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少年電影觀後感360

少年電影觀後感360

發布時間:2021-08-04 20:57:46

1. 追夢少年電影觀後感

夢想
夢想是什麼?是對信念的不斷追求,是對渴望的不懈努力,是對理想的不停探索……夢想,就是那黑暗中的明燈,照亮著希望;夢想,就是那寒冷中的火把,燃燒著幸福;夢想就是那海上的船,載我們駛向美麗的對岸……夢想,看似遙不可及,卻又觸手可得。夢想人人皆有,人人具備!夢想,使世間萬物變得美好——微小的火苗因為有了夢想才會有熊熊燃燒的烈火;稚嫩柔弱的小苗因為有了夢想才會長成筆挺的參天大樹;醜陋的毛毛蟲因為有了夢想才會有變身蝴蝶的美麗蛻變;翅膀未展的雛鷹因為有了夢想才會成為翱翔藍天的雄鷹;乳氣未脫的小虎因為有了夢想才會成為森林之王……
奮進的夢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有震驚世界的「四大發明」,有綿延不斷的萬里長城,有巍峨峻拔的五嶽……我們的祖先勤勞勇敢,智慧萬千,我們的自然資源是那麼豐富……中國,無疑是一個強國!只是,近代列強看中了中國這塊肥肉,殘忍的踐踏了中國這塊文明而古老的土地,幹了很多慘不忍睹的事——那些摧毀人們精神的鴉片大量的輸入中國的頹唐;那一次次的失敗中被蓋上「東亞病夫」的難堪稱號;那令人心痛不已的南京大屠殺,那三十萬被殺戮的中國人;那金碧輝煌的圓明園在火中化為灰燼的悲涼;那些西方列強強占我們的資源,掠奪我們的海島,分割我們的固有國土的憤恨;……那西方列強犯下的滔天罪行!逼得中國幾次面臨著滅國的威脅,可是,沒有!中國,她堅強的挺了過來!因為中國有夢想,她的夢想就是——要強大,強大了就沒人敢欺負我們!貧窮就要受壓迫,我們要強大!一定要!
繁榮的夢
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了國家的主人——1949年10月1日,那振奮人心的日子!天安門城樓上,禮炮齊鳴,歡呼聲,歡笑聲劃破蒼穹。因為從今天開始,中國,一個嶄新,擁有無限美好前景的國家誕生了!作為一個泱泱大國,東方民族的傲立者,中國從不停下她追求夢想的腳步——新中國成立,我們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人民當家做主了,改革開放讓經濟快速發展,「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讓我們更加強大。有什麼比得上中國的發展速度?中國面貌在無聲無息中改變著,迅速的改變著,她的發展速度讓世界驚嘆,讓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震撼,自豪!
少年的夢
梁啟超曾說過「少年志則國志,少年強則國強,」台灣有名的高教授也做過演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周恩來為救國而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縱觀中國的發展歷程,這幾十年的滄桑歲月,都有許多的夢想支撐著、激勵著,一刻不停地前進的腳步。我們不是「東亞病夫」,我們要用實力告訴全世界中國是一隻雄獅!不是一隻任人宰割的羊羔!雄獅奮起的夢想被一次次的沖擊而變得強大,一些人用自己的能力將這只「沉睡的獅子」喚起來了,讓我們,讓全世界聽得東方雄獅的吼叫,中國人再次站起來了!這是幾代中國人的中國夢啊!長路漫漫,等待著中國的不僅僅是大步邁進,而是充滿了荊棘的挑戰,中國要向世界證實自己的實力,證明我們的強大!現在,風華正茂的少年們要延續它,繼承它,使中國更強大!
夢想是風,行動是帆,需要火一般的激情;需要雪一般的柔和;需要風一般的拿得起放得下的精神;需要爬過一座又一座的山;需要踏過一條又一條的河;需要走過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戰勝重重困難!夢想畢竟不是萬能的,如果一個人有了夢想,但不去努力,那麼,將只能在成功與失敗之間徘徊,直到永遠、永遠……

