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是黨員》觀後感1000字
僅供參考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科教頻道推出四集紀錄片《我是共產黨員》,節目選取近年來在不同行業、地區和民族中具有突出代表性的16位優秀共產黨員,以朴實的視角還原百姓身邊黨員最本真的狀態;以細膩的鏡頭語言記錄基層黨員生活中最真摯最感人的情感,彰顯出「身邊的榜樣,信仰的力量」的主題,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在各條戰線、各個領域、各項工作中取得的豐碩成果。
節目中有從事疏撈工作38年,上下窨井幾萬次的排水工金幫紅;有用十一年時間逐夢天塹通衢,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的「當家人」林鳴;有退休後選擇回到偏遠的獨龍江,帶領鄉親們修路架橋、脫貧致富的高德榮;有救助困難兒童,幫助殘疾人就業的麗達·皮爾拜;有行程約40公里,27年投遞郵件總量60萬件的鄉村郵遞員王收秋;帶領村民在懸崖峭壁上硬生生鑿出一條「麻懷出路」的鄧迎香;有在戰亂、動盪地區駐守1200天,屢次作為中國媒體唯一代表參與重大戰役事件報道的焦翔;有29年堅守基層,罹患肝癌,依然在一線為百姓辦事的朱忠華;有視農牧民為親人,十幾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的民警寶音德力格爾。紀錄片《我是共產黨員》強化時代性,突出中國夢,充分表現當代共產黨員所面臨的偉大任務和追尋的偉大目標。突顯中國共產黨人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自己不變的宗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當作最神聖的職責;要展現共產黨人是中華民族的中流砥柱,以及所具有的無限忠誠、堅定信念、不畏犧牲、勇於擔當、無私奉獻等高尚品質。
我是共產黨員觀後感(二)
央視《講述》欄目播放了中交三航局港珠澳大橋建設者林鳴同志作為一名擁有35年黨齡的老黨員,是如何依靠自己的熱情和遇到困難不退縮的意志,攻克一個又一個世界性超級難題的。
追隨著鏡頭,看到林鳴白發叢生,可想而知他操了多少心,流過多少汗,又有多少個日夜未眠。看到海風捲起千層浪時,他微蹙的眉頭,5天4夜連軸轉的忘乎所以,一套套施工方案被否定時的焦灼擔心,看到成功將沉管埋藏在深海時,林鳴臉上終於洋溢幸福的微笑,是什麼信念支撐著這位年近花甲的三航人征服一次又一次的第一次?又是怎樣強大的意志才能克服重重困難?是三航人對工程飽滿的熱情和共產黨員吃苦耐勞敢於挑戰的韌勁!只有像林鳴總工程師一樣,將自己所建設的工程視為一種熱愛,一次次建立起新的觀點再推翻,直至總結出最出色的那套方案,用5天4夜不眠不休的熱情換來「半鋼性」的創新,推翻了中國人不可能擁有這項技術的結論。
觀看完這部紀錄片,心裡有許多感觸,平日生活里的種種抱怨、牢騷,工作中所遇的困難、生活中承擔的壓力,在看過這部宣傳片後便石沉大海,我們所遇到的這些困難,在這個被稱為「新世界奇跡」的大工程面前猶如滄海一粟般渺小,當鏡頭中的林鳴揚起嘴角,也是整個紀錄片里最感人的一幕,同樣身為三航人的我們雖不能感同身受,但是卻可以理解其中承擔的風險、承受的壓力和背負的責任有多重。
我們當然要向林鳴同志學習,不僅學習他有強大的知識技術,更要學習他對建設事業的熱愛和面對困難不退縮的堅韌意志。我想當影片記錄他每天早上5點多起來跑步,用飽滿的熱情開啟新的一天時,這份對生活、對工作的熱愛就已經值得我們大多數人學習和敬佩了!
㈡ 中國共產黨四十周年電影觀後感
嗨嘍!
