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觀圓明園紀錄片有感五十字以內
通過近現代史課,我有機會觀看《圓明園》的紀錄片,以前的我也對圓明園的歷史有一些了解,但是觀看時內心還是五味陳雜,多的是對那段屈辱歷史不甘,也有對如今國家崛起的自豪。真是應驗了那句斯大林的那句話「落後就要挨打」。
《圓明園》為我們再現了一段真實可感且震撼人心的歷史,讓我穿越了歷史,親眼見證了大清帝國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全過程,我為大清的興盛而自豪驕傲,又一起為其逐漸衰亡悲哀感嘆。
圓明園曾是一座珍寶館,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館、藝術館。裡面藏有名人字畫、秘府典籍、鍾鼎寶器、金銀珠寶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華。
但是在一八六零年十月六日,英法聯軍侵入我國北京,闖入圓明園,而慈禧太後帶著皇帝逃出了京城。英法聯軍瘋狂地搶奪、毀壞、火燒園中寶藏文物、古建築,這幫侵略軍在中國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滔天大罪。那是我們中國歷史上最悲哀最黑暗的歷史時期,是我們中國人應該永遠銘記的一段屈辱的歷史。
從幼時懵懂那天起,重復在我耳畔的,便是正義必定戰勝邪惡的道德邏輯,而正視如釘在板上的歷史,更多的卻是與長年所習教義不甚一致的悲劇。為了到哪都說不清白的毒品走私,竟明火執仗地打上人家,天下邪惡之最,可居第一;把圖財害命的強盜拒之國門之外,應是最天經地義的正當之舉,可結果總是邪惡
者揣著佔地索款的條約凱旋,正義者屈辱地舔憮著流血的創傷。這與正義何其相悖,可是道德邏輯依舊沒有顯示靈光。
影片中有一個鏡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康熙帝在暢園春見到了自己孫子弘歷,弘歷伴著飄落下來的紅色花瓣舞劍,那場景之美麗用任何華麗的辭藻都不能將其形容。但我又不禁將此時的美景與大火過後圓明園內大片的廢墟重合到一起,惋惜之情湧上心頭。
中華民族,是個有著幾千年悠久歷史的民族;一直以來,我都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驕傲。雖然,在近代,我們的祖國忍受了太多的蹂躪、承受了太多的折磨,我們的國民被列強所歧視、侮辱,但,我依然深愛著他們。這種愛,包含著輝煌、包含著屈辱;包含著惜弱、包含著圖強。這種愛,沒有什麼原因,卻有千萬個理由。這種愛,已經深深的植根於我的心中。這種愛,給了我無形的強大動力,使我們每個有良知、有責任的華夏兒女,為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為了洗卻積壓於胸的憤怒,為了我們的子孫不再有我們的尷尬,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都應努力的奉獻。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沒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沒有一個繁榮的民族,作為個人,不論怎樣,都逃不掉先輩的遭遇。
那段屈辱的歷史使我們不得不進行反思,是什麼造成了大清帝國如此輕易地從興盛轉瞬間步入衰亡?是英法聯軍的慘絕人性?不,那隻是我們欺騙自己的借口,大清鼎盛外表下糜爛的本質才是大型帝國走向衰亡的真正的原因。長期的閉關鎖國,不與
外界交流,只一味的認為自己的萬里河山是不能被其他人毀滅的,卻沒有發現這個偌大的帝國早已停下了前進的腳步,而西方國家已經後來居上,危機早就到來了。
歷史不需惋惜,只需要銘記,我們需要做的是從這段歷史中吸取教訓。過去已成歷史,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憧憬未來。一個國家的繁榮與昌盛,需要我們對國情的深入了解,要求我們掌握各個領域中先進的科學技術,並與世界其他國家進行友好交流。歷史不會重演,我們將牢記中華民族一個世紀的屈辱和苦難,在我們手中,繁榮強大的中國不再是夢想,在我們腳下,中華大地將重現輝煌。我們將勇敢而又自信地向世界宣告:中華民族的屈辱和苦難已永遠過去!
歷史的車輪伴著禮炮的嗚響把中國載入了新的紀元。我們不再只有原始的火葯,騰飛的火箭將中國人飛天的夢想載上了環宇;我們不再只有古老的長城,橫截大江,「高峽出平湖」的情景彷彿就在眼前;我們也不再只有貧窮落後,已告別溫飽,實現小康……於是,在我思維的軌跡上,在我浩瀚的腦海里,始終深深地銘刻著一條信念: 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960萬,該有多大多大;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歷史,五千年,該有多長多長……
② 《圓明園記錄片》觀後感
其實,這段歷史是我最不願意麵對的歷史,因為它是中國歷史上的屈辱,也是作為每個中國人心底最疼的地方。我想,是個中國人。就一定仇恨妄自尊大,毫無避諱的燒殺搶掠的帝國主義吧!這不是我在誇大其詞,而是他們的做法真的不能不讓中國人氣憤,不能不讓全世界所苟同.
對於圓明園,我是心存驕傲的。不管它曾經是否被帝國摧毀,也不管它現在是如何的面目!但是可以說,它集我國幾千年優秀造園藝術之大成,把我國古典園林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當年,凡目睹過其盛況的人,都說它確實是好。一些西方人,對中國園林刮目相看,也正是從圓明園開始的。總之,圓明園為我們這個文明古國贏得過榮譽,曾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在搶劫圓明園的時候,隨軍的神職人員在圓明園被焚毀前居然大言不慚地說:「都拿走吧,再過半小時,所有的東西都將被燒掉。這是拯救,而不是搶劫。」這是令中國人所憤怒的,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可以做到這么的自圓其說。
我想,圓明園的毀滅。不僅是令中國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類所嘆息的,也是歷史上的一大遺憾。我想,現在的英國和法國應該抱有抱歉之心了吧!畢竟他們的做法實在太過分,太可惡了!可是,網上的一條消息,徹底把我震撼了:對於圓明園一事,帝國中有的沒有記載,有的甚至是慶祝勝利之類言語。他們這般的自我吹噓,我真的被震撼了。他們難道不該覺得在圓明園一事上,他們的做法可恥之極嗎?沒有記載,這不是小人的做法嗎!敢做不敢當,這不是和當年日本對於二戰時的殘暴行為不以承認的可恥做法一樣嗎!
