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復聯4為什麼下架了
復聯4下架的原因有:
1、《復聯4》的觀影門檻還是比較高的,面向的觀眾還是偏年輕化的漫威迷,純粹路人的話壓根看不懂這部電影。
2、《復聯4》在國內看似有著42億的票房,實則有一半是因為高昂的票價得來的,這樣的票價比起當時的《戰狼2》和《流浪地球》都要貴上一倍。但是漫威又抓住了這些粉絲的心理,畢竟是漫威宇宙第一階段最後一部作品,絕大多數漫威粉絲還是願意為此買單。
3、《復聯4》比起《復聯3》少了大量的打鬥場面,這也導致影片的精彩程度直線下降,即使是漫威迷看著漫長的敘事情節也忍不住要打哈欠,更別說路人了。
4、當時就有不少漫威迷因為《復聯3》的精彩劇情以及打鬥場面從而去影院二刷,但是這部《復聯4》我想漫威迷也不願意浪費那幾十塊錢再去電影院看一遍。
『貳』 《復聯4》的一場鴻門盛宴,中國電影將慷慨赴死還是絕地求生,你怎麼看
《復聯4》在筆者落稿之時,中國內地總票房曾經37.99億,馬上打破38億。
從它用8億錢寫下預售票房奇觀的第一天開端,就毫不費力的陸續刷新著各項紀錄。
目前已超越《紅海行動》,成為中國票房榜第三位。
而首日排片佔比高達83.3%,單日綜合票房佔比佔98.9%,正如《復聯4》預售海報上的宣傳語「逆轉無限,不惜一切代價」,很多影院也孤注一擲地在《復聯4》上全盤押注。
再有,拓展新的市場范疇,如三四線城市,一些影片採用新的營銷,也能攻城略地。比方《前任3》和《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也實在證明了「哭片」也能救市。
但同時,也要看到,中國內地的電影票房常常是卸掉一個桎捁,又步入一個怪圈。
一旦檔期沒有超級大片或特定的心情導向的影片,其他影片便難以撐起票房體量,頭部電影類型曾經在漸漸僵化。
由於檢查的緣由,內地很少能引進諸如恐懼、驚悚類型的影片,而懸疑、立功類型的電影又受制於其受眾群體的有限。
此外,小眾文藝片,固然有藝聯這樣特定的影院發行渠道提供差別化的開展空間,但沒有構成觀眾藝術片的觀影習氣,所以仍然沒有在票房上構成體量。
而歐美市場,目前在北美票房排行榜上,排名第二和第四名的兩部影片都是恐懼、驚悚片,分別是《逃出絕命鎮》導演喬丹·皮兒的新作《我們》、以及沙馬蘭的《波利先生》。以及登頂上月第周圍北美票房冠軍的,來自華納兄弟旗下新線旗下一部投資成為為900萬美圓的小本錢影片《哭泣女人的詛咒》。
縱觀以上剖析,我們不難得出結論,《復聯4》的豪門盛宴絕不是偶爾為之。而此前中國內地電影大盤的低迷,也意味著影片類型還存在著打破的可能性。
而《復聯4》後,仍然會有諸多製造精良的引進大片來襲,面對來勢洶洶的鴻門盛宴,中國電影人是溜之大吉,還是向死而生,一切取決於本人。
還是那句話,中國電影只需做出用心的電影,質量過關的電影,觀眾永遠會願意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