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體驗 > 中國第一部3d電影電影院

中國第一部3d電影電影院

發布時間:2025-08-21 14:57:05

1. 3D、4D、5D電影有什麼區別啊

1、概念

3D立體影院是在普通投影數字電影基礎上,在片源製作時,片源畫面使用左右眼錯位2路顯示,每通道投影畫面使用2台投影機投射相關畫面,通過偏振鏡片與偏振眼鏡,片源左右眼畫面分別對映投射到觀眾左右眼球,從而產生立體臨場效果。

4D動感影院——是相對3D立體影院而言的,是在3D立體影院基礎上,加上觀眾周邊環境的各種特效和專業動感座椅。

5D電影包含了4D影院的所有功能,利用座椅特效和環境特效,以超現實的視覺感受配以特殊的、刺激性的效果同步表現,以模擬的場景與特別的機關設置來模仿實際發生的事件。

2、觀影體驗

3D電影將兩影像重合,產生三維立體效果,當觀眾戴上立體眼鏡觀看時,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4D電影(或四維電影)是在3D立體電影的基礎上和周圍環境特效模擬模擬而組成的新型影視產品,但不是幾何意義上的四維空間。是將震動、吹風、噴水、煙霧、氣泡、氣味、布景和人物表演等效果模擬引入3D電影中,形成一種獨特的表演形式。

這些現場特技效果和劇情緊密結合,加上影院椅子的特殊裝備,營造一種與影片內容相一致的環境,讓觀眾通過視覺、嗅覺、聽覺和觸覺多重身體感官體驗電影帶來的全新娛樂效果,身臨其境,驚險、緊張刺激。

5D電影是在3D立體效果的基礎上增加動感座椅,環境特效,讓觀眾的聽覺、視覺、觸覺達到最強大的逼真感,如同置身於影片中。

(1)中國第一部3d電影電影院擴展閱讀:

1839年,英國科學家查理·惠斯頓爵士根據「人類兩隻眼睛成像不同」的現象發明了一種立體眼鏡,讓人們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樣圖像時產生不同效果,這就是今天3D眼鏡的原理。

1922年,世界上第一部3D電影是《愛情的力量》,遺憾的是,影片很早之前就已經遺失了。早期的3D電影都是以展示立體效果為主,片中常以指向觀眾的槍、扔向觀眾的物體為噱頭。

1936年利用雙鏡頭攝影機和偏振片可以造出具有立體效果的影片,但此技術具有不少限制。之後從RealD三維等技術發展、阿凡達等電影流行之後,立體影片才進一步被廣泛推廣。

有一名澳大利亞導演宣稱,1936年納粹德國時期已經成功拍攝兩部三維電影。

1952年,講述非洲探險的《非洲歷險記》被認定為是史上第一部真正的3D長片。該片的口號是「獅子在你腿上,愛人在你懷里」。盡管《生活》雜志在當時稱該片「廉價、荒謬」,但觀眾們仍然熱情地擠進電影院去體驗片中的「自然視角」。

3D片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進入了黃金時期。

1954年,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導演們,絕大多數都對3D電影低眼相看,認為那隻不過是在玩魔術而已,根本不是藝術。然而,希區柯克不這么想,他在1954年拍攝了3D版的《電話謀殺案》,成為了當時3D片中為數不多的精品。

1954年03月05日,環球公司推出最有名的3D恐怖片《黑湖妖譚》,該片也是至今為止惟一一部有續集的3D電影。新版《黑湖妖譚》計劃在2011年上映。

1962年,我國的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國內第一部3D立體電影《魔術師的奇遇》,桑弧導演,陳強主演。後來又陸續出現了《歡歡笑笑》《快樂的動物園》《靚女阿萍》《俠女十三妹》等。

1982年,迪士尼拍攝了短片《魔法之旅》,雖然這部短片只有16分鍾,但通過CGI與真人表演的混合,打造出了在當時令人驚訝的3D效果。

1982年,《13號星期五》第三部上映,本片令80年代的3D電影慢慢復甦。

1983年,3D版的《大白鯊第三集》轟動一時,放映首周就賺得1300萬美元的票房。但因為電影本身水準低下,3D效果也無過人之處,很快就讓觀眾失去了興趣。

1985年,《魔晶戰士》成為世界首部3D動畫長片。

2004年,第一部IMAX3D長片《極地特快》誕生。該片在2000塊普通2D銀幕上放映,3DIMAX銀幕只有75塊。然而就是這75塊3DIMAX銀幕,獲得的票房佔全片總票房的百分之三十。3D+IMAX的「超強組合」,讓發行方看到了巨大的商業潛力。

