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隋朝到清朝電影或書籍的讀後感觀後感,急!!!!!!!!
在短短三十幾年中,隋王朝恢復了幾個世紀以來因割據紛亂幾乎中斷的對外關系。通過「絲綢之路」的商業往來,促進了中國與西亞的相互交流。在東亞,隋與新羅、百濟、日本的使者來往頻繁,特別是日本有不少的僧人、學生到中國來學習;隋煬帝派裴矩到西域,招引各地商人來參觀貿易,還派使者遠至東南亞真臘、赤土等國,使隋代中國在亞洲的地位和影響力都得到增強。為後世盛唐打下了一定的基礎。隨著對外關系的改善和交流的發展,當時的地理學也有了較大的發展。煬帝下令撰寫的《區宇圖志》共1200卷,是一部圖文並茂的全國地理專著,在中國地理學發展史上佔有相當的地位。
在中國歷史上,隋朝與秦朝相比,有許多相似之處。首先,隋與秦都是憑借強大的武力統一分裂多年的中國,而緊接著完成一系列改革,使經濟得以發展。與此同時,又對人民大施徭役,致使民不聊生,終於使政權毀於一旦,短命而亡。然而,也正是憑藉此時國家對物資財富豐盈的積累,為後世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從而,帶來了隋之後中華民族引以為驕傲的盛唐文化。
❷ 關於隋朝的歷史
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朝代之一,隋唐時期也是全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期 。隋朝在政治上確立了重要的制度——三省六部制,創建了影響深遠的科舉制度,改革律令;在軍事上繼續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在經濟上,一方面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另一方面則採取了「大索貌閱」和「輸籍定樣」等措施,以增加政府收入。隋朝還興修了舉世聞名的大運河,鞏固了中央對東南地區的統治,加強了南北經濟、文化的聯系。
這是一個苦難而又輝煌,偉大與罪惡並存的皇朝。隋朝是五胡亂華後漢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4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楊堅,推行漢化,為後來唐宋漢文化大發展奠定基礎。隋唐時期也是全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期 。隋文帝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楊堅襲此封爵,即位後立國號為「隨」,但其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隋」。
大隋之盛世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空前,當時社會是繁榮與開放的社會,此時的中華帝國國泰民安、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社會安定,戶口銳長,墾田速增,積蓄充盈,甲兵強銳,威動殊俗,幅員萬里。有隋文帝開創的「開皇之治」。
這個時期是中華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都達到登峰造極的全盛黃金期,當時中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當時的東亞鄰國包括新羅、渤海國、日本等國家的政治體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響,這個朝代是唯一讓日本對中國稱臣朝貢的朝代,大隋帝國與倭國(即是日本)是宗主與藩屬的關系。唐王朝與日本則是國與國的關系。隋洛陽城
