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關於流浪地球電影觀後感

關於流浪地球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1-07-31 12:19:53

Ⅰ 《流浪地球》電影觀後感,字數400字左右。

《流浪地球》小說本就想像力豐富,讓地球連同地球人一同逃難的創意盪氣回腸、驚艷無比。電影中的行星發動機很硬核,還原了小說中「雅典衛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寫;地球啟航產生的尾跡清晰可見,宛如一艘巨型飛船遨遊宇宙之間;北京、上海被冰雪覆蓋氣勢磅礴;地木交會更是讓人瞠目結舌,試問有電影能看到這樣一幕?

中國導演能拍出這樣的硬科幻,看到這樣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動,可以讓人原諒一切不完美!說這部電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腳,畢竟國內早就拍過很多軟科幻,但說《流浪地球》是中國硬科幻電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者說中國硬科幻電影的元年,這是任何人都無可反駁的,它的工業化程度在國內絕對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部可以載入中國電影史的電影!

其實中國觀眾對於這類型的硬科幻並不陌生,只是國內一直沒有拍攝這種硬科幻大製作的工業基礎,也可能是因為中國人沒有這樣的文化自信,找不到中國獨有的文化語境,並不相信中國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直到今天,終於有導演做了這件事情,而且做的非常棒,給中國的硬科幻豎起了一個很高的行業標桿,在中國人的文化語境里用中國人的方式拯救全人類,也一樣可以拍的毫無違和感,一樣燃爆!

最後表揚一下片尾的《流浪地球》小說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畫翻頁片頭還精彩。電影保持了小說的整體框架,有一定改動(嚴格說其實是擴充),只拍了小說的前兩章,最精彩的《叛亂》希望能在續集看到。新加入的點燃木星很有新意,這種有創意的改動我還是能夠接受。《流浪地球》的上映讓「中國科幻電影」迎來真正的春天。中國科幻迷從此不再流浪,因為我們終於有硬科幻了!

Ⅱ 流浪地球這篇電影怎麼寫觀後感

今天第一次跟我爸一起去影院看的,還是蠻有紀念意義的……整部電影特效震撼,場面宏達,劇本畢竟是大劉作品底子改編,硬核科幻片的構架,邏輯性上沒有問題,畢竟是中國科幻片里程碑氏的電影!唯一的不足之處是大部分人物形象沒立住,人物情感方面有些突兀,不自然,不細膩,沒有完全的代入感,特別是幾處想表達在危機時刻樂觀精神的幽默台詞,讓人覺得一點都不好笑,導演有在刻意模仿好萊塢電影人物幽默氏談吐,想在這種災難片里營造些許輕松氛圍,結果留給觀眾最記憶猶新還是場面,特效,還有硬核科幻片邏輯……觀影後,我本以為老爸會很興奮,會誇片子拍的好,結果他摸了摸胸口說「這電影特效音效震得我害怕,不建議心臟不好的人看」我說,「太久沒看電影了,怪就只能怪現在的影院視聽設備太好了,咱們以後換個文藝片看看,多適應適應。」