法國著名歷史學家伯納·布立賽曾說過:圓明園劫難是中國歷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災難。他一直堅持自己的態度:對於歷史上所犯的錯誤和罪行,可以原諒,但不能忘記。
是呀!那畢竟已是歷史,是不可改變的。現在我們應該做的就是不要再讓這篇歷史在以後重演。我們要把這篇羞辱的歷史銘記於心。成為我們加油的指引標。歷史是不可改變的,它將永遠記錄在每一代的人心中。但是,它可以改變以後,改變將來我們的生活。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有責任為了以後中國美好的將來奮斗。從現在努力,為了新中國,為了歷史不再記錄像火燒圓明園這樣的屈辱史!我們應該有奮斗的決心。來!
③ 看《圓明園》電影的觀後感。
觀《圓明園》有感
震撼,是我看完電影的第一感受。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位皇帝150多年的 經營,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無數能工巧匠,傾注了千百萬勞動人民的血汗,把它精 心營造成一座規模宏偉、景色秀麗的離宮。 全園面積合計5000多畝。圓明園不僅匯集了江南若干名園勝景,還創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園林建築,集當時古今中外造園藝術之大成。可以說,圓明園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也是中國人民建築藝術和文化的典範。不僅如此,圓明園內還珍藏了無數的各種式樣的無價之寶,極為 罕見的歷史典籍和豐富珍貴的歷史文物,如歷代書畫、金銀珠寶、宋元瓷器等,堪稱人類文化的寶庫之一,也可以這樣說,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館。
然後便是深思,圓明園的歷史變遷,正是清王朝由盛入衰的歷史。圓明園的瑰麗,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而自康熙三朝以來的無數的能工巧匠,結合無數人心血的圓明園,卻在英法聯軍的鐵蹄下,付之一炬。令人心痛,發人深省。
當英法聯軍野蠻般的殺入北京,燒殺搶掠,讓圓明園在三天三夜的大火中湮滅時,清政府在哪裡,咸豐皇帝在哪裡。這是清政府無能的表現,是清政府閉關鎖國,固步自封的必然後果。
白駒過隙,時光荏苒。當圓明園大火的硝煙早已散去,列強瓜分中國的時代早已不復返的今天,當我們洗血恥辱之後,我們更不能忘記,落後就要挨打。封建帝制嚴重製約了中國的發展,再加上清政府的無能表現,讓中國近兩百年來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面對歷史,圓明園只是其中的縮影,通過看這部片子,讓我們21世紀的年輕人對國家有了更深的感情,也許我們無法個個都做到在戰場上如軍人一般上陣殺敵,我們無法都能如國家領導人一樣為國事操勞,但是我們可以以自己的熱情為社會主義事業添磚加瓦,我們可以努力學習,在各個領域上為國家做出貢獻。讓過去落後挨打的局面不在重現。這,我想,應該是如今每一個青年都應擔當的責任。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是一句反復告誡青年的箴言了。我覺得,這句話不應僅僅是放在嘴邊而已,在經歷看電影這樣一次獨特的洗禮之後,它深深的落在我的心頭,我願為之奮斗,願君與之共勉。
④ 圓明園紀錄片觀後感1000字
圓明園那昔日的光輝哪去了?金碧輝煌的殿堂哪去了?玲瓏剔透的亭台樓閣哪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哪去了?那熱鬧的「買賣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哪去了?
原本華麗的圓明園,如今已是一片廢墟,那是英法聯軍一把火燒了的瑰寶與精華呀!好幾代帝王的夢想和人民的心血呀!
惋惜之餘,問題悄悄爬上了心頭,為什麼英法聯軍敢在中國的土地上肆意搶掠、燒殺、毀壞呢?為什麼中國人不敢去制止呢?
思考再三,答案是:當時的清政府太弱,太弱,弱到不堪一擊。想管?卻力不從心。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它的毀滅。
1904年,在我國東北地區,爆發了一場世界歷史上罕見的、在第三國領土上進行的戰爭,是日本和沙皇俄國在我國東北地區打仗。為什麼日本和俄國敢在我國土地上打仗呢?因為我們中國太弱,太弱。
據統計,在世界各國的博物館中,珍藏有中國的文物近百萬件,流失在民間的就不計其數。
惋惜、憤怒之餘,我一定要立志好好學習,掌握本領,把祖國失去的,全部拿回來,而不是花高價買回來。
同學們,為了祖國的明天,也為了我們的明天,加油吧!
讀《圓明園的毀滅》有感
廣東省潮州市昌黎路小學五年級⑴班 陳文瀚
今天我讀了《圓明園的毀滅》一文,心情澎湃,覺得火燒圓明園是歷史上一個莫大的恥辱。文中講述了1860年8月份,英國和法國聯合侵犯我們的首都北京,並到圓明園內把各種奇珍異寶統統掠走,最後竟用大火將圓明園化成灰燼。就當我讀到「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掠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時,我肺都氣炸了。我彷彿看到那些前來侵略的敵人們見到園中的奇珍異寶都驚呆了,瘋狂地將貴重的物品占為己有,他們的腰包都塞得滿滿的。要是遇到那些比較重的瓷器,他們拿不走,可惡的敵人就用牲口搬運或用棍子將這些瓷器打碎。他們如此無法無天,就是因為當時的中國太落後了,再加上沒有什麼先進的武器,所以才處處受到各國侵略者的欺負。我繼續往下讀,當我讀到「三千多名侵略軍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雲籠罩整個北京城」時,我咬牙切齒地說:「這些禽獸不如的東西!」他們不僅僅把我國收藏的文物掠走,為了銷毀罪證,英、法兩國的侵略者還把我國這一園林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化為灰燼。讀了《圓明園的毀滅》一文,讓我深深地認識了「落後就得挨打」這一不變的真理。它在時時刻刻地激勵著我們:為了我們的祖國,一定要好好讀書,讓知識武裝我們的頭腦,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
讀《圓明園的毀滅》有感
四川省綿陽市高新區星之升學校 羅藝鑫
讀完《圓明園的毀滅》後,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我心如刀絞,憤怒無比。
圓明園是我國著名的皇家園林,佔地三百五十多公頃。裡面珍藏著名勝古跡,奇珍異寶。作為中國人,誰不想親眼目睹萬園之園——圓明園那具有中國特色的精緻的亭台樓閣,那珍貴的歷史文物,那價值連成的奇珍異寶呢?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不存在了,只剩下了幾根殘缺不全的石柱和一片廢墟。1860年,英法聯軍這幫可惡的強盜,在中國的領土上橫行霸道,隨意掃盪,為所欲為。這座舉世聞名的藝術瑰寶,就在魔爪下毀於一旦。這些強盜不但毀了我們中國的文化歷史,還毀了我們中國璀璨的文明。誰看見這一切的一切不憤怒。作為中國人,誰不想消滅這幫可惡的強盜。這可是我們中華民族多少代人智慧的結晶啊!
