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湖州好吃的早點有哪些
[楊大包子]
地址:市陌路
個人意見:這個不用說了。湖州人基本都吃過=。= 排隊長年爆滿 要有耐心和時間才吃得到
他家的包子比較實惠,包子個頭比較大,採用傳統的發酵方式,外觀上麵粉偏黃,口感有韌性
[ 曹記餛飩 ]
地址:人民路上肯德基旁的弄堂里或吉山西區新華菜場附近
個人意見:老店 客人很多 需要排隊 湯有點鮮過頭 但是肉里帶芝麻有勁道餛飩個大很好吃。值得試試
[周生記]
地址:湖州市紅旗路1號
個人意見:。。。。沒什麼好說,比起餛飩更喜歡他的鹵味 豆腐乾和雞爪很讒的。
[丁蓮芳千張包子]
地址:紅旗路
個人意見。。。
[金師傅餛飩 ]
地址:三家分店(廣場後路,鳳凰路,紅豐)
個人意見:他家的餛飩特點是專業 味道多 我最喜歡全家福 什麼味道都有 吃了就滿足。
但是太鮮 味精可能太多 吃完之後很渴
[施史傳統餛飩 ]
地址: 湖州市吉山南路(原吉山電影院對面
個人意見:比較有名的餛飩店味道不錯 最近價格提升了感覺有點不值
[鄉粥]
地址:福來福大酒店的停車場入口處對面:
個人意見:口味清淡,適合夏天去,而且粥的品種也比較多
[溫州風味韭菜小鍋貼]
地址:藍寶石大廈斜對面
個人意見:個小味道足 就是吃完有口味=。=
[湖州第一糕]
地址:環城東路 章計村小區門口右側
個人意見:肉糕是經典中的經典啊,。。=。=
[永和豆漿]
地址:頤高數碼廣場 湖州市體育場 富城商樓
個人意見:個人覺得不算好吃 就是很有名。。
[江江鍋貼]
地址:湖州市威萊大街證券商行對面
個人意見:經典!不過他家是專門做夜宵的早上八點之後就沒有了。 要吃要趁早。超過50個左右吧。。(不大記得了)可以外送。。
[強勝生煎 ]
地址:湖州市市陌小區潘公橋北側路口
個人意見:皮薄味道鮮 湯免費。就是張價4毛一個。。
[雙林面館]
地址:湖州市吳興大道附近 府廟四方場子里。
個人意見:那裡是現澆的料頭 味道很好 干凈 吃的人也很多
[燒餅]
地址:不好說。。馬軍巷那一帶。很有名的夫妻攤
個人意見:反正怎麼說。。被人帶去過一次吃了忘不掉=。=
[老陳姿米飯]
地址:新華菜場對面的街道 老大房附近
個人意見:住老家的時候經常吃的 量足 香 米很有嚼頭。
B. 湖州新市醫院和雙林醫院那個好一點
新市醫院和雙林醫院都挺好的,關鍵看你怎麼選擇 以及自己傾向於哪家醫院。
C. 我宜興人啊,和朋友准備去南潯,你能推薦點特色好吃的么,謝啦
狀元樓或者五福樓的面,又便宜有好吃,蘇式面,在三興橋這邊的老店。狀元樓的面偏生,但是去的人還挺多,五福樓環境比較好一點。
還有電影院那邊的千張包,沒有店名,下午兩點才開門,生意也是很好的。
南潯香大頭菜——————
大頭菜又名疙瘩萊,是芥菜的變種之一。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國就已有芥菜等蔬菜的種植史。據歷史記載,「浙江的產區很多,但以吳興南潯鎮所產的最著名」。
南潯香大頭菜是以鮮大頭萊加工腌制而成,已有二百多年歷史。它的主要產區在南潯鎮四鄉,品種有兩種:一種是從嘉興九里灣產的良種選育出來的(俗稱土種),它的主要特點是肉質細,辛味濃,水份少,加工腌制後的香大頭菜具有
