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和我的家鄉影評
作為一部喜劇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非常成功;但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不僅僅在於純熟運用誤解、錯置等手法營造喜劇氛圍,更在於以喜劇元素為「溶劑」稀釋了現實中的種種:這五段故事便是聚焦於農業、醫療、教育、旅遊和創收等等鄉村問題,以很小的切入角反映了國家的變遷。
與《我和我的祖國》不同,沒有了宏大背景的限制,前者彷彿是更接地氣的老鄉,用最淳樸的鄉音訴說著自己的中國夢,也訴說著自己對故土的眷戀。
(1)我和家鄉的故事電影觀後感擴展閱讀
《我和我的家鄉》是由張藝謀擔任總監制,寧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和彭大魔、鄧超和俞白眉分別執導五個故事的喜劇片。寧浩執導的《北京好人》單元,由葛優、劉敏濤主演;
陳思誠執導的《天上掉下個UFO》單元,由黃渤、王寶強、劉昊然主演;徐崢執導的《最後一課》單元,由范偉、張譯、韓昊霖主演;鄧超和俞白眉執導的《回鄉之路》單元,由鄧超、閆妮主演;閆非和彭大魔執導的《神筆馬亮》單元,由沈騰、馬麗主演。
㈡ 我和我家鄉的故事五個故事代表著什麼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是2020國慶擋上映的一部電影,該電影一共有五個故事,都分別講了:
第一個故是《北京好人》,是葛優主演的。說實話這個故事從頭到尾都很平淡,沒有任何的亮點,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所以把它放在了開頭。
第二個故事是《天上掉下個UFO》,是黃渤,王寶強,劉昊然演的,很多網友覺得這個故事內容很身影,裡面各種強行搞笑,但是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搞笑效果。
第三個故事是《最後一課》,是范偉,張譯、韓昊霖演的,小編之所以沒有按照順序介紹,而是把第三個故事單獨摘出來說,就是因為這個故事是五個故事中評價最好,也是最能打動關注的故事。
第四個故事是《回鄉之路》,是鄧超和閆妮演的。故事前半段搞笑,後半段煽情,但是沒有什麼亮點,唯一的亮點反而是岳雲鵬和賈玲的醬油角色。
第五個故事是《神筆馬亮》,是沈騰馬麗主演的,這對老搭檔繼續發揮了搞笑本色。但是表現一般般,不少網友表示,如果不是沈騰和馬麗演,這個故事照樣會垮掉的。
㈢ 《我和我的家鄉》電影觀後感怎麼寫
影片的創意是燃點。五個故事、五處地點、五種不同的題材,演繹的卻是一樣的家國情懷。東西南北中,全國觀眾都能找到來自家鄉的最熟悉的溫情。葛優的張北京,小人物伎倆一如既往地折射出平常人的情感,火苗很微弱,卻互相溫暖著。影片的場面是看點。整部影片都在展示新農村新風貌,展示脫貧攻堅成果。貴州阿福村、千島湖望溪村以及陝北的、東北的鄉村,都是唯美的畫面,廣闊的場景,和諧的氛圍。於觀眾既是視覺的享受,又是心靈的震撼,家鄉已經不是離開時的模樣。演員佟麗婭著藍色布衫出現,在青山雲霧掩映下,畫面清新脫俗,驚為仙境、仙子。