這種奇恥大辱何止一次,「落後就要挨打」就是先人給後人血的教訓;現在,我們已不再落後,國家慢慢地昌盛起來;科技慢慢地發達起來——「發展才是硬道理」。現在,睡獅已醒,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艱苦的斗爭,在舊社會的廢墟上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巨龍騰飛了!祖國猶如巨人,將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未來將要我們去創造!親愛的祖國,我回記牢這奇恥大辱,並將它作為我學習的動力,去克服學習中的重重困難。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直到成功!
⑤ 關於《圓明園》的觀後感
《圓明園》觀後感
在以前的一節中國近代史綱要課上,老師讓我們觀看了電影《圓明園》。其實與其把它歸到一部電影,我更願意把它歸到記錄片一類,因為在觀看一般電影的時候,我總是關注電影場面的宏大,情節的跌宕,畫面的精美,而這部片子給我帶來的心理上的沖擊與震撼,對歷史的剖析與清晰地呈現,卻使我無暇關注其作為電影而應具有的視覺聽覺上的要素,反而產生了對歷史與當下的深思。
首先還是簡要介紹一下圓明園吧。圓明園,坐落於北京西郊的海淀區,於頤和園相連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三園構成,佔地超過16萬平方米,它始建於1709年,當時也是清王朝的第三任帝王,康熙在位的時間。眾所周知,清王朝在入關打敗大明王朝之前是一直游離在關外的游牧民族,對於涼爽的天氣十分習慣,而對於北京炎熱的夏天實在是難以忍受,同時由於不能時常離開都城去江南以及帝國的各地享受美景,因此清王朝的統治者一直對擁有一座屬於自己的由江南園林風格的避暑山莊渴望不已,由此,圓明園的建造也就順理成章了。 而圓明園的美景想必也不用我多敘述了,在電影中,我們已經飽享了它的美麗,無論是小橋流水的江南園林風格,還是富有異國情調的建築理念,圓明園怎麼看也是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建築奇跡,難怪法國的大作家雨果把圓明園和雅典的巴黛農神廟分別比作東方藝術和西方藝術的代表,稱前者為夢幻藝術,後者為理念藝術,並盛贊圓明園不但是一個絕無僅有,舉世無雙的傑作,而且堪稱夢幻藝術的崇高典範!
可就是這樣一座完美的園林建築,最後還是逃脫不了被一把火燒毀的命運,不得不令人為之扼腕!究竟是什麼使清王朝由當時的世界第一大帝國墮落到了人見人欺,任人宰割的地步?究竟是什麼使清王朝看似無堅不摧的軍事與財政基礎在短短幾十年間煙消雲散?究竟是什麼使中華民族隨後陷落如水深火熱的險境之中?!
首當其沖的是清王朝的閉關鎖國政策。其實清王朝一開始並不是如此的封閉。從電影中我看到了康熙皇帝對西學的不倦地學習,不斷地用新思想補充自己,圓明園中出現的西方建築風格的建築以及他委派一個外國的官員來負責圓明園的事等等等等無一不體現了他的海納百川的胸襟和作為一個帝王所應該有的氣度。因此當時的清王朝在這樣一位皇帝的帶領下,一路平定準格爾和吳三桂的叛亂,帶領著剛剛安定下來的清王朝走向發達的正軌。不過獨裁統治和世襲的祖制註定了清王朝不可能一直由英明的皇帝通知下去,果不其然,在康熙皇帝去世之後,雍正皇帝登上了這個國家最高的權利舞台。他雖然是一個很努力的皇帝,電影中我們也經常能夠看到他在圓明園內批改奏摺直至次日,也能夠看到他為了國家公務廢寢忘食,可是他卻並不相信西學。他摒棄了他父親的良好習慣,對於西方的先進科技不屑一顧,以讀古書以及下圍棋為樂,雖然在當時這是典型的中國文人的形象,可是他不知,就在他羨慕文人瀟灑的生活方式之時,西方的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著,西方的資本積累正在迅速地進行著,而清王朝,也逐漸地被人追上,甚至有被人甩遠的趨勢。。。而根據電影的描述,雍正皇帝也是死在了迷信——丹葯上。在雍正皇帝過世之後,所謂「康乾盛世」的最後一位皇帝乾隆皇帝也即位了,他相比與他的父親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對於西方的科技更加地蔑視,以泱泱大國,「天朝」自居,而小覷天下的其他列強,而且也就是在他當朝的階段,清王朝關閉了許多對外國的通商口岸,理由則是認為天朝無所不有,不需要同「蠻夷之國」進行通商!這是何等地自大!的確根據電影的描述,當時的清王朝擁有世界其他各國所無法比擬的國力,但是如果就這樣閉關鎖國,不思進取的話,這點差距實在是太容易被他國追上了,而他所種下的惡果也在隨後的幾十年中「報應」在了他的子孫輩的統治者以及無辜的百姓身上。
其次一點就是清王朝統治者的驕奢淫逸了。人們對於美的渴望從來沒有停止過,這點無可厚非,不過當無限的渴望配上無窮的權利與財力,那所造成的後果也是相當令人可怕的!在清朝統治中國的時間內,圓明園始終在不斷地被擴建被拓寬。圓明園似乎化身成了一個財富的黑洞,不斷地吸取著清王朝的財力,處在盛世時統治者可能還不會覺得有什麼,但是一旦一有風吹草動,清王朝的財力便立馬處於崩潰的邊緣。當各個國家的大炮打進中國來的時候,當敵國的軍隊已經佔領沈陽的時候,我們的統治者咸豐帝居然還在擴建圓明園!實在無法說這是他們的淡定還是愚蠢了!不得不提的是,這種隨意的性格自乾隆就有了,電影中說他曾經將這座圓明園贈送給他的一個妃子,只為博得美人的歡心。。。看到這里的時候我實在是吃驚得無話可說,一座凝結這祖孫幾代人的心血,清王朝幾十年的大量財富的皇家豪華園林就這樣在輕描淡寫之間被送給了情人,實在是堪比烽火戲諸侯!不得不佩服乾隆的浪漫,不過這點浪漫似乎不可能感動到外國的侵略者,他們只相信大炮的威力,戰船的犀利,當曾經無堅不摧的清朝鐵騎被外國軍隊輕易打敗,當無數的城池被敵國佔領時,不知清王朝的統治者們內心是否有過一絲的後悔:如果不投入如此多的錢財在擴建圓明園上,如果將這些巨大的財富用在改裝武器,提升軍隊的戰鬥力上,我泱泱大國,百萬之眾又怎麼會被幾個彈丸小國,數千軍隊打得如此狼狽不堪!其實不光是清王朝統治者震驚外國軍隊的強大,外國的指揮官也同樣十分不解:如此雄踞東方的大國,怎麼會如此不堪一擊,擁有如此堅強意志的士兵的軍隊,他們的武器怎麼會如此地古老,他們的衣甲怎麼會如此的破舊。我們現在可能可以理解了,清王朝並不是不想抵抗,而是他們那時根本沒有足夠的財力物力去彌補在技術上的巨大差距,而最終的結果就是那血淋淋的火燒圓明園!
