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人間蒸發》詳細劇情及結局
《人間蒸發》劇情:2011年,日本發生了9級強烈地震,一萬五千多人死亡,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全日本陷入核輻射的恐怖之中。
渴望單純愛情的加嘉不顧危險,跟未婚夫宏泰東渡日本。來到宏泰家在富士山下的經營的赤石溫泉。剛剛安頓下來加嘉就發現未婚夫一家和周圍的居民不但行為詭異,還對她充滿了敵意。
每當夜晚跟宏泰慾火焚身親熱時,他的母親節子就如鬼魅出現在他們面前。宏泰的姐姐美智子在加嘉泡溫泉時,偷偷跑過來對她挑逗。與宏泰母親有多年私情的僕人忠男也眼睛裡也充滿了慾望。
一天深夜,加嘉無意間撞入了村民的秘密會議,噩夢開始了。加嘉被囚在溫泉旅館一間永遠無法逃脫的狹小的房間內,面對一群失去了人性的野獸。
結局:一次夜晚衛凌經常夢見加嘉和她睡在一起,早上醒來地上只留下一灘水漬。周圍的人逐一死亡,恐怖事件逐漸升級。而一切都指向了人間蒸發的加嘉。但是衛凌知道,事件背後一定隱藏著更大的秘密。
(1)電影隨性所問結局擴展閱讀:
《人間蒸發》是由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發行,梁德森執導,鍾麗緹、李燦森、柳岩、神樂坂惠、阿布真理、繆俊傑等主演的推理驚悚電影,取材自2011年日本大地震及核泄漏事故,於2013年4月28日中國全國公映。
《人間蒸發》首次嘗試了將推理和驚悚兩種電影類型相結合,題材新奇,是一部之前國內電影很少涉足的推理驚悚類電影。由於導演具有的日本游學背景,再加上影片全程在日本拍攝製作,使得《人間蒸發》充滿了非常流行的推理驚悚氣質。
『貳』 地獄無門電影最後結局問題
《地獄無門》電影最後結局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爾虞我詐,以及人性的瘋狂。
民國初年,中央特警組密探九九九在追捕通緝犯勞力士的途中,誤入一個名為「大家鄉」的小村子。
表面看上去這是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最大的問題就是「窮」,但村子隱藏的秘密要比窮可怕得多:這其實是一個血腥的「食人村」。在保安隊長的高壓統治下,村民專門伏擊經過的路人,一旦逮到人,就拉到屠宰場進行肢解,然後全村人一起分食。
盡管九九九最終幹掉隊長,救出與自己一見鍾情的村女阿蓮,帶著同伴逃離了「大家鄉」,但影片的結局卻令人窒息:
九九九與阿蓮聯手殺死尾隨他們上船的村民,救回落水的同伴後九九九再度上船,卻看到令自己崩潰的一幕:阿蓮剖裂屍身胸口,雙手捧起一顆血淋淋、仍在跳動著的心臟,說:「你看,它還在動!」
雙手捧著的那枚仍在搏跳、血淋淋的心臟,伸向的不只是九九九,還是屏幕之前的觀眾:「你看這一顆心。」然而,此結局不啻一則悲觀主義的預言:大家鄉的吃人世界,不是哪一個人所可以逃離的,它會傳染散播,沿著河流而行,就像片尾的那一座浮島。
徐克的《地獄無門》可以說是對當時社會的一個影射,將整個香港社會大環境用一個不知名的村子作為隱喻,而其中的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蔑視直至互相殘殺,與現實中的殘酷斗爭又有何區別?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到了爾虞我詐的地步,彷彿又再現了魯迅《狂人日記》筆下的瘋狂世界。
影片中的村落,屠宰房,以及人物的裝飾都有極強的暗指性,試圖構置出一個不同於常人但又覺熟悉的奇異世界,影片中的吃人可以說是對於中國傳統尤其是自五四以來的文學情景和世界想像的一個巧妙的回應和深化。
結尾部分,女人捧著心的定格尤其意味深長,當我們自以為已經遠離那萬惡的世界時,卻不知那萬惡已經在心裡生根發芽,哪裡可以逃脫人吃人的世界?根本無路可逃,因為人心就是殘忍而嗜殺的。
導演徐克個人簡介及作品:
徐克(Hark Tsui),1950年2月15日生於越南西貢市,祖籍廣東汕尾海豐,華語電影導演、編劇、監制、演員。
