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體驗 > 電影票的補貼費

電影票的補貼費

發布時間:2021-08-01 14:54:33

㈠ 數字影院的補貼政策

政策解讀:
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於 2009年12月28日正式下發了《關於對影院安裝2K和1.3K數字放映設備補貼的通知》(電專字[2009]2號)。
為發布這一文件,國家電影局組織行內專業人士,醞釀了很久,反復論證了數次。特別是毛羽副局長,為了論證此文的可行性,先後深入全國各地很多個地方調查研究。可以看得到,國家電影局對此事是慎之又慎。
這一文件,究竟要解決什麼問題?我認為,新建影院電影專項資金三年先征後返,2K和1.3K數字影廳放映設備政策補貼,主要是加快中國中、小城市數字影城建設速度,構建全國中小城市巨大的數字放映平台,推進中國電影由膠片放映向數字放映的轉換,徹底解決全國中小城市,特別是縣一級城市人民群眾看電影的問題。
國家電影局在中國電影發展的過程中,承擔著「引導、扶持、規范」三大職能。這一文件是三大「職能」的綜合體現。
文件第一條要求數字影城的廳數,佔到50%以上,才能夠享受政策補貼。這說明電影局的目的,就是要淘汰膠片,推進電影數字化。數字化,是全世界電影發展趨勢,也是中國電影發展的方向。據了解,美國及西方一些發展國家,制定了淘汰膠片的進度表,而且已經進行了2、3年。
文件第二條,明確了補貼數額,2K影廳補貼5萬,1.3K補貼1—2萬,超大屏幕補貼10萬。但又提出,數字設備,必須經過國家廣電總局頒發質量認定證書的設備。2K設備是國際標准,基本都通過了國家廣電總局認證,取得補貼沒有問題。但1.3K設備就不同了,經過國家廣電總局認證的,只有松下FT-630CC,夏普XG-P560WG和NEC4100W+,文廣DHD505和今典伺服器。
第二條的提出,說明電影局加大了規范全國數字電影設備市場的力度。一些打著1.3K設備旗號,在下邊忽悠影院的設備廠商,也就沒有了忽悠的餘地。
第三件講得更明確,補貼一定是補給設備采購方的。如果影院自購,就補給影院;如果是院線墊資,那就補給院線。院線的職能本來就是發行影片,結果這幾年成了影院設備投資者。院線原本就只分票房的五、六個百分點,如果再投入大量設備資金,那麼院線生存的基柱在哪裡?
我仔細了解過國內的幾條大院線,有幾家能收回設備投資金的?國有院線是在過去幾十年國有電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不幹電影又能幹什麼?再者他們不用擔心電影有沒有錢可掙,有強大的國有資產做基礎,有國家強大的政策和資金做支持,他們要的是票房,是面子,是行業地位。
國內幾大民營院線,玩得更有意思。他們不停地建影院,發展電影,票房收入一路飄揚。但單純從資金的投入與產出角度去看,龐大的投資,單靠票房分成是遠遠不夠的。但他們又為什麼會去做呢?他們最終的目的,是想借用「電影」這一強大的傳播媒體,為將來上市增加人氣,以達到將來從股市上圈錢的目的。我想,國家電影局,會對這一切看得非常清楚。
第四條界定了補貼申請辦理時間,說明了補貼資金來源,簡單明了,一目瞭然。
第五條講得比較細,主要請享受政策的條件。有電腦售票,有加盟院線,有購設備發票,有設備使用發票,遵紀守法,合法經營,等等,都講得很明白。這里需要解釋的是最後一條,這一條非常關健。2K和1.3K設備需要在國家數位元組目管理中心注冊。特別是提到1.3K的設備的節目供應,要在國家數位元組目管理中心授權提供。
這說明什麼問題?說明國家投資巨額資金組建的技術平台——國家數位元組目管理中心,電影局就是要發揮它的作用。不管是0.8K、1.3K,還是2K,都要由這個平台來運營,中國政府要對中國電影統一管理,而不是讓美國或者國內某一公司來左右。電影是一種特殊商品,是文化意識形態領域的東西,國家電影局要對國家負責,對人民負責。
這一文件,還有一個特殊的地方,沒有提到國營、民營之分。這說明,國家電影局,已經意識到民營資本的注入,將成為中國電影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國家在政策扶持上,對國營、民營一視同仁,充分體現了「公平」。
最後,我想說明的是,除由國家電影局扶持組建的北京九州中原數字院線有限公司,1.3K放映設備在國家數位元組目中心平台運營,節目在國家數位元組目中心轉制授權外,還沒有一家城市院線和國家數位元組目中心平台對接。所以九州中原院線以前發展的數字影廳,都符合享受政策補貼的條件。
其它院線,只有同國家數位元組目管理中心技術平台對接後,以後新發展的影院才能享受這一補貼。

㈡ 電影專項資金為票房收入的百分之多少

電影事業專項資金為票房收入的5%!


