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嘉年華電影劇情分析
嘉年華電影劇情是講述了未成年人小米在替前台替班的一個晚上,看到了一位當地高官帶著兩位小學生入住,雖然是開兩間房間,但還是產生了懷疑。
之後果不其然,看到這位高管從自己房間出來後強行進入了兩位女學生所在的房間,而這個過程被小米在監控中發現,並且拿手機露了下來。而兩位學生回校後神色不對,老師叫來家長去醫院檢查,才發現兩人都被性侵了。
從北方流浪到這里的「黑戶」小米在一家旅館做工,目睹了一場性侵害的發生,小米作為目擊者牽連其中,從最初的隱瞞事實到後來吐露真相,牽扯出了許多世間百態:有拜金的社會風氣,有濫用職權的警察,有喪盡天良的高官,有愚昧世故的家長,有出賣良心做假證的醫生……
而這樣一部讓人看著痛心的電影,卻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的原型是「海南小學校長帶小學生開房案」,而校長當晚帶六名小學生前往的就是「嘉年華KTV」。
根據相關報道,當晚校長喝了很多酒,依次抱著六名小女孩跳舞,之後把喝得迷迷糊糊的小女生們帶到綠春園進行了性侵。在這個案子里,前後兩份不同的醫療檢查報告,警方的瀆職犯罪,以及因為輿論抗議帶來的神轉折,最後罪犯被繩之以法,都跟電影情節很相似。
② 電影《嘉年華》這部電影折射出怎樣的現實
《嘉年華》的導演文晏說:「真正的罪犯,可能是整個社會中,大家的缺失。」
《嘉年華》的原型是海南萬寧著名的未成年人性侵案「校長帶小學生開房」,不熟悉的人,可能不知道前面還在假造婦科檢查記錄、嫌犯在動用金錢收買私了,為什麼突然「神轉折」成了壞人被收監,壞警察被懲處。實際上,被省略的是網上抗議「校長開房找我」以及其他女權公益人士的活動。
「廣州大學城黃波案」的黃波在把黑手伸向大學生的時候,事實上是一個緩刑期的強奸犯。他在公司強奸女下屬未遂,最後不僅在司法系統人員的幫助下賠償換取諒解書,還獲得了並不適用的緩刑;而且,在法院某些人員巧妙斡旋下,他的緩刑並未執行。於是這個強奸犯全國滿地跑,從緩刑期就開始性侵女大學生。而對他後來的作為,盡管有四名受害者報案,警方拒絕立案。
所以,財雄勢大者的性侵,往往可以逍遙法外。這不是罪犯一個人的「功勞」,而需要很多人的「努力」:二次傷害當事人的處警,出賣當事人隱私的媒體,竊竊私語中咎責受害者的路人們,以及貪贓枉法者。《嘉年華》是一部難得的觀照現實的電影,每一個希望生活在真實中的人都應該去看。
③ 電影《嘉年華》主要講了什麼
電影《嘉年華》聚焦在兩個少女的身上,講述了在一家旅店打工的小米,碰巧成為在旅店發生的一起案件的唯一知情者,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決定保持沉默,一番掙扎與挫折之後,她終於醒悟,說出事情的真相。
小米,15歲,一家旅館服務員,一天,一位大叔帶著兩個小學生模樣的女孩來住宿,小米好奇地盯著監控視頻看得出神,但是為了自己的工作,她選擇了緘默,她並沒有預知到自己將捲入一宗刑事案件。
孟小文,12歲女孩,6年級學生,遭遇中年男子的侵犯,在律師幫助下,案件雖然已經取得決定性證據,但卻以警察和性侵者的勾結不了了之,這讓小文留下了絕望的淚水。
郝潔,一名律師,是位知識分子,她是有很深厚的閱歷,同時她也是一個有愛心,願意去幫助弱勢群體。她是小文案件的關鍵人物,能找到幫助案件的途徑,也很努力去做這個事情。
孟濤,小文的父親,跟妻子也離婚,是一個不像父親的父親,沒有參與過孩子的成長,也沒有陪伴過孩子的成長,使女兒承受同齡無法承受的痛苦。
(3)嘉年華電影結局改了嗎擴展閱讀
電影《嘉年華》是由喀什嘉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文晏執導,文淇、周美君、史可、耿樂聯合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7年11月2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獲獎記錄:
2017年10月27日,第54屆安塔利亞金橘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嘉年華》,獲獎 。
2017年11月,第39屆南特三大洲電影節,銀氣球獎 ,《嘉年華》,獲獎 。
2017年12月14日,第二屆澳門國際影展,亞洲電影奈派克獎,《嘉年華》,獲獎 。
2018年3月26日,《青年電影手冊》2017年度華語十佳,年度十佳影片,《嘉年華》,獲獎 。
2018年5月6日,第2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嘉年華》,獲獎 。
