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評價劉德華主演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武則天(劉嘉玲 飾)登基之前,修建了高達三百尺的通天浮屠。竣工之前,卻先後發生命案:工部侍郎賈頤、大理寺卿薛勇(劉金山 飾)相繼自焚而亡。監工沙陀(梁家輝 飾)稱此二人因動通天柱之靈符而遭天譴。大理寺少卿裴東來(鄧超 飾)、武後貼身侍衛上官靜兒(李冰冰 飾)奉命調查,但國師陸離卻指點此案需狄仁傑(劉德華 飾)查辦。武後下旨,入獄八年的狄仁傑獲釋任欽差負責此案,卻遭刺客襲擊。所幸其早有防備,加之上官靜兒陪護,得以脫身。狄仁傑排除了懷疑對象琅琊王李宵(姚魯 飾),並拒絕了其對抗武後之約。狄仁傑發現,死者身中赤焰金龜之毒,遂帶領裴東來、上官靜兒夜訪鬼市,希望從昔日太醫汪驢口中獲得真相,不想遭遇埋伏,疑似國師顯身,殺手集結,令三人難以脫身。然而,一番纏斗之後,案情似乎有了水落石出的轉機……
網友評價1:一部符合預期的電影。兩岸三地最頂尖華語電影人的集合。現在這部電影還有一些遺憾之處,但已經是目前華語電影所能做到的極限了。從影片故事角度來說,其實還可以做的更好。最後,經過《風聲》之後,李冰冰的表現實在是讓人驚訝。
網友評價2:作為一部giallo邪典片可以給它4.5★,只不過是用武俠的外殼包裹;大偵探福爾摩斯+玫瑰之名;天後抱著靜兒說「愛過,代價太大」兩人關系曖昧;兩位女演員在片頭名字排序上一上一下一左一右不相伯仲;一向犧牲的劉德華在電影里沒死;看到吳耀漢、泰迪羅賓兩位老戲骨很雞凍。徐老怪這次回來了~
網友評價3:某些人還在哀嘆徐克從前那個快意恩仇、豪氣干雲的江湖的消逝,甚至以《狄仁傑》為類《英雄》的投誠之作。其實理想的江湖,徐克早已顛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廟堂和江湖,終歸都是人的戰場,《狄仁傑》的情懷,仍是徐克一以貫之的入世出世情結:亂世除妖,盛世做鬼,總之一個不妥協態度。
2. 趙氏孤兒觀後感400以上 或者狄仁傑之通天帝國觀後感400字以上
經歷從天上掉到地底下的慘痛失敗後,現時的陳凱歌已經聰明了許多,肯低頭示好,不過骨子裡的高傲貴族氣還在。這不,看他挑的,先是「一代完人」梅蘭芳,再是中國古典悲劇,相當親民,又不降格調。比之國師的偷工減料順手拈來,他還是有認真做事的地方,一絲不苟。只是在《趙氏孤兒》里,當頻頻出現的女高配樂從背景飄盪而來,好似詠嘆、好似悲泣,我就彷彿看到了陳凱歌撫胸長嘆——他依然封閉在自我的世界裡頭,沉浸在自我營造的悲劇感當中,無法自拔。
縱觀這些年的賀歲檔片子,《趙氏孤兒》當然不是一部太壞的電影,但也絕對不是一些人吹捧的好電影,沒有驚世更沒有回歸。陳凱歌能拍出動人心魄的大場面,像宮廷上趙氏蒙冤;能點上一兩個很妖的配角,像晉王和謀士,而光有這些,他卻還是只能拍出三分之一的好電影,就跟《梅蘭芳》一樣,讓你享受一段直奔高潮而去的前戲,豈不料中途馬上停下,說麻煩先生下次再來。
該做的沒做完,這就是《趙氏孤兒》的最大毛病。這必然到來的復仇沒完,就好似斷掉了一口氣,它本該比開場還有畫面感,更能感染人心。不說兒戲化的「三人連環刺」處理,整個復仇過程沒有懸念,打得輕飄飄,簡直毀掉了葛優在前面幾十分鍾的忍辱負重。即使除去這個,有那個靈魂出竅的超現實結尾,《趙氏孤兒》仍舊是一本爛尾戲,好似號召大家趕緊圍觀程嬰的悲劇命運,家毀人亡好悲慘。我直接就聯想到了《和你在一起》,一堆人圍著看小孩拉提琴,看似煽情,實乃做作矯情。
再者幾個人物立不起來,先不說既毀容又毀掉電影的黃曉明,他的韓厥角色基本起到了娛樂效果,大大沖淡了片子的悲劇色彩,真不知是陳凱歌開的玩笑還是黃曉明的自我發揮。真正立不起來的人物是程嬰,影片把太多筆墨浪費在了生活瑣細上。由於他的被動,《趙氏孤兒》始終無法交代出他的真實動機,更無法表現出人的崩潰。由於程嬰受制,趙武也不停搖擺,他如何接受事實並向義父刺出劍,這些都表現得太想當然了。電影給出的邏輯是這樣的,程嬰跑到屠岸賈面前,趙武自然會幫程嬰,沒有為什麼。影片有意不斷強化趙武的矛盾遭遇,他一邊是養父一邊是義父,本該有一個精彩的內心斗爭乃至於自我潰敗,然而這些在《趙氏孤兒》里都是消失不見的,多了徒勞無益的外景打鬥,基本可以說是功虧一簣。
說到底,《趙氏孤兒》還是一部典型的中國式大片。你會有相似的笑場經歷,更會有片刻的穿越錯覺。那些一望便知的影視基地搭景,那些灰頭土臉的群眾演員,那些踐踏史實的各種漏洞。所以,《趙氏孤兒》並沒有能讓陳凱歌脫胎換骨,更無法在這個時代里脫穎而出。
3.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影評,狄仁傑之通天帝國觀後感
由華誼兄弟電影製作,「怪險奇三巨頭」徐克導演、陳國富監制,洪金寶動作指導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5日上午在威尼斯電影節舉行首場試映,獲得的反響相當熱烈。法國媒體人指出:「這是威尼斯電影節三年來選映或競賽的華語電影中最好看的一部。」