千島湖的碧波萬頃,如梭的小船,看一眼便是心曠神怡,身心愉悅。東北鄉村一樣的唯美,沈騰坐在三輪車上,在綠色海洋里穿行,綠色無邊無際,畫面干凈純粹,著實是一條希望之路。村民在田間勞作的場景,如畫般絢麗,卻比畫多了鮮活與生動,洋溢著溫馨與熱情。小村街頭,一幅幅鄉情畫作,與真實場景相互映襯,這樣的場景,對每一位內心有愛的人都是強大的觸動。這背後,是怎樣一群人嘔心瀝血辛苦付出,才把生活變成了畫卷中的樣子,亦真亦假,如幻如夢,只有揮灑汗水才會澆灌出這幸福的花朵。
電影開頭就想起了《我的祖國》這首歌熟悉的旋律:一條大河波浪寬……我當時一聽精神就一震,就覺得電影選這首歌做主題曲,很不簡單,有水平,直接拔高了我對整部電影的期待。為什麼說這首歌選的好,值得好好分析分析。
當年拍攝《上甘嶺》電影,導演沙蒙找到戰友劉熾幫忙譜曲,劉熾看了看原版的歌詞——「祖國啊,我的母親,我們離開了母親的懷抱,戰斗在朝鮮戰場」……他表示這個歌詞不行,明確對導演說,這首歌的上限就是歐式抒情曲了。沙蒙一看說這個不行,我們要至少要做一個對得住偉大抗美援朝戰爭、偉大的志願軍戰士們的歌。
劉熾就請求喬羽幫忙,喬羽大神星夜從江西趕往長春片場,與沙蒙和劉熾一起討論歌詞創作。喬羽憋了十多天,也沒個頭緒。忽然有一天想起了自己坐游輪渡過長江時波瀾壯闊的江面風景,於是一氣呵成把歌詞寫了出來。劉熾一看之後卧槽寫得好,壓力山大,閉門謝客專心譜曲,並在門上貼「劉熾死了」。兩位藝術家精誠合作,再加上「共和國第一女高音」郭蘭英的演唱,成就了這一首傳世經典。
再說一個小插曲,當時寫完歌詞之後喬羽心裡也沒底,因為這首歌與上甘嶺沒什麼關系,甚至離戰爭都很遠。喬羽心懷忐忑地把歌詞交給沙蒙,沒想到導演認為很好,不過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第一句不是:「萬里長江波浪寬」?喬羽回答說:「不管你是哪裡的人,家門口總會有一條河,河上發生的事情與生命息息相關,寄託著你的喜怒哀樂。只要一想起家,就會想起這條河。」所以這首歌寫選得好啊!這既是「我的祖國」也是「我的家鄉」,所有人看了都會有共鳴。
㈣ 《我和我的家鄉》影評怎麼寫
1、《我和我的家鄉》描繪了小康生活的畫卷,謳歌了脫貧攻堅的成就,是兼具思想性、藝術性的文藝作品,取得了口碑和票房雙贏,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影片的成功為主旋律創作帶來諸多啟示:一是愛國主義永遠是電影創作的主旋律,二是人民是電影創作永恆的原動力,三是在以小見大中不斷創新藝術表達,影片才能贏得觀眾的共鳴與共情(《人民日報》評)。
2、《我和我的家鄉》和2019年的《我和我的祖國》相比,該片的「切口」更小了,但不變的還是接地氣的表達方式。葛優、鄧超、沈騰、王寶強、雷佳音這群「歡樂喜劇人」一出現,觀眾就不愁沒有笑點。
「北京好人」張北京和二舅聯手上演的雙簧、雷佳音「憋」出來的大頭、沈騰和馬麗之間的「網路延遲」,讓影院里充滿了快活的氣氛。電影里有歡樂,更有感動。
正因為有笑有淚,大家甚至都沒有感覺到本片的「主旋律」色彩。如此宏大的主題,卻沒有讓影院里的觀眾感到一絲一毫的枯燥、乏味,這不光得益於主創藝術的表達方式,更體現出中國的文化自信。電影在表達上也沒有了生澀和僵硬(《光明日報》評)。
《我和我的家鄉》創作背景