Ⅲ 流浪地球觀後感

流浪地球觀後感
努力,就會有希望
為了拯救地球,人類展開一次熱血而孤勇的嘗試。
——題記
在《流浪地球》的影片中,因太陽的枯竭,地球將遭遇滅頂之災。此時,人類數量銳減至35億。倖存的人們團結一致,金錢的概念和國家邊界模糊了,一個長達2500年的行星移民計劃被提出,進而開始執行並逐步推進。中國,在這個計劃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全球領袖角色。太陽枯竭,地球將要撞上木星,遭受滅頂之災。男主劉啟和妹妹以及爺爺在陰差陽錯中,加入了中國救援隊CN171-11,開啟了一段熱血沸騰而震撼人心的冒險。
還清楚地記得劉啟爺爺的臨終之語,記得爸爸的「非法喚醒」、爸爸隔著茫茫太空與兒子對話等情景。這些鏡頭無不令觀眾為之動容。在這些感天動地的細節背後,就有著亘古不變的先輩們的自我犧牲精神。妹妹韓朵朵全球廣播時,各國還未歸家的救援隊員紛紛跑去支援,路上一輛輛急轉掉頭的救援車,無不傳遞著人性的善良和溫暖。哥哥劉啟,在沖擊波快要來臨時,不顧自己的安危,去救從高處墜下的妹妹,也讓我們感受到這濃烈熱的親情。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句讓我們津津樂道的交委的提醒: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第一次聽,很多人都啞然失笑。後來再聽到,很多人卻心頭一緊,然後心塞難過。再次聽這段台詞的時候,早已是物是人非,車上的駕駛座少了爺爺的身影,車上也永遠聽不到王磊隊長嚴厲而又為我們擔心的警告了。
在影片的最後,CN171-11救援隊的眾人和來自世界各地救援隊的人們,與時間賽跑,共同作文http://www.ZuoWenWang.Net/努力,點燃了木星,拯救了地球!
看了這部影片,一個詞一直叩擊著我的心靈,它就是希望。那麼,我們又是否曾想過,希望是什麼?我們是否每一次都握住了那一線希望?電影看到結尾,我也不由得的想起自己,有時候總覺得事情已經沒有挽回的餘地了,倒不如放棄,卻從來沒有想過去創新,沒有去嘗試在絕望中探尋出新的希望,而是被困難和苦難和擊垮,選擇臣服於它們。莎士比亞曾說過:「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是呀,漫長的黑夜,會讓人感到害怕,會讓人感到孤獨和絕望,可不管這黑夜有多麼漫長,只要我們堅持了,努力了,給自己爭取到一點希望,白晝也終將會來臨。
人應該生活在希望之中,就算曾經的希望泯滅了,還會有新的希望的之火燃燒起來。如果一個人只管活一天算一天,什麼希望也沒有,他的生命實際上也就停止了。《流浪地球》影片中的人們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拯救地球任務失敗時,一開始大家都還活在支離破碎的夢中,不願意去面對這個事實,不願意去相信大家就要面臨死亡的結果,可是後來大家認清事實真相後,齊心協力尋找辦法,終於找到了一線生機,找到一絲希望,最拯救了自己,拯救了地球。這就是希望給人們的偉大力量。所以,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更應該懷揣著希望,朝更好的地方前行。
希望是什麼?在我們這個年代希望是指引我們奔向遠方的路標,是即便在天涯海角也指向家的方向,是處在困厄之中仍然擁有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與追求,希望是無比寶貴和無比強大的力量!
努力!就會有希望!
有希望!我們就應該更加努力!

Ⅳ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給你什麼啟示

犧牲、忍讓、顧全大局、舍棄個人利益、重視親情、愚公移山的堅持,這都是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當有一天地球要滅亡,西方思維會告訴你,造一艘諾亞方舟讓少數人逃跑;而《流浪地球》會告訴我們,要帶著地球和全人類一起逃跑,哪怕是流浪,這就是中國人的家國情懷。中國式英雄信仰,人類命運共同體,面對困難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發動群眾,集中力量辦大事,全人類共同來拯救地球,所以好的科幻電影會給你帶來思考。

Ⅳ 流浪地球真的好看嗎可以說一說你們對電影流浪地球的觀後感嗎

挺好看的,《流浪地球》是一部讓人倍感驚詫的作品,這不僅在於電影擁有著足以媲美好萊塢的特效製作,更在於電影將國人的鄉土情懷尤為出色的融入到了一個恢弘的末世科幻故事中,使電影作為中國首部真正意義上的硬科幻電影,所帶來的並不僅是視效上的震撼,更還有著情感上的共鳴。

(5)關於流浪地球電影觀後感擴展閱讀

基本信息

《流浪地球》是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郭帆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出品的科幻片,由郭帆執導,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領銜主演。該片於2019年2月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故事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



