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票價由誰決定
電影票價由市場綜合決定。
電影票價由放映成本、利潤、稅金三項構成。放映成本主要包括電影拷貝租賃費、影院房屋、設備折舊費、職工工資、管理費等。
電影票價有兩種:一種叫「最低票價」也就是發行價,這個由發行方決定,以最低票價的價格與發行方結算。一種叫「影院售價」也就是通常電影院的影票賣家,這個是由影院決定。
總而言之,電影票價由市場綜合決定。
(1)電影票價有沒有必要規制擴展閱讀:
制定電影票價要注意處理好以下問題:
(1)、 堅持收支平衡、略有結余的原則,以電影事業的收入來發展電影事業。
(2) 、貫徹按質分等論價的原則。
第一,分別制定同一放映場所的不同座席的票價。根據各放映場所的不同條件,一般可分為2—3個等級,對於特座、雅座、包廂收費則可更高一些。
第二,分別制定不同條件的放映場所的票價,對大中城市近幾年陸續新建、改建、擴建的在各方面條件明顯優越的電影院、影劇院、俱樂部、開放禮堂,可適當提高票價標准。
第三,分別制定質量不同的影片的票價。要區別首輪片與復輪片; 寬銀幕、遮幅式、一般銀幕; 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新聞片等的不同票價水平,對部分影片還可實行浮動票價的辦法。其拷貝租價亦應相應浮動。
(3) 、正確安排電影票價的地區差價和城鄉差價。電影票價全國不統一,由各地主管部門自行制定。各地票價水平應與當地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大體相適應,大城市比中小城市的票價高一些,中小城市比縣城、集鎮的票價稍高一些,農村比縣城、集鎮更低一些,有些邊遠山區甚至基本免費。
⑵ 小孩到電影院看電影要不要買票 有沒有相關規定
一般1.4米以上的兒童要買全票,1.4米以下兒童買半票,1.2米以下的兒童有大人攜帶無需購票。
⑶ 廣電總局電影局電影票管理規定
廣電總局電影局年內將出台電影票「限價令」
⑷ 有些地方規定電影票最高不得超過25元,最低不得低於10元,你認為這種做法會引起什麼後果這種做法有
如拋開電影成本 電影質量 等相關問題而言,在一種理想化模式下,該規定短期來說能夠帶來一定的好收益,挽回電影院流失觀眾群,但如果從長遠來看,是不可行的,電影工作者的積極性會大大降低,從而導致電影質量下降,甚至帶動電影周邊盈利減少(如發行方,營銷方)最終會導致電影票房大幅度減小,電影競爭力下降,整個電影行業停滯不前,而這也只是在理想模式下的構想。如放到實際中,要考慮本文開頭的問題就更加說明該規定極其不利於電影行業的繁榮也不利於國家文化產業的發展,消弱國家軟實力。倒是更別說是電影走出國門大幅度進軍海內外市場了,估計連製片廠大門都走不出,在這個如今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是非常不可取的。文化藝術產業是不可以用「計劃」來度量的,自由發展是前提,百家爭鳴是為其注入鮮血活力的保障。只有在自由發展到達一定高度了,才能完善各種制度,形成良性競爭。如果電影行業的自由發展已經到達一定高度,則說明國民消費能力與水準也已經到達一定水平,那麼也就無須擔心觀眾購買力以及用何種措施來推動電影行業的發展 【說了這么一段也還只是最淺顯的一面 深挖還能說好多 先這樣吧~】
⑸ 電影票價有規定嗎
電影票價一般根據電影產地和類別分,
像:終結者,變形金剛,冰河世紀,算進口大片,在北京上海這種一級城市票價100左右。按照城市大小和居民收入逐步減少價格,另外根據電影院的設備不同,票價也不同,(電影院也分星級)基本就是裝修好的,票價貴,同一個影院的不同影廳的價格也會有差別,
還有就是進口大片和國內的大片(大製作大投資),都有最低票價限制:30元或者25元。
現在電影院都是歸屬電影院線的,電影院線會和電影發行方定立票價。按說電影院自己不能擅自定價。但是……有的地方管理不同吧!
