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電影三國之赤壁觀後感

電影三國之赤壁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1-08-04 21:19:50

㈠ 三國演義赤壁之戰、草船借箭的電影觀後感

這部赤壁已經不是《三國演義》里的原汁原味的赤壁之戰了,已在原有名著的基礎上做了很大的改變。其中最大的改變恐怕要數周郎這個人物了吧。

在《赤壁》中,周郎風度翩翩,豁達大度,精通音律。在裡面,周瑜與諸葛亮是音樂上的知音、戰場上的盟友,再不是小說中那個雞腸小肚,嫉賢妒能的周公謹啦!他和諸葛亮一同品茗茶、彈古琴,還為小喬接生過一匹小馬,兩人建立了一段深厚的友誼。

尤其值得大書特書的是,電影把計除蔡瑁、草船借箭兩個故事自然地銜接在一起,上演了一出箭鋒上的友誼大戲。在這里,是蔡瑁、張允自己去江上射的箭,而不是曹操下的命令。諸葛亮借夠了十萬只箭之後,卻故意放走了一條插滿箭的船,使曹操疑上加疑,而錯殺了水軍都督蔡瑁、張允。而諸葛亮因此借不夠十萬只箭,本來周瑜可以殺了他,但他卻暗中添了六百隻箭,建立了這段交情。記得福建曾經有一道高考話題作文,是關於「假如諸葛亮借不夠十萬只箭」。我猜大概編劇本的人就是借鑒了這道作文題目了吧。

《赤壁》里少了龐統獻連環計的情節,連鎖戰船是精通水戰的蔡瑁設計出來的;少了周瑜夜探曹軍水寨的情節,卻多了孫權妹妹大膽潛入敵營,刺探軍情,繪制曹營紮寨地形圖;少了周瑜設鴻門宴宴請劉備的情節,卻多了孫權妹妹和劉備的一段難忘的經歷;此外,還多了甘興部下偷牛的事件,周瑜知道後暗中創造機會讓他們改過自新。

除此之外,電影還特別增加了幾個情節。

第一,曹軍瘟疫流行,死了很多人,曹操將得病死的士兵送到江南岸,讓孫劉聯軍染病。此時,周瑜還借機安排了劉備的離去,盟軍的瓦解,令曹操輕敵致敗。

第二,電影中沒有黃蓋詐降的情節,卻有了小喬因為沒有欠東風,單船過江去找曹操,兩人一起閑聊以前舊事,還一同品茶(可惜曹操不懂得品嘗)。小喬之意本來是希望曹操能為她而放棄殺戮,可是,兩人品茶卻因此使東吳得到了一個火攻曹軍水寨的絕好機會。如果東風沒有來,周瑜沒能夠打敗曹操的話,那麼小喬將再也不會回到周郎身邊。這也正好符合杜牧的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樣安排也符合情節安排。

第三,赤壁之戰的最後結局卻是曹操、孫權、劉備三個,在戰場上相遇,兵戎相見。三國的各位主要人物都在這里碰面了。最後不是關羽在華容道放走了曹操,而是周瑜他們放走的。這果然是一次決定三國鼎立局面的戰役。

《赤壁》雖然有些不合史實,有些誇張,卻也合情合理,十分巧妙。裡面的戰斗場面果然精彩,驚險刺激。《赤壁》比以前《三國》的戰爭場面要來得精彩些。周瑜集中了兵力正面攻擊曹營,先讓黃蓋的草船火燒曹軍戰船,攻入曹營,接下來還要費很大勁攻打曹軍旱寨。另外,劉、關、張和趙雲配合吳軍攻擊曹軍側翼。果真是「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讓我美美地享受了一頓反傳統的影視套餐。

總而言之,這算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

電影《赤壁》觀後感

前天晚上去看了看《赤壁》,基本的感想是很好玩,不管是台詞,還是情節,都有不少有趣之處,下面謹就所記得的部分,列舉一二:

1.影片開頭是曹操南征,趙雲救阿斗,沒有提到這是長阪坡,後面交代說,這是新野撤退。在歷史上,劉備率領的是襄陽十萬多百姓撤退,因為行走緩慢,在當陽被曹操五千騎兵追上,一萬多士卒被騎兵打垮,不得不拋棄十多萬百姓,率領幾十騎向漢津逃竄。幸得關羽船隊在漢水接應,才揀得一條性命。長阪坡一役,劉備損失慘重,不但一萬多步騎血本無歸,連自己的兩個女兒都死在亂軍中,如此慘烈的情節,電影中毫無表現,實在可惜。影片中說劉備竟然率領十多萬百姓安全撤離,讓人大跌眼鏡。

2.曹操和周瑜在赤壁相持,竟然派步騎繞到周瑜後面去跟他打陸地戰,這情節有些不可思議。赤壁兩岸交通應當不便,如果是平原廣隰,能繞過去打陸地戰,曹操早該想到。以曹兵陸地戰軍力之強,周瑜的數萬水兵,轉瞬就會被擊潰,還打什麼水戰?如果曹兵在赤壁和周瑜遭遇,他完全可以派一支船隊上溯,在遠一點的地方渡江,從陸地夾攻周瑜,而歷史上曹操竟然沒這么做,說明陸上攻擊周瑜軍隊後背完全不可能。古代交通不便,很難繞攻,往往一城就可以堵住軍隊去路,要前進,非攻拔此城不可。

