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kingkong這個電影的英文名和漢語很相似,是從漢語中來的嗎
「金剛」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導演卡爾一行人來到「骷髏島」,發現島上的土著人崇拜一種神秘的大神,它的名字叫做「Kong」,後來卡爾將這個「神」,也就是25英尺高的大猩猩抓住,運到紐約展覽,把它的名字改為「King Kong」,意為「Kong王」,中國人借「金剛不壞之身」之意將其譯作「金剛」。
至於為什麼土著人會把這只大猩猩稱為「Kong」,並沒有確切的說法,可能這是模仿這只大動物走路的像聲詞。不過也不排除「KingKong」這個名字就是取自中文「金剛」的可能性。
詳細請看
http://cache..com/c?word=kingkong%2C%C3%FB%D7%D6&url=http%3A//bbs%2Eqq%2Ecom/cgi%2Dbin/bbs/show/content%3Fclub%3D3%26groupid%3D143%3A10463%26st%3D%26sc%3D%26messageid%3D9421%26titlepage%3D0&b=10&a=0&user=
⑵ 電影《金剛》用英文怎麼說
King Kong
⑶ 一個巨大猩猩和一個女人那個歐美片叫什麼
你說的是叫《金剛》吧?
電影《金剛》簡介
片名:金剛
英文名:KingKong
導演:彼德·傑克遜PeterJackson
編劇:菲利帕·鮑恩斯PhilippaBoyens
主演:娜奧米·沃茨NaomiWatts
傑克·布萊克JackBlack
亞德里安·布勞迪AdrienBrody
傑米·貝爾JamieBell
安迪·瑟基斯AndySerkis
羅伯·漢LoboChan類型:冒險/幻想
級別:PG-13(暴力、冒險場面)
片長:104分鍾
發行:環球UniversalPictures
上映日期:2005年12月14日
⑷ 誰知道金剛的那個電影叫什麼
《金剛》(King Kong)是2005年上映的冒險電影,重拍1933年經典同名電影《金剛》,「金剛」為電影中生活在某神秘島嶼上的巨大猩猩。電影由彼得·傑克森所執導,娜歐蜜·華茲、傑克·布萊克、安德林·布洛迪和安迪·瑟克斯領銜演出。
情節:1933年的美國紐約正值經濟大恐慌時期,受到這股經濟蕭條波及,女演員安·黛洛(娜歐蜜·華茲飾)工作的當地戲院倒閉而失業,不過隨後被導演卡爾·丹漢(傑克·布萊克飾)看上,僱用她來當她拍攝電影計劃的女主角,劇本編劇剛好是安黛洛最仰慕的傑克·卓斯科(安德林·布洛迪飾)。在種種被迫因素下,傑克也一同搭上船前往印度洋領域神秘的失落島嶼-骷髏島,傳說里頭有許多未被發現的古生物,和巨大的大猩猩-金剛。
⑸ 電影中那隻猩猩為什麼叫「金剛」
「金剛」是「King Kong」的形象音譯。金剛屬於一種叫做「超靈長金剛」(Megaprimatus Kong)的生物,由於電影中的是島上最後一隻超靈長金剛,所以叫金剛(King Kong),意為「王者金剛」。
金剛是電影《金剛》中骷髏島上的一隻巨大的靈長類生物,外形類似於大猩猩,它力大無窮,在故事情節中,為保護女主安,以一己之力單挑三隻v-rex超暴龍,最終將它們殺死。
(5)金剛電影英文名叫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生活習性
基於其它各種大型猿類的習性類推,可以想像,金剛是一種以小家庭為單位的群居動物,雌性與未成年個體在(要比前兩者大得多的)雄性個體的保護下,生活於食物充足、視野開闊,且不易被外敵發現的林中高地。
作為一種典型的雜食動物,金剛的食譜以樹葉、嫩芽(特別是竹子的)、各種水果以及*(以黑猩猩作為參照)各種無脊椎生物或小型有脊椎動物為主。
交流
和其它猿猴一樣,社會交流及相應的溝通技巧,是維系金剛族群穩定性的重要環節之一,其中不僅包括了用以確定不同個體在族群內社會地位的吼叫聲,也涵蓋了如主軀干姿勢及多樣化、差異性明顯的肢體語言。
其中,最為標志性的,莫過於「敲擊胸脯」這一動作。除起到驅叱同族競爭者以外,「敲擊胸脯」的動作也是威嚇具有危險性的外襲之敵,但有時,即便只是幾下混濁不清的咕嚕聲,也僅足以嚇退部分骷髏島上的掠食者。
⑹ 猩猩為什麼在電影里被叫做金剛
一看就是不懂英語的同學,猩猩叫金剛是一種綽號叫法,正像蟑螂被叫做「小強」一樣。本來猩猩蟑螂跟金剛小強是毫無瓜葛的,只是出於某個事件才聯繫到一起成為代號。懂了吧?
