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毒誡電影完整版觀後感

毒誡電影完整版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1-07-30 15:51:24

㈠ 戒毒電影觀後心德

你好樓主。j今天下午,學校給我們播放了一部電影——《青春劫》。我看完後受益匪淺——這部電影主要寫了一個叫姜霖的小夥子因為學習壓力太重,與一位叫波仔的老同學一起吸起了毒,他開始只因好奇而開始了第一口,被自己的老同學陷入難以自拔的沼澤,最後被警察抓住,從而重視起了自己生命的重要性。這一部電影中我感觸最深的是他禁不住而與波仔一起吸毒的片段,是那麼得瘋狂,裡面看著那吸毒的感覺是非常安逸,如果閉著眼睛想著自己飛,那麼就在飛,如果逼著眼睛想著搶銀行,甚至是殺自己的父親……令我感覺到萬分的恐怖。
這部電影,讓我知道吸毒對社會的危害與對家庭的危害,對自己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現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為家了,吸毒者在毀滅的同時,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經濟困難……
對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破壞:吸毒首先導致身體疾病,影響生產,其次是造成社會財富的巨大損失和浪費,同時毒品活動還造成環境惡化,縮小了人類的生存空間。吸毒對人體有著三大危害 :身體依賴性,精神依賴性,毒品危害人體的機理。
吸毒時間久了,毒品帶給你的回報是那種萬箭穿心的痛。可以偷就偷,可以乞討就乞討,甚至去故意撞車騙來的……來之不易的那麼一點點錢,還沒放熱,為了那一點點少的可憐的毒品,把錢送進了毒販的錢包里……。
從這個事例中,我有可以知道:盲目的從眾心理,不要因為別人做了而也要做,我們要有健康的生活,健康的業余愛好。毒品可以讓我們失去寶貴的生命,可以讓我們失去理性,遠里毒品珍愛生命,才是正道!

㈡ 作為一個壞人 這樣勵志好嗎(毒.誡)影評

記得在電影《功夫》里,包租婆對武學奇才阿星說過一句話「年輕人行差踏錯一定會,能懸崖勒馬還有得救。」浪子回頭金不換,自古以來回頭是岸這件事從來就是說得容易做起來難。
電影《毒。誡》就是一個浪子回頭的故事,但這個故事並不能完全稱其為故事,因為它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一個曾經在60年代,人送外號「慈雲山十三太保」的人物,他的墮落與覺醒的人生。
此人真名陳慎芝,許多香港黑幫電影,比如《跛豪》、著名的《雷洛傳》、《卧虎》都聘請了他做顧問,可見其在當年的江湖地位。
不過,不管是利用其江湖經驗為電影藝術做貢獻也好,還是自己的人生本身就是傳奇,惹得世人道也好,所長都相信,顧問過的電影再真實,自己的傳記再精彩,也道不盡那些年的那些江湖事兒,所長相信真正的「慈雲山十三太保」的江湖人生遠比電影還要精彩。

㈢ 怎麼評價電影《毒。誡》

《毒。誡》是由銀都機構有限公司出品,於2017年5月12日在中國上映的一部動作片;該片由劉國昌執導,古天樂、劉青雲、江一燕、張晉合作出演的黑幫傳奇電影 。






《毒。誡》以減少血腥暴力場面,增添劇情與金句方式,區別於以往講述古惑仔故事的影片。再加上擅長紀實風格,為電影增添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江湖氣質。

