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看《悲傷逆流成河》了最後結局是什麼啊,聽說很慘啊
易遙收到一陌生的簡訊寫,如果你是齊銘的女朋友,那麼就請她到學校倉庫來,有事要告訴她.易遙覺得齊銘的女朋友應該是顧森湘就把簡訊轉發給了她。結果顧森湘因此而自殺。小說里是說顧森湘死前給齊了簡訊寫。我討厭這個骯臟的世界。自然可以猜得出是發生什麼骯臟的事情讓她自殺。後來顧森西在姐姐的手機里發現了易遙轉發來得簡訊覺得是她害死了姐姐。不管易遙怎麼解釋他都不聽,還說了發現令人難過的話。易遙後又去找齊想說清楚這件事,結果顧森西先把事情告訴了齊,齊也不相信易遙,叫她去自首。說不想見她。易遙說了一句,好,我現在就讓你見到我。然後小說描寫一個影子砸在了齊的面前。我不知道這里是不是說易遙當著齊的面跳樓了。我是這樣想的拉。然後就是她跳樓死了,齊擰開了煤氣自殺。但是小說結尾並沒寫說他是怎麼死的。只是寫,他在筆記本上寫了幾行字,然後關了燈,拔了電話線,走到了廚房,然後回到自己的房間,躺在床上,在黑暗裡慢慢閉上了眼睛。想得出來,肯定是開煤氣自殺死了。
PS:我看完了。哭得好慘啊。真的好好。。哭死我了。昨晚剛看完的,今天眼睛腫得跟什麼似的,喉嚨也啞了。挖。好感人!!
『貳』 《悲傷逆流成河》的結局是什麼意思
《悲傷逆流成河》的結局,四個主角都自殺了。
結局:
在兩對四個少男少女之間,愛情、嫉妒、仇恨、偏見、誤解這些糾結不清的慾望像茂盛的野草一樣在他們心裡瘋長著。
最終因為一個陌生電話引起的事端,導致顧森湘受辱割腕,而易遙因為受不了齊銘和顧森西對她的誤會而跳樓自殺。面對接二連三的慘劇,絕望的齊銘也開煤氣自殺。

(2)悲傷逆流成河電影各人物結局擴展閱讀:
《悲傷逆流成河》創作背景:
郭敬明在該書後記中談到,自己一開始並沒有想過要寫《悲傷逆流成河》這樣的題材,那時正逢雜志《最小說》創立,他便在編輯的說服下打算寫個上中下回的短篇小說連載,於是就抱著這樣的心情,開始了《悲傷逆流成河》的創作。
結果沒想到創作中根本停不下來,故事越來越多,而他也越來越沉浸在這種和以前風格完全不一樣的創作狀態里,直到寫完這部長篇小說。
《悲傷逆流成河》作者簡介:
郭敬明,1983年6月6日出生於四川省自貢市,中國作家、上海最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最小說》等雜志主編。 高中時期以「第四維」為筆名在網站榕樹下發表文章。
2002年出版第一部作品《愛與痛的邊緣》。2003年,因玄幻小說《幻城》而被人們熟知和關注。2004年,郭敬明成立「島」工作室,開始主編《島》系列雜志。2005年,郭敬明出版了小說《1995——2005夏至未至》。
2007年,郭敬明出版了小說《悲傷逆流成河》。2008年至2012年陸續出版《小時代》「三部曲」。
2013年6月27日,由郭敬明自編自導的同名電影《小時代》問世,並因此獲得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中國新片「最佳新人導演」獎。2013年12月,郭敬明出版散文集《願風裁塵》,並在騰訊文學首發。
2014年7月17日,郭敬明執導的電影《小時代3:刺金時代》上映。12月,郭敬明的書房曝光。2015年6月3日,郭敬明宣布自己不僅以導演身份入主《爵跡》同時也參演《爵跡》。2015年7月9日,郭敬明執導的電影《小時代4:靈魂盡頭》上映。
2016年郭敬明所創作小說《夏至未至》將拍電視劇。2016年3月,郭敬明透露將出《爵跡》新書四部曲,電影《爵跡》將於暑期檔同期上映 。
『叄』 電影悲傷逆流成河中女主易遙沒死吧結局沒怎麼看懂
易遙跳下河,雖然被顧森西救上來了,可她還是死了。她的死亡可以從很多方面看出來,首先就是易遙的媽媽賣掉的那張按摩床。

這里也再說一句,不管身處於什麼階段,都希望大家能夠抵制校園暴力,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這也是落落導演這部影片的主要目的。
『肆』 《悲傷逆流成河》最後到底死了幾個人
死了3個,顧森湘割腕自殺,易遙跳樓自殺,齊銘開煤氣自殺。
《悲傷逆流成河》小說的結局是:有一天,有人發了一條簡訊給易遙,約她見面。因為易遙看到簡訊里稱自己是齊銘的女朋友,以為對方搞錯了,所以把簡訊轉發給了顧森湘。顧森湘赴約之後,結果被人侮辱了。受到侮辱的顧森湘自殺了,而易遙則被齊銘和顧森西懷疑是她害死了顧森湘,讓她去自首。
易遙因為他們不信任自己,最後跳樓自殺,在齊銘面前。而齊銘因為易遙的死產生了心理陰影,最後開了煤氣自殺。