3.此場陸戰,在電影中虛構一個八卦陣也不大現實,那種盾牌形成的陣勢,不過一人高,很容易被騎兵馬蹄沖散,又不是土垣石牆,哪有分割包圍敵兵的功效?曹兵的士卒手持圓盾,還搞個魚鱗陣,大概是模仿羅馬步兵,中國歷史上似乎沒有出現過圓盾,況且羅馬魚鱗陣非常堅固,幾匹馬拉起一條繩子,繩子上串幾條狼牙棒似的東西就想摧毀魚鱗陣,似乎也有點小兒科。

4.諸葛亮去東吳勸降,魯肅竟然說周郎此刻就在赤壁練兵。要知道赤壁是當時孫劉聯兵沿長江上溯時,和曹兵偶然相遇的地方,周郎怎麼可能預先在赤壁練兵呢?電影畫面轉瞬又切換到諸葛亮在周瑜兵營的畫面,好像赤壁就在吳都城附近,也有點不大合理。

5.關羽、張飛、趙雲的打法,有點像武俠電影,一個人撞倒幾十個士卒,除非超人。連周瑜在中箭後,也拔掉胸前的羽箭,飛越而起,將箭插入對方大將的脖子,穿頸而過,似乎和歷史戰爭片有點不大諧調。而且,當時騎兵已經很發達,董卓和呂布都以騎射聞名,關羽也是策騎在亂軍之中斬顏良,為什麼電影里的幾個主將都喜歡下馬徒戰呢?況且周瑜以主將之尊,貿然上陣,未免冒險了些罷?

6.諸葛亮給小馬接生,周瑜說要給小馬取個荊楚風格的名字,小喬說,就叫萌萌罷。萌萌和荊楚有什麼關系?小喬寫字平安,說取為周郎兒子的名字,也有點傻,平安這樣的名字也太現代了,漢末的人絕不可能取這種渾名。趙薇被稱為郡主,那時候哪有郡主這種稱呼?郡主的稱呼最早起於唐代,還是用來指皇太子的女兒。

7.趙薇竟然會點穴這種功夫,大大加深了這部電影的武俠片屬性。本來這情節放在一般電影中也似乎無所謂,但在《赤壁》這種雙方甲士弩箭對射如雨的軍事片中,突然蹦出一個會點穴的女人上竄下跳,無論如何不能不讓人覺得滑稽,這使得影片的性質無所歸屬。

8.兩軍對峙的地方,完全不像長江。曹兵的船隊竟然不是沿江岸橫著一條線的排開,而是豎著形成縱深的列隊,列隊後才是陸地,試問哪有這么寬的江面?

9.關羽教孩子念《詩經》,似乎也不可能。漢代儒學發達,《詩經》有專門的博士講授,關羽未必懂。當時蒙童課本主要是《論語》和《孝經》,以及《急就篇》之類,不會用《詩經》講授。漢簡中士兵習字簡多是《急就篇》、詔書和算術書,似乎無五經。

10.張飛在大紙上練字,當時紙張製造並不發達,官府公文也大多用竹簡,電影中曹操給孫權的信都是竹簡(似乎過於節省),而張飛這個窮軍官竟然用紙練字,未免過於奢侈。

11.回光陣完全瞎扯,劉備哪有這么多財力去打制這樣的盾牌;就算有,哪有那麼多時間去把它磨得像銅鏡一樣光;就算能磨光,哪能計算陽光角度計算得那麼好,反射陽光,讓對方騎兵受驚?

12.周瑜為了訓練孫權膽量,讓孫權一個人打老虎,而且不允許隨從幫助,這無異於謀殺,任何君主都會認為這是謀反,有點胡編亂造。

再就是台詞問題,半文半白,頗為失敗,就不用說了。從此片上集看,整部電影暫時還沒看到有靈魂,它想說什麼呢,歌頌劉關張的兄弟情,抨擊曹操的殘暴,敘述孫權的成長,贊揚周瑜的雄姿英發?似乎都不是,總之有點亂。另外,赤壁之戰發生在冬天,江上寒冷刺骨,這種氣候對戰爭的影響也沒有表現。當然這無關緊要,但至少顯得不夠精緻。

當然,此片也有亮點,比如曹操船隊蔽江而下的時候,雖然做的特技不是很好,但也頗具震撼力。曹操在船上吟誦:「駕九龍九合諸侯」的時候,鏡頭迅速拉遠,俯拍船隊全景,也很不錯。影片中的服飾也還行,前額發兩邊中分,皆是西漢式,士兵紗帽也是西漢式,看陽陵俑便知,惟無赤幘。有的士卒護頸甲胄,一如徐州獅子山漢楚王墓墓出土弩兵,也是西漢式。小喬穿的衣服則為戰國楚式,花紋都是江陵馬山楚墓出土直裾衣的花紋,和東漢末年的服飾只怕有所區別,不過這個關系倒不是很大。東漢陶俑出土不如西漢那麼多,畫像磚發式不清晰,襲用西漢乃至戰國也是可以的。曹操給孫權的信,寫在竹簡上的字體,和出土漢簡很相似;小喬和張飛的字如同東漢碑刻,這些都是不錯的細節。

