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電影燎原觀後感400字

電影燎原觀後感400字

發布時間:2022-04-25 20:25:20

㈠ 電影星星之火觀後感

http://..com/question/59563089.html?si=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歷史意義及讀後感?
年代背景:
1930年1月5日,毛澤東寫給林彪一封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這封信中批評了當時林彪以及黨內一些同志對時局估量的一種悲觀思想。
那時在對於時局的估量和伴隨而來的行動問題上,黨內有一部分同志還缺少正確的認識。他們雖然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來,卻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來的可能。他們似乎認為在距離革命高潮尚遠的時期做這種建立政權的艱苦工作為徒勞,而希望用比較輕便的流動游擊方式去擴大政治影響,等到全國各地爭取群眾的工作做好了,然後再來一個全國武裝起義,那時把紅軍的力量加上去,就成為全國范圍的大革命。他們這種全國范圍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爭取群眾後建立政權的理論,是於中國革命的實情不適合的。他們的這種理論的來源,主要是沒有把中國是一個許多帝國主義國家互相爭奪的半殖民地這件事認清楚。
有些黨員從主觀主義出發不恰當地看大了革命的主觀力量,而看小了反革命力量。結果,走上盲動主義的道路。

歷史意義和感受:
那時中國革命的主觀力量雖然弱,但是立足於中國落後的脆弱的社會經濟組織之上的反動統治階級的一切組織也是弱的。這樣中國革命的走向高潮,一定會比西歐快。在1927年革命失敗以後,革命的主觀力量確實大為削弱。若僅依據某些現象來看,黨內同志們發生悲觀的念頭也是很自然的。但若從實質上看,那便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現在雖只有一點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發展會是很快的。它在中國的環境里不僅是具備了發展的可能性,簡直是具備了發展的必然性,這在五卅運動及其以後的大革命運動已經得了充分的證明。

馬克思主義者對未來的發展和變化,只能說出個大的方向,不可能機械地規定時日。所謂的中國革命高潮快要到來,正如毛澤東所說的,「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毛澤東的這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那時安定了不知多少黨內的同志,使他們看到了希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這星星之火,使勝利的紅色旌旗飄遍中國,點亮了中國革命的燈塔,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我們黨憑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堅定信念和「艱難奮戰而不潰散」的艱苦奮斗作風,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了一個接一個的勝利。

內容:
毛澤東在信中批評了林彪的錯誤思想,指出:一、現在中國革命的主觀力量雖然弱,但是立足於中國落後的脆弱的社會經濟組織之上的反動統治階級的一切組織(政權、武裝、黨派等)也是弱的。二、1927年革命失敗以後,革命的主觀力量確實大為削弱了,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現在雖只有一點小小的力量,它的發展會是很快的。三,對反革命力量的估量,決不可只看它的現象,要去看它的實質。1928年底到1929年初,敵人對井岡山根據地進行三次「會剿」,好象很有力量,其實英、美、日在中國的斗爭已十分露骨,軍閥混戰業已形成,實質上這是反革命潮流開始下降,革命潮流開始復興。四、現實的客觀情況是,各種矛盾都向前發展了,全國布滿了乾柴,很快就會燃成烈火。
毛澤東在信中運用唯物辯證法,科學地分析了國內政治形勢和敵我力量對比,批判了誇大革命主觀力量的盲動主義和看不到革命力量發展的悲觀思想,認為這是「於中國革命的實情不適合的」。信中充分估計了建立和發展紅色政權在中國革命中的意義和作用,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思想。明確指出:「紅軍、游擊隊和紅色區域的建立和發展,是半殖民地中國在無產階級領導之下的農民斗爭的最高形式」,「是促進全國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㈡ 紅色革命教育片觀後感400字怎麼寫陳鐵軍丶羅登賢