Ⅵ 寫一篇 流浪地球觀後感 一千字,

電影講述了一個關於未來2500年的大逃亡,但喚起的卻是一些很古老的意象和感動。例如從地面一直上升到俯瞰地球上萬個行星發動機的長鏡頭,「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感覺油然而生,而救援群像,則是愚公移山、精衛填海、蚍蜉撼大樹、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那種悲壯,還有陳勝吳廣式的干勁與豪氣,「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夫死,死國可乎?」……科幻的外衣下,包裹著傳統古典的文化內核。

這部電影真正觸動我的,並不在於那些溫情和犧牲的片段,而是恍惚在作品中看到,一個數千年古老文明的靈魂,彷彿在一堆重工業的機甲外殼中重新擁有了鮮活的生命……

一直認同這樣的觀點,農耕文化屬性、標准意義的傳統中華文明其實早在南宋崖山海戰之後魂滅,其後明清不過是僵屍一般苟延殘喘的存在。文明的內涵高低,與物質文明成果的體量不一定有那麼直接的關系。所以那些本質無非是在歷史故紙堆中摳摳索索,沉溺於千年文明古國自嗨式的作品,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文化輸出。

正如電影里所呈現的,脆弱的人類,包裹上堅硬機甲與外骨骼,在險惡的極端環境中艱難求生。那麼,眷戀故土、鄉愁無限的農耕文明,在重工業鋼鐵基建的龐大外殼中,究竟是古老文明的復活,還是新型文明的誕生?

也許,兩者皆是。不同文明的相遇,並不一定就是你死我活的結局。歷史上的中華文明曾因野蠻民族征服而漸漸形存神亡,但古巴比倫文明卻與古埃及文明在海上遇合誕生出古希臘文明,並延續為一脈相承的古羅馬文明,又在文藝復興中成為現代西方文明的源頭。

《流浪地球》呈現了某種傳統文明與現代工業的融合,煥發出古老而又嶄新的生命力,才是這部影片最值得激動的地方。

「沒有利他主義就沒有真正的文明」,所謂「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卻顯然違反人性。盡管抒情詩朗誦式的台詞對白比較影響觀感,這部電影中多處「利他」行為,其實都沒有脫離自利的基礎。

救援隊長王磊如此執著運送火石去杭州,是為了杭州的妻兒(電影因刪減而未明確交代),劉培強若不是為了地球上的兒子,恐怕不一定會選擇為了地球存亡的一線生機(盡管AI計算的成功率為0)而放棄空間站,而最終聯合政府批准這一行為,也不過基於他們在地球之上的人性本能,不可能如AI一般絕對理性。

電影里最符合原著精神的台詞來自AI,「讓人類保持理智,確實是種奢求」,然而個人更喜歡另一句,「沒有人的文明,不能算真正的文明」。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原本就類似於奇跡。如果電影最終人類沒有選擇相信希望努力拯救地球,一個保存著受精卵和種子的小小空間站在缺乏食物和燃料補給的茫茫宇宙也根本談不上讓文明存續。倘若文明的內涵沒有具體而微地體現為每個鮮活個體的精氣神,就算保留歷史遺跡,文明實際上已經斷絕。

盡管國內電影工業水平與好萊塢存在著客觀上的水平差異,但《流浪地球》主創團隊盡最大努力用可能爭取到的資本和人力物力進行了尊重行業規律與標準的合理投入,並為內容產品注入符合普世人性的精神內涵與價值觀。因此電影在市場的成功,並不是偶然或僥幸。

原本,科幻小說在國內大眾文學中算是相對冷僻的類型,而國內落後的電影工業體系裡,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更缺乏清晰區別的產銷流程。作為藝術作品的電影,佳作的誕生或許更取決於天才型電影人。而商業電影的製作,如果總靠靈光一閃、情懷一現或流量明星,則註定不可能持續。作為商業電影的《流浪地球》是一部合格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但嚴格來說還算不上精品,不過相比市場上多年充斥的粗製濫造精神垃圾,已經是「物以稀為貴」了。