香、脆、甜之味;另一種是六十年代引進的雲南種(俗稱洋種),形狀較大,產量較高,但加工後口味氣不及嘉興種。
香大頭菜加工一般在二、三月份,加工的好壞取決於選料和腌制過程。製作方法一般要經過,整理、曬干、切片、鹽腌、裝甏等環節。香大頭萊具;有色澤好、口味鮮美、鹹淡適宜、略帶甜昧、聞有香氣、萊頭脆嫩、纖維細膩、整齊均勻等特色,是居家、旅行的佐膳上品。產品遠銷京、津、滬、皖、閩、贛、鄂、粵和江、浙一帶,外銷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地,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一定的聲譽。
雙林姑嫂餅——————
雙林姑嫂餅是雙林傳統名點。相傳,清道光年間,雙林鎮閔家巷有個馬大娘,身體欠佳,兒媳知婆母愛甜食, 遂動手做甜餅孝敬。做餅時,姑娘調皮,乘嫂不備,在甜餅中放一撮鹽。馬大娘一嘗,咸甜可口,其味獨特,食慾大增。從此,雙林人就將這種製作方法廣為引用。雙林姑嫂餅已有百餘年歷史,風味獨特,至今暢銷不衰。
雙林姑嫂餅,扁圓形,厚薄均勻,表面印模清晰,底面光潔,粉質細膩、油潤,呈淺灰色,有麻油香味,酥鬆爽口,由於體積小面精,一口一塊,口即酥溶。
雙林姑嫂餅用料講究,先用上白麵粉用文火成嫩黃色,再將炒熟脫殼的黑芝麻磨成麻屑,加糖粉;然後放上熬好的豬板油、少量精食鹽,放,進適量的水,拌和成酥性面團用印模壓制而成。這一系列過程,稱之為「冷粉酥性操作工藝」。近年來,雙林食品廠在傳統配料、技藝基礎上又進行改進,如加進適量麻油,使之更增清香。
1987年,雙林姑嫂餅被評為浙江省優質產品。現在,已暢銷湖州城鄉和江、浙、滬一帶。在包裝上,雙林食品廠也作了很大改進,除筒裝外,還有精美盒裝,以適應顧客需要。
諸老大粽子
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紹興人諸光潮來湖州,初在震遠茶食店當學徒,繼而裹粽賣粽,因粽子鮮美而聞名湖城,人稱「諸老大」(意即第一),後於1910年自開諸老大粽子店。
諸老大粽子選料講究,配方嚴格,燒煮有方,因此,具備色、香、味、形的特色。甜粽黑白分明,細沙夾玫瑰香;肉粽肉色鮮嫩,油光發亮,其外形為長條四角形,清麗修長。諸老大粽子使用祖傳配方,大伏天存放一星期不變質,冬天放半個月不走味,因而成了美食奇品。近年來,諸老大粽子開發出數十個新品種,如蛋黃粽、香菇粽等,最有名的是洗沙甜粽和鮮肉咸粽。據科學測定,諸老大粽子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及十七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歷來為湖州的傳統美食,也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1989年,諸老大粽子參加商業部組織的全國首屆食品博覽會展評,獲「金鼎獎」和「部優產品」稱號。
1998年,諸老大食品總廠,新增經銷點三百個,每天有四千隻粽子發往上海,此外還遠銷日本。2000年以來,諸老大粽子暢銷北京、上海、杭州、廣州等地,生意越來越紅火。
劉家大蹄
本品採用民間傳統工藝燒制而成,原為南潯人過年過節最喜歡的主打菜之一 。
周生記餛飩——————