大隋天子於西元581年二月甲子日接受北周皇帝禪讓,建立了大隋皇朝,隋文帝以大興城為京師、隋煬帝以洛陽為京師,實行東西兩京制:西京長安、東京洛陽。589年,揮師南下,滅了長期割據南方的南朝最後一個朝代——陳朝,統一中國。
隋天子世襲表
大隋太祖武元皇帝 隋太祖 楊忠 【隋高祖追崇】
大隋高祖文皇帝 隋文帝 楊堅 年號:開皇、仁壽(581-605)
大隋世祖明皇帝 隋煬帝 楊廣 年號:大業(604-617)
大隋世宗成皇帝 隋成帝 楊昭 【隋恭帝追崇】
大隋世宗恭皇帝 隋恭帝 楊侑 年號:義寧(617-618)
隋隆帝 楊浩 年號:天壽(617)
皇泰帝 楊侗 年號:皇泰(618)
行政區劃
簡介
隋朝行政區劃,發生兩次重大變化。隋文帝基本統一天下後,鑒於從東漢末年開始的州郡縣三級隋朝行政區劃圖制已經混亂不堪,廢除天下郡置,改為州縣二級制。隋煬帝繼位後,不久將所有的州改為郡,實行郡縣二級制,全國190個郡,1255個縣。隋朝時把洛陽為東都。
古今地名參照
江都(揚州)、餘杭(杭州)、巴陵(岳陽)、新安(歙縣)、彭城(徐州)、梁郡(商丘) 大致位置,並不完全重合,僅作參考。
郡名
古雍州地:京兆、馮翊、扶風、安定、北地、上郡、雕陰、延安、弘化、平涼、朔方 鹽川、靈武、榆林、五原、天水、隴西、金城、抱罕、澆河、西平、武威 張掖、敦煌、鄯善、且未、西海、河源
古梁州地:漢川、西城、房陵、清化、通川、宕渠、漢陽、臨洮、宕昌、武都、同昌 河池、順政、義城、平武、汶山、普安、金山、新城、巴西、遂寧、涪陵 巴郡、巴東、蜀郡、臨邛、眉山、降山、資陽、瀘川、犍為、越巂、牂牁 黔安
古豫州地:河南、滎陽、梁郡、譙郡、濟陰、襄城、潁川、汝南、淮陽、汝陰、上洛 弘農、浙陽、南陽、清陽、淮安
古兗州地:東郡、東平、濟北、武陽、渤海
古冀州地:信都、清河、魏郡、汲郡、河內、長平、上黨、河東、絳郡、文城、臨汾 龍泉、西河、離石、雁門、馬邑、定襄、樓煩、太原、襄國、武安、趙郡 恆山、博陵、河間、涿郡、上谷、漁陽、北平、安樂、遼西
古徐州地:彭城、魯郡、琅邪、東海、下邳
古荊州地:南郡、夷陵、竟陵、沔陽、沅陵、武陵、清江、襄陽、春陵、漢東、安陸 永安、義陽、九江、江夏、澧陽、巴陵、長沙、衡山、桂陽、零陵、熙平
古揚州地:江都、鍾離、淮南、弋陽、蘄春、廬江、同安、歷陽、丹陽、宣城、毗陵 吳郡,會稽、餘杭、新安、東陽,永嘉、建安、遂安、鄱陽、臨川、廬陵 南康、宜春、豫章、南海、龍川、義安、高涼、信安、永熙、蒼梧、始安 永平、鬱林、合浦、珠崖、寧越、交趾、九真、日南、比景、海陰、林邑
政治制度
中央官制
三省六部制隋文帝楊堅即位後首先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廢除北周附會《周禮》六官所建立的官制,代之以新的職官制度:「置三師、三公及尚書、門下、內史、秘書、內侍等省,御史台、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國子、將作等監,左右衛、左右武衛等府。」以強化中央集權和恢復漢族王朝官制的傳統。尚書、門下、內史三省制是隋代中央官制的核心。三師、三公雖然地位崇高位居一品但實際上只是榮譽職務。隋代尚書省的地位很高,《隋書·百官志》說「尚書省,事無不總」,反映了它作為最高國家行政機關的地位與權力。
地方官制
隋代地方上分為州、郡、縣三級,後於開皇三年廢除郡的行政設置,以州直接統縣。隋代州的長官每年年底都要進京述職,稱為朝集使。朝廷則派司隸台官員或別使巡省地方。
科技
趙州橋1. 李春設計和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比歐洲早700多年
2. 劉焯制定的《皇極歷》,是當時最先進的歷法
3. 發明世界最早的整體雕版印刷
4. 京杭大運河的貫通
5. 大興城的修建不僅是中國古代城市建設規劃高超水平的標志,也是當時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的綜合體現。大興城乃當時的「世界第一城」