內地要到9月底上映,到時候會有更多的影評吧
4. 求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的影評 要有新歷史角度的觀點
徐克導演的武俠片無疑是當代中國電影圈中為數不多的成功之作,或許會有很多人不以為然,吳宇森導演有「暴力美學大師」之稱,近期作品《劍雨》也廣受好評,但不得不說,兩人分庭抗禮,各有千秋,就我個人而言,較青睞於徐導的作品,不僅充斥著暴力元素,也不乏人性中的光輝。
《通天帝國》中被人批判有太多有悖於歷史的情節,漏洞百出,並非上乘之作,先放下個人情感,品讀各色人物,更別有一番風味了……
狄仁傑——智者中的俠客。
歷史上的狄仁傑是怎樣的一個人物,我並非十分了解,只知道他是一位出了名的神探,能偵破千奇百怪的案件,縝密的思維,細致入微,犀利的眼神,洞察深入。片中的狄仁傑是更加完美化的人物,劉德華演繹狄,無非是最合適的人選,劉已然過不惑之年,對人物的詮釋更有一股子英雄氣概,加上片中對狄仁傑設計的武藝非凡的身手,狂放不羈的性格,機智敏捷的思維,在劉的表現下無愧是最帥最瀟灑的一版狄仁傑了。導演獨具匠心的想要塑造一個英雄主義的狄仁傑呈現在觀眾面前,或許狄在歷史上本身是一個智者,但在片中他不僅是智者,更是一位俠客,二者融合,造就時勢英雄。他因反對武氏的統治而入獄,六年後又奉旨出獄偵破「焚屍案」,並非是其朝三暮四,而是為國為家的體現,在武氏統治期間,百姓安居樂業,國家富庶,想要這太平盛世持續下去,必定要順從天意,順從武氏的統治。他毅然接下案子,極力偵破,期間我們可以看到他的心意的變化,從六年前的抗拒到六年後的順應天意,是心靈上的蛻變成長。影片最後他保護了武氏,用亢龍鐧的作用對武氏下了一道聖旨,或許這才是他最終的目的,並非真正的順從,而是極力去挽救,為的的天下蒼生。
他與上官靜兒的感情糾葛,片中並沒有過多的闡釋,但在觀眾的心裡,兩人的關系中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再此不過多評論,每個人的心中相信都有一盞明燈,解讀其中的韻味不盡相同,況且影片的主題並不在表現兒女情長上,對於二人的內心世界,更多的是我們主觀的猜測罷了。
上官靜兒——自生至死,從一而終
對於上官靜兒這個角色,在片中無疑是最令人疼惜的,她可以說是武氏身邊的至親,對武氏的忠心在片中隨處可見,她是忠誠的,單純的,脆弱的,也是感性的。她的忠誠表現在她對主子盡忠盡職的迂,活的缺乏自我,在武後的陰影下永遠以她為中心,生是她的人,死是她的鬼。她的單純表現在她永遠都不願意相信自己會被武後出賣,永遠都不相信武後會殘害與她,永遠都不想理解「至親亦可殺」的決絕。她的脆弱表現在她在無極觀的那聲撕心裂肺的叫喊,眼淚肆意飛灑,心中的痛苦溢於言表。她的感性,不用多說,是對狄仁傑亦隱亦顯的愛戀。
在此要說一下李冰冰的演技,她是一個非常用心的藝人,用心去塑造人物,用心去挖掘人物內心世界的感情糾葛,在她的演繹下,上官靜兒有時會展現出她對天後溫婉如水的一面,有時會展現她刻薄剛烈的一面,哪一面才是真正的上官靜兒?容觀眾片刻思索,仔細琢磨她的一言一語,猜個究竟。
臨死前,她問武後:「你這一生有沒有真正愛過一個人?」或許武後的回答就是靜兒這一生對愛的犧牲的解答,真的,代價太過於慘重了。靜兒愛的是武後,那種愛,是報答,是忠誠,自生至死,從一而終。
裴東來——愛過痛過,依舊我行我素。
鄧超可謂是新生代偶像,英俊瀟灑的外表,率性而為的個性,讓他對這個角色的演繹更加生動,裴東來——大理寺少卿,身患白化病,武藝高超,協助狄仁傑偵破 「焚屍案」,心思縝密,感情世界復雜,是一個多元化的人物,也是極耐讀的一個人物。很多人看了這部影片,對他的死多少會有些動容,也有人看到了他對靜兒的感情,一個有情有義,外表卻給人感覺十分冷酷的一個人,我想他是對案件偵破貢獻最大的一個人,由此也看出了他的心思細膩,辦事能力也不比狄仁傑差,他或許具有狄仁傑沒有的那種感情世界,他的一生註定是跌宕的,說他愛過,因為她對靜兒的不善言辭但讓清晰可見的感情;說他痛過,因為他不為人知的成長歷程或許會有很多的艱辛與痛苦;但他已然是一副冷峻的表情,毫不示弱的偵破案件的能力,骨子裡有一股傲氣,我行我素,狂放不羈。
沙陀——為仇恨而生,為仇恨而死。
梁家輝的特別出演,給這部影片增添了不少光彩,他所飾演的沙陀,在我看來,城府之深,心狠手辣,陰郁滿腹,臉上的傷疤恐怖陰森,眼眸中的冷峻更使人寒意襲身。他為了一隻斷臂而復仇,為了復仇傷害了那麼多人的性命,他是令人痛恨的,也是令人可憐的,直到死,他都肯承認自己輸,但毋庸置疑,在歷史的潮流下,反叛者必定萬劫不復,他選擇了叛逆歷史,卻死在了自己所養的赤焰金龜之下,在烈日放射的光芒中,焚燒殆盡,遺憾終生。
台灣網友評價:
good entertainment
Reviewer: lehan | Oct 11,2010 7 of 8 people found this review helpful What I loved most: elaborate costumes and visuals
What I really hated: very little
