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寫觀後感。看完電影後,感受很多,但無從下手
直接下手寫下來就好,寫下自己最真實的感受,遵循自己內心的實際想法,拖得越久越不想寫!
首先,你看完電影寫下你感受最深的片段,一個動作一個台詞甚至一個畫面都可以,不要自己不思考就去看別人的影評,很容易被人先入為主,影響自己的判斷。
其次,對於電影中印象深刻的片段結合自己生活中的實際感受,會更真實,貼入實際。
最後,慢慢的寫的多了就會熟能生巧,輕松就能寫出一篇有深刻內涵的高端影評來了。
重要的是一句話:多看多寫多動手,誰都可以成為影評大佬!
Ⅱ 看兩部愛國主義影片,並寫觀後感500字
當我看完《小兵張嘎》這部愛國主義電影時,我被主人公嘎了哥那熱愛祖國、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 一提起小兵張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倍受人們敬仰。嘎子小時生活很苦,但是為了改變人們艱苦的生活,他少年時就參加了紅軍,他給紅軍戰士帶來了快樂。嘎子多次完成艱巨的任務,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不顧傷痛毅然追擊。他聰明的腦袋瓜用一隻假槍就把敵人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嘎子的愛國熱情、幽默、滑稽、可愛、堅強不屈,不達到目的絕對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看完電影,我思緒萬千和嘎子對比,我顯得是那麼渺小。嘎子為完成艱巨的任務而奮不顧身,即使失敗也會堅持不懈地去完成而我失敗就放棄。記得那次學校開展一次「科技小發明」的活動,我當時就迫不及待地向老師報了名。正當我滿懷信心地開始製作我自己設計的「動力小船」時,卻發現了一個個讓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的問題。如接上電線了電池卻不通電。等我解決了電池的問題後卻發現螺旋槳轉不了了,當我解決螺旋槳的問題卻發現……這一個個問題把我搞得頭暈眼花,頭上金星亂飛,我一氣之下把「動力小船」摔了個稀巴爛。結果認真製作,能持之以恆的同學獲獎了。望著他們勝利的神情我後悔莫及。是啊,有句古話說得好「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為何說無難事呢?因為做了,「難」事則轉為「易」事不做則反之。聯系我們小學生一定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我們只有踏踏實實地走下去,不懂的東西一定要挖根刨底地搞清楚,才能夠為我國的將來出一份力量。 片中嘎子上縣城找一位親戚時,卻發現那位親戚幫鬼子拍照,臉氣得由綠到紅由紅到紫。嘎子剛正不阿而我卻因膽小冤枉他人。記得那是我上四年級時。我剛到家門口,卻發現一個人在開我家的門鎖。我仔細一看,原來他把我家的鎖弄壞了,怎麼也打不開了。他見我回來了,便立即惡狠狠地說:「你要敢把這件事說出去,我便揍死你!」我嚇得連忙點點頭。等我媽回來時卻撒了謊說是樓上小妹妹弄的,為此我還經常為此事感到不安呢。 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未來的中國屬於我們,我們要發奮學習,像嘎子哥一樣毫無保留地把一切貢獻給我們的祖國。
Ⅲ 兩部電影觀後感