電影《赤壁》觀後感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千古絕唱,每每讀起總是沉浸久久回味在歷史的長河中,三國赤壁搬上銀幕一直想看看,吳大導演如何展現那種恢宏與滂沱,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公瑾/小喬的維美愛情,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還有感受詞人那種胸懷大志的淡定,區區幾句竟能將如此浩渺的歷史說盡,讓我感嘆讓我沉醉。

讀蘇大師的詞你感受不到時代的痕跡,所能體會的就是那種如史詩般的故事,永遠那樣吸引不變,看過了吳大師的作品,總的感覺是恢宏尚可,可細節上過於粗糙,曹操的赤壁之戰難道就是為了小喬,一個女人引起的戰爭,讓我無法相信一代梟雄的曹阿瞞竟然如此荒謬,年少的一次謀面竟然刻骨銘心不能忘懷,畫一小喬的像來久思(曹操在史書中的確有戰爭後霸佔敗方美女的情況,如,霸佔張綉之妻,可成王敗寇的過去,這樣的行為是對敵對方的一種羞辱,不能作為戰爭發起的理由),也許導演只是從藝術的角度來簡化戰爭的主題,可背離了歷史的電影藝術能有多大的生命力呢?更尤甚的是吳導竟然用電影中的曹操說出了現代人的觀點「對美色的追求和賞鑒能讓人永葆青春活力」,呵呵,笑笑也罷,可還有更可笑的,一代屠夫張飛竟然也成了書法大師,在那煞有介事的書寫著興復漢室,關二爺也客串了老師,領著一群孩子朗讀「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調皮的孩子對學習能做什麼的發問後,竟然提出了現代的觀點「讀書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我想千年前的孩子們要是真如此,那我們豈不早實現了共產主義了呢。笑笑也罷(電影中的張飛竟然成了步將,甚至為了表現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英雄,連那聞名遐邇的丈八蛇矛都不用了,咳,好差勁),本是電影藝術何必深究呢。

當今越來越多的電影似乎在逃避著什麼,要麼古裝,要麼神話,電影本身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難道現在的我們更喜歡的是逃避現實嗎,我看過電影《活著》《盲井》這些帶有深刻時代意義的影片往往被鴆殺了,可我更喜歡這種勇敢的自我剖析,敢於面對也許才敢於解決,奧運會也結束了,當我們的新聞媒體大肆宣傳海外如何如何高度贊揚我們的成功,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如同反思電影一樣反思一下我們的不足呢?

電影《赤壁》觀後感

今天去看了吳宇森的最新作品--赤壁,本不喜歡什麼所謂的國產大片,大概是讓黃金甲之流害的吧,今天也是沒抱什麼希望,可能同去的人比影片對我來說更有吸引力吧,開玩笑啦,看到這都不許吃醋。

就和事先宣傳的一樣,這是一部十足的男人戲。

先拿它的演員來說,張豐毅的曹操最先登場,拉開了三國鼎立的序幕。張的眼神兇狠狡詐,很符合大眾心目中一貫的梟雄形象,還算出色的扮演了這個角色,不愧一個老牌演技派。接下來出場的是金城武演的諸葛亮,本來就很喜歡粱朝偉和金城武,喜歡他們的眼神,喜歡他們深沉的男人魅力,可說句實話開頭金城武的演技實在差強人意,讓我真是為他捏了一把汗,生怕他和林志玲小姐做伴,成為赤壁中的男花瓶,直到故事發展到後來,劉備孫權聯手後,他和梁朝偉一段又一段的對手戲時,一個運籌帷幄絕頂聰明的諸葛孔明才映入我的眼簾。我覺得金城武早晚有一天會和梁朝偉一樣,成為名副其實的影帝。接下來的劉備讓嚴重過氣的尤勇來演,其實是一招很高的棋,尤勇想當初也曾很輝煌過,扮演過很大氣的角色,但現在實在是嚴重的過氣,猛一看他出場,還真是象劉備,本應是個大氣的人物,但實則沒什麼真本事,一副窩窩囊囊的樣子。再說胡軍扮演的趙雲,一副鐵錚錚的硬漢形象還是很討巧,雖然少了想像中的騎著白馬的飄逸英俊,但還是很讓人喜歡的。當時就在想,如果李亞鵬先生肯掏錢贊助赤壁以換來扮演這個角色,是不是又會招來罵聲一片呢?胡軍能演好這個角色還是有自己獨特的氣質和演技的。接下來的粱朝偉扮演的周喻就無須多講了,因為說了也是廢話白說,因為粱朝偉就是一個演什麼成什麼的人。後面的關羽張飛魯肅孫權等就是一個個臉譜似的人物了,關羽耍的大刀,張飛的暴脾氣和震天的吼聲等等。

再來說說赤壁中的女人角色的扮演者,都是一個以前風格的延續。趙薇的孫尚香延續了她的小燕子風格,一個調皮的假小子。林志玲延續了她的廣告風格,我的腦海一會兒蹦出的是潘婷洗發水,一會兒又是玉蘭油沐浴乳,因為都是頭發臉蛋和身體的展示,毫無演技可言。

