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哪些適合金融人看的電影
大家都知道金融這個職業,在生活中也很常見。實際上,學金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休閑時光,很多人都喜歡看電影來放鬆自己,那麼那些電影適合金融人看呢,邊看電影邊學習,既能放鬆自己,還能學到東西,何樂而不為呢,下面我們來介紹幾部適合金融人看的電影。這幾部電影都很適合金融人看,趕快看起來吧。
② 影視企業都用過哪些資本運作的方式
一、承擔債務式重組。
指並購企業將被並購企業的債務及整體產權一並吸收,以承擔被並購企業的債務來實現的並購。即在資產與負債基本對等的情況下,兼並方以承當被兼並方債務為條件接受其資產,往往同時也接受被並購方的職工。據統計,在已發生的企業並購中,通過承當債務方式進行的並購約占並購總額的70%左右。
百大股份有限公司在1992年4月以承擔債務的形式兼並了連年虧損的杭州照相器材廠。通過重組,盤活了原杭州照相器材廠的生產經營性存量資產,扭轉了經營虧損的局面,使新組建的杭州照相器材廠當年就創利近20萬元。1995年8月28日,全國最大的化纖生產企業儀征化纖以擔保債務方式與佛山市政府正式簽約,以為虧損的佛山化纖10.81億元人民幣債務提供擔保的形式,獲得了後者的全部產權,並3年付清9400萬元土地使用費。並購後,儀征化纖少了一個競爭對手,擴大了整體規模,實現了雙方優勢互補。
這一方式的優點是:
1、交易不用付現款,以未來分期付款償還債務為條件整體接受目標企業,從而避免了並購方的現金頭寸不足的困難,不會擠占營運資金,簡單易行。
2、容易得到政府在貸款、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支持,如本金可分多年歸還,免息等,有利於減輕並購方負擔。
3、目標企業的生產、組織和經營破壞程度較低。這一並購方式適用於急於擴大生產規模、並購雙方相容性強、互補性好且並購資金不寬裕的情況。
二、收購式重組。
並購方出資購買目標企業的資產以獲得其產權的並購手段。在目前資本市場不發達的情況下,用銀行貸款的方式去收購股權,是企業進行資本運營時切實可行的手段之一。並購後,目標企業的法人地位消失。
案例:哈爾濱龍濱酒廠連年虧損,1995年資產總額為1.4億元,三九集團在徵得哈爾濱市政府同意後,出資買斷了該酒廠的全部產權,而新建一個類似的酒廠,至少需要2億元以上的投資和3年左右的時間。
這一方式的優點是:
1、並購方並不需要承擔被並購方的債務,並購速度快。
2、並購方可以較為徹底的進行購並後的資產重組以及企業文化重塑。
3、適用於需對目標企業進行絕對控股;並購方實力強大,具有現金支付能力的企業。
三、股權協議轉讓控股式模式。
股權協議轉讓指並購公司根據股權協議轉讓價格受讓目標公司全部或部分產權,從而獲得目標公司控股權的並購行為。股權轉讓的對象一般指國家股和法人股。股權轉讓既可以是上市公司向非上市公司轉讓股權,也可以是非上市公司向上市公司轉讓股權。這種模式由於其對象是界定明確、轉讓方便的股權,無論是從可行性、易操作性和經濟性而言,公有股股權協議轉讓模式均具有顯著的優越性。
1997年發生在深、滬證券市場上的協議轉讓公有股買殼上市事件就有25起,如北京中鼎創業收購雲南保山、海通證券收購貴華旅業、廣東飛龍收購成都聯益等。其中,比較典型的是珠海恆通並購上海棱光。1994年4月28日,珠海恆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拆資5160萬元,以每股4.3元的價格收購了上海建材集團持有的上海棱光股份有限公司1200萬國家股,占總股本的33.5%成為棱光公司第一大股東,其收購價格僅相當於二級市場價格的1/3,同時法律上也不需要多次公告。
這種方式的好處在於:
1、我國現行的法律規定,機構持股比例達到發行在外股份的30%時,應發出收購要約,由於證監會對此種收購方式持鼓勵態度並豁免其強制收購要約義務,從而可以在不承當全面收購義務的情況下,輕易持有上市公司30%以上股權,大大降低了收購成本。
2、目前我國的同股不同價,國家股、法人股股價低於流通市價,使得並購成本較低;通過協議收購非流通得公眾股不僅可以達到並購目的,還可以得到由此帶來的"價格租金"。
四、公眾流通股轉讓模式。
公眾流通股轉讓模式又稱為公開市場並購,即並購方通過二級市場收購上市公司的股票,從而獲得上市公司控制權的行為。1993年9月發生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寶延風波",拉開了我國通過股票市場收購上市公司的序幕。自此以後,有深萬科在滬市控股上海申華、深圳無極在滬市收購飛躍音響、君安證券6次舉牌控股上海申華等案例發生。