[兩部電影觀後感]先不電影,兩部電影觀後感。先說點閑話,最近一直沒過來寫東西。上來看到有一篇08年轉於學醫表妹空間里的調節內分泌的文章居然被系統認為是不合規范的。我理解系統就是電腦進行分析。我也相信制定系統的東西也一定不具備這種東西應該具備的叫做大腦東西。再說電影。最近痴迷於日劇《交響情人夢》,好像這個片子時間挺久的了。不過是今年初才有了《最終樂章》。也不知道這個最終樂章是不是真的就會完結。有收視率就有賺嘛。可以理解。但是其中有一些要點是值得關注的。第一,描寫的是音樂學院學生的故事。談個戀愛,住個酒店什麼的都沒有去避諱。但是學生學習的態度,合作的態度,想要成就自己的態度,在我生活的環境里很少見到。非常罕見。像是一種傳說。但是我相信這種東西應該是存在的。畢竟人的存在是要用這些事才能證明的。那要不然活得和豬狗什麼的一樣,還稱作人做什麼。第二,大約記得日本在播放該片的時候,專門選擇了女性頻道。這就要扯到日本的教育了。雖然日本也有很多無厘頭的東西,像什麼七龍球,火癮忍者之類的商業作品,但是在我的記憶里,他們也會拍一些類似小鹿純子,足球小將,籃球飛人這樣題材的作品,觀後感《兩部電影觀後感》。這樣的作品同樣會吸引小朋友們,而且會激發小朋友們去嘗試的興趣。我記得還有一部講搖滾樂的聖子到。很多年前的東西了。有了興趣自然會投入其中。這部《交響情人夢》也是這樣的思路。第三,日本人可以把一切優秀的文化技術變成自己的。而且很謙虛地學習。但是有些人就不行,不行還不讓人說,不讓人說還要說別人不好,說別人不好還要抵制,抵制完了還要下載別人的挨片,看完挨片繼續罵街。永遠不掙氣。永遠不求上進,永遠不求責任心,得過且過。這樣的人,還要什麼人-權?連人存在的價值都沒有,何必還給他人存在的權利呢。第二部片子是昨晚看的《禁閉島》。大導演的新嘗試。我很久沒有這么投入地去看一部長達兩個小時的電影了。看完後想找一些影評看看,目前尚沒找到,但是看到了網上一大堆聒噪的網友們的熱情討論。顯然,可能因為翻譯的問題會讓影片的表達出現一些異議。但是片子最後的結局應該還是很明確的。主人公,顯然做好了一死之准備。但是導演到這兒就不說了。自己去想去。讓看了片子的人去爭去。然而,我要說的關於這個片子的事情就是,人如果有了自己的想法,就會與現實環境存在一些或多或少的沖突,如果不能堅持自己的想法,最後被現實同化的可能性就會非常大。我非常感動於片中主人公到最後都很清醒地堅持自己看法的勇氣。因為他不願意幫助那些想要降服他的人。就好像,我很小的時候就相信,生活中所有出現的人和事,甚至包括電視新聞,都只是用來欺騙我的,至於為什麼我現在還不知道。但是我就是相信所有生活中的大部分,都只是虛幻的假象。什麼是真的可能我不知道,但是我寧願相信那是假的。生活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變故,這也許是我的命運,不能夠平靜地繼續。那就這樣吧。我已經很滿足於自己現在有足夠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最後留給能看到這篇日誌的朋友一個禮物:雀巢咖啡,再不要喝那種小塑料袋包裝,一包沖一杯的了,還是要買瓶裝的那種,要貴得多呢。具體原因自己去想。哪怕簡單到少消費一些塑料,低碳環保呢。〔兩部電影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Ⅳ 看一部電影的觀後感怎麼寫
正確把握文章內容。
常見的觀後感一般包括三大塊內容:
1、內容簡介。用簡單幾句話概括影片內容,就像我們平時讀了一篇課文歸納主要內容一樣,做到既完整又簡練。
2、發表評論。寫這部分時,同學們可向自己提這樣幾個問題:你對影片中哪件事印象最深刻,為什麼?哪個人物你最喜歡,為什麼?哪個場面最使你感動,為什麼?只要選擇其中一個問題深入思考並寫下來,就構成了自己對影片中某人或某事、某個鏡頭的個性評價。
3、抒寫感受。這是觀後感的主體部分,學生往往言不由衷,空喊口號。最有效的方法是作比較:或將片中人物與自己比較,尋差距,找不足;或與身邊熟悉的人相聯系,闡發自己的觀點;或將電影中的先進事跡與生活中、社會上的現象比比較,從正反兩方面談感受。在寫作時,同學們可簡單列舉一些親身經歷、耳聞目睹的事(或人)使自己的感受有血有肉,敘議結合。一句話,只有聯系自己,聯系生活和實際,才能寫出真情實感。
Ⅳ 推薦電影 適合看完後寫觀後感的
《和莎莫的500天》,今天剛看過,很有氣質的一個影片,主要是講珍惜和放手的;
《社交網路》,講成功與寂寞的;
《生人勿進》,講犧牲與愛情的;
《生命之樹》,看了你能寫出來一本書,講的就是生命;