回首,再尋她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我已甚是想她。再次去尋她,她依舊是如此的美麗動人,雄偉挺拔。
我們跟隨著父母的足跡上了車,滿懷欣喜地望向窗外的風景,蜂飛蝶舞。腦海中卻不時地浮現出革命年代的血腥場景和紅軍戰士在沙場上英勇奮戰的颯爽英姿,感受到他們挾而不服、壓而不彎的精神。
約莫40分鍾,我們便到了薛家寨口,一排排山巒起伏,連綿不斷的高山,猛地在眼前一閃而過,但卻像印記般刻在腦海中,無法抹去。穿行在一條條康莊大道,羊腸小道之間,每盞燈上都頂著神似聖火的火苗標志,象徵著革命的勝利,新生活的開始。一眼望去,那真猶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激動人心的景象。
聽,是什麼聲音在耳邊回盪著?一個稚嫩的聲音回答著:「是和平鴿呀!」霎時間,一席訓練有素的白衣士兵翱翔在碧空如洗的藍天之中,顯得更純潔,更透明。郁悶的心情瞬間煙消雲散了。
來到群山腳下,眼望山頂,總給人以無限的遐想:這山頂是否與那天宮相連;四周是否有白雲繚繞;那每一滴露水是否都晶瑩透亮;陽光時而躲藏時而顯露,剔透的露珠是否會反射出它的影子;我們是否能夠從中聯想出各種千姿百態的事物,一眼望去,竟不知盡頭在何處。
環顧四周,一條狹長的道路上,寄託了革命時期多少中華兒女的嚮往。「薛家寨」三個大字就矗立在道路的起始端,朴實卻又醒目。一年四季,長安於此,只有偶爾幾只小鳥游歷至此,才會驚醒她,此外的時間,她都猶如一位高貴的守護神一般,保護著這方凈土。
沿著蜿蜒起伏的山路來到了半山腰處,高度不一的岩壁不時會碰到頭,但我們卻覺得有趣,一上一下,歡聲笑語迴旋在山間。俯身看去,萬丈深淵皆在眼底,那樹葉間,陽光透過縫隙灑下去,照在崖中,顯得格外明亮。一滴露水滴在衣角上,露水沾衣,分外清涼……
經過一番游歷後,此處的美景盡收眼底,藏在心中。
山腳處,紅軍谷也有獨特的一番景象,但由於種種原因,便沒有去到,只是遠遠的望了一眼,看見了前方那張破洞的紅旗,這便是
革命滄桑留下的最好的見證。年復一年的駐守在此處,眼看著這里的變化,卻無法說出口。不知多少的惆悵從此處產生,多少的欣喜因此處而美好。
歷史的長河在奔騰,而此處卻依然是重巒疊嶂,密林如海。如今再次去尋她,我彷彿已經認不出了她,那強烈的感情像正准備噴薄出的火山,洶涌澎湃。

㈢ 愛國主義教育影片讀後感100-200字

《紅河谷》
我不知道我即將寫出怎樣的東西來,對於這樣一個悲壯的故事。最初的寧靜,最初的美好,在最後的時候消失殆盡,只有那彷彿亘古不變的還在搖擺著的轉經筒。那對聖山,對西藏不變的信仰還在繼續,朝聖的路上永遠都那撲倒的身影。

影片開始,老阿媽背著小孫子,搖擺著去喇叭寺去乞靈。老人緩慢地講著雪山女神珠穆朗瑪的故事,聲音彷彿穿過歲月,一直悠遠到現在。

愚昧的民族,愚昧的文明令人忍不住地氣憤。即使他們也只是在文明的路上行走著,只是對自身無法認知的自然以自己的方式去尋求一片安寧。一聲槍響,一堆人跪在那裡,兩個穿著大紅衣服的女人被扛過來,手腳縛著,背景音樂很雄壯。大紅似乎是宿命,是中國女人的宿命,〈〈少女小漁〉〉,海報裡面劉若英扮演的傳統的中國女人小漁,手裡捧著一束花,穿著大紅的衣服,表情很拘謹,怯懦。這里女人依然穿著大紅的衣服,等待或者是被迫去當祭品。鏡頭掠過被綁著竹排上的羊,牛,絕望的牛眼。滾滾的河水,渾混的泥土,奔騰著,來勢不可知,去勢不可擋。「開祭。。。」,燒香,上香。而後是強壯的男人掄起斧子把竹排上的牛掄進滔滔的河流,隨著一聲牛的慘叫,一切歸於泥土的河水。結束了嗎?還未。羊及其中的一個女人以同樣的方式被終結了他們的生命。「來世,做豬,做狗,也不做女人。」另一個女人認命地講出這一
番話。我最近常在想大概是造物主在開我們的玩笑吧,那些人類創造出來的東西可以永恆或者可以更久於人類的生命存在在這個世上,而創造它們的人類卻總在某一天以這樣或者那樣不能令人接受的方式離開,帶著眷戀,著著不甘。刀下留人的戲碼上演了,女人被救。故事還未皆大歡喜。被追捕的女人在巍巍的橋上,斷然斬斷了橋繩,橋下依然是滔滔的河水,只是這回她不是當祭品。

