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能幫我在電腦上查一下贛州市的電影院9.30和10.1都放什麼電影,詳細一點,那個影院什麼時候放什
9.30
贛州中影國際影城
10.1的還沒有發布
『貳』 於都縣的文化
縣城設有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電影院、廣播電視台等文化設施和採茶劇團;地方劇主要有贛南採茶戲,主要傳統戲有《南山耕田》、《王三賣肉》、《才郎別店》、《妹子》、《補皮鞋》等,改革開放初期縣採茶劇團排演的《茶童戲主》盛演不衰,後拍攝成同名戲曲藝術片,深受廣大觀眾喜愛。
於都嗩吶
於都客家嗩吶歷史悠久,是客家先民南遷傳入贛南的。早在1600多年前就盛行於民間宴虧的嗩吶曲牌眾多,僅傳統曲牌就有280多個;在嗩吶手數量上,據不完全統計,察掘於都全縣有1000多名。1993年,於都縣被江西省文化廳授予「嗩吶藝術之鄉」。
於都客家嗩吶有木管嗩吶、銅管嗩吶、鋁管嗩吶、錫管嗩吶。木管的嗩吶音質柔和、銅管的音質響亮,如今,用得最多的是鋁管和錫管嗩吶。於都客家嗩吶分為大、中、小以及「辣子」4種。小嗩吶歡快、優雅;中嗩吶高亢、激昂;大嗩吶粗獷、氣派;「辣子」音高、尖細,吹奏時很費力。到2012年,用得最多的是小嗩吶和中嗩吶兩種。嗩吶為簧管樂器,由哨、氣牌、芯子、柏木構成,形體大小不一,常用的有8孔,發音響亮、雄厚。
於都客家嗩吶基礎深厚,應用廣泛,人們嫁娶、喪葬、慶壽、廟會、喬遷、開張剪敗祥核彩、參軍等,以及接送貴客都喜歡請嗩吶手吹上一番。於都的嗩吶手有個順口溜:「七寸嗩吶拿在手,五音六律里邊有。婚喪嫁娶沒有我,無聲無息蠻難過。」
嗩吶不僅流行於民間,而且在贛州東河戲、採茶戲的舞台上也得到充分發揮。
『叄』 於都水幕電影時間多長
30分鍾。根據查詢江西於都旅遊官網可知,於都水幕電影放映時間在每天晚上19點30分和20點30分各一場,每場30分鍾,射燈發出一些五顏六色的光與一排高高的水柱形成一面水幕,十分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