雖然在證券市場比較成熟的西方發達國家,大部分的上市公司並購都是採取流通股轉讓方式進行的,但在中國通過二級市場收購上市公司的可操作性卻並不強,先行條件對該種方式的主要制約因素有:
1、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不合理,不可流通的國家股、有限度流通的法人股占總股本比重約70%,可流通的社會公眾股占的比例過小,這樣使的能夠通過公眾流通股轉讓達到控股目的的目標企業很少。
2、現行法規對二級市場收購流通股有嚴格的規定,突出的一條是:收購中,機構持股5%以上需在3個工作日之內作出公告舉牌以及以後每增減2%也須作出公告。這樣,每一次公告必然會造成股價的飛揚,使得二級市場收購成本很高,完成收購的時間也較長。如此高的操作成本,抑制了此種並購的運用。
3、我國股市規模過小,而股市外圍又有龐大的資金堆積,使的股價過高。對收購方而言,肯定要付出較大的成本才能收購成功,往往可能得不償失。
五、投資控股收購重組模式。
指上市公司對被並購公司進行投資,從而將其改組為上市公司子公司的並購行為。這種以現金和資產入股的形式進行相對控股或絕對控股,可以實現以少量資本控制其它企業並為我所有的目的。
杭州天目葯業公司以資產入股的形式將臨安最早的中外合資企業寶臨印刷電路有限公司改組為公司控股69%的子公司,使兩家公司實現了優勢互補。1997年,該公司又進行跨地區的資本運作,出資1530萬元控股了黃山制葯總廠,成立了黃山市天目葯業有限責任瓮,天目葯業佔51%的股份。
此並購方式的優點:上市公司通過投資控股方式可以擴大資產規模,推動股本擴張,增加資金募集量,充分利用其"殼資源",規避了初始的上市程序和企業"包裝過程",可以節約時間,提高效率。
六、吸收股份並購模式。
被兼並企業的所有者將被兼並企業的凈資產作為股金投入並購方,成為並購方的一個股東。並購後,目標企業的法人主體地位不復存在。
1996年12月,上海實業的控股母公司以屬下的匯眾汽車公司、交通電器公司、光明乳業公司及東方商廈等五項資產折價31.8億港元注入上海實業,認購上海實業新股1.62億股,每股作價19.5港元。此舉壯大了上海實業的資本實力,且不涉及資本轉移。
優點:1、並購中,不涉及現金流動,避免了融資問題;2、常用於控姑母公司將屬下資產通過上市子公司"借殼上市",規避了現行市場的額度管理。
七、資產置換式重組模式。
企業根據未來發展戰略,用對企業未來發展用處不大的資產來置換企業未來發展所需的資產,從而可能導致企業產權結構的實質性變化。
鋼運股份是上海交運集團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由於該公司長期經營不善,歷年來一直業績不佳。1997年12月,交運集團將其屬下的優質資產---全資子公司交機總廠和交運集團持有的高客公司51%的股權與鋼運公司經評估後的資產進行等值置換,置換價10841.4019萬元,差額1690萬元作為鋼運股份對交運集團的負債,從而達到鋼運公司的產業結構和經營結構戰略轉移的目的,公司也因經營范圍的徹底轉變而更名為"交運股份"。
優點:
1、並購企業間可以不出現現金流動,並購方無須或只需少量支付現金,大大降低了並購成本;
2、可以有效地進行存量資產調整,將公司對整體收益效果不大的資產剔掉,將對方的優質資產或與自身產業關聯度大的資產注入,可以更為直接地轉變企業的經營方向和資產質量,且不涉及到企業控制勸的改變;
3、其主要不足在於信息交流不充分的條件下,難以尋找合適的置換對象。
八、以債權換股權模式。
即並購企業將過去對並購企業負債無力償還的企業的不良債權作為對該企業的投資轉換為股權,如果需要,再進一步追加投資以達到控股目的。
遼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遼河集團和深圳通達化工總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其中遼河集團以其屬下骨幹企業遼河化肥廠的經營性資產作為發起人的出資。錦天化是一個完全靠貸款和集資起家的企業,由於經營管理不善,使企業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但錦天化設計規模較大生產設備屬9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恰可作為遼河化肥廠生產設備的升級。基於以上原因,遼通化工將錦天化作為並購的首選目標。1995年底,遼河化工以承擔6億元債務的方式,先行收購錦天化,此後,遼河集團以債轉股方式,將錦天化改組為有限責任公司,遼通化工在1997年1月上市後,將募集的資金全面收購改組後的錦天化,遼通化工最終以6億元的資金盤活近20億元的資產,一舉成為我國尿素行業的"大哥大"。