㈣ 微電影 毒戒 觀後感450字

一朝吸毒,終生戒毒——談戒毒所觀後感學工信息員2010-11-05 09:38 迎著颯爽秋風,伴隨著秋天的氣息,有幸代表學院參觀了無錫市強制隔離戒毒所,知悉了在我們無錫地區吸毒與販毒的事情,感到震驚、意外、和慶幸。
縱觀「癮君子」的落網,他們都有著共同點,每一位「癮君子」並不是生來就吸毒的,他們也同樣有著美好的曾經,幸福的過去,後來因為追求刺激,朋友的教唆,走上了無法回頭的道路,一次又一次的違背道德良知,欺騙親朋好友,淪落到妻離子散,為了吸毒,賣淫、騙、搶、偷,淡化了修養,扭曲了自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最終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從「癮君子」的軌跡我們不難看出,當走向魔鬼的閘門一但打開,慾望猶如洪水決堤一瀉千里,無法停止。慾望來源於生理,由生理轉變為心理,一但生理上得到滿足必然會無止盡的去追求,就像一個氣球,慢慢的膨脹。如果心存僥幸,道德上喪失信念,慾望上的貪得無厭,生活上的腐化墮落,那終將落馬墜地。如果能在開始就耐的住誘惑,擋得住教唆,才能常到河邊走永遠不濕鞋。
我雖然是一個學生,但我深知道德的重要性,知道毒品的危害,必須敬而遠之,在戒毒所的領導教育下,得知交友也是一個大學問,不是和每個人都能教朋友的。很多在戒毒所中勞教的人都是因為在朋友的教唆下走上了不歸路。在外面,別人給的東西不能隨便吃、隨便喝,因為亂吃了別人給的東西而染上毒品的數不勝數,所以交友一定要慎重,誰也不會沒事去吸毒的。
經過一番講解,熟知了毒品的危害,而傳統毒品經久不衰,新型毒品又接踵而至。毒品家族不斷擴大自己的隊伍,而我們國家對打擊毒品也在加大力度。無錫強制隔離戒毒所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在江蘇省內乃至全國有著不錯的影響力。在戒毒所里,次數多的已達十幾年,年紀輕的則十六七歲也絕非罕見。看來毒品危害的范圍是相當的廣,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危害。
吸毒容易,戒毒難,在戒毒所幾次「回訪」的癮君子們不計其數,剛進來的就幾十個。為何戒了會又回來,絕大多數往往都是栽在「毒朋友」的身上,這是大家都有所了解的一個原因,而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則是:「身癮好戒,心癮難戒。」這一點在開頭就提到過,心理往往比生理更恐怖,毒品萬萬不能碰,若要吃禁果。那你心癮就永遠戒不掉了。很多朋友都是抱著吸一口以後不吸了就沒事的心理,其實則不然。經過這次教育深刻的體會到,吸毒是無法控制的,要是吸毒能靠自身的控制力去約束的,那都不叫吸毒,毒品是只要你沾上了,就不可能靠自身的控制去約束自己。在戒毒所治療區的牆角,有著深邃清晰的劃痕。那些都是戒毒者在夜晚寂寞、空虛、毒癮與之糾纏時痛苦的掙扎。在戒毒所想自殺輕身的人也是有的。所以在每個房間都有很好的保護措施,攝像頭是必不可少的。
在參觀完戒毒所後,我們還與戒毒人員進行了互動,與他們交流感受,談談他們的遭遇,現在的他們,一個個紅光滿面,精神抖擻。站在街上已然與正常人無差別。在這些戒毒人員的心中最大的顧慮並不是出來後會不會再吸毒。而是出來後社會會重新接受他們嗎?因為絕大多數企業是不會錄用曾經有吸毒史的人的。他們出來後本來充滿信心,但因為社會不接受,人們的排斥。從而使他們又墮落了下去,重返不歸路,惡性循環。在此我也呼籲人們要試著去給別人一個機會,人都會犯錯,何況他們已經勇於改正錯誤,我們應該去接受他們,給別人一個機會,也是給自己一個機會。
通過這次學習教育,我要以銅鏡為鑒,以人為鑒,以史為鑒,作為學生幹部,要嚴於律己,以身作則,抵制毒品,做一個清清白白的人,要耐得住寂寞、抑制住慾望,把握有度,不斷加強學習,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自律意識、道德意識。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一日吸毒,終生戒毒!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戒毒所觀後感
今天,我們去了戒毒所,老師給我們介紹了毒品的種類和危害。使我們明白了,毒品不但危害自己,也會危害到整個家庭和整個社會。大人的防範意識提高了,毒品的魔爪便伸向了我們這些青少年。有些人只為了面子,便吸食了第一次毒品,從此以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因此我們要拒絕第一次。

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毒品種類很多,范圍很廣,分類方法也不盡相同。毒品帶給人類的只會是毀滅。舊中國,我們曾受鴉片的泛濫,而被稱為「東亞病夫」,使民窮財盡、國勢險危。吸毒於國、於民、於己有百害而無一利!毒品摧毀的不但是人的肉體,也是人的意志。每年的6月26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禁毒日。據聯合國的統計表明,全世界每年毒品交易額達5000億美元以上,毒品蔓延的范圍已擴展到五大洲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且全世界吸食各種毒品的人數已高達2億多,其中17~35周歲的青壯年佔78%!

然而,這些在之前只是聽說,也總覺得離自己很遠很遠。但今天以後我便真正領會到它的恐怖了,才明白這些販賣毒品的人可能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拒絕第一次。不要因為某些事而一時沖動而斷送了自己以後的路。一些青年就是因為硬要面子而吸的毒。一些人在吸毒前,總想著只吸這一次,然而,毒品這東西是有癮的,不是說停就停的。也因此,眾多的人抱著好奇的心態去「嘗試」,最後便走上了這條路,最後便可能是死亡。我們要珍惜生命,保護自己。不要掉到毒品這個深淵里,否則,最終傷害到得不止有自己,還有自己的親人。

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㈤ 禁毒片觀後感300字

今天下午的班會課,老師給我們看了「禁毒片——大愛化春風」,我們的心情都很興奮。

這個片子主要講了在幾十年前的中國,毒品的危害性,並把毒品燒掉,這才成為了「無毒國家」。可是在30年後,毒品又「死而復生」,不少人因上癮毒品而一個個倒下。

當我看到許多人因好奇而服下了K粉、搖頭丸……時,我不禁為他們感到可悲。他們因那時的一點好奇心,而服下了毒品,之所以上了癮。並且他們的眼裡只有錢和毒品,親情和友情都從他們身邊悄然而過。他們每天都被毒品折磨的不成樣,每天都要打幾針,他們的生活過的是多麼痛苦啊。

這時,我突然想起了燕阿姨給我講的幾個鏡頭。

鏡頭一:死角旁的吸毒者。

有一次,我燕阿姨下班回家,突然看見死角旁蹲著幾個吸毒者,他們都用一個針頭扎進自己的皮膚里。當時燕阿姨看了,非常驚嚇,於是以後便不走那條路了。

鏡頭二:為社會奉獻者。

有一個燕阿姨的同學,在當科學家。他在這幾年裡一直研究怎樣戒毒的方法,終於,他研製出來了,於是就拿到店裡去賣。這真是太好了!

