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男孩電影觀後感200字以上作文
《老男孩》能得到這么大的成功,得到這么多人的好評,很大程度是他關注了現實、幫助觀眾找尋逝去的回憶,讓觀眾在理想和現實中發生碰撞、撞擊,如何面對過去的夢想?雖然每天都面對,但卻不願意揭開傷疤去說,而《老男孩》則讓這些矛盾真實呈現在我們面前。
一位網友在看過《老男孩》的感受,「現實有能力讓你低下高昂的頭顱,把內心的小夢想擱淺,柴米油鹽變成『大夢想』。不過,青春凋零已成現實,生命存在一天,夢想就有機會紮根發芽。沒有人為我祝福的時候,自己也可以為自己喝彩。」
《老男孩》也講述了一個關於「青春」的故事,不一樣的是,這部43分鍾的網路短片自10月28日上線以來,以「病毒式」傳播速度席捲整個網路,「青春」、「夢想」引發80們懷舊情緒集體爆發,「淚流滿面」成為使用頻率最高的觀影感受,截至11月15日凌晨,該片的在線播放量已經達到4700多萬(尚不包括下載離線收看以及其他方式轉發)。對於一部缺乏商業運作的網路短片,之所以能夠獲得這樣的成功,唯一的理由就是誠意。 《老男孩》的故事並非驚世駭俗,中學同學肖大寶(肖央飾)和王小帥(王太利演)有著共同的苦悶,那就是被心儀的校花拒絕,後來兩人因為對邁克爾·傑克遜的喜愛,成為了好朋友。多年後他們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一個成了點頭哈腰的婚禮主持人,一個成了忍氣吞聲的理發師,蹉跎度日。邁克爾·傑克遜的死訊震動了肖大寶,他找到舊時搭檔王小帥,組成「筷子兄弟」,和一群90後一起參加了「歡樂男生」的選秀,激起了這兩個中年人心中殘存的那一點夢想。選秀的過程並不順利,最後也沒有拿到名次、收獲獎金,可是他們卻收獲了樂觀的人生態度,而且這次為理想而奮斗的記憶也將成為他們珍藏的記憶。
短片的前半部分充滿了懷舊和搞笑元素,吉他彈唱、跳MJ的舞步、追求班花這些校園段子;《花仙子》、《小芳》、《十六歲花季》、《水手》、《星星點燈》、《billie jean》這些老歌;磚頭似的老式收錄機、BP機、掌上游戲機這些老古董……無一不勾起80後一代人的集體追憶,幾乎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當年的影子。而到了後半段,伴著老男孩肖大寶「那是我日夜思念深深愛著的人吶,到底我該如何表達,她會接受我嗎」的歌聲響起,王小帥揮動紅綢盡情起舞,鏡頭一幕幕回閃:肖大寶、王小帥一塊練琴唱歌;穿著校服的肖大寶在街角懷抱吉他等待女孩路過,傾盆大雨里撐著花傘的她回眸一笑……而當年同學各自過著的生活也在歌聲中被鏡頭一個個掠過,成了「金絲雀」的校花、得志的包子、街頭烤串的胖子、如願嫁給王小帥的胖媳婦、吃方便麵加班的眼鏡男、借酒澆愁的紅衣大哥、洗腳妹、建築工人……從男孩到老男孩、從夢想到現實,《老男孩》就像一把尖刀,徹底撕裂了80後的內心。
沒有明星,沒有名導的短片,出品人卻是大名鼎鼎的韓三平。
《老男孩》由2007年5月推出音樂電影《男藝妓回憶錄》的筷子兄弟自編自導自演,片長42分鍾。該片以「80後的青春是否還記得當初的夢想」為主題,通過選秀節目切入,追憶兩位參賽者為夢想追逐的青春經歷。
該片是中影集團聯手優酷網站共同打造的「11度青春電影行動」的收官短片,以肖大寶、王小帥為主線,講述他們的過去和現在:多年前,兩個穿校服的男生心懷音樂夢,彈著吉他,苦練邁克爾·傑克遜(MJ)的招牌霹靂舞,參加校園選秀卻最終碰壁;多年後MJ去世的消息,讓他們再拾青春夢,作為最大齡的草根筷子組合參加電視選秀大賽,歌聲和舞姿均受到肯定,雖然最終止步於50強,卻對生活有了新的理解。
在影片風格上,導演「筷子兄弟」借鑒了更多互聯網元素,誇張、無厘頭甚至略帶荒誕的敘事,讓短片充滿笑料和包袱。