thumbs up! There is some hope for Hong Kong's reputation in the film instry. Tsui Hark has proven that he is still right up there. Interesting story and the performances by the veteran actors and actresses amplifies its ratings. You could tell that there was indeed much effort in its creation. So far, this is my pick for 2010 Hong Kong's most entertaining movieof the year....yes, better...More
thumbs up! There is some hope for Hong Kong's reputation in the film instry. Tsui Hark has proven that he is still right up there. Interesting story and the performances by the veteran actors and actresses amplifies its ratings. You could tell that there was indeed much effort in its creation. So far, this is my pick for 2010 Hong Kong's most entertaining movieof the year....yes, better than Ip Man 2..
Was this review useful? Yes | NoReport Abuse
Not a bad movie
Reviewer: Siang wei | Oct 18,2010 9 of 10 people found this review helpful What I loved most: Costumes
What I really hated: Storyline too exaggerated and the fighting scenes are bad
It is a fairly average movie, one which can you might want to choose if you are watching a movie but don't know what to watch. The fighting scenes are by Sammo Hung and are nice, but too unrealistic and the actors having no martial arts background seem to be unable to fully showcase what Sammo Hung aims to achieve. Furthermore the storyline is very fictional, with spontaneous human...More
It is a fairly average movie, one which can you might want to choose if you are watching a movie but don't know what to watch. The fighting scenes are by Sammo Hung and are nice, but too unrealistic and the actors having no martial arts background seem to be unable to fully showcase what Sammo Hung aims to achieve. Furthermore the storyline is very fictional, with spontaneous human combustion and talking deers. But can be entertaining to some who likes fictional plots. The costumes are elaborated and nice. Overall still worth the ticket money, but i would probably recommend Legend of the Fist: The Return of Chen Zhen if you are looking for more action and excitement in the movie.
Was this review useful? Yes | NoReport Abuse
5. 神探狄仁傑之通天地國 的觀後感,要有文采些!!