優點:
1、債權轉股權,可以解決國企由於投資體制缺陷造成的資本金匱乏、負債率過高的"先天不足",適合中國國情;
2、對並購方而言,也是變被動為主動的一種方式。
③ 為什麼感覺中國資方對電影的投資都有點奇怪
其實投資電影也是一種投資方式的一種,就例如炒股有盈利自然就會有風險,有賺也自然會有虧,就看能不能投資得准確,符合大眾口味,能不能讓影迷買單。
投資者大多也是如此,其中有些人甚至只關注唯一的要素——演員的流量。這是電影投資的誤區,這些年大量爛片能夠立項啟動但最終巨虧,就有很多是這個緣故。
電影是文化、藝術、技術等多個因素相結合的創意作品,基於這種創意作品的投資,不可控因素太多。從前期市場調研、劇本創作、主創人員表現,到後期製作、宣傳、發行等,每個環節都能直接影響最終結果。
牽涉環節多、每個環節不確定性高,造成電影投資回報分化嚴重。業內有種說法是:電影投資獲取正收益的概率僅為10%~20%,正收益的投資回報率可能超過100%,也可能不足10%。
④ 現在中國商業電影的有關問題
資本造就中國商業電影時代?
年初大紅的《大腕》和年底極度炒作的《英雄》遙相呼應,為2002年的中國電影設定了商業加外資的角色,人們關心的是中國電影在資本運作下將走向怎樣的未來?
商業片——中國電影之痛
在過去的很多年裡,中國電影是沒有商業片的位置的,中國導演看不起那些不講藝術只講票房的「電影產品」,當然中國的電影製片廠也拿不出商業片運作所需要的投資金額。直到影壇冒出了個年年拍賀歲片的馮小剛,向世人證明:中國人也可以拍商業片,中國的商業片也可以賺錢。
雖然電影產業化呼聲已熱鬧了好幾年,然而在很長時間里,馮小剛獲得了觀眾,卻得不到中國電影評論家和各獎項評委的認可,而且在中國影壇成了「獨苗」。中國電影市場持續低迷,國產影片90%虧損,投資額超過600萬元的電影,市場就很難消化,因此一般國產影片的投資額都在300萬元以下,低成本,低票房使中國電影積重難返、惡性循環。資本不敢進入,使得電影產業化成為紙上談兵。
隨著有關政策出台,中國電影市場進一步向民營資本和外資敞開,2002年的中國電影出現了《大腕》、《尋槍》、《和你在一起》、《英雄》、《天地英雄》等多部投資額超過600萬、以商業運作為主導的影片。特別是張藝謀導演的《英雄》,3000萬美元的投資創下了中國電影之最,預示著中國最優秀的一批導演開始進入商業電影領域,並帶動中國商業電影發展。
在中國一流導演接受商業片的背後,是外資進入中國電影製作領域,巨額投資的中國電影基本上都有外資背景。清華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尹鴻教授認為,一方面高投資必然要求高回報,另一方面為了規避嚴格且不斷變化著的中國電影審查制度的風險,投資方必定會選擇製作商業電影,因而外資和商業片成了為目前階段中國電影的雙生子。
外資滲入中國電影製作
從電影發行到電影製作,外資特別是好萊塢大片廠開始更深地涉足中國電影產業。由於中國政府還不允許外資獨資製作電影,因此目前好萊塢公司參與中國電影投資的方式大致有兩種:一種是與國內公司合拍,直接參與製作過程,票房分帳,雙方共擔風險;二是參與融資,以資金換取部分海外發行播放權等,其利益均衡較為復雜。由於種種原因,目前海外公司大多表現得比較低調,外資投資電影比較隱晦。
美國好萊塢以全球化為其目標,對中國電影市場覬覦已久。好萊塢看好中國市場,目前的策略就是與中國合資建電影院,合拍電影。應該說好萊塢剛剛進入中國電影製作領域,也需要熟悉國情的國內公司一起合作,需要本地機構來「領路」。
既然雙方你情我願,中國電影與外資的聯姻就順其自然了。目前在中國做得比較成功的要數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大腕》、《天地英雄》、《尋槍》等多部電影背後都有它的身影。而且,哥倫比亞參與製作的成功又從另一方面帶動了哥倫比亞出品電影在中國的發行,可以看到今年中影引進的大片有多部為哥倫比亞發行。
資本改變中國電影
資本特別是外資的進入,使得中國電影開始改變面貌。
巨額資本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必然會直接介入電影拍攝過程,哪一類電影的市場大,就要拍哪一些電影。或許資本與導演本身的意願並不沖突,比如拍武俠片,比如用因《卧虎藏龍》而走紅好萊塢的章子怡;然而在商業片中資本的確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張藝謀說請李連傑就是為了他帶來的2000個電影院放映,可以多20倍觀眾。沒想到講了十幾年藝術的老謀子也可以實際至此,毫無疑問,《英雄》與其說是拍中國人的武俠片,不如說是拍給外國人看的中國武俠,即便中國人不喜歡,只要老外叫好就行。資本是否會改變中國這批業已成型的導演呢?