《國王的演講》,去年的奧斯卡,講奮斗與執著的;
《心靈捕手》,講信任與友情的;
《美國往事》,講友誼和背叛的,我超喜歡;
《百萬寶貝》,講人性的純真和險惡的;
《雨人》,講親情的;
《英國病人》,講愛情的瘋狂和理智的;
《飛越瘋人院》,講自由和統治的
《美國麗人》,揭露資本主義社會弊端的;
《鐵拳男人》,我最喜歡的勵志片;
《斷臂山》,講純粹的愛情的;
《曾經》,講曾經的……
《殺手沒有假期》,講寬恕的;
《雨人》,講親情的,十分細膩;
《搏擊會》,講生活的困境;
《別樣的天空》,講青春的困境;
《肖申克的救贖》,講堅持和奇跡的;
《人工智慧》,講母愛和孩子對母親的愛;
《這個殺手不太冷》,也是講純正和險惡的;
《當幸福來敲門》,講奮斗的;
《海上鋼琴師》,講生活和生活所不能理解的東西;
《天堂電影院》,講天堂和電影院其實是一回事;
《綠里奇跡》,講天使的,其實是講上帝的;
一時想起的也就這么多了,估計其中不少你都看過了,還是希望能幫到你~
附上《肖申克的救贖》《社交網路》《國王的演講》《和莎莫的500天》的觀後感,其實我覺得觀後感沒啥格式,就是寫出自己的感覺就行了,而且電影要是好的話不用想就能寫出來一大堆,只要寫得對得起電影就行了~
http://i.mtime.com/103314/blog/295309/
http://i.mtime.com/sharp/blog/5119508/
http://i.mtime.com/4301324/blog/5522476/
http://i.mtime.com/iceing/blog/4558836/
Ⅵ 請給兩個電影的觀後感
電影,現在以老師的角度去寫計劃,總結,觀後感隨便兩部革命你為什麼要叫學生看這樣的片子,起到什麼作用
Ⅶ 看電影後的觀後感寫一篇作文
今天下午我們小記者班的同學一起觀看《功夫熊貓》。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一隻普普通通的熊貓。主要演義著這只熊貓通過自己的信心,浣熊師傅的信任,勤勞、刻苦的練習功夫,遇到困難不輕易放棄,最終練出一身好功夫打敗了太郎。影片贊揚了這只熊貓相信自我,不輕易放棄,勤勞刻苦的奮斗精神。
在這部影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畫面還是浣熊師傅在廚房發現熊貓只要有了食物,就會實現它原本不可能實現的事。浣熊師傅就利用食物了引導它學功夫。這一畫面,給我的印象特別深。我深深的體會到浣熊師傅的用心良苦。師傅它以引食學功夫的方法來刺激熊貓學功夫的興趣,熊貓也知道這是激起它學功夫的興趣,但它沒有放棄,而是更加勤奮和刻苦的堅持學下去。熊貓的這種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永遠留在我的心中。同時我也從熊貓這種精神中想到自己的親身經歷的一件事。
那是一年寒假,媽媽認為我寫日記方面很欠缺,便讓我每天寫一篇日記。我聽後十分不情願,每次三言兩語就沒了下文,最後徹底放棄了寫日記,現在想起來都有些慚愧,與功夫熊貓中的主人公不能相比。
通過觀看功夫熊貓,我明白了這些道理,世上沒有不可能的事,凡事都要相信自己,遇到困難不要輕易放棄機會,在以後的學習上,時時牢記《功夫熊貓》這部電影,以影片中的主人公為榜樣,認認真真的走好每一步,爭取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Ⅷ 兩部勵志電影觀後感