赤壁電影中的大場面戲的確挺好看的,一些排兵布陣的場面和打鬥場面很吸引人,很有看頭。不過有些電腦特技的畫面難免製作的太過粗糙。

在看赤壁過程中,有些台詞難免使人笑場,比如多吃一點吧,此次東吳之行,路途遙遠(劉備舉著碗米飯遞給諸葛亮)。這匹馬出生在荊楚,就該有個荊楚的名字,我們叫它萌萌好么(周瑜摟著小喬溫柔的說)?編了(草鞋)很多年,習慣了(劉備一副業務熟練的樣子)。現在好好讀書,以後就有飯吃(關羽教小孩子讀詩經時說的)。慾望使人年輕(曹操)。還有什麼平安是福之類的軟廣告語,真是讓人哭笑不得,我當時真擔心孫權嘴裡會蹦出一句我的地盤我做主。

電影《赤壁》觀後感

諸葛亮要去東吳,講了一大通理由後,劉備問他什麼時候動身,他說就今晚,劉備端起一碗飯說「那你多吃點吧」。

諸葛亮見孫權,當時想著該舌戰群儒了,應該很精彩,結果呢?短短幾句不輕不重的話就把這段經典一筆帶過了。同事說金城武第一眼看上孫權那個鏡頭,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忽然慢鏡頭拉過就瞟上了孫權了,然後倆眼就扎人家身上拔不出來了,當時她就覺著這諸葛亮看著勢頭是對孫權一見鍾情了,典型的瓊瑤劇里女主角一眼就相上男主角時的場景鏡頭運用嘛,而且表情動作和神態也一樣。

周瑜問諸葛亮「這么冷的天你還拿著扇子,不冷嗎」,諸葛亮回答「我要隨時保持冷靜」諸葛亮給周瑜的馬接生,周瑜問「這個你也懂」,答曰「略懂」,然後就是小喬要周瑜給剛出生的小馬起名字,周瑜說「就叫萌萌吧」,全場樂翻。晚上魯肅說起抗曹的事情,周瑜說「大喜的日子不談公事」。

有個鏡頭是演周瑜為小孩挖笛子眼,哈哈,同事可是吹笛高手,一看這鏡頭就找到了嚴重問題,當時就發表了她的專業演講:笛子音歪了,哪個音歪了你挖哪個孔就是了,而周瑜卻去挖氣孔管!不是沒事兒胡勒勒嘛!氣孔又不發音,就是個棒墜子穗子的地方。再有古時候的笛子哪兒還有笛頭啊,又沒裝飾牛角,何況那麼短的能不跑調嘛,就算是小G調的也不能那麼短啊,再說那裡是南方,都是曲笛,哪有那麼小個的笛子阿!又不是吹河北梆子呢!哈哈,看來我們的大導演真是該好好補補課。

有場張飛在八卦陣里跟敵人廝殺的場面,張飛一出場大家就鬨笑,整個一個金剛呀,赤手空拳,吼叫著就沖上來了。書中稱張飛是猛張飛,人家是粗中有細,可是這個張飛整個一個傻張飛。而且那個八卦陣也拍的有問題,雖然我不懂古時的陣法,但是怎麼也感覺那幫草兵太傻了,怎麼就沒頭沒腦的在場子里亂跑,旁邊就是敵人要不殺,就在那裡亂跑,跟走迷宮似的。

當諸葛亮請周瑜來他們安的營扎的寨里來引薦劉備,先是見子龍在跟戰士們練摔跤,然後看關羽在教小孩子們念:「關關雎鳩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剛念完一小孩站起來問:我們連飯都吃不飽為什麼還讀書啊?關羽回答:你現在讀書,將來你才有飯吃!這話怎麼聽著怎麼耳熟。然後鏡頭一轉,張飛在寫毛筆字,周瑜拿起來看後竟然說「好字!」天啊,全場又笑場。然後當周瑜終於看到劉備的時候,劉備在忙著編草鞋。劉備說自己習慣編草鞋,關羽說大哥編的鞋很結實,我們的鞋破了都是大哥給我們編草鞋,穿他的草鞋能走很遠的路,鏡頭一轉,地上一堆草鞋……全場幾度笑場。

華佗在給曹操扎針,曹操看著自己畫的小喬的畫像,用同事的話說是淫笑著看著畫像,華佗提醒曹操不可慾望太多,否則會加重頭痛風,結果曹操猥瑣一笑,說到:難道你不知道慾望可以使人年輕嗎……。同事說看到華佗趴在曹操背上給他一邊看頭疼一邊說話的樣子,讓她就想到了那首「最浪漫的事」,倆人一起慢慢變老的感覺不過如此阿,感嘆,老夫老妻的神聖場景啊。

曹操發現一舞女長的很像小喬,寵幸三天,早上正趕華佗來給他治病,結果華佗面色凝重的站在門外偷窺,夏侯淳來了,偷窺後痛心疾首的感嘆「原來大哥打這場仗都是為了一個女人」,全場又爆笑,說「一個女人引發的戰爭」

趙薇扮演的孫尚香一出場大家就樂,整個一個小燕子。她讓孫權對著祖宗牌位笑一個,場內有觀眾配音說「來,給大爺笑一個」,哈哈。當她哥哥孫權為她和劉備說媒的時候她竟然說她哥哥「你從來都沒有尊重過我!」之後氣呼呼的走了,然後就是諸葛亮去安慰她,對她說你很有個性,又是爆笑,當兩個人站在那裡看著對面的曹營時,觀眾感嘆,看人倆多班配,怎麼沒讓孫尚香嫁給諸葛亮呀。