❸ 隋朝歷史
隋朝的建立
北周宣帝時期的政治腐敗,民不聊生,社會矛盾激化,導致統治集團內部的分裂,給楊堅為首的漢人將領奪取政權的機會。580年,周宣帝病死,繼位的周靜帝年僅八歲,以大丞相身份輔政的楊堅,從而控制了北周的軍政大權。相州(今河南安陽)、鄖州(今湖北安陸)、益州(今四川成都)等地的總管曾先後舉兵反對楊堅,都被楊堅所平定。581年,楊堅在消滅北周殘余勢力後,以「受禪」為名,廢周靜帝自立為隋文帝,國號為隋,改元開皇,定都大興(今陝西西安)。
改革府兵制度
開皇十年(590年),隋文帝對原西魏、北周的兵制——府兵製做了重大改革。府兵是當時的職業軍人,兵士都由軍府統領,並不列入各州縣戶籍,其家屬也隨營居住,居不定所。改革後,軍人除仍保留原有軍籍、隸屬軍府外,同時與其家屬一起編入各州民戶,可以按均田令分得土地,平時從事生產;並按規定輪番到京城宿衛,或執行其它任務。
改革後,堪稱「兵農合一」,以往士兵須專注練兵,向政府索取糧食及開支,此舉令士兵自給自足,同時節省政府開支。
編制《開皇律》
北周時的律法有時松,有時嚴,不好掌握,導致刑罰混亂。隋文帝即位後,於開皇元年(581年)命高頑等人在北齊北周舊律的基礎上更定法律,在開皇三年(583年)又讓蘇威等人加以修訂。這就是《開皇律》。《開皇律》分十二卷,500條,刑罰分為:死刑、流刑、徒刑、杖刑、笞刑五種二十等。廢除了鞭刑、梟首、裂刑等酷刑,簡化了律文,是唐代及其以後各代法典的基礎。
隋唐大運河
隋代的政治和軍事中心位於黃河流域,尤其是關中地區,在平定南陳期間,為了運兵南下,開始修建運河。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三月平定南陳後,為了將江南的糧食和紡織品運送到北方,又陸續開鑿了數條運河。最終形成以東都洛陽為中心,首尾相連的幾條運河。
隋文帝開皇元年(582年),修建西安到潼關的廣通渠,二年開皇七年587年,隋為興兵伐陳,從今淮安到揚州,開山陽瀆,後又整治取直,中間不再繞道射陽湖。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開通濟渠,工程西段自今洛陽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黃河,東段自滎陽汜水鎮東北引黃河水,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經商丘、宿縣、泗縣入淮通濟渠,又名汴渠,是漕運的幹道。隋煬帝大業四年608年又開永濟渠,引黃河支流沁水入今衛河至天津,繼溯永定河通今北京。公元610年繼開江南運河,由今鎮江引江水經無錫、蘇州、嘉興至杭州通錢塘江。至此,建成以洛陽為中心,由,廣通渠,永濟渠、通濟渠、山陽瀆和江南運河連接而成,西接西安,南通杭州,北通北京,全長2700餘公里的大運河。
大運河為後世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在大運河修築成功和此後發揮作用的六百餘年時間之內成為溝通南北方的重要政治.經濟.文化的紐帶。但在隋煬帝大業年間修建過程中過重的勞役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負擔,使得民怨沸騰,成為隋末民變的誘因之一。
趙州橋
建造於大業六年(公元610年),設計者為李春,是目前世界最古老的現存完好的大跨度單孔敞肩坦弧石拱橋。
隋末民變
公元604年,太子楊廣弒父奪位,即隋煬帝。楊廣是一個好大喜功的暴君。楊廣修隋唐大運河,沿岸建40餘座行宮以便游覽江南。楊廣搜羅大江以南、五嶺以北的奇材、異石,又下令各地貢獻草木花果、奇禽異獸,征調大量力役,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此外他還為了反擊連年入侵者高句麗,三次大規模出兵討伐高句麗,可惜的是三次都大敗而回,死傷逾百萬。楊廣的行為淘空了隋朝雄厚的國力,國內矛盾空前激化,各地爆發反抗隋朝的起義:[2]