[兩部勵志電影觀後感]兩部勵志電影觀後感2009-08-18 10:16我看過不少有關勵志的電影,但真正令我記憶深刻的目前還只有兩部,都是美國的電影,一部是最近看的<<阿基拉和拼字大賽>>,另一部是以前看過的<<風雨哈佛路>>.與美國一般的大製作的大片相比這兩部電影卻能給人以心的觸動,自己真的會被它所激勵.<<阿基拉和拼字大賽>>是最近剛看的,我看到的是一個希望通過她所喜歡的拼字游戲來忘掉意外失去父親的痛苦,但也通過這個使自己獲得了全國拼字大賽的成功並交到了很好的朋友,當我們在為結果激動的時候我們也不應忘記阿基拉中間為此付出的努力和克服的困難.不過從這部電影中似乎也能看到美國社會的一些現實問題,比如種族歧視,雖然很早就廢除了這個但我們依然能夠看到這種問題依然存在,而且似乎華人在美國的地位也不是很樂觀.<<風雨哈佛路>>是我個人認為看過的最感人也是最激勵人的一部電影,女主角瑪麗是在一個父母親都吸食毒品並患有愛滋病的這樣一個環境中長大的,由於家庭的關系她很少到學校去上學,因為她不想再被同學們取笑,雖然這樣但她的成績依然很好連老師也很驚訝.當她從長大從精神病出來後她的母親的生命也快走到盡頭了,當面對完母親去世後的葬禮後她毅然選擇了繼續讀書,她用兩年的時間完成了四年的高中課程並且成績第一,最後她用她的實力和真誠贏得了獎學金從而實現了她去哈佛的夢想.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女孩從一個被人遺棄的無家可歸的流浪女孩成長到一個世界頂尖學府的高材生,她的成長經歷也讓我長大了很多.同樣我們也能從這部電影中看到美國社會階級的存在以及社會的不平等.兩部電影都是從最普通的平民社會的故事選材,但從中影射出了太多值得我們去思考的東西,當然更多的我們應該去學習的方面.〔兩部勵志電影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Ⅸ 看完電影後的 觀後感
電影(海洋天堂):主演:李連傑、文章、桂綸鎂
90分鍾的海洋天堂,像一部溫情細膩緩慢而又充滿感情的小說。我以冷眼淡漠的看著前80分鍾的一個一個真實的生活細節,毫無動搖,甚至懷疑電影的索然無味,更無一點點感動湧上心頭。然而這種感覺,在最後的10分鍾內,讓近乎無法抑制的淚水給了自己強烈的反擊,雖然預料到的結局,卻不曾預料到的情感爆發。
一個沉溺於自己世界的孤獨症孩子,他開心時的笑臉,真誠的雙眼,讓人溫暖。他幸福時修長的手指晃動在空氣中歡快的搖曳,他寒冷時手掌渴望得到的真實的觸摸感,他害怕無奈時大聲的喊叫,他憤怒委屈時不停抽搐的身體以及在父親身上留下深深地牙印兒,他失落時靠在麥當勞叔叔身上含在眼中的淚水,他自由時像魚兒一樣在海洋中的無拘無束...這一切都昭示了,他是一個和普通人一樣有各種情感的孩子,只是他不知如何表達,只是他充滿了懼怕,所以他選擇本能的逃避了世界,逃避了他人,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留下孤獨的自己。該怎麼說明他是幸福的還是不幸的?紛亂的世界中只留下了孤單的自己,還不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難道他是幸福的?可本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剩下自己又怎樣?有那麼偉大的父親的愛,有海中一直陪伴自己的大海龜,有溫暖的陽光,又寬廣的大海,難道他是不幸的?
影片的最後,看著在父親墳前蜷縮著身體,有手指觸摸溫暖的大福時,我是溫暖的。在看到大福自己脫衣服,自己上下車,乖乖的把電視上的小狗拿掉,一步一步認認真真的拖地,自己煮蛋的時候,情感在冗長的沉睡之後,盛大的像自己撲來,眼淚無法抑制,也無法敘說真正哭泣的原因,文字的蒼白與單薄被自己深深察覺。那些父母親在瑣碎的生活中給的點滴的愛,只有在一個人承受的時候,才會被自己察覺,才會猛然間醒悟,那些深沉,那些無私是多麼彌足珍貴。審視自己,發現自己的自私,發現自己的渺小,發現那永遠報答不完的深深的親情。
海洋天堂,一個永遠有自由,有父親,有依靠的地方,那是內心最後的歸宿,最舒適的棲息港灣。。。
這愛與孤獨的矛盾,讓我深陷...
Ⅹ 看完電影怎麼寫觀後感
看完電影,如果你覺得很好,可以立即把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電影觀後感並不是一定要復述情節,而且要有自己的感受,可以是哪一句台詞觸動了你,也可以是電影所反映的問題讓你有所感觸,也可以是電影背後的深意讓你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