Ⅱ 《奔跑吧 兄弟》大電影觀後感
自從楊冪主演的《孤島驚魂》用400萬的投資換回了超過9000萬的票房,粉絲效應的威力已經大到可以為亂象叢生的國產電影劃分出一個新的類型——粉絲電影。這一類可謂電影界的一朵奇葩,無所謂劇情,無所謂演技,只需要有具有強大號召力的明星即可賺的盆滿缽滿。而自從《爸爸去哪兒大電影》(以下簡稱《爸爸》)用僅僅五天的拍攝周期拿下7億票房後,粉絲電影中又多了一個分支,綜藝電影(暫且叫它電影),這類電影改編自綜藝節目,既有良好的大眾認知度又有著大家喜聞樂見的明星,比起其他粉絲電影,投入更少,運作周期更短,收益更高。顯然,各大片方早就盯上了這塊大蛋糕,紛紛找准時機想大撈一筆,而今年打響頭炮的就是這部14年下半年最火的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以下簡稱《跑男》)衍生出來的同名大電影。
首先,我要說的是,我並不排斥粉絲電影,畢竟目前階段的國產電影產業仍然是以市場為導向,無論以何種方式能賺到觀眾口袋裡的鈔票就是本事。去年的《爸爸》雖飽受爭議,不過因其有著親情的外衣加上春節檔這樣一個合家團聚的時間節點,不少家長因為其有著「寓教於樂」的作用而甘願買單,帶著孩子一起觀看。雖然從內到外它都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電影」,但至少觀眾找得到買單的充分理由。而今年的《跑男》卻連這樣一個理由都沒有,對於從來沒有看過《跑男》的觀眾而言,看《跑男》你必須了解什麼叫「撕名牌」,什麼叫「謀殺」,什麼叫「能力者」以及其中明星之間各種CP組合及綽號的由來……總之這不是一個能讓人馬上入戲的「電影」,這對於普通觀眾來說門檻太高。而對於《跑男》的粉絲而言,這部電影雖然具有著綜藝節目本身先天良好的「基因」,但卻不幸的成為了一個畸形兒。《跑男》這個綜藝節目之所以大火的原因無外乎是其傳達出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以及明星在鏡頭前的「真情流露」,無論是搞笑或者是悲傷,讓粉絲感到了無比的真實,情緒隨著明星起伏,真正做到了讓人感同身受,然而《跑男》大電影卻並沒有延續綜藝版這樣的內核,而是用一種自以為「聰明」的方式足足撐夠了一部電影的時長(還沒有一期節目長……)。劇情簡介是忽悠的,不管怎麼有噱頭的吹噓,幾位跑男只是又參加了一次游戲而已,第一局的水上「推手」比賽,雖稍顯無聊,但至少有笑點,而第二輪「找兇手」的游戲卻真是無聊透頂,既感受不到團隊協作成功所帶來的喜悅,又無法看到明星的「真情流露」,真人秀的賣點不就是真實嗎?至少也要演的真實一點吧?然而我看到的只是裝瘋賣傻的王寶強,賣萌裝嫩的熊黛林,表演用力過猛的伊一,為賤而賤的陳赫(現在知道是真賤了),打醬油的鄭愷,以及一場毫無意義的游戲。如果大電影拍的還沒有綜藝本身更值得一看,那麼是否還能找到一個讓人買票的理由?
更令人傷心的消息是,不僅劇情(如果非要把過程稱為劇情的話)忽悠,如果你僅僅是因為海報上每個明星酷酷的西部牛仔造型而想看這部電影的話,本片又會讓你失望了。全片每個人都是穿著綜藝中的t恤在比賽(這一點倒是原汁原味),只在結尾字幕的部分有他們的牛仔造型而已,而全片共三個場景,機場、酒店游泳池、一個仿古情景區(也就是那個無聊游戲開展的場所),如果《爸爸》只拍了五天算是槽點的話,那麼,不好意思,看上去也許《跑男》只拍了兩天,一越反超《爸爸》最短拍攝周期的記錄,好歹這在世界電影史上絕對算是一個奇跡。
對於如今的國產電影,特別是粉絲電影,絕對會讓人糾結, 一方面,粉絲經濟促進了票房增長,是好事,而另一方面,粉絲經濟也讓電影投資方利慾熏心迷失了方向,導致了一個又一個畸形兒的降生,而顯然,沒有人願意看到一個滿是畸形兒的世界,所以大家趕快把畸形兒扼殺在搖籃裡面吧!
