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院疫情首次復工,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
新型冠狀肺炎的爆發給電影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但是好在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得當,各項措施都做得十分完善,疫情也基本控制住,沒有較大的再次復發的風險,電影行業開始了復工,電影院正積極地准備開業,但是仍舊需要注重一些問題。
電影院在緩慢有序地恢復,相信在嚴格地防疫和不斷地發展以及觀影者的積極參與中,電影行業會慢慢地發展起來,我國的經濟也逐步發展,各行各業都進入到正常的軌道中。
⑵ 電影院內錯位排列時,其視線升高值應取多少
電影院錯位排列、其視線升高值為60mm。
地面的升起坡度與設計視點的選擇、座位排列方式,即前排與後排對位或錯位排列、排距、視線升高值等因素有關。
(2)電影院錯位擴展閱讀:
中型尺寸的銀幕10-15排,中型尺寸的銀幕一般放映文藝片、喜劇片等,靠前的位置為最好,可以清楚地看到人臉上的表情細節,脖子也不至於太辛苦。
大型尺寸的銀幕16-20排,中間靠前的位置為最好,可以讓你體會到3D效果的縱深感,也不至於脖子痛。
IMAX銀幕7排,觀看國產大片、2D影片、動畫片時,第七排左右的中間為最佳位置,要讓自己在不轉頭的情況下可以看清整個屏幕。
觀看外國動作大片,稍微靠前會更加有代入感。但是前三排最好避免,因為IMAX銀幕過大,仰著頭脖子會非常辛苦,而且極有可能看不全整個銀幕。
⑶ 網上下載的3D電影 為什麼有的是左右的 有的是重影的
3D格式有兩種,一個是左右格式,一個是紅藍格式。你那個左右的MV為左右格式,重影的為紅藍格式,一般效果不好。
【左右格式】:
中文名:紅藍3d電影
左右顏色:左眼紅色鏡片右眼藍色
畫面顏色:紅藍錯位
目的:產生立體感
紅藍3d電影是指一般左眼紅色鏡片右眼藍色,畫面也是紅藍錯位的,這樣左眼的鏡片會過濾掉畫面的藍色內容,只看到紅色部分,右眼過濾掉紅色,左右眼看到不同畫面而產生立體感。紅藍電影是通過不同顏色的眼鏡過濾不同的顏色而看到不同的影像。
紅藍3D電影優點:價廉,製作容易。
缺點:圖片顏色會嚴重丟失。從原理上說挺簡單,但自己買眼鏡看的時候效果未必會很好,關鍵是這個「紅藍」的顏色沒有標准,不同電影採用的紅藍顏色實際是有區別的,甚至根本就不是紅色和藍色,常見的還有黃色、綠色、青色、洋紅色等,在電影院時候眼鏡是根據電影的顏色定做的所以感覺挺好,自己買的時候就沒法完全匹配了,顏色差一點紅色過濾不完或者藍色過濾不完就會有重影,很難有完美的效果。除了電影和眼鏡顏色外,顯示設備的顏色也很重要,如果顯示器或者電視有偏色,哪怕眼鏡和電影完全匹配的還是會看到重影。
觀看方法:
首先選一副濾色比較干凈的紅藍眼鏡。只要有一副不錯的眼鏡,效果相當震撼。
其次,在用紅藍3D眼鏡看紅藍3D電影的時候,以下幾種方法看到的立體效果更佳:
1.加大亮度、對比度以及色彩飽和度(請根據情況動態調整)
2.暗室觀看(晚上關燈看最好)
3.在大屏幕上播放(19英寸寬屏顯困胡示器以上效果尤佳)
4.坐的遠一點看
(3)電影院錯位擴展閱讀:
立體電影是利用人雙眼的視角差和會聚功能製作的可產生立體效果的電影。出現於1922年。這種電影放映時兩幅畫面重疊在銀幕上,通過觀眾的特製眼鏡或幕前輻茄讓射狀半錐形透鏡光柵,使觀眾左眼看到從左視角拍攝的畫面,右眼看到從右視角拍攝的畫面,通過雙眼的會聚功能,合成為立體視覺影像。