該片總監制張藝謀、總導演寧浩和總策劃張一白在商量每個單元故事過程中找到了幾個關鍵詞:變化、空間和小人物。千家萬戶都因為全面小康和精準扶貧而發生變化,而這個變化是覆蓋全中國地理空間的,所以就將故事設定在中國的東西南北中五個地理空間,來呈現小人物的故事。
五組導演分別領取任務:閆非、彭大魔作為東北喜劇的代表自然就選擇在遼寧沈陽創作故事;徐崢作為上海人,到了杭州千島湖取景拍攝;俞白眉作為西安人,和搭檔鄧超回到了陝北;只有陳思誠一個東北人,主動請纓去了西南貴州。
而寧浩又延續了《我和我的祖國》中講述北京小人物的手法,葛優再演「張北京」,連戴的帽子都沒換。
《北京好人》單元的故事來源於寧浩老家一個長輩親戚來北京看病的經歷。寧浩的親戚一開始並不知道自己是什麼病,特別害怕,一是擔心病會很嚴重,二是害怕交不起手術錢。寧浩就勸她,不用焦慮,先做手術,錢的問題可以幫忙解決。
之後,寧浩發現兩人原本平等的親戚關系,純潔的親情,因為涉及錢的問題後,就變得很奇怪。做完手術之後,寧浩親戚的女兒說,農村的醫保卡可以報銷,幾萬元的手術費基本能覆蓋80%多,這時候寧浩明顯感覺到親戚如釋重負,「覺得她又回到長輩的位置了」。
這件事情對寧浩觸動挺大的,沒想到農村醫保能到這種程度,確實是政府辦了一件硬事兒,就想從這個角度講一個小故事,為了符合喜劇片的設定,就做了一個身份互換的設計,拿著別人的醫保卡去看病。
㈤ 我愛我的家鄉影評
《我和我的家鄉》
《我和我的家鄉》是由張藝謀擔任總監制,寧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和彭大魔、鄧超和俞白眉分別執導五個故事的喜劇片。雖說是喜劇片,但是有些片段讓我朋友感動的不行哈哈哈哈。在假期的尾巴看了這部電影,真的是太喜歡這種由各小段故事拼湊而成的電影了,出色的導演和優秀的演員。劇情不拖拉,煽情不矯情全程無尿點。每段故事由向祖國家鄉慶生的短視頻銜接,接地氣不突兀,最後結尾用全國各地的人民的對祝福匯聚在祖國的地圖上,和劇情斜接相呼應,同時也切合國慶檔為國慶生的主題。
《北京好人》
從《北京你好》到《北京好人》葛優大爺的表演表演還是那麼接地氣,演繹了小人物在北京生活的樂趣和心酸,為幫助遠房表舅治病,讓舅舅裝成自己用自己單位的社保看病。過程詼諧,尾聲感動,結尾反轉。到了最後治好病的時候卻發生表舅自己也有農村醫保,側面體現出國家的政策好,讓窮人有保障!
《天上掉下個UFO》
隨著我和我的家鄉熱播票房破十億,劉昊然也成為了主演電影超過100億的男演員!我不追星,但是他演的電影我都看,說白了人家就是演的好接的戲好。一個97年的青年演員就能有這樣的成就,屬實讓人覺得佩服!成功我覺得並不是偶然的,需多方面因素共同決定,自身的天賦和努力固然重要,但是需要機會和貴人,我覺得陳思誠就是劉昊然的貴人,從出道的北京愛情故事到唐探系列的這個ip。陳思誠和劉昊然可謂是伯牙遇子期,一個剛好是喜歡拍青春活力電影的導演,一個剛好演技好弟弟臉的好演員。劇情方面就是一個追求愛情的苗寨青年鬧的UFO烏龍,沒想到卻帶動全村的GDP發展的故事,村裡很和諧沒有反派就讓人感覺和舒服,以揭秘UFO的起因展開,以真相和愛情的感動結尾。最後有個細節,村長把UFO的牌子換成了科技村的牌子。很擅長利用自身村莊的優勢和特點去給村子掛標簽,吸引流量。能有這樣的思維我覺得是挺不容易的!