Ⅲ <<投名狀>>影評作文
文章摘要:投名狀觀後感:浪漫與殘酷並存的男人戲兄弟結義,各殺一個外人。從此,兄弟的命就是命,其他的,皆可殺。納投名狀,結兄弟義;死生相托,吉兇相救;福禍相依,患難相扶;外人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兄弟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比起3個多小時的《投名狀》,公映的版本似乎少了一些重要的情節,比如「兄弟結
投名狀觀後感:浪漫與殘酷並存的男人戲
兄弟結義,各殺一個外人。從此,兄弟的命就是命,其他的,皆可殺。
納投名狀,結兄弟義;死生相托,吉兇相救;福禍相依,患難相扶;外人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兄弟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
比起3個多小時的《投名狀》,公映的版本似乎少了一些重要的情節,比如「兄弟結義,各殺一個外人。」這段情節,劉德華的那句「記住我的樣子,下輩子找我報仇。」遺憾在片中都沒能見到。
當然,這並不妨礙《投名狀》成為古裝大片成功的範例,好久沒有這樣一部古裝大片能讓我熱血沸騰了,陳可辛導演極強的控制力,為觀眾講述了一段亂世情仇。
「他說那天從死人堆里爬出來,他已經死了。」從這句旁白開始,一部充滿血性的男人電影拉開帷幕,即便是充滿血性,影片畢竟是出自陳可辛導演之手,看過《甜蜜蜜》和《如果愛》,或者更早期的《雙城故事》都可以體會到陳導骨子裡的浪漫主義情懷,本片也是如此,殘酷的浪漫,是我最大的體會。
故事改編自清朝四大奇案之一刺馬案,刺馬的意思是刺殺江蘇巡撫馬新貽,也就是片中李連傑飾演的角色龐青雲。原著中的馬新貽是個極富野心的人物,戰爭的勝利遠遠不是他的目的,李連傑對於角色的塑造很到位,符合導演的浪漫主義情懷而非現實主義情懷,希望窮人不再被欺負,向太後請求減免賦稅,浪漫主義的範文網原創範文, 龐青雲命運註定是悲慘的,因為那些官員們比他現實主義的多。
劉德華的角色到死的時候也不會明白,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游戲規則,也是生存法則,最後關頭依然去救兄弟,依然叫著大哥,令人動容。金城武的角色是可愛的,也很可悲,死都不願背棄「投名狀」的他顯得太過單純。
有觀眾說本片拍的虎頭蛇尾,我很不解。金城武與李連傑在片尾的決斗,也是「投名狀」之下兄弟情義遵守與顛覆的決斗,禮炮打響之時突放冷槍很可以代表導演在設置細節方面的功力,在李連傑倒在地上,嘴裡說出「投名狀」三個字的時候,這是人性的回歸,寧因違背「投名狀」死在兄弟之手,不可死的不明不白。
有些事情不需要追問結果,三位主人公在死前誰也沒有獲得真相,但是他們也都得到了自己對於事情的理解,如同故事的原型刺馬案,本身也是千古奇案。
唯一的女性角色徐靜蕾戲份不多,完成的卻很好。心比天高名比紙薄的直觀感受,又飽受摧殘屈從現實,徐靜蕾把握的很好,不多也不少。後段聽戲的情節,基本塑造自小學習琴棋書畫的端莊氣質,也算是本片的一個亮點。
戰壕內的追逐戲,圍棋和京劇的運用,游戲與戰爭的平行剪輯展現出導演更為全面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陳光榮的配樂,陳光榮是劉偉強導演的御用配樂師,《無間道》系列的配樂就是出自其手,全片大提琴和電子樂的運用比較多,電子樂在古裝片里大面積運用是在以往很少見的,個人覺得是一種創新,當然,很多學院派也是為之不屑一顧的,很多東西都是各有各的體會,強求不來。