④ 電影《嘉年華》的主要情節是怎樣的
《嘉年華》是由喀什嘉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文晏執導,文淇、周美君、史可、耿樂聯合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7年11月2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小米離開母親去和離婚的父親住在了一起。因為缺乏證據,看上去這個官員就要逃之夭夭了,而兩位女孩兒的律師郝潔女士(史可飾)不肯放棄,而且本能地認為小米是在撒謊。
⑤ 看完就讓人壓抑的《嘉年華》,究竟演了什麼故事小米結局如何
講述了一個女性青春成長的故事,探討一個良性的社會機制、人與人之間最終的和解。
⑥ 有人看過嘉年華這部電影了沒。
不見喧囂的嘉年華 用內斂觸人心房
文/夢里詩書
對兒童性侵犯罪的聚焦,導演文晏卻並沒有將這一過程作為《嘉年華》的核心,而是透過這一性侵事件後的發酵,用克製冷靜的視角去帶領觀眾真正走進了這個由此引發的漩渦之中,令人所為之一窺的也不僅是一起單獨的個案,在一幅眾生相中其所展露的是中國女性在成長中的社會問題和心靈困境。
關於兒童性侵害這一題材,在國內是鮮少有電影願意去觸碰,文晏的《嘉年華》卻大膽的去展現了這一隱痛,並且在對被害者以關懷的同時,營造了更為豐富的層次感,在手法上,電影對整個性侵事件的起因發生過程只是一筆帶過,而將近乎所有的時間放在了去對犯罪之後這起案件的處理上,第三方視角的展現,也使其從始至終營造了一股尤為克制的情緒,這是因為文晏在這部電影所想要做的並不是去博取觀眾的同情,而是致力於帶來更為廣度關乎女性問題的思考。
伴隨著電影克制的鏡頭,一股源於真實的可怕反而令我不寒而慄,或許不少認為這種事情發生後,嚴懲罪犯,匡扶正義,鼓勵女孩勇敢的去面對生活不就好了嗎?但其實真實永遠沒有那麼的簡單,在性侵害發生之後,電影令我們看到的是種種並不亞於性侵對女孩的二次傷害,這種傷害來自於曝光的媒體,來自於治病的醫生,來自於執法的警察,甚至還來自於至親的父母,而另一面除了傷害之外,能手眼通天,顛倒黑白的劉會長,亦何嘗不是某些地方中國社會的真實寫照,嚴懲罪犯,對於一個還要一再受到傷害,面對重重阻力的女孩來說,又何其輕松?!
電影另一個主人公是小米,她雖然沒有與被害者直接接觸過,但是這個通過監控錄像看到了案發經過,在電影中她一直都是作為旁觀者的角度去出現,這個沒有身份證。為了守住600元工資的服務員工作選擇沉默,但同時也身負著同齡人本不該有的經歷的她,不僅擴寬了電影的視角,給人帶來了更多的社會思考,她也承載了電影的結局,給《嘉年華》在最後帶來了一份源於美好的希翼。
何以這樣說呢?文晏在力求客觀的敘事中,其實也為電影增添了一份藝術化的精神象徵,它就是《嘉年華》中貫穿始終的夢露雕像,夢露雕像在伊始小米的視野中無疑是美好的象徵,在兩個少女面對事件纏生,來到夢露雕像下時,這時的夢露其實又代表了女性性意識的覺醒,而在最後沒有墮落,選擇離開的小米與被拆卸夢露雕像的再次相遇,其實正是電影對女性重拾生活信心,勇敢面對生活的寄望,這也令電影雖然克制卻並不冰冷。
《嘉年華》用一起性侵事件所展露的女性群像,不僅在鞭撻著丑惡,更展露著當下女性在現實中的生存困境,兼具藝術性與社會性,不見喧囂的嘉年華,內斂中觸人心房。
⑦ 怎麼評價電影《嘉年華》
如果不是觀看第五十四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我不會知道居然還有《嘉年華》這部電影。之所以用「居然」這個詞,是因為《嘉年華》這部電影拍攝視角的特殊性。
電影以兩個女孩(小文和新新)被新新的乾爹(有錢有勢的商會會長)誘奸性侵為背景,展示了當下社會的腐敗和人性的墮落。當然,電影也展示了以律師、小文父親及「黑戶」小米所代表的追求公道、公正和自尊、自我拯救的希望。
電影中兩個女孩的老師,只是停留在對孩子遲到行為的批評和懲罰(罰站在教室之外),讓老師失去了對孩子行為背後存在可疑問題的洞察!也就失去了對孩子應有的教育關懷!
影片中那個「黑戶」女孩小米是逃離自己家鄉的女孩。小米比兩個受性侵的女孩大不了幾歲。但是生活已經讓她學會了很多。只是這份命運不免有點殘酷!小米是從生活中學習!而不是在課堂里學習!
兩個女孩在課堂里學傻了!而小米在生活的磨練中學聰明了。上學很少的小米還保留著良知和自尊,恰恰是所謂的教育和美好的生活讓人的良知漸漸泯滅了。
在小米走投無路時仍然不願意回老家去,因為她說「這里暖和,就連要飯的晚上也能睡個好覺。」但願這里不只是天氣暖和,人心也會讓人感到暖和!
雖然可能還很遙遠,我們一起努力,一代又一代,相信終究會到來的!
