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阿里山有什麼好玩的

一般陸客來台必去的就是阿里山和日月潭,可能從小印象中就是如此。不管是口語講的:123,到台灣,台灣有個阿里山... 還是歌曲中的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青年壯如山(阿里山姑娘都快見不到了,還美如水咧)... 等等的這些都會以為阿里山很美很漂亮。但是部份去過的人就會覺得沒什麼,也就流傳著一句:沒去過阿里山是「遺憾終生,去過是終生遺憾」這句話,話出必有因嘛。個人覺得如果不是櫻花季(3/20--4/20),你又不喜歡走山路,而剛好又沒看到阿里山的日出、雲海和晚霞,那真的一點都不好玩,因為也只有火車跟一些樹木而已,純粹都是在走路,相比大陸的隨便某個知名景點(如九寨溝)都會比阿里山漂亮。所以,建議要去的時間點很重要:
1、一定要看阿里山的櫻花。阿里山的櫻花要比台灣的其他地方開的晚,大概在春分前後最好。
2、如果是下雨季節或雨天前後就不要去,山路危險,加上看不到日出。
一般陸客來台必去的就是阿里山和日月潭,可能從小印象中就是如此。不管是口語講的:123,到台灣,台灣有個阿里山... 還是歌曲中的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青年壯如山(阿里山姑娘都快見不到了,還美如水咧)... 等等的這些都會以為阿里山很美很漂亮。但是部份去過的人就會覺得沒什麼,也就流傳著一句:沒去過阿里山是「遺憾終生,去過是終生遺憾」這句話,話出必有因嘛。個人覺得如果不是櫻花季(3/20--4/20),你又不喜歡走山路,而剛好又沒看到阿里山的日出、雲海和晚霞,那真的一點都不好玩,因為也只有火車跟一些樹木而已,純粹都是在走路,相比大陸的隨便某個知名景點(如九寨溝)都會比阿里山漂亮。
所以,建議要去的時間點很重要:
1、一定要看阿里山的櫻花。阿里山的櫻花要比台灣的其他地方開的晚,大概在春分前後最好。
2、如果是下雨季節或雨天前後就不要去,山路危險,加上看不到日出。
阿里山國家森林游樂區位於台灣嘉義縣阿里山鄉,也就是傳統上「阿里山風景區」的所在地。阿里山實際上並不是一座山的名稱,只是特定范圍的統稱,正確說法應是「阿里山區」。門票NT150買完後,自行開車的再付停車費NT100可直接駛入,住宿包括遊玩都是在這個門後的整個區域。住宿在游樂區裡面的話,可打電話給飯店,由專人會來接。
阿里山自然景觀極為豐富,日出、雲海、晚霞、神木與阿里山森林鐵路並列為「阿里山五奇」,而「阿里山雲海」更被列為名勝台灣八景之一,不過到山上要全部看到這五奇,還得看老天爺賞不賞臉。但除此之外,不能錯過的就是櫻花季喔,我們這次就是為了櫻花而去的,安排是2天一夜的行程。
⑵ 請問台灣老電影《阿里山風雲》在哪裡可以下載或在線觀看
快播,有的
⑶ 台灣除了阿里山和日月潭還有哪些風景名勝
1\愛河
發源於高雄縣仁武鄉,流經高雄市區,為高雄主要河川之一,全長約16.4公里,猶如城市的母親之河。下遊河岸整治而成河濱公園,是市區內散步休憩的好去處,也是端午節劃龍舟與元宵節燈會的舞台。
過去由於工業污染與都市廢水排放不當,使得愛河因污染嚴重而惡名昭彰,但近年來經政府努力整治,並陸續在河岸兩旁進行綠化,闢建休息設施方使愛河的浪漫風華得以重現,沿河兩岸的河濱公園綠樹成蔭,也饒富趣味,入夜後的河岸街燈,雅緻迷人,漫步其間,很富情趣。