通過了這幾個鏡頭,讓我獲得了一個總結。我們一定要遠離毒品,並且避開吸毒的人,還要提醒家人不要吸毒。這樣才能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讓我們一起熱愛生命,遠離毒品。

㈥ 毒誡電影好看嗎 毒誡豆瓣評分是多少 毒誡精彩影評

豆瓣評分
4.6
張詠軒Wayne 看過 2017-05-12
拍的很碎,時間線數次跳躍,人物情緒也跟著一直變化,這種凌亂的敘事讓故事的完整性變成一盤散沙,不僅看的夠累,連沖突矛盾也一並被弱化,愛情線和戒賭的決心也沒有充分鋪墊好,整部電影的剪輯和步調雜糅的生硬,非常不成熟的作品成色,電影就是禁毒宣傳的大型廣告,滿屏的尷尬,平庸到抓狂。
24 有用烏鴉火堂 看過 2017-05-11
陳慎之與李兆基們的友情歲月。梟雄片好手劉國昌依舊拍出70年代九龍寨城的風貌,是電影最好看的地方。陳慎之自己監制,好處就是大量很有江湖生活的細節,缺點就是缺乏前後的轉折,如何戒毒沒體現。大佬不再,唯有江湖情義長存。是當年港式英雄片的風貌,這片跟《慈雲山十三太保》一塊看才更加完整
23 有用橡人叔叔 看過 2017-05-12
如此傳奇一生的經歷被劉國昌導演拍的,就像是在農村種了一輩子田一樣,我覺得這都玷污了種田這個勤勞的職業。影片就單純的把陳華的經歷羅列出來,其他的什麼都沒做,結構混亂,人物關系浮於表面,沒有什麼情節轉折。我並沒有對陳華這個人有任何的了解,甚至覺得這個人的經歷有必要拍出來嘛。
20 有用YY糖罐子 看過 2017-05-10
對這種又自戀又老派的電影我是無話可說的

㈦ 觀《毒戒》有感作文

前幾天老師給我們看了一些關於毒品的宣傳片,從開始的交友不慎、好奇心變成了吸毒成性、上癮。家長忙於工作而疏忽對孩子的管制,才使他們有機會接觸到毒品。毒品的價格非常昂貴,沒有大量資源的人只能選擇走向歧途,做一些犯法的事情。他不但危害著我們的生命,還斷送了自己的美好未來。有人因吸毒而導致家破人亡,有人因吸毒而瘋狂地殺害了自己的家人,足以說明吸毒對個人、家庭、社會的影響極大。
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吸食過多會產生嗜睡、感覺遲鈍、運動失調、幻覺、妄想、定向障礙等,以至於慢慢的開始了喪失人性。在迪吧、KTV、酒吧等容易吸引青少年的娛樂性場所,經常會看見販賣這些葯品的違法分子。
罌粟花是一種美麗的花,它是毒品中不可或缺的成分。我曾為它的魅力所折服,今天卻因她艷麗的背後而寒冷而懼怕。
春遊的時候學校組織去戒毒所參觀,沿著牆壁,我默默地看著、想著,當一幅幅因吸毒而殘害自己的圖片映入眼簾時,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偶然睜開眼時,倏地看見一個小女孩在燦爛的陽光下流淚。照片的上方,寫著「流淚的呼喚」……看著看著,我彷彿聽到了她在向毒品大聲控訴,她在呼喚:還我的爸爸!還我的媽媽!還我快樂幸福的家!她的眼中本該充滿稚氣,流露出天真無邪,如今卻滿是傷心的淚水和絕望、憤怒的神情!到底是什麼生成了如此多的悲劇?是毒品嗎?不!是那些比毒品更可怕更可恨的貪婪的制毒、販毒分子!
「1839年3月,林則徐與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在廣州籌劃禁毒,林則徐立下誓言「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表示禁絕鴉片的決心。」從虎門硝煙到現在歷經了100多年的時間,然而我們今天仍然為了禁毒在頑強的斗爭,這是人類一項艱難而又艱巨的任務。毒品就像是一顆腦瘤隨時都可以要吸毒人的性命。我們要珍愛生命遠離毒品,讓活著的每一天都具有意義。不要虛度光陰,人一生真的很短暫。