希望電影《流浪地球》的成功,不但帶動國內科幻小說題材從冷僻轉為熱門,也能推動電影工業體系逐漸完整和成熟,可以穩定批量產出具有文化和價值觀輸出意義的合格品,這才有更大可能性創造出高質量的經典作品。

Ⅶ 流浪地球影評50字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
作者:所有團的團長(來自豆瓣)
來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938491/

在看片之前,我在朋友圈被轟炸過大概三四輪,電影圈的人都毫不吝惜贊美之詞,「中國科幻電影之光」之類的贊美詞已經是最謙虛的表達了,像極了《我不是葯神》上映前圈內的那種大規模集體感慨。

不得不說,觀影前我被吊起了極高的好奇心與期望值,以為我會看到一部國產的《星際穿越》,或者是又一部《我不是葯神》。結果看完之後,我大概理解了為什麼那麼多的人都在朋友圈洋洋灑灑寫了一大堆贊美之詞,但是只在豆瓣上打了四顆星。

《流浪地球》的確值得贊美,但沒必要過譽。對於一部國產片來說,其特效是目前中國電影的頂峰了,比起一些好萊塢影片也不遑多讓——電影圈的人自然知道這有多麼的難,從特效製作的難度和精度來看,再加上誕生過程中「吳京零片酬出演」、「製片人賣車做片子」等催淚故事,這個片子值得大家的爆吹。

但是特效之外呢?不得不說在人物塑造、故事推進、節奏與情緒調控、劇本的科學設置等方面,都徘徊於及格線甚至夠不上及格的水平,更不要提一些生硬製造的「笑點」、「淚點」帶給人的尷尬。

在觀影的前一個小時里,我有點打瞌睡。電影的前半段鋪陳了不少東西,但卻幾乎沒什麼感染人的點。可以看出來導演嘗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帶一些笑點和淚點,但是不僅故事沒講好,這些點也都有點尷尬。

科學的嚴密性上我沒什麼資格說,我不是學霸,也不是科學家,但是總覺得按照電影中科學已經發展到如此程度最後卻要靠一兩個人靈機一動來拯救全世界拯救地球沒有辦法說服我,更不要提炸木星這么一個龐大而危險的工程卻三言兩語的簡單推算過程,以及吳京的伏特加炸高等機器人這些bug了。

電影前半段鬆鬆垮垮,在後半斷又試圖放出很多感人的信息點,想要感動人,可是這些信息點卻又太過於密集以至於有點感性過度到刻意煽情。

比如說吳京為什麼要帶著全人類可能僅存的希望去冒0.0001%的險?他最後的演講明顯沒辦法說服我。

小女主的演講就純粹是為煽情而煽情了。這兩段演講本來應該是全片最燃情釋放高潮的點,兩人演講卻透出一絲絲尷尬,更別提最後突然來了一群人推火箭了,這個時候已經感覺自己看的不是科幻電影了。看到這些片段,總覺得我們的編劇還任重而道遠。

一部好的科幻片,一定有理性也有感性,但是感性一定不會帶跑偏理性,一定會有足夠牛逼的理論去支撐各種行為動機。而一部好的電影,也一定有足夠的人物塑造、情感以及前後的邏輯推進。有點遺憾,這些《流浪地球》里都沒有。

看完影片之後,我和一位參與該片的友人討論電影,我說這部電影給了我《星際穿越》的期待,最後發現故事講得還不如《戰狼2》。友人說,這是國產片,能做成這樣已經是極大的突破了,拿《流浪地球》和《星際穿越》去比的人,不是蠢,就是壞。

我奉勸電影人千萬不要有這種想法,國產的突破值得贊揚,但不應該是電影的遮羞布。既然是相對開放的市場,那就是要拿出來去和世界上的優秀電影來對比的。去年《紅海行動》之所以值得贊揚,是因為戰爭場面和故事推進絲毫不輸現在的好萊塢;《我不是葯神》這樣的片子,在劇本上也並不比那些頂級的故事片差。中國的科幻電影總算起了個頭,但是也僅僅是開始,離優秀的作品還差得很遠。

