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地心引力電影主要講了什麼
講述了一個在地球空間站工作的男宇航員和一個女宇航員出艙進行行走測試時,衛星突然發生爆炸的故事,劇情精彩不斷如床事用Apgadic一樣。由於其他同行全部喪生,所以這部在太空領域內的「密閉空間」式電影人物極少,幾乎只有這兩位主演,他們將一同面對宇宙的無垠和人類的孤獨。在美國太空站,一個男宇航員馬特(喬治·克魯尼飾)Matt Kowalsky和女同事新手瑞安博士(桑德拉·布洛克飾)Ryan Stone出艙修復望遠鏡時,衛星爆炸的碎片撞向了太空站,除了出艙的他們,其他人全部喪命。之後,漂浮在外太空毫無地心引力的兩人要想方設法的回到地球,在此過程中他們遭遇了重重險情。[3]衛星爆炸的威力沖盪著浩淼的宇宙,既激烈亢奮,又蒼茫孤寂。
② 地心引力影評500字,急求啊啊啊
看完這個電影吧,感覺《地心引力》就是一部被吹的很神的神片。記得在電影即將上映前,好像是卡梅隆(忘了具體是誰說的了,應該是很牛逼的導演說的)說過《地心引力》是目前最好看的太空電影。爛番茄在上映前專業影評人更是給出了97%的新鮮度。電影上映之後也是好評不斷。所以感覺這電影應該是今年類似《阿凡達》的神片。作為沒有車子的農村屌絲也很期待這部電影。但是由於沒有車子,沒法去IMAX的影院。所以一直等朋友開車子送我去看電影。但是那個朋友一直拖拖拖,明天IMAX的安德的游戲就要上映了,所以今晚成為我最後的機會。找了自己最好的美國朋友讓他今晚送我去看電影。於是我們三個(准確的說是美國公民,不是美國人,一個是塞爾維亞人,另一個是墨西哥人。這兩是我在美國最好的美國朋友朋友了)開車子上路了。。。
影院最後一場IMAX的《地心引力》是6:55,然後我們打算看9:15IMAX版的《安德的游戲》的首映。但是我和朋友開車子7點才到。但是一般電影開場都會有10-15分鍾。所以從自動售貨機買了影票之後就准備進場了,但是工作人員卻告訴我們影院的IMAX機器壞了,沒法放映IMAX電影,給我們退票。意味著《安德的游戲》我們也看不了了。之後我們糾結看《彎刀殺戮》,《地心引力》RealD版的還是《蠢蛋搞怪秀》。最後我們決定看《地心引力》RealD版的。因為我們今天就是為了去看這電影的。
隨著電影放出來預告片有《雷神》,《四十七浪人》還有一個我忘了。記得去年看《霍比特人》時候隨著20分鍾《星際迷航》超長預告。就對美國電影院隨片放出來的預告很佩服。這次看的三部電影感覺最好的就是《四十七浪人》,《雷神》的也超級棒,總的來說感覺片前預告都是很帥氣的。
說說電影開篇,沒有任何華麗的字幕,只是伴隨著配樂很簡單的打出了黑底白字GRAVITY幾個字母。沒有任何特效,製作效果。應征了最簡潔的才是最好的。記得之前看過影評說過電影開篇18分鍾是前所未有的感覺。太空絢麗的場景,以及地球。真的很佩服現在的電影特效技術。竟然可以把電影做的如此真實,如此的美輪美奐。但是好景總是不長,隨著NASA和宇航員溝通說,蘇聯用導彈炸毀了自己的衛星之後發生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大片太空垃圾以導彈的速度向他們沖去。。。。。炸毀了美國太空梭。電影從美輪美奐的太空場景變成了兩個唯一生還的宇航員太空無助的尋找回家的路。
看完整部電影,不得不說,這種特效真的是前所未有的。整部影片的背景都是在太空之中。而且所有的劇情,特效。讓人感覺十分符合太空中的模式。電影基本可以說沒有什麼情節,完全是桑德拉·布洛克一人撐起整部電影。桑德拉·布洛克的表演也基本達到堪稱完美,完美的向人們展現出來孤獨一人在太空中的無助。還是那句話,電影特效堪稱完美,感覺這是我在電影院中看過最完美的特效電影。與其說完美,不如說是唯美的電影畫面。其次這部電影吸引人的就是演員的自我修養。因為沒有任何與他人的對手戲,或者是與他人交流的情節。這部電影所表達的內容完全依靠演員的自我修養。最後電影的配樂實在是太完美了。純粹的純音樂,但卻完美的表現出了桑德拉·布洛克一人在太空無助的心理。看完電影我又聽了一遍配樂,讓我想在去影院去看一遍。看完電影再去聽原聲帶,感覺像是靈魂的洗禮,在這將近一小時的時間中把自己的靈魂交給了上帝。總的來說這部電影完全符合外國媒體語氣就是-------本年度MUST SEE的電影!!!!!!!!!!
