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瀘溪縣的交通概況
2013年,瀘溪縣交通運輸事業快速發展,全年完成旅客運輸量452萬人,增長11.6%;旅客周轉量30166萬人公里,增長10.2%;貨物運輸量788萬噸,增長91.3%;貨運周轉量144141萬噸公里,增長60.1%。瀘溪縣15個鄉鎮班車和新農村公交運輸網路體系健全。
湘西里耶機場即將開工建設,瀘溪縣緊鄰機場。
B. 溫州到湘西瀘溪要隔離嗎
答案是:需要居家隔離。
2021年1月26日最新公告如下:
2021年,1月28日起,返鄉人員需持7天內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返鄉,返鄉後實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期間不聚集、不流動,每7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
日前,《冬春季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對農村地區及返鄉人員相關防疫工作進行部署。
可在務工地的疾控機構或醫療機構主動進行核酸檢測,返鄉時持7日內有效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第一時間到居住地所在村(居)委會報備登記,並核驗安康碼。
具體常見問題如下:
① 為什麼要對返鄉人員加強疫情防控管理?
進入冬季以來,農村地區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明顯增加,嚴重影響當地正常生產生活秩序。農村地區防控能力薄弱,疫情防控難度大,特別是春運期間返鄉人員明顯增多,人員流動增大,將會進一步加大疫情傳播風險。
為嚴格落實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對返鄉人員加強疫情防控管理十分必要。核酸檢測是目前盡早發現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有效手段,要求返鄉人員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能夠有效降低疫情傳入農村的風險,保障大家度過一個健康、平安的春節。
② 工作方案所指返鄉人員包括哪些人群?
工作方案所指返鄉人員是指從外地返回農村地區的人員。
主要包括:一是跨省份返鄉人員;二是來自本省內中高風險區域所在地市的返鄉人員(中高風險區域內部人員原則上不流動);三是本省內的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口岸直接接觸進口貨物從業人員、隔離場所工作人員、交通運輸工具從業人員等重點人群。
③ 返鄉前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如何獲得?
返鄉人員可在出發地或目的地的任意一家有核酸檢測資質的醫療機構、疾控機構或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憑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包含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碼「綠碼」返回農村地區。
C. 浦瀘溪市的衰落
中文名稱
浦市鎮
別 名
小南京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
下轄地區
24個村,4個社區
政府駐地
浦市古鎮
電話區號
0743
郵政區碼
416102
地理位置
瀘溪縣東南部
面 積
238.68平方公里(2015年5月)
人 口
62148人(2015年5月)
方 言
湘方言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吉家大院,周家大院,李家祠堂,萬壽宮等
車牌代碼
湘U
D. 瀘溪縣有幾個鄉鎮
瀘溪縣轄4鄉7鎮:
武溪、浦市、達嵐、合水、興隆場、洗溪、潭溪7個鎮,
小章、白羊溪、石榴坪、解放岩4個鄉。
(4)湘西瀘溪有電影院嗎擴展閱讀
瀘溪縣位於湖南省西部、湘西自治州的東南方,東鄰沅陵、辰溪兩縣,西連吉首市,北接古丈縣,南界麻陽縣,西南與鳳凰縣毗連,是湘西州的「南大門」。