⑹ 請問,物價是由物價局進行同意管理的,那麼電影院的電影票價是不是也應該有一個統一標准
「物價是由物價局進行管理的」,本身這句話就是不妥的,網路:物價是指生產價格,而生產價格是由部門平均生產成本加上社會平均利潤構成的價格。因此,現「物價」大部分都是由企業自身定製的價格,即市場調節價,比如市場肉、蛋、菜價、服裝、大部分食品等等。其它像汽柴油、水、電等屬政FU定價或指導價。
電影票價屬於市場調節價格,電影拍攝和製片,其中有大量市場調節價格的成本投入,演員工資、設備折舊、服裝道具等。電影票價格的高與低,典型供需問題,如果該部電影很火,一票難求的話,價格可能就要高點,如果很難看,沒人看得話,想必價格上也很難調高。
⑺ 用經濟學解釋 電影票價最高50,最低35是否合理,會帶來什麼影響
電影票價最高50,最低35是否合理。基本合理,符合經濟學供求關系原理,好的電影,追求者眾多,價格偏高點正常。這種價格定位,目標群體是工薪階層,定位明確,獲得較好的票房收入很容易。影響就是好的電影也賣不上高票價,只能靠場次多獲利大,比較爛的電影上不了檯面,實際上已經出局。總體影響就是好也有限,爛也不太爛,都能對付看。
⑻ 電影票票價規則
這得看具體地區了。
有時候影院會搞什麼暑期電影特價之類的,這時候會把從前的拷貝再拿出來放,就會便宜一些。像我在的山東淄博。之前長江七號我看得是25塊錢,現在只要5塊錢。
漲價的還沒遇到過。如果出現一些意外,院線應該會用價格杠桿來調節吧,這是猜的。。。
⑼ 電影院規定最高票價25元,最低票價15元,你認為這樣定價方法是否合理,會帶來什麼影響 經濟學角度
如果這些價格是政府規制所致,或是物價局的規定,則必須實施。如果是電影院的自主行為,則這種限價不利於提高上座率和利潤。
最低限價,又稱地板價格,會導致當影片人氣不足時無法通過降價來提高上座率。
最高限價,會導致電影院不願意引進高檔次的大片,也損害了消費者的需求。
⑽ 電影票兒童購票規則是什麼
電影票兒童購票沒有統一的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條規定: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展覽館、美術館、文化館以及影劇院、體育場館、動物園、公園等場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未成年人免費或者優惠開放。
實際情況是影院對兒童票的規定很雜亂,以泉州為例:
1、浦西萬達影城為例,優惠活動明確規定,1.3米以下兒童可免費無座觀影(VIP廳、IMAX廳除外),一名成人限攜帶一名兒童(僅限13米以下,觀看3D均有3D眼鏡)。
2、萬星國際影城的優惠活動則為,12歲以下孩童享25元特價觀影(1.3米以下無座免票)。
3、泉州沃美影城則明確1.3米以下兒童無座免票,需要一名家長陪同(6號VIP除外)。
4、橫店電影城則規定,1.2米(不含)以下免票,1.2米(含)以上可憑學生證購買學生票。
(10)電影票價有沒有必要規制擴展閱讀
電影票兒童購票建議實行身高和年齡雙軌制規則:
幾十年前確定的免票標准也是根據當時的情況讓大多數兒童享受優惠,如今兒童身高在變而兒童票標准不變,實際是將越來越多兒童排除在優惠之外。
「設立兒童票的出發點是為了給兒童的成長提供便利環境,但近年來,兒童的平均身高早已達到甚至超過這些標准。」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廣東省委會副主委、廣東財經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魯曉明建議普遍實行兒童身高、年齡「雙軌制」票務優惠。他認為,應逐步與國際接軌,將面向兒童優惠的身高標准逐步過渡到年齡標准,以年齡作為最終兒童票標准。
2020年市「兩會」上,農工黨泉州市委員會提交了《關於將我市公共交通、景區等免票身高標准提高到1.3米的建議》,提出應結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人民群眾對兒童免票身高標準的需求呈現新特點,相應調整免票身高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