最後就不得不提到清王朝內部政治的黑暗了。其實我們都知道,中國歷史上並沒有幾個帝國能夠獨霸中國超過200多年的,這很大的程度上也與政治制度的潰敗周期有著一定的關系。通常一個帝國建立伊始,它的制度總是最能滿足當時的人民的需求,最能使當時的國家得到安定和團結,但是隨著時光的變遷,歲月的漂移,原有的政治體制勢必不可能適應現有的國家的情況,清王朝也不例外,鐵馬金戈的騎兵征服全中國他們做得很好,但是他們在征服之後卻並沒有對他們的政治制度進行過改革或者說他們不願意改革。原因就是那些既得利益者,也就是那些八旗貴族,不願意自身的利益受到損失,而最高統治者皇帝也顯然沒有足夠的勇氣與貴族親王們進行斗爭,久而久之,內部的幫派也逐漸形成,一旦當朝的皇帝是一個無能之輩,那麼他的統治權就岌岌可危,虎視一旁的其他權貴就會搶奪政權,而最終的結果無非是政局動盪,王朝的地位十分危險,若此時再有外國進攻,那帝國則必然將走上毀滅的道路。清王朝顯然就是走了這條路,慈禧太後發動的辛酉政變宣告了「垂簾聽政」的開始,也宣布著清王朝走向覆滅的倒計時。
其實,圓明園的悲劇是和清王朝的覆滅是密不可分的,而清王朝的滅亡其原因也不只是閉關鎖國,驕奢淫逸和政治黑暗這幾方面的因素。《圓明園》這部片子不僅僅反映了相對客觀的史實,也同時帶給了我們許多的思考。前一段時間有人曾經提出過要重新修建圓明園,我覺得大可不必,中國這個雄獅,是時常需要像圓明園這樣的傷疤的痛來提醒,才不會再次渾然睡去。
也希望我們的祖國能夠始終記住過去的創傷,始終保持著開放的姿態,內修政事,外處國事,使我們中華民族能夠再次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⑥ 圓明園紀錄片觀後感2000字左右
1860年10月18日——我們應該銘記於心的日子,因為在歷史的篇章上,這是帝國主義火燒圓明園的日子。這段歷史是我最不願意麵對的歷史,因為它是中國歷史上的屈辱,也是作為每個中國人心底最疼的地方。我想,是個中國人。就一定仇恨妄自尊大,毫無避諱的燒殺搶掠的帝國主義吧!這不是我在誇大其詞,而是他們的做法真的不能不讓中國人氣憤,不能不讓全世界所苟同.
對於圓明園,我是心存驕傲的。不管它曾經是否被帝國摧毀,也不管它現在是如何的面目!但是可以說,它集我國幾千年優秀造園藝術之大成,把我國古典園林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當年,凡目睹過其盛況的人,都說它確實是好。一些西方人,對中國園林刮目相看,也正是從圓明園開始的。總之,圓明園為我們這個文明古國贏得過榮譽,曾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在搶劫圓明園的時候,隨軍的神職人員在圓明園被焚毀前居然大言不慚地說:「都拿走吧,再過半小時,所有的東西都將被燒掉。這是拯救,而不是搶劫。」這是令中國人所憤怒的,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可以做到這么的自圓其說。
我想,圓明園的毀滅。不僅是令中國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類所嘆息的,也是歷史上的一大遺憾。我想,現在的英國和法國應該抱有抱歉之心了吧!畢竟他們的做法實在太過分,太可惡了!可是,網上的一條消息,徹底把我震撼了:對於圓明園一事,帝國中有的沒有記載,有的甚至是慶祝勝利之類言語。他們這般的自我吹噓,我真的被震撼了。他們難道不該覺得在圓明園一事上,他們的做法可恥之極嗎?沒有記載,這不是小人的做法嗎!敢做不敢當,這不是和當年日本對於二戰時的殘暴行為不以承認的可恥做法一樣嗎!
法國著名歷史學家伯納·布立賽曾說過:圓明園劫難是中國歷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災難。他一直堅持自己的態度:對於歷史上所犯的錯誤和罪行,可以原諒,但不能忘記。
是呀!那畢竟已是歷史,是不可改變的。現在我們應該做的就是不要再讓這篇歷史在以後重演。我們要把這篇羞辱的歷史銘記於心。成為我們加油的指引標。歷史是不可改變的,它將永遠記錄在每一代的人心中。但是,它可以改變以後,改變將來我們的生活。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有責任為了以後中國美好的將來奮斗。從現在努力,為了新中國,為了歷史不再記錄像火燒圓明園這樣的屈辱史!我們應該有奮斗的決心。來!為了中國的以後,我們努力奮進吧!
