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麗麗家離電影院308米,平平比麗麗近199米,平平家在哪裡畫出三角
答案如下:
首先我們由第一個已知條件可以標注出麗麗家和電影院的位置,兩地相距308米再由第二個條件(麗麗家到電影院的距離-平平家與麗麗家的距離)得出平平家距電影院的距離為308-199=109米,最後畫出圖像如下:
思路擴展:
我們碰到類似題型(已知a、b兩地距離,b、c兩地距離,畫出a、b、c三地之間的三角圖形)都可以採取上述方法先標注出a、b之間的圖像,再標注出b、c之間的圖像,最後把a、c之間連接起來就可以得出三角圖形。
2. 麗麗走這段路用了8分鍾,距圖書館500米,距影劇院800米,平均每分鍾走多少米
到圖書館平均每分鍾走62.5米:500÷8=62.5
到影劇院平均每分鍾走100米:800÷8=100
數學題是透過抽象化和邏輯推理的使用,由計數、計算、量度和對物體形狀及運動的觀察中產生的。
數學題大致可分為填空題、判斷題、選擇題、計算題、應用題、證明題、作圖題、思考題、閱讀題、規律題、解答題。熟練地解題要靠平時的學習知識來靈活運用。
(2)從麗麗家到電影院擴展閱讀:
中國的應用題通常要求敘述滿足三個要求:無矛盾性,即條件之間、條件與問題之間不能相互矛盾;完備性,即條件必須充分,足以保證從條件求出未知量的數值;獨立性, 即已知的幾個條件不能相互推出。
小學數學應用題通常分為兩類:只用加、減、乘、除一步運算進行解答的稱簡單應用題;需用兩步或兩步以上運算進行解答的稱復合應用題。
3. 王剛和麗麗下午4點20分別從家中同時出發,趕去電影院看4點45開場的電影, 王剛騎摩托車每分鍾行6
設他們同時到達電影院的時間是4點40,那麼一共走了20分鍾
麗麗:200米^20=4000米
王剛:600米^20=12000米
12000--4000=8000米=0.8千米
答案0.8千米
4. 麗麗家到電影院385米今天去看電影從家出發走了127米發現電影票忘拿了原路返回取票當她走到電影院時
127+127+385=639【米】
5. 王剛和麗麗下午4點20分別從家中同時出發,趕去電影院看4點45開場的電影, 王剛騎摩托車每分鍾行600米,麗
設他們同時到達電影院的時間是4點40,那麼一共走了20分鍾
麗麗:200米^20=4000米
王剛:600米^20=12000米
12000--4000=8000米=0.8千米
答案0.8千米
好久沒做數學了,不知道對不對
6. 麗麗家距電影院約2千米,她最好步行去電影院,對嗎
麗麗家距電影院約兩千米,她最好步行去電影院對的,步行比較環保
7. 王剛家到麗麗家共有7200米。一天,王剛和麗麗下午4:20分別從家中同時出發,趕去電影院看4:45
三種思路:一、王、麗家中間有一個電影院。二、電影院離王家近,離麗家遠(從速度看不可能,pass)。三、電影院離麗家近,離王家遠。
解:設時間為x分鍾。
按第一種思路
600x+200x=7200
x=9
20+9<45 能
按第三種思路
600x-200x=7200
x=18
20+18<45 能
答
按第一種思路
(600-200)9=3600
按第二種思路
(600-200)18=7200
答
8. 王剛和麗麗下午4:20分別從家中同時出發,趕去電影院看4:45開場的電影。(王剛每分行600m),
7200/600=12分鍾
7200/200=36分鍾
4:20到4:45分有25分鍾的時間,因為王剛只用12分鍾走完全程,可以在開場前趕到。麗麗需要36分鍾走完全程,老白在開場前趕到。
9. 麗麗家到電影院355米,今天她想看電影,從家出發走了137米發現電影票忘拿了,原路返回家裡取票,當
麗麗家到電影院355米,今天她想看電影,從家出發走了137米發現電影票忘拿了,原路返回家裡取票,當她走到電影院時,她一共走了355+137*2=62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