周生記餛飩與諸老大粽子、丁蓮芳千張包子、震遠同酥糖同為湖州「四大名點」。周生記餛飩煮熟後,白嫩細膩,光潤晶瑩,遂被譽為「水晶元寶」和「雙羽鳥」。
周生記餛飩由周濟相創辦。據說,1930年間,周濟相看到丁蓮芳千張包子店生意興隆,便也開了家千張包子店與之競爭。不久後,周濟相就敗下陣來,於是經營餛飩,取名「周生記餛飩店」。他十分講究餛飩的質量,其製作原料以豬前腿肉為主料,筍衣、芝麻為輔料,加入麻油、酒、糖、鹽等調料品拌勻成餡,並自行加工具有薄、韌、滑等特點的皮子,使餛飩煮後不破不散。食用時再撒些蔥、蛋皮絲,配以自製醬油,口,味鮮香爽嫩,頗受消費者的歡迎。
1989年,周生記餛飩店在保持傳統名店的同時,又開拓創新,推出以海參、海蝦、鮮肉為主料,配以十味輔料,製成海鮮餛飩等新品種。同年,周生記餛飩被省商業廳評為優質產品。
太湖四寶——————
南宋姜夔贊稱湖州為水晶宮,元書畫家趙孟?#92;自稱「水晶宮道人」。水晶宮中寶貝多,突出的是魚類。以城北瀕太湖水域來說,就有銀魚、鱭魚、白蝦、角魚「四寶」。
銀魚,古稱膾殘魚,俗稱面條魚,通身滾圓透明似雪,像一根白玉琢成的簪子,只有眼睛是黑的。太湖裡的銀魚主要是大銀魚、雷氏銀魚。 《吳興志》載: 「銀魚雖細,惟州富有,出太湖。一名膾殘,色白如銀,骨細而嫩。」 《湖州府志載》載: 「銀魚,又謂面條魚,一名膾殘魚。相傳吳王食膾,棄其餘水中,遂成魚。」相傳春秋末年,吳王夫差終日歡宴,荒淫無度,把吃剩的膾(細切的魚肉)殘(骨)倒人太湖,變成了膾殘魚。越王勾踐經過卧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銳意滅吳雪恥。後乘吳王夫差北上爭霸之際,發兵襲吳, 受阻於太湖,面臨斷糧絕境。忽發現船四周膾殘魚群集,捕食之,終於重振士,氣,一舉滅吳。銀魚捕撈時間為每年的5月至6月間。銀魚出水即死,清洗、挑揀包裝後四八小時內就用飛機運到國外銷售。在當時曾有一噸鮮銀魚可換二十噸小麥的說法。
銀魚營養豐富,是魚中珍品。銀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維生素B1、B2和尼克酸等多種營養成分。其肉質細膩,潔白鮮嫩,無骨刺,無腥味。鮮銀魚同雞蛋合炒,鮮嫩味美;以銀魚作湯,滋味鮮美,聞之生津。製成銀魚干,體呈扁形, 肉肥骨軟,色白有光,色香味經久不變。
太湖銀魚適應力強,繁殖力高,生長期短,易形成種群。 1979年以來,在水產專家指導下,太湖銀魚已移殖南北,包括雲南、吉林、北京、山東、內蒙、河南、湖北、浙江等十三省市,可以說它已是「四海」為家了。
白蝦,亦稱脊尾蝦, 甲殼綱,長臂蝦科。它的外表與淡水蝦大同小異,色白殼薄, 通體透明。我國沿海各地均產,但盛產於太湖水草茂密近岸泥沙的地方。 《太湖備考》載曰: 「太湖白蝦甲天下,熟時色仍潔白。……白蝦以色分也。」 《湖州府志》載曰:「白蝦,出太湖,色白殼軟,而味鮮,梅雨後有子更美。」 ;白蝦每年五、六月份為產卵期,第一次產卵後約二十五天又會產卵一次,它的卵有粘膜絲連著母體,孵化成幼蝦後才獨立生活,但壽命僅一年半左右。白蝦的營養價值很高,一百.克白蝦中蛋白質佔16.4克,還有鈣、磷、鐵和,維生素A等。中國著名中醫學家葉桔泉著的《食物中葯與便方》一書中說,蝦性味甘溫,托痘瘡,下乳汁,壯陽道,是一種強壯補精葯!內服有托里解毒之功效。白蝦可製成蝦干,民間鮮食喜用燒酒熗蝦,別有滋味。剝制蝦仁後的下腳可制蝦子醬。