1《建黨偉業》觀後感
光陰似箭,現在黨已經90歲了,從當年的「風腥血雨」到現在雨過天晴,又有誰能體會當時的艱辛歷程呢,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什麼是苦,什麼才是甜。當共產黨誕生的時候,就彷彿註定它以後的成功,看完《建黨偉業》才明白,當初黨的誕生,就是為現在的和平而建立,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了戰爭,但我們依然不能忘記共產黨對我們的「恩賜」。
一群外國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拍中國的歷史大戲,這是一種國際主義精神。173位明星傾情演繹了90年前那波瀾壯闊、歷史意義又極其深遠的一幕幕。在「數星星」的同時,我被北大「新文化與舊文化」的激辯場景所感染,被「五四運動」的宏大場面深深震撼,甚至熱血沸騰,在走出影院後,情不自禁去翻閱黨史。作為年輕一代,我們需要重新走進歷史,重新在歷史中汲取力量的源泉。從重大歷史事件中尋找自己的坐標系,激勵自己,尋找自己的青春動力。
我看電影很少流眼淚,可是這部片子,卻總讓我的眼睛濕濕的,最後當12位共產黨人一起低聲唱著《國際歌》的時候,我的眼淚終於奪眶而出。通過這部電影,我們真實的看到了那些革命先烈是怎麼一步步艱難的走過來的,也清楚的了解了我們的黨是怎麼從稚嫩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讓我們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有了全新以及直觀的了解,每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都被演員活生生的演繹出來,他們的精神和信念感動著我們,一種久違了的青春的沖動澎湃在我的胸中。
真的很感謝這部電影,讓我們體內的熱血又沸騰了,讓我們對信仰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是的,為了心中的信仰,革命先烈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他們不怕流血犧牲,為了建立新中國,他們甘願赴湯蹈火!真的很感謝先輩們冒著生命危險為我們建立新中國!真的很感動先輩們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這種大無畏的精神!
這部青春熱血電影,讓我激情萬丈,也讓我為之沸騰了!我想發自肺腑的喊出來:中國共產黨萬歲!
2八一南昌起義,是中國現代革命史上的一個偉大歷史事件,頭緒紛繁、人物眾多,而影片以精湛的技藝,真實、樸素、生動地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通過看這次電影,我深刻體會到革命政權的來之不易,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都是用那些革命義士的鮮血換來的,是那麼的來之不易。因此,我們更應該珍惜這一切,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發揚黨的精神,堅信革命理想和信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一切從實際出發,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的工作並做好本職工作。在利益與金錢眼前、在困難、艱苦眼前,想一想為革命事業,在南昌起義總、在戰爭時期犧牲了的先烈們,想一想在和平年代裡英年早逝仁人志士們,難道還有什麼阻止不了,還有什麼困難不能解決的嗎?
影片從真實的歷史事件中提煉創作素材,正確地、藝術地反映南昌起義這一震驚中外的歷史事件,使其具有鮮明的紀實性和文獻性。影片中出現的四十多個人物,大多都是有案可查的真實人物。為了真實地再現那一段歷史,影片特別注意了環境的真實性:它通過一定時代特徵的景色、道具和人物的服飾裝扮;通過獨具時代特色的音樂,特別是「打倒列強」的音樂旋律的反復出現,使當時的時代氣氛更加濃烈,讓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尤其是為現代人上了一堂形象、生動、深刻的中國現代革命史的教育課。通過今昔對比,使我們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影片從生活出發,成功地塑造了周恩來、朱德、賀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藝術形象。十分注重形象地表現幾位領袖人物的獨特經歷和個性。如周恩來的穩健、果斷、血氣方剛、富有革命犧牲精神;朱德的憨厚、沉著、有勇有謀;賀龍的倔強、爽朗、對黨的忠誠等。通過他們的具體言行來表現他們偉大而崇高的品格。如通過周恩來的「我們都為共產主義在奮斗,我經常想,一個嬰兒哇哇墜地,長大,有點兒知識,很慢很難,只有抓緊時間做工作,才無愧做一個人,沒有權力糟蹋生命,浪費時間。」這段話體現了他為革命事業勇於獻身的精神。通過賀龍的「半輩子經驗告訴我,跟著國民黨,我個人政治上沒出路,整個軍隊也沒出路。只有共產黨才是勞苦大眾的救星,我鐵了心跟著它走到底,這是我的入黨申請書……,請黨考驗我。」這一言行,充分表現了他對黨忠貞不渝的愛和面對反革命的血腥屠殺毅然投身革命陣營的果敢精神。通過以周恩來同志為首的前委會與阻撓起義的張國燾之間的斗爭,表現了我們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勇於斗爭的大無畏氣概。這一切都是我們更加崇敬、熱愛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們的偉大品格和精神,鼓舞我們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而努力奮斗。