電影中那些女人的化妝都好難看,不論男女個個臉色黑黃,梁朝偉已經好老了,結果還老給特寫,有男士感嘆「他的臉上也不平呀」。林志玲是台灣公認的大美人,可是在片中沒覺得好看,鏡頭下給人的感覺就是骨瘦如柴,之記得高高的顴骨。最主要的是,怎麼都感覺吳宇森根本沒讀過三國似的。那些耳熟能詳的經典事件沒一個演的,不知道從哪裡挖掘出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來戲說了一把。最主要的是戲說的曹操發動這場戰爭是為了小喬,曹操要是知道了估計得氣活了。

------------紫霞游戲贈送該游戲首充,返利

㈡ 赤壁觀後感

《赤壁》觀後感1

記得很久很久以前上小學的時候``學校好組織我們去看電影``然後再寫一篇觀後感``!我很迷茫``總是不專心寫``昨天晚上剛剛看過了《赤壁》恩``感覺還不錯``陣容蠻大的``人真多`特別是那個八卦陣``恩`!!看了不賴``!看了還真像個烏龜``人怪多了```我怎麼感覺現在的那些``所謂的大導演吧``拍戲什麼都不多``就是人多``好象現在拍戲都不是拍技術的``都是拍人了```那水上的人`比河裡的魚還多了``他們要是一起往水裡尿的話``一定就漲潮了``一定能淹死不少人``都不用去打仗了```每人拿個水桶坐在小河邊憋尿算了``這樣一定會打勝仗的``其實像這部電影``我覺得``梁朝偉演的不是很好(只有救趙雲的時候中箭了`拔出箭殺那位大將的時候比較帥)``像周瑜好象是一個脾氣比較大的人吧`/?而我們的偉仔看起來很冷靜(在這部電影中看起來"冷靜"這個詞很流行)``根本就不像是演周瑜的 ```我覺得《赤壁》就沒續集了``因為以後還有三氣周瑜呢``周瑜那麼冷靜怎麼氣```氣不到周瑜`諸葛亮就被氣暈了``看起來這位周大哥```適合演諸葛亮```恩`?說起來`諸葛亮``好象偉仔沒辦法演``我覺得吳宇森讓偉仔演周瑜可能是覺得偉仔的床戲比較好`(好象偉仔的床戲比較優秀啊``感覺就像是讓梁朝偉來演床戲的``)``讓他演諸葛亮可能是覺得沒有床戲了``所以``偉仔就沒什麼重點了```(諸葛亮好象不進女色的``沒有緋聞女友)`金城武其實演的也不錯``值得鼓勵``` 趙子龍演的不錯``可以看出他的勇跟膽``為什麼在長坂坡那麼精彩的故事情節都沒有上演`(而且有地方穿幫了`在19分16秒的時候趙雲一個回馬槍插在了一個敵人的肚子上了`到19秒的時候就轉移到脖子上了``草`莫非這就是傳說中失傳已久的乾坤大挪移``一個兵兵都有這么深的功力`?這世界真是太可怕了``)(很多電影都有穿幫鏡頭這是無法避免的``可以理解```)莫非是因為時間的問題`?`特別是那把青釭寶劍(傳說中曹操有兩把寶劍——上古神兵倚天劍與青釭劍被並稱為「絕世雙劍」)``為什麼在劇中就沒出現`/?`莫非曹操弄丟了`?`說曹操其實演的很好``特別是剛出來``真的很震撼``這個地方拍的不錯``再次鼓掌``還有曹操讓那位歌妓給他倒茶的時候``叫她小喬可以看出她很傷心``恩`她的表情演的真不錯``我都同情她了``曹操演的真有大將風范``關二爺(在劇中諸葛亮叫他關二哥)``被傳說中的黑社會組織敬仰```在戲中演的不賴``為什麼臉不紅呢`?莫非換了增白的化妝品了`?什麼牌子的`?不會又是做廣告吧```但是我為什麼怎麼看都不是那麼勇猛``但是造型不賴``也就是擺的POSS不賴``出場的時候真是太帥了``太崇拜他了`(不是黑社會組織的那一種`別誤會`)`再說說小飛飛吧``看的很不錯``滿臉鬍子``為什麼沒有演他在當陽橋的那聲狂吼``而在周瑜跟他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大嗓門的亂叫```這就是說該叫的地方沒叫``不該叫的地方亂叫``瞎JB拍了`~~也可能是因為他不是男一號的原因吧``劉備基本上就沒拍他``都是諸葛亮跟周瑜還有曹操的影子``劉備其實也沒什麼拍的``拍出他的仁義就可以了``吳宇森他做到了``加一分```其實好象曹操根本就不是為了小喬而來的吧`?看過之後我怎麼感覺諸葛亮跟孫尚香好象一直眉來眼去的``跟小兩口一樣`特別是在窗口的那個畫面``簡直就是一對兒夫妻```我還是覺得梁朝偉不適合演周瑜``恩``可能是導演想出點新奇場面吧`那些情節經常演``大家都很熟悉``尊重導演的意見吧``誰是導演誰做主么```就看以後怎麼演了``