2005年,迪士尼的動畫片《雞仔總動員》採用了新型投影技術放映,消除了以往看3D電影時容易產生的眼睛疲勞。

2008年,《U23D演唱會》是第一部完全用3D攝影機拍攝的真人影片,這個音樂紀錄片堪稱先鋒。

2009年,環球的動畫片《鬼媽媽》是第一部採用停格動畫形式的3D電影。2009年,《阿凡達》成為有史以來製作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3D電影。阿凡達(Avatar)是一部科幻電影,由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執導,二十世紀福克斯出品。該影片預算超過5億美元,成為電影史上預算最高的電影。

大衛·斯萊德(DavidSlade)執導的《暮光之城3:月食》已於2010年6月30日上映。影片採用3DIMAX技術。

《暮光之城3:月食》的故事繼續圍繞女主角與吸血鬼愛人以及狼人之間展開,在狼人角色淡出之後,她還將面臨新的吸血鬼軍團的挑釁。據悉,隨著《暮光之城》的人氣爆炸,系列電影的投資規模亦越來越大,特效水準也將大幅度提高。

3D電影在國內大范圍上映實際始於2008年的《地心歷險記》。近在咫尺的細微生物、呼嘯而過的珍奇異獸、過山車般身臨其境的美妙感覺……100元的高昂票價和前所未有的視覺沖擊力,讓該片在有限的80塊3D銀幕放映27周,票房達6700萬元,平均每塊銀幕票房80萬元。

以票房3.2億元的《赤壁》(上)為例,它在3600塊銀幕放映合每塊銀幕票房8萬多元。比較兩部影片,3D電影平均銀幕票房數是普通影片的10倍!「賣一部電影的票房就收回了放映設備的投入」,堪稱奇跡。

2. 中國第一部3D電影是什麼

1962年,我國的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國內第一部3D立體電影《魔術師的奇遇》。

3. 中國第一部3D電影是什麼

中國第一部3D電影是《堂吉可德》。

2010年5月16日,由導演阿甘執導的亞洲首部全片3D立體電影《堂吉可德》在京舉行「破吉尼斯記錄立體地畫海報全國巡展啟動儀式」。郭濤、王剛、林嘉欣、劉樺、李菁等十幾位主創共同出席。

這部中國版的《堂吉訶德》耗資7000萬人民幣,同時也是全亞洲首部全片都採用3D手段拍攝的電影,而諸多影視圈的一線藝人也參與客串這部電影。該片上映至2010年10月30號,回收票房共計3200萬,投資人的投資資金基本上回收無望。

(3)中國第一部3d電影電影院擴展閱讀:

《堂吉可德》電影以西班牙著名長篇小說《堂吉訶德》為原型,將故事背景移植到中國的唐代,而主人公名唐吉,字可德。演員郭濤飾演主人公,王剛則飾演騎著毛驢的僕人「桑丘」,對於這個角色王剛有著特殊的情懷。

王剛透露道,自年輕時候看蘇聯的黑白片《堂吉訶德》,就一直對小人物「桑丘」感受很多,也冥冥之中覺得會有人來找自己演這個角色。這次和阿甘導演是第一次合作,之前沒有過太多交流,想不到在導演找到自己的時候竟是「桑丘」這個角色,真是一種緣分。

為了這個夢寐以求的角色王剛老師著實吃了不少苦頭,其中有一場戲他不僅被吊在懸崖邊上,還要在空中作出扭動爬行的姿勢,拍完之後很久腿還一直哆嗦著,他自己透露說,這次吊威亞距離上一次都已經有10年了,這把年紀確實有點吃不消不過真是很值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堂吉可德

閱讀全文

與中國第一部3d電影電影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精彩戲曲各種電影圖片 瀏覽:270
電影院a牌是第幾排 瀏覽:455
什麼電影網站可以什麼都看 瀏覽:300
只有你電影男演員表 瀏覽:689
火星種土豆電影演員 瀏覽:16
電影院前台可以改簽嗎 瀏覽:69
一部電影是製作的 瀏覽:8
免費全屏看電影的網站 瀏覽:158
韓國愛情電影籃球 瀏覽:10
二戰歐洲英國電影大全 瀏覽:137
英文電影配音素材動漫 瀏覽:122
周星馳吳孟達最後一部合作電影 瀏覽:379
陳思誠第二十三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瀏覽:401
小視頻電影大全集 瀏覽:656
蝴蝶效應電影全集完整版 瀏覽:622
印度媽媽學英文電影 瀏覽:533
微電影喝多被撿名字 瀏覽:576
周星馳穿藍色衛衣是什麼電影 瀏覽:715
韓國搞笑感人愛情電影 瀏覽:351
中國第一部3d電影電影院 瀏覽: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