影片還以真實、樸素的生活畫面,為我們展示了南昌起義那火光沖天、槍林彈雨、將士們浴血奮戰的場面。並通過女戰士黑姑踏著其丈夫雙喜等烈士的血跡,沖上鼓樓,把紅旗插到樓頂的這一細節再次告訴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和安靜的生活環境,都是成千上萬的先烈們用先血和生命換來的,沒有他們的犧牲,沒有他們的奮斗,便沒有我們
㈢ 共產黨員──重讀《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有感
第一、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堅定理想信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上的先進是行動先進的基礎。每一名黨員都要注意用科學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特別是要用鄧小平理論和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武裝自己,善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社區建設發展結合起來,自覺運用科學理論去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努力提高理論素養,提升思想境界,始終保持不斷創新、不斷進取的精神狀態。
第二、加強學習,增長本領。
光有良好願望還不行,還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本領和能力。因此,我們必須克服困難,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優秀共產黨員都是在不斷學習、實踐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地提高而產生的。以社區這幾年來的發展來說,新的管理制度、新的服務項目、復雜的居民群眾矛盾調處,安居小區的入住、建庄物業的承包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仍用以往學到的知識,解決在發展中遇到的新矛盾、新問題,就會感到「知識恐慌」、「本領恐慌」。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就要把學習當作一種責任、一種習慣,要下苦功夫多學習,多讀書。
第三、立足崗位,扎實工作,忠誠社區。
我們每一名黨員,都在各自的崗位上承擔著一定的工作任務。這些平凡的工作和任務,都是同推進社區穩定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得怎麼樣,經常地、大量地反映在本職工作的落實上。每個共產黨員所從事的工作雖然不完全一樣,有宏觀的、有微觀的、有管理的、有事務的。無論表現形式多麼不同,表現出來的先鋒模範性質是一樣的。
首先,要堅持從小事做起。常言說:「小中見大」,說的就是通過一件件小事能觀察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和操守。我們所從事的工作本身就是由普普通通的不起眼的一件件小事組成。但無論是多麼小的工作,都是社區的事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家要在實踐中樹立兩個觀念:一是樹立小事就是大事的觀念。要把每一件小事都當作為職工服務的一個絕好的機會,當作大事來抓,按照高標准、高質量的要求去做,從而積累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養成良好的操守習慣;二是樹立「精品」觀念。雖是小事,但小事中仍蘊含著豐富的工作機理,要按照要干就干好,干就干成,干就干出精品的要求,認認真真對待每一件小事。
其次,要提高思維層次,增強工作的創造性。要善於打破陳規陋習,在工作中勤於思考、善於思考,大膽運用所學知識,研究工作中的問題和矛盾,不斷開創工作的新局面。
再次,要認真研究工作規律,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工作規律是人們對工作中成功的經驗和做法的總結。許多規律大家已經發現並在工作中得到了運用,但更有許多規律還沒有被大家所知。這就要求我們在本職工作中必須注意研究和分析出現的問題,善於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善於發掘工作中具有前瞻性的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辦法。要始終關注影響本職崗位中那些關系全局、起著關鍵和核心作用的超前性的實踐課題,進行認真的研究,從中找出帶有規律性的東西,更好地指導實踐,從而不斷提高本職工作的水平,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和主動性。