女人被那乞靈的老阿媽救了,看著遠處的落日,「我叫雪兒」。接下來是老阿媽,雪兒,格桑及小孫子一段難得平靜的時光。綠綠的草原,奔跑的馬兒,歡快的笑聲,還有美麗的神話。

最初的平靜在瓊斯跟羅克曼進到雪山的時候開始瓦解。打著用西方的文明拯救西藏的名義的羅克曼,與對雪山充滿祟拜的瓊斯。還有那個來自西方的打火機。第一次,它做為給救命恩人的禮物,羅克曼把它給了格桑。第二次,格桑用它結束了這場戰火,侵略者與被侵略者同歸於熊熊大火。一切平靜了。依然只有老阿媽跟小孫子,還有那個搖擺著的轉經筒。

喇叭們爬在山上試圖給格桑他們遞彈葯的時候,那一個個的身影,帶著必死的決心,及捍衛雪山女神的神聖。

帶著祟洋情結的代本,跟羅克曼談判時的堅決及那一轉身的大喊:「快點火」還有隨之後來的後背的幾個洞。

沉默地走在1500條藏人生命及血液里的瓊斯,「Father, we kill fifteen hundred Tibet in fifteen minutes,slience on the
battlefield, no cheering to our victory,walking sliently. Rock said :Nothing could open up the road to Lhasa but bayonet. But I feel sick.Our boots are stained with blood, a lot of blood. Front is the blood-red sun that is never set on the Britain Empire.Walking forward will lead to what I have been dreaming of . There are lovely folk songs,cloud in the blue sky, smell of suyou. There Gesan, Xueer, Gaga, and Danzhu.

看著父親死去流著淚唱著民歌的丹珠,全部藏民齊聲和唱。歌聲動搖了羅克曼及他的軍隊。但是屠殺仍在進行。羅克曼的軍隊的軍人們也有妻兒在等待他們。但是羅克曼不曾想到這些藏民連家都沒有了。炸彈緩緩從丹珠手上滑落,火光四起。

嘎嘎帶著瓊斯及那架即將炮聲四起的大炮穿過沼澤,抬大炮的英國軍人陷入了沼澤,伸著絕望的手試圖抓住瓊斯的手及那美好的生命。漸漸沒入泥土,沉寂,還有冒泡的泥土。落日下,嘎嘎笑得狡猾,也笑得質朴,在落日的余暉下,瓊斯的槍緩緩落下。有什麼資格呢?跟那血光的屠殺相較而言。