總之,《投名狀》定會讓很多對古裝大片失去信心的觀眾,重新燃起走進電影院的熱情。
Ⅳ 《昆侖兄弟》觀後感400字
觀看《昆侖兄弟》電影,很受觸動,感觸頗深。
故事從南疆和田的一個小村莊說起,從小
一起長大親密無間的六兄弟在河床處找到一塊價值幾十萬元的玉石,但是在拍賣途中,馬爾丹卻不小心將玉石遺失,於是其他兄弟認為是馬爾丹私吞了玉石,百口莫的馬爾丹選擇背井離鄉掙錢償還債務。在從烏魯木齊不遠萬里來和田結對子的徐昆主任的幫助下,開始的一段尋玉之路。
人生在世誠信為首,馬爾丹弄丟玉石之後首先想到的不是逃避,而是回來對兄弟們坦白,盡管遭受了各種誤解與指責,都默默承受,為了賠償弄丟玉石的損失,每天拼了命去幹活,從帥小伙,變成滿臉滄桑的牧羊人,中間經歷了多少苦難只有他自己知道,在他身上,誠信二字散發著燦爛的光輝。……供參考。
Ⅳ 求一篇電影《金色記憶》觀後感!~~~~~~~
影片《金色記憶》講述了酷愛籃球的的男孩梁晨,在即步入高考考場的高二期間,發生的一系列關於親情,友情,師生之情的一系列故事。
整部影片當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梁晨與球隊球員之間那好的令人嫉妒的兄弟情。「無兄弟,不籃球」這句始終貫穿整部影片的口號包含著他們濃厚的情誼。球場上揮汗拼搏,默契合作,生活中相互支持,學習上共同進步。這樣的友情真的彌足珍貴。
同時,影片抓住了高二這個時間段的敏感性。片中梁晨與母親對話在充滿趣味性的同時,也讓觀眾時刻感受到高考的無形壓力。於是,梁晨第一次與母親發生了爭吵。躺在床上,他想到了很多。一直以來,他都是母親的乖兒子,有著優秀的成績,在同學口中有著良好的口碑,經過這次爭吵,他的一切活動都被禁止了,這一切都是源於不信任。當他深夜走出房間,看到母親蜷在沙發上睡著了,眉宇間仍夾雜著擔憂。於是,他紅著眼眶,輕輕為母親蓋上被子。
看到這,我的心似乎被人揪了一把,酸酸的。我想我能體會到梁晨那種復雜的心情。有委屈,有後悔。我們應當理解家長對我們的種種擔憂,多與家長交流,不要將家長拒於千里之外,而家長也應該給予我們足夠的信任。有了溝通與信任,我相信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片中梁晨的班主任許老師也給了梁晨許多幫助。在梁晨受挫,失去信心的時候,幫他重振旗鼓,告訴他:「一個優秀的男孩,要變成一個優秀的男人,必須要經受挫折。」讓梁晨從一個只對前途負責的人,變成一個對結果負責的人。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需要一個這樣的智者為我們指路。
影片以梁晨球隊比賽得勝的歡樂場面結局。是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受傷,會失落,會迷失,會彷徨,但在經過這風浪的洗禮後,我們將會蛻變,變得更加從容,更加堅定!
在這個星期三我們初中部一起看了一部電影名叫《金色的記憶》。這部電影是一個關於青春奮斗的勵志的電影。演員的年齡大概也就跟我們差不多把。這部電影讓我從為人處事,學習等等方便都受到無數的啟發。
開頭是一段很清新的音樂,屏幕了男主角隨著音樂歡快的跳著。之後就插入了一個籃球賽,兄弟隊在進行這激烈的籃球賽。而就在眾人為場上比賽的人加油喝彩的時候,卻有一個女孩在場外靜靜的看著書。不用想這個文靜的女孩就是女主角啦!!