長白山首義——611年(大業七年)一月,王薄在長白山(山東章丘)起義。
楊玄感反叛——613年,楊素的兒子楊玄感於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北)起兵,隋朝的達官子弟紛紛參加。
瓦崗軍起義——616年,瓦崗軍首領翟讓在李密建議下,攻破要塞金堤關(河南滎陽東北),打下滎陽諸縣。617年(大業十三年),瓦崗軍攻破距東都洛陽僅百餘里的興洛倉。由於李密具有較高領導才能,翟讓把瓦崗軍的領導權讓給李密。李密稱魏公,建元永平,在興洛倉附近築洛口城,作為起義軍的根據地。隨後,瓦崗軍破回洛倉,直逼洛陽城下。瓦崗軍迅速發展為一支幾十萬人的起義大軍。
河北起義——616年,竇建德所領導的河北起義軍轉戰河北各地,占據了河北大部分地區。
江淮農民起義——617年,杜伏威領導的農民起義轉戰淮南,佔領了高郵,切斷了在江都(今江蘇揚州)的隋煬帝與北方的聯系,致使隋煬帝再也回不了中原。
李淵起兵——617年,太原留守李淵起兵攻克長安,擁立楊侑為傀儡皇帝,尊楊廣為太上皇。
在此形勢下,隋朝政權迅速土崩瓦解。當江都(江蘇揚州)城的東、西、北三面都被起義軍包圍,隋煬帝仍然在城內尋歡作樂。618年(武德元年),領導侍衛部隊的司馬德戡和貴族宇文化及發動政變,縊殺了隋煬帝。長安楊侑禪位於唐朝。隋朝至此滅亡,前後歷時37年。
618年洛陽守將隋王世充立隋煬帝楊廣太子楊昭的另外一個兒子楊侗為帝,年號 皇泰。皇泰二年619年,王世充廢楊侗自立稱帝。同年五月,王世充殺楊侗,亦謚為恭帝。隋統始絕。
帝王年表
隋朝·君主與年號 編輯 廟號 謚號 姓名 在世時間 年號 使用時間
高祖 文皇帝 楊堅 541年—604年 開皇 581年-600年
仁壽 601年-604年
世祖 煬皇帝 楊廣 569年—618年 大業 604年-618年
— 恭皇帝 楊侑 605年—619年 義寧 617年-618年
與隋恭帝同時並立政權:
— — 楊浩
(本為秦王) ?—618年 大業 618年
— 哀皇帝 楊侗
(本為越王) 604年—619年 皇泰 618年-619年
❹ 《隋唐》或《明清時期》的歷史題材電影,那位高手給我寫一篇300字的觀後感啊!!
寒假裡,我觀看了<<隋唐英雄傳>>這部電視劇.它以北周楊堅滅北齊,建立大隋,血濺玄武門為背景,以秦瓊 、咬金 、成等人為中心,演繹了隋唐人物的英雄氣概.這部電視劇被吵得沸沸揚揚,幾個台同時熱播,但我看了,不禁發出了疑問:這部電視劇真的像媒體宣傳的那麼好嗎?
第一,很多故事情節與<<隋唐演義>>不符.王婉兒是被宇文述殺死,不是宇文智及;和秦瓊一起進京的不光有王伯當、齊國遠、李如圭,還有柴嗣昌,宇文成都這時還沒有出現,所以齊國遠和李如圭並沒有在此時喪命;秦瓊進京時給他警告的是李靖,不是劉文靜; 秦瓊並沒有受過重傷,而且當時也沒有輸血的技術,更別說驗血型了,這個情節設計的實在有些荒唐;殺死文帝的不是煬帝,而是張衡,而且當朝掌握兵權的並不是楊林和宇文化及,是楊素和宇文述;李密也不是被程咬金硬拉上皇帝寶座的,他是殺了瓦崗舊主翟讓才坐上寶座,而李密也不是因為眾叛親離而失敗的,是因為在最後一戰中,他把能征善戰的秦瓊派去征蕭銑了;王世充的征討方式也和電視劇大不相同;在「秦王宮門掛帶」一集中,秦王沒有陷牢,他並沒承認自己勾引張、尹二妃;玄武門事變,發兵的是秦王李世民,不是太子和齊王。這些情節都違背了歷史,不知這部耗資巨大的電視劇要表現什麼!
第二,人物塑造的太假。秦瓊乃世之豪傑,並不像電視劇里塑造的那樣兒女情長,而且史書記載秦瓊「生得身長一丈,腰大十圍,河目海口,燕頜虎頭」,不像演員黃海冰表現的那樣玉樹臨風。
李世民可稱為一代明主,是有口皆碑的好皇帝,他不會天天把「以民為天」掛在嘴邊。李世民不像電視劇里表現的那樣願屈膝於李建成之下的人,導演把李世民塑造的太過於仁厚了。他不是不重視皇帝寶座,要不然,李世民當上皇帝之後,為何娶了李元吉的愛妃,為何不斷埋怨李淵沒有及早立他為太子呢?