《赤壁》觀後感2

㈢ 電影赤壁之戰的觀後感。速求。

赤壁劇情介紹:
影片以長坂坡之戰開場,曹操在擊潰劉備後,認為對他稱霸天下有威脅的是東吳,再加上曹操鍾愛的小喬誓死不從,令他大發雷霆,執意攻打東吳。 孫權派魯肅以弔唁劉表之名與劉備會面,商討聯合抗曹的事情。劉備在同意了與東吳聯合抗曹的建議之後,派諸葛亮前往東吳。孫權的妹妹孫尚香與魯肅用激將法堅定了孫權抗曹的決心,並且把周瑜召回,主持抗曹。兩軍最終在赤壁相遇,在黃蓋的詐降計策之下,曹操大敗,沿華容道退回江陵。
周瑜和諸葛亮是全劇最主要人物,周瑜是第一男主角。吳宇森的《赤壁》試圖超越《三國演義》,還原真實的赤壁之戰。歷史上的赤壁之戰,周瑜是第一功臣,並且年紀比諸葛亮大,只是後來在演義中由於羅貫中「擁劉」的寫作立場,才將功勞全都攤在諸葛亮身上。並且在演義中將諸葛亮塑造成神仙似的人物,長髯飄飄,羽扇綸巾,把周郎塑造成嫉賢妒能的白面後生。從吳導演最初的設定,由周潤發和梁朝偉分飾周瑜和諸葛亮,後來發哥退出改由梁朝偉飾周瑜來看,可以得出這一結論。
小喬有戲。花那麼多銀子請來林志玲大概是要渲染周瑜的感情戲,這是一個賣點,周郎和小喬是歷史上羨煞旁人的情侶。劇中大概會讓美貌與智慧兼得的小喬來啟發周瑜的計謀,在赤壁之戰的關鍵時候發揮巨大的作用。而孫權的寡嫂、孫策的妻子大喬也由林志玲扮演,大概戲份不會太多,只意在表現林志玲有分飾兩角的表演能力,此外無他。
孫尚香在赤壁之戰期間就與劉備有情義,非是《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後才因「周郎妙計安天下」認識劉備,誤打誤撞成就與劉皇叔的婚姻,但戲份也不會太多。劇中赤壁期間劉備與孫尚香的感情戲大概是在趙雲的掩護下得以實施。
大小喬的作用還表現在曹操的感情戲上。——這充分說明《赤壁》是戰爭大片之外的感情大戲。曹操的感情戲大概表現為覬覦大小喬的美貌上,然後銅雀台橫槊賦詩,成為戰爭的導火索,與歷史上的許多戰事由美貌女人引發一樣。
電影赤壁在線觀看地址如下:

㈣ 電影赤壁影評800字

對於國廠大片我本應抱著能看就是好片子的愛國主義情懷~但看過赤壁以後我覺得應該說兩句~首先對他的整個情節做一個大致的評價~但對這部片子沒什麼好說的~我總結了一下就兩個字可以充分概括~膚淺~我們知道曹操在歷史上可以稱為:梟雄。何為梟雄?這里我不敢做一個准確的評價~揮軍80萬難到就為了一個女人?還要借別人說出~生怕觀眾看不懂~曹操曾寫過: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是何等的心胸~盪平四海為己任~這樣的詩何等的大氣磅礴~豈是那種宵小好色之輩可以寫出來的~為了一女子發動一場戰爭在中國歷史上有~不過那隻是一個借口~真正的用意~各有千萬豈是一個女人可以概括的~所以電影赤壁裡面的曹操太小氣~與真正的曹孟德差距萬千~不可同日而語~
在評諸葛亮~孔明先生26歲(實際25)時就做出了我們眾所周知的《隆中對》未出茅廬而知天下三分~赤壁之戰時候最多不過28歲~找個年輕人來演是很真確的~可惜諸葛孔明從來不懂兵法何以擺出如此精闢的八卦陣~有的朋友肯定會問我~你說諸葛亮不懂兵法你開玩笑的吧~記住了別看三國演義~看下三國志~諸葛亮只個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張飛是不是識字這里我確實不知道~可是他居然寫出了楷書~如果不是我的記憶出了問題楷書應該是唐末才開始流行的~東漢末年何來楷書~還有劉豫州電影裡面是一直帶著百姓逃跑的~真實的劉備得知曹操追兵將至時連兒子都不要的跑了那來管你老百姓~因此成就了趙子龍單騎救主的美名~還有一個疑問~八卦陣圍殺騎兵何需大帥親自出戰?周朗豈是輕重不分之人?還有一問~具我所知~周瑜是東吳上游統帥(今武漢)~小喬身在建業(今南京)~怎麼能夫唱婦隨?在說大將出征在外帶個女人算是怎麼回事?孫尚香(趙薇飾)我對趙薇的演技沒什麼挑剔的~但是孫尚香這個角色完全就是多餘的~本來一部鐵骨錚錚~男兒建功立業的片子就被這兩個女人鬧啊鬧啊~
曹操為女人揮師南下~周瑜為保護女人率部奮戰~劉備為了另一個女人~憤起而戰~何其快哉~別叫什麼三國了~叫二女太貼切了~最後的疑問:吳宇森去國外發展了幾年是不是變傻了?對於歷史居然如此的弱智~心懷天下者~怎可為一女人輕起爭端~欲有天下豈在乎一女人?

㈤ 電影赤壁觀後影評 客觀公正 隨心而發!