⑦ 關於圓明園紀錄片的觀後感
圓明園的創造是一部人類思維的結晶創造的歷史史書,是人類歷史上一大不可忘卻的奇跡,它是美的化身,然而,它的毀滅也是人類的悲哀,是世界的悲哀,更是中國人的悲哀與恥辱。圓明園的斷壁殘骸是無聲的控訴,這樣一部凝結了藝術性與思想性的巨獻就這樣成為了一片殘骸,它的瑰麗就這樣在世界上消失了,只有這種三維技術才能設計才能使我們一覽這奇跡般的創造。然而它越是瑰麗,就會越引起中國人的哀嘆與惋惜。這部紀錄片喚醒了所有沉睡在美夢中的中國人,這是屈辱的歷史,這是背叛的歷史,也是我們不願重演的歷史。
大型史詩性紀錄片《圓明園》為我們重現了輝煌的建築,也是我們更加了解了中國歷史上甚至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築,雖然這一切都成為了歷史的畫卷。其實火燒的又哪只是圓明園呢,他燒的其實是精細皇家三山五園,焚毀的范圍遠遠要比圓明園大得多。然而焚燒的又何止是建築呢?焚燒的是一個個中國人的驕傲,世界的奇跡呀!
在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西合璧的歐洲式水法,它的規模之大與它的神奇是我們所有的人都嘆為觀止。並且大清的皇帝還可以用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財富去取悅一個自己喜歡的女子,為她建立它喜歡的草原與建築。它的富麗堂皇就不言而喻了。似乎任何一個建築都是美的化身。
當時大清帝國擁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財富,統治者們以此自居,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們目空一切,多次拒絕與其他國家互通有無,視「科技」為玩物喪志的東西,開始了閉關鎖國的時代。然而他們卻萬萬沒有想到就在此時西方國家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先進的工業革命,正在一步一步地的超越中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因此,大清帝國註定要從瑰麗的天國中墜落,這樣悲劇性的命運是無法逃脫的!今天的我們只能在滿目蒼遺、斷壁殘垣中尋找那份失落的美好。正如那句古諺說的一樣,歷史的真相往往被繁華所遮掩。
鴉片戰爭之時,西方列強打開了中國閉關鎖國的大門,雙方大戰,然而清軍用的仍然是二百年前的大炮,清軍勇士們仍然在用戰馬和彎刀沖鋒。雖然他們的勇氣讓英法帶兵的將軍們感到震撼,但結果卻是英法聯軍以五人的微小代價擊敗了帝國三萬大軍。最讓人深思的是,英使馬噶爾尼送來了最好的大炮和槍械,但他們在角落封閉的房間里一睡便是五十年。康熙皇帝是那麼的喜歡自然科學,而後世的皇帝卻是如此的無視科學的偉大力量,使中國失去了獨領風騷的地位。英法聯軍佔領圓明園之後的兩次大肆掠奪慰藉了他們飢渴的心靈,每一個戰士都獲得了豐厚的獎品。當我們看到圓明園中的財務在西方人的手中大肆公開的拍賣的時候,你是否感覺到一種恥辱呢?
法國作家雨果曾經這樣說過:在世界的一隅存在著人類的一大奇跡,這個奇跡就是圓明園……這一奇跡已經盪然無存。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大肆掠劫,另一個強盜縱火焚燒,一場對圓明園的空前洗劫開始了,兩個征服者評分贓物,然後他們手挽著收回到了歐洲。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格蘭……雨果直截了當地揭露了英法聯軍醜陋的嘴臉與無恥的行徑。
圓明園見證了大清帝國的繁榮與衰敗。他奇特的建築與想法是世人所無法想像的,雖然現在也在重修圓明園,但是永遠也無法彌補我們歷史上的缺憾!圓明園的毀滅已經成了一段不可改變的歷史,我們無法改變歷史,但是我們卻可以創造未來。在未來,這個嶄新的世界裡,我們可以建造更加輝煌、更加令人矚目、更加欣欣向榮的新中國。為了不讓歷史再次重演,為了中國的繁榮昌盛,我們當代大學生一定要謹記「保衛祖國,振興中華」的誓言,努力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做出一份力量!
來我博客看看吧
⑧ <<圓明園>>觀後感標准500字
《圓明園》觀後感
上個禮拜在當代影視鑒賞課上看了《圓明園》這部讓人嘆為觀止、引以為傲,又憤恨不已、怒聲一片的經典影片。 看了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樣的文章開頭似乎過於平淡呆板,但不如此卻不足以表達我內心的情感。看過之後,我立刻就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毀了吧,還是毀了好,如此完美的東西根本就不是人間所應該擁有的,它只屬於天國!
我們且先不論圓明園的歷史背景以及是否奢華。如果有人能重建圓明園的話,我相信只有上帝能夠辦到。美,無須用如何華麗精緻的字眼,當你被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景色震撼的時候,你能想到的也許就是這一個美字,甚至你雖然想到了,卻無法發出聲音。當人的某種情感達到極限的時候,越是簡單原始的字眼,越能表達人的內心真實。無論恢宏壯麗、清新淡雅、金碧輝煌、山明水秀,還是人文之極、自然之天成,到了圓明園這兒都只能歸結為一個字:美!
