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體驗 > 60年代的電影票怎麼得

60年代的電影票怎麼得

發布時間:2022-06-09 22:35:54

❶ 一元錢在20世紀60年代能買什麼

60年代,我們生產隊有一個特能幹特憨厚的社員,春節了,隊長給他一塊錢讓他到鎮上玩兒,一塊錢隨便花。等他回來以後,隊長當著很多社員的面,讓他算一算怎樣花的這一塊錢。一塊錢也是錢,要報賬的。這個社員說,吃碗面條一毛五,洗澡一毛五,剃頭一毛五。生產隊會計在一邊撥弄著算盤,問,才四毛五了,還干什麼啦?這個社員老實,但也有點兒私心。他說,又喝完面條,又洗洗澡,又剃剃頭!社員們鬨堂大笑。隊長說,吃面條可以吃兩碗,洗澡也可以洗兩次,你怎麼能剃兩次頭呢?老實人,想貪污都沒有本事。這個小笑話,能折射出那時物價便宜,消費便宜。一塊錢如果要打理一下自己,還真能節約兩碗面條錢呢!

60年代,一塊錢可以買到些什麼?我覺得我有發言權。60年代我雖然是個小孩子,但是畢竟經歷了那個年代。60年代,70年代,這20年間,由於是計劃經濟,物價沒有多大的波動。1元錢的購買力,差不多一樣。

1:生活用品。

比如火柴,二分一盒,兩毛一包,一塊錢能買5包。食鹽,8分1斤,一元錢買10多斤。醬油一毛五1斤(散裝),肥皂一毛五一塊。

香煙,酒屬於奢侈品。一般香煙,每包八分,九分。一毛三一包就好一點了,這種煙一般城裡拿工資的工人抽。國家幹部工資高點,他們能抽得起錫箔包裝的大前門,那時的大前門在全國來說屬於高檔煙,一包四毛五。老百姓抽不起這樣的煙。在我們農村,很少見大前門香煙。

那時的酒,大多都是散酒,好一點的三毛五1斤,差一點的散酒一毛五1斤。家裡來了客人,就拎個玻璃瓶去代銷點兒買,那個時候家裡能有一個玻璃酒瓶就已經夠奢侈了。

2:農副產品。

豬肉六毛五一市斤,生豬一等四毛五。那個時候我們農村喂豬,一頭豬餵了一年甚至兩年,最多長一百七八十斤,兩百斤的豬極其少見。那時的收購標准135斤就算夠稱,一頭生豬能賣六七十元就不錯了。

60年代的小麥不便宜,小麥很緊俏。農民憑工分,憑人口,大多都是人六勞四(6:4),分下來,好的生產隊人均也不會過百斤,所以小麥很貴,大約在每市斤三毛以下,但從沒有低於兩毛五的。

雞蛋。一毛錢三個,那是買雞蛋基本不論斤,大多都是論個兒。後來到了70年代,雞蛋的價格能漲到五分錢一個。那時候農民養雞不吃雞蛋,他們要用雞蛋換鹽。我很多次拿了雞蛋到代銷點煥鹽,二個雞蛋1斤鹽。

羊肉。那個時候羊肉最便宜,不是人們不喜歡羊肉,我是羊肉沒有有水,大家都喜歡豬肉厚厚的脂肪,吃著解饞,過癮。60年代末,一隻成年公山羊,最多也不會超過15元,一般都是七八元十來元一隻。現在說起來一隻山羊幾塊錢,也許你會認為我在說瞎話騙人,當時其實就是這樣。

蔬菜。那是的蔬菜沒有價格,大蔥,香菜等基本上屬於白送。買黃瓜,買白菜,白送給你大蔥。當時的蔬菜大多都是蘿卜白菜。每當蘿卜白菜上市,價格超過五分一斤的年份不太多。那時市面上的西紅柿很少,西紅柿就屬於那個年代最好的蔬菜了,一市斤要在一毛五左右。

3:城鄉收入

農民,按工分取酬,青壯勞力10分每天,到年終按工分分酬。當時我們生產隊,一工只合一毛三分錢。我們生產隊還屬於比較好的,有很多生產隊一工不足一毛錢。老百姓有個順口溜:一個勞動力,干一天不如一個老母雞。

工人,教師差不多屬於一類。入職時二十四五元,幹了半輩子最多也就是40來元。那時幹部工資稍微高一點,但是能超過100元每月的,除非是一個縣委書記。當時我們村出了個副縣長,他的工資不足九十元。

4:學生學費

六九年,我上小學一年級。五毛錢的學雜費,1塊錢的書本費,加在一起一塊五毛錢。

74年,我上初中,一元錢雜費,一塊半的書本費。共兩塊五毛錢。很低吧!