1978年,拍攝個人首部電視劇《金刀情俠》。
1979年,執導電影處女作《蝶變》。
1981年,憑借黑色喜劇片《鬼馬智多星》獲得第1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
1983年,執導奇幻武俠電影《新蜀山劍俠》。
1987年,主演劇情片《最後勝利》,憑借該片獲得第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
1991年,拍攝動作電影《黃飛鴻之一壯志凌雲》。
1992年6月26日,擔任監制並參與編劇的武俠電影《笑傲江湖Ⅱ:東方不敗》上映;8月27日,擔任監制並參與編劇的武俠電影《新龍門客棧》上映。
1994年,執導並監制古裝愛情電影《梁祝》,憑借該片獲得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 。
1997年4月4日,執導的首部好萊塢電影《反擊王》上映。
2001年,執導古裝奇幻動作片《蜀山傳》。
2005年,拍攝武俠電影《七劍》。
2007年,參與執導動作電影《鐵三角》。
2010年,拍攝古裝懸疑電影《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獲得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
2011年,執導武俠電影《龍門飛甲》。
2013年,執導古裝懸疑動作電影《狄仁傑之神都龍王》。
2014年,執導諜戰動作電影《智取威虎山3D》,憑借該片獲得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第3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第16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導演獎 。
2017年1月28日,執導的奇幻動作喜劇片《西遊伏妖篇》上映。
2018年,執導了古裝懸疑動作電影《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叄』 電影《晚秋》結局到底是什麼意思沒看懂!
安娜在兩年後出獄,繼續赴約,帶著信念,其實勛一直沒有離開,一直等著安娜,最後大家有美好的期望,但是那不可能是勛來了。
首先第一聲門響是有人進來,在這個過程中安娜對著咖啡手動著蛋糕,然後第二聲門響,大家誤會最多的就是這里,其實應該是第一聲門響進來的客人離開出門的聲音。
出獄後的安娜一直在他們相約的地方等著,每天不同的人來人往,安娜意識到了,隨後安娜對著勛(此時勛已經死了)說」好久不見」。開放式結局,憂傷貫穿全劇始終。
(3)電影隨性所問結局擴展閱讀
劇情介紹:
《晚秋》根據李滿熙導演1966年的同名電影改編而成,影片以美國西雅圖為背景,講述兩名男女在異國他鄉的愛情故事。
本在監獄服刑的安娜(湯唯 Wei Tang 飾)因母親過世獲得三天假期,入獄七年來首次踏上歸家之路,並於長途汽車上邂逅了勛(玄彬 Bin Hyeon 飾)。不夠車錢的勛用手錶做抵押借了安娜的錢,約定到西雅圖再見。
一個是弒夫假釋的女犯,一個是專門「吃軟飯」的情場騙子,兩個互相隱瞞了身份的陌生人就這樣在邂逅中漸生情愫,在短短三天內談了一場浪漫戀愛。
『肆』 電影一聲嘆息結局
影片以男主在沙灘上看著妻兒戲水時接聽一個電話結尾。男主那一臉驚慌之色成為影片給觀眾留下的懸念。茫然的張望使人感受到婚外戀給當事人的不僅是迷惘,而且在以後生活中會不時地給人一個措手不及。
電影講述了一個職場男人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與一名同時墜入愛河,從此"一飾兩角":丈夫和情人。但是在最後離婚的關頭他卻猶豫了,同時妻子出事他在陪護中也知道了妻子的不容易,最終選擇回歸家庭,但是影片的最後那個鏡頭也是很無奈:對於情人,他還是愛的吧,可是畢竟時間不對,只能一聲嘆息!