赤壁看了一半,有一些想說的話。首先這個電影比之前的一些大片好,怎麼看出好了呢?我看赤壁的時候竟然可以忍的住,沒吐。看別的一些大片我吐了。感覺吳導拍電影還是有兩把刷子。雲哥救主這里還行,雲哥出場救阿斗的時候還真有點英雄的感覺。 動作啥的沒什麼挑的,我感覺趙雲這里沒怎麼出格。別的地方感覺有點膚淺不切合實際。我覺得應當改個名字叫惡搞三國。號稱採用三國志多一點,可是一點也沒看出來。
總的來說赤壁邏輯性都不通。從一開始就有不對的地方,曹哥去征討誰啊?劉備?想打劉備總要找出個理由跟天下人說吧?有什麼理由去征討劉備?劉備稱王?人劉備屁大點地方都沒有,又是皇親。好好的守個縣城誰也沒招惹,朝廷拿什麼名義打人家?要是說是打劉表跟孫權還行。畢竟他們倆勢力大,對朝廷有潛在的危險。這樣也算師出又名。順便又能把劉備給滅了。所以這里應該是去征討劉表跟孫權。
還有曹哥去見皇帝下面那麼些兵!看著很不舒服。
飛哥這里整了一個回光戰術,要俺怎麼說啊。。。飛哥創立了一個步兵破騎兵的經典戰例,以後步兵打騎兵救這么打就行。拿盾牌一照全從馬上掉下來。千百年來騎兵之所以威震天下是因為多少代人都沒有想到這么一個「高」招。阿基米德也沒把他的招數傳到中國。而且再外國好像也失傳了。因為成吉思汗的騎兵也是橫掃歐洲啊!
雲長哥哥一出場我嘴裡的水都噴了。回光陣里一閃開出來一個人,單刀沒馬。雲長哥哥您一個人能把劉備救出來?連匹馬也沒有您跑著來的?還是您到陣前了把馬給仍了?您身上盔甲多少斤?力氣大也架不住這么整啊。戰將沒馬啥後果我不多說,一小會兒行,一直不騎馬累死你。說道這里見有人說三國時因為沒有馬鐙雙手不能放開,所以武將步戰很常見。我想說距三國多少年前的胡服騎射是怎麼整的?漢朝時匈奴單於的響箭是怎麼射的?沒馬鐙只是騎馬費力而且容易摔下來,並不是說人們都搞步戰。武將天天再干什麼啊?別告訴我關羽這樣的因為沒馬鐙救改步戰了。
雲長單刀沒馬闖入曹營被抓了,然後看見那個傢伙騎馬踩了劉備的軍旗就把馬推倒了,然後拿上軍旗向曹操沖去,等雲長走後,手下有個人問為什麼?曹操說:「雲長不是那種背後傷人的人。」我當時就倒了。曹操這話什麼意思?意思難道是說雲長不是那種搞偷襲的人?可是關羽再曹操眼皮底下搞了次偷襲把顏良給砍了哎。所以我很是搞不懂曹操到底想表達什麼。
最不能忍受的是諸葛亮去見孫權時來了一句:「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我眼鏡真跌下來了。文天祥文爺爺聽見了估計要跟諸葛亮要版權費了。
看到這里我實在看不下去了,等以後有機會了再把剩下沒看的補完吧。花這么多錢連個好點的編劇都沒找到。錢全花場面上了。3D動畫大家沒少看。赤壁真失敗

㈥ 赤壁影片觀後感300~500字

東漢末年,是一個戰火紛飛、烽火連天的時代,在三國中,出現了很多英雄,如趙雲、關羽等,他們南征北討,除了幫劉備打天下以外,還有顯示自己的膽略和勇氣。
在《赤壁》中趙雲進村救助百姓,拚死保護阿斗。雖然中了箭,但他對自己身上的箭視而不見,依然要與魏軍血戰到底。最後,終於救出了阿斗,保護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他的軍事才能是令人贊嘆的,但他也是靠兩個字才殺出血路的,那就是—勇氣!
對,勇氣是不可缺少的,就像張飛掩護村民撤退、孫權與劉備結盟一同抗曹、曹操決心攻打赤壁……哪樣不需要勇氣?
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人走在路上,來到了一條很寬卻不深的溝邊,他想即使掉下去也沒什麼,便輕輕一跳就過去了。他一驚:原來這么容易!又一天,,他又遇到了一條溝阻擋了他前行的路。這條溝比上次的窄得多,只是下面深不見底。他站在溝邊心裡發抖:萬一掉下去可如何是好?他便失去了一跳的勇氣,放棄了努力,只好繞很遠的路去自己的目的地。
故事裡的人物一樣需要勇氣嗎?人生的路是坎坷的,人人都別指望自己一生永遠風平浪靜;但只要你有勇氣、有毅力,就會戰勝困難、取得勝利!人有時會驚奇於自己的潛能,但如果缺少面對風險的勇氣,那你的潛能就永遠被埋在生命的廢墟中。
所以我們要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勇敢面對生活的急流,用我們不可缺少的勇氣來創造無憾的人生!