立體電影就是用兩個鏡頭如人眼那樣的拍攝裝置,拍攝下景物的雙視點圖像。再通過兩台放映機,把兩個視點的圖像同步放映,使這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顯示在銀幕上,這時如果用眼睛直接觀看,看到的畫面是重疊的,有些模糊不清,要看到立體影像,就要採取措施,使左眼只看到左圖像,右眼只看到右圖像。
如在每架放影機前各裝一塊方向相反的偏振片,它的作用相當於起偏器,從放映機射出的光通過偏振片後,就成了偏振光,左右兩架放映機前的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因而產生的兩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這兩束偏振光投射到銀幕上再反射到觀眾處,偏振光方向不改變,觀眾使用對應上述的偏振光的偏振眼鏡觀看,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映出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映出的畫面,這樣就會看到立體景像,這就是立體電影的原理。
互補色、開關、柱鏡、狹縫光柵等都是在保證左眼看左圖,右眼看右圖這一基本原理上的幾種屏幕觀看立體的不同方式。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在屏幕上看立體的方式會更多。
⑷ 小型電影院要怎麼設計
1. 在設計小型電影院的總體布局時,應確保觀眾疏散通道的寬度不超過道路通行寬度的一半,且剩餘寬度不應小於3米(每100人室外平坡地面疏散寬度指標為0.6米),小型影院的道路寬度不應小於8米。
2. 小型電影院的觀眾廳總數不宜少於4個,總座位數不應超過700個,平均每個觀眾廳的座位數約為175個。
3. 觀眾廳設計要求:
- 視點和視距:設計視點應取畫面下緣中點。池座第一排觀眾地面至設計視點的高差應在1.50米至2.50米之間。
- 最小視距:普通銀幕的最小視距應為畫面寬度的1.5倍,且不小於1.3倍;變形法寬銀幕的最小視距根據畫面高度與普通銀幕的比較,有不同的要求。
- 最大視距:最大視距宜控制在36米以內,最大值不應大於40米。
- 視線和有關夾角:水平斜視角不應小於45°,仰視角不應大於40°。
4. 觀眾廳視線升高「c」值不宜小於每排0.12米。若受條件限制時,可取隔排0.12米,但此時座席中區必須錯位。
5. 觀眾廳每座面積:甲等不宜小於0.80平方米,乙等不宜小於0.70平方米,丙等不應小於0.60平方米。
6. 觀眾廳座席應符合的規定:
- 座席排距:短排法硬椅不應小於0.75米,軟椅不應小於0.80米;長排法硬椅不應小於0.90米,軟椅不應小於0.95米;台階式的座席排距適當增大;靠後牆最後一排的排距應增大0.12米。
- 每排座席數:短排法每排座席數不應超過22個,後排距每增加50毫米,可增加2個座席;長排法每排座席可增至50個;僅一側有縱走道時,座席數相應減半。
7. 短排法兩個橫走道之間不宜超過20排;靠後牆不設橫走道時,其前面的一個橫走道與後牆之間不宜超過10排。
8. 走道凈寬:短排法不應小於1.00米,邊走道的凈寬不宜小於0.80米;橫走道的通行寬度不應小於1.20米;長排法的邊走道不應小於1.20米。
9. 觀眾廳坡地面最大坡度不應大於1:6。超過1:6時應採用台階式地面;走道坡度為1:10至1:6時,應採用適當防滑措施,超過1:6時應採用踏步。
10. 門廳、休息廳的每人面積:甲等電影院不宜小於0.50平方米;乙等不宜小於0.30平方米,丙等不宜小於0.10平方米。
11. 辦公、服務、設備用房:根據規模和等級,電影院可設辦公室、值班室、美工室、設備用房等。
12. 廁所:觀眾使用的廁所男女人數比例可按1:1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