交通:由高雄火車站前搭2、56、60、248路市公車或中南客運1號均可抵達。
2\「墾丁」公園
名稱的由來是清光緒三年(1877年),清廷招撫局自廣東潮州一帶募集大批壯丁到此墾荒,為紀念這些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開「墾」壯「丁」,而將此地名為「墾丁」。墾丁公園位於台灣南端恆春半島之南側,三面環海,是島內唯一涵蓋陸地與海域的森林公園,也是台灣本島唯一的熱帶區域。特殊的地形、豐饒的動植物及獨特的民情風俗,不僅是保育、研究、環境教育的自然博物館,更是遊人休閑旅遊的怡情勝地。
墾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氣候溫暖、景緻怡人且交通便利,每年都吸引約四百萬遊客到此感受自然體驗,資源珍貴豐美。公園內精緻而多變的美景,如南仁湖、龍鑾潭、大尖石山、及船帆石,以及多樣化的野生動物,如梅花鹿、台灣獼猴、灰面鷲等,使墾丁成為台灣第一座公告成立的大型森林公園。
3\國父紀念館
位於台北市仁愛路四段中山公園內,是仿中國宮殿式的建築,於1972年落成。全館用地約4萬平方米,佔中山公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是當今台灣罕見的宏偉建築物。
紀念館的正門高敞軒宏,入門是長方形的大紀念廳,安置著孫中山先生的純銅坐姿塑像,高5.8米,重17噸。大廳後南為紀念館實用部分,上下二層,包括大會堂、圖書館、畫廊、展覽室、演講室以及其他文化服務建築。館內設有四百個座位的圖書館,藏書十四萬冊。中山廊長達百公尺,四大展覽室裝潢精美,設計新穎,經常展示現代名家藝術品及建國史跡資料。表演廳經常舉辦高水平的音樂、戲劇演出。演講廳每周都有學術性、生活性的講座。
國父紀念館佔地廣,設備先進,又位於市區,交通方便,環境亦佳,所以開放以來成為一台首屈一指的文化藝術活動中心。
交通:搭聯營公車212、232、235、254、259、261、266、281、282、288、299路等,在國父紀念館或觀光局六下車即達。
4\故宮博物館
位於台北市士林外雙溪,原為「中山博物院」,於1965年孫中山誕辰紀念日落成。整座建築仿北京故宮樣式設計的宮殿式建築。外觀壯嚴宏偉,是中國收藏文物藝術精華所在。
博物院建築分為四層,正院的平面圖采梅花形,分成五個大廳。第一層分別是講演廳、辦公室、圖書館;第二層是展覽室、大廳及畫廊,用來展示書畫。四周共有八間展覽室,陳列銅器、瓷器、侯家莊基園模型及墓中出土物;第三層則陳列書畫及玉器、法器、雕刻及圖書、文獻、碑帖及織綉等;第四層則為各種專題研究室。
⑷ 戀戀阿里山的介紹
《戀戀阿里山》1是2011年的台灣電視劇,由黃少祺、曾愷玹等主演,導演梁修身。故事空背景為戰亂的1949年,三個年輕人為了拍電影自大陸來台取景,李照堂因堅持完成拍攝而沒搭上返鄉的末班船,一念之間的決定卻讓他與家人分隔四十年。本劇場景屆時將橫跨台灣阿里山、港澳及大陸山東,是梁修身導演從影以來最長途跋涉、也是最艱巨的一部作品。該劇以城市行銷為切入點,向對岸推銷台灣美麗景點,包括阿里山小火車、奮起湖便當等都將入戲。梁修身強調,故事會以兩岸三地大時代家庭為包裝,還會前往上海取景。

⑸ 阿里山在台灣什麼地方啊