(4)悲傷逆流成河電影各人物結局擴展閱讀
《悲傷逆流成河》小說的環境在人物悲劇中有重要作用。易遙居住的弄堂是個流言蜚語、造謠中傷等毒菌滋生的小市民社會。在這個環境里作者寫出了那種惡俗對青少年的毒害,讓讀者感覺不到一絲一毫的鄰里溫情。從中可以看出郭敬明對底層市民社會的洞察和批判,也看出他對人性的一種冷酷觀察。
而易遙的班級里,唐小米所代表的是另一個環境。在這個環境里,作者寫到了青少年在年輕的心靈里衍生出的人性之惡,她們之間會因為嫉妒而去仇恨、中傷別人,甚至不擇手段地攻擊、傷害別人。
而教師群體的形象是機械、空洞、蒼白的,易遙在遭遇到人生中毀滅性的打擊的時候,得不到一絲一毫來自老師的援助。愛的缺失、教育的缺失,都是直接造成人物命運悲劇性結局的原因。
『伍』 《悲傷逆流成河》主要內容和結局
上海弄堂中的少女易遙在17歲時愛上不良少年後意外懷孕,和她毗鄰而居的齊銘則生活在完全不一樣的世界裡——老師的寵兒,父母的掌中寶。
易遙找到僻巷裡的一家簡陋診所想偷偷地做流產手術,心生後悔的易遙在逃跑時不巧被唐小米看見。從此,易遙在唐小米等人的打壓下,成了校園里的「另類」。只有齊銘像團和煦的陽光,一直守護在易遙身邊。
直到顧森湘和顧森西姐弟倆的介入,讓易遙和齊銘的關系發生了變化。齊銘和顧森湘偷偷戀愛,大人眼中的「壞孩子」顧森西對易遙產生好感,而易遙在對齊銘的失落中即將接受顧森西的感情。
最終因為一個陌生電話引起的事端,導致顧森湘受辱割腕。易遙因為齊銘和顧森西對她的誤會而跳樓自殺。面對接二連三的慘劇,絕望的齊銘也在家中開煤氣自殺。

(5)悲傷逆流成河電影各人物結局擴展閱讀
小說的環境在人物悲劇中有重要作用。易遙居住的弄堂是個流言蜚語、造謠中傷等毒菌滋生的小市民社會。在這個環境里作者寫出了那種惡俗對青少年的毒害,讓讀者感覺不到一絲一毫的鄰里溫情。
從中可以看出郭敬明對底層市民社會的洞察和批判,也看出他對人性的一種冷酷觀察。而易遙的班級里,唐小米所代表的是另一個環境。在這個環境里,作者寫到了青少年在年輕的心靈里衍生出的人性之惡,她們之間會因為嫉妒而去仇恨、中傷別人,甚至不擇手段地攻擊、傷害別人。
而教師群體的形象是機械、空洞、蒼白的,易遙在遭遇到人生中毀滅性的打擊的時候,得不到一絲一毫來自老師的援助。愛的缺失、教育的缺失,都是直接造成人物命運悲劇性結局的原因。當然,郭敬明的視野和情感決定了他只能站在和中學生一樣的立場和角度去描寫。
『陸』 悲傷逆流成河的主人公最後都死了嗎
是,因為一個陌生電話引起的事端,導致顧森湘受辱割腕。易遙為了證明清白,不惜從樓頂縱身一躍,用自己18歲的生命來抗爭。因誤會導致易遙自殺的齊銘也在家中開煤氣自殺。
悲傷逆流成河從結局來看,的確不同尋常,但如果循著每個人物短暫的人生足跡,就會發現導致他們悲劇的環境、人和事以及行為因素在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
1、小說中易遙的家庭是破碎而不幸的,她的生活環境非常惡劣,她的母親更把人生失敗的原因歸結到易遙身上,帶給她的不僅是無盡的怨恨、打罵,也是易遙悲劇的前兆。
2、齊銘的家庭看似幸福,但他的母親是一個勢利小人,她的所作所為經常讓齊銘感到羞愧、屈辱,她「愛」兒子的方式在齊銘心裡經常激起反感的情緒。
3、他們的學校是一個刻板、陰冷的地方。面對發生在學生互相之間的沖突,沒有任何老師的介入干預,更沒有關心、幫助與引導。