除了美,圓明園的規模之大,組建築之多,都足夠使人瞠目結舌。建築式樣之繁復多變,簡直已非人力所及。人的想像力真是恐怖的東西,怪不得上帝要把具有好奇心的人類趕出伊甸園。你可以試想一下,600個足球場一個挨一個的拼接起來是什麼概念,在這片土地之上幾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美景,人工的,自然的,東方的,西方的,甚至是穿越時空縱貫古今的,但並無些許的雜亂,而是如此的和諧,彷彿那片土地天生便是如此。集所有想像力、建築智慧、詩意與藝術和龐大的物質財富於一體,世界上確實曾經真有這么一個地方,它的名字便是圓明園。當兩個強盜扔下火把的那一刻起,就註定再也不會有如圓明園這樣的東西出現在人世之間。
影片中有一個溫馨而動人的場面,在牡丹園中,富貴的皇家牡丹爭相競艷,康熙、雍正、乾隆祖孫三代暢游於其中,其樂融融。讓更多的人相信,康熙是因為太喜愛聰明活潑的乾隆而傳位於雍正。如果我們相信這樣一個說法,那麼正在來臨的大清帝國的盛世便有了一個完美的開頭。而這片牡丹所在的園子便成了歷史的功臣,當然它扮演的更大角色應是歷史的見證者,正如它的一生所走過的那樣。只不過它當時還只是皇四子胤禎的別園,自然也還不叫圓明園。
我一直搞不明白,康熙皇帝是如此的喜愛自然科學,以致義大利傳教士郎世寧便投其所好進獻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望遠鏡以求得到皇帝的接見,卻為什麼他的後世子孫卻如此的不好此道,以致使帝國失去了一個繼續引領風騷的絕佳契機。雍正登上皇位之後,不知是出於感思親情還是攀比好勝之心,開始大肆擴建圓明園。加上乾隆的長期建設,以致在半個世紀之後,圓明園成為世界上最大、最奢華、最完美的皇家園林,其實亦可稱之為桃源仙境、紫宮天府。世界上最勤奮的皇帝非雍正莫屬,在他統治帝國的十三年間,平均每天休息不到四個小時,為大清盛世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在乾隆繼位之後,他擁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財富。國庫中的銀兩多得以致於影響了市面上正常的貨幣流通。圓明園便是在這樣一個鼎盛的時代逐漸完成。乾隆聽說法國的水法享譽歐洲,便吩咐傳教士們在圓明園中修建了一個更大規模的水法,一個中西合璧的水法。在徹底平定了回部准格爾貴族的叛亂之後,乾隆便為來自維族的愛妃修建了富麗堂皇的伊斯蘭式建築,以慰其思鄉之情。當一個男人可以用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財富來取悅一個真正愛著的女人的時候,不知羨煞天下多少女子,郁悶死天下多少男子。
歷史的真相,往往被繁華所遮掩。大水法建成三年之後的一件小事,便已預示著帝國的最終命運。乾隆皇帝下令廢棄大水法的機械提水裝置,而改用人工提水。歷史與文化的慣性竟然如此不可阻擋,連一個小小的噴泉裝置也保不住。也許這樣一個龐大的帝國在現代文明面前一旦失去了強有力的掌舵者便會毫無疑問的沉沒。更為讓人深思的是,英使馬噶爾尼送來了最好的大炮和槍械,但他們在角落封閉的房間里一睡便是五十年。鴉片戰爭之時,清軍用的仍然是二百年前的大炮,清軍勇士們仍然在用戰馬和彎刀沖鋒。雖然他們的勇氣讓英法帶兵的將軍們感到震撼,但結果卻是英法聯軍以五人的微小代價擊敗了帝國三萬大軍。誰都沒有想到,奇技淫巧竟有如此的威力,不知逃亡途中的咸豐皇帝作何感想。如果說第一次鴉片戰爭還沒有讓帝國真正嘗到教訓的話,那麼這一次,便是對皇室信息的毀滅性打擊。
英法聯軍佔領圓明園之後,上萬人進行了兩天公開的大搶劫,充分暴露了人性的弱點與卑劣。能拿走的全拿走,不能拿走的全砸爛。為了公平起見,將軍們號召士兵保持紳士風度,把文物財寶重新上繳然後進行了三天的公開拍賣,。最終每個普通士兵平均得到了大約4磅重黃金的獎賞。格蘭特將軍於額爾金勛爵商議,為了徹底打擊清廷信心,以便在條約談判中取得最大的利益,決定徹底毀掉圓明園。並藉此向世人宣告,他們曾經來過北京,他們是勝利者,以免他們的偉大功勛被後人所遺忘。三千五百名士兵開始有組織的有條不紊的焚燒圓明園,海淀一帶的其他幾座皇家園林也隨之焚滅。當聯軍把大炮架在安定門城門之上對准紫禁城的時候,戰爭結果已可想而知。
圓明園見證了大清帝國的繁盛與衰敗。清帝國的命運已不僅僅是其自身的命運,而是代表著更為宏觀更為深層的整個中華古代文明的命運。從大秦帝國到大清帝國,2000年的時光,是如此的漫長,雖飽經風霜曾屹立不倒;卻又是如此的短暫,在三槍兩炮聲中大廈傾頹。秦和清的發音如此相近,如果我是一個宿命論者,只好承認,該結束了。可圓明園何罪,竟離此劫,永不超生。
影《圓明園》觀後感
剛剛看了電影圓明園,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樣的文章開頭似乎過於平淡呆板,但不如此卻不足以表達我內心的情感。看過之後,我立刻就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毀了吧,還是毀了好,如此完美的東西根本就不是人間所應該擁有的,它只屬於天國!
我們且先不論圓明園的歷史背景以及是否奢華。如果有人能重建圓明園的話,我相信只有上帝能夠辦到。美,無須用如何華麗精緻的字眼,當你被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景色震撼的時候,你能想到的也許就是這一個美字,甚至你雖然想到了,卻無法發出聲音。當人的某種情感達到極限的時候,越是簡單原始的字眼,越能表達人的內心真實。無論恢宏壯麗、清新淡雅、金碧輝煌、山明水秀,還是人文之極、自然之天成,到了圓明園這兒都只能歸結為一個字:美!
