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八佰不是21號上映嗎,點映也不是吧,這是什麼情況
《八佰》該片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截至2020年9月21日,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電影《八佰》累計票房達到28.97億元,總人次7569.5萬人,登頂2020年度全球票房冠軍。
電影主色調是偏灰暗的,但是河對岸的租界色調明亮,這種對比造成的視覺感受很強烈,一邊富麗堂皇,一邊斷壁殘垣;一邊紙醉金迷,一邊屍橫遍野。
對人物塑造很成功,逃兵也讓人無奈且動容的一面。一些性格軟弱的人沒有因為什麼重大打擊突然就變得鐵血起來,反而顯得更加真實立體。
場景的打造以及特效我覺得是很走心的,可以說是上乘,慘烈的戰爭場面的表現也是我國戰爭片應該學習的。抱著炸彈排隊跳樓那段我看哭了,當時面對日軍裝甲部隊,而我軍沒反坦克裝備,只能靠這種方法來反載具。
塑造立體的人,是《八佰》的立意與野心所在。以往戰爭片的主角,要麼是正面迎敵的戰士,要麼是深入敵營的卧底。而該片卻從一群逃兵的身上展開,《八佰》能在國產戰爭片中越眾而出,恰恰是因為「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
該片拓寬了我們認識英雄的維度,他們在捨生取義前,也有過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與掙扎。《八佰》的人物塑造採用了群像刻畫的手法,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來個,但這也會造成「一開始還想把每個人名記住」。
『貳』 好看嗎八佰
先說結論,等了一年的《八佰》沒讓我失望。
01
影片取材於歷史真實發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講述1937年8月13日,淞滬戰役爆發。
中日雙方幾十萬大軍拚死搏鬥兩個多月,到10月底,國軍撤離上海。
第88師團附謝晉元奉師長孫元良之命率420餘人,進入四行倉庫駐守。
謝晉元對外宣稱有800人,與日軍血戰四天四夜,期間抗擊日軍數萬人,斃敵200餘人,傷敵無數。自己僅陣亡九人,傷二十餘人,後撤入英國租界。
從此聞名中外,激發了全國抗日熱情,被譽為「八百壯士」。
這是歷史,接下來我們聊電影。
02
作為一部根據真實歷史改編的電影,《八佰》的劇情在意料之中。
導演尊重歷史,並沒有對劇情進行過大的改動。
女童子軍楊惠敏送國旗,守軍升旗等重要場景都在。
在劇本上無法創新,導演把重點放在了角色身上。
片中有台詞的角色多達三、四十人,能將如此龐大的群戲調度得從容不迫,還一個個鮮活地立在觀眾心裡,可見導演塑造角色的功力。
片中端午、小湖北、老算盤、東北老鐵等逃兵在羊拐的帶領下,從一開始的膽小如鼠、自私自利。
到後面能獨擋一面、捨生取義,這些角色的內心變化讓電影更加立體。
03
李晨、魏晨、鄭愷等人飾演的正規軍為了同胞,時刻准備犧牲自己,當他們身上綁滿炸彈。
編成隊報著自己名字一個個的往樓下跳時,他們的滿腔熱血感染著每一個大銀幕前的人,淚腺再也止不住了。
這是整部電影最高燃的片段之一,還有就是樓頂護旗的片段。
一開始比較擔心被刪減的也正是這部分,好在只是刪了旗子的特寫鏡頭,並沒有影響劇情。
日軍戰機不斷來回掃射護旗的守軍,血肉橫飛的場景不比《拯救大兵瑞恩》差。
04
全片第三個高燃片段是守軍奉命撤往租界,日軍狡猾的朝大橋上正在撤退的守軍掃射,戰士們血肉模糊,租界里的中國人焦急的看著他們,這一幕令人動容。
片中在戰場上飛奔的白馬,象徵了對生的希望。小湖北幻想中的戎裝戰馬,是對明天最後的嚮往。
05
蘇州河兩岸,一邊是五光十色的霓虹燈下,歌舞昇平、燈紅酒綠,彷彿天堂一樣的租界;
另一邊則是青藍色調下,滿目蒼夷、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人間地獄。
視覺上的強烈的對比,讓觀眾的內心產生了大量化學反應。
06
就像教主向謝晉元說的話一樣,戰爭背後都是政治。
從軍事上來說,八佰壯士的犧牲毫無意義;
從ZZ上來說,他們的犧牲讓全國的抗日熱情高漲;
為日後的抗戰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段歷史值得銘記。
07
可惜電影後半部分加入大量雞血口號、煽動式的抒情,也因為劇情最後是撤退而不是和日軍硬剛。
少了一些高燃畫面,所以電影明顯沒有前半部分讓人看得舒服。
08
網傳13分鍾的刪減沒有對電影造成太大的影響,但一些劇情,