影片評價
這部電影深刻地體現了男人步入中年後的感情生活,不自覺地成了感情的俘虜。梁亞洲這個男人對兩個女子的不同感覺,在吃葡萄時與吃葡萄後的酸甜苦辣。片中梁把李小丹放到樹後作勢要走,在哀求無望時李小丹果真從樹上跳下,摔傷了腿。
趴在梁的背上,李哽咽著說怕梁真的離開自己。也表現出了許多婚外戀者對這份感情沒有把握、沒有安全感的心態。宋曉英的意外摔傷,讓梁亞洲解決了這種三角關系。影片以梁在沙灘上看著妻兒戲水時接聽一個電話結尾。
梁那一臉驚慌之色成為影片給觀眾留下的懸念。茫然的張望使人感受到婚外戀給當事人的不僅是迷惘,而且在以後生活中會不時地給人一個措手不及。
『伍』 《影》這部電影結局沒看懂
《影》結局是開放性結局,留給觀眾自己想像
三個可能結局
一、影出門後,告訴了大臣真相,田戰和大臣共同擁立他們心中的子虞為沛國的新王,看到眾人俯首稱臣,小艾看到後,才發現此時境州已經完成了他人格的蛻變,變成了新的子虞,小艾之前對他的憐憫已經盪然無存,影又把香囊還給了她,意味著他依然想要佔有她,而她又無力改變什麼。
二、影出門後,告訴了大臣真相,結果被田戰一刀斬殺,田戰稱王。因為故事最後只有小艾和田戰知道子虞的真實身份,影本來也不是子虞,小艾為了活命,看到影被斬殺的一幕,不敢出門。
三、影出門後,告訴了大臣真想,被田戰所殺,田戰告訴眾臣,自己才是真正的沛王。而之前的沛王只不過是自己的影子,從三點就可以看出來他是真王。一是沛王在大殿上射田戰,田戰表現出來的冷靜,沛王離得那麼近居然都沒有射中,不是射不中,是不敢射中,最後還是田戰自己插了一箭;二是面對公主死亡時候兩個人的態度,田戰是傷心欲絕,而沛王表現的非常的冷靜;三是尋找到子虞的藏身之地,按說沛王是不知道子虞的藏身之地的,知道子虞藏身之地的只有田戰、影和小艾。影和小艾是不會告訴別人的因為這樣他們會招來殺身之禍,那隻能是田戰,而為什麼最後沛王又知道了,因為他們中田戰才是真的王,他把子虞藏身之地告訴了沛王,沛王才派人殺子虞。
『陸』 電影《黑暗面》結局
影片最後貝倫把照片貼起來讓男主角看到,並把鑰匙放床上給男主角,暗示讓男主角把貝倫找回來。
說明這張照片是一直在貝倫口袋裡的,隨著貝倫被關密室照片也隨之失蹤,最後照片突然出現在了鏡子上,加上鑰匙放在了床上,其實就是讓男主角認為是貝倫回來過了,並且在家遇到了法比安娜。
最後法比安娜選擇了退出(把在男主角家找到的鑰匙項鏈還給了男主角),並且法比安娜把貝倫的這張照片貼鏡子上暗示讓男主角不要放棄貝倫,讓男主角把貝倫找回來。
人物介紹:
1、亞德里安·薩拉曼卡
年輕的交響樂團指揮,具有備受好評的天賦和才華。和女友貝倫從西班牙來到哥倫比亞並租下了這幢大宅。後貝倫只留下一段視頻出走,郁悶之下很快和酒館的女招待法比安娜在一起。為波哥大交響樂團指揮的候選人。
2、貝倫·埃切維里亞
女鞋設計師,跟隨男友亞德里安來到哥倫比亞,所設計的鞋生產廠家在西班牙。從房主艾瑪處租下這幢位於郊區的大房子,喜歡狗,對艾瑪的狗漢斯互有好感,在因亞德里安和同事的曖昧簡訊氣憤不已時,由艾瑪告知了密室的故事和鑰匙。
『柒』 電影『一聲嘆息』的結局是怎樣
《一聲嘆息》改編自王朔的《狼狽不堪》,是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愛情電影,由馮小剛執導,由張國立、徐帆、劉蓓等主演。影片講述了編劇梁亞洲在妻子宋曉英與情人李小丹之間處理著微妙關系的故事。
電影講述了一個職場男人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與一名同時墜入愛河,從此"一飾兩角":丈夫和情人。但是在最後離婚的關頭他卻猶豫了,同時妻子出事他在陪護中也知道了妻子的不容易,最終選擇回歸家庭,但是影片的最後那個鏡頭也是很無奈:對於情人,他還是愛的吧,可是畢竟時間不對,只能一聲嘆息!