鱭魚,湖州漁民稱它為梅鱭魚、刀鱭。鱭魚只生活在東西苕溪人太湖口,即太湖南岸和西岸,兩溪浮游小生物特多,利於鱭魚棲息繁殖。
鱭魚春季產卵,人秋才見仔魚,長二寸左右起捕。隔年的可長到一尺左右,其形狀如閃亮短刀。它的肉質細嫩,富有營養價值,含有磷、鈣、鎂、無機鹽等多種元素,其骨和卵所含鈣質為銀魚的三倍。食用鱭魚清蒸、紅炒皆宜。近年還加工成罐頭或製成魚糜遠銷各地。 角魚,又名針口魚,太湖角魚主要生長在距湖州不遠的太湖東山淺水之中。它玲瓏嬌小,一般長十二公分左右,體呈圓柱形,嘴上有一長針似的角,故名角魚。它一般在二、三月份產卵。八、九月份捕撈。當地漁民大多將它曬干後,再放在鍋里「擱一擱』』 (即烘一下)。所以方言稱為「擱魚」。角魚肉質鮮美,烹制以炸、炒為主,制餡亦佳。湖州餐飲館中有椒鹽角魚絲、雪菜角魚、糖水角魚、油炸角魚,還有角魚餛飩、角魚魚圓等,為湖州的佳餚之一。
熏豆茶——————
熏豆茶是南太湖地區的傳統土特產品,農家待客素有自製和飲用此茶的習俗。歷史源遠流長, 為太湖傳統風味之一絕。 目前,我市許多地區還保持著這一待客習俗。許多農家還用鍋粢茶、熏豆茶和綠茶作為招待「毛腳女婿」首次登門的禮儀。換句話說,也就是「毛腳女婿」喝了甜蜜的鍋粢茶、鹹味的熏豆茶和清淡的綠茶這三杯茶,就算過了丈母家的「第一關」。湖州東郊農村幾乎家家戶戶愛將熏豆茶作為正月招待親友及婚禮宴席的首選飲品。
其實,熏豆茶中只有少量嫩綠的茶葉,更多的是稱之為「茶里果」的佐料,其種類繁多,一般有以下幾種:第一種叫熏豆,又名熏青豆。採摘嫩綠的優良品種的黃豆,本地人叫「毛豆」,經剝、煮、淘、烘等多種工序加工而成,後再放人乾燥器中貯藏備用。它具有馨香撲鼻、鹹淡相宜、和胃益中等特點;第二種是芝麻,一般選用顆粒飽滿的白芝麻炒至芳香即可;第三種,民間叫「卜子」,其學名為「紫蘇」。熏豆茶中所用的紫蘇以野生為上。只可惜目前野生者漸少,多以人工培育者代之。紫蘇經炒制以後,不但芳香濃烈,還具有理氣開竅、消食和胃的葯理作用;第四種為橙皮,是一種產於太湖流域的酸橙之皮。也可用蜜餞中的「九制陳皮」代之,但更多的卻由民間自製。他們用桔子皮經煮、刮、切、腌、曬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具有理氣健胃之功效;第五種,名為丁香蘿卜干,即胡蘿卜干。胡蘿卜洗凈切絲後有兩種製法:一以適量的鹽生腌後曬干即成;另一種煮熟後腌制,晾乾。後者更適宜牙齒不便的老年人食用。
以上五種,是熏豆茶中必備的「茶里果」。一般在沖泡前應以適量的比例調合,裝入儲存罐中;備用。此外,不少好客的湖州人還根據各自的喜好和條件,在、『『茶里果」中加入扁尖筍干、香豆腐乾、咸桂花、腌薑片等多種佐料。但其中有個原則務必遵循,那就是所放的佐料既不能是腥膻油膩之物,也不能造成茶湯的渾濁。此外,在佐料的搭配上應根據客人的愛好,做到恰如其分,如果嫌淡,還可酌加食鹽和味精。待所有的.「茶里果」投放完畢以後,再放上幾片嫩綠的茶葉,以沸水沖泡,一碗兼有「色香味形」特點的熏豆茶就可品嘗了。
D. 湖州到雙林怎麼坐車呀
可以到綠色汽車站,20分鍾一班,30分鍾到雙林。或者做102、103路車,可以到雙林
E. 南潯古鎮好玩嗎。
很好玩!