狄仁傑,生於唐貞觀五年(630年),卒於武則天久視元年九月辛丑日,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宦海浮沉,作為一個封建統治階級中傑出的政治家,狄仁傑每一職,都心繫民生,政績卓著。狄仁傑為官,如老子所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他為了拯救無辜,不畏權勢的本色,以民為憂,後人稱之為「唐室砥柱」。
在《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有兩個關鍵點。
首先從場景上說,本片再現了大唐輝煌盛世的頂點之一。本片的時代背景是中國歷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女皇武則天正式登基前的一段時間,也許很多人會因為很多戲劇小說而誤解那是個血雨腥風的時代,但其實在真正的歷史上,那是大唐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之間傳承的堅實年代,大唐民生富庶,萬國來朝。耗資一億三千萬人民幣的本片,用在特效打造上的花費數以千萬計算,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宏大震撼的唐東都洛陽全景,幾處劉嘉玲飾演的武則天在皇宮頂樓眺望洛河之上千帆競渡的場景讓人贊嘆。
而最著力的場景有兩處,其一是為登基而建造的「通天浮屠」——一座高達六十六丈的巨型女皇塑像,我查閱了一下度量衡比對,發現換算過來竟有兩百餘米!觀影時幾次看到這座塑像,無論三百六十度環繞遠景,還是幾次位於塑像中的近景,都讓人感到震撼。
如果說通天浮屠給人感覺是震撼,那另一處重要場景低下鬼市給人感覺就是詭異神秘。據說劇組找尋很久才找到這么一個絕佳的天然溶洞,然後又注入兩千噸水,再加上繁復的電影特效,精妙的營造出了鬼市陰森玄奇的氣氛。看得入神的時候,都不禁有點後背發涼的感覺。而本片中最精彩的武打群戲,就是發生在鬼市之中,動作與環境結合精妙,看得極其過癮。
本片第二個關鍵點就是情節。
為了呈現導演製片著力打造的古代第一神探,情節的打造可以說竭盡心力。無論詭異的人體自焚,神鹿說話,還是角色的亦正亦邪,忽忠忽良,常常有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感覺。在優秀劇本的基層上,徐老怪的導演功力也充分展現。情節流暢緊湊,毫無拖泥帶水之處,幾乎每分每秒都能牢牢吸引住觀眾的全部注意力。可以這么說,自蜀山和七劍的失敗後,新武俠的領軍者,號稱香港頭號鬼才的徐克終於給影迷們拿出了一部力作,讓人不負對他的殷殷期待。
藉助極度繁華鼎盛的大唐盛世為背景,以他瑰麗詭譎的想像力,打造出了一個中國神探的破案的故事。有盛世的大唐,有懸疑的案情,還有洪金寶打造的精彩武打場面。已經很難說清本片到底屬於那個類型,或者也能說,徐老怪為華語片又打造出了一個新的類型片,一如當年笑傲江湖的上映。
本片第三個關鍵點就是人物。
在我看來,狄仁傑是華仔在暗戰和無間道後,演繹出的最精彩角色。他時而幽默——例如小小戲弄上官靜兒的時候,時而冷靜——面對琅琊王招攬的時候,時而義無反顧——例如面對武則天的殺意,毫不退縮的質問先帝到底因何而死的時候。在影片結尾,他告誡武則天應該謹守是非曲直,死後還政於李唐後世,讓人深刻見識到了一個心系國家社稷的名臣風骨。這個結尾,讓狄仁傑從單純的神探升華開去,令人贊嘆。
對於劉嘉玲,這是個花語電影圈女星中難得的骨子裡有英氣的女性,用她飾演武則天,再合適不過。一個小小的細節就是,當她看著心腹上官靜兒死在懷中,極度悲傷,卻又要保持皇帝儀態,欲哭而又強制堅持的神態,被劉嘉玲栩栩如生的演繹了出來。
另一大角色就是李冰冰演繹的上官靜兒。這個武則天身邊的影子繼承了武則天冷峻英武的性格,但畢竟年齡小,不時仍有些小女兒態。這個角色對於李冰冰也非常適合,她不想有些女星過於嫵媚,或者過於強勢,她的表演將英氣與女兒柔腸很好的結合了起來。
九月下半段到十月,華語電影市場強手如雲。山楂樹之戀已經上映,後面還有類型片極致的代表精武風雲,以及剛拿下威尼斯終身成就獎的吳宇森的武俠力作箭雨。數劍爭鋒,欣喜的自然是影迷,而這部《狄仁傑之通天帝國》應該能成為那柄最閃亮的利劍。(
6. 急求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的影評
又是一部國產大片,又是一位香港名導,又是一個平平無奇的故事,又是一部令人失望的大製作。
一直以來,中國的電影界人士便崇拜好萊塢的大製作。他們一心想要拍出一部可以媲美好萊塢大片的巨片來。這種想法是好的,但包括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等著名導演在內,他們全部倒在了對電影的認知上。
什麼是大片?我國的名導們似乎認定了花很多很多的錢,請很多很多的明星,造出很大很大的場面,這樣就是大片了。其實這是個巨大的誤解。還記得我國最早的大片么?馮小寧導演的紅河谷。我不清楚那部電影的製作費是多少,但和現在這些國產大片相比肯定是小巫見大巫。但紅河谷卻成功了,成為了第一部讓人交口稱贊,至今難忘的國產大片。和紅河谷正好相反的,是包括無極,英雄,夜宴等片在內的很多反例。而通天帝國顯然也有資格成為反例之一。