外資的滲入將直接帶來好萊塢的趣味和好萊塢的標准影響中國電影原有的個性。不過,李懷亮博士指出,現在說危險還為時過早,因為中國電影已經大大落後了,中國生產在國際上早就成為慣例,中國現在僅僅是剛剛接軌,這會刺激中國電影的競爭力。「我們必須在認可電影是一種產業的基礎上再談其他,即使你不認可但整個國際電影市場還是按此規律運作,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熟悉國際規則,然後必須到同一個平台上競爭,否則不可能獲勝。目前外資引入還不多,對中國電影運作方式、導演風格都會產生積極影響。」
在回答商業運作是否會影響導演個性的問題時,張藝謀也說,「我們想要與好萊塢大片較量,小製作的藝術片是一種對抗方式,但還需要正面交鋒,我有意嘗試這樣的大製作,使中國電影與外國電影有機會在同一平台上來比較,與好萊塢大片作正面交鋒。中國電影是弱勢的,這不可迴避,我們只有拍出與他們一樣的電影,然後在電影里放入中國傳統文化的信息,對外國人上簡單文化課,讓他們更了解中國。要完成這樣的使命就必須藉助商業電影這樣的形式。」也許在好萊塢趣味借投資進入中國市場的同時,中國傳統信息也借機影響美國人。
在尹鴻先生看來,「好萊塢的經驗也包括:它始終以開放的態度吸收電影的藝術經驗和藝術探索,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具有藝術個性的電影藝術家和藝術作品。同時,好萊塢電影的成功也得益於它支持一些電影藝術家不放棄認為電影是一種藝術的觀念。正是由於好萊塢對電影藝術的重視,所以才產生出了像《現代啟示錄》、《生逢七月四日》、《辛德勒名單》這樣的優秀影片。」雖然好萊塢盛產商業片,但好萊塢也是把藝術電影和商業電影結合得最好的地方。因此,吸取外資和好萊塢經驗,中國電影因此發生的變化,可能是有益的,可以把中國傳統個性與西方現代經營融為一體。
⑤ 兩個小故事終於講明白了啥叫資本運作
人工智慧是什麼?如果你一直以來把人工智慧(AI)當做科幻小說,但是近來卻不但聽到很多正經人嚴肅的討論這個問題,你可能也會困惑。這種困惑是有原因的:
1.我們總是把人工智慧和電影想到一起。星球大戰、終結者、2001:太空漫遊等等。電影是虛構的,那些電影角色也是虛構的,所以我們總是覺得人工智慧缺乏真實感。
2.人工智慧是個很寬泛的話題。從手機上的計算器到無人駕駛汽車,到未來可能改變世界的重大變革,人工智慧可以用來描述很多東西,所以人們會有疑惑。
3.我們日常生活中已經每天都在使用人工智慧了,只是我們沒意識到而已。John McCarthy,在1956年最早使用了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這個詞。他總是抱怨「一旦一樣東西用人工智慧實現了,人們就不再叫它人工智慧了。」
因為這種效應,所以人工智慧聽起來總讓人覺得是未來的神秘存在,而不是身邊已經存在的現實。同時,這種效應也讓人們覺得人工智慧是一個從未被實現過的流行理念。Kurzweil提到經常有人說人工智慧在80年代就被遺棄了,這種說法就好像「互聯網已經在21世紀初互聯網泡沫爆炸時死去了」一般滑稽。
⑥ 電影投資靠譜嗎能賺錢嗎
那些幾千萬幾億美金投資的大片都經常虧錢,就你那點錢還指望投資電影賺錢,小心錢沒賺著,被騙的乾乾凈凈
⑦ 吳京出演的電影基本上都參與了投資嗎
第一部是春節檔的《流浪地球》,該片總投資3.2億,由郭帆執導,吳京、吳孟達、趙今麥、屈楚蕭等主演。本來吳京是客串出場,結果拍著拍著沒經費了,索性吳京自己以投資人的身份又投資6000萬,最後取得了46.8億的傲人成績,登頂2019票房榜首,並且取得了口碑票房雙豐收。