㈧ 毒.誡電影精彩看點介紹 毒.誡電影評價怎麼樣好不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警察貪污,黑道橫行,正是陳華(劉青雲飾)與喇叭(林家楝飾)、貓仔(張晉飾)及一班兄弟最風光的日子。
陳華被視為「慈雲山十三太保」之首,氣焰高漲;還結識了一生至愛可柔(江一燕飾),共度人生最甜蜜的時光。可惜好景不常,陳華因私下販毒而被幫會追殺,幸好在亦敵亦友的掃毒組組長哈雷(古天樂飾)幫助下,逃出生天,但卻終究法網難逃。出獄後,遭逢父親病逝及女友可柔失蹤,無比自責的陳華,頓然覺悟前非,立志重新做人。他不但積極參與青少年戒毒工作,獲得十大傑青榮譽;更把喇叭與貓仔拉回正途,又經常出手調停江湖糾紛,因而深受黑白兩道所敬重。某次於日本出席戒毒講座後,陳華與可柔在街頭重遇。他一心再續前緣,但又能否輕易為自己的感情拆彈?
題材挺好。可惜劇本視角平庸平淡,人物戲劇都沒那麼突出,除了前面城寨部分還有點看頭,後面從電影角度就真是沒法看了。

㈨ 禁毒片的觀後感

今天上午,我們四年級學生來到了學校報告廳,准備觀看一場精彩的電影。
電影開始了,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不幸的一幕發生了,一位成績優異的中學生 ,因為同學的誤導,走入了吸食毒品的精神監獄。這位中學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走私了毒品,吸食了含毒品的香煙。漸漸的,這位中學生吸食毒品成癮了,在毒品的誘惑和毒犯的威逼下,他由一位優秀的少年變成了一個墮落的人,他的人生走入了另外一個天地。在僅僅兩年的毒品吸食過程中,他花費的金錢大約三十八萬元人民幣。由此可見,毒品不僅要花費大量的錢財,而且使人成為「魔鬼」。看著這位走上迷途的少年,我真想大喊一聲——不要這樣!看完電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平日里,我們要注意不能隨便接受陌生人給予的食物、飲料……
今天,世界上吸食毒品的人大多是青少年,是因為青少年抵抗誘惑的能力不強,很容易被毒犯子利用,成為毒品販子的賺錢工具。
毒品,是世紀之患,罪惡之淵,它嚴重摧殘人們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害人們的生命。中國曾因它而蒙上「東亞病夫」之辱達150餘年,珍愛生命,遠離毒品!從我做起!
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小學生禁毒片觀後感2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四年級同學觀看「禁毒」電影。放映開始了,我瞪大眼睛,全神貫注。毒品的類別和品種很多,有大麻、鴉片、搖頭丸、冰毒等。長期吸食會給人體帶來嚴重的危害。有的嚴重損害肺、心臟等器官;有的影響腦,令人精神錯亂,記憶力減退;有的減弱體質,使人喪失免疫力……銀屏上出現的吸毒者骨瘦如柴、全身潰爛、精神委靡的可怕鏡頭,讓我們觸目驚心,也讓我更深感地感受到了毒品的危害。目前全球吸毒者達1億多人,且正以每年以3%-4%的速度增長。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再這樣下去,那世界就會變得民不聊生、財竭力盡,人類自身造就的災難遠比自然災害更可怕啊!
接著,我們又觀看了一部影片,講述了兩位初中生因吸食毒品走上了邪路,從原來品學兼優的優秀少年到最終被送進禁毒所的經歷。看完電影,我們更加增深了對毒品和販毒者的痛恨:因為吸食毒品,他們耗盡錢財,變得一貧如洗;因為吸食毒品,他們妻離子散,走進了不覆的深淵;因為吸食毒品,他們心靈晦暗,放棄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多麼慘痛的教訓,毒品離我們其實並不遙遠。讓我們從小培養遠離毒品的意識,敢於揭穿毒販,勇於強制戒毒,共同努力,創建一個美好的無毒世界。

㈩ 禁毒片 明天 觀後感1000字以上

其一:
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吸毒在全世界日趨泛濫,毒品走私日益嚴重。面對這一嚴禁形式,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聯合國在維也納召開了有138個國家的3000多名代表參加的麻醉品濫用和非法販運問題部長級會議。會議提出了「愛生命,不吸毒」的口號,與會代表一致同意將每年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國對毒品問題的重視,號召全球人民共同來抵禦毒品的危害,

今年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國際禁毒日」,今年是開展禁毒斗爭的第17個年頭了,今年禁毒的主題是:「抵制毒品,參與禁毒」。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向毒品宣戰。

為了迎接「6.26禁毒日」我們學校專門開了一個報告會,特意邀請了戒毒所的一名教官和學員來為我們獻身說法。

那名學員是一位正處在花季的少女,但她已經被毒品摧殘的體無完膚了,她每天都在與可怕的毒魔作斗爭,而她那雙腿也在毒魔的侵襲之下變得千瘡百孔。當她每次看見與她同齡的少女們穿著漂亮的裙子,自信的走在大街上的時候,她都感到非常難過,因為她那雙被毒魔「親吻」過的腿已經不可能示人了。而她自己也再也無法像正常的人們一樣生活,當她自己走在大街上時,她都覺得自己是異類,而這一切一切的痛苦都是因為她接受了毒魔的邀請。