···········(情景省略)
在中途兄弟隊中的一個隊員要離開了,因為如果他在打籃球成績就會靠不上大學。可是隊員們都紛紛質問那為隊員,可是他什麼都不說,隊員們氣急,說:你走!就別回來!兄弟隊的宗旨是:無兄弟,不籃球。可現在卻有人拋棄了他們,正在隊員們氣急的時候,他們有即將迎來市裡的籃球比賽,如果贏的冠軍的話隊員們每個人可以在高考中加10分。這時放棄籃球的同學的父親卻找了球隊的隊長(男主角)希望他可以同意讓那個同學歸隊。因為他們家境貧困,非常需要這10分的加分,可以為這個家減少幾萬塊的負擔。本來其他隊員多極力反對 那個叛徒歸隊的,但是當隊長拿出了一段視頻後,他們都同意了。那段視頻是他們全隊在聯系籃球是亂拍的一段視頻,可是那是那個離隊的隊員花了還幾個星期剪裁而編制的。所以他們的隊伍又完整了!!但是他們不知道那個離隊的隊員心裡很不是滋味,雖然又重新歸隊,但是卻沒臉在面對其他隊友了。這一段讓我感受到了那種濃濃的兄弟情義。
就在他們一路過關斬將的時間里,在不斷練習籃球的過程中,他們的成績卻一直下滑這。他們的隊長於是就編造了一個謊言:易建聯親筆為他們簽名並且提字,讓他們好好學習!可是這個謊言卻別在同一個學校的另外一個球隊拆穿,隊長只是在路邊小販上面模仿易建聯的簽名和字體寫的。對此,隊友們對隊長的信任也不服存在。在這之後兄弟隊還輸了市裡的比賽。在這是男主角沮喪失望,成績也變得差的不行,變得讓父母擔心,放老師著急。在男主角與老師的談話中有一句話讓我啟發很深:遇到困難,我們要面對困難,克服困難。我能在這么一直消沉下去,爭做起來!當然也在這過程中,女主角出現了。在他們比賽之前她送了一個她親手模仿男主角大籃球樣子的的銅像;在男主角沮喪的時候安慰她。可是男主角的媽媽和女主角的父母都認為他們早戀,都從一個好孩子變成父母眼中的問題少年。於是別逼無奈的兩人雙雙離家出走,在路上相遇,互相說出了自己的經歷。後來他們第一次逃課去游樂場尋找快樂,在外面露宿。兩人之間那種淡淡的曖昧也使電影更加符合現在少男少女們的心裡,也讓畫面增加了唯美感。
··········
最後兄弟隊和男主角都得到了父母的理解,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在大學中會面!
這部電影充滿了青春的氣息,中間用了不少音樂與舞蹈的元素,是電影有這一種朝氣蓬勃的吸引里力。 有機會我還要在細細的品味這部電影,因為它可以教我們的道理有太多太多········
在長達七天的學習過程中,終於在我們枯燥的學習中有了一絲調味料,我們在此期間看了一部電影,叫《金色記憶》。
大致的內容是高中男生梁晨是學校的風雲人物,不僅成績突出而且是籃球高手,他組織的球隊因為推崇「無兄弟不籃球」那句話取名兄弟連。但是在迎接高考的這最後一百天里,他們兄弟連卻接二連三地迎來了困難,讓梁晨透不過氣來。
這部電影是講關於青春的,很適合我們這個年齡的青少年看,很勵志,讓我感覺好像輕鬆了很多。而且劇情也很好,讓我們看了看在那個時代的青少年是怎麼為了夢想而奮斗的。而且有些情節也很幽默風趣。
在這部電影中,我讀懂了很多,比如說,怎麼更好,更合理地安排自己在空餘的時間里的興趣活動,從而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在我們這種年紀,能一直保持優秀是非常困難的,我很佩服梁晨,在承擔著「兄弟連」隊長這么重大的任務之餘,還能讓成績保持的很好,可能正如他的班主任所說,他一直要求自己很優秀,所以才這樣保持好成績的吧。但是我覺得凡事都不能做的太過,梁晨他凡事都要求自己優秀是很好的,但是他不允許自己犯錯誤,哪怕一次也不行,這種想法是不對,因為是人,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所以我認為,要求自己優秀是很好的,但不要太過。
由此,我總結出來我的學習志向:永遠只追前一名。
相信我的學習志向很多成功人士都有過,因為我覺得這是很有效的讓自己進步的學習態度。
總而言之,我認為,在青春期中的我們,有很多都是很不穩定的,需要我,老師,家長三方面的支持,默契與配合,三點都很有效的做的很好了,我們也就會有一個很美好的人生。
《金色記憶》是一部關於校園青春勵志的電影,它圍繞著一個高中二年級的中學生「梁晨」展開了一段故事……
高中男生梁晨是學校的風雲人物,不僅成績突出而且是籃球高手,他組織的球隊因為推崇「無兄弟不籃球」那句話取名兄弟連。兄弟連成員一水的帥哥,每次訓練都引來眾多圍觀。故事就是圍繞這樣一個高中生發生的……
文中有多處讓人記憶深刻的場景有……
謝耕的父親在得知冠軍隊伍可獲得十分的市屬高中高考加分,因為家庭困難便請求梁晨讓兒子歸隊以求高考加分來減輕家庭負擔……梁晨用自己的凝聚力與智慧讓隊友們接受了謝耕的歸隊!這讓我了解到了一個「領導」在一個團隊中的重要性,「領導」必須具備凝聚力、組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智慧。還讓我了解到了父母為兒女的辛苦與苦心……
梁晨因為輸球而厄運纏身,本想用一張假簽名來晚會兄弟們失去的信心與團結,誰知局面卻因此一發不可收拾……最終事情敗露,兄弟連名譽掃地!在與母親吵架以後,母親睡在沙發上夢里卻想著兒子的好……我知道了,不能用一個謊言去掩蓋別人的心靈。我也了解到了,無論母親為了什麼批評我們,怎麼批評我們,疼在我們身上,也同樣痛在父母的心裡,父母其實一直都在為我們著想!