我看到聖山了,跟第一次進藏的時候一樣,瓊斯的槍終於指向天空而非自己的腦門。雪山又一次崩了。這一次,滿地的血,軀體,戰爭及罪惡集體被埋葬。只余那祖孫倆。

㈣ 驚天動地觀後感 ,急求~

或許在那之前,我們也曾疑惑,經歷迷惘,也曾不止一次問訊自己,一個人究竟能為另外一個人付出到怎樣的地步?友人如何?親人如何?愛人又如何?
而無論我們得到了怎樣的答案。我想,我們任何一個人心中都理所當然的有著一個凜然而不可褻瀆的神聖所在,那裡聚集著我們生命的意義,生活的意志,以及力量的源泉。當這一珍貴的東西受到威脅的時候,我們都會毫不猶豫的奮力向前哪怕是要失去一切。包括生命。
但是,如果把這一守護的對象換成是陌生人呢?當一個未曾蒙面的人受到危難的時候,我們會做出一些什麼樣的反應與行為?是否也能夠奮不顧身,是否也能不計回報,是否能大義勇為,是否還能大意凌然?
作為出生在90年代中初期的這一代人,我們常常諷刺自己沒有信仰,不懂得關愛。也時常感嘆在市場經濟的巨大壓力下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在金錢的誘惑力之下,人們已然丟棄了大多過去的時代所遺留下來的詬病,與美德。只為了更好的融入日前的社會大環境里去。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為了成為時代的弄潮兒,我們吃苦努力,同時也不擇手段的對付競爭對手以及所有有可能阻礙到我們的人包括我們自己。於是一次又一次的欺騙與隱瞞他人,以及被他人所欺騙。每一次的謊言與攀爬,都另自己變得一分的不信任他人,也都另自己更懂得如何為自己的行為尋找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而確實,在我們身處城市裡那些隨處可見的乞兒遊子之中,又有幾個是真心尋求幫助的受難之人呢?正因如此,我們,至少是我,在很多時候都不得不去猜測比之街頭上的乞丐我們誰更需要幫助一點……於是,便開始覺得世上已然真情難尋,真心消亡,真意不再。
直到地震之後。
我們看到了,我們是不平凡的一代,我們是勇於向上的一代,我們胸懷大志,我們賦予同情心,面對大災大難,80和90後的年輕人向世界證明了我們的力量,我們並不是嬌生慣養的,我們不是自私吝嗇的,我們是獨立的一代,是充滿愛心的一代,我們是21世紀的脊樑,是祖國的力量,有什麼情能不為我們而感動,有什麼愛能不為我們而感化,我們肩負重任,是時代的驕子,為了祖國。我們會奮不顧身,會勇往直前。
…………
……
我曾經看過這樣的一個小故事,故事中,「一位資深的行乞者對一位新加入的同伴說道『不用擔心,這個社會的人們對於那些只要吃飯不要錢的乞丐還是十分寬容的』,」其出處自己已經記不大清楚,但這個內容卻總是令我記憶猶新。
是的,從這里可以看出來,無論外國人怎樣看待我們這樣一群「沒有信仰的人」,但是我們心中的善意從未泯滅,我們一直有著那樣一個未曾被資本主義侵蝕的潔凈之處。盡管在大環境的壓力面前它已經逐漸黯淡,卻從未放棄過去爭取每一次能夠綻放光芒的機會。只要任何一簇星火,便能展開燎原之勢迅猛而起,令世人震驚,令同胞振奮……這,正如同自1982年9月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鄧小平同志所提出的那一新概念一般。何所謂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至少有那麼一點兒的根源就在這里。
我們不畏艱難,不辭辛苦,不懼危險,只因為我們有著截然不同的信仰與信念。我們知道有國,且無比熱愛;我們知道有同胞有親友,且無比忠誠;我們也知道應該怎樣去把握展現信念的機會,不讓自己後悔。於是我們能夠創造奇跡,我們也能夠不止一次的震撼世界,更可以堂堂正正的站立在人世間而不後悔。
這便是骨氣。
盡管去年的這場災難之中,有著很多非議,也有無數反思,但在這樣僅僅只是電影的觀後感之中,我們所去看到的,應該是每一個對地震關心的人們所付出的真情,每一份投入到這一次地震救援活動中的赤子之心……。以及其中最為值得我們敬佩去熱愛的的人民子弟兵們。
無論在何時,也無論在何地我們曾經怎樣的談論過他們。但是至少在新中國歷史的剪影之中,沒有哪一次的救援活動中沒有他們,也沒有哪一次的行動中有那麼一個人付出比他們付出得更多,更沒有在哪一次的行動之中,有著比他們更單純更努力和更可愛的人。
同樣,在這樣重大的災情面前,無論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在什麼地方有著怎樣的不足。但是比之過去如何?我們的祖國正在進行著史無前例的偉大進步,在這樣的進步之中難免會有著微末細節里的瑣碎與不足。但是不足是用來通過努力和行為去彌補與完善的,而不是掛在嘴上說的。我們理當去堅信,沒有人能比我們的祖國我們的黨做得更好,而我們還會做得更好,進步得更快,創造出更多奇跡來!我們也理當記得那些慘痛的教訓和回憶,大聲的回應自己心中的聲音,我們將更加努力的去創造新的生活,我們將更加用心的致力於新中國的建設中去。為了那些曾經經歷苦難的人們,也為了那些今後將因為我們而避免遇難的同胞戰友們……。
團結就是力量,當全人類都已然對這樣的話語耳熟能詳的時候,我們就是用這樣一個最為簡單的道理震撼了全世界。再一次另人們了解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與巨大潛力。.
而在今後,我們還會創造出更多的震撼與奇跡來,會創造出更輝煌的未來來,只要我們心中還有祖國,有黨。我們便有著能擊倒一切困難的力量與信念。

