亞馬和浦克說:「你們要劃個表,計算一下,每個演員到底演了多少戲?給我看看。」總理接著說:「演員要多演戲」,「演員要長期培養」。又說:「演戲也是政治,《霧重慶》就是政治嘛!大家通過排練,進行研究,可以做些適當的修改。」總理在看了配音演員的配音後,稱贊配音演員是「幕後英雄」。最後,總理在接見全廠主要創作幹部時,特別強調要減少人員,增加影片產量。說:「你們廠1600人」,是「龐然大物」。廠長亞馬請總理題字時,總理風趣地說:「我現在不寫,我寫了,你們還是個龐然大物,等你們長春電影製片廠精減合理化了再寫,不然,我給你們寫了字,你們還是1600人。」臨別時,總理還再次強調了「演員要練游泳、騎馬、體操等基本技術。」總理對廠的這些重要指示,都給浦克留下深刻印象。
1963年6月20日,周總理與陳毅副總理陪同朝鮮委員長崔鏞建和外相撲成哲來長訪問參觀,再次來到長影。陳毅副總理陪同撲成哲外相先進入廠內,周總理本陪同崔鏞建委員長,因崔委員長臨時有事,周總理後到一步。當時,天正下著小雨,人們見周總理下車,樂隊便吹奏歡迎曲,有人上前向總理拋撒彩色紙削,周總理忙揮動手臂,邊說:「不是外賓。不是外賓。」樂隊停止演奏。總理抖動身上的紙削,邊說:「看,都染成了顏色。」這時,人們注意到總理雖是陪同外賓,穿著仍然非常樸素。浦克有緣再次與見到周總理,感到非常高興。周總理這次首先詢問了長影的精減情況,廠長亞馬匯報已經減至1360人。總理到攝影棚見到導演於彥夫和尹一青,詢問了導演每天拍多少個鏡頭,兩位導演分別答:「7至8個。」「11至12個。」總理感到太少,要提高效率。總理還強調演員要多實踐,說:「有些演員沒有上戲的機會,應該組織他們通過舞台實踐鍛煉提高。排戲可實行A、B制。」1962年,浦克未能與總理合影,感到很遺憾。這次浦克得到一張離總理很近的照片。浦克一直細心收藏。
1962年12月浦克被任命為劇團第一副團長,主管業務。遵照周總理的指示,劇團精心組織了四台話劇到全國幾個城市演出,既鍛煉了演員,也為廠創造了一定的經濟效益。隨後廠對人員繼續進行了大力精簡,在廠區修建了游泳池,在一宿舍修建了演員練功房,演員業務紅火,工作條件有所改善。60年代前半期,長影譯製片演員還排練演出了話劇《釵頭鳳》,在長春、大連、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地演出200多場。轟動一時。這個時期,是浦克所經歷的長影演員劇團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
1964年,浦克還在武兆堤導演的《英雄兒女》中飾演朝鮮老大爺金正泰,雖然只有兩場主要戲:帶領群眾將吉普車抬過彈坑,在敵機轟炸緊急時刻,抬擔架踏過冰河,都拍得激動人心,表現出一位老演員的激情,這是浦克飾演的富有光彩的配角之一,受到人們稱贊。
「文化大革命」那段日子,浦克遭受過各種折騰。1969年大冬天,全家下放到吉林省東豐縣那丹伯公社,與社員同吃同住同勞動。浦克毫無怨言,與農民相處得很好,使他有機會接觸農村各種人物。1972年林農籌備拍攝《艷陽天》,邀請浦克飾演「反一號」馬之悅,浦克全家返回了長春。這部「首長」親自過問的影片,真是把長影折騰得「死去活來」,首審樣片即被槍斃,原因是「正不壓邪」,肖長春的形象不夠高大,反面人物馬之悅等人的戲比正面人物戲耐看,這樣不符合「三突出」的創作原則。雖然林農火冒三丈夫地怒問:「高大,高大,長影煙囪高大,把一號人物綁在長影煙囪上……拍,行嗎」可還是得推倒重來。劇本進行修改,怎樣拍好正一號肖長春和「反一號」馬之悅的戲,是修改後拍攝的重要課題。浦克作為馬之悅的扮演者,真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該咋辦好,最後,他只能本著一個信念,聽導演和黨支部的,就在這左右為難的情況下,浦克總算把馬之悅的戲拍完。人物演得到底怎樣,自己也說不清。評論者也一時也難以說清。不過人們看了影片後,馬之悅還給人留下較深的印象。這部影片留給浦克的記憶是「折騰得太厲害了。」
