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吝嗇鬼》是誰的作品
【評價】他是一個獨來獨往的人,他的喜劇接近悲劇,戲寫得那樣聰明,沒有人有膽量敢模仿他。
——歌德
他的榮譽什麼也不缺少,我們的光榮卻缺少了他。
——法蘭西戲劇院
【簡介】莫里哀(Moliere),(1622~1673),法國喜劇作家、演員、戲劇活動家。法國芭蕾舞喜劇的創始人。本名為讓-巴蒂斯特·波克蘭(Jean Baptiste Poquelin),莫里哀是他的藝名。莫里哀是法國17世紀古典主義文學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義喜劇的創建者,他在歐洲戲劇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曾享受貴族教育,但不久就宣布放棄世襲權力,從事戲劇事業。他創立「光耀劇團」,慘淡經營,曾因負債而被指控入獄。後來,他不顧當時蔑視演戲的社會風氣和家庭的反對,毅然離家出走,在外飄流了十多年。由於他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素材,編寫演出了一系列很有影響的喜劇。最後,莫里哀作為劇團的領導人重返巴黎,此後,他一直在巴黎進行創作演出。
莫里哀生活在資產階級勃興、封建統治日趨衰亡的文藝復興時期。他同情勞動人民,筆鋒所向,揭露的是昏庸腐朽的貴族,坑蒙拐騙的僧侶,無病呻吟的地主,冒充博學的「才子」,還有靠剝削起家而力圖「風雅」的資產者,利慾熏心、一毛不拔的高利貸者……他從各個側面勾畫出了剝削階級的丑惡形象。但他還沒有注意到正在形成的工人隊伍,因此他筆下的正面人物,常常是那些被嘲諷者的僕人、佃戶、工匠,這些人總是以高妙的手段使對方當場現形,讓剝削者在觀眾的哭聲中受到批判。
1659年,莫里哀創作《可哭的女才子》,辛辣地諷刺了資產者的附庸風雅,抨擊了貴族社會所謂「典雅」生活的腐朽無聊,因而觸怒了貴族勢力,遭到禁演。但莫里哀並未被嚇倒,連續編演了《丈夫學堂》和《太太學堂》。《太太學堂》因宣揚新思想,要求沖破封建思想牢籠而被指責為「淫穢」、「詆毀宗教」,又遭到禁演。莫里哀奮起還擊,寫了《〈太太學堂〉的批評》和《凡爾賽宮即興》兩出論戰性短劇。1664年,莫里哀寫成傑作《偽君子》,1668年,他又創作了另一部力作《吝嗇鬼》。
莫里哀是位喜劇大師,但是他的死卻是一場悲劇。為了維持劇團開支,他不得不帶病參加演出。1673年,在演完《沒病找病》最後一幕以後,莫里哀咯血倒下,當晚就逝世了,終年51歲。由於教會的阻撓,他的葬禮冷冷清清。
莫里哀給後人留下了近三十部喜劇,我國曾翻譯出版的作品有二十多種。莫里哀不僅是位傑出的劇作家、出色的導演,還是一位造詣極高的演員,他以整個生命推動了戲劇的前進,以滑稽的形式揭露了社會的黑暗,是法國古典主義(Le Classicisme)文學,以及歐洲文藝復興(La Renaissance)運動的傑出代表。
⑵ 什麼叫古典主義電影有哪些特點有什麼代表作代表人物
所謂「古典的」,准確地說,原是指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經典的古代」,那是西方文明兩個偉大的時期。多少個世紀過去了,人們回顧往昔,而且企圖借鑒那個時代的文化精華。在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已經這么做了,巴洛克初期亦然,但一直到十八世紀中葉才真正開始重新發現「古典」。特別是考古的發現,展現了一幅簡朴、宏偉、寧靜、有力、優雅的畫面,這在新發掘出來的古希臘和南部義大利的神廟中十分典型。例如,1748年龐貝的發現,其中的遺物被畫家臨摹和雕刻家模製以廣泛流傳,理論家們研究它們構成的原則。歷史學家和美學家們(其中最著名的為德國人溫克爾曼)將它們稱為「古典」並作為他們這一時代的典範,有探索精神的藝術家們緊隨這一觀念,如十八世紀英國畫家雷諾茲強調繪畫的最高成就是在於表現古代希臘羅馬的主題以及他們作品中的英雄氣概和人的苦難。
古典主義電影應該是指以那個時代為背景或具有與那個時代相似風格畫面的電影:《慾望之翼》、07年法國最新賣座喜劇大片《莫里哀情史》、《天才莫扎特》、《吝嗇鬼》等。
⑶ 求一部外國老電影的名字
《聖誕頌歌》,狄更斯的小說作品。很有名,有許多影視劇改編作品。如果你看到的是真人電影很可能是《吝嗇鬼》。推薦觀看09年的動畫版本,很忠實原著。
這個故事最著名的版本是1951年生產製作的名叫《Scrooge》的電影。這一次是Noel Langley撰寫的劇本,BrianDesmond Hurst導演。AlastairSim的表演被公認為是終極之作!很多銀幕上從未出現過的情節,這次也被採納。使整個電影得到擴展,豐富了許多。劇中Scrooge被刻畫成為一個優秀的商人,被身邊的一個貪婪之輩誘惑,從而背離了生活正規軌。在電影中甚至可以詳細了解到主人公的感情世界。1970年,當這部電影被作為聖誕大餐在電視上公放的時候,它才真正被觀眾所接受,並得到一致好評。全美國,收看這部電影已算的上是聖誕前夜的一項固定項目了。Sim把主人公演繹地也是惟妙惟肖。從一個自私吝嗇的傢伙到一個慷慨樂觀的人,性格被刻畫得細膩入神。
到了1970年,由Ronald Neame導演,Albert Finney主演的名為《吝嗇鬼》的有聲電影終於誕生了。當時是在倫敦拍攝,這另很多作家開始思考如何去創新這部經典之作。
《米奇的聖誕頌歌》是一部迪士尼生產製作的24分鍾的動畫短篇,於1983年10月20日由BuenaVista在英國公映。1983年12月16日在美國首映。與之前的電影相比,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米老鼠與唐老鴨成了電影的主角。這部電影也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短篇電影提名。
到了1988年的時候,這部小說又被改變成了現代喜劇版本。Richard Donner兼顧製作導演。劇本由Mitch Glazer和Michael O'Donoghue撰寫,Michael Chapman攝像,作曲是DannyElfman。演員陣容也是不容忽視,包括:Bill Murray、Karen Allen、Bob "Bobcat" Goldthwait、John Forsythe、Carol Kane、David Johansen、John Houseman、John Glover和Robert Mitchum。奧林匹克體操運動員Mary Lou Retton的熟悉面龐也為該劇增色不少。Larry Carlton、Miles Davis、David Sanborn和Paul Shaffer等音樂家同時獻力於電影。RobertGoulet作為演員和歌手,加上Jamie Farr、Buddy Hackett、Lee Majors和PatMcCormick的聯合出演讓該劇一舉奪魁。
在1992年的時候,一部被木偶迷們所青睞的提線木偶劇《聖誕頌歌之木偶版》再一次使這部經典名著再一次拓寬了發展領域。
2009年的聖誕節期間,由羅伯特·澤米吉斯(Robert Zemeckis)導演,金·凱瑞主演的《聖誕頌歌》3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