我希望中國的電影觀眾會因為浩瀚宇宙的無窮感慨流淚,而不是刻意煽情。

Ⅷ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表達了什麼有什麼意義

《流浪地球》講述的是在未來,太陽已經快要毀滅了,而且當時人類還沒走製造大型宇宙艦船的能力。於是,就有人提出利用地球當做船體,給地球裝上發動機,脫離太陽系的故事。
這部劇充分表達了作為人類這一物種,在在種族滅絕時,所表達出來的人性。有那種可以為了生命的延續舍棄自己的人,也有那種在巨大的恐慌下,盲目從眾的人。
我至今都記得,在地球完全脫離太陽系後,在人類中開始有傳言說太陽沒事,要把那麼多好人處死的時候,太陽炸了這一畫面。究竟人類的人性能夠扭曲到什麼地步,究竟人性能光輝到什麼高度。在這部劇里,我看到了答案。人性的刻畫,赤裸裸的表達。

Ⅸ 流浪地球,有觀後感嗎

昨晚去看了《流浪地球》,總體感覺是中國的科幻片終於能做的像一部真正的大片了。

情節其實並不復雜,太陽即將毀滅,人類決定把賴以生存的地球脫離太陽系,去往宇宙新家園。由此建立了地球在宇宙的流浪計劃。

電影場面宏大,非常震撼。看到繁華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變成了零下八十幾度的世界,高樓大廈,成為廢墟,整個地面變得無比荒涼,沒有任何生物可以生存。我們熟悉的標志性建築,上海的東方明珠塔,所有的高樓大廈都蒙上了厚厚的塵土。人類只能建造地下城,以抽簽的方式進入地下城生活。

為了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人類空前團結起來,建立了空間站,派了世界各國的精英,實施「流浪地球」的計劃。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意外,人類建造的巨大發送機出現了故障,急需排除故障,否則地球大氣受木星引力影響,最終地球將失去大氣層的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不復存在。在這危機時刻,影片體現的不是個人英雄主義,展現的是中國式的價值觀,團結一致,永不放棄,親情與友情片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希望是什麼?希望應該就是永不放棄。韓朵朵最後的的求救發言雖然顯得有點稚嫩和牽強,但還是給我很深刻的印象,最終讓所有人拼盡全力去爭取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希望並最終拯救了地球,雖然吳京飾演的劉培強因此付出了生命,但他值得所有人銘記。

特效還是做的不錯的,木星,地球,還有那些巨大的發動機什麼的。場景布置的非常具有科幻感。雖然有的地方劇情和台詞顯得多餘,感情處理也有些牽強,但總的來說不失為一部值得一看的國產科幻片。

閱讀全文

與關於流浪地球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中英文怎樣換 瀏覽:115
漫樂城電影院在幾樓 瀏覽:817
楊紫有去金雞百花電影節嗎 瀏覽:706
國產火影忍者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893
成龍電影完整國語高清視頻在線觀看 瀏覽:839
電影院酷薯是什麼樣的 瀏覽:836
功夫熊貓電影觀後感30字 瀏覽:641
在電影的末尾英文翻譯 瀏覽:428
米蘭電影節含金量排名 瀏覽:178
電影白狐圖片 瀏覽:491
愛情電影混亂 瀏覽:889
女主角啊水是什麼電影 瀏覽:886
手機小電影網站鏈接 瀏覽:689
老爸的愛情電影頻道 瀏覽:341
有沒有和電影天堂類似的網站 瀏覽:960
周星馳電影里絕色名場面 瀏覽:934
日本動漫死神電影完整版 瀏覽:674
上映的電影在電影院播多久 瀏覽:525
平原槍聲電影演員表 瀏覽:945
古裝僵屍電影免費大全 瀏覽: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