《最後一課》
一位在瑞士定居的老人,由於腦血栓記憶卻停留在他多年前支教的那一課。隨著老人兒子的一通電話,之前的孩子們也在籌備給老師復原著最後一課。首先不得不感慨這個立意真的好新穎,利用這種方式讓主人公回到之前的地方,也讓時間回到過去,展現時代的更迭和情誼的長存。劇中有一個一鏡到底,繞著大夥為老師復原的教室,表現了大夥為老師的康復所做的努力。張譯演技是真好,長鏡頭下才能體現一個演員的游戲和台詞功底!最後老師因為記憶中的畫和復刻的畫不一樣而察覺了事實,便游盪到了村子正當迷茫之際便遇到了之前送他畫的小男孩,看著此時的小男孩長大了,老師釋懷了。
《回鄉之路》
鄉愁是是什麼,小時候我們在這邊眺望著那邊。長大了,我這那邊,而你已經不在這邊了。一個吃百家飯的孩子,可能沒什麼文化,可能也不入流。但是為了高媽媽的遺願,他總是為家鄉建設付出了很多。比起在外打拚混出成就的閆總才想回家的閆總,紮根一線建設的人我覺得更值得欽佩。這個片段閆總算是一位事業成功的女強人,短視頻帶貨也是符合了如今當下的網路時代。也算是鼓勵大家利用好網路去帶動家鄉的農產品了。
《神筆馬亮》
沈騰馬麗再度和曾經春晚導演聯手,整體感覺就像是看小品一樣輕松,但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卻有很多。愛情最重要的是陪伴還是成長。一個女人在懷孕的時候竟然能把自己老公送去進修?雖然劇中馬麗是跆拳道教練,比較悍勇。但是當她一個人做孕檢散步的時候我有些感慨。馬麗可能是希望老公能夠成長,能夠讓家庭以後的生活能夠的更好,但是在自己最需要照顧和陪伴的時候愛的人卻沒有在身邊我覺得是不可取的!其次就是前途和家鄉的建設。有機會去國外進修卻因為家鄉老了,想給家鄉帶來一些活力卻留在家裡當村官。首先我得先佩服他能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那種精神,但是如果真的有這種機會首先我們考慮幾點,我們的投入到底能不能去影響村裡什麼?我們的投入能不能讓村裡的人對我們的態度和反饋和電影一樣美好?我們這種舍棄前途獻身的投入值不值得?這其實都是很現實的問題,大家心裡也理因有不同的答案。
張藝謀和寧浩都是資深的導演了,真的很擅長做一些把握人情緒的事,剪輯順暢,同時電影又有深度,令人沉思,引人入勝。這部劇和《我和我的祖國》題材不一樣不一樣,刻畫的是老百姓的生活。五個片斷,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個地區小人物的故事,貼近生活,才能觸發共鳴。才能有影響力,或許哪個片斷就能引起你的共鳴!我們需要典型,需要英雄。正如電影所體現的我們需要去做家鄉建設。這部電影在國慶節期間就很好的把握了愛國的情緒喚起了大家對家鄉的熱誠!
㈥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在哪裡看
說到張藝謀擔任總監制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是一部非常值得收看的影片,此部影片是由寧浩擔任總導演,這部影片是由5個故事組成的喜劇片,這五個故事分別是《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後一課》,《回鄉之路》,《神筆馬亮》。故事的主要內容,主要講述了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鄉故事。此部影片的故事情節描述非常到位,內容緊跟節奏,演員表現非常優秀,這部影片給觀眾們帶來的印象非常深刻,成為觀眾們內心深處一部非常經典的影片。
㈦ 我和我的家鄉的觀後感怎麼寫
以家鄉為主題,以人物世界為主角,以生活人生為舞台,觀後感就成了。
㈧ 《我和我的家鄉》讀後感怎麼寫
寫作思路:讀後感要真實、貼切,通過閱讀,對文章進行自己的理解並記錄,整體可以採用總分總的形式來描述。
正文:《我和我的家鄉》讀後感
家鄉的小路一年四季都是美麗的、誘人的。尤其是春夏兩季,更令人留戀、令人陶醉。
每當春末夏初,路旁的古樹長出了茂密的葉子,鬱郁蒼蒼、層層疊疊,密密的枝丫間透出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既溫暖又不失涼爽。樹腳下,是一簇簇漂亮的小野花,那米蘭般的小白花和蝴蝶似的小紫花散發出沁人心脾的馨香。