地理坐標為:東經109°40′~110°14′,北緯27°54′~28°28′。東西最寬處79.5公里,南北最長處104公里,總面積1565.5平方公里,佔全州總面積的10.11%,佔全省總面積的0.74%。
2013年,瀘溪縣獲得「全國法治縣市創建先進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先進縣」等稱號。教育督導工作被評為全省優秀縣,綜治民調工作連續6年排位全省一類。連續6年被評為全省平安縣,連續7次被評為全省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先進縣。全國文明縣城復核測評排位全省第一名、全國第十三名。
2017年12月26日,被國家民委評為第五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單位)。
E. 瀘溪屬於哪個市
屬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瀘溪縣位於湖南省西部、湘西自治州的東南方,東鄰沅陵、辰溪兩縣,西連吉首市,北接古丈縣,南界麻陽縣,西南與鳳凰縣毗連,是湘西州的「南大門」。地理坐標為:東經109°40′~110°14′,北緯27°54′~28°28′。東西最寬處79.5公里,南北最長處104公里。
截至2019年5月,全縣11個鄉鎮147個村(社區),總面積1565平方公里。瀘溪交通便捷,319國道、常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武溪千噸級深水碼頭已建成,沿沅江而下經洞庭可通江達海,距州府吉首半小時車程,融入了省會長沙「3小時經濟圈」,形成水陸配套、相互貫通的交通網路。
境內發現的礦產有45種,鋁土礦、磷、石煤探明儲量居全省首位,並盛產椪柑、茶油、生薑、油菜等農產品,椪柑面積達到30萬畝,總產量18萬噸,瀘溪被譽為「中國椪柑之鄉」。
(5)湘西瀘溪有電影院嗎擴展閱讀
瀘溪歷史悠久。舊石器、新石器和戰國時期文化遺址就有六處之多。南北朝梁蕭衍天監十年(511)置盧州,州治設原城武溪鎮東北郊,轄南陽郡。梁蕭銑鳴鳳三年(619,唐武德二年)始建盧溪縣。唐天寶元年(742)改辰州為辰州盧溪郡,盧溪縣治所遷往洗溪口。
南宋紹興九年(1139),復遷至沅、武兩水交匯處。清順治六年(1649)改盧溪縣為瀘溪縣,沿用至今。清代,瀘溪縣屬湖南省辰沅永靖道辰州府。民國初屬湖南辰沅道,民國二十九年(1940)屬湖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瀘溪縣屬湘西行署沅陵專區。1952年屬湘西苗族自治區,1955年屬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至今。
F. 湖南滬溪縣屬哪個市
瀘溪位於湖南省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總面積1565平方公里,共轄7鄉、8鎮,150個村(居)委會。總人口31萬人(2012年),其中少數民族16萬人。
2015年,瀘溪縣轄4鄉7鎮。[1]
瀘溪已發現的140個礦種中,瀘溪已發現礦苗45個,其中磷礦石遠景儲量1.5億噸,已探明1億噸,是全省主要的磷礦石產地。鋁土礦佔全省貯量的73.8%,保有儲量537萬噸。石煤遍布全境,已探明貯量5億噸,遠景儲量30億噸。天然菊花石儲量居全國之冠。境內水資源豐富,有大小溪河127條,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的沅水穿3鎮環縣城而過。
瀘溪是全國生態建設示範縣。2010年被評為國家級衛生縣城,國家平安暢通縣。瀘溪縣是中國盤瓠文化的發祥地,東方戲曲活化石辰河高腔目連戲的保留地,屈原流放期間的棲住地,沈從文解讀上古懸棺之謎的筆耕地,擁有佛道合一的文化聖地天橋山、軍亭界原始次森林,沅水風光帶。
中文名稱
瀘溪縣
外文名稱
Luxi County
別名
瀘溪
行政區類別
縣
所屬地區
中國 湖南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G. 瀘溪縣屬於湖南哪個市
瀘溪縣屬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瀘溪縣位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東南部,總面積為1565平方公里,是一個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縣。
