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流浪電影觀後感150字

流浪電影觀後感150字

發布時間:2021-08-08 06:35:22

❶ 流浪地球觀後感150字

流浪地球觀看後我覺得人要有使命感有大局觀,所謂正義的事即使困難也得有人站出來。不計較,捨得成全大局的人才值得人尊敬

❷ 《流浪星球》觀後感兩百字

1.太陽氦閃
二十一世紀,天體物理學家發現太陽將會產生一次名為氦閃的劇烈爆炸。
太陽約四分之三的質量是氫,剩下絕大部分是氦,太陽的光和熱來自其內部不間斷進行的氫核聚變,當氫元素消耗殆盡,太陽內部的高溫高壓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激發氦元素的聚變,巨量的氦元素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被激發,氦閃就會發生,並向外釋放出足以毀滅地球的熱浪。
爆炸之後的太陽體積將變得更為巨大,大得足以觸及地球的軌道,將地球吞噬。

不過不用等太陽膨脹吞噬地球,因為在氦閃發生約一百小時後,地球就將被完全汽化。
氦閃發生時地球表面的一切都將被瞬間蒸發,地面上的人會像泡泡一樣,「啪」地一聲在爆響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2.逃跑計劃
面臨滅頂之災的人類自然不會選擇坐以待斃,原著中人們便提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逃跑方案:
一是宇宙飛船方案,建造擁有微型生態圈的宇宙飛船,拋棄地球駛向宇宙;二是流浪地球方案,在地球表面上建造行星發動機,讓地球與一起人類一同奔向星海。原著中甚至因為對方案的分歧,人類內部分裂出了兩種派系:主張宇宙飛船方案的飛船派,以及聯合政府主張流浪地球方案的地球派。派系雙方斗爭不斷,小到孩子們之間的日常斗毆,大到反聯合政府的暴動,應有盡有。

但最終勝出的還是流浪地球方案——因為宇宙飛船成本低,更靈活,但它的體積實在是太小了,體積最大的飛船隻能達到「上海或紐約那麼大」,體量不足的生態圈是無法支撐到人類完成航行計劃的。地球雖然「笨重」,但人類就可以直接利用地球本身的生態圈以維持生存。
而且比起地球,飛船實在太脆弱了,在莫測的宇宙空間隨時有損壞的危險。
3.引力彈弓效應
想要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首要任務是擺脫太陽的引力。人類建造的行星發動機能夠為地球提供的速度及其有限,為了能夠達到足夠掙脫太陽引力束縛的速度,人類必須藉助引力彈弓效應為地球加速。
引力彈弓的原理,是通過行星引力加速飛行器,想像一個滑冰者A斜角度快速沖向另一相向而來的滑冰者B,在兩者相會時,B拉著A將他橫甩半周後,分開時A就會獲得比來時更高的速度。

旅行者2號藉助引力彈弓效應加速示意圖
地球想要逃離太陽系的引力束縛,首先需要藉助太陽的引力加速15次,直到第15次加速完成後,地球將會被太陽甩向木星,藉助木星的引力完成最後的加速,逃離太陽系。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影片中地球會被木星的引力捕捉。

地球繞太陽加速的過程就像嫦娥衛星繞地球加速一樣
4.流浪地球計劃

❸ 《流浪地球》電影觀後感,字數400字左右。

《流浪地球》小說本就想像力豐富,讓地球連同地球人一同逃難的創意盪氣回腸、驚艷無比。電影中的行星發動機很硬核,還原了小說中「雅典衛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寫;地球啟航產生的尾跡清晰可見,宛如一艘巨型飛船遨遊宇宙之間;北京、上海被冰雪覆蓋氣勢磅礴;地木交會更是讓人瞠目結舌,試問有電影能看到這樣一幕?

中國導演能拍出這樣的硬科幻,看到這樣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動,可以讓人原諒一切不完美!說這部電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腳,畢竟國內早就拍過很多軟科幻,但說《流浪地球》是中國硬科幻電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者說中國硬科幻電影的元年,這是任何人都無可反駁的,它的工業化程度在國內絕對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部可以載入中國電影史的電影!

其實中國觀眾對於這類型的硬科幻並不陌生,只是國內一直沒有拍攝這種硬科幻大製作的工業基礎,也可能是因為中國人沒有這樣的文化自信,找不到中國獨有的文化語境,並不相信中國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直到今天,終於有導演做了這件事情,而且做的非常棒,給中國的硬科幻豎起了一個很高的行業標桿,在中國人的文化語境里用中國人的方式拯救全人類,也一樣可以拍的毫無違和感,一樣燃爆!

最後表揚一下片尾的《流浪地球》小說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畫翻頁片頭還精彩。電影保持了小說的整體框架,有一定改動(嚴格說其實是擴充),只拍了小說的前兩章,最精彩的《叛亂》希望能在續集看到。新加入的點燃木星很有新意,這種有創意的改動我還是能夠接受。《流浪地球》的上映讓「中國科幻電影」迎來真正的春天。中國科幻迷從此不再流浪,因為我們終於有硬科幻了!