浦克拍完這部戲後,又參加拍攝了《向陽院的故事》《嚴峻的歷程》,1979年在張辛實的《祭紅》里飾演主角老陶瓷工人程瑞生。程家世代燒瓷,掌握燒制祭紅的秘方,在瓷界很有名氣。他支持徒弟(後成女婿)領導的游擊隊,拒絕為國民黨分子燒制祭紅大瓶,為人正直堅定,是老一代瓷器工人的代表。浦克飾演這樣一位人物並不感到費力,費力的是要減掉自己的大肚子。他減少飲食,加強鍛煉,吃苦不少。再與他配戲的女兒龔雪、女婿林強都是新人。龔雪是第一次拍戲,林強此前只在一部戲里演過一個小角色。兩人對怎樣找人物感覺,怎樣把握戲分,都心中無數。作為老演員和「爸爸」,浦克只能耐心地一點一點的輔導。特別是龔雪,未見過瓷廠勞動,她要學挑百多斤的盛放瓷坯的匣缽送窯,而且走的是又窄又陡的木板坡道。龔雪當時騎車挨摔手傷未愈,做這種勞動,真是難為了她。浦克熱情鼓勵,與瓷器工人師傅耐心幫助,經反復練習,終於達到了拍攝要求。浦克為輔導兩位新人付出了心血。浦克關心青年人的成長,熱心提攜後人,受到人們尊敬。拍完這部戲後,浦克於1980年6月,光榮的成為共產黨員。實現了他多年的願望。
1978年7月6日,浦克還接待一位老友——日本環境廳政務次官、日本環境代表團團長大鷹淑子,即昔日「滿映」明星李香蘭。大鷹率團來訪本來沒有長春,她到哈爾濱後,臨時表示想到長春見見她在「滿映」時的幾位老朋友,但有顧慮,怕朋友不理她。有關領導考慮,大鷹過去在「滿映」雖然拍攝過壞影片,但歸國後,多年來表現對我友好,省與廠商定接待大鷹來訪。廠確定浦克與夫人夏佩傑,王啟民與夫人白玫及鄭曉君,共同出面接待。使大鷹深受感動,一再表示「我是有罪的人」,今後願為中日友好多做工作。
浦克應邀拍攝了《人到中年》《黃山來的姑娘》後,於1984年辦理了離休手續。離休後,他又參加了《中國的「小皇帝」》《關東大俠》《兩宮皇太後》等影片的拍攝。此後,他練習書法,數年不輟,書藝相當不錯,求字者不斷。現在浦老身體硬朗,偶爾也應邀拍三五個鏡頭。浦克原配夫人夏佩傑1991年末病逝,這時浦克已75歲高齡,雖有兒女,生活還是很不方便。有熱心紅娘牽線,1995年末,浦克與教師張靜喜結連理。張靜對浦克尊敬有加,關懷備至,從生活到工作全面照顧,現在張靜既是老浦的生活好伴侶,又是非常稱職好秘書,好護士。受到多人的稱羨。
⑶ 體院學生主演《冰上姐妹》女一號,曾與白楊搭檔,80歲近況如何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239)——盧桂蘭】
No.1
「在我們生活的道路上,友誼的花朵四季常開。它把濃郁的芳香,灑進了我們的胸懷。啊,同行的夥伴手兒從此挽得更緊,前進的人們腳步從此走得更快……」
這是五十年代上映的電影《冰上姐妹》的插曲,歌名叫《友誼之歌》。對於這首電影歌曲,想必許多人不記得了,今天的人們已很少有人會唱。但這首歌頌友誼的歌,在當年曾感動過無數人,激勵過無數人。
如今,80歲的盧桂蘭早已不再拍戲,正與丈夫幸福、低調地安享晚年……
娛文娛視祝福盧桂蘭、丁笑宜影壇伉儷安康幸福!壽比南山!