先說演員。劉德華真的不適合演偵探。實際上我也不記得他成功演過哪位偵探。一直到故事最後,他也完全沒有融入狄仁傑這個角色,自始至終都是劉德華,和狄仁傑完全無關。而不是像他在投名狀里那樣,將自己變成了二虎。李冰冰是個美麗的花瓶,演技甚至不如千王之王里發揮得好。倒是劉嘉玲和鄧超,演技值得稱道。尤其是鄧超,只用眼神便將裴東來演活了。最可憐的是梁家輝,影帝級別的演員,因為飾演了真凶,整部戲沒有任何發揮演技的餘地。最後好不容易瘋狂地大喊了一句,人卻著火了,根本不讓你看臉。
在看片前我曾經一度對劇情抱有希望。看過後發現還是高估了我們的國產編劇了。事實證明了,推理懸疑不是誰都能玩得轉的。而且陳國富老師也最好回高中,把自己的歷史知識好好回爐一下。如果說造個子午須有的通天神柱還可以稱贊想像豐富,狄仁傑莫名其妙做了八年牢也可以認為是可以接受,但那個琅邪王就太離譜了。武則天登基前,朝野上下哪還有人敢明目張膽地和她叫板?這樣手握重兵的敵人放在身邊不聞不問,武則天還能放心大膽地當皇帝嗎?這不僅是架空歷史的問題了,甚至可以說是情節和邏輯上的謬誤。國產的編劇似乎缺少一種最基本的邏輯思維,往往為了推動劇情讓劇中角色去做一些最荒謬的行為。就像十月圍城裡面,孫中山明明知道清朝刺客在香港等著他,也不肯換個地兒開會。保鏢們明明知道有刺客,也不肯讓替身換個前進路線。刺客們明明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經被目標得知,也決不去想為什麼對方不換路線,更不會想到對方yoga替身。而孫中山的替身明明有地道可以提前溜走,偏偏要毫無意義地在屋裡呆夠15分鍾。生硬,荒謬,為了情節而情節,為了打鬥而打鬥,這就是我們國產編劇的通病。這樣的毛病在通天帝國里自然也是難免。
沙陀養了一批刺客,有一百種方法殺死那位工部主事,卻偏偏用了最觸目驚心,聳人聽聞的一種方法,結果將狄仁傑從牢里引了出來。狄仁傑呢,在武則天面前跪一下都不肯,還翹起了二郎腿,擺足了神探的范兒,簡直是不知道死字怎麼寫。武則天殺人要用天意嗎?歷史上沒哪個上位者會用那麼神神叨叨的方法殺人。拖出去砍了就是了,哪來那麼多轉彎抹角的道道?陳國富以為大唐朝廷是中世紀的教會啊?殺人還要國師發話才行?還有那位琅邪王,大搖大擺地在武則天眼皮底下橫晃沒人敢管,那武則天也未免太面了。尤其是最後一幕,狄仁傑居然讓武則天給他下跪,而武則天居然也跪了,簡直讓人無語向蒼天。大哥,不帶這么玩兒的。皇帝還能給人下跪?你以為這是教皇加冕啊?中國的編劇和導演們在拍大片時,似乎從來不會認真地考據歷史,研究歷史上的古人的風俗舉止,演員們的演出也是一如既往的毫無區別,根本分辨不出那是古代人還是穿越人士。赤壁如是,孔子如是,通天帝國也如是。
最後說一下徐克。看得出,徐老怪真的是盡力了,將所有的本事都使了出來,和當年相比,唯一不見的,只有他強烈的個人的氣質而已。是的,影片視覺效果華麗,打鬥詭異變幻莫測,但整部電影卻沒有自己的氣質。在倩女幽魂中,那股氣質是幽怨詭異的;在新龍門客棧中,那股氣質是俠客江湖的;在黃飛鴻中,那股氣質是昂揚浩大的;每部電影都極有味道,讓人一見難忘。但在通天帝國中,我卻感受不到這種味道。作為懸疑片,它缺乏驚悚和懸念;作為武俠片,它沒有江湖情懷;作為歷史片,它又不夠嚴謹肅穆。這是一部糅合了一系列吸引眼球元素的四不像作品,在這一點上,它和不久前上映的精武風雲一樣失敗。
其次,在影片的節奏上徐克掌握得也不夠好。明明是一部懸疑打鬥片,卻始終無法讓人能夠緊張起來。打鬥中過多的慢鏡頭特寫讓打鬥顯得拖沓無力,提不起興致。至於那些特效,拜託,國產片在這方面做得再好也比不上好萊塢的。那些建築和船舶怎麼看怎麼假,花錢做這些假特效,還不如多花點精神做做布景和服裝呢。
看了精武風雲後,覺得香港導演不行了,沒有創新精神了。再看了通天帝國,更加確實了我的這個想法。那些曾經的名導們技巧還在,但靈魂卻失去了。
通天神柱倒掉了,隨之崩塌的,還有那個曾經在我心中高高在上的徐老怪。
7.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影評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故事層層展開,剝絲抽繭,引人入勝,完全可以用縝密來形容。電影畫面優美,節奏明快,動作設計創新精采,卻充滿浪漫的美麗詩意,是徐克近年最佳作品之一。《通天帝國》打開了視野,神秘詭秘的偵探題材、大氣磅礴的神都景象、精彩紛呈的動作場面,開創中國古裝大片新局面。片中的怪力亂神,奇幻元素讓人大開眼界,鬼市一段讓人瞠目結舌,傀儡現身,詭異程度前所未見,裴東來與上官靜兒雙斧軟鞭面對傀儡妖力幾乎自相殘殺一段,相當炫目。最好看的情節是上官靜兒試探狄仁傑那一段。最讓人心酸的情節是裴東來的悲慘結局。最刺激的情節是鬼市追逃一段。最大氣磅礴的鏡頭是通天浮屠倒塌一幕。故事越到後面越精彩,結局合理,畫面視野遼闊,色彩豐富,視覺效果刺激。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的側重點既不是歷史也不是武俠,而是懸疑。