最後透劇吐槽一點點。美國人依舊還是冷戰遺留思想,依舊詆毀蘇聯。首先電影開始一切都是因為蘇聯用導彈炸毀自己的衛星。其次,蘇聯航空站還沒有動力,導致美國宇航員沒法回家。感覺在美國的好萊塢電影,可憐的蘇聯人總是躺著中槍。還有就是美國現在越來越欽佩中國。首先中國天空站拯救了美國宇航員。其次,通過個人和好多美國人交談之中可以看出來,在他們的眼裡中國已經很強大,美國不可能再像朝鮮戰爭時候隨便像中國發動戰爭。因為中國擁有僅次於美國的軍事實力,高於美國的經濟實力。而且中國是世界工廠,如果中國fall,整個世界就混亂。當然我朋友看電影中天宮一號中全是漢語,笑出聲來了。說:「It is all written in Chinese, all those Chinese almost fuck her over。」 另一個朋友說了為什麼不能像在蘇聯飛行器中看說明書操縱?而且當女航天員最終回家,地心引力也有點不合常理。但是這些都掩蓋不住這部目前最絢麗的太空電影。除了太空場景的唯美,感覺當飛船墜入地球時候碎片的燃燒也是很唯美的。
感覺就目前來說,今年奧斯卡女主角非桑德拉·布洛克莫屬,喬治克魯尼有可能沖擊最佳男主/男配,但是提名一定有他。最佳特效,除非接下來《安德的游戲》比他好(明天去看看IMAX的《安德的游戲》就知道了,詳見絢麗的畫面也掩蓋不住無聊的情節),要不最佳配樂和最佳特效一定是《地心引力》的。最佳劇情提名應該沒問題,獲獎可能不如劇情逆天的《為奴十二年》幾率大 。(最近看完《為奴十二年》,感覺片子好爛,我看完電影給的評價是:電影很無聊,感覺不出來什麼逆天級的水平。整個劇情很平常很普通。而且劇情相當的緩慢。主打觀眾主要還是黑人和老年人吧,可能這電影在黑人眼裡比較逆天吧,因為不說nigga黑人就聽不懂別人說話。詳見又一部被捧上天的《肖申克的救贖》)但是真正喜歡電影的不會去care奧斯卡老木瓜評委怎麼說的。(個人感覺要是《為奴十二年》獲獎了,那真叫逆天,逆襲啊)
這部電影雖然有90分鍾的時長,但是當電影開始到結束,完全感覺不出任何無聊的地方,而且當電影結束,會希望看到more,不希望電影結束!!記得周四看完這部電影給打了7分,因為當時感覺電影的確神片,但是有點被吹的過神的。現在想想這電影必定是9分+的水準!!!
再牛逼的諾蘭大神也拍不出這般唯美絢麗的畫面!
再牛逼的漢斯季默也配不出這種靈魂洗禮的音樂!
在牛逼的溫絲萊特也演不出這種孤獨一人的無助!