在她的自述中,我們知道了她是多麼悔恨自己當初的無知,她希望可以用她的親身經歷來告誡我們,讓我們知道毒品的危害,也讓我們明白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親情之外所有其他的東西都要付出代價。

同學們想想,一位花季少女,遠離學堂和親人,第二次進了戒毒所,在四面高牆中獨自忍受著身體上和精神上的痛苦,還失去了自由……,那是我們無法去想像的地獄生活,所以我們要遠離這個可惡至極的毒魔,珍愛自己的生命。

而在最後,我真心的希望這位女孩可以戒掉毒癮,能夠重新開始,回到那個原本屬於她的家庭和生活,我想她一定會迎來自由的那一天的。

讓我們共同「抵制毒品,參與禁毒,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向毒品宣戰」吧!

禁毒作文
在人生中,我們會被各種各樣的善與惡包圍著,我們必須分清哪些是善,哪些是惡,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壞人。當壞人千方百計誘惑你時,不要被一時的假象蒙騙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1840年,鴉片和大麻首先來到了中國。鴉片戰爭從此爆發。鴉片是由提煉纓素而成,可作葯用,但含有大量麻醉性毒素,一抽上癮,人就變得瘦柴如骨,精神萎縮。中國人吃了鴉片後,屢戰屢敗,使鴉片成為了洋鬼子一大功」。毒品害處多,吸毒就等於自毀前程。1985年,全國中學生運動會上勇奪兩金一銀的健將阿惠因吸毒變得骨瘦如柴,形如『老嫗』。碩士研究生江濤因吸毒傾家盪產,變成了社會上的一個廢物……許多例子告訴我們毒品是可怕的,是一個害人的壞蛋。新中國成立後,海洛因又到來了,弄得走私案一樁又一樁,中國人民痛苦不堪。盡管中國建立了許多座戒毒所,但是吸毒者和販毒分子就更聰明了,更隱秘了。
在這些信息中我們知道:吸毒是不好的,有些人也想戒毒,可沾染容易戒時難啊,大家都在電視里看過,只要毒癮一來,如果沒有在吸毒品,那種痛苦將生不如死,痛不欲生,多少意志堅強的人都忍受不了。我在各種禁毒宣傳畫上看到,甚至有的人用各種方法來分散注意力,有的用刀割自己的,有用頭撞牆的,有把牙刷望鼻孔里塞的等等。難道他們不痛嗎?他們也是沒辦法的,有的人就索性不去忍受,去向父母或親戚騙錢。騙不到了就去偷、搶、去殺人。有些人吸毒不是故意的而是在毒品販子的煽風點火下,或是在朋友的推薦下:「你就試一下而已,再說你意志力不是很強嗎?沒事的。」這樣就會有人也這么想結果就去試一試。就是因為這么一試出大事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所以我們應該杜絕毒品。
其二:
150年前的英吉利人,帶著貪婪的慾望,用鴉片敲開了中國的大門,既而發動了兩次鴉片戰爭,揭開了中國近代史屈辱的一頁。一日數次,從不間斷,不然涕淚齊下,渾身癱軟,最後在痛苦的煎熬中耗費掉所有的家財,落魄地死去。曾經以五千年的文明而自豪的中華民族,居然在這東西的作用變得國弱民衰,任人宰割,落得個「東亞病夫」的恥辱稱號。有識之士如林則徐者,禁煙,繳煙,銷煙,終在歷史的舞台上留下應有的尊嚴。不亦快哉!不亦快哉!
曾經在新中國的建立後消失了很長的一段時間的毒品「貿易」,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下,如幽靈般地重新回來。成千上萬倍的利潤,令不少想快速致福而動了歪心的人趨之若騖,鋌而走險,海洛因,大麻,搖頭丸,越來越多的花款被走私進了中國;又有多少先福起來的人為了追求所謂的新鮮刺激,所謂的潮流,又或者過分相信自己的意志力,從而走上了家破人亡的不歸路!?
靈魂在吶喊,耳邊卻只剩下魔鬼的聲音在回響;意志在掙扎,身心卻早被噩靈所摧殘!多麼可悲的現實!一旦被魔鬼所纏上,將靈魂交給了魔鬼,便幾乎永無翻身之日;活生生的一個人,竟然成了行屍走肉般的傀儡,身不由己,為了滿足到自己一旦發作的慾望可以做到拋妻棄子,六親不認,為了籌集昂貴的毒資,可以打家劫舍,偷訛拐騙,無惡不作。
嗚呼!嗚呼!前車可鑒!前車可鑒!君豈能在金錢的誘惑下忘記到歷史的悲劇?君豈能為片刻的無盡歡愉而忽略長期的痛苦?禁毒之舉,刻不容緩,宜重宜嚴啊!以史為鏡,可知興替。歷史的車輪在不斷前進,但我們絕不能忘記歷史的教訓,重蹈覆轍。這可不是小問題,而是關乎到整個中華民族未來的興衰啊!在我們走在看得見曙光的光明大道上的時候,可不能被魔鬼的呼喚所吸引,走上亡家亡國的不歸路啊!禁毒之舉,利在當世,功在春秋啊!
魔鬼是會化了裝出現的。當美好的外表,新奇的噱頭吸引著我們的視線,鼓勵著我們去嘗試的時候,多一個心眼,自覺抵制魔鬼的誘惑,否則隨時會為自己的好奇心付出慘重的代價啊!
在金三角,在哥倫比亞,有朝一日當一大片一大片靚麗的嬰粟花被其他植物所取代,魔鬼不再著附其身,離我們而遠去的時候,世界定必會變得更美好……