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黃狗
清末民初整個南潯區絲商雲集,菱湖,南潯,雙林都是中國的四大絲市之一,商賈雲集,尤以南潯鎮之四象八牛為典型。
南潯鎮四象八牛,即「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為代表的南潯富商,清光緒年間,出現在湖州南潯民間及江浙一帶。劉大均《吳興農村經濟》:「南潯以絲商起家者,其家財之大小,一隨資本之多寡及經手人關系之親疏以為斷。所謂『四象、八牛、七十二狗』者,皆資本雄厚,或自為絲通事,或有近親為絲通事者。財產達百萬以上者稱之曰『象』。五十萬以上不過百萬者,稱之曰『牛』,其在二十萬以上不達五十萬者則譬之曰『狗』。所謂『象』、『牛』、『狗』,皆以其身軀之大小,象徵絲商財產之巨細也。」。南潯「四象八牛」之說,屬於民間說法,根本無正規的統計和詳細記載,七十二墩狗僅僅是泛制指。「四象八牛」之說,反映南潯自南宋淳年(1252)建鎮,潯溪、南林、設鎮官、南潯,耕桑以富,行商坐賈薈萃,為江南雄鎮。
南潯「四象八牛」,都以湖絲發家---《元和郡縣志》記載:「湖州外開貢絲布」。早在唐開元年間,湖絲已成為貢品,形成產業---《宋史·食貨志》中稱:「繭箔山立,續車之聲連屋相聞。」。南宋湖絲已出口國外,《嘉泰吳興志》載:「湖絲遍天下」之說了。輯里湖絲更馳名於國內外,因為輯里湖絲質地潔白細勻,富有拉力,優於其他湖絲,如《南林報國寺記》中所載:「南林一聚落耳,而耕桑之富,甲於浙右。 」(南潯古稱南林)。當時的湖絲生產和質地就數南潯了,清道光年間的詩人董蠡舟在《蠶桑樂府》中贊道:「蠶事吾湖獨盛,一郡之中,尤以南潯為甲。」天時地利以營絲而富,光緒間成豪紳大戶「四象八牛」。
劉鏞為 「四象」之首,據傳劉鏞的財富達二干多萬兩銀子之多,被譽為四象中「劉家的銀子」之美稱。30年代南潯民謠雲:「劉家的銀子,張家的才子,龐家的面子,顧家的房子」。當劉鏞發跡後,深感列祖以來,都缺少文化,雖有財,但無祿,不上門第,故亟力教子讀書,應試科舉,使他的四個兒子都能進入仕途,劉鏞也因兒子的及第,恩封為通奉大夫,達到了榮宗耀祖的目的。劉鏞還把女兒嫁給一品大學士徐甫的兒子為妻,另-個女兒嫁給蔣錫紳之子清學部總務司郎蔣汝藻為妻,使劉氏更加光耀了門第,在南潯成了一戶有錢有勢的大戶。
張頌賢(1817-1892),據傳他的財富僅次於劉家,佔四象之第二位。字竹齋,祖籍徽州休寧,其父張維岳在南潯開一小醬鹽店為生。張維岳有兩個兒子,張頌賢為老二。張頌賢善經營,遂從事絲業後,全力經營輯里絲出口業務,並開設了「張恆和絲行 」,營絲發家後,又著眼於鹽務,為鹽業界巨頭,據張謇《烏程張封公墓碣》:「同治初元,私販充斥,引滯課絀,鹽法太壞。巡撫召商集議,頌賢連約諸商,收餘姚岱山之私,輕課減價,以陰敵緣江並海之私。於是商利益滋,官課以充,而家亦日益豐大。」張頌賢有二個兒子,長子張寶慶,字質甫;次子張寶善,字定甫。