由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電影投資中來,大家都比較關心電影的票房是如何分紅的?像《戰狼2》的票房是56億,投資者是不是就能分到56億呢?並不是的,具體如何分賬如下:


總票房劃分

中國電影業對於票房分賬的基本規則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計入電子售票系統,數據統一匯總到中國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簡稱專資辦),以專資辦的統計數據作為各方分賬的依據。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餘的91.7%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最後祝願您生活幸福,投資順利!!

㈢ 電影的成本,運營費和票房之間的關系

首先一部電影成本主要包括製作成本、演員片酬、導演片酬、宣發成本,以及電影拍攝和發行中籌備階段,拍攝階段,後期製作、審核,出預告片、開展公映前的宣傳,各大網站發出新聞宣傳,首映式、公映等階段,也會需要一定的費用。


一般來說,片方最終能夠獲得總票房的30%,算上片方從其他渠道獲得的收入,一般需要獲得3倍於製作成本的票房,才能夠收回成本。

也就是說如果一部電影成本是一百萬,票房達到300萬左右就可以回本,就目前片方分賬高達39%左右,也就是不到300萬就可以回本。這還僅僅只是票房收益,還有非票房收益,像網路版權,電視台版權,以及海外版權都是電影投資收益中非常重要的收益!


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最後祝願您生活幸福,投資順利!!

㈣ 請問電影票房分紅是如何計算的

分成如下:
1、投資150萬,票房10元,基本上是虧得血本無歸!
2、投資150萬,票房10億元,分紅35%,大約分3.5億,扣除150萬成本,獲利3.485億。
3、電影票房,分成如下:電影發展基金5%,營業稅3.3%;院線50-60%;其餘為製作商和發行商。票房分成基本上(製作方)也就是35%左右的獲利!要達到利潤平衡,電影票房大約是實際投資額的三倍左右。才能回本

㈤ 縣級電影院補貼政策,知道的進。

(一)補貼范圍
1、中西部地區和東部困難地區縣城(含鄉鎮)數字影院。【縣城含不含縣級市?東部困難地區界定依據是什麼?】
2、2011年1月1日以後新建或改擴建並投入正式營業。【營業日期是依工商營業執照為准?還是以有票房上報統計時間為准?】
3、依法取得《電影放映經營許可證》和《工商營業執照》。
4、符合《電影院星級的劃分與評定》(GB、T21048-2007)中一星級影院的評定標准。【2007年出台的星級標准,早已滯後於電影產業發展,目前新建的縣級影院,至少也是3星級以上,此條標准太低,也不能滿足縣級觀眾需求。且目前國家還沒有正式對城市影院,用星級進行嚴格驗收】
5、使用符合規范的售票軟體系統向全國電影票務綜合信息系統正常報送票房數據,及時足額上繳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
6、已經加入城市電影院線公司,且在經營中無違法違規行為。【電影行業哪些是法?哪些是規?哪些是合同違約?需要用細則說明】
7、不低於3個放映廳,合計達到200個座位的,或者少於3個放映廳,但中、東部地區年度票房達到100萬(含100萬)以上。西部地區年度票房達到50萬(含50萬)以上。【3個廳無異議,但200個座確實太少,300個或許更合適;50萬票房也確實低。縣級影城的新建設標準是什麼?補貼應當根據這個標准】
8、所有放映廳安裝使用2K數字電影設備。

(二)補貼標准
中央財政補貼資金每廳補貼標准為40萬元,最多3個廳。不到3個放映廳,但符合補貼條件的,按實際放映廳個數補貼。地方財政可以適當提高補貼標准,所需經費由地方自籌解決。
中央財政補貼資金採取「先建後補」方式,延後一年、分兩年進行補貼的方式下達。2011年新建的影院,2013年全部補貼到位;2012年新建的影院,2013年每廳補貼20萬元,2014年每廳再補貼20萬元。依此類推。
【中央財政每廳補貼40萬,是一筆不少的數字。外加個別省從地方財政再提高,補貼數額更是客觀。這一政策落實,將會以極快的速度,完全全國縣級電影市場的全覆蓋。另外先建後補方式也較好,免得地方某些投資人與當地廣電聯合作假】

(三)申報程序
符合條件的縣城數字影院應當按照規定程序向省級廣電部門,報送資金補貼申請報告及《縣級數字影院建設補貼資金申請表》、放映場所地址方點陣圖和觀眾廳座點陣圖、《電影放映經營許可證》和《工商營業執照》復印件、《2K數字放映伺服器注冊證明》與院線公司簽訂並在有效期內合同復印件等申請材料,由省級廣電部門審核匯總後報送同級財政部門。省級財政部門審核同意後,會同廣電部門於2013年9月10日前將本省資金申請報告經及《縣級數字影院建設補貼資金審核匯總表》和相關申請材料,以省級財政部門文件形式聯合報送財政部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凡越級上報或單方面上報的申請均不受理。