除了美,圓明園的規模之大,組建築之多,都足夠使人瞠目結舌。建築式樣之繁復多變,簡直已非人力所及。人的想像力真是恐怖的東西,怪不得上帝要把具有好奇心的人類趕出伊甸園。你可以試想一下,600個足球場一個挨一個的拼接起來是什麼概念,在這片土地之上幾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美景,人工的,自然的,東方的,西方的,甚至是穿越時空縱貫古今的,但並無些許的雜亂,而是如此的和諧,彷彿那片土地天生便是如此。集所有想像力、建築智慧、詩意與藝術和龐大的物質財富於一體,世界上確實曾經真有這么一個地方,它的名字便是圓明園。當兩個強盜扔下火把的那一刻起,就註定再也不會有如圓明園這樣的東西出現在人世之間。
影片中有一個溫馨而動人的場面,在牡丹園中,富貴的皇家牡丹爭相競艷,康熙、雍正、乾隆祖孫三代暢游於其中,其樂融融。讓更多的人相信,康熙是因為太喜愛聰明活潑的乾隆而傳位於雍正。如果我們相信這樣一個說法,那麼正在來臨的大清帝國的盛世便有了一個完美的開頭。而這片牡丹所在的園子便成了歷史的功臣,當然它扮演的更大角色應是歷史的見證者,正如它的一生所走過的那樣。只不過它當時還只是皇四子胤禎的別園,自然也還不叫圓明園。
我一直搞不明白,康熙皇帝是如此的喜愛自然科學,以致義大利傳教士郎世寧便投其所好進獻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望遠鏡以求得到皇帝的接見,卻為什麼他的後世子孫卻如此的不好此道,以致使帝國失去了一個繼續引領風騷的絕佳契機。雍正登上皇位之後,不知是出於感思親情還是攀比好勝之心,開始大肆擴建圓明園。加上乾隆的長期建設,以致在半個世紀之後,圓明園成為世界上最大、最奢華、最完美的皇家園林,其實亦可稱之為桃源仙境、紫宮天府。世界上最勤奮的皇帝非雍正莫屬,在他統治帝國的十三年間,平均每天休息不到四個小時,為大清盛世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在乾隆繼位之後,他擁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財富。國庫中的銀兩多得以致於影響了市面上正常的貨幣流通。圓明園便是在這樣一個鼎盛的時代逐漸完成。乾隆聽說法國的水法享譽歐洲,便吩咐傳教士們在圓明園中修建了一個更大規模的水法,一個中西合璧的水法。在徹底平定了回部准格爾貴族的叛亂之後,乾隆便為來自維族的愛妃修建了富麗堂皇的伊斯蘭式建築,以慰其思鄉之情。當一個男人可以用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財富來取悅一個真正愛著的女人的時候,不知羨煞天下多少女子,郁悶死天下多少男子。
歷史的真相,往往被繁華所遮掩。大水法建成三年之後的一件小事,便已預示著帝國的最終命運。乾隆皇帝下令廢棄大水法的機械提水裝置,而改用人工提水。歷史與文化的慣性竟然如此不可阻擋,連一個小小的噴泉裝置也保不住。也許這樣一個龐大的帝國在現代文明面前一旦失去了強有力的掌舵者便會毫無疑問的沉沒。更為讓人深思的是,英使馬噶爾尼送來了最好的大炮和槍械,但他們在角落封閉的房間里一睡便是五十年。鴉片戰爭之時,清軍用的仍然是二百年前的大炮,清軍勇士們仍然在用戰馬和彎刀沖鋒。雖然他們的勇氣讓英法帶兵的將軍們感到震撼,但結果卻是英法聯軍以五人的微小代價擊敗了帝國三萬大軍。誰都沒有想到,奇技淫巧竟有如此的威力,不知逃亡途中的咸豐皇帝作何感想。如果說第一次鴉片戰爭還沒有讓帝國真正嘗到教訓的話,那麼這一次,便是對皇室信息的毀滅性打擊。
英法聯軍佔領圓明園之後,上萬人進行了兩天公開的大搶劫,充分暴露了人性的弱點與卑劣。能拿走的全拿走,不能拿走的全砸爛。為了公平起見,將軍們號召士兵保持紳士風度,把文物財寶重新上繳然後進行了三天的公開拍賣,。最終每個普通士兵平均得到了大約4磅重黃金的獎賞。格蘭特將軍於額爾金勛爵商議,為了徹底打擊清廷信心,以便在條約談判中取得最大的利益,決定徹底毀掉圓明園。並藉此向世人宣告,他們曾經來過北京,他們是勝利者,以免他們的偉大功勛被後人所遺忘。三千五百名士兵開始有組織的有條不紊的焚燒圓明園,海淀一帶的其他幾座皇家園林也隨之焚滅。當聯軍把大炮架在安定門城門之上對准紫禁城的時候,戰爭結果已可想而知。
圓明園見證了大清帝國的繁盛與衰敗。清帝國的命運已不僅僅是其自身的命運,而是代表著更為宏觀更為深層的整個中華古代文明的命運。從大秦帝國到大清帝國,2000年的時光,是如此的漫長,雖飽經風霜曾屹立不倒;卻又是如此的短暫,在三槍兩炮聲中大廈傾頹。秦和清的發音如此相近,如果我是一個宿命論者,只好承認,該結束了。可圓明園何罪,竟離此劫,永不超生。
⑨ 跪求紀錄片圓明園觀後感。分不會少給。
圓明園的創造是一部人類思維的結晶創造的歷史史書,是人類歷史上一大不可忘卻的奇跡,它是美的化身,然而,它的毀滅也是人類的悲哀,是世界的悲哀,更是中國人的悲哀與恥辱。圓明園的斷壁殘骸是無聲的控訴,這樣一部凝結了藝術性與思想性的巨獻就這樣成為了一片殘骸,它的瑰麗就這樣在世界上消失了,只有這種三維技術才能設計才能使我們一覽這奇跡般的創造。然而它越是瑰麗,就會越引起中國人的哀嘆與惋惜。這部紀錄片喚醒了所有沉睡在美夢中的中國人,這是屈辱的歷史,這是背叛的歷史,也是我們不願重演的歷史。
大型史詩性紀錄片《圓明園》為我們重現了輝煌的建築,也是我們更加了解了中國歷史上甚至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築,雖然這一切都成為了歷史的畫卷。其實火燒的又哪只是圓明園呢,他燒的其實是精細皇家三山五園,焚毀的范圍遠遠要比圓明園大得多。然而焚燒的又何止是建築呢?焚燒的是一個個中國人的驕傲,世界的奇跡呀!