第四、加強修養,廉潔奉公,經得起考驗。
一要經得起誘惑。在市場經濟形勢下,要經得住各種各樣的誘惑,要用平民百姓的心態,做到知足常樂。俗話說:無欲則剛。在生活上不要搞攀比,要保持良好心態,淡泊名利,任何時候都要謙虛謹慎,不要忘乎所以。要明白任何成績的取得,如果沒有組織、領導和群眾的支持和幫助是很難完成的。因此,我認為,在現實生活中,每個同志一定要對自己定好位,要經得起種種誘惑,要始終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良好作風。二要耐得住寂寞。一些腐敗分子之所以走向人民的反面,是他們精神上蛻化變質,道德上墮落崩潰,人格上出了問題,生活上不甘寂寞,守不住清貧,耐不了寂寞。特別是工作以外的時間,我們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對待吃請要適可而止,不要讓別人形成一種逢辦事必吃請、不請吃喝難辦事的不良現象。總之不該吃的不要去吃,不該參加的場所堅決不參加。多留出時間來陪陪家人,思考思考工作,看看電視讀點書,這都是非常有好處的。三要頂得住歪理邪說。我們社區黨員不要受歪理邪說的蠱惑,對那些懷有私心雜念的人員要保持高度警覺,不要熱衷於編織互惠互利的「關系網」,一個人犯錯誤有時就是一念之差。因此,我們必須構築一道堅固的思想道德防線和黨紀法律防線,不可越雷池一步。要守住防線,就要做到潔身自好,增強自製力,提高思想覺悟,自覺抵制各種誘惑。要做到常思貪欲之害,常棄非分之念,常懷律已之心,常修從政之道。
㈣ 求黨的電影觀後感
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一切為了群眾依靠群眾,消滅剝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閃閃暖胸懷…」在這熟悉的旋律中,我和兒子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在家裡觀看了一部愛國紅色影片《閃閃的紅星》。潘冬子勇敢和堅強的性格銘記在我的腦海當中。冬子的母親、父親舍己為人、堅強不屈,令人敬佩。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紅星是咱中國的星,照亮祖國照萬代……」這首主題曲催人奮進。電影情節曲折、動人心魄。冬子的堅強、勇敢、聰明、機智和那顆火熱的像紅五星一樣的心,令我佩服。冬子媽媽和冬子在面對困難時的臨危不懼和堅定的信念深深地鼓舞了我。鼓舞我要克服未來的坎坷,跨過未來擋在人生旅途的石頭,鼓舞我從哪摔倒,從哪站起來。讓我懂得了:在學習工作中,遇到困難時,自己要想辦法排除困難,要和同事團結協作,克服工作中的一切困難,搞好教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成績。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㈤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部的電影觀後感
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部電影,我想起了一首中華兒女傳唱了六十年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歌。
「他指給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領導中國走向光明。」
在共產黨成立之前,中國人民倍受壓迫和欺侮。由於清政府昏庸無能,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只會割地賠款。電影中有這樣一個片段。清政府時期,在上海租界的一個公園門口豎立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讓全中國人民倍感恥辱的八個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盡管很多仁人志士也試圖改變中國的命運,但都以失敗而告終。雖然偉大革命家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民清政府的統治,趕走了一位皇帝,但卻沒有從根本上解放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果實最後也被軍閥竊取了。直到1921年7月,馬克思主義、列寧思想傳入中國,中國共產黨成立了,才給人民指明了發展的方向。從此中國人民在共產黨的帶領下走上了拯救中國的革命道路。
「共產黨他辛苦為人民,共產黨他一心為中國。」
為了新中國的成立,無數共產黨員拋頭顱、灑熱血。他們永往直前,不怕犧牲。楊靖宇將軍被敵人圍困在山裡幾個月,後來由於叛徒告密,他被團團包圍,敵人勸他投降,他不投降。當敵人把他解剖後,發現他肚子里全是樹皮、棉花和皮帶。就連殘忍的日本人都被震驚了。還有很多無名的戰士們,他們視死如歸,他們大義凜然,他們用熱血鋪就了新中國解放的道路!
「沒有共產黨,就無法告別苦難深重的昨天;沒有共產黨,就無法邁向輝煌燦爛的明天!」《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最後一段話將永遠銘記在我的心中。
作為一個在黨旗下生長的少年,我自豪我是一個中國人!
