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的第二部電影是什麼
長坂坡
一百年前,電影傳入中國之初,放映的全是外國影片,直到1905年,中國人才嘗試自己拍電影。開山之作第一人,就是北京豐泰照相館老闆任慶泰(字景豐,1850年生於遼寧法庫縣四檯子村一個縉紳之家。)
建造「大觀樓影戲園」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北京放映了首場電影,當時稱之為西洋影戲。一年後,電影成了北京民眾的新興娛樂,任慶泰也是看電影的常客。他發現放映電影很容易賺錢。那時電影放映尚無固定的場所,而是借用茶樓、酒肆、溜冰場等。任慶泰尋思:影戲前途無量,何不自家造個園子專放影戲?於是,他撥巨款,在前門外的大柵欄,購買了一塊土地,於1904年破土動工,建起了「大觀樓影戲園」。
爆竹聲中,大觀樓影戲園開業,租賃西洋影片放映。這是北京的第一家帶有專業性質的電影院。
購買攝影機嘗試拍電影
一天,任慶泰與劉仲昆、劉仲倫等幾個徒弟議論經營情況,發現大觀樓的生意不如以前了。他問大家這是什麼原因。
「盡是些西洋的影片,看得乏味了。」照相師劉仲昆說。
「一語中的。」任慶泰點頭說道,「時下放映的西洋影戲都是風景、戲法、滑稽笑料,而且時間甚短,觀眾的興趣消減在所難免。」其實,任慶泰已萌生了自己拍電影的念頭。而且他認為拍電影與拍照片的原理大致相同,堅信定然成功。對影片的內容,任慶泰主張:「時下京戲盛行,男女老少都愛看。若拍成影戲放映,必能吸引大批看客。」
說干就干,任慶泰帶著劉仲倫,去東交民巷德國人開設的祁羅孚洋行,購買了一架法國造木殼手搖攝影機和14卷膠片,向洋行職員請教了使用方法,又現場作了試驗,然後帶回家投入拍攝。
為祝壽譚鑫培拍戲《定軍山》
拍誰演的京戲呢?任慶泰把目光瞄準了有「伶界大王」美譽的譚鑫培。任慶泰是京劇名票友,與譚鑫培私交深厚,便與譚商量,拍他最拿手的《定軍山》,作為對他明年六十壽辰的壽禮。對譚鑫培來說,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祝壽方式,於是,欣然答應。
1905年夏秋之交,《定軍山》開拍。任慶泰挑選館里技術最好的照相師劉仲倫擔任攝影,自己則干起了相當於後來導演的工作,比如指點攝影機擺布的角度、演員表演的位置以及開拍叫停等。由於照明條件的限制,只能利用自然光拍攝。拍攝的地點放在照相館前後進之間的院子里,兩根廊柱上掛一大方白布幔,攝影機固定在後牆觀看效果最佳的位置上。
因是初次嘗試拍電影,條件簡陋,又無經驗,拍攝時常常會暫停一下,商量商量,遇有雲遮太陽時便只得叫停。就這樣拍拍停停,這出一共十來分鍾的戲,前後拍了3天,方才拍完。
《定軍山》在大觀樓影戲園首映。北京的另幾家茶樓、戲館也緊跟著映出。沒幾天,「譚老闆真功夫上影戲」的消息幾乎傳遍了北京城。大家呼朋喚友,紛至沓來,放映場一時人滿為患。一炮打響,任慶泰興致更高,當年下半年,為譚鑫培又拍攝了第二部戲曲片《長板坡》。至1908年,任慶泰共拍攝了八部影片,且質量步步攀升。
1930年,任慶泰因病不治辭世,享年80歲。
㈡ 沈陽市地圖
沈陽市地圖如下圖所示:
沈陽位於中國東北地區南部,遼寧省中部,南連遼東半島,北依長白山麓,位處環渤海經濟圈之內,是環渤海地區與東北地區的重要結合部,位於北緯41°48′11.75″、東經123°25′31.18″之間,全市總面積逾12948平方千米,市區面積3495平方千米。
(2)法庫電影院擴展閱讀:
1953年,沈陽市改為中央直轄市。
1954年,沈陽市改為遼寧省轄市。
1964年,中共遼寧省委決定設立沈陽專區。
1993年,原鐵嶺市的法庫、康平縣劃歸沈陽管轄,新民縣撤縣建市。
1994年,沈陽市升格為副省級市。
2002年,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並入鐵西區。
2006年,沈北新區成立。
2014年6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將沈陽市東陵區更名為渾南區。
2016年1月,遼中縣撤縣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