《老師·好》是由於謙監制,張欒執導,於謙、湯夢佳、王廣源、秦鳴悅、徐子力、孫藝楊、徐紫茵、郝鵬飛、郜玄銘主演的青春校園電影,總投資300萬,吳京零片酬出演,最後取得了3.53億的票房成績。
第三部是由鄧超、俞白眉執導,鄧超主演的電影《銀河補習班》,吳京以出品人的身份客串!影片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80、90年代,講述了一對父子跨越漫長時光收獲愛與成長的親情故事。該片總投資7000萬,最後取得了8.68的票房成績。
第四部是由李仁港執導,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成龍等主演的電影《攀登者》,該片總投資8億,預計票房在40億以上,影片講述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成員王富洲、貢布(藏族)、屈銀華三人完成中國人首次登頂珠峰的故事。電影《攀登者》定檔9月30,敬請期待! 不得不說吳京真的是獨具慧眼,怪不得很多網友都稱吳京為「票房先生」!
⑧ 民間資本運作國家為什麼不公開操作
資本運作國家不公開是因為這是傳銷者的欺騙宣傳,國家沒規定,你能發現這個問題就不會受騙了。
⑨ 《你好,李煥英》大紅大紫,可是為什麼背後的資本大佬卻高興不起來
《你好,李煥英》大紅大紫,作為電影的出品方,北京文化雖然押對了寶,但是卻沒有吃上肉。
《你好,李煥英》這部影片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和喜愛,在影片的背後它蘊含了很多的故事。電影還沒有拍攝之前,賈玲就開始找很多的明星進行投資,但是很多的人對這部影片的評價都不高,他們認為這部影片的收視率和票房應該不會受到大眾的認可和喜愛,所以很多明星並沒有對這部影片進行投資,他們一度認為如果投資這部影片,可能會對自己的資產有所損失,投資的意義並不大。最終賈玲還是選擇自己進行去投資和拍攝,這是他的第一部作品,他對這部影片的期待值還是比較高的。
在很多時候,一部影片的宣傳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讓大眾提起對影片進行了解以及預熱,他們會對影片有更多的期待,相信這樣的影片能夠得到很多人的認可。
影片在上映之後會有很多的效果產生,影片背後的資本運作是我們都不曾關注和了解的。
⑩ 影視投資到底是什麼,怎麼做影視投資
電影投資是個人或機構將自己的資金投入到電影產業中的行為。那麼,電影投資到底應該怎麼投?怎麼選擇好的影視投資項目?
一般院線電影的主要受益是在票房上,大部分人覺得如果劇本夠優秀,就一定會賺,其實並不是,這只是比較表面的看法。
首先,一個優秀的劇本的確是很重要的,其次還要了解該片的製片公司資質,以及導演和演員,以上如果都了解清楚後,最重要的一點來了:宣傳。
宣傳在票房上占很重要的位置,雖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如果宣傳的不到位,排片就會慘遭滑鐵盧,知名度不夠導致票房撲街比比皆是。
但是在投資之前,我們應該充分地了解這部影片。因為並不是任何一個電影最後都能夠獲得高收入,所以我們一定要選擇比較好的片子進行投資,下面大家幾點建議。一些符合國家的政策以及發展的電影,電影裡面的內容也很樂觀向上,傳播的都是一些正能量,不能夠存在審核不通過的風險。它的製作人員也應該具備全方面的經驗,合作的演員也應該有演技,口碑也要好,這樣宣傳起來才會比較有號召力。電影的題材也必須要和市場互相適應,這樣票房才能夠得到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