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日本電影票房這么低過10億(1億人民幣不夠)已經很厲害了,而中國過億的電影很多。
日本的人口不及中國的十三分之一,他們全民都去看也沒咱們人多啊,想想看!
⑵ 現在日本本土電影為什麼比好萊塢電影票房高
投入資金多,又有許多各國明星,科技好因而特技好
⑶ 為什麼日本電影中國票房很低
文化不同,導致欣賞角度不同
⑷ 日本電影票房怎麼看
1、2016年世界票房,美國111億,中國66億,日本20億,印度19億。基本符合了世界經濟與人口比例。
2、2016年世界觀影人次為:
中國13.7億,美國13.2億,日本1.8億,印度22億。
這說明,中國印度日本每年每人大約看一次電影。這說明日本作為一個發達國家,看電影次數遠遠低於美國的人均4次(日美人均GDP差不多),說明日本人不喜歡看電影。
⑸ 日本電影一般票房多少
以2014年的為例,最賣座國產片票房基本都在5億人民幣左右,多啦A夢STAND BY ME 也是4.8億人民幣,但是日本電影基本沒有大製作,成本相對較低,這樣的票房成績在國產片來說已經很出色了
⑹ 日本電影在中國口碑都不差,為什麼票房卻比不過美國片
美國片在中國票房高的是那些超級英雄吧,反正我不看,我周圍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喜歡,無關男女。電影院都是要利潤的,當然只會去放一些合乎中國觀口味的片,放國外片也是要版權的,所以外國片少,只能在網上看。日本片么,反正我是沒有在電影院里看見過。
⑺ 好萊塢電影為什麼在日本的票房越來越低
日本自上世紀70年代全面開放電影市場後就迅速淪為好萊塢海外票倉,二十多年的時間里一直是好萊塢最大的海外票房市場。
從06年以後,好萊塢電影在日本逐漸式微,票房佔有率連年下降。05年票房佔有率不足50%,到了06年更是下跌到40%以下。
除了日本本土電影開始崛起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日本觀眾對好萊塢大片的審美疲勞。
與中國影迷近幾年才剛開始接觸好萊塢大片不同,日本觀影者已經看了三十多年了,審美疲勞完全是可以想像的。
而且近十年來,日本本土acgn產業蓬勃發展,迅速向真人影視邁進。在漫改產業的帶動下,日本的電影技術發展迎來了一波高潮,本土電影強勢崛起,與好萊塢電影爭奪國內票房。
此外,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壯大,好萊塢巨頭們也越來越多地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國觀眾身上,自然會對日本市場有所怠慢。畢竟中國的電影市場規模已經打到日本的三倍,而且相比越來越挑剔的日本觀眾、競爭力越來越強的日本同行,去仍處在「人傻錢多」階段的中國市場,和依舊孱弱落後的中國同行競爭,更加輕松。
⑻ 想問下,日本電影票房什麼級別算好
總體來說,真人版電影20-30億的票房已經算很不錯了,這幾年高票房基本被動畫電影壟斷了。
日本10億票房基本等同於國內1~2億的樣子,op,柯南破紀錄是破自身的記錄,票房的好壞和電影的類型有關,像有些文藝片,純愛片你能指望他有多高的票房呢,如果破了30億不是真的應該要慶祝一下嗎,或者有些電影沒有大明星,大陣容,大投資,大宣傳都能達到30億,20億不也證明很成功嗎,相反,有了大明星,大陣容,大宣傳,初動卻只有一點點不是很失敗嗎
截一個去年的票房排行來說明問題
⑼ 日本電影在中國上映為什麼票房很低
中國電影市場,現居第二,在未來幾年會成為最大的市場,做好國內市場就很不錯了···好電影是沒有國界的,正真好片,還沒有出現,希望業內多創新····,抄了這么多年,哎···············
⑽ 好萊塢電影票房在日本為什麼這么低
日本自上世紀70年代全面開放電影市場後就迅速淪為好萊塢海外票倉,二十多年的時間里一直是好萊塢最大的海外票房市場。
從06年以後,好萊塢電影在日本逐漸式微,票房佔有率連年下降。05年票房佔有率不足50%,到了06年更是下跌到40%以下。
除了日本本土電影開始崛起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日本觀眾對好萊塢大片的審美疲勞。
與中國影迷近幾年才剛開始接觸好萊塢大片不同,日本觀影者已經看了三十多年了,審美疲勞完全是可以想像的。
而且近十年來,日本本土ACGN產業蓬勃發展,迅速向真人影視邁進。在漫改產業的帶動下,日本的電影技術發展迎來了一波高潮,本土電影強勢崛起,與好萊塢電影爭奪國內票房。
此外,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壯大,好萊塢巨頭們也越來越多地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國觀眾身上,自然會對日本市場有所怠慢。畢竟中國的電影市場規模已經打到日本的三倍,而且相比越來越挑剔的日本觀眾、競爭力越來越強的日本同行,去仍處在「人傻錢多」階段的中國市場,和依舊孱弱落後的中國同行競爭,更加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