瀘溪縣地處武陵山脈向雪峰山脈過渡地帶,境內有大小山頭2700多座,是「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園」的山區縣。
瀘溪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受季風影響比較明顯,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盛吹偏南風,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H. 瀘溪縣的社會事業
2012年,瀘溪縣擁有規模以上科技型企業26家,其中金天、金源、鑫興等4家企業通過湖南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發展民營科技企業11家,18家企業建立了企業技術研發機構。全年共7項專利獲國家專利授權,其中「一種無鉻鈍化電解錳的廢水處理再利用工藝」、「一種在沸騰爐中利用硫磺還原軟錳礦聯產硫酸的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全年向上申報科技項目15項,其中,3個項目分別獲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創新基金、星火計劃立項支持,6個項目分別獲湖南省創新基金專項、科技條件服務平台專項、湘西科技專項立項支持,向上爭資額度合計達430萬元。我縣金旭冶化公司申報的「焙燒還原法開發加彭軟錳礦生產無硒電解錳技術合作」項目,獲「國家國際科技合作重大專項」立項支持,資金額度為245萬元。
2012年,瀘溪縣各類學校175所。其中:小學157所,九年制學校8所,普通中學7所,完全中學3所,職業中學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幼兒園29所。當年小學在校學生21683人,比上年減少3653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11442人,職業中學在校生2028人。當年小學畢業生4445人。初中畢業3882人;高中畢業1584人;職業中學畢業310人。瀘溪縣年末共有教職員工3104人,比上年增加20人;其中:小學教師1437人,普通中學教師971人,職業中學教師88人,幼兒園24人。高考成績喜人。我縣高考文、理科一本上線率均居全州八縣市第一,本科應屆生上線萬人比連續八年居全州第一。本科上線1043人,本科參考上線率達67.4%,其中一本上線200人,比2011年增加67人,增長50.38%,二本以上上線537人,比2011年增加21人,增長4.07%。幼兒入園率逐年增長,學前三年入園率達72.77%,其中城區98.2%,農村60.8%。 2012年完成4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工程建設任務並交付使用;25個農家書屋工程全面完成,實現瀘溪縣行政村全覆蓋;農村公益電影放映1700餘場;完成送戲下鄉近100場。全年組織開展城鄉大小群文活動共計1700餘場次。全年共創作群眾性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攝影等文藝作品132件。瀘溪縣獲州級獎勵的文藝作品及創演共有65件(次),獲省級以上獎勵 20件(次)。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及無線數字電視工程覆蓋2622戶13300人,解決廣播電視盲村用戶2622戶。
2012年末,體育系統共有教職工88人,其中:職工12人,中學體育教師76人。在訓運動員160人,教練員5人,擁有體育場1個,傳統體育項目學校1個。全年舉辦各類型運動會9次,其中:州級范圍內運動會3次。在省、州、外省、本縣在訓隊員共58人。即開型體育彩票發行順利,已100%完成年度任務。體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夯實,全力推進瀘溪縣體育館建設工程。瀘溪縣體育館建築總面積7500平方米,工程總投資預計1700萬元,已完成前期工作和招投標工作,預期年底即可開工建設,2013年底可建成投入使用。隨著「雪炭工程」順利實施,已籌備縣體育建設、鄉鎮的基礎體育設施建設、瀘溪縣人民體育廣場等項目申報工作。