⑷ 大地之子的中國電影:大地之子 1982
主 演:郭允泰 娜仁花 盧桂蘭 朱玉雯 庄培元 呂啟鳳
上 映:1982年 一天繁忙的工作後,某部副部長張思遠仰望星空,回想起自己30多年的坎坷歷程。1949年,他率領一支部隊開進一座古城,女學生海雲向他獻花,還邀請他到學校去講演。從此,他們相識、相愛,並結為伴侶。由於他工作繁忙不能照顧家庭,他們第一個兒子夭折了。海雲上大學後,他們有了第二個兒子冬冬,這時身為市委書記的張思遠對海雲缺乏尊重和理解。1957年,海雲被錯劃為右派,她無法安身,帶著5歲的冬冬傷心地離開了他。不久,美蘭就接替了書記夫人的位置。「文化大革命」中,海雲在極左路線的迫害下,自縊身亡,張思遠也被打成「三反分子」。此時,美蘭立即站出來揭發他,並撕毀了結婚證書。1971年春,張思遠從監獄出來,孤身一人來到冬冬插隊的山村,他看到冬冬灰暗的日記和憤世的態度,氣昏在大雨中,下放到公社衛生院的秋文大夫搶救了他。在秋文的幫助下,他與冬冬在感情上得到了和解。此後,張思遠和鄉親們一起生活。1975年,他從山村調走,當了市委第二把手,粉碎「四人幫」後,他擔任省委書記,1979年他又調到北京……30餘年的經歷,彷彿是昨天剛發生的事,張思遠經過痛苦、清醒的回顧,拒絕r美蘭的復婚要求,並請假踏上返鄉的旅途。冬冬和鄉親們歡迎他的到來,拴福大娘用豐盛的家宴熱情地招待了他。張思遠,這個當年的老張頭,從這些憨厚質朴的老鄉中,得到了清澈的精神源泉。他動員兒子冬冬跟他回北京,但遭到拒絕;他請秋文隨他走,秋文卻給他留下一封充滿情感的信。張思遠滿載著鄉親們的情意,離開了山村。他坐在客機上,俯視祖國的大好河山,深有感觸地想:「人民的信賴,人民的期望,我張思遠永遠不忘,也不敢忘啊!
⑸ 她是《第二次握手》葉玉菡,丈夫曾演《劉三姐》莫懷仁,近況如何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217)——袁玫】
No.1
2021年1月1日,是電影《第二次握手》中蘇冠蘭妻子葉玉菡飾演者、表演藝術家袁玫86歲的生日,在此,娛文娛視祝袁玫藝術家生日快樂!健康長壽!
娛文娛視再一次祝袁玫藝術家生日快樂!健康長壽!