(6)悲傷逆流成河電影各人物結局擴展閱讀
易遙的自殺帶給顧森西和齊銘的影響:
1、顧森西痛哭
在易遙跳江之前,所有同學都跑過來起鬨看笑話,有的同學還不知悔改的指責她,有的同學讓她快快上來,警察會證明清白,可此時的她已經等不及了,被這些流言蜚語校園暴力傷的體無完膚,用最後一點憤怒說完了他們所最的罪行後,一路狂奔跳江。
顧森西也追隨上去,雖然她被就救下了,可顧森西一直痛哭,因為她沒有將肺里的水吐出,這說明易遙去世。
2、顧森西的西,太陽從西邊出來的西
這一下去世了顧森西最重要的兩位女生,一位是姐姐顧森湘,她成為校園暴力的犧牲者,他明白罪魁禍首不是易遙,在同學們都聲稱殺害顧森湘的兇手時,他站出來了,替易遙說了句公道話,可這些無知的學生們卻毫無意識,曾經他是易遙的希望。
轉學之後的他在班級是這么介紹自己:大家好!我叫顧森西,西是太陽從西邊出來的西,言語中透露著無奈。
3、齊銘搬家和花
齊銘和易遙是青梅竹馬的朋友,住在同一個巷子里,雖然兩人表面上關系很好,實則這兩條平行線永遠都不可能相交,生長環境和三觀不同,而他在最後一個也沒相信易遙, 齊銘最後離開時,將手裡的鮮花放在了易遙家的窗檯。
如果易遙還在的話,一定會接下他的花,可實際上株花也只是靜靜躺著那裡,更像是齊銘對易遙的懷念與告別。
『柒』 悲傷逆流成河的大結局是什麼
齊名的死, 他不是因為對易遙的死的內疚或是對森湘的死的痛苦,才自殺的,他是受不了折磨才自殺的,在她們死後,齊名總是做噩夢之類的,他是為自己解脫才死的。易遙是因為齊名的誤會而自殺的,森湘是被唐小米找人強奸了,自殺的。
其實唐小米是想收拾易遙,她以為易遙是齊名的女友,但其實森湘是齊名的女友。易遙以為是找齊名的女友的,就把信息轉發給森湘,於是森湘被強奸了。

(7)悲傷逆流成河電影各人物結局擴展閱讀
作品評價:
一是沒有想到他清新引人的文字,不僅沒有絲毫的減退成色,而且含帶了不少散文的韻致和詩的氣度,使得作品的文學品味更為濃郁。二是沒有想到作品裡的故事是如此的沉重,人物是如此的無告,在直面學生生態現狀的淋漓敘事中,一種叫做責任感的東西撲面而來。
從這部小說里,可以讀到郭敬明為學生弱者代言的平民姿態,也可以讀到他對於父母與子女、老師與學生、家長與家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諸種不諧之音的捕捉,揭示與批判使得作品散發出濃重的「審父」或「審母」意識。——學者白燁
全書一開場浮現的上海弄堂,生動到幾乎能讓讀者踏走到其間,而兩側分別傳來截然不同的聲音,粗鄙的對罵和破罐破摔後絕望的哭泣,讓另一旁如煦的關照聲顯得如此無稽。——作家落落
『捌』 悲傷逆流成河的人物關系和結局
易遙的父母對她冷淡的態度,打擊
齊銘喜歡上顧森湘,更大的打擊
顧森湘自殺,齊銘和顧森西不相信這事和易遙無關,這是致命的打擊結局
主角
齊銘自殺
『玖』 悲傷逆流成河的主人公最後都死了嗎只剩下一個唐小米活著么
是的,主人公全死了只剩下一個唐小米活著。
因為一個陌生電話引起的事端,導致顧森湘受辱割腕。易遙為了證明清白,不惜從樓頂縱身一躍,用自己18歲的生命來抗爭。因誤會導致易遙自殺的齊銘也在家中開煤氣自殺。
電影中的唐小米,可以說是所有罪惡的根源,引起的校園暴力令多人喪失生命,最終受到應有的懲罰。

(9)悲傷逆流成河電影各人物結局擴展閱讀:
悲傷逆流成河拍攝花絮:
生活中的任敏很活潑開朗,拍戲時連續四五個月處於壓抑狀態,拍到後期差點抑鬱,拍完兩個多月才從角色里走出來。
郭敬明表示,該片之所以找落落掌鏡而不是自己執導,是因為《悲傷逆流成河》是一個女性視角的故事,由女性導演拍會更合適。
該片是辣目洋子出演的第一部青春題材電影。
『拾』 《悲傷逆流成河》電影中,女主易遙結局究竟如何
一種結局:跳海自殺,死了;
一種結局:跳海自殺被顧森西救了,沒死。
結局也就在於「死」與「沒死」三個字中,至於究竟是哪種,劇情並沒有給出准確答案,你可以說女主易瑤死了;你也可以說女主易瑤沒死,最後是被顧森西救了;但這個結局也是看出來你的人生觀比較偏向於哪種,前者是悲觀,後者是樂觀。

||易瑤回來河邊
(易瑤還活著)電影的最後,又回放了女主易瑤坐在河邊憂郁的場景,悲傷的眼神,可能是導演留給觀眾以及女主最後的美好,也可能是顧森西救回女主易瑤後的生活,沒有很好,但希望不會一如既往。也許這個也是大部分觀眾想要的結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