在這部電視劇中,羅成的形象塑造得也不好,他竟和表哥秦瓊差點成了情敵。劇中,羅成成了痴情者的化身,為了一個女人而改變了自己的性格、意志,這不符合羅成的性格特徵,而且羅成的妻子不姓單,姓寇,他們是在馬蹄上締結姻緣,吳越反成秦晉的。
我覺得《隋唐英雄傳》的拍攝違背了歷史,它無法和《三國演義》相媲美,導演把這部電視劇現代化了,感性化了,但這正是我不願看到的。因為,它扭曲了英雄的形象。我認為這不是一部成功的電視劇。
❺ 隋朝歷史讀後感300字
在短短三十幾年中,隋王朝恢復了幾個世紀以來因割據紛亂幾乎中斷的對外關系。通過「絲綢之路」的商業 以來,促進了中國與西亞的相互交流。在東亞,隋與新羅、百濟、日本的使者來往頻繁,特別是日本有不少的僧人、學生到中國來學習;隋煬帝派裴矩到西域,招引各地商人來參觀貿易,還派使者遠至東南亞真臘、赤土等國,使隋代中國在亞洲的地位和影響力都得到增強。為後世盛唐打下了一定的基礎。隨著對外關系的改善和交流的發展,當時的地理學也有了較大的發展。煬帝下令撰寫的《區宇圖志》共1200卷,是一部圖文並茂的全國地理專著,在中國地理學發展史上佔有相當的地位。
在中國歷史上,隋朝與秦朝相比,有許多相似之處。首先,隋與秦都是憑借強大的武力統一分裂多年的中國,而緊接著完成一系列改革,使經濟得以發展。與此同時,又對人民大施徭役,致使民不聊生,終於使政權毀於一旦,短命而亡。然而,也正是憑藉此時國家對物資財富豐盈的積累,為後世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從而,帶來了隋之後中華民族引以為驕傲的盛唐文化。
❻ 如何較為客觀的評價隋朝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1,隋朝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及地位:
隋朝是在結束了370年的分裂對峙局面後重新建立的統一的封建王朝,盡管它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只有短暫的三十六年,但它在法制方面的建設不僅為後來完備的唐朝法律制度全面奠定了基礎,而且它所留下的沉痛教訓也為唐朝初年的統治者敲響了警鍾,使得他們時時不忘前車之鑒,從而開創了「貞觀之治」的政治局面,使唐律發展到古代法律成就的顛峰。可以說,隋朝法制是唐朝法制最直接的淵源。近代學者楊鴻烈在其1933年所著《中國法律發達史》中即對隋朝法制在中國法律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做了肯定,他指出:「隋是晉以後統一南北的重要朝代,所以那部《開皇律》上集六朝刑典的大成,下開唐人律學的先河,承先啟後,厥功甚巨。再說自五胡亂華,鮮卑族的後魏接著佔有北中國,帶來不少游牧民族的殘酷刑法,再加上中國歷朝固有相傳的許多制度,到了隋代均經過一番揀擇淘汰,才成功《開皇律》比較進步的五種刑名。」既然如此,隋朝法制理應受到學者們的重視。
但是,由於隋朝存在的時間很短,有關法制方面的史料大多毀於戰亂,因此對隋朝法制的研究受到客觀條件的極大限制。此外,由於隋煬帝始終被視為歷史上的暴君,又全面破壞了隋文帝時期剛剛建立起來的法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者們對這段法制進行研究的興趣,相應地,對隋朝法制的成就則論述較少,對其在歷史上的地位也就難以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對此,1979年以來,一些學者撰寫論文,在分析和闡述隋律特點的基礎上,重新審視隋律在中國法制史上的地位。
隋朝的疆域圖
2,隋煬帝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及地位:
一千多年以來,隋煬帝在大多數人眼中看來,一直是以一個昏庸無道,好大喜功,驕奢淫逸的無能君王在人們口中傳來道去。正所謂三人言市有虎,則眾信矣。