順手採下一兩朵,插到黑發中,好漂亮、好別致!只可惜一會兒就敗了,不過香氣卻留在了發中。小路很幽靜,我是個喜歡安靜的女孩,所以在小路上玩耍時就有別樣的滋味。我喜歡一個人在小路上走,那時我心裡覺得有一片完全屬於自己的天空,可以為所欲為,掙脫他人的束縛。
累了、倦了,就趴在草坪上歇歇,歇夠了就站起身,快活地擺起小裙子轉個圈兒,接著玩兒。最有趣的是,我走著走著就迷了路。不過這也沒關系,我就喜歡這種感覺,沒准再走走就很巧地找到了家。找到了,本來可以回去的,然而我並不安分,還是貪玩,結果真的迷路了。不過只要跑進路旁的小商店問問,阿姨們一定會和氣地告訴我的。
在夏天的夜裡,我就不敢一個人出去瘋了,一般隨父母出去。坐在濕漉漉的柔軟的草地上:母親靠著父親的肩,我依偎在母親懷里,低聲說著悄悄話,那感覺實在是好極了!偶而父母悄悄地走,藏起來讓我去找。本來他們是鬧著玩,但由於怕黑,我總是號啕大哭著等他們來接我。
父母來了,我立刻破涕為笑。在那哭得粉撲撲的臉蛋兒上添上一張笑得好甜的嘴巴,拍著手:「爸爸媽媽好壞!」媽媽憐愛地攬我入懷中,我則美滋滋地睡著了……
給予了我無限的歡樂,我真想再回到那時——可是美好的時光是始終要走的。時常我會想起它,而每當想起它,就會掛念起我的家鄉。
㈨ 作文:我和家鄉的故事
http://..com/question/82190617.html
廈門是我的故鄉,是個美麗的地方。我從小就生活在海邊,媽媽常說那是咸鹹的味道。最近電視里一集集的《東進序曲》讓我心潮澎湃。每次聽到大人們的感嘆聲,那一幕幕嶄新的畫面又浮現展現在我眼前。
隨著「砰」的一聲禮炮響起,環東海域清淤工程正式開始了!一根根巨大的排污管插入海底,排除了一片一片的淤泥,烏黑烏黑的海水變得湛藍湛藍,一大片的養殖區塑料漂浮物不見了,海上變得十分整潔。一望無際的蔚藍的海水在陽光的照耀下微波粼粼,就像無數顆金子在閃閃發光。瞧!久違的白鷺和白海豚回來了!白海豚不時劃了一個美麗的弧線,白鷺不時展翅高飛,多美麗的畫面呀!環東海域清淤工程的功勞可真大呀!家鄉環東海域的變化真大呀!
如今,當你走在風景秀麗的環島路時,你就會發現環島路上又多了一個標志性建築——國際奧網城。它就像一顆巨大的網球座落在會展中心的旁邊,金碧輝煌,熠熠生輝。門前那一座《五洲同根》的建築格外引人注目,她將吸引眾多的中外遊客。現在奧網城的博物館還收藏著歷屆奧運會上的火炬呢!看著這眼前的美景,你可能不會想到,在不久之前,這兒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魚蝦養殖場呢!舊貌換新顏,我不禁感嘆:家鄉的變化真大呀!
曾經那塊廣告牌引我深思,「大海曾經給我們恩賜,今天我們又回歸大海」。依傍在國際奧網城的是國際遊艇中心。昔日走過這兒,被挖空的沙灘,成堆的垃圾,漂浮的漁船,有 點油漬的海水消失得無影無蹤。看,一座座五A級的寫字樓將從海洋中升起,一排排濱海商業街臨海而建,可以一邊逛街一邊領略大海的風情,多有創意呀!一艘艘快艇在海面上飛駛,體驗超光速的快感。那一顆顆晶瑩的海水不時噴在遊人的臉上,多麼涼爽!一艘艘豪華遊艇排列在商業街的周圍,那是一道多麼亮麗的風景線!從一片寂靜的海域即將變成一個國際性的繁華的碼頭,我再次感嘆:家鄉的變化真大呀!
觀音山商業街又是一處新興的好去處。無人問津的海域不在了,寂靜悄悄溜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條熱鬧的濱海商業街,街上商品琳琅滿目,遊人絡繹不絕。一排排嶄新的店面,一座座令人羨慕的別墅,一棟棟高樓大廈,還有那一棵古老的榕樹,多麼令人流連忘返。特別是那巨大的人工沙灘,金黃的沙灘又松又軟,人們在享受優雅的日光浴,體驗太陽的熱力與沙子的撫摸;在海濱浴場和大海親密的接觸,體驗大海的擁抱,愜意極了!大人們和小孩光著腳丫在沙灘上跑來跑去,體驗大自然的恩賜!人、景、物繪成一幅和諧的畫卷。看到這么讓人耳目一新的景物,怎能不令我再次感嘆: 家鄉的變化真大呀!
我的家鄉——廈門,就好比一條騰飛的巨龍,在迅猛地發展著。特別是海西的變化更是日新月異,高樓林立的五緣灣,蜿蜒盤旋的集美大橋,先進的海底隧道,造型獨特、錯落有致的國際會展酒店。我真想大聲高喊:家鄉的變化真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