2012年末,瀘溪縣有衛生事業機構26個,其中縣級醫院2個,鄉鎮衛生院18個,婦幼保健站1個,疾病防控中心1個,衛生監督機構1個,村衛生室235個。瀘溪縣共有衛生工作人員951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819人。共有醫師431人,現有編制病床位664張。我縣18所鄉鎮衛生院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葯物零差價銷售制度。全面實行縣、鄉(鎮)、村(社區)三級傳染病疫情監測,疫情網路直報率達100%。 瀘溪話。瀘溪話屬湘語辰漵片方言,這種方言分為三片區:一是武溪方言片區。分布在武溪鎮、白沙、洗溪、八什坪、梁家潭、白羊溪七個鄉鎮大部。二是浦市方言片區。以浦市鎮為中心延伸到與白沙、達嵐接界的部分村寨。三是興隆場方言片區。帶西南官話色彩,分布在達嵐、合水、興隆場、永興場、石榴坪等地。
西南官話。解放岩鄉全部是這種語言,小章鄉、潭溪鎮不講苗語和土家語的村寨(除鄉鎮政府所在地)講這種語言,小章鄉、潭溪鎮、梁家潭鄉、八什坪鄉等鄉鎮的苗族土家族村落對外使用這種語言。 瀘溪縣苗語分為兩個語系:操湘西方言東部次方言中部土語的在洗溪、潭溪、梁家潭、八什坪等鄉鎮除講武溪鎮方言、西南官話和鄉話的苗族村落;操湘西方言東部次方言南部土語的在小章鄉以及白羊溪、解放岩鄉除講西南官話和武溪鎮方言的苗族村落。
中部土語。這種語支為瀘溪縣苗族的主要語種,由洞頭寨延伸到吉首的丹青片區、古丈縣的平壩、河蓬、山棗、岩頭寨等地。操這種苗語的有十幾萬人口。與湘西「生苗」區苗族一樣,瀘溪苗語音節由聲母、韻母、聲調三部分組成,有四十八個聲母、三十五個韻母、六個聲調。
南部土語。瀘溪小章(以小章為中心的南部土語)苗語與洞頭寨(以洞頭寨為中心的中部土語)苗語相互能通話。不同的是,小章苗語多在實詞前冠「仡」(讀革音)。如「仡台」(刀)、「仡犁」(犁)、「仡奪」(斧頭)、「仡點」(板凳)、「仡安」(住房)、「仡歪」(鍋子)、「仡地」(碗)、「仡塘陪」(豬欄)、「仡塘泥」(牛欄)等。而洞頭寨苗語則冠以「古」。「古」、「仡」都是虛詞(修飾詞),「古」是「仡」的轉音。 從瀘溪縣老城武溪鎮坐船,溯沅水上行二十二華里,在那彎曲河道的西岸河畔,有座百十戶房舍稠密的村莊,那就是瓦鄉人居住的村寨--屈望村。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左徒、愛國詩人屈原,被逐放到江南後,懷著憂國憂民的心情常常沿江河游覽考察民情。在瀘溪縣境內至今仍遺存眾多盤瓠文化遺跡與事象。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湖南省瀘溪縣縣申報的「盤瓠傳說」入選,列入民間文學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辰河高腔俗稱辰河戲,產生於明初,辰河高腔的曲腔幽雅,表演朴實,富有鄉土特色,廣泛流傳於懷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與這些地區毗鄰的貴州的桐仁、松桃、印江、思南、玉屏、鎮遠和四川省酉陽、秀山、黔江、彭水等縣(市)。
1998年,巴黎秋季國際藝術節邀請了瀘溪縣劇團的辰河高腔戲《目連救母》在巴黎、巴塞羅那等地演出,被譽為「東方戲曲藝術的瑰寶」。 苗族跳香,是湘西州苗族三大主要祭祀活動之一,苗族先民們,懾於自然不可抗拒的威力,為了緩解恐懼意識,只能祈求神靈的保護,是苗族瓦鄉人歡慶豐收、祈禱來年風調雨順,幸福安康的一種祭祀性節會。從跳香舞敬奉的神靈來看,有360座木雕神像,分別是天王、地王、人王、谷王等諸多神像;還敬請三清三虛祖師八方神靈等,其主旨就是請神保佑,消禍禳災。跳香,是以苗老司為主角的祭祀活動,在農歷九月中旬至十月下旬舉行,主祭「五穀神」以及儺公儺母、盤瓠辛女、三清三虛和八方諸靈。主要分申法、譴事、發童子、傳五穀、旋轉五個部分。祭祀舞蹈老司旋轉(獨舞)、發童子(多人舞)和群眾自由娛舞。跳香祭「五穀神」,主要是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避禍彌災、人丁興旺。於2009年,苗族跳香被列為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I. 從沅陵怎麼去湘西瀘溪縣潭溪鎮
高速到潭溪可以下,你告訴師傅在潭溪下,他就會在潭溪那個地方停車,你下車後從右手邊翻過圍欄,潭溪就在高速下面。
從瀘溪到潭溪有車,農村公交,很方便
或者:你坐沅陵--吉首的公共汽車,也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