可是,隋煬帝就真的像那樣昏庸嗎?他堪比漢武康乾,不遜開皇貞觀。也許有人會說在歷史的記載中,楊廣弒父殺兄淫嫂,三征高句麗皆以失敗告終,勞民傷財,還有多次的南下江南,動用大量的民力修運河乘舟巡幸。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所謂的歷史是唐朝修的,而大唐帝國的締造者自然為了使自己的皇位來的名正言順,難免會對前朝的君王有些芥蒂,自然會措辭偏激。
可以說隋煬帝是因為一條運河而斷送江山的。也就是這條運河,被好多人拿來做文章。當大唐及後世的的統治者在享用著運河帶來的好處時,是否會想起還有一位帝王因為這運河而亡了帝國,成為了千古罪人。也就是這位人們口中的千古罪人,開辟了這一創舉,使得華夏子孫受益其中。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對於那樣擁有整個天下的帝王來說,有著比尋常人的尊貴。自然身上有惡習,可是,只能說隋煬帝不得天時人和。如果說隋煬帝的三征高句麗勝利了,那麼歷史就會說隋煬帝開闊了疆土,是為明主。為什麼這么說呢,看看漢武帝就知道了,漢武帝的一生基本就是在征戰中度過的,可是他既得天時又得人和,名將霍去病,衛青。關鍵的是他是以勝利者的形象出現在歷史的,所以自然就成了千古一帝。
要想做一件大事就不能沒有代價,隋煬帝的夢想是在他的帝國中完成一條前所未有的運河,只不過這代價太大了,以江山換運河。關於隋煬帝的其他,在這個眾多的帝王里也是極為優秀的,他推動了科舉制度的發展,加強了軍事的強化,這些又怎麼會是一個昏庸的人能幹出來的呢,只能說這是歷史和隋煬帝開的一個玩笑而已。
❼ 隋唐煙雨紀錄片觀後感500字
燕雲十八騎相傳是由羅成父親靖邊候羅藝領導的殺手騎兵部隊,是羅藝的殺手王牌。他們身著寒衣,腰佩彎刀,臉帶面罩,頭蒙黑巾,只露雙眼,外身還披著黑色長披風,腳踏胡人馬靴,馬靴配有匕首,眾人背負大弓,另外他們每個人身上也帶著十八隻箭.燕雲十八騎是一隻非常恐怖的殺手部隊,每次燕雲十八騎出現時,那都將帶來一次慘絕人寰的大殺戮。相傳有外族侵入時,燕雲十八一次就殺掉外族侵略者幾千人,令得外族侵略者長年不敢再犯一步。小說中記載,有靠山王楊林曾經對燕雲十八騎這樣的評價:快如風,烈如火,所到之處,寸草不留。強弓彎刀,善騎善射,以一敵百,未嘗一敗。燕雲十八騎以號角為令,只聽命於其主人,靖邊候羅藝死後,由羅成將其解散.
❽ 初一歷史作業:唐代或隋朝的電影觀後感>600字
要明朝的嗎?這篇: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前段時間,我們從上海書城買來了網上非常流行的《明朝那些事兒》,用了不少時間把它看完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朱元璋。朱元璋在元朝末期出生在一個農民世家,缺乏食物,於是他就去討飯吃,做和尚,但到後來,元朝把朱元璋列為造反成員,以此為借口來殺朱元璋的一家。平靜的湖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朱元璋就是在這樣的險惡環境下成為一代偉人的。他不得不戰斗,而在戰斗中,他學會了冷靜、堅持與果斷。冷靜讓他能夠准確判斷局勢,甚至在失敗後能夠正確總結經驗;而堅持,能讓他在僵持時打破僵局;果斷,讓他能夠從現在的局勢中正確而快速地判斷。這三件「寶物」結合起來就是一道打不破的心理防線,而朱元璋利用這道防線取得了成功。做一件事,必須要學會冷靜、堅持與果斷。它們讓你准確地判斷局勢;讓你在失敗後能重新勇敢地站起來,而不至於崩潰;讓你從困境中發現機會。只要做每一件事都能非常冷靜、堅持與果斷,那麼所有的困難都能迎刃而解,最終到達成功的彼岸。《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之二弘治十一年(1498)南京應天府舉行鄉試,十八歲的唐寅(即唐伯虎)考到第一名(解元)。在考試前,他和三個很要好的朋友吃飯,同時口出狂言:「今科解元舍我唐寅,更有何人!」過幾天,全省統考(鄉試),給他說中了——解元。當時是全省應考的人一起考,一個十八歲的年輕人可以超過省內其餘人,說明這個人強到邪乎。