㈤ 觀後感作文500字

現在,我們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過,現在的幸福生活來的?這可是戰士用自己滾燙滾燙的鮮血換來的。這個代價太大了!今天,讓我們來顧過去的點點滴滴吧!
在抗日戰爭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連天、濃煙滾滾的戰場。一個個滿身鮮血、汗流浹背、奮力拚搏的八路軍戰士們。萬山叢中,青紗帳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游擊健兒到處逞英豪;雁翎隊、敵後武工隊、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使驕狂一時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敵後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我還看到了19路軍組織的「敢死隊」出發前接受長官的指示。接著,「一、二八」的戰火首先在閘北燃燒。一個個19路軍沉著應戰。我還看到抗戰1月27日午後,日軍准備開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帶的上海居民紛紛湧向租界避難。最後,蔡延鍇軍長臨前線指揮……
「淞滬會戰」中「八百壯士」的忠貞獎章,「血戰台兒庄」的殺敵大刀,「武漢會戰」中斃敵3000餘人的萬家嶺大捷中繳獲的戰利品……抗戰初期,國民黨數百萬軍隊對日軍進攻進行了正面作戰,給日軍以沉重打擊,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者「速戰速決」的美夢。
「抗日則生,不抗日則死,抗日救國,已成為每個同胞的神聖天職!」「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堅持抗戰,堅持持久戰,堅持統一戰線,最後勝利必然是中國的。」
中國共產黨,率先吹響抗戰的號角。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努力和推動下,國共兩黨拋棄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華民族全面神聖抗戰從此以燎原之勢燃燒起來。
這場在1945年9月3日贏得的戰爭勝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戰爭,中國進行的仍是一次封建王朝戰爭,而日本則進行的是一次國民戰。從1840年開始到抗日戰爭勝利的105年間,幾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中國,而我們惟一贏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場勝利。那是近100年來積貧積弱的中國第一次在一場生死存亡的民族戰爭中取得勝利,這場勝利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喚醒了沉睡了幾個世紀的中國。
歷史學家陳寅恪曾說:「國可亡,史不可滅」,因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在2005年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我了解這段悲壯而可歌可泣的歷史,作為一名中國學生,無疑是責無旁貸,卻又是一件難以承載的任務。
同學們,戰士們就是這樣拋頭顱,灑熱血,用汗水和鮮血換來的新中國。讓我們勿忘國恥,好好學習,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將來振興中華!
革命戰士永垂不朽!

㈥ 關於紅色經典電影的觀後感

哪一部啊,

看了很興奮,對自己的生活,學習產生很大的變動。思想好像變新了一樣。明天,我要做個好人啊。就是要誇大一點。
望採納,謝謝。

㈦ 《紅色先驅 星火燎原》觀後感

寫作思路: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

正文:

通過觀看,使我了解到了延邊的發展歷史,以及為 我們延邊做出巨大貢獻的的歷史人物。延邊具有光榮的革命斗爭歷史,延邊各族人民在各個革命歷史時期都做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

該紀錄片通過採用大量的歷史資料,再現了延邊黨組織建立的艱辛歷程及中國共產黨領導延邊各族人民開展革命斗爭的光輝歷史,展示了延邊革命老區人民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弘揚了童長榮、陳翰章等革命先烈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和新中國的建立拋頭顱、灑熱血的大無畏精神。使我更加深刻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使勞苦大眾翻身求解放的真理,我們要永遠銘記黨的光輝歷史和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緬懷革命先烈,在紅色基因中注入時代精神,讓一代代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作為一名教師,要教育孩子們,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讓他們懂得珍惜這美好時光,好好學習,艱苦奮斗,長大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為國家科技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汪清縣十里坪學校