何況狄仁傑本就是中國古代的一名神探。即為神探,又是偵破自焚疑案,抽絲剝繭的分析自然少不了。在狄仁傑的偵破過程中存在著較多的暗線。自焚真相揭露並不很難(盡管其科學性值得質疑),但辨析幕後的兇手卻頗為費解:心懷篡位野心的王爺?神出鬼沒以鹿代言的國師?還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武則天自己的煙霧彈?何況還有一個到底是誰想讓狄仁傑死的問題。電影中的三個分叉交待確實在某種程度上製造了強烈的懸疑色彩。整體上的敘事能夠把握住了懸疑偵破片的節奏,結合緊張的打鬥場面,讓偵破過程顯得驚心動魄。在案情本身的推理邏輯上,電影中幾個前後呼應的情節也點得相當精彩,其中包括上官靜兒的易容術以及通天浮屠內含的驚天陰謀。導演打造出扣人心弦的懸疑氣氛,配合步步為營的劇情發展,隨處埋下伏筆布下暗線,致使影片疑竇叢生,從頭至尾都彌漫著濃重的詭異氣息,頗給人以驚悚片的觀感。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把故事野史化和魔幻化。魔幻景觀是其的一大賣點。服裝上,徐克依然追求敦煌式的風格,讓人物有復古和飄逸的感覺。李冰冰、劉德華等演員身上的服裝打鬥起來給人以極佳的視覺延伸。影片布景也竭力追求一種真實感。從馬鞍上的圖案到通天塔里的咒符,都給人以復古的真實感。作為影片重要道具的武則天通天像也蔚為壯觀。在特效的映襯下,巨像內外都給人以大氣磅礴的感覺。電影手法上,徐克也引入了不少舶來品。影片開場後,武則天與狄仁傑在校場笑裡藏刀的對話配合比武場面,以及古都的場面都是在向雷德利·斯科特的《角鬥士》致敬。鬼市的場面,以及汪驢變臉是在向《哈利·波特》致敬。而隨後船上冒險則借鑒了《加勒比海盜》的不少精華。竹林里的行刺場面則借鑒了《十面埋伏》。徐克並未簡單抄襲模仿,而是將這些元素融入影片,學為己用。
8.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的影片評價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是自《英雄》以來第一部稱的上史詩娛樂巨制的華語片(《時代周刊》),目前最接近好萊塢標準的華語類型片。徐克復興了中國英雄狄仁傑(《紐約時報》)。以狄仁傑之姿在武俠電影的廟堂和江湖中進出自如,與陳國富合作開創了華語電影的新類型「歷史警匪片」(騰訊娛樂評) 。
影片以廟堂內斗以替代江湖書寫,可以用「奇、險、急、滿」四個字來形容,作為徐克一貫的風格,本片尤其突出。開篇的自焚案足夠奇。接下來通天浮屠、地下城和國師道場都遠遠超越絕大多數電影人的想像。狄仁傑、武則天和上官靜兒/國師、裴東來的處境無一不險象環生,只有沙陀集團安步當車。徐克勢拔五嶽掩赤城的急和洪金寶的動作指導在一起產生化學反應,那就是打鬥戲不斷精彩紛呈。 影片的造型亦不錯,特別是李冰冰和鄧超,前者服裝像林青霞版東方不敗,面容似日本電影《源氏物語》中的天海佑希,中性打扮對於有英氣的女星很加分,而鄧超則是白化病版曹少欽,很有當年甄子丹的狠勁。徐克試圖在本片中說太多的道理,滿得快溢出,最關鍵一條「政治是骯臟的游戲」被其渲染的極為精準,政治對人性、倫理和友誼的破壞令觀眾側目、反思。《狄仁傑》中的特效和動作,其實並不很突出,反而徐克對於政治的批判值得再三品味。狄仁傑在詔獄八年,一直閱讀所有國家文件,刻意萃取重要信息,就是期待有一天能夠大展身手,這是個有政治抱負和擔任的人,在歷史上狄仁傑是名相和神探,在電影里則是又附加了高強武功。狄仁傑是徐克的投射,生於亂世的徐克,假設有機會穿越,是很願意做狄仁傑這般打穿江湖和廟堂的傑出人物的(搜狐娛樂雲飛揚評) 。 《狄仁傑》並非觀眾期待的武俠片,歸根結底是一部帶有濃重政治批判氣息的古裝懸疑推理電影,縱然有監制陳國富的戮力襄助,本片的邏輯線索還是有些跳脫,這又一次證明了華語電影的推理總是做不到嚴密。徐克電影向來都難以在劇本層面做到周密圓通,這是一個老問題,不獨《狄仁傑》為最(搜狐娛樂雲飛揚評) 。
在《狄仁傑》里,我看到的是一個讓我越來越陌生的徐克,一部沒有江湖的武俠片只能歸於動作片。影片中沒什麼問題是必須通過「打」來解決的,這里的「打」只是在給電影貼個動作的標簽。打不打、打不打得贏,於最後的勝負並無太大關聯。盡管洪金寶的動作設計還是很炫目,但最終沒有哪場對決是讓人覺得印象深刻的。而唐城和通天浮屠的外景CG合成在大銀幕上缺乏質感,不知是時間還是資金問題,這些奠定影片最基本的大片氣質的東西,並沒做到力所能及范圍內的最好。某種程度上來說,《狄仁傑》更像是一部被徐克化了的陳國富電影,而徐克在視覺和動作上的表面功夫又給陳國富擅長的懸疑推理部分做了減法。最後從情節上看,《狄仁傑》核心的推理部分極其簡陋,沒有層次,沒有呼應,也沒有柳暗花明,只是用「看見」和「告訴」的方式揭露真相,觀眾根本得不到解謎的樂趣,此為影片最大的失敗(騰訊娛樂評) 。
9. 觀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作文
閑來無事,搜點熱片新片看看,聽說華仔新出的通天帝國不錯,再說加上華仔的
號召力,自然義不容辭的選擇去看看了,只不過不是去電影院.