張鈞衡,字石銘,系張寶慶的獨生子,張頌賢的長孫。張鈞衡光緒二十年(1894)中舉人,承襲祖業後,經商有方,產業盛豐。他奉母至孝,在自家宏麗的園林「適園」內,為母建佛堂,供玉佛,讓母焚香拜佛,還建造一座石塔,篆刻唐柳公權書《金剛經》。張靜江,名增澄,又名人傑,字靜江,號飲光,另號卧禪,系張頌賢次子張寶善之子。張靜江早年參加孫中山所領導的同盟會,為革命捐款效勞,孫中山先生曾說過:「自同盟會成立後,始有向外籌資文舉,當時出資最勇而多者張靜江也。但其巴黎之店所得六七萬元,盡以助餉。」張靜江,是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張頌賢的兩孫被譽為四象中「張家的才子」。
四象中還有龐雲曾(金字傍,1833---1889),字芸皋,原籍浙江紹興,父為師爺,龐雲曾也為絲業行學徒出身,故通曉蠶絲經營之道,發家後,開設了「龐怡泰行」,在經營中,結識了杭州胡慶余堂國葯店老闆,人稱「紅頂商人」的胡雪岩,在合夥做蠶絲生意的同時,還與胡雪岩同做軍火生意,為左宗堂向洋商購買軍火。龐雲曾有官場朋友的幫忙,後又通過李鴻章,使兒子龐元濟在光緒十七年(1891),得慈禧太後旨恩賞舉人,特賞龐雲曾一品封典,候補四品京堂,恩贈榮祿大夫,光祿大夫之稱,故被譽為四象中「龐家的面子」之美稱。龐雲曾還仿胡雪岩的胡慶余堂,在南潯開設了規模較大的「龐滋德」國葯店,並建有葯棧和制葯工場,直至現在老字型大小的「龐滋德」葯店還開設在南潯寶善街上。龐雲曾有三個兒子,長於龐景麟,早夭。次子龐元濟,三子龐元澄。龐元濟,字萊臣,別號虛齋,光緒六年(1880)秀才,授例刑部江西司郎中之職。元濟,鎮人都稱他龐萊臣,他善於繪畫和古畫鑒賞,為國內外有名的古畫鑒賞家和收藏家。解放前,中國古代書畫只要蓋有龐虛齋的鑒定印章,就可認定是真品,連外國收藏家,也願以重價購買。龐元澄,原字清臣,後改青城,-號淵如。光緒二十一年(1895)中秀才,他致力於教育和創辦醫院,並提倡西醫。光緒三十二年(1906),在上海捐款支持馬相伯為抗議帝國主義勢力干涉我國教育,創辦復且公學(1917年改復且大學),青城列名復且公學募捐公啟。元澄也是孫中山所領導的同盟會會員,是同盟會上海支部核心人物之一。
顧福昌(1796一1868),字成之,號春池,是南潯的四象之一,國學生,因排行第六,創業後,被稱為顧六公公。顧福昌早年的家境也屬清貧,棄學從商,起初擺個布攤。後至南潯鄰鎮江蘇震澤開小布店為生,兼營蠶絲後發家,與洋人往來後,遂成為上海早期的絲通事,經理洋務。並開設顧豐盛絲號,屬南潯絲商中發跡最早的一家。顧福昌經營蠶絲致富後,又經營了當時-亡海灘上唯一的外洋輪船碼頭--金利源碼頭,並成了怡和洋行買辦和怡和打包公司經理,還大做房地產生意,被譽為四象中「顧家的房子」之美稱。顧福昌有三個兒子,長子顧壽松,字容齋;次子顧壽藏,字子嘉;三子顧壽明,字頌三。都是有名的古物、金石、書畫收藏家。顧氏三兄弟繼承父業,經營蠶絲,以顧壽減最有聲望,曾任上海絲業公所董事長,有名的愛國教育家顧乾翰先生就是顧福昌的曾孫。
邢庚星,是南潯八牛之首,開設邢正茂絲經行,後易名為恆順絲經行。並開設典當,為南潯開設當鋪最多的一家。
周昌大,一名味詩,字樂耆。祖籍浙匯餘姚,乾隆中遷潯,開設申泰絲號和申昌絲號,鎮人都以周申泰稱呼他家,南潯八牛之一。
邱仙槎,字其深,開設啟昌絲經行。南潯八牛之一。