㈦ 求《赤壁》觀後感

首先吸引我一定要看的原因是導演---吳宇森。拍過無數部膾炙人口的好片子。其次是雲集了大陸港台無數名演員,第三是因為我對三國這段歷史情有獨鍾,所以有關三國題材的無論是書、電視、電影、游戲我都熱切關注。
如果一個從不知道三國的人會把這當成是是一部很爛的動作片。了解三國的人會覺得除了動作很爛之外,劇情也很糟糕,很明顯可以看出來導演想跳出三國演義的套路出牌,可結果卻是弄巧成拙,豈不知三國演義是歷史名著,自然有他精妙的安排,導演顯然沒有熟讀三國就擅自篡改,到頭來拍出來的作品是不倫不類。顯示出來的只有導演思路不清,很看不明白吳導本片是想向觀眾講一個怎樣的故事??是史實?不是。是刻畫英雄?也不像。是災難歷險?更不像。愛情?床戲?最後看來只覺得是一個無數影視明星粉墨登場的一場沙龍。吳導對孫權戰與不戰的決策花了很多的心思去演繹,可殊不知真正的孫權在戰與不戰的問題上從來就沒有猶豫過---誓破曹賊。花這么大心思演繹反而顯得孫權只是一個聽命於周瑜的無能君主。有關關羽是步兵、劉備兩個夫人全都斃命、甘寧(字興霸)改成甘興、小喬成了喬玄的女兒(曹操親口說的)等等這些小問題也就不多說了。
唯一覺得比較可取的是梁朝偉演得周瑜還比較傳神,這樣的好演員真的是太少了,如果有無數個梁朝偉的話,我會把諸葛亮、趙雲、周瑜、孫權的角色都讓他演,覺得他演什麼像什麼。

㈧ 《赤壁》上觀後感

《赤壁》所描述的是在東漢末年,公元208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同時驅逐劉備,准備攻打孫權。接替兄長基業的孫權,接受魯肅的建議,調出周瑜,聯合劉備,共同伐魏。之後,滾滾長江分隔南北,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交織出一場前所未有、空前絕後的超大型戰爭。
《赤壁》以三國歷史為依託,加進了導演的理解和感悟,在劇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吳宇森導演理解下的諸葛亮和周瑜的關系,它不像原著中羅貫中筆下的兩人,爭鋒相對,互相算計,最後是以諸葛亮的大獲全勝告終;而在電影《赤壁》里,兩人是琴瑟合鳴,一見如故,惺惺相惜,甚至有斷背的嫌疑,但絕對是互相欣賞而心無芥蒂,讓觀者少了些「既生瑜,何生亮」的惋惜和遺憾,這是最讓我感動和
認同的一點 。金城武演的諸葛亮 ,雲淡風輕,詼諧幽默,帥得一塌糊塗;梁朝偉演繹的周瑜,絕對是導演最喜歡的角色,他集中了完美男人所有的優點:溫文爾雅,驍勇善戰又滿懷俠骨柔情,偉仔把周瑜的形象刻畫的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再加上「花瓶」林志玲的傾情演繹,絕對是本劇一大亮點。
在電影中,其他角色也是各有所長 。胡軍詮釋的趙子龍勇猛無比,個人覺得比《見龍棄甲》的劉德華要強;張豐毅表現出了曹操的陰險狡詐;趙薇的孫尚香個性鮮明,有稜有角;孫權的扮演者張震也抓到了他的心理。吳宇森導演在劇中毫不掩飾地表現了對周瑜和諸葛亮的喜好,特別是在八卦陣一役中,淋漓盡致地給予他們對勝利後的贊許和褒獎 。
在此劇中,導演繼承了自己一貫的影片的風格,並把自己的理解和世界觀加入其中,肝膽相照的兄弟,志同道合的朋友,清晰而簡單,振奮而激烈。當然還少不了他的電影里不可或缺的白鴿。我認為,就國產電影來講,《赤壁》比張藝謀的《英雄》,陳凱歌的《無極》,馮小剛的《夜宴》都好,他描述出了最值得感動的人性關系。
當然,片中也有我不贊同的地方,它說曹操攻打吳國是為了小喬,這稍顯牽強。當然,劇中也有很多笑場的畫面:從劉備深情地端一碗飯給諸葛亮說你多吃點吧;從周瑜牽強地把剛出生的小馬叫做「萌萌」;從諸葛亮搞笑地一而再,再二三的說著「略懂」到曹操的「慾望過多,思望過盛」,都會引發滿場笑聲。但是,又有什麽關系呢 ,這些都沒有影響到整部電影的結構和脈絡,我們就權當以一種快樂而單純的心情去觀看吧。
現在,對《赤壁》的下集,我已經有了期待,關於草船借箭,關於火燒聯營 ,我想,一定會更加氣勢恢弘,波瀾壯闊吧,相信我一定會再走進影院觀看的,一定。

閱讀全文

與電影三國之赤壁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喬杉演的電影是音樂人 瀏覽:747
2021台灣電影上映時間表 瀏覽:192
薇婭直播間電影票如何兌換 瀏覽:402
想做電影導演選什麼專業好 瀏覽:779
巧克力工廠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05
正古宅驚魂電影演員 瀏覽:59
齊步走的燈謎猜一電影名字 瀏覽:477
千王1991電影完整版梁朝偉 瀏覽:773
海鮮大餐電影中文版 瀏覽:531
看動漫電影的app大全 瀏覽:284
電影院音響系統是什麼 瀏覽:11
沙漠電影十大巔峰之作 瀏覽:74
有關蟒蛇的電影泰國 瀏覽:780
平遙電影節什麼時候 瀏覽:611
韓國喜劇電影泰國 瀏覽:239
電影院英文意思 瀏覽:945
電影賭王大騙局優酷 瀏覽:826
花樣年華戛納電影節 瀏覽:300
抖音南京南京電影中配的音樂 瀏覽:699
三少爺的劍電影男主角是不是燕十三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