一開始,就像觀眾傳達了個信息,就是武則天即將登基,而且是在很多人反對的
情況下登基。這個看來引導性的開頭其實是貫穿全片的一個伏筆,至於什麼伏筆,會
在下文介紹。完了會注意到那個西域將軍的來訪,他其實是一個小棋子,目的是為了
另一個伏筆,就是當他站在大佛眼睛之前的時候,賈大人告訴他,站在眼睛上,就能
看見武則天登基的靈堂,且眼下就是靈堂。這是第二個大伏筆,於是在西域將軍上佛
眼的途中所映襯的國師的平安符,還有梁家輝稟告賈大人的哪一席話,直至賈大人被
燒成灰燼,都是用來調觀眾胃口的懸念,(不知道梁家輝的配音是誰配的,挺有磁性
的。頂),這時問題就來了,為什麼會自燃呢?難道油路壞了?而且是一見太陽就自燃
, 帶著這個疑問,迎來的一個邏輯性的劇情,那就是調查此事。於是出現了工部侍郎
(好像是工部侍郎,就那個裴什麼什麼來的老大),這個角色的出現其實是為了加油的。
讓觀眾的好奇心更迷離而已,因為他也自燃了,同樣的條件下,同樣動了神符。這時
問題就來了。難道真的有神鬼嗎?這個誰都不信。但是人們又要知道真相,這時其實
武則天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接下來就是出現轉折的地方。國師–神鹿的化身(小兒科
了哦,難道導演是當我們在看西遊記么?),但是這個神鹿確實很假啊,大多數觀眾
到這里就不禁會問了,這明顯是假的,幹嘛不做逼真一點。其實按這個片子的科技手
段來說,這個不是不可以實現,那麼這里的假,就是故意的。至於為什麼要神鹿出現
,其實是武則天的意思。她當初因為叛逆罪打狄仁傑入獄,這時正是要用到狄仁傑的
時候,但是又不能隨隨便便就把他放出來,所以給自己找個台階下,借神鹿國師之
口而已。如果武則天真的認為神鹿是國師,這么假的神鹿她不會不懷疑,所以這里她
只是做給別人看而已,其實她心裡明的跟鏡兒一樣的。
這下就給狄仁傑的登場鋪好了基石,至於到登場時遇到殺手,按照他們使用的暗器
來說,應該是梁家輝的人馬,可是我覺得不應該在這時出現,因為按邏輯推理,梁家輝
這時應該不知道武則天要放狄仁傑出來才對,但是卻派來了殺手,後戲中王爺的兵也使用
此暗器,我豁然開朗,原來是王爺要刺殺狄仁傑。不不,不能說是刺殺,應該說是把他
燙傷,然後告訴狄仁傑:我這里有特效燙傷葯,你要不要來一瓶?行走江湖必備的跌打
良葯——超級米田共。咳咳,轉入正題。
於是乎,狄仁傑就順理成章的出來了,然後穿著囚服去見武則天,這里有一段很
值得欣賞的就是狄仁傑穿囚服見武則天時,他們攀談的言語還有表情,至於欣賞什麼
,到劇中一看便知,當他們正聊的起勁的時候鏡頭移動到了靜兒的身上,看看靜兒
詭異的目光,不難看出其中的破綻,她心裡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到了住所之後,李冰冰很給力啊,可是華仔拿不下,哎~結果被王爺壞了好事,這
時,在狄仁傑出獄時遇刺的伏筆就算是揭開了,元兇就是王爺。王爺這是撂下一句話
,就是讓狄仁傑俯首稱臣,聽他的召喚,這也是一個伏筆,意在後戲中王爺這個角色
會起到關鍵性的作用。至於會起到什麼作用,請聽下文分解。(*^__^*)
完了之後本戲的連接點出現,那就是被王爺刺傷的鳥兒,就像戲中狄仁傑所說,這
個鳥兒是證據,至於狄仁傑和裴什麼什麼來說的演場戲,我實在是不懂,他們在演什麼
戲,黃梅戲?。。。。。到了這里,狄仁傑就算是找到了案情的入口。那就是西域的
什麼什麼赤眼金龜(我剛一聽名字還以為是一種烏龜呢,後來才知道是種甲蟲…長的還
賊難看,跟屎殼郎一樣………),於是出現了個比較詭異的場景:鬼市。這個鬼市搞的
跟魔戒三裡面的場景一樣。確實挺詭異啊。