讓我們團結起來,好好學習,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
㈥ 《共產黨員微故事》觀後感
在看這部影片之前,已經聽說過沈浩同志的事跡。2010年的「感動安徽」,就曾看到沈浩同志蒼老的母親、悲痛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兒,那時,沈浩同志的事跡就深深的打動了我。今天,有機會能夠從影片中再次了解沈浩同志的事跡,是一個非常難得而又珍貴的學習機會。
影片不但如實的記錄了沈浩同志的感人事跡,更重要的是展現了他的心路歷程。沈浩一開始想到基層干一番事業,在別人看來只不過是想去「鍍鍍金」,獲取升遷的資本,而他確實開始也有這樣的考慮,想通過在基層干一番事業,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到了小崗村之後,面對的鄉親們同樣的質疑,沈浩用實際行動獲取了鄉親們的認可,自己的想法也發生轉變,他完完全全地融入到了小崗村之中,從以前的小家變成了現在的大家。經過了三年,村民齊心按了98個紅手印請求沈浩在留下干三年,過了三年又齊心地按了第二次紅手印請求沈浩能為小崗村再留三年,沈浩心裡有著對妻子、女兒的愧疚,有著對他的八十多歲的老母親無法照顧的愧疚,但當他看到時那一雙雙對他期盼的眼神,最終還是選擇了小崗村。當沈浩為小崗村的發展心力憔悴,猝然長逝的時候,小崗村的村民第三次按下了手印,用他們純朴赤誠的心,用對沈浩的愛來挽留沈浩,不想讓他遠走。這是農民最質朴的表達,這三次的手印深深地感動了我,也許我們一生做不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然而能夠全心全意為人民,一心一意地為人民謀幸福,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這事比什麼大事都要大,這才是最根本的大事。沈浩,你是黨的驕傲,黨員的榜樣,也是我們所有人的榜樣。
現在我是一名在校生,以前認為「為人民服務」的口號過於空泛,看過影片之後,我的想法改變了,「為人民服務」不是一句口號,它可以在我們普通的生活中實現。作為學生,努力學習,認真科研是為人民服務,團結同學和熱心公益同樣是為人民服務。
沈浩在日記中寫道:我用我最黃金的歲月為小崗村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今天發生的一切,讓我感到交困難耐,但我仍願擔當!也許我的舉動,能換來小崗村真正的發展和繁榮,我無怨無悔!」這是一個真正共產黨員的信念,是共產黨員奉獻精神、犧牲精神的真實寫照。半年前,我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現在更要以一名合格黨員的標准來要求自己,沈浩同志不正是這樣一個很好的榜樣么。無論在學校,還是在以後工作中,沈浩同志永遠是我的標尺,我的榜樣!我們在以後的工作中要學習沈浩的精神,做好本職工作,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
㈦ 關於黨的電影觀後感
東京審判》觀後感
不見了往日的城市的喧嘩、沒有了爾虞我詐,我懷著悲壯的心情看完了《東京審判》
本部電影梅汝傲法官出色的表現令在場的每一個同學贊嘆不已。其中的幾個場景令我記憶由心。
「啪」的一聲,梅法官毅然地發一個裝滿水的玻璃杯砸在地上,水花濺了一地,破碎的玻璃片分散在四周的角落裡,永遠也無法重合,這個舉動震撼了在場的各國法官、也震驚了我們每一個觀眾,他用自己的決心表達了為中國人民討回公道、非將戰犯置於死地的決心。試問今天,有多少人有這種勇氣,智慧敢於和強大的外國勢力抗衡。
各國的出場順序本無關緊要,梅法官竟為此爭論不休,甚至以辭去法官職務為代價,最終使外國法官妥協。試問今天,已經有多少人能在國際場合為了這種所謂的「小事」和別人發生沖突,敢於站出來,闡述自己的觀點。
曾智偉飾演的日本兵也很使我感動。
國家正處兵荒馬亂之際——長島原子彈事件剛使日本人民損失慘重,國家首領又被送上軍事法庭。每一個日本青年都對外國勢力充滿了無限憎恨,而他,得知事情的原委後已下跪、切腹、甚至大罵日本軍國主義,殺死自己的兄弟,與另一個日本青年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這種明辨是非的精神在當今的社會中幾乎銷聲匿跡。
愛國主義在各類教科書、媒體上已無數次反向,共鳴。什麼是真正的愛國主義,我很迷茫。