電影中有這許多鋪墊與伏筆……在校門口的書報亭與設計簽名的小攤;依然送給梁晨的雕像;梁晨在賓館開房時留的號碼……這些都為電影增添了幾分轉折與精彩……
觀看了《金色記憶》這部電影,我也想為自己留下一段年邁以後回想會笑得燦爛的「金色記憶」!
Ⅵ 投名狀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一個人為了自己的野心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投名狀似乎是個悲劇,這個講訴兄弟情誼的故事卻在兄弟相殘中,夾雜著幾個女人的影子,完成了落幕。蘇州和南京城外的野地里,全是無盡的荒涼與破敗。
《投名狀》是由陳可辛執導,李連傑、劉德華、金城武主演的動作片,於2007年12月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的故事大綱改編自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講述了龐青雲、趙二虎、姜午陽這三個結拜兄弟之間的恩怨糾葛。
2008年,該片獲得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第4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等獎項,李連傑憑此片獲得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6)1608電影觀後感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1870年秋,大哥龐青雲(李連傑 飾演)一身官服,在城牆頂俯瞰自己的就職典禮舞台;充滿理想、胸懷壯志的他,如果沒有走上這條不歸路,極可能是推翻腐敗清庭的新中國革命者之一,創大事業名留青史,可惜兩個強盜和一個女人改變了他的一生,造就了他的成功,亦導致他最後的毀滅。
這兩個強盜是曾跟他矢誓生死與共的結拜兄弟:二哥趙二虎(劉德華 飾演)和三弟姜午陽(金城武 飾演),而那個女人正是二哥的妻子蓮生(徐靜蕾 飾演)。
趙二虎在亂世中淪為強盜,帶著幾百人到處劫掠,他為人盜亦有道,就算打劫也「劫七留三」,留一條活路給被劫的村民,而劫掠所得就拿來分給和他同住一條山村的良民,所以深得眾心。趙二虎一生人最愛兩個人,一個是他的妻子蓮生,一個就是十三歲便跟了他做強盜的三弟姜午陽。
自從在打劫太平軍糧車的一役中,大哥龐青雲這個陌生人為替姜午陽擋箭而受了傷,令姜午陽深感救命的恩情,因此姜午陽對龐青雲的崇拜竟超過他對趙二虎的崇拜。
Ⅶ 2008感動中國觀後感
我校會集體觀看《2008感動中國頒獎禮》,心中是一片激動與期待。看完欄目,心中突然有種說不出的感覺,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動,的確傷神,可是它補心,並且化作繼續前行的信心與勇氣。有的時候,感動讓人脆弱,因為它總是觸碰你內心裡最軟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時候,感動讓人堅強,因為當你看到身邊還有那麼多人,有尊嚴並善良而有質量的活著的時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氣。
「同樣是生命,同樣有親人,他用一次輝煌的隕落,挽回另外一個生命。別去問值還是不值,生命的價值從來不是用交換體現。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給我們一個溫暖的啟示。」孟祥斌,一名中國的軍人,在他的身上,我們讀懂了軍人的使命,讀懂了人間的大愛。他為了救一名落水青年,不顧自己身有疾病,不顧自己的安慰,立即跳水救人。然而最後落水青年得救了,而這位可個可敬的英雄,卻將生命舍給了冰冷和喝水。我彷彿看見孟祥斌的女兒提著爸爸的鞋用嘶啞的聲音喊叫著「爸爸,爸爸……彷彿聽見孟祥斌妻子悲哀的大叫「孟祥斌跳河救人死掉了!」在我看來他不僅是失去至親的心痛,更是對未來生活的迷惘。我們為孟祥斌鼓掌,我們被孟祥斌感動,我們為這個人民的子弟兵,為這個人民的好兒子而驕傲。感動,長存……
「曾經艱難險阻,她十年不輟,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對生命負責,在這個神聖的崗位上,良心遠比技巧重要的多。她是一位醫生,治療疾病,也讓這個行業更純潔。」陳曉蘭,她無私無畏地堅守醫德,讓我們知道了什麼是堅持,什麼是良知。陳曉蘭曾是上海一家地段醫院的理療科醫生。近年來她一直從事醫療器械行業打假,被她揭露的各種醫療器械超過20種,其中8種假劣醫療器械被查處。 在與假劣醫療器械10年的斗爭中,為了取得一手證據,陳曉蘭曾假扮病人,冒著危險「以身試針」。良知,這是白衣天使的良知,一個醫生所具備的基本良知,然而我竟驚訝地發現,在中國,這種良知竟少得可憐。陳曉蘭現在已經不能再穿上白大褂,不能她當她喜歡當的醫生,不能幫助人們救死扶傷。然而這個勇敢執著的醫生,卻擁有著高於常人的品質和精神。在全中國人的心中,她是我們最負責,最好的醫生!