㈥ 電影票房費由誰收取怎麼收

以100塊票房為例:
國家直接先扣掉5%做為電影專項基金,3.3%的稅款 ,這部分8.3%,就剩下91塊半了。
剩下91塊半里,差不多有一半左右,直接分給院線和影院,其中院線大概在5%左右。
院線、影院分完之後,發行方還要收一個發行代理費(發行傭金),目前行規是發行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的5~15%比例都是正常。
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 總票房 ─ 3%電影基金 ─ 5.5%稅款 ─ 院線和影院分成款(38%~43%不等)
發行總可分配收入 = 票房可分配收入 + 其他渠道發行收入 (電視、音像、網路、政府獎金、海外……)
發行方要在發行總可分配收入中逐項減掉下面幾項內容後,才是片方所得:
1.發行傭金
2.導演或主創明星獎勵(有或者沒有)
3.代為墊付的發行成本(拷貝費+宣傳費等)
4.稅金(往來發票都是要交稅的)

㈦ 電影票房的票補是什麼意思

票補是售票網站為了擴大自己的市場佔有率,比如片方制定的40元最低票價,他讓你20元就買到,剩下的20元由他來貼!

票補是在線下渠道作為唯一售票渠道時,製片方拿出一部分預算來做促銷,目的是在影院上線的前幾天內拉動票房增長 。

2018年9月,網傳文化部和電影局已下文,將於10月1日開始實行新規,將停止一切線上票補,包括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但不含影院線下售票 。

(7)電影票的補貼費擴展閱讀:

票補相關新聞:

2018年9月12日,有消息流出,關於電影發行將有幾項新政策推出,其中包括不再允許有「票補」,網上售票平台的手續費限價、沒拿到龍標的電影無法預售、售票平台結算周期縮短。

1、 發行方、製片方、院線方不允許進行網路售票平台補貼投放,銷售價不能高於結算價,也不能低於最低票價。

2、第三方線上售票手續費不高於2元(原來通常是2-5元不等),其中系統服務商收取1元,網路售票平台收取1元,院線/影投不得參與分配。

3、未獲得公映許可證的影片將無法開展預售。

4、線上售票商對影院的結算周期從2018年10月1日開始變成8日內結算,明年十一起要求即時結算 。

㈧ 電影票房如何計算,收入如何分配

隨著2017年3月正式推出《電影產業促進法》政策出台以及電影票房連年高升(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票房分別是218億、296億、441億、455億,559億)2018年票房突破600億。源於政策導向和高收益,電影投資已經悄然植入到每一位投資人的決策當中。投資的動力源於收益,電影投資的收益主要來源於電影票房的高低。

那麼電影票房是如何分配的呢?

首先,院線總票房需要扣除5%的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稅費,這個是國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線扣除50%—55%,宣發5%—8%,剩下40%左右,往期統計35%左右為片方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資人)分賬票房比例。

個人票房分紅=總票房*35%左右*投資比例

最後,電影版權在電視台版權收益,網路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以及廣告收益。

票房分紅到賬時間:

票房結算時間一般在院線下映後三個月內,由中影集團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進行結算,然後分賬到出品方對公賬戶,再由出品方結算給個人賬戶。

票房外的版權收益也會有合同內具體列出,結算時間一般是六個月結算一次。

閱讀全文

與電影票的補貼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韓國愛情電影男女主殉情 瀏覽:774
日本電影網站怎麼搜索 瀏覽:283
電影原來你還在這里結局mv 瀏覽:959
沛縣星星電影院 瀏覽:419
男主角何勇電影 瀏覽:732
美國拍的雇傭兵電影大全 瀏覽:106
劉德華成龍抗日電影有哪些電影 瀏覽:128
最後一公里電影主角 瀏覽:815
電影紅眼航班男女主角 瀏覽:988
上甘嶺電影觀後感作文 瀏覽:768
歷屆賀歲電影大全 瀏覽:873
電影大全喋血雙雄 瀏覽:773
關於積極向上的電影觀後感 瀏覽:993
電影法國間諜 瀏覽:316
主角學生最後跳海電影名 瀏覽:634
晚娘2罪孽2005電影泰國 瀏覽:954
法國啄木鳥電影在哪裡看 瀏覽:103
美人魚電影張雨綺圖片 瀏覽:821
催眠電影中文 瀏覽:144
純白之音電影完整版 瀏覽: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