阿里山,是台灣省的著名旅遊風景區,阿里山位於台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里,地處海拔2000公尺以上,坐標為北緯23度31分,東經120度48分,東面靠近台灣最高峰玉山。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台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另外有同名歌曲《阿里山》。阿里山國家森林游樂區位於嘉義市東方75公里,地處海拔2000公尺以上,東臨玉山山脈與玉山國家公園相鄰,四周高山環列,氣候涼爽,平均氣溫為攝氏10.6度,夏季平均14.3度,冬季平均氣溫6.4度。阿里山國家森林游樂區西靠嘉南平原,北界雲林、南投縣,南接高雄、台南縣,阿里山國家森林游樂區全部屬於國有林班地,總計面積高達1400公頃。 阿里山在台灣省嘉義縣東北,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地跨南投、嘉義二縣,是大武戀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總稱,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東面靠近台灣最高峰玉山。 阿里山(國家森林游樂區),位於台灣嘉義市東方75公里,地處海拔2000米以上,東臨玉山山脈與玉山國家公園相鄰,四周高山環列,氣候涼爽,平均氣溫為10.6攝氏度,夏季平均14.3攝氏度,冬季平均氣溫6.4攝氏度。阿里山國家森林游樂區西靠嘉南平原,北界雲林、南投縣,南接高雄、台南縣,阿里山國家森林游樂區全部屬於國有林班地,總計面積高達1400公頃。 阿里山的日出、雲海、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合稱阿里山五奇:阿里山鐵路有70多年歷史是世界上僅存的三條高山鐵路之一,途經熱、暖、溫、寒四帶,景緻迥異,搭乘火車如置身自然博物館。尤其三次螺旋環繞及第一分道的Z字形爬升,更是難忘的經驗;祝山是觀賞日出的最佳地點,要到祝山可坐火車或從電信局旁的石板路循階而去,穿過森林大約40分即可到達。 姐妹潭是二個大小不同的鄰近湖泊,『姊潭』呈長方形,佔地160坪、『妹潭』略呈圓形,佔地20坪,相傳有二位山地女孩在此雙雙殉情,故後人附會而稱姐妹潭;姐潭湖區還設有一座以檜木為基座的相思亭,姐妹潭外圍更設有全長180公尺的環潭步道,可讓遊客游覽全湖是觀賞姐妹潭最佳的方式;夏季為滿水期,冬季則為枯水期。 受鎮宮奉祀玄天上帝、福德正神和註生娘娘,香火非常鼎盛,傳說以往每年3月都有三隻神蝶飛來朝拜,不吃不飛一周後就不見蹤影,傳為神跡;三代木同一根株,能枯而後榮,重復長出祖孫三代的樹木,是造化的神奇安排。如今第一、二代的前身均已枯老橫頹,第三代卻仍然欣欣向榮。 阿里山國家森林游樂區內還有許多著名的景點如慈雲寺、貴賓館(蔣公行館)、樹靈塔、高山植物園、塔山斷崖、石猴、三代木、三兄弟、象鼻木、光武檜、高山博物館及眠月支線鐵路也是到阿里山旅遊不可錯過的景點。 四月至六月的螢火蟲季節,阿里山的原始自然生態也是最佳的賞螢地點,萬只螢火蟲聚集的景象,走進與星空連成一片的螢火蟲燈海,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並匯集了七大賞螢路線依序為茶山-屯阿巴娜自然生態區,奮起湖-火車站往土地公沿線,太和-花石溪生態保護區,瑞里-若蘭山莊,瑞里國小、三華民宿,光華村-驛馬溪農場,豐山-村落至觀景台沿線,里佳-親水步道。其中,以瑞里、茶山、太和、奮起湖較為著名。 