前一段,學校組織我們看禁毒宣傳片,那一幅幅不堪入目,血淋淋的圖片令人心驚膽戰,毛骨聳然.從一幅幅圖片里,我知道了許多觸目驚心的事實.有人因吸毒而導致家破人亡,有人因吸毒而瘋狂地殺害了自己的母親,為了有錢買毒品,他們偷,搶,甚至殺,嚴重地危害了社會治安。我看見吸毒的人個個在生死邊緣掙扎,他們骨瘦如柴,像狗似的蜷縮在地上,生不如死,他們的慘象是多麼可怕啊!

看了這些宣傳片,我感觸很大,有很多青少年因一時的無知、好奇,在所謂的「朋友」誘惑下,吸上了毒品,誤入歧途,以至越陷越深,不可自拔。毒品,就像一隻無形的魔手,甚至比任何猛獸更可怕。它不斷摧殘人們的身心、摧毀人們的意志,為了不受毒發之苦,他們去偷、去搶、甚至去殺人,走上犯罪道路,斷送了美好的一生,這值得嗎?毒品不但使吸毒者受到傷害,還令他身邊的家人朋友為他傷心。難道毒品的危害還不夠大嗎?我知道的阿麗姐姐,她很美麗,但因為一次好奇,吸上了毒品,從此過著毒品賜給的行屍走肉的生活。父母的傷心、也沒有使她回頭。是社會的關懷使她毅然走入戒毒所,重新迎接她新的生活。誤入歧途的朋友們,趕快離開這個可怕的旋渦吧,靠自己的堅強的意志,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的。
為了我們的明天,請珍惜生命,拒絕毒品,不要貪圖一時痛快,毀掉終身幸福!

各位青少年朋友,我們是祖國未來的棟梁,不要做罪惡的犧牲品,讓我們斬斷魔爪,迎接光輝燦爛的明天吧!這奼紫嫣紅的,就是罌粟花。葯學家從它的果實中提煉出嗎啡、海洛因,是因為它們能為人類解除病痛。

陽光下也會有陰影。造福於人類的科學成果,在居心險惡者手中,也可能成為殘害人類的禍種。正如這組從鮮花演變到骷髏的造型。

毒品,通常指鴉片、海洛因、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前面提到的鴉片、海洛因、冰毒、大麻、可卡因等,是毒品;而某些醫療應用葯物,如嗎啡、杜冷丁,當它們被非法濫用時,也成為毒品。請大家看展板和展櫃里的實物。

毒品為什麼能夠害人呢?為什麼一旦沾染上就難以戒掉呢?

任何人,只要沾染上毒品,都會產生雙重依賴。

一是身體依賴。毒品,比如被濫用的阿片類葯物,進入人體後,會使人的機體發生適應性改變,建立起新的葯物作用下的平衡。一旦停止用葯,生理功能就會發生紊亂,出現一系列嚴重反應:不安、焦慮、忽冷忽熱、起雞皮疙瘩、流淚、流涕、出汗、惡心、嘔吐、腹疼、腹瀉等症狀,痛苦萬分。吸毒者為了緩解痛苦,就必須定時攝取毒品,並不斷加大劑量。吸毒者因此再也離不開毒品。

二是精神依賴。正常人腦內和體內的一些器官里,存在著內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體。當人體攝取毒品後,內源性阿片肽受到抑制,阿片受體只能靠不斷攝取阿片類毒品才能調節精神平衡。毒品作用於人的神經系統,還會出現一種精神效應,使人對毒品產生強烈的渴求。

人體一旦出現身體和精神依賴,就是通常所說吸毒成癮了。即使經過脫毒治療,要完全康復原有生理功能,至少需要幾個月到幾年的時間。更為嚴重的是,要消除對毒品的精神依賴十分困難。許多吸毒者經戒毒治療後仍一而再、再而三地復吸,就是這個原因。這也是目前世界醫葯學界尚待解決的一個難題。