我再來說說猩猩為什麼叫金剛的由來。主要是因為電影《金剛》,英文名稱《king kong》, Kong 是當地土著人對這個種族大猩猩的叫法. 而後來把它帶回New York的人, 認為它是這個種族的王者, 所以叫它King of Kong, 簡稱 King Kong. 這是英文名稱的來源。
King Kong被國內翻譯成"金剛", 是一種音譯加意譯, 「金剛」為佛學密宗術語,代表剛強堅硬力大無窮之意,大家肯定聽說過「四大金剛」「烈火金剛」等名稱,所以,這詞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加上代表強大有力等意思,正好體現了那隻猩猩的巨大。所以King Kong翻譯成「金剛」是比較不錯的。
⑺ 為什麼金剛電影取名叫金剛呢猩猩和金剛有什麼關系
好賴無1933年版的《金剛》在影迷們當中有著很高的人氣。因為它不僅僅是代表一部單純的電影作品,它甚至帶動了電影藝術的一個潮流。自七十二年前那隻威猛的大黑猩猩首次登上帝國大廈,就已經在數不勝數的影視劇中亮相,就連近日橫掃北美票房的迪斯尼動畫片《四眼天雞》中也可以看到那再熟悉不過的經典橋段。
還記得1976年,約翰•吉爾勒明耗費相當於當今6500萬美元巨資翻拍的《金剛》,除了將金剛大戰戰機的場景從帝國大廈搬到在「9•11」中被覆滅的「世貿雙子」外,其它故事發展和場景設置幾乎與原版相同,但是,這部使用了當時最為先進的電影特技的《金剛》被觀眾斥為「簡單的幻想片」,與原版的《金剛》完全沒可比之處,這或許是觀眾對原版《金剛》愛護有加的表現之一吧。想當初梅里安•庫珀僅消耗了68萬美元拍出那部傳世的黑白經典《金剛》,銀幕上的大猩猩實際僅有十幾米高,而用來拍攝握住安的近鏡卻由一隻8米長的「巨臂」完成,那強壯的軀體也只由塑料加上兔毛粘制而成,可想而知這只大怪物有多「簡陋」。然而,在觀眾心目中,這只金剛好得無可比擬。實在佩服大半個世紀前威利斯•布里恩為該片做出的有史以來第一個振奮人心的視覺特效。可惜當初奧斯卡還沒有最佳視覺特效獎,憑1933版《金剛》天馬行空的想法和特效,絲毫不比當今的好萊塢CG電影差多少……
⑻ 誰知道電影《king kong》(金鋼)中女主角的真實姓名和簡介
內奧米-沃茲(Naomi Watts)1968年9月28日出生於英國的肖雷漢姆(Shoreham),在澳大利亞長大,迄今已活躍於影壇15載。自從來到好萊塢發展後,內奧米-沃茲經常在她平不熱衷的一些電影中飾演一些小角色。直到2001年,她被邀請試演大衛-林奇(David Lynch)執導的《穆荷蘭大道》("Mulholland Dr.")中的一個重要角色,才迎來了其在演藝事業上的突破。隨後,她在《貝蒂-埃爾姆斯/黛安-西爾溫》("Betty Elms/Diane Selwyn")中的雙重表演為其贏得了眾多影評協會的大獎,並引起好萊塢及其它地方的一些知名演員的注意。現在的沃茲已經今非昔比,不僅可以選擇更多的電影角色來演,而且2002年還在弋爾-沃賓斯基(Gore Verbinski)翻拍的日本經典恐怖片《午夜凶鈴美國版》("Ring")中擔綱主演。此外,她還在默謙特/艾佛瑞(Merchant/Ivory)電影公司根據黛安-約翰斯頓(Diane Johnston)的小說《幸福合作社》("Divorce,Le")改編而成的同名電影中與凱特-哈德森(Kate Hudson)合作演出了一出聯手戲。自此,內奧米-沃茲那富有張力的演藝才華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這一時期奧米-沃茲對合作的導演和演員變得挑剔起來,同時也以自身廣闊的戲路和表演才華令影評界和影迷們為之一振。
主要作品年表
1.《法外狂徒》("Ned Kelly")(2004)
2.《幸福合作社》("Le Divorce")(2003)
3.《21克》("21 Grams")(2003)
4.《七夜冤鈴》("The Ring")(2002)
5.《穆赫蘭大道》("Mulholland Drive")(2001)
6.《鐵桿神探》("The Shaft")(2001)
7.《獨角獸殺手》("The Hunt for the Unicorn Killer")(1999)
8.《陌生星球》("Strange Planet")(1999)
9.《紅顏禍水》("Dangerous Beauty")(1998)
10.《鬼仔4》("Children of the Corn IV: The Gathering")(1996)
11.《神機暗算》("Persons Unknown")(1996)
12.《坦克女郎》("Tank Girl")(1995)
13.《監護人》("The Custodian")(1993)
14.《情挑》("Flirting")(1993)
15.《茫茫蒼海》("Wide Sargasso Sea")(1993)
獲獎經歷
2004年因主演《21克》而獲奧斯卡最佳女演員提名
2003年因主演《21克》而分別獲聖迭弋影評協會、佛羅里達影評協會、洛杉磯影評人協會、華盛頓特區影評學會最佳女演員獎
2003年因主演《21克》而分別獲美國國家影評協會、波士頓影評協會、芝加哥影評協會最佳女演員提名
2002年因出演《穆荷蘭大道》而分別獲在線影評協會、美國國家影評協會、芝加哥影評協會最佳女演員獎
2002年因出演《穆荷蘭大道》而獲波士頓影評學會最佳女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