記得小學去春遊,同學看到路邊一群說著似乎是日本話的孩子破口大罵,又記得在網上看到無數侮辱日本的帖子,感覺很悲哀。試問,這就是愛國主義精神嗎?我們生處和平年代的孩子,從未親生體驗過被別國人侮辱、殘害的悲痛,上一代的是是非非似乎已離我們很遙遠。而今,我們懷著未賦新詞強說愁的心情去指責外國那些對過去發生的事同樣很迷茫的新生代,倘若我們是他們,會怎麼想呢?怨怨相報何時了,上代的恩怨需要有一個了結,但決不是新生代的我們,我們不應生活在滲透仇恨的時代,我們應以健康向上的面貌來迎接每一天,這是國家所期望的。
相信看完這部影片,很多觀眾會重燃愛國之情,也相信很多觀眾也增加對日本人民的仇恨,但我的直覺告訴我這決不是影片所期望的結果。
愛國主義絕對不是無盡的仇恨,對他國的鄙視,而是要我們學習影片中梅汝傲法官在和外國勢力交接中不卑不亢,堅決維護國家尊嚴,在關鍵時刻站起來,大喝一聲:「「我不是鬥士,我是法官,中國的法官!」
㈧ 電影沒有共產黨員就沒有新中國觀後感怎麼寫
可以寫一些,共產黨人的敬仰,要學習共產黨人的優點,比如,堅持,樂觀,勇敢,
㈨ 觀看愛國電影亂世豪傑的觀後感。
——《黨的女兒》觀後感 偉大的中華大地,養育了億萬兒女,圓明園的火光,列強的入侵,喚起一代青年致力共和。蘆溝橋的槍聲,日本浪人的狂笑,激發又一代青年拍案而起,捨生忘死,挽救民族危難。翻開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冊,每一頁都閃耀著愛國主義的燦爛光輝。 觀看影片《黨的女兒》後,我的感觸很深。 影片講述了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影片中的中華兒女,不畏強權壓迫,不畏虎豹豺狼,為了人民的幸福,為了民族的自由,為了國家的獨立和昌盛,譜寫了一曲曲響徹雲霄的愛國主義壯歌。 影片中的一個鏡頭時常在我的腦海中浮現:三名共產黨員有重要情報匯報給游擊隊,在半途中,一名共產黨員走失了,她不幸被敵人抓住,敵人逼她說出另外兩名共產黨員的下落,但她死活不肯說,因為在她的心中,革命的利益高於一切,她周身每個細胞都浸透了這種精神。 她知道,只有不讓敵人得逞,我們才能贏。敵人發怒了,殘忍地用火將她活活燒死。在火海中,她巍然屹立,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猶如鐵鑄,紋絲不動。她的身影一下子變得那麼高大。 此時的我已是熱淚盈眶,這種感受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 是啊,愛國主義的力量不可戰勝,歷史已經證明了這條真理。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我們的祖國開始了新的歷程。我們現在的任務不是當年趕走侵略者、消滅反動派的血火戰斗,我們應用我們青春的熱血、青春的信念、青春的力量建設一個更加繁榮富強的祖國。 沒有烈士們,就沒有我們的今天,他們的壯舉激勵著我們努力學習,發奮學習。我們中華民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斷滌盪自身,戰勝艱難險阻,積累著日月精華,奔向那更加光輝燦爛的前程。這正是我們每個今天的中國人所驕傲的。當然,作為炎黃了孫,我們在繼承發揚民族優秀傳統的時候,要大膽吸收人類一切文明成果,不斷熔鑄和培植更加符合時代潮流的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新世紀的少年應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呢?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需要成千上萬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人才報效祖國。因此,我必須先立足當前,展望未來,把強烈的愛國熱情化為實際行動,扎扎實實地上好每一堂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將來報效祖國奠定堅實的基礎,讓我們進一步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崇高的愛國主義傳統吧!用我們的雙肩擔當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重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