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你好,李煥英》票價上漲,你如何評價這類坐地起價行為
《你好,李煥英》播出之後因為太過火爆,所以票價正在不斷的上漲,很多網友紛紛認為電影院這就是坐地起價,其實只要這種行為符合物價局的標准,電影院的這種行為就是可以理解的。其實坐地起價的行為真是比比皆是,相信很多人應該也都遇到過吧,比方說之前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很多商家出售的口罩也是坐地起價,無非就是仗著別人買不到口罩,所以才敢開出很高的價格。幸好相關部門及時阻止,才遏制了這種行為繼續發生。
賈玲在用這部影片來彌補自己的遺憾,緬懷自己母親的在天之靈。賈玲為了能夠拍好這部影片,特地跑去當了導演,這相比較其他跨界導演來說是有絕對區別的。母親的意外去世始終都是她內心的一個心結,希望可以通過這部影片打開這個心結,同時也希望賈玲的母親在天之靈可以安心。
❷ 春節檔電影票價高引發影院經理回應,電影票票價制定有什麼講究
春節檔電影票價高引發影院經理回應,電影票票價制定有什麼講究?
“電影票太貴了”“看不起電影了”成為今年很多觀眾發聲吐槽的一個普遍現象。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今年春節檔(數據統計為初一至初五)全國平均票價為49.1元,比2019年春節檔平均票價高出4.5元,增幅為10%。其中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漲幅明顯,較2019年春節檔一線城市平均票價高出10.5元。
不過,有一點觀眾可以確定的是,等到春節假期結束,電影票也會不再搶手,錯峰觀影能享受到價格優惠。“等大家初七上班後,電影票價肯定會降下來,北京影院的上座率也會恢復到跟全國一樣的75%。”蘇寧影城慈雲寺店店長喬建說。
❸ 價格再創新高,春節檔「天價」電影票嚇跑三分之一觀眾,這事怨誰
年年春節檔都說的「最貴電影票」,今年終於觸犯了眾怒。如果說總票房還能靠高票價撐撐面子,那麼觀影人次的大跳水算是扯下了中國影市的最後一塊遮羞布——今年大年初二比初一觀影人次暴跌四分之一,相比去年同日,初二觀眾減少了約三成,初三減少了約四成。
持續了幾年的疫情,已經從根本上動搖了人類的生活方式、消費習慣,願意走出家門,花時間跑很遠去電影院看電影的人越來越少了。而現在的中國影市,還在繼續經歷著影視圈的「寒冬」,和字面意義上的天氣寒冬,大家更喜歡窩在家裡上網刷劇打游戲。
❹ 900萬人因春節檔票價太貴被勸退,電影票為何越來越貴了
❺ 我剛在美團買了一張電影票27元,回頭再看時價格又變成19.9元了,請問這是怎麼回事啊
可能是手機的問題,你可以重啟一下試試,也可能是美團系統繁忙,您可以等會再登陸試試
❻ 愛奇藝 CEO 呼籲網路電影票價漲價,稱「6 塊錢票價太低了」,網路電影漲價你可以接受嗎
事實上站在視頻網站的角度,「網路電影票價太便宜得漲」這樣的說法毫無疑問是為了通過漲價來增加營收,應對多年無法盈利的困局。而如今在國內市場除芒果TV長期保持盈利外,其他同類視頻網站幾乎都處於長期虧損的狀態。
網路電影的票價,與體驗也息息相關
作為視頻網站的核心內容之一,電影可以稱得上是最為引用戶的一個部分。早在2011年,樂視網、騰訊網等七家互聯網企業聯合發起成立了國內首個「電影網路院線發行聯盟」,旨在讓影視劇網路點播的收費形成統一模式和標准。在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後,目前基本都維持在會員2-3元/部,非會員5-6元/部的標准線。
但龔宇這番「網路電影票價太便宜得漲」的說法,也再次引發了外界對於網路電影票價的定價原因以及合理性的思考。通常來說,在院線與線上播放的影片,票價有著截然不同的體現,並且隨著2018年整個電影行業達成共識,票補的最低限價不能低於19.9元後,如今低於30元價格的院線票價也幾乎已不再存在。來自燈塔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平常時期的平均票價為33元,春節期間則為44.85元(不含服務費)。如果僅以價格來看,6元的網路電影票價確實很「便宜」。
不過對於消費者而言,電影的投入與定價事實上並沒有任何直觀的聯系。影院的設備折舊、租金等固定成本,無疑是院線票價更高的原因之一,但兩者之間的成本與服務同樣也有著巨大的差距。簡單來說,院線電影在諸多成本以及服務的提供上,是構築其票價更高的基礎,而與之相比,網路電影6元的票價真的就不合理嗎?
其實在網路電影出現初期,票價問題就曾引發了大量的熱議。此前網路電影《倩女幽魂·人間情》出品人、總策劃劉朝暉就曾表示,「我們渴望真正to C(面向用戶)的市場,當然也想賺錢,但我們想改變的是行業本身的定價權問題」。而對於如今牢牢把握在平台方的網路電影票價定價權,在其聲稱「太便宜」的情況下之,其實就已經足以說明很多問題。
漲價背後,或是視頻網站試圖實現盈利
如今在一眾頭部視頻網站中,除芒果TV外,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等幾乎都處於長期虧損的狀態。並且在此前激烈市場競爭所帶來的「價格戰」影像下,愛奇藝的付費會員價格就曾長達9年保持不變,而騰訊視頻則為7年。所以僅從財務層面來看,全面漲價顯然或是解決虧損最為有效的方式之一。
為了實現盈利這一目標,除了此前備受爭議的會員專屬廣告外,視頻網站還於2019年推出了超前點播服務,並且在不久前也已經全面下線。盡管這兩種模式從商業的角度來說並無不妥,甚至還滿足了部分用戶對於搶先追劇的需求,但以損害訂閱用戶權益為前提的形式,也使得其很難得到所有用戶的青睞。
對於視頻網站來說,盡管出現的時間已經不斷,但事實上其至今仍在探索如何平衡用戶體驗與營收之間的關系。根據愛奇藝公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度其營收為76億元,但歸屬於公司的凈虧損為17億元,收入成本高達70億元、其中內容成本為53億元。由此不難發現,居高不下的內容成本,或許並非簡單漲價就能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