在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西合璧的歐洲式水法,它的規模之大與它的神奇是我們所有的人都嘆為觀止。並且大清的皇帝還可以用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財富去取悅一個自己喜歡的女子,為她建立它喜歡的草原與建築。它的富麗堂皇就不言而喻了。似乎任何一個建築都是美的化身。
當時大清帝國擁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財富,統治者們以此自居,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們目空一切,多次拒絕與其他國家互通有無,視「科技」為玩物喪志的東西,開始了閉關鎖國的時代。然而他們卻萬萬沒有想到就在此時西方國家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先進的工業革命,正在一步一步地的超越中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因此,大清帝國註定要從瑰麗的天國中墜落,這樣悲劇性的命運是無法逃脫的!今天的我們只能在滿目蒼遺、斷壁殘垣中尋找那份失落的美好。正如那句古諺說的一樣,歷史的真相往往被繁華所遮掩。
鴉片戰爭之時,西方列強打開了中國閉關鎖國的大門,雙方大戰,然而清軍用的仍然是二百年前的大炮,清軍勇士們仍然在用戰馬和彎刀沖鋒。雖然他們的勇氣讓英法帶兵的將軍們感到震撼,但結果卻是英法聯軍以五人的微小代價擊敗了帝國三萬大軍。最讓人深思的是,英使馬噶爾尼送來了最好的大炮和槍械,但他們在角落封閉的房間里一睡便是五十年。康熙皇帝是那麼的喜歡自然科學,而後世的皇帝卻是如此的無視科學的偉大力量,使中國失去了獨領風騷的地位。英法聯軍佔領圓明園之後的兩次大肆掠奪慰藉了他們飢渴的心靈,每一個戰士都獲得了豐厚的獎品。當我們看到圓明園中的財務在西方人的手中大肆公開的拍賣的時候,你是否感覺到一種恥辱呢?
法國作家雨果曾經這樣說過:在世界的一隅存在著人類的一大奇跡,這個奇跡就是圓明園……這一奇跡已經盪然無存。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大肆掠劫,另一個強盜縱火焚燒,一場對圓明園的空前洗劫開始了,兩個征服者評分贓物,然後他們手挽著收回到了歐洲。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格蘭……雨果直截了當地揭露了英法聯軍醜陋的嘴臉與無恥的行徑。
圓明園見證了大清帝國的繁榮與衰敗。他奇特的建築與想法是世人所無法想像的,雖然現在也在重修圓明園,但是永遠也無法彌補我們歷史上的缺憾!圓明園的毀滅已經成了一段不可改變的歷史,我們無法改變歷史,但是我們卻可以創造未來。在未來,這個嶄新的世界裡,我們可以建造更加輝煌、更加令人矚目、更加欣欣向榮的新中國。為了不讓歷史再次重演,為了中國的繁榮昌盛,我們當代大學生一定要謹記「保衛祖國,振興中華」的誓言,努力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做出一份力量!
有些地方你要覺得不好就自己改下吧
⑩ 電影<圓明園>觀後感
《圓明園紀錄片》觀後感
發布時間:2010-12-17
南京林業大學 曾慶梅
「在地球上某個地方,曾經有一個世界奇跡,它匯集了一個民族幾乎是超人類的想像力所創作的全部成果。這是一個震撼人心的尚不為人熟知的傑作。你可以去想像一個你無法用語言描繪的仙境般的建築,那裡不僅有藝術珍品,還有數不勝數的金銀珠寶,那就是圓明園。」
—法國雨果
《圓明園》給我的震撼,無與倫比。我跟著影片走進了圓明園的歷史,彷彿自己就是一個世紀老人,身臨其境般的參與圓明園築建的全過程。從一個普通的皇家牡丹小花園變成一個讓全世界人都仰慕的萬園之園!經過一個多世紀的修建,凝聚了一個民族所有的智慧和心血,圓明園這座神話般光彩炫目的東方博物館,是中華民族燦爛的五千年文明的縮影和載體!是偉大的中華文明的藝術寶庫!也是屬於全人類文明的藝術瑰寶!在觀看圓明園是怎樣一步步「豐滿」、完美的過程中,我為其宏偉和博大精深所震撼!我深深為自己的民族有這樣超人類的想像力而感到驚嘆和驕傲!也深深為自己體內有著中華民族的血脈而激動不已!那滾燙的血液就像奔騰不息的長江黃河,激起我無限深刻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我是那樣深情、陶醉和專注地觀看著,欣賞著。
然而英法聯軍罪惡的大火卻把這一世界奇跡毀滅!把我這個沉醉於圓明園的美夢中的「世紀老人」狠狠地拉回殘酷的現實!我站在當年閃耀著璀璨光輝的圓明園遺址上,看到的只是幾根凋零的斷壁殘垣,這是歷史留給我們何等觸目驚心的傷痕!我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在顫抖和疼痛著,我淚流滿面地哀悼著圓明園中的每一個陰靈!我扯著嘶啞的喉嚨吶喊:為何我華夏泱泱大國會被人欺凌得如此下場?五千年的源遠流長何以抵不過後起的蠻夷之邦?稱雄世界幾千年的金戈鐵馬卻淹沒在科學成果的堅船利炮之中啊!我心中有著深深的恨與惋惜啊!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無法面對那段屈辱和沉痛的歷史,卻不得不面對!我想到圓明園中去燒上一柱香,以敬慰園中陰靈,祈禱當年的兩個強盜「夕陽無限好,已是近黃昏」!盡管這是我小女子狹隘心腸,可我深切的恨啊!
然而我卻只能無奈地嘆息,永遠地嘆息!歷史留在我們心中的傷痕無法抹掉,可歷史留給我們的教訓是那樣的嚴厲醒目不容忽視!我們如若不做些思考,可怕的歷史將會重演!是什麼將一切改變?是什麼將世界縮限?是什麼拉悲劇來念?是科學!是發展!是進步!永遠都是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只有科學可顛覆世界,只有創新才能站在世界前列!狂妄自大,閉關鎖國,停滯不前,只會被歷史遺棄!哪怕你曾經再輝煌、再偉大,也會因為落後不思進取而變得瘦弱,暗淡無光,在風雨中搖曳直至消亡在歷史的沙漠中。
我們不甘消亡,我們痛定思痛,我們要擺脫被侵略者蹂躪的命運,我們要崛起,我們要壯大!於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偉大真理為武器的中國共產黨誕生了;於是,在不屈不撓的抗爭中中華民族勝利了;於是,以偉大復興為夢想,以和平發展為宗旨的新中國成立了!多麼偉大而激動人心的時刻!多少年來,新中國在風雨兼程中成長著,雖然我們遇過一些挫折走過一些彎路,但我們的黨我們的人民始終以史為鑒,時刻牢記教訓!我們靠不平凡的勇氣,在小心翼翼的探索中艱難地前進著,奮斗著,為夢想努力著!中華兒女要用不枯的志氣向全世界證明:中華民族不會消亡!中華民族永不消亡!就像圓明園的輝煌留在世人心中的驚嘆一樣永不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