❹ 求150字左右的電影觀後感

看完了《建國大業》這部電影,覺得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是老一輩的革命家用鮮血換來的。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美好的一切。 最讓人難忘的是,影片中,淮海戰役結束後,毛主席,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我們敬愛的元首,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那一刻,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讓人十分的感動。那一刻,毛主席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五次圍剿,突破封鎖線,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無數人的生命,換來了這革命轉折的這一刻。讓他們再也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 我的眼睛也在這一刻濕潤,心中澎湃。 解放上海,我軍戰士,打仗累了,沒有占民宅,集體整齊的睡在馬路上。宋慶齡看到了,看到了為什麼中國共產黨會勝利。這就是我們最親愛的人。 更有無數的革命人士,為了政協會議的召開,奉獻了一切,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用鮮血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庄嚴的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萬眾沸騰。中國人民從此翻身做主人,踏向了越來越美好的明天。 台灣那邊,落寞的是蔣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我們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的生活更應該珍惜。因為這是用鮮血換來的。 祝偉大的祖國60歲生日快樂!!!祖國,我愛你!!! 您正瀏覽的文章《作文:《建國大業》觀後感3篇》由第一範文網( www.DiYiFanWen.com )整理,訪問地址為: http://www.diyifanwen.com/zuowen/yingyongwen/ghg/200909921152856531197596.htm

記得採納啊

❺ 抗日影片觀後感150字左右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抗日影片愛國主義影片,片名叫《雞毛信》。 這部影片講的是:有一位兒童團團長叫海娃,他一邊放羊,一邊放哨。有一天,海娃的爸爸交給他一封插有雞毛的信,讓他趕快送給八路軍張連長,並說這封信非常重要,千萬不能丟。海娃讓爸爸放心,保證完成任務。他把信揣好,就趕著羊去送信了。 海娃剛一出村,就遇見了鬼子,海娃急中生智,把雞毛信藏在了領頭羊的尾巴下,終於躲過了鬼子的搜察。誰知鬼子餓了偏偏要吃羊肉,把海娃和羊趕進了羊圈裡,到了半夜,海娃趁鬼子們睡著了,悄悄地把雞毛信一揣逃了出來,他冒著生命危險,終於把雞毛信安全地送到了八路軍張連長的手裡,可海娃卻昏倒了,他已經三天沒吃東西了。張連長按照信上的地圖,帶著部隊,成功的將鬼子的炮樓端掉了。
看了這部影片,我感覺海娃很勇敢,遇到事情會隨機應變,
一個十四歲的孩子能躲過鬼子的嚴密搜查,機智的把雞毛信安全的送到八路軍張連長的手裡真是不簡單。
影片給我了很大的啟發:在越危險的情況下,越要冷靜,不
能沖動,不能逃跑,要隨機應變。我要向海娃學習,熱愛祖國,熱愛黨。好好學習,長大了為人民服務。

❻ 三毛流浪記(木)觀後感150字

《三毛流浪記》讀後感

在這個美好的寒假裡,我讀了一本書叫《三毛流浪記》.我覺得三毛很可憐,他沒有家,也沒有爸爸媽媽,他傷心極了.
一天三毛終於有了一個家,他和小男孩去撿木頭,他們看見一根粗木頭在河裡,他們想用竹子把木頭拖到岸上,沒有成功,他們就走了.突然,三毛跳了下去把木頭撿了上來.
三毛很珍惜東西,不浪費東西,真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❼ 電影《老師,您別走》觀後感150字

電影《老師,您別走》觀後感
電影《老師,您別走》主要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周歆瑤是古溪村的大學生,其父是山村裡唯一的老師,因家父病逝回家,看到山裡的孩子沒了老師,她放棄了城裡的工作,成了小學的自願者老師,她把青春年華和年輕的生命永遠留在了山村小學和孩子們的記憶里。她向我們真實地闡釋了什麼是師德,什麼是愛!
老師,您別走,我們的學習需要您,我們還有許多知識沒學,我們還有許多做人的道理不懂。電影那一幕幕感人的畫面深深的留在我的腦海里,我暗暗發誓長大後,我也要做一個富有愛心,關愛別人的人民教師。