每年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的阿里山花季,也是不可錯過的年度大戲,每年因天候的不同櫻花開放的時間也會些許不同,千島櫻、山櫻花、吉野櫻、八重櫻都將依序綻放,最高潮為潔白似雪、燦爛耀眼的花季主角—吉野櫻,屆時把阿里山妝點成一片美麗繽紛醉人的花海世界,美不勝收。其它花卉如森氏杜鵑、石楠花、毛地黃等等也都會依序綻放。 阿里山櫻花季里,除了櫻花之外,還有木蘭、射干菖蒲、森氏杜鵑、台灣一葉蘭等花卉也都同時會進入綻放期。如果不想和賞花遊客人潮擠在一起,不妨考慮鄰近阿里山公路的鄒族部落,較低海拔的樂野、達邦等鄒族部落也是春花怒放的時日。若想一窺李花落英繽紛的盛景,順著奮起湖連接嘉162線可以來到開花正盛的太和。太和地區的居民,以種植農作物為主要的經濟來源。茶園裡面、甚至家家戶戶的門前,大部份都種植著李樹。每到二、三月,李花開花的時候,那隨風招搖的李樹花海,真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望採納。
⑹ 台灣有哪些寶
◆北投溫泉:
北投位於大屯火山群、金山斷層上,為台灣百年來最著名的溫泉鄉。走過日據時代的浴場風光、光復後的聲色風月,北投近年來正快速從沒落頹寂中復生,溫泉博物館、親水公園帶來久違的人文風雅與清瀧綠茵,加上觀光溫泉旅館區蓬勃更新,韻致幽幽的北投,正以懷舊而清新的風貌,重新蛻變為溫泉休閑的熱門去處。
北投原為凱達格蘭族北投社人聚居之地,因大屯山上終年雲霧繚繞,神秘莫測,故稱之為Pakto("女巫"之意),譯成漢音即為"北投"。日本商人平田源吾因流連於北投的溫泉與美景,遂與在此地成立第一家溫泉旅館--天狗庵,從此開啟了溫泉鄉的發展史:旅館、溫泉浴室和俱樂部競相成立,到北投洗溫泉,是許多走過日據時代老人的舊情回意。
北投溫泉的泉源主要來自地熱谷及行義路底的龍鳳谷,地熱谷湧出的熱泉澈綠似玉,稱為青磺,屬鹽酸酸性泉,因泉水中又含有少量的放射性鐳,也稱為"鐳溫泉";由龍鳳谷接管引來的白磺又稱為星湯,屬酸性硫酸鹽泉,兩種泉質均有治療慢性關節炎、肌肉酸痛、慢性皮膚炎等療效。時至今日,也有許多愛湯族喜歡晨昏來北投泡泡澡,再漫步一遭,格外神清氣爽。
北投的溫泉遊憩多集中在北投公園周邊地帶,北投公園內花木扶疏,石造拱橋古樸典雅,遊人特別喜歡於此徘徊留影,台灣早年盛極一時的台語片電影,就經常在園內捕捉外景,或逕借宿溫泉旅社作為拍攝場景,難怪北投曾有"台語片的好萊塢"之稱。而昔日的北投溫泉公共浴場就座落在公園一隅,曾經是全島最負盛名、規模最大的公共浴場,如今經過重修復原,已成為極具歷史意義的溫泉博物館。北投溪畔,新辟的木質棧道曲折通幽,路旁斜坡上還有雅緻的公共石砌浴池,民眾可在此享受難得的露天湯浴。
近年,不少觀光級旅館林立山區,或為日治時期留存改建,或是全新建築;到北投,住宿溫泉旅館享受一晚溫泉鄉情調,或是泡個溫泉澡當日往返,都有不少選擇:如光明路244號的瀧乃湯,已近90年歷史的泡湯文化,男女大眾池,分池而浴;原名星乃湯的逸屯及幽雅路上的吟松閣,其木造建築及庭院仍保留著日式情調,提供泡湯休息、住宿用餐;春天酒店是國際級溫泉渡假飯店,屬最高價位的享受;其他還有熱海、泉都、嘉賓閣、新年庄飯店等提供一般住宿。
來北投不僅可洗溫泉,附近山徑也有不少值得流連細賞的景點,如幽靜的北投兒童樂園、須踏上苔斑石階方得登臨的普濟寺,都很適合浴後漫步。
◆阿里奇觀 :