『捌』 電影《老無所依》的結局是什麼意思啊
警長貝爾開車過去,旅店那邊的槍聲已響,獵人茂斯已被被墨西哥人幹掉,看來墨西哥毒販也在尋找錢的下落。雖然我們看到茂斯被一個女人引誘,沒看到茂斯和她發生了什麼,槍手驅車逃走後,我們只看到了死在游泳池裡的女人和旅店門口躺著在血泊中的茂斯,這些場面里沒有看到墨西哥人拿走錢箱;反證是:不然殺手奇古爾會繼續追殺這些墨西哥人的,可他沒有。再有如果是奇古爾殺死了茂斯,大家都知道他的手法,導演一定表現,而此刻茂斯受的是槍傷,顯然與墨西哥人有關。
警長湯姆夜晚又去了一趟旅館,發現了通風口擋板被拆卸了下來,這說明墨西哥人沒得到的錢,只有殺手奇古爾知道茂斯的藏錢方法,螺絲釘里攙著一枚硬幣可以說明。這里順便交代了一下錢的去向。
奇古爾來到了茂斯的家,將茂斯的妻子做掉;他出門時看看自己的腳有沒有血是一種暗示。這里是強調,這個殺手即便得到了錢,依然要兌現自己說過的話。因為電話里茂斯沒有答應他的條件;進一步表明了這個殺手的兇殘,也警告世人貪婪的後果。
撞車也暗示殺手奇古爾得到了錢,不然他就不會給孩子100美金的。而更重要的是,好萊塢認為影片最好的結尾是『新的開始,』此劇導演也沒能離開這種套路。奇古爾這邊辦完一切、勝利逃亡,處理胳膊一是能突出真實性,也又一遍塑造了奇古爾的淡定;他又回到了我們的生活,讓禁不起誘惑的人們來與他對決!這樣奇古爾就有了象徵意義,代表了老天對慾望的掌控!