年月日

㈧ 建黨偉業觀後感500字內

前幾天,我觀看了紀念建黨90周年影片《建黨偉業》,深受感動,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這部影片通過描述近代中國的發展和變革歷程,敘述了自虎門銷煙開始,為了解救中國,無數的仁人志士前仆後繼,以自己的方式為救國強國所作出的努力和犧牲。
「維新變法」,「洋務運動」等,立足於清王朝統治的變革失敗了,證明了封建王朝的統治已經腐朽;太平天國立足於地主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變革,在內部封建勢力和外部列強的絞殺下失敗了,證明了農民起義的先天不足無法挽救中國,中國沒有條件建立一個可以實現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的社會體系,頑固的封建勢力不允許,西方的列強也不會坐視中國的發展;立足於資產階級革命的辛亥革命。被袁世凱竊取了勝利的果實,也證明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資本主義也是行不通的,中國的革命陷入了困惑。
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為深陷苦難的中國送來了希望――「要改變中國,只能進行庶民的革命,取得庶民勝利,才能就中國」。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張國燾、周恩來等人認識到,只有發動農民和勞工起來斗爭,奪取屬於自己的土地和權利,才能夠正正的解救中國。「五四運動」的爆發,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的傳播,在學生中、在農民中、在勞工中得到普遍的宣揚和認可,掀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革命的人士認識到,北洋政府不能夠救中國,國民黨也無法挽救中國於水深火熱,必須成立庶民自己的政黨,自己的布爾什維克,才能形成堅強的領導核心,在共產國際的協助下,信仰馬克思主義的革命人士齊聚上海,籌備並成立中國自己的布爾什維克政黨。
當國際歌在嘉興南湖的遊船上響起的時候,中國歷經半個多世紀的苦難終於孕育出了的希望――中國共產黨。
回顧先烈們為了救祖國於苦難之中,為驅逐列強,拋頭顱、灑熱血,自虎門銷煙始,歷經80多年的探索、犧牲,救國願望沖破頑固封建勢力的阻撓、擺脫資本主義革命的束縛,迎來了嶄新的共產主義。中國共產黨是歷史的選擇,是祖國的選擇,也是全國勞動人民的選擇,是唯一能夠將中國帶出苦難,帶向光明的政黨。
通過觀看影片,我們更加認識到今天的幸福是多麼的來之不易,也深刻感受到社會的變革,首先是思想的變革,要勇於探索,勇於創新,只有不斷的變革和創新,解放思想,才能促進社會的不斷進步。

㈨ 燎原的影片評論

影片意在為20年代的中國煤礦工人立傳,他們血淚斑斑的命運和不屈不撓的反抗,都得到真切的反映。雷煥覺和易猛子是兩位突出的形象,在雷身上,凝聚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業績,而易猛子的生活軌跡,則顯示出中國工人階級成為一個自覺戰斗的先進階級的必由之路。
該片以深沉、有力的筆觸、烘托出強烈的時代感和歷史感,加之在場面和蒙太奇的處理上一些比較成功的創造,使當代工人運動的風貌得以生動的再現。

閱讀全文

與電影燎原觀後感4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沖上雲霄電影版郭采潔吻戲圖片大全 瀏覽:972
有格調的愛情電影 瀏覽:41
電影拳霸2結局 瀏覽:45
反映台灣大陸兵電影 瀏覽:40
大海的回想電影音樂會節目單 瀏覽:584
嚇我一大跳電影 瀏覽:889
天馬電影製片廠全部演員 瀏覽:546
許願神龍大電影中文版正版完整版 瀏覽:489
有聖杯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432
先遣連完整版電影 瀏覽:709
人和怪獸大作戰電影名字有什麼 瀏覽:267
穿越時空電影大全國語 瀏覽:543
一部電影摸喪屍胸 瀏覽:118
私人戰爭完整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325
真情少女電影完整版 瀏覽:936
人生就像一部電影英語 瀏覽:811
中國導演評價漫威電影 瀏覽:904
大電影最新版軟體下載 瀏覽:475
關於天使和惡魔的電影動漫圖片 瀏覽:355
中國第一部有插曲的老電影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