陳煦元,原名熊,字竹坪。是一位有名的絲事通,外設裕昌紀經行,南潯八個之一。
金桐,字竹庭。早年棄學就商於上海,成為絲事通,營絲發家。他的大兒子金壽亦,號稱「小金山」,南潯八牛之一。
張佩紳,開設源泰絲行,曾在上海商業銀行總行任營業部主任。南潯八牛之一。
梅鴻吉,字月槎。開設恆裕絲經行,其子梅展中,開設南潯最早的用機器生產的絲廠,南潯八牛之一。
邵易森,開設森大絲經行,在上海設有邵月記絲號,出品青獅牌絲經。鎮人稱他為邵森大,南潯八牛之一。
南潯鎮的七十二墩狗,包括南潯的四鄉。在鎮上的有:邱茂泰、邱蓋茂、邱義昌、邱德升、沈塗記、沈永昌、沈永豐、沈天長、李恆德、李萬順、李德茂、吳晉昌、吳其昌、吳永記、朱寵茂、朱廣隆、庄恆慶、邢豐記、卜同昌、韓怡昌、桂致和、潘泳記、潘大順、張豐泰、張恆豐、徐世興、徐惠和、許仁昌、謝森元、劉通德、龐同順、丁昌記等,都數是開設絲經行致富的。四鄉有北小圩張家、橋下張家、吳樓張家、斜橋(土斗)金家、五家亭盛家、石匠(土斗)邱家、七里村溫家、子嘶灣陳家、藏谷橋王家等。
http://www.chinananxun.com/web/default.aspx鐧懼害鍦板浘
F. 雙林到湖州
雙林到湖州很簡單的,從雙林到重兆再到長超(不要進去那個三岔路口),再到紫金橋,再到八里店,在下來是湖東,再下去就是湖州市區了,往婦保院、駱駝橋那裡就可以了。從雙林到湖州都是在湖鹽公路上開的,一直往西開就可以了
G. 湖州一共有幾個電影院
雙林電影院(湖州)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
電話:0572-3974601
埭溪影劇院(湖州)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埭溪鎮
電話:0572-3981344
湖州大劇院
地址:湖州市仁皇山路行政中心
電話:0572-2221000
洪塘影劇院(湖州)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
電影大世界(德清)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
湖州湖新影劇院
地址:湖州市人民路18號
電話:0572-2023558
升華音樂廳(湖州)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仁皇山路
電話:0572-2398188
音樂地帶
地址:湖州市德清縣居仁街附近
下箬影劇院
地址:湖州市長興縣長新路附近
影劇院(德清)
地址:湖州市浙江省德清縣禹越鎮徐興路網路地圖
H. 浙江湖州雙林鎮的沒落!
這就是那些所謂的「官」,而使雙林變成垃圾了!
I. 誰知道浙江湖州電影院有哪些
大世界電影院
地址: 湖州 武康鎮永安街
湖州市雙林電影院
地址: 湖州 雙林愛國路95號
長興縣煤山電影院
地址: 湖州 煤山鎮新街
湖州市吉山電影院地址: 湖州 吉山二路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