次年,他去考進士(會試,全國統考,即總決賽)。唐寅又犯了口出狂言的老毛病,在考試後的宴會上,他說:「我必是今科會元!」完了,由於宴會上那些人不是他很要好的朋友,而是他的對手和敵人——結果被他們告了黑狀。後果是——貶為小史,不得為官。由於當時進士錄取率極低,本來你即使很聰明也不敢保證考得上——結果你竟然打包票說肯定考第一——那你不是作弊誰作弊?口出狂言,毀掉了他的一生:終身不得為官——學優登仕,當官就是古代絕大多數學子的夢想。官當不了,寒窗十年有什麼意義!他絕望了,從此墮落。無論何時、何地,禍從口出!管好你的嘴!還有,無論情況多麼惡劣,都不要放棄希望,尤其是不能絕望。比如像許三多他爸,「沒了想」,結果酗酒把胃給喝壞了。雖然你可以找到一些東西來麻醉你自己,但是終究你還是要面對現實的。有些事情你躲過了初一躲不過十五,還不如解決掉它。
❾ 寫一篇對隋朝和唐朝歷史的認識,不少於1000字
隋朝,公元581年建立。隋文帝的貢獻:創立新的選官制度;創立《開皇律》;律法不再像南北朝時那麼殘酷;興建義倉;創立科舉制度;簡化地方官制,影響後世千年。隋文帝時期,國家繁榮強盛,政治清明,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的大好局面,為了紀念隋文帝的功績,人們把隋文帝時期尊稱為「開皇之治」。隋煬帝則創立科舉進士制,收
集三百年戰亂失散的文獻。隋朝末年由於軍閥混戰,導致民不聊生,叛軍反,被縊弒於江都,僅存在了幾十年隋朝便宣告滅亡。唐朝,從公元618年建立,到907年被朱溫滅掉,共存在了289年。唐朝的興盛一定程度上得益於隋朝打下的基礎,唐朝繼承了隋朝諸多制度,唐朝分前期和後期,中間以安史之亂為界限,前期是昌盛期,後期則是衰亡期。唐高祖建立了唐朝,而唐太宗李世民領兵用十年時間完成了統一大業。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成功登位後,勵精圖治使唐朝在中國封建社會空前繁榮,出現了「貞觀之治」,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居於當時世界領先地位。此後,唐玄宗時期又出現了「開元盛世」,國強民富,昇平之世再次出現。但同樣也是在唐玄宗時期發生了安史之亂,從此唐朝走向了衰亡。隋唐時,典章制度方面多有建樹,如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兩稅法等,對後世影響深遠。隋唐對外採取較為開放的政策,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文學以唐詩成就最大。以初唐陳子昂,盛唐李白、杜甫,中唐白居易、元稹,晚唐李商隱、杜牧為傑出代表。韓愈、柳宗元倡導的古文運動,對後世影響甚大 。顏真卿的書法,閻立本、吳道子、李思訓、王維的繪畫,《霓裳羽衣舞》等音樂舞蹈,以及眾多的石窟藝術,均流傳後世。科學技術方面,中國四大發明中的印刷術和火葯兩項均出現於這一時期。後期的唐朝政治混亂,從牛李黨爭到宦官專權,其間農民起義不斷發生,終於爆發了黃巢起義,起義領袖之一朱溫開始叛降唐朝,後又取代唐朝自立為帝,建立了五代的第一個王朝──後梁。隋朝皇帝楊廣與唐朝皇帝李淵都是西魏柱國獨孤信的外孫,即楊堅與李丙(李淵父親)的皇後是兩姐妹。因此史家多把楊隋與李唐合稱隋唐。右圖為隋唐時期著名世家,他們之間都有親戚關系。其中較不明顯的是,李世民之臨川公主為周法尚孫媳。編輯本段隋唐京城隋唐的主要都城是長安和洛陽。隋文帝楊堅開皇元年(581年)代周稱帝,次年,在舊長安城東南龍首原南側營建新都,名為大興城;開皇三年遷都大興城,仁壽四年(604年)煬帝即位,詔以洛陽為東京;大業元年(605年)營建洛陽新城於漢魏舊城西十八里,遷都於此。此後長安雖仍居「京師」之名但朝廷百官常駐東京,成為實際上的首都。大業五年改稱東都。唐初都長安。690年武則天稱制,遂定都洛陽。光宅元年 (684年)改東都為神都,京師為西京。神龍元年(705年)中宗即位,復以洛陽為東都,長安為京師(通稱京城或西京);706年11月,還都長安。