位於台灣嘉義縣東北,是大武巒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山巒的總稱。最高峰為大塔山,海拔為2663米,東距台灣最高峰玉山(高3997米)甚近。
阿里山風景區面積約有175公頃,是台灣著名的天然森林公園和旅遊勝地。 阿里山最著名的有四大景:雲海壯觀、擎天神木,日出奇景、艷紅櫻花。
塔山為觀看雲海最佳之處。天氣晴朗,登高遠眺,可見雲浪在空山靈谷間飄逸,時如汪洋一片,時如大地鋪絮,時如空谷堆雪。忽來忽去,時隱時現,令人嘆為觀止。
阿里山天然森林區古木參天,四季常綠。其中有一株老紅檜,高約53米,已經歷3000多年,被稱為"神木",所惜近年受損。另有一棵"眠月大神木",也為紅檜,高48米,有4100多年的樹齡。最稀罕的為"三代木",樹中有樹,三代同堂。
阿里山上的祝山頂上,有座觀日樓,是觀看日出的最佳處。太陽從晨曦中饅慢地升起,天空亦隨著太陽的變化而變化。時而墨藍,時而淡青,時而灰白,時而殷紅。太陽升起時始為橢圓形,沉下後再躍起,則為圓形,此時光芒四射,蔚為壯觀。
此外,阿里山上的慈雲寺、高山植物園、高山博物館、姐妹潭等景點,亦可順便一游。
阿里山氣候溫和,雖在盛夏季節,早晚涼爽。游覽阿里山,一般均以避暑、休閑為主,兼游景點。
◆日月風姿——日月潭:
日月潭是台灣唯一的天然湖,位於南投縣中央的漁池鄉,在玉山之北,能高山南,被海拔2400米的水社大山、大尖山等連峰環繞著,湖面海拔760米,是一個高山湖泊,湖周圍35公里,面積100平方公里。深度平均約為40米。湖中有一孤島:光華島,也稱珠子山,浮珠嶼。以光華島為界,潭水分為丹碧2色。北半部為前潭,水色丹,形如日輪,故名日潭;南半部稱為後潭,水色碧,形觚似月,故名月潭,合稱日月潭。 日月潭舊稱水沙連、水社大湖、龍湖、珠潭,當地人也稱它水裡社,是台灣最大的天然湖泊。
日月潭四周的群山有多處名勝古跡,有文武廟、玄光寺、涵碧樓、孔雀園等等。文武廟在潭北面的山腰上,形勢陡峻,若搭船要停泊在山麓崖,由於廟依山而築,愈後愈高。從山腳到廟門,有筆陡石階365級,俗稱"走一年"。寺內有一小塔,供奉著唐代高僧唐玄奘的靈骨。抗日戰爭期間被日本人從南京天禧寺劫走的部分玄奘遺骨,於1966年從日本取回,初存獅頭山開善寺,繼移日月潭玄光寺,後存玄奘寺。與玄光寺遙相對峙的是湖畔的涵碧樓,可供遊人憩息和借宿。
在玄奘寺後的青龍山巔,建有一座9層高塔,慈恩塔,塔仿遼宋古塔樣式,為八角造型。據說塔基至塔頂高45米,再加上青龍山高995米,恰好為1000米。登塔遠眺,日月潭風光一覽無遺。
日月潭西畔還有孔雀園,園內飼養著數十對孔雀。這些孔雀經過專門訓練,能表演跳舞、開屏和敬禮,羽翎五光十色,光彩耀目。 日月潭風景區不但風光美麗,而且氣候宜人,七月平均氣溫高於22攝氏度,1月略低於15攝氏度,日月潭以其天生絕色,被稱為台灣仙境,也是台灣省的標志。
◆魯閣幽峽:
太魯閣位於立霧溪的下游,靠近中橫公路的入口處。由於地殼的隆起作用幾立霧溪河水不斷的侵蝕切割,使得大理石岩層外露,因而形成陡峭的太魯閣景觀,主要分布在長春祠、燕子口幾九曲洞一帶。
◆南灣極致:
鵝鑾鼻在台灣島的最南端,處於中央山脈盡頭的台地,尖端挺伸海外形成半島,三面臨海,一面背山,是太平洋、巴士海峽和台灣海峽的分界處,南部海上輪船來往必經這里,其重要性有如非洲的好望角。這里原來住著高山族的排灣人,鵝鑾乃排灣語的「帆船」之意。因為附近香蕉灣的海中有一石,高50米,周圍約40米,極似船帆,取名「帆船石 」。 \\
這些都是台灣的名勝古跡 ,
可能對你有用吧 -
⑺ 台灣有日月潭、阿里山,還有..