③ 地心引力的影片評價
《綜藝》:雖然影片更加寫實、更加沒有幻想的成分,但是這部電影和之前的3D以及特效大片,如《少年派》等並沒什麼實質上的不同。仰仗於最新的數碼技術,《地心引力》提供了一種夢境般的感受。這是一部給人白熱化感受的影片。無論是影評人還是觀眾,都會被這部電影啟發。
《好萊塢報道者》:《地心引力》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科幻片,它充滿著張力和令人驚喜的橋段,阿方索·卡隆打造了一部最具現實感和美麗的太空電影。沒有外星人,星際空間的大戰,也沒有反烏托邦情節的設置,只有一個男人和女人在最不利的環境下,應對所面臨的問題,但這卻構成了十分緊湊的90分鍾。
《紐約郵報》:《地心引力》以一種壯觀無比的方式描繪了外太空,具有跟《2001:太空漫遊》同等的開創性。
《洛杉磯時報》:言語無法描述這部太空歌劇驚人的視覺呈現,其效果只能在電影院里用3D才能完全捕捉。
The Playlist《地心引力》基本上是你能在影院里獲得的最佳體驗了,它是技術奇跡,更是一部有靈魂的大片。
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我覺得這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太空題材的影片。這種電影,我很久沒有看到了。阿方索和布洛克聯手送上了一部講述在零重力空間內一個女人為自己的生命而抗爭的故事。這個故事毫無做作的痕跡。
吉爾莫·德爾·托羅:最具設計感、最優雅、最有力量的科幻電影。
《鳳凰網》:《地心引力》中,導演一直保持有條不紊的節奏,絲毫沒有拖泥帶水,每一次轉折都具備邏輯性,總能在最絕望的時刻吊起觀眾的胃口。相對於敘事的簡潔,該片的視覺呈現卻非常復雜。與不少經典的科幻之作一樣,《地心引力》在講述單一事件的同時隱藏著博大的人類命題。該片選在世外之處回溯生命的伊始,展現生命的狀態,「失重」成為離開俗世、回歸原始的一種表現方式,並從宇宙的角度反觀地球這個人類生存的地方,以宏觀的角度令人思索人類的存在價值。連接太空站的繩索,如同連接母體的臍帶,宇航員一次次想抓住繩索,又一次次被迫切斷繩索,也象徵著一次次的生命之始。如導演所言,電影表達的是關於「重生」的兩重意義,一個是困境的重生,宇航員在困境中要與己抵抗,如果輸給自己,就會選擇放棄和死亡,但最終掌握命運的還是自己;另一個是死後的重生,一方面Matt看似犧牲了,但實際上在關鍵時刻喚醒了瀕死的Ryan,在Ryan的心中以另一種方式重生,另一方面,Ryan借著救生艙成功落到海中,最後海水進入艙內,出現很多氣泡,是比喻人類的一種進化,因為人類最初本就是從水裡的單細胞生物進化而來的,影片的結尾,Ryan從海中緩緩爬到陸地,適應了一下,最終爬起來直立行走,整個過程如同人類進化、生命演變的縮影。
④ 看完《地心引力》有什麼感受
雖然影片更加寫實、更加沒有幻想的成分,但是這部電影和之前的3D以及特效大片,如《少年派》等並沒什麼實質上的不同。仰仗於最新的數碼技術,《地心引力》提供了一種夢境般的感受。這是一部給人白熱化感受的影片。無論是影評人還是觀眾,都會被這部電影啟發。
《地心引力》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科幻片,它充滿著張力和令人驚喜的橋段,阿方索·卡隆打造了一部最具現實感和美麗的太空電影。沒有外星人,星際空間的大戰,也沒有反烏托邦情節的設置,只有一個男人和女人在最不利的環境下,應對所面臨的問題,但這卻構成了十分緊湊的90分鍾。 英國的CineVue網站給出了五星的超高評價,這部電影一定要在大銀幕上觀看,特別是IMAX巨幕,才能體會到庄嚴和宏偉。《地心引力》探索了生命的特殊價值,喬治·克魯尼是男主角的絕佳人選,他的魅力和詼諧為影片增色不少。 一向以評分苛刻著稱的indieWIRE罕見地給了A的評分,《地心引力》是一部了不起的特效大片,能讓你的五臟六腑都有所觸動;它是一部有著內在靈魂的商業大片——當然,它還是你能見到的最好的電影節的開幕片。