結尾之所以表現得撲朔迷離另一個原因,一般美國式電影都拍成『正義戰勝邪惡』,而此片正相反,這帶來一個問題,審查和觀眾能不能接受。後期完成人員肯定也強烈地意識到這點,因此剪成了這樣的風格,此刻我們更注意新起的事件,沒太在意慣常的套路——心理釋放。此處理也正好與全片的風格統一,突出一個『真』;如同我們經常看到的紀錄片,其效果就是留給了觀眾充分的想像空間。
警長的感慨,是社會與時代的變遷,即便法律、治安等多嚴,都會力不從心,總會有人生存其中,與之對抗的。
由於影片故事曲折,敘事真實,視角獨特,區別於以往好萊塢的大片,因此勇奪了2008年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桂冠。
『玖』 電影《第一誡》的結局是什麼意思
結局:被上身的余文樂回到雜物科辦公室,殺死四眼同事,然後在牆上的照片畫上血印,偽裝成是鬼殺了人後約他們到廢棄工廠見面。而鄭伊健最後一次見到鬼還是在學校時的外賣女形態,隨後他就去外賣女工作的地方去悼念她,往後發生的一切包括鬼上女警身然後余文樂追回家等等都是余文樂獨自經歷的,所以鄭伊健當然不會懷疑這是一個圈套。
鄭伊健跟余文樂去到廢棄工廠,余文樂將他殺了。完成這一切以後,余文樂回到警局,向上司編造了他設計好的劇情:鬼約他們去廢棄工廠,然後鬼以鄭伊健老婆的形態出現,接著鬼通過跳舞上了鄭伊健的身,余文樂迫於無奈只能殺死他。上司對於雜物科一貫的作風很熟悉,正如鄭伊健之前對余文樂說的:「我知道(因為鬼上身而)被我們殺死的人很無辜,但是沒得選」。(劇終)
(9)電影隨性所問結局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刑警李國強擊斃了殺人魔王陳福來,自己也身中數槍生命垂尾。他在醫院休養了四十九天,但剛剛出院就告知職位已被調至雜物科,只因為他的證詞里有一些科學無法解釋的靈異現象。來到雜物科的李國強遇見了黃警督,這個微胖又酗酒的中年人告訴他,和別的部門不同,
雜物科專門處理那些所謂的「靈異事件」,但若想在這里生存下去,就必須堅定一個信念,那就是第一誡:「這個世上沒有鬼!」可是這個世上卻真的是有鬼的,連月來發生的數起詭異的自殺案件引起了李國強的注意。通過調查,他發現這是陳福來的魂魄殺心不改,
他可以通過觸碰附在任何人的身上,然後操縱他們的身體為所欲為。為了制伏兇手,李SIR和黃SIR強強聯手,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大追擊。然而就在此時,李國強卻漸漸的分不清楚,一直都在鼎力幫助自己的黃警督,他到底是敵是友。
『拾』 怎麼看懂電影《活著》的結局
活著的結局又講到了在前面也提到過的那段話。
雞長大了就變成了鵝,
鵝長大了就變成了羊,
羊長大了就變成了牛。
後來又說道,饅頭說「我長大了要騎在牛背上。」姥爺說「不,那個時候,日子就越來越好了。饅頭要去坐火車,坐飛機。」
我覺著可以從如下的幾個層面去剖析:
第一,是張藝謀通過改變了原作的結局,並用這樣的一個相對溫暖的結尾來升華主題。讀完原著,讀者可能會不禁思考「活著就好,活著就好。」而張藝謀講故事的過程中,將福貴的命運密切的和時代的變遷聯繫到了一起。福貴一家最後還有好幾口子人,最後過上了還算安逸的生活。饅頭還小「將來要坐飛機和火車」,生活還是充滿希望的。小人物無法改變世界的進程,但是在歷史的大潮下,無論在漂流的過程中經歷了什麼,生活還是有溫暖的有光亮的。這比原著最後剩下的福貴和牛更有力量,這是一種溫暖的力量。
第二,家珍對於過去的釋懷。饅頭最後買了一窩子小雞。把小雞放到了家珍一看到就會想到有慶的皮影箱子里,她不再敏感,只是看著。也是切了作品的主題,生活應有的態度之一——看淡曾經的經歷。
最後,是小雞的具象。因為小雞會變成鵝......這個家族因為有了饅頭的慢慢成長而有了希望,小雞放到皮影箱子里,象徵的是新的希望放在了舊的悲傷中,給一家以希望,也給觀眾傳達出希望。
在小屋子裡的這一段,雖然平和但是無處不透漏著溫暖和希望。讓大家看完了福貴坎坷的藝人也沒多少扼腕,反而是會回憶起自己生活中苦難的不值一提,我認為結局算是圓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