那個時候的錢很值錢,但就是太難掙了。1978年,我父親做了一個大手術,住院三個半月只花了110元錢,是不是很少呢?你也許不相信。就這110元錢,還是母親借了幾家才湊齊的。

收入低,工資低,不完全決定當時的物價就低。當時決定物價的是計劃經濟。無論什麼價格,國家都控制,要想漲價是很不容易的。那個時代,老百姓生活雖然苦一點,但是社會非常穩定。社會的穩定,大概也有物價穩定的貢獻吧。

❷ 香港60、70年代,多少錢一張電影票

60年代的我記不了多少,只記得1971年的票價:
樓座(俗稱[超等])$3.50
特等$3.00(只有少部份電影院設有)
後座$2.40
中座$1.80
前座$1.50(亦有$1.20,視不同區份、時間而定)。

❸ 八十年代人怎麼買電影票

去電影院買,不過那時候的中國人民生活還是比較窮,買的人還是相對很少

❹ 六十年代的一張電影票只要五分錢,2017年則需要20元,六十年代工資35元以此類推2017年工資

這是一個比例式問題!
0.05:35=20:X

X=15000元
理論上2017年工資應該是15000元!!
不過你說的0.05元那是學生票的價格!!成人票2毛!
0.2:35=20:X
X=3500元!
2017年一個人工資3500元!

❺ 電影票怎麼買,怎麼去看

在網上購完票後在電影院大廳有不同網路渠道的兌票機,在對應的機器上輸入你網上購票獲得的數字編碼就可以列印票出來了。
或者去電影院排隊買票
就這么簡單。。。。

❻ 60年代的電影票是5分錢一張,2017年20元一張

設原來整體收入為1,則現在收入為 1+1/5=6/5,由於觀眾增加了一倍,
故電影票降價後票價為 6/5/2=3/5,所以現在票價為20*(3/5)= 12元
故電影票降價了20-12=8元

❼ 60年代的一張電影票只要五分錢,在現需要20元,那麼現在物價漲了多少倍

20÷0.5=40
答:現在物價漲了40倍。

❽ 怎麼買電影票多少年沒看過電影了

你想看幾點的那個電影,跟售票員說就行啦,想坐在一個什麼位置也可以要求,至於刷卡,就各個地方不一樣,大多數不行吧,買票又不是什麼大錢,用不著那個

❾ 六十年代的一張電影票只要五分錢,2017年則需要20元,以此類推六十年代末的工資

物價大約是60年代的10倍。以此類推六十年代末的工資是30元。

電影票降價後票價為 6/5/2=3/5,所以現在票價為20*(3/5)= 12元。

故電影票降價了20-12=8元。

而在1961年的天津,牛肉價格七毛錢一斤,羊肉價格七毛六一斤。到了1965年的鄭州,黃瓜每斤四分錢左右,大蔥每斤六分半,1964年的天津,鯽魚每斤四毛錢,大白米蝦一斤五毛二,海蟹一斤三毛五。


(9)60年代的電影票怎麼得擴展閱讀

以《中國統計年鑒》的記載,1960年時,中國的全民所有制單位的職工們,平均年工資只有528元,每月也就44元。

這都還算是當時的「高收入」家庭。浙江省檔案館的統計,1960年代臨平石料廠的職工工資,也就是29元,閑林鋼鐵廠的工人,月工資大多在15至30元。農村的收入更低,1959年中國農村居民平均年收入才69元,之後幾年增長到90元左右。

❿ 八九十年代的電影票一般都多少錢一張,幾毛錢嗎還是幾元的,哪位知道的介紹下,都忘記過去的事了

80年代最便宜5分錢,後來1毛;90年代就一路上漲了,泰坦尼克、拯救大兵的時候最高也到了80塊了。

閱讀全文

與60年代的電影票怎麼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喬杉演的電影是音樂人 瀏覽:747
2021台灣電影上映時間表 瀏覽:192
薇婭直播間電影票如何兌換 瀏覽:402
想做電影導演選什麼專業好 瀏覽:779
巧克力工廠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05
正古宅驚魂電影演員 瀏覽:59
齊步走的燈謎猜一電影名字 瀏覽:477
千王1991電影完整版梁朝偉 瀏覽:773
海鮮大餐電影中文版 瀏覽:531
看動漫電影的app大全 瀏覽:284
電影院音響系統是什麼 瀏覽:11
沙漠電影十大巔峰之作 瀏覽:74
有關蟒蛇的電影泰國 瀏覽:780
平遙電影節什麼時候 瀏覽:611
韓國喜劇電影泰國 瀏覽:239
電影院英文意思 瀏覽:945
電影賭王大騙局優酷 瀏覽:826
花樣年華戛納電影節 瀏覽:300
抖音南京南京電影中配的音樂 瀏覽:699
三少爺的劍電影男主角是不是燕十三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