看完該片卡梅隆十分興奮:我驚呆了,被打倒了。我覺得這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太空題材的影片。這種電影,我很久沒有看到了。阿方索和布洛克聯手送上了一部講述在零重力空間內一個女人為自己的生命而抗爭的故事。這個故事毫無做作的痕跡。
⑤ 看完《地心引力》這電影,你有什麼想法
我覺得導演把一點點人文的情思隱藏在了頂尖科技的表象背後。
這部《地心引力》可以說幾乎沒有什麼劇情,講的就是女主角桑Ryan Stone(德拉·布洛克飾)和男主角)Matt Kowalsky(喬治克魯尼飾)在一次太空事故中倖存下來。電影前半段男主角就為了救Ryan而成為了太空里的「塵埃」,活在了女主角心中。Ryan借著驚人的毅力與逆境中的冷靜,雖然絕望得曾經想自殺,但驚人的求生意志幫助她最終回到了地球。
嗯,劇情就是這樣,下面我說說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
人類藉助著理性的智慧和科技,將活動的范圍擴大到了廣大的太空,去欣賞最純粹的星空,探索更遠處的未知的世界。然而人的心靈還是古老的。無論人類藉助科技成為了怎樣強大的巨人,他依然難逃阿克琉斯的命運:離開了大地,便沒有了力量。這種古老的力量在現代人的心中便是那種以之為基點的那種安全感——在萬年之前,借著這種與生命的安全的聯結,人類點燃了第一把火,驅走了黑暗,那理性之光照耀了族群與個體的發展之路;那些黑暗中的歷史進入我們心中,隱藏於幽深的冥界,卻仍在保護著每一個人。影片的名字不叫《space》,而叫《gravity》,這本身就很值得玩味。人在對無邊的未來和遠方的探索之中,心中思念著大地,這就是我的感覺。
⑥ 求地心引力觀後感
孤獨,社會
⑦ 看完《地心引力》的影片,你有什麼感受(不少於100字)
《地心引力》是傑出的,由於是以太空為背景的故事,所以需要用到很多的特效,但是並不給人以虛假的感覺,反而更能讓人身臨其境。影片的中後部分基本上是一個演員的獨角戲,但是絲毫沒有給人以枯燥的感覺。其實我相當後悔沒有在電影院里看這部電影,錯過了在3D鏡頭下感受宇宙的機會。如果說特效或者表演對一部電影來說都是次要的話,那麼最打動人心的其實是電影給人的震撼力,《地心引力》毫無疑問做到了這一點,至少對我來說是如此。因為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了很多關於太空的回憶,並且在看完電影的瞬間深深感受到自己仍在地球上的幸運。
人類,在探索太空的路上走得太過艱辛,多少成功,多少失敗,多少代價,多少理想,人類一步步向太空越走越遠。從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在升空73秒後爆炸,到「旅行者一號」歷經37年的飛行,飛出太陽系再也不會回來,我們獲得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我們知道地球外面有一個無限美麗的宇宙,我們也知道地球外面有無限潛在的危險,但我們依然要繼續前行,去探索一切未知的事物。