2. 《電影少年》讀後感

寫讀後感需要真情實感,所以還是自己閱讀後,自己動筆比較好,下面提供關於讀後感的寫作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寫作方法:
(1)引——圍繞感點引述材料。簡述原文有關內容。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要簡練,而且要把重點寫出來。
(2)議——分析材料,提練感點。亮明基本觀點。
(3) 聯——聯系實際,縱橫拓展。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
(4)結——總結全文,升華感點。「讀」的內容不放鬆。

寫作要點:
要弄懂原作
"讀」是感的基礎,「感」是由「讀」而生。只有認真的讀書,弄懂難點疑點,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徹的掌握文章的內容和要點,深刻地領會原文精神所在,結合歷史的經驗、當前的形勢和個人的實際,才能真有所「感」。

要認真思考
讀後感的主體是「感」。要寫實感,還要在讀懂原作的基礎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評價。分析和評價是有所「感」的醞釀、集中和演化的過程,有了這個分析和評價,才有可能使「感」緊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觀點,避免脫離原作,東拉西扯,離開中心太遠。所以,寫讀後感就必須要邊讀邊思考,結合歷史的經驗,當前的形勢和自己的實際展開聯想,從書中的人和事聯繫到自己和自己所見的人和事,那些與書中相近、相似,那些與書中相反、相對,自己贊成書中的什麼,反對些什麼,從而把自己的感想激發出來,並把它條理化,系統化,理論化。總之,想的深入,才能寫的深刻感人。

要抓住重點
讀完一篇(部)作品,會有很多感想和體會,但不能把他們都寫出來。讀後感是寫感受最深的一點,不是書評,不能全面地介紹和評價作品。因此,要認真地選擇對現實生活有一定意義的、有針對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談,文章散亂,漫無中心和不與事例掛鉤等弊病。怎樣才能抓住重點呢?我們讀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後,自然會受到感動,產生許多感想,但這許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閃而失。要寫讀後感,就要善於抓住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復想,反復作比較,找出兩個比較突出的對現實有針對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礎上加以整理。也只有這樣,才能抓住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寫出真實、深刻、用於解決人們在學習上、思想上和實踐上存在問題的有價值的感想來。

要真實自然
就是要寫自己的真情實感。自己是怎樣受到感動和怎樣想的,就怎樣寫。把自己的想法寫的越具體、越真實,文章就會情真意切,生動活潑,使人受到啟發。千萬不可有假大空的嫌疑。

3. 少年特工電影觀後感

《少年特工》讀後感1000字
今天,我讀完了《少年特工》這本書,這本書講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少年特工隊員有谷雷、馮標、三固,許自了等人幫紅軍辦案、捉賊、接送人員的故事。四人都是經過訓練過的小孩兒,是共產黨那邊的人。下面我就給大家講幾個他們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講的「石龍山的寶藏」。紅軍覺得帶著錢打仗不方便,就讓少年特工把錢送往石城,少年特工們出發了,在路上,少年特工遇到了兩幫壞人,但不是一夥的,他們聽說幾個小毛孩有珠寶,就來搶了,谷雷想到了一個萬無一失的計劃,三固跟一幫土匪說:「木炭窯里有珠寶。」然後,谷雷等人趁機跑了,當土匪們去木炭窯里找寶藏的時候,谷雷他們又扔了一塊石子,兩幫壞人打了起來。過了一會,沒有動靜了,三固說:「我上去看一看。」三固一看說:「你們上來吧。」谷雷上去一看原來紅軍來了,回到總部,谷雷才知道他們運的是石頭,真正的珠寶已經有別人悄悄運走了,谷雷說:「您是不放心我嗎?」營長說:「對。」
第二個故事是講的「與『蛇』同行」。營長選三名特工組成一支護送隊,護送一位前來蘇區做生意的商人回福建。谷雷三位覺得這位商人為什麼要這么急的回去。於是他們就上了船了,到了下午,他們覺得天色已晚,就在小島上住下了,一下船,谷雷看見一個女子跳河自殺,少年特工們跳下河把女子救了上來。女子說她是農村婦女,谷雷覺得這位女子很可疑,因為她帶的手鐲和別的農村婦女帶的不一樣,再說她為什麼看到我們才跳河自殺呢?谷雷覺得她是個特務。谷雷就故意在筐子裡面放了些石頭和草,到了深夜,女子悄悄的到筐子里去翻東西,被谷雷看見了,谷雷就更堅信她是個特務。於是第二天,谷雷就把那位女子交到了紅軍那裡。由此看出谷雷是個聰明、機智勇敢、細心觀察、善於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優秀少年特工。
第三個故事是講的「馬夫之死」。組織上給李德配了一個馬夫和伙夫,突然有一天馬夫死了,是被一根籮筐繩套著脖子懸樑上弔死的,大家懷疑是伙夫殺死的,三固說:「伙夫和馬夫那麼好不會殺他的。」三固回屋想,那馬夫為什麼要自殺,他就決定把這件事搞清楚。有一天他去遛馬的時候看見幾個孩子站在牛背上去夠樹上八哥巢,三固又聯想到馬夫曾經說過馬通人性,只要你對它好,它就聽你的話,叫他躺下它躺下,叫它站起就站起,三固想他快找到那樁命案的最終答案了,於是他就找了一把尺子量了馬的高度,這就對了!他就做給大家看,最後,證明馬夫是踩在馬背上上吊自殺的。
我覺得三固是一個聰明,機靈,愛思考的少年特工。
通過讀少年特工的這些故事,我明白了以後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問題和困難的時候不要急躁,要平靜下來去想辦法解決問題。