毒品對人的摧殘,觸目驚心。它會對人體的免疫功能造成損害。這是吸毒者大腦、肺部發生病變的情況;這是一組把吸毒者變成行屍走肉的真實寫照。

靜脈注射、肌肉或皮下注射的吸毒方式,最容易傳染各種皮膚病、性病,甚至艾滋病。據統計,吸毒者因使用不潔注射器而被感染乙肝或丙肝的,感染率高達22%和68%;截至1998年3月,我國檢測發現9970例艾滋病感染者,其中66%是使用不潔注射器的吸毒者。

大家看,這是一個感染艾滋病毒的吸毒者的雙腳,他的皮肉一層層地脫落,眼睛裡流出的是渾濁的膿液,小腿爛得像流淌的火山熔岩。

她叫張福娟,曾在電視片《中華之劍》中露過面的吸毒者。《中華之劍》拍攝時,她是惟一同意把自己毒癮發作的慘狀暴露在攝像機鏡頭前的人,目的是為警示他人,千萬不可沾染毒品。這張圖片是她注射毒品感染後,全身潰爛;那時,長春電影製片廠來昆明選演員,她是候選人之一。

一些吸毒成癮又搞不到毒品的人,在「白色魔鬼」驅使下,用切手指、砍胳膊、煙頭燙等自殘方式來緩解毒癮。這位姓郭的男青年,吸光了20萬元存款及全部家產後,熬不過毒癮,用切腹方式自殺,被發現後送醫院縫了18針。這些是用上吊、撞牆、跳樓、牙刷插鼻孔等方式自殺的吸毒者。一個吸毒人員追悔道:「敲開了毒品的門,挖好了自己的墳!」

搞不到毒品是一條死路,搞到了毒品是死路一條。許多吸毒者不得不靠一次比一次大的劑量來緩解毒癮發作帶來的痛苦,哪還顧得上過量吸毒會導致死亡。

她叫梁蓓麗,染上毒癮後,靠賣淫維持吸毒,終因吸毒過量而死於街頭,死時才21歲。

看過電影《長大成人》的觀眾朋友一定認得出,她就是該片女主角之一的扮演者朱潔。朱潔與著名演員江珊、徐帆、陳小藝等是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的同班同學,她的血管里流淌著愛新覺羅氏的皇族血統。在《長大成人》中,朱潔扮演了一個有吸毒經歷的人。誰也說不清,是為尋找角色的感覺,還是因為好奇,總之,她真的吸上毒了。結果沒等到電影公映,她已因吸毒過量而死亡。據導演介紹,《長大成人》的本意,是抨擊演藝圈內包括吸毒在內的頹廢現象。朱潔本該對導演意圖有更深的領悟,卻莫名其妙地用自己的生命做了反證。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而毒品則是毀滅家庭的炸葯。

五十多年前,遭受鴉片禍害的武漢地區流傳著一副對聯:竹槍一枝,打得妻離子散,未聞炮聲震地;銅燈半盞,燒盡田地房廊,不見煙火沖天。

遼寧省鞍山市王寶岩、高靜夫婦,1991年開始吸毒,三年中,吸光了包括兩幢樓房、一輛計程車在內的百萬家財,為吸毒又借了80多萬元的債。這是他們年邁的老母親帶著輟學的孫子流落街頭。

圖片中被燒毀的是湖南長沙市府後街的一處住宅,一家三口吸毒,因不堪忍受毒癮發作,一起縱火自焚。

這是一隻10歲女孩的眼睛,眼角垂掛著欲滴未滴的淚珠。透過這只淚眼,我們彷彿讀出了這個女孩茫然的哀痛、悲憫和疑問。

僅僅幾年前,她還生活在一個殷實富裕的家境中。父母經營飯館、服裝,腰纏萬貫。作為掌上明珠的她,被父母呵護得無微不至。然而,暴富之後的失衡心態,使父母沾染上了毒品,幾乎一夜之間,曾經擁有的一切,都在縷縷輕煙中化為烏有。父親進了戒毒所,母親為尋覓毒品不知去向,只剩下這個孤零零的女孩,不知所措地站在家徒四壁的房間里,一日三餐也要靠好心鄰居的接濟。面對攝像鏡頭和記者的詢問,她茫然無語,許久許久,早已噙滿淚水的眼裡溢出了第一滴淚。

吸毒,不僅耗盡錢財,更扭曲人的天性。1997年夏天的一個下午,北京市公安局的民警根據110報警電話,在和平里地區一套公寓中抓獲了兩名毒品持有者。當民警們搜查堆滿大量吸毒用的吸管、錫紙的一個角落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年僅3歲的男孩。他全身赤裸,雙手被綁,遍體燙痕,已經奄奄一息了。民警馬上把孩子送進醫院。

據兩名毒品持有者供稱,孩子的母親姓郭,外省人,在北京賣淫、吸毒多年。因沒錢償還欠下的毒品債,把親生兒子「丟丟」送來作抵押。近一個月的時間里,只要這二人毒癮上來,就把丟丟當作發泄對象,捆綁、踢打、煙頭燙、打火機燒……