編劇還好不忘介紹下鬼市的由來,要不真的是太失敗。這個東西在東方色彩裡面本來
就很模糊的一個東西..,在路過鬼市的暗河時,特意拍了岸邊的的幾個配角,有的在吃
什麼東西(就像僵屍一樣的動作..),還有一個長著六個手的賣藝的,一個手吉他,一個
手提琴,一個手馬琴,一個手…..,然後它們就去找旺驢。等等,什麼?六個手的賣
藝的?為什麼要安排這個角色啊?其實後戲總馬上就會出現。嘿嘿。等他們見到旺驢
後,遇刺,明顯是有人知道他們的行蹤,如是乎,出現了假國師這個角色,其實,這個
角色是用來引導下文的,想想便知,靜兒一口咬定那個試假國師,還有真國師也沒出
來過,最後也沒能追上假國師一看究竟,而且還爆出了木偶這個元素,說明,這個國師
是用來敷衍大家的,而且如果國師真的神通光廣大,就不會親自來刺殺這幾個小嘍啰,
那這個國師究竟是誰?忘了不補充一下,其實這個國師就是他們來的路上遇見的賣藝
的那個,也是六個手的。這里就算是為這個伏筆解答了。
等旺驢的易容術出現以後,狄仁傑的線索就跟進一步了,其實這是細心的觀眾已經
看出靜兒的問題了,然後狄仁傑就要求去看國師,武則天一阻攔,問題就更明朗化了,
等狄仁傑到了國師的那個閉關的地方,很肯定的就是:國師就是靜兒,靜兒就是國師。
等到了這里又為上文揭開個兩個問題,一,為什麼神鹿那麼假的東西,武則天會信,
因為是她讓靜兒那麼做的,她演個戲而已嘛。 二,那個鬼市國師到底是真是假,答案就是
假的。待這兩個問題解決後又一個新的問題來了,既然國師已經知道了,那在開始
說因為動了平安符被燒死的是被國師陷害的兩個傑作到底是誰呢?又是一個懸疑的問題
,然後導演來了一段煽情的劇情來調調胃口,怕觀眾緊張過度了口吐白沫,那就狄仁傑
替她擋劍,然後李冰冰被暗器擊中,然後……
這時線索中斷了,線索斷了怎麼辦?戲還沒演完呢。如是乎出來了前戲中的一個伏筆
的答案,那就是王爺給狄仁傑的金鐧,大家一看給狄仁傑裝備武器了,就知道,要打仗
了,呵呵,很膚淺的一段。但是王爺的死安排的不錯,這進一步說明幕後黑手依然在
逍遙法外。這時線索斷了。怎麼辦?從源頭找唄,於是乎發現了建築圖。然後就到裴什麼
被抓,戲演到這,幾乎已經告訴觀眾,幕後黑手已經急了,因為他的秘密被別人發現了
,所以要殺人閉口了,這個人就是裴什麼。但是為了讓戲演下去,肯定要把線索傳遞到
狄仁傑的手中啊。然後就安排了裴手中的東西,來指引狄仁傑找到線索。
此時所有的劇情就明朗了,就是梁家輝搞的鬼唄。這時就完美的解開了開頭的兩個
貫穿全戲的伏筆,一,武則天的登基背景,造就了梁家輝的仇恨,當然,還有斷臂,
二,大佛的作用就是為了壓死武則天。到此為止,全部的伏筆都解開了,然後就等著
狄仁傑取得勝利了。最後有一片我覺得排的老帥氣了,那就是武則天派兵平亂時的口氣
還有動作,太帥了。不過雖然這么帥,還是沒能留住狄仁傑。哎 落花有意隨流水,流
水無心戀落花啊…..等等,這時一回想,不對啊。我們來分析分析。武則天是怎麼知道
城外叛軍的?誰告訴的呢?嘿嘿,答案其實在劇中出現過,當王爺第一次露面的時候,
拿的那個什麼什麼令牌,說是可以調10萬大軍,這個話是被靜兒聽到了,所以靜兒
會告訴武則天這個事情,武則天就早有防範了。這樣全劇就全全收場,呵呵。是么?
真收場了么?還有一個讓我都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就是:既然通天柱上面掛的是國師
寫的平安符,而且劇中說,平安符是為了遮掩下面的孔洞,那麼留孔洞的人應該是
梁家輝才對啊?難道說靜兒也和梁家輝有一腿?為什麼?不知道啊?那就去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