⑹ 誰有老電影《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演員資料
北京電影製片廠
導演 王炎
許秀雲---- 李秀明
許茂 ---- 李緯
許秋雲---- 張金玲
金東水---- 楊在葆
楊在葆---- 張連文
龍慶 ---- 管宗祥
顏少春---- 盧桂蘭
許貞 ---- 劉曉慶
許琴 ---- 李鳳緒
羅祖華---- 譚天謙
八一電影製片廠
導 演:李俊
許 茂-賈 六
三姑娘-斯琴高娃
四姑娘-王馥荔
七姑娘-周 宏
九姑娘-趙 娜
金東水-馮恩鶴
顏少春-田 華
龍 慶-村 里
羅祖華-王 輝
吳昌全-江 城
⑺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演員表
電影《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的演員表:
李秀明 飾 許秀雲
李緯 飾 許茂
張金玲 飾 許秋雲
楊在葆 飾 金東水
張連文 飾 鄭百如
管宗祥 飾 龍慶
盧桂蘭 飾 顏少春
劉曉慶 飾 許貞
李鳳緒 飾 許琴
譚天謙 飾 羅祖華
⑻ 劉尚嫻的英雄兒女
電影《英雄兒女》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紅色經典,觀眾除了記住了片中英雄王成那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豪言壯語外,還把一個朝鮮舞跳得極好,圓臉大眼、青春秀美的妙齡少女儲存在了記憶的深處。她就是被後來很多文章贊譽為「戰地黃花」的部隊文工團團員「王芳」。在影片里,作為王成的妹妹,要柔中帶剛,說演談唱無所不能,鼓舞前線戰士,傳承英雄遺志,既是王成之後的另一位英雄,更是影片後半段的核心關鍵人物,演員的選擇極為重要。 1965年3月,八一電影製片廠組織了赴邊防慰問文化工作隊。4月18日,八一廠文化工作隊到達准備第一批入越作戰的高炮六十三師。第二天下午,文化工作隊就開始為高炮六十三師的首長、司政後機關和直屬分隊代表進行了慰問演出。
隊長李久芳、指導員吳凡組織的首場演出開幕了。劇目有短劇、快板、小合唱、獨唱、相聲、舞蹈等等,十分精彩。尤其是小合唱《英雄兒女》的主題歌,當扮演「王芳」的劉尚嫻站在隊列前:「風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的歌聲響起,全場掌聲雷動。
諒山溫縣的一位越南老太婆,60多歲了,聽說中國部隊有女娃,挺稀罕,連忙煮了一籃子雞蛋,找到部隊上。政治處的同志把她老人家帶到女兵住的草棚里,她把雞蛋分遞給五位,獨獨拉著劉尚嫻的手不放,說劉尚嫻長的白皙、端莊、文靜,還說從來沒有見過這么漂亮的女戰士。拉著她的手,說東道西,逗得劉尚嫻滿臉通紅。坐著、說著整整兩個多小時,才依依不捨離去。文工隊轉移到諒山。諒山市體育場,幾天前放過中國電影《英雄兒女》,反映強烈,政治影響也大,王芳的扮演者劉尚嫻,在去炮連陣地的路上,被一隊越南官兵認出來了。大家指指劃劃地議論,並豎起大拇指沖著她搖晃,還一起鼓掌向她致意。後經翻譯人員了解,這些越南官兵的意思是:在影片上見過她,表揚她覺得真好!
1965年8月20日,越南勞動黨政治局委員、副總理兼國防部隊武元甲大將來部隊視察,劉尚嫻代表部隊獻花。當時劉尚嫻梳著齊耳短發,整齊的軍衣和盔式帽,挺有精神的閃著一對光亮的大眼睛,面帶笑容走到武部長跟前,「啪」地立正敬禮,雙手捧上鮮花。武部長還了禮,在接受鮮花的瞬間,已認出了這位「王芳」,笑著說:「我在河內看過你演出的電影。」接著用漢語親切地問她「你叫什麼名字?」「多大了?」「哪裡人啊?」劉尚嫻一一回答,說到是「上海人」時,武部長笑著說:「你這位漂亮的上海姑娘也來支援我們越南人民抗美,歡迎!歡迎!」 解放軍畫報記者楊明輝搶拍了這個鏡頭。 當年祖國慰問團紛紛到援越部隊慰問演出鼓舞士氣,夏振老戰友回憶那段經歷時,他風趣的說,電影《英雄兒女》扮演王芳的那個演員還給了他「一刀」吶。