其實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著別人,也感動著中國。中華民族之所以逐漸富強起來,也是因為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質的中國人。
也許我們身為中學生,無力是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為別人做些什麼,為集體做些什麼,為家庭做些什麼,那我們會成為一個感動中國的人。而我們的家庭,集體,祖國也就越來越好了。
相信每個看了感動中國的人都會有有一種真實的清潔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時,走路的腳也更結實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電,一個缺點的電池再度內心充實,於是,又可以支撐自己,也希望可以幫助別人。 這,正是感動的一種力量……
Ⅷ 電影《信義兄弟》觀後感
[電影《信義兄弟》觀後感]昨天晚上我在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觀看了電影《信義兄弟》,這部圍繞著前年湖北省一起真人真事而改編的一部引人感慨的電影,我被劇中兩兄弟的精神感動得淚流滿面,電影《信義兄弟》觀後感。哥哥為趕在年三十前給老家的工友們發工錢,一家四口人開車遭遇了車禍,全部罹難。弟弟萬分悲痛。哥哥堅守了二十年的信條——今生不欠來生債,新年不欠舊年薪,促使弟弟一定要為哥哥完成這個遺願。弟弟四處借錢,准備年三十替哥哥為工友們發工錢。此時,父母也從電視新聞上知道了兒子一家遇難的消息,卻強顏歡笑,准備著年飯,像往年一樣招待工友們。賬本在車禍現場丟了,發工錢的時候,工友們憑著信義自己報賬,中間錢不夠了,母親拿出自己的儲蓄一萬元添上去,最後一分錢也不差。電影《信義兄弟》譜寫了一曲兄終弟及,接力還薪,感天動地的信義贊歌。那信義的贊歌,催人淚下,令人深思。 在人群中,我們看見這樣兩個人.他們很普通,也和我們大家一樣,一年到頭奔波勞累,也會像我們一樣.年底急著回家.與家人團聚,一起過熱鬧年.然而,天公不作美,災難總是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降臨,從沒想到會降臨在那麼善良正義的農民工身上. 劇中孫水林說」我們砸鍋賣鐵也不會欠工人一分錢,不欠那個良心債」,哥哥說的」良心」,是他們二十年來堅守的原則,不欠工人的良心債,因為農民工在外掙錢不容易.每一分都是他們用辛勤的汗水換取的,工人們外出打工是為了養家糊口,是為了孩子上學,是為了父母能安享晚年,他們自己掙的錢不是給自己揮霍,不是為了自己精神上的滿足,他們掙的錢是拿回家把日子過好. 他們是一面鏡子,這面鏡子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照,值得我們整個世界照,值得我們把自己的心掏出來照.或許像人們說的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如期還款也是很正常很普通的.因為生死接力才顯得具有特別的意義. 古人言,」言中信,行篤敬」.古老相傳的信條,演繹出了現代傳奇,他們為尊嚴承諾,為良心奔波,為正義傳承,雪夜裡的兄弟,如今只剩一人,雪落無聲,但他的情誼精神打在地上鏗鏘有力.在物慾橫流的今天,孫氏兄弟的義舉無疑是對追名逐利的你我道德的一種喚醒,他們用良心在我們的心中寫下了堂堂正正的」信義」二字,也闡明了什麼才是誠信,什麼才是良知,什麼才是我們應該堅守的尊敬和品德,看完《信義兄弟》這部電影,讓我對生命有力全新的認識,觀後感《電影《信義兄弟》觀後感》。人不僅為自己而活,也為他人而活,這,是一次精神與靈魂的澄明和洗禮。 看到劇終,我始終無法擺脫主人公說的那句「新年不欠舊年薪,今生不欠來生債」。