編輯本段政治制度隋朝隋朝在政治上確立了重要的制度,三省六部制,創建了影響深遠的科舉制度,改革律令;尚書、門下、內史三省制是隋代中央官制的核心。三師、三公雖然地位崇高位居一品但實際上只是榮譽職務。隋代地方上分為州、郡、縣三級,後於開皇三年廢除郡的行政設置,以州直接統縣。隋代州的長官每年年底都要進京述職,稱為朝集使。朝廷則派司隸台官員或別使巡省地方。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國家統一,在政治、經濟、法律、兵制等方面,整頓和建立了一系列制度,這些制度對隋以後各王朝,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唐朝唐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唐朝的三省為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中書省的正副長官是中書令和侍郎,下設中書舍人,負責起草詔制。門下省的正副長官是侍中和侍郎,下設給事中,負責審核中書省起草的詔旨,駁正違失,並審批尚書省的奏鈔。尚書省的正副長官是尚書令和左右僕射,下設左右丞;該省統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負責貫徹執行中央擬定的政令。因唐太宗曾任尚書令,以後臣下避居該職,形同虛設,故左右僕射實際上成為尚書省的最高長官。唐初,三省的最高長官都是宰相。當時在門下省還設政事堂,為三省宰相共議軍國
❿ 有關隋唐南宋明清的歷史電影觀後感 400字左右 最遲明天 急!!!! 觀後感啊
《隋唐好漢傳》觀後感
寒假裡,我寓目了<<隋唐好漢傳>>這部電視劇.它以北周楊堅滅北齊,成立大隋,血濺玄武門為配景,以秦瓊 、咬金 、成等工錢中心,演繹了隋唐人物的好漢風格.這部電視劇被吵得沸沸揚揚,幾個台同時熱播,但我看了,不禁發出了疑問:這部電視劇真的像媒體宣傳的那麼好嗎?
第一,許多故工作節與<<隋唐演義>>不符.王婉兒是被宇文述殺死,不是宇文智及;和秦瓊一路進京的不僅有王伯當、齊國遠、李如圭,尚有柴嗣昌,宇文成都這時還沒有呈現,以是齊國遠和李如圭並沒有在此時喪命;秦瓊進京時給他告誡的是李靖,不是劉嫻靜; 秦瓊並沒有受過重傷,並且其時也沒有輸血的技能,更別說驗血型了,這個情節計劃的其實有些荒誕;殺死文帝的不是煬帝,而是張衡,並且當朝把握兵權的並不是楊林和宇文化及,是楊素和宇文述;李密也不是被程咬金硬拉上天子寶座的,他是殺了瓦崗舊主翟讓才坐上寶座,而李密也不是由於眾叛親離而失敗的,是由於在最後一戰中,他把能征善戰的秦瓊派去征蕭銑了;王世充的征討方法也和電視劇大不溝通;在「秦王宮門掛帶」一齊集,秦王沒有陷牢,他並沒認可本身蠱惑張、尹二妃;玄武門事務,出兵的是秦王李世民,不是太子和齊王.這些情節都違反了汗青,不知這部耗資龐大的電視劇要示意什麼! 500字作文
第二,人物塑造的太假.秦瓊乃世之英雄,並不像電視劇里塑造的那樣子女情長,並且史書記實秦瓊「生得身長一丈,腰大十圍,河目海口,燕頜虎頭」,不像演員黃海冰示意的那樣玉樹臨風.
李世民可稱為一代明主,是口碑載道的好天子,他不會每天把「以民為天」掛在嘴邊.李世民不像電視劇里示意的那樣願屈膝於李建成之下的人,導演把李世民塑造的過分於仁厚了.他不是不重視天子寶座,要否則,李世民當上天子之後,為何娶了李元吉的愛妃,為何不絕抱怨李淵沒有趕早立他為太子呢?
在這部電視劇中,羅成的形象塑造得也欠好,他竟和表哥秦瓊差點成了情敵.劇中,羅成成了痴情者的化身,為了一個姑娘而改變了本身的性格、意志,這不切合羅成的性格特性,並且羅成的老婆不姓單,姓寇,他們是在馬蹄上締結姻緣,吳越反成秦晉的.
我認為《隋唐好漢傳》的拍攝違反了汗青,它無法和《三國演義》相媲美,導演把這部電視劇當代化了,感性化了,但這正是我不肯看到的.由於,它扭曲了好漢的形象.我以為這不是一部樂成的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