❽ 寫一篇觀看奇跡森林電影的觀後感150字

人生就像各種各樣的朱古力,你永遠不會知道那一塊屬於你。」阿甘母親的這一理解,向我們闡明了: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是存在,而且是獨一無二的。阿甘,正是聽著這樣的教誨,一步一個腳印地踩出屬於自己的生活的奇跡。從智商只有75分而不得不進入特殊學校,到橄欖球健將,到越戰英雄,到蝦船船長,到跑遍美國,阿甘以先天缺陷的身軀,達到了許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許終其一生也難以企及的高度。在影片的開頭和結尾你都會看到:在廣闊的藍天下,一根輕盈而潔白的羽毛從天而降,緩緩地降落在阿甘的腳下。這其實是影片在暗示: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人把生命看得像羽毛般純潔,平淡而美麗,那麼,這個人一定是阿甘。阿甘天生就註定不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但上天又是如此公平,往往,它會令起點不高的人比天生優越感十足的人更早,更深刻地認識到生活的真實。幼年的阿甘腿有殘疾,阿甘的母親不得不為兒子套上一個笨重的鐵架子,以輔助行走。放學後,同伴們在路上譏笑他,玩弄他,追趕著扔石頭。女同學珍妮喊道:「阿甘,快跑。」阿甘驚慌,拔腿就想跑,跌倒了掙扎著爬起。漸漸地,鐵架子不在束縛著他,他奔跑如飛。同伴們追不上他,眼睜睜的束手無策。這是阿甘人生中的第一個奇跡。跑得快真是好世界。憑著驚人的奔跑速度,阿甘進了橄欖球隊,以後又進了大學並最終順利畢業。不久,他參加了越戰。在越南戰場上,阿甘的部隊中了埋伏,一聲撤退令下,阿甘記起珍妮的囑咐:「打不過,就跑。」阿甘於是轉頭就跑。他成了唯一倖免的人。看到這里,觀眾大概都會發笑。阿甘如果不是跑得快,就不可能後來返回去救出負傷的戰友;阿甘如果不回去拯救戰友,那麼阿甘也就不是阿甘了。阿甘因戰功顯赫而受到總統接見。這是導演為我們准備的一幕喜劇,但我們卻不會為此而覺得誇張,可笑。有的人常感覺生活負擔過重,面前困難重重,因此整天垂頭喪氣,鬱郁不歡。阿甘的信念這樣的單純,目標這樣的清晰,即便先天不足,前有窮山惡水,他也以平常心視之,並最終一一跨過,這並不是說愚人之福,保持這種態度和意志的人,信念能減輕他許多關於生命的重負,而使他達到生命之巔。阿甘一生中只有一種愛支撐人生,那就是母愛;阿甘一生只愛一個女孩珍妮,除此他永遠心如止水;他可以為了紀念死去的戰友布巴,而干起自己並不熟悉的捕蝦業(僅僅是由於布巴的一句話)。。。。。。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阿甘的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在指引著他,他也只為此而踏實地,不懈地,堅定地奮斗,直到目標的完成,新的目標的出現。沒有單純的抉擇就不會沒有心靈的雜念;而沒有心靈雜念的人,大概才能夠在人生中舉重苦輕。阿甘的一生中出現了許多奇跡,但這些奇跡沒有、也絕不會引導你去羨慕他,你只會欣賞和阿甘一起的那些歲月、生命和歷史,體味個中的苦甜,以期「跨越缺陷,完美人生」……

❾ 勵志電影觀後感150字

然而這一切告訴我們,幸福在艱難的過程里也是要有動力的。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他可以被妻子拋棄,可以被房東趕出家門,可以被所有的公司拒之門外,但他卻擁有著唯一屬於他的財富——他的兒子。
他可以在球場上很嚴肅的對兒子說:「假如你有夢想,那麼請保護好它。」在那一刻,他都未必能堅持住自己的夢想,但是他卻鼓勵兒子能夠堅信。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告訴我們:在漫長的人生,幸福永遠是短暫的,幸福是當苦難經過努力轉變為成功時那一瞬間的感覺。所以,當幸福來敲門時,請你一定要好好的招待它,緊緊的抓住他,別讓它在你的指縫中溜走。因為只有你自己才可以讓自己感覺幸福!

閱讀全文

與流浪電影觀後感15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台灣絕版電影紅唇劫1987 瀏覽:691
八十年代電影演員朱琳 瀏覽:262
周星馳電影我愛一根柴 瀏覽:761
黎明之眼電影完整版 瀏覽:440
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結構 瀏覽:129
電影人物的動作圖片 瀏覽:524
東方列車電影圖片 瀏覽:758
深圳那裡有5D電影院 瀏覽:859
電影院現場票價一般多少錢 瀏覽:666
芭芭拉電影完整版 瀏覽:19
中國與俄羅斯的愛情電影 瀏覽:194
韓國限制電影中文登山目的 瀏覽:275
流行音樂在電影中的運用 瀏覽:275
有什麼殺手電筒影 瀏覽:298
美國電影實習生演員表 瀏覽:878
用英語介紹一處電影院 瀏覽:113
泰國電影娜拉事件 瀏覽:823
豪哥電影全集完整版 瀏覽:748
春節期間的電影票都很貴嗎 瀏覽:654
法國有女人生小孩電影 瀏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