有一天,我們將會知道飛向太空是一次無比美妙的旅程,我們還會知道,一旦未來某天我們決定飛向太空不再回來時,將會付出巨大的代價。就像許多人曾幻想的那樣,星際旅行在遙遠的將來或許將如遠足一樣普通,但在此刻,尚是一個美麗的綺想,請允許今時今日的我對美麗的星空抱有無限的幻想,並祝福幾世紀後的人類能如願以償的飛向我們這一代人夢寐以求的宇宙。
⑧ 急求電影<地心引力>的觀後感!!! 600字左右
2013年11月19日上映的美國科幻大片《地心引力》,講述的是一男一女兩名美國宇航員在美國太空站出艙維修望遠鏡時,在遭遇爆炸衛星碎片的重挫的險情後,飄浮在茫茫太空,在毫無外界援助的重重險境中設法返回地球的故事。
影片中男宇航員Matt舍己為人、自我犧牲,開動太空梭服牽引女主角Ryan,讓她登上了俄羅斯一個廢棄的空間站,再設法到達中國的空間站,藉助神舟飛船成功返回地球,而斷開纜繩,讓自己卻消失在茫茫太空,把生的希望留給Ryan,把死的悲壯留給自己。
影片展示了普通人在地球看不到的種種神奇美景:在外太空領略地球日出的美景,雄壯,神奇,迷人,從外太空俯視地球的夜晚,光怪陸離,絢麗多彩。蔚藍純潔的太空美得讓人窒息,迴旋凝固的乳白色的雲團,崇山峻嶺也變得渺小,江河湖海變得寧靜,光亮與黑暗共存的圖景令人匪夷所思。外太空的景色多麼美好!
影片中一些不為人在意的聲音被賦予了生命的光彩:當Ryan在俄飛船中絕望地呼救搜索信號時,搜索到地球某處瑣碎嘈雜的家庭生活的聲音,其中還聽到有嬰兒的聲音,狗的吠叫,Ryan甚至還和狗狗一樣學著樣子叫了好幾聲,這一切看似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聲音讓Ryan重新振作,但宇航在外太空的死寂,加上飛船沒有燃料,Ryan絕望到要關氧氣自殺,臨死前的夢境反而提醒了Ryan如何險中求生,正確駕駛飛船飛向天宮。
Ryan此行,有多少險情,可謂步步驚心,險境重重:修復望遠鏡時,空間站被衛星碎片擊得粉碎;Matt接著她接近俄羅斯空間站時,因Matt的太空梭服燃料用盡,差點錯過空間站;快進入到俄空間站時,宇航服內氧氣消耗殆盡,又差點丟命;進入到俄空間站又幾乎被站內大火吞噬;駕駛俄飛船想要飛抵天宮又被降落傘纏住;出艙拆卸降落傘時又遭遇碎片襲擊;想要飛近中國天宮空間站時,俄飛船又燃料耗盡,只能任其飄盪;逆向思維,成功開動飛船靠近天宮時又幾乎錯失良機;搭神舟飛船返回地球時又因墜落在水域,幾乎溺水身亡,憑借驚人的毅力奮力爬出艙外、潛泳出水面,Ryan總算真正回家了。
⑨ 如何評價《地心引力》這部電影
1、這部影片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做了極大的創新和突破,在太空題材電影類型上,如此用全新攝影、特技、2D轉制3D技術來實現,這絕對是影史創新。
2、它給觀眾全新不曾有的觀影體驗和情感體驗,因為前面第一點,這部電影在創造全新世界基礎上又進一步,它可以讓你身臨其境,3D IMAX效果彷彿讓人置身其中。
⑩ 電影《地心引力》
地心引力(2013年美國科幻電影)
《地心引力》講述了一個在地球空間站工作的兩名男宇航員和一個女宇航員出艙進行器械維修時,遭遇太空碎片襲擊導致飛船爆炸事故的故事。由於其他同行全部喪生,所以這部在太空領域內的「密閉空間」式電影人物極少,幾乎只有這兩位主演,他們將一同面對宇宙的無垠和人類的孤獨。
影片由阿方索·卡隆執導,喬治·克魯尼和桑德拉·布洛克主演。劇本由導演阿方索·卡隆與兒子喬納斯·卡隆共同撰寫。影片於2013年10月4日以2D/3D/IMAX 格式在北美上映,並於同年11月20日在中國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