比如羊拐率領的主動出擊的阻擊小隊不了了之,略顯遺憾。
09
《八佰》展現了目前中國最高級別的電影工業水準,一流的視聽效果絕對值得你去電影院觀摩一番。
推薦觀看IMAX版,因為這是全亞洲第一部全程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電影。
『叄』 八佰是在電影院上映嗎
是的,《八佰》是在電影院上映的。
『肆』 連續十天票房過億,觀眾在四行倉庫外擺滿煙酒,《八佰》有多火
非常的火。我當時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也是非常的感動,淚流滿面的。非常完美的還原了歷史。
『伍』 《八佰》楊慧敏敬禮時為什麼用三根手指
自從電影《八佰》在電影院播出以來,就掀起了網路上的激烈討論。對於這部斥資6億的國產大片,人們給予它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有一部分人覺得這部作品要比《戰狼2》好看,還有一部分覺得這部電影其實根本就沒有宣傳的那樣好看。即使眾說紛紜,最後大多數人還是給予這部片子褒獎。裡面的很多細節都能夠表現製作團隊的認真嚴謹,其中有一幕是楊慧敏行了一個三指軍禮。這個動作有其特殊含義,是那個時期童子軍的禮。
另外要說的是這部戲的細節,真是細節就是魔鬼。上圖中的軍禮是不是跟我們平常見到的敬禮方式不同,常見的事五指並攏那種,楊慧敏則行的是一種特殊的軍禮——三指軍禮。因為當時楊慧敏是童子軍,所以她們的軍禮就是三指,這是她們相互問好的方式。敬禮的時候要特有很多講究,儀態要立正站好,同時無名指、中指、食指必須並攏伸直,小指和大拇指要握緊,手臂和地面平行。
至於手,則要把食指放在眉梢旁。這部電影中唐藝昕軍禮就做得非常標准,從中能看出製作方的用心良苦。正是因為製作方的用心,才讓這部影視作品更加值得我們觀看,不像其它那些抗日神劇當中的劇情和情節胡編亂造。雖然這部作品並不是十全十美,但是就沖製作組用心這一點,我覺得它也是一部佳作。
『陸』 《八佰》里多次出現那匹「白馬」,管虎到底想說什麼
電影《八佰》的確是一部高質量的良心之作,導演管虎對此片傾注了自己所有的心血,影片經歷了多次修改和撤檔的風波,終於在今年與廣大網友們見面了,俗話說好飯不怕晚,《八佰》這部電影就是一頓好飯,讓廣大影迷們看過了癮,不過管虎導演在影片中設計了一匹白馬的戲份,並且多次單鏡頭出現這匹白馬,其實管虎是在表達一種內心的嚮往,白馬就象徵了每個人心靈深處最潔白無瑕的那個地方!
另外觀眾通過白馬看到的卻是不同的隱喻,第一個隱喻,白馬就是四行倉庫所有駐軍的象徵;第二個隱喻,白馬就是當時的國家!
而管虎導演的妻子也是解釋了白馬的寓意,她說白馬是管虎對聖潔人性的渴望對自由人心的嚮往!
其實總結一下,管虎導演的這匹白馬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但是又大同小異,白馬就是對自由的嚮往,也是希望的象徵!
『柒』 電影《八佰》為何有爭議
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經看過電影《八佰》了,也深深的被電影中這些戰士所感動,因為在這些戰士面前,生命和國家尊嚴相比不值一提,為了保護國家尊嚴,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相信看過這場電影的人都知道《八佰》是以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原型就是中國軍隊第88師524團在“閘北四行倉庫”抵禦日軍的400餘戰士,但是有很多對這段歷史有了解的人都對電影《八佰》有爭議,因為他們認為《八佰》在細節問題處理上和歷史真實內容不同。
其實不管《八佰》存在什麼爭議,這部電影還是非常成功的,那麼你認為《八佰》為何有爭議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捌』 張譯在《八佰》中飾演什麼角色他的演技如何
最近,管虎導演的電影《八佰》在電影院上映,上映後就廣泛受到外界的一致好評,其實這部電影早在2017年就開始准備拍攝了,到今年的8月份,才正式上映。這部電影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張譯在電影裡面飾演的是老算盤,而且他的演技可謂是非常之精湛。
其實好的演員應該是在無論任何的題材和劇情中,都應該能自然的表演下來,在一次次不同的人設中突破自我,磨煉演技,才是一位專業的演員應該做的,而不是一味的去炒作去嘩眾取寵,對於這一點,張譯可以說是完成的非常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