原來是連隊改善生活—包餃子,他去幫廚,剛好「王芳」也來幫廚,在鋪板上剁餃子餡時圍的人太多,一人一把刀,忙亂之中,「王芳」的刀尖把夏振的手給碰了一下,見了血,把劉尚嫻給嚇的趕緊掏出香手帕來包,急的淚水都流出來了……夏振那隻手至今還留下了傷疤,雖不太清晰,但的確是一個小傷疤。嘿!都幾十年的事了,可是,戰友們的回憶仍是繪聲繪色,「贊揚」那一刀的巧遇.....有誰會想到,那時不經意的一件小事,回憶起來,還怪有意思的。 劉尚嫻剛剛從《英雄兒女》這部電影起步沒多久,就趕上了「文革」。當時全廠影片停拍,演員等於失業,每個演員都有一種煩亂、苦惱的心緒。「文革」對於劉尚嫻和她的家庭沖擊使她失去了繼續沿著《英雄兒女》的勢頭演下去的機會。直到「文革」結束,1979年,她和老電影演員張瑞芳合作出演了八一電影製片廠電影《怒吼吧,黃河》,這是她時隔多年後第一次再上銀幕。為了找回失去的寶貴年華,從20世紀80年代起,她振奮精神,又繼續起飛,以極大的努力去攀登更高的目標。令人喜悅的是,那時她一直片約不斷,連續在《火種》、《拳擊手》《足跡》、《茫茫大海情》、《礦工》等影片中塑造了性格各異的中年女性形象。
20世紀80年代末,劉尚嫻逐漸轉為幕後,擔任了八一電影製片廠的導演。作為一名「年輕」導演,她不願虛度年華,千方百計多執導影片。她積極投入電視劇和專題片的拍攝,其中有不少歷史題材,也有喜氣洋洋奔小康的短劇,接著又連續執導了幾部反映改革開放題材的專題片。她身體素質好,常到邊區山區拍攝,多苦多累也能忍受。先後參與導演了《風雨下鍾山》、《情留此山中》、《蘇三》、《媳婦們的心事》、《說客》、《仙桃行》、《中國刑警》等十幾部作品。其中,《風雨下鍾山》曾獲1983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1979年作為中方電影演員代表之一,參加「中朝電影文化交流」。(左起 洪英姬、盧桂蘭、楊雅琴、金明姬、俞平、劉尚嫻、朱玉榮)
⑼ 80年代有過一部電影<<四個小夥伴>>,裡面的主演分別是
《四個小夥伴》
導演: 琪琴高娃 李偉
主演: 熊亦飛 / 王朔 / 何勇 / 盧桂蘭 / 任申
上映年度: 1981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國語
imdb鏈接: tt0357176
春江小學開展「人人爭當紅花少年」活動,每人只要得到五朵小紅花,就能成為紅花少年,領到2000次列車乘車證,參加夏令營活動。三年級一班同學都從平凡細小的事情做起,努力爭得小紅花。而以丁小東為首的四個小夥伴陳輝、汪明明和張浩卻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做小事「沒意思」,要「找一件大好事來做」。
⑽ 求黑白國產老電影,題材有關特務和反特務
特高課在行動
跟蹤追擊
寂靜的山林 1957年 黑白
國家幹部
彩色故事片:少年英雄王二小
南海潮 1962年 黑白
小兵張嘎 1963年 黑白
虎穴追蹤 1956年 黑白
三八線上 黑白 抗美
烈火真金 1959年 黑白
海鷹 1959年
南海風雲 國語
暗礁 1977年 反特片
古剎鍾聲(1958攝)
天羅地網
反特故事片:霧都茫茫(1980)
地下尖兵 1957年
冰山上的來客
反特故事片:熊跡
謀殺案
斬斷魔爪1954年 黑白
智斗美女蛇 1984年
羊城暗哨 1957年 黑白
國慶10點鍾 1956年 黑白
黑三角 1978年
405謀殺案
人民的巨掌 1950年
獵字99號 1978年
《獵字99號》
秘密圖紙 1965年 黑白
徐秋影案件
彩色破案片:藍盾保險箱
董存瑞 1952年 黑白
劉胡蘭 1950年 黑白
黑白反特故事片:東港諜影
東方劍
渡江偵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