經醫生檢查,丟丟全身大面積1度至2度燒傷並感染,門牙掉了兩顆,鼻子缺損,顱腦外傷,患有重度貧血和佝僂病,還伴有潰瘍性口腔炎。

《法制日報》女記者居楊將她拍攝的一組照片發表在《南方周末》上,許多北京市民和青年學生聞訊後帶著營養品和衣物趕來看望。

因非法吸毒和賣淫正被羈押的丟丟的母親也被民警帶到丟丟床前,看著遍身是傷的親骨肉,她冷冷地說:「我不認識他。」

三歲的丟丟看在眼裡,一聲未吭。母親離去後,他才對在一邊的記者說,他想要那張有媽媽的照片。

在兒童醫院特護病房裡住了三個星期,丟丟開始康復了。但醫院已經減半的5000元醫葯費卻沒有了著落。丟丟是民警送來的,住院卡上監護人填的也是民警,於是民警們又要為籌措醫葯費四處奔波。

丟丟出院時,來自民警及各地各界的捐助已近2萬元。許多善心的家庭表示願意收養這個失去母愛又飽受摧殘的孩子,負責監護他的北京市公安局卻無權對此作出決定。丟丟只好暫由北京一家敬老院里的爺爺奶奶們抱去。

民政部門終於作出決定,由丟丟母親戶口所在地民政局的一位幹部領養了這個孩子,並安排他進了當地最好的幼兒園。

廣西南寧市一位婦女,懷孕期間仍吸毒。孩子出世後忽而窒息,忽而痙攣。此後半年,母親哺乳前,必須先吸毒嬰兒才肯進食,否則孩子哭鬧不止。

吸毒耗資巨大,許多吸毒者在毒癮的驅使下走上刑事犯罪的道路。因吸毒而貪污,因吸毒而詐騙,因吸毒而盜竊,因吸毒而搶劫,因吸毒而敲詐,因吸毒而殺人……

劉瀾斌,雲南一家銀行的工作人員,染上毒癮後,利用職務之便,貪污公款74萬元,被判處無期徒刑。

在他之前,「共和國第一大案」的主犯劉青山,也是因為吸毒走上犯罪道路的。

這幅蒲松齡畫像,是畫家秦惠浪先生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時的作品,秦惠浪由此跨上個人事業的頂峰。然而,僅僅數十天後,1994年11月25日,他及他的一家四口,就被兩名破門而入的吸毒者殺害了。

這兩名吸毒者與秦家無冤無仇,甚至素不相識,他們深夜持刀闖入秦家,僅僅因為耐不住毒癮煎熬才鋌而走險。吸毒者在毒癮的驅使下,可能做出任何瘋狂的舉動,製造出一個又一個飛來的橫禍。

1995年4月11日,兩名殺害秦惠浪一家的罪犯周西民、白俊傑被依法判處死刑。臨刑前,這兩名罪犯彷彿剛從「迷狂」中清醒過來,他們分別懺悔道:「但願人們千萬別學我這樣」;「吸毒一口,掉入虎口!」

黑龍江大學孫景軍教授在銀行取款後被害,就是另一例證。

重慶市的這位母親,做夢也不會想到,在她頭上連砍28刀並且刀刀致命的兇犯,竟是自己不到19歲的親骨肉。19年來,母親天天用這把菜刀給兒子做飯,其間融入了多少母親的心血和期待?

是什麼使這位曾被母親百般呵護的兒子變得如此殘忍?如此喪心病狂?是毒品。

這是我國南方的一個農村,人,個個東倒西歪;地,片片荒蕪貧瘠。導演這幕人間悲劇的,同樣是毒品。

17世紀以來,一些西方國家強行在中國進行罪惡的鴉片貿易,使無數中國人墮入苦難的毒海。鴉片戰爭以後,這些毫無廉恥的列強,竟依仗著洋槍洋炮,血淋淋地將中國瓜分,迫使中國一而再、再而三地割地賠款。這樣的奇恥大辱,我們民族背負了一百多年。

毒品不除,民不聊生;毒品不除,國無寧日

閱讀全文

與毒誡電影完整版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喬杉演的電影是音樂人 瀏覽:747
2021台灣電影上映時間表 瀏覽:192
薇婭直播間電影票如何兌換 瀏覽:402
想做電影導演選什麼專業好 瀏覽:779
巧克力工廠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05
正古宅驚魂電影演員 瀏覽:59
齊步走的燈謎猜一電影名字 瀏覽:477
千王1991電影完整版梁朝偉 瀏覽:773
海鮮大餐電影中文版 瀏覽:531
看動漫電影的app大全 瀏覽:284
電影院音響系統是什麼 瀏覽:11
沙漠電影十大巔峰之作 瀏覽:74
有關蟒蛇的電影泰國 瀏覽:780
平遙電影節什麼時候 瀏覽:611
韓國喜劇電影泰國 瀏覽:239
電影院英文意思 瀏覽:945
電影賭王大騙局優酷 瀏覽:826
花樣年華戛納電影節 瀏覽:300
抖音南京南京電影中配的音樂 瀏覽:699
三少爺的劍電影男主角是不是燕十三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