⑧ 《嘉年華》評價和口碑怎麼樣
《嘉年華》的導演文晏,是中國內地新生代優秀導演和製片人中為數不多的女性。曾擔任64屆柏林金熊獎的影片《白日焰火》的製片人。
2013年個人處女作《水印街》成為中國內地唯一一部入圍70屆威尼斯電影節「影評人周單元」的劇情長片。
而文晏的這部新片——《嘉年華》也入圍了第74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獲得2017年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影片的原名是《水上嘉年華》只得是片中孟小文的父親所管理的游樂園。影片講述了,兩個小學生孟小文和張新新,因為父母疏於照顧,被她們的「乾爹」——當地的一位大老闆帶到旅館進行了性侵。
而旅館的服務人員小米成為了整起事件唯一的見證人,並且保存下了視頻資料。而這也使她成為了警方、旅店老闆、律師,以及閑雜社會人員,多方勢力爭相拉攏的目標。
而年僅15歲的小文正處於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階段。個人情感世界的敏感纖細與外部社會力量的糾葛沖突相互交織。如何展外部社會矛盾的激烈和少女內心世界的細膩,對於導演文晏和飾演小文的米琪來說都是個巨大挑戰。最終的成片證明,她們不負眾望為觀眾呈現了一個引人入勝、震撼人心的故事。
片中的重要意象——夢露雕像,高達數十米的「夢露」擺出了她最經典的「撫裙」動作。所以每當人們抬頭仰望,總能夠看到她若隱若現的「裙底」。但是沒過多久雕像的小腿就貼滿了各種廣告,原本鮮紅的腳趾甲也被人刮花。
這個在海灘邊搔首弄姿的美國性感女星雕像,柔弱、魅惑、令人浮想聯翩,卻更容易招來非議。其現實原型來自「廣西貴港建立全球最大夢露雕像,後因有傷風化被拆除」的事件。導演將其移用到影片中,使其具有了多重象徵意味。
這座雕像和影片的英文名字「Angels Wear White」相呼應,無疑成為了當代女性社會地位的象徵。與男人相比她們是弱者,但雌性的誘惑卻一再讓她們成為男性暴力和強權的受害者,而作為旁觀者她們既不敢也沒有能力發聲。「夢露」就是片中孟小文、張新新和小米的代表,更是全社會女性形象的集合體。
另外片名「嘉年華」來自歐洲中世紀時期的「狂歡節」,所有人在固定的幾天內忘記身為地位差別,為所欲為盡情釋放自己的原欲。其象徵著當前以金錢為核心的現代社會,每個個體的價值和尊嚴都不再被重視。每個在金錢大潮中「弄潮」的投機者,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刻被潮水裹挾、吞沒的對象。而《嘉年華》則導演文晏對當代社會現實,女性身份、兒童侵害等問題的全面反思。
⑨ 電影《嘉年華》結局什麼意思
《嘉年華》結局:最後,夢露垂垂老矣,再不能給這里增色,被工人拆掉。又印證了幾位女性的遭遇,小文二人被劉會長想用金錢打掃了事,最後不惜動用陰招;莉莉流產之後,再也不化妝了;小米想要一個身份的計劃失敗,無路可走地去接客了。
小米最終決定離開,但她將要闖入的是一個她無法掌控的世她沒有身份證,她將電動車騎在機動車道中央,這都暗示著巨大的錯位。前方拉著夢露的死屍,也許是被修繕,也許是被打碎,沒人知道,電影用夢露的遭遇來更直白地講述女性的命運。到最後,仍然很難看到小米會生活的更好的跡象,但正因為這種迷茫,夢露的倒下,更證明這種覺醒的萬分可貴。
(9)嘉年華電影結局改了嗎擴展閱讀:
《嘉年華》劇情簡介——
小米是一位在廉價旅館上班的清潔工,而前台接線員莉莉總想找她幫忙。在一個充滿命數的夜晚,莉莉說服了小米替她在前台上一晚上班,這樣莉莉就能溜出去見男朋友了。而一位當地的高級官員劉會長帶了兩個年輕姑娘小文和小新入住。小米瞬間就產生了懷疑,在劉會長入住房間之後,她看到兩個姑娘住進了隔壁房間。小米在旅館的監視系統上觀察著過道,還用手機給錄了下來。
第二天一早,兩個姑娘明顯看上去萎靡不振,她們回學校之後,老師覺得事態不對,給兩人的家長打了電話,還通知了警方。她們在醫院做了檢查,得到確認,兩人都被性侵了。以警探王隊長為首的警察們搜查了旅館,發現可以將劉會長定罪的監控錄像,可是顯示劉會長進入了兩個女孩房間的那一段,卻被刪了。警察質詢了聲稱自己當晚值班的莉莉,而怕自己丟掉工作、那一晚替莉莉值班的小米卻一直噤聲,對自己拿手機把一切都錄了下來這件事隻字不提。
小米離開母親去和離婚的父親住在了一起。因為缺乏證據,看上去這個官員就要逃之夭夭了,而兩位女孩兒的律師郝潔女士不肯放棄,而且本能地認為小米是在撒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