4. 《電影少年》的讀後感

看《電影少年》有感

這部電影已感動了無數人,因為這部電影有許多我們平時學不到的東西。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有發光的那一面,只要你用心去挖掘,問題再大的人,也一定會成才。 故事發生在四十八年前,一個叫馬修的人被派到「池塘之底」去做學監。「池塘之底」是一所專門收養問題少年的男子住宿學校。這個學校,有著無比厚重的鐵門,幽暗的教室,令人窒息的環境。在「池塘之底」,採用「行動-反應」的殘忍理念,體罰,關禁閉是最平常的事情,同學老師們已經失去了愛。而馬修改變了一切。他用一顆充滿愛的心來關愛,教育孩子們,他對學校殘忍的教育制度深惡痛絕。他辦了合唱團,讓孩子們在歌聲的感染下充滿歡笑,充滿愛。

5. 電影少年讀後感600字

用心靈去挖掘,用尊重去感化 ——看《電影少年》有感 這部電影已感動了無數人,因為這部電影有許多我們平時學不到的東西。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有發光的那一面,只要你用心去挖掘,問題再大的人,也一定會成才。 故事發生在四十八年前,一個叫馬修的人被派到「池塘之底」去做學監。「池塘之底」是一所專門收養問題少年的男子住宿學校。這個學校,有著無比厚重的鐵門,幽暗的教室,令人窒息的環境。在「池塘之底」,採用「行動-反應」的殘忍理念,體罰,關禁閉是最平常的事情,同學老師們已經失去了愛。而馬修改變了一切。他用一顆充滿愛的心來關愛,教育孩子們,他對學校殘忍的教育制度深惡痛絕。他辦了合唱團,讓孩子們在歌聲的感染下充滿歡笑,充滿愛。

閱讀全文

與少年電影觀後感360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狗電影裡面狗的名字是什麼 瀏覽:722
向華強成龍電影 瀏覽:720
最新大尺度日本電影 瀏覽:103
梁朝偉甄子丹演的電影大全 瀏覽:669
法國戰爭電影在另一邊 瀏覽:520
電影在線看網址大全 瀏覽:245
一個游戲3個結局是什麼電影 瀏覽:793
有部電影叫酒店什麼 瀏覽:810
當愛已成往事霸王別姬電影插曲音樂 瀏覽:703
韓國電影新世界主角最後黑化 瀏覽:560
深圳沒粵語版電影 瀏覽:445
台灣版電影三角戀 瀏覽:585
台灣往事電影2003豆瓣 瀏覽:756
天使電影粵語版免費 瀏覽:680
2019韓國電影大尺度 瀏覽:171
電影總有一天結局 瀏覽:80
美人魚電影結局彩蛋 瀏覽:166
免費人人愛電影網站 瀏覽:893
三明大地電影院 瀏覽:797
台灣太子爺的電影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