一個善良淳樸的家庭,還不及撫平心中的傷痛,卻兌現那二十年來他們一直堅守的承諾,他那震撼人心的話語縈繞耳畔,心中猛然一種油然而生的敬意,眼淚一次次奪眶而出。是什麼撥動了心弦?是信義。 到底何為信義?信義便是信用和道義,古人說「信義著於四海」,說的不就是信用和道義嗎?一個講誠信、重道義的人,天下人都知道,古還有桃園三結義。古今中外,有多少人為了正義道德而割愛,有多少人為了誠信道義而失去寶貴的生命,他們的故事總催人淚下,令人沉思。 打小,父母教育我們做人要誠實守信,而今社會多姿多彩,五花把門,有什麼能滿足那些追求名利人,有什麼能滿足人們的慾望,僅僅是金錢嗎?今天,當社會呼信義回歸時,孫氏兄弟用他們的義舉告訴了我們,什麼是責任,什麼是良知,他們的義舉不需要太多的言語來描繪這份堅守的美麗,真正需要的是真誠的踐行,信義是人的靈魂,就讓我們捧著一顆誠心,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吧,我們的人生也會因堅持而不平凡。
Ⅸ 筷子兄弟-《老男孩》觀後感
[筷子兄弟-《老男孩》觀後感]那是我日夜思念深深愛著的人吶到底我該如何表達她會接受我嗎也許永遠都不會跟他說出那句話註定我要浪跡天涯怎麼能有牽掛夢想總是遙不可及是不是應該放棄花開花落又是雨季春天啊你在哪裡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只剩下麻木的我沒有了當年的熱血看那漫天飄零的花朵在最美麗的時刻凋謝有誰會記得這世界她來過轉眼過去多年時間多少離合悲歡曾經志在四方少年羨慕南飛的燕各自奔前程的身影匆匆漸行漸遠未來在哪裡平凡啊誰給我答案那時陪伴我的人啊你們如今在何方我曾經愛過的人啊現在是什麼模樣當初的願望實現了嗎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嗎任歲月風干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抬頭仰望著滿天星河那時候陪伴我的那顆這里的故事你是否還記得生活像一把無情刻刀改變了我們模樣未曾綻放就要枯萎嗎我有過夢想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只剩下麻木的我沒有了當年的熱血看那滿天飄零的花朵在最美麗的時刻凋謝有誰會記得這世界它曾經來過當初的願望實現了嗎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嗎任歲月風干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抬頭仰望著滿天星河那時候陪伴我的那顆這里的故事你是否還記得如果有明天祝福你親愛的80後,曾經備受爭議的一代,現在我們一個個都成為了老男孩,筷子兄弟-《老男孩》觀後感,觀後感《筷子兄弟-《老男孩》觀後感》。而這部電影正是回憶了我們無憂的童年,真實的反映了我們現在窘迫的生活。曾經愛憎分明的可愛男孩,現在已被殘酷的現實磨煉得麻木不仁;曾今的戀人,現在早已成為他人的黃臉婆,不知在什麼地方哄著她和他的孩子漸漸入睡;曾經豪情壯志的夢想,現在已成為熱鬧非凡的摩天大樓基腳下萬千泥磚中的一塊;曾經…看著霓虹漫天夜幕中的都市,我來過,可我留下了些什麼呢?無數個和我一樣的無名小卒匆匆路過的腳印被都市的滾滾洪流沖刷得盪然無存…當影片中出現一個辦公室白領戴著眼鏡匆匆吃著泡麵的那一幕,我心寒了;當他再次出現並口含面條熱淚盈眶時,我哭了。這是我當初夢想的生活嗎?這是我夢寐以求追尋的事業嗎?不是,都不是!那為什麼我還在做?為什麼我還在繼續?為什麼我還在堅持?其實,我們只是被奔涌的現實大潮推著向前麻木的前行。前面將要去到哪裡?我自己也不知道…〔筷子兄弟-《老男孩》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