我住台灣,所以我知道。
台灣的景點太多了,每一樣都列的話,在這里恐怕會被字數給限制,我就列十個現在台灣網路上極力推薦的景點。
1.日月潭國家風景區
全潭面積一百多平方公里,湖面周圍33公里,北半部形如日輪,南半部形如月鉤,故而得名。而水域由山巒環繞,層層相夾,水道蜿蜓紛岐,遠觀近游,處處是景。
2.溪頭風景區
清末時期,溪頭原是「溪流源頭」的山林小村。 日據時代被日本東京大學農學部選為附屬演習林,並在暑假派遣學生來實習研究。 於民國59年規劃設置為森林游樂區。
3.澄清湖風景區
澄清湖風景區佔地375公頃,湖畔辟有環湖公路,風景點分散在公路二側;從澄清湖觀光大門開始,依序為海水館、淡水館、三橋(九曲橋、鵲橋、吊橋)、柳岸觀蓮、富國島、中興島、中興塔、千樹林、忠靈塔、青年活動中心、三亭攬勝及得月樓等景觀;其中青年活動中心,設有體能訓練場、泳池、射箭場、林間小屋、及完善的露營地;附近的先總統蔣公行館-澄清樓已開放民眾參觀,設有一小型的史料館,內藏重要史料包括訓政期約法、八年抗戰後日本的投降書及開於三七五減租的文件等。
4.西子灣
西子灣為位於台灣高雄西隅的一個風景區,距市中心車程約20分鍾。位於在柴山西南端的山麓下,南面隔海與旗津島相望,是一個風景天成的灣澳。而最北端則傍著柴山,是一處由平灘和淺沙所構成的海水浴場,以及以夕陽美景及天然礁石聞名的海灣。
5.合歡山風景區
合歡山群峰系由七座山峰所串連,分別是:合歡主峰(3,416公尺)、合歡山北峰(3,422公尺)、合歡山東峰(3,421公尺)、合歡山西峰(3,144公尺)、石門山(3,236公尺)、石門北峰(3,278公尺)、合歡尖山(3,217公尺)(前五座更名列台灣百岳之中)。合歡主峰並非合歡群峰中最高峰,但視野遼闊,原為軍事管制區,曾有軍隊駐扎,民眾無法進入;如今軍隊撤離,山頂除供電信業者設置無線通訊發射站,亦開放登山客登頂。
6.陽明山風景區
泛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小觀音山所構成的山區…春季2、3月是陽明公園傳統的花季,並由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陽明公園管理所,配合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北投分局共同規劃花季活動及交通管制措施,時屆,色彩繽紛的各種杜鵑與滿山遍野的緋寒櫻,一掃隆冬的陰霾、單調,而將大地粧點得分外動人。夏季在西南季風的吹拂下,午後偶有雷陣雨,霧雨初晴時,山區常可見「虹橋跨立山谷」的景緻,使雨後的陽明山更加亮眼。
7.墾丁風景區
墾丁國家公園位於台灣本島最南端的恆春半島,三面環海,東面太平洋,西鄰台灣海峽,南瀕巴士海峽。陸地范圍西邊包括龜山向南至紅柴之台地崖與海濱地帶,南部包括龍鑾潭南面之貓鼻頭、南灣、墾丁森林游樂區、鵝鑾鼻、東沿太平洋岸經佳樂水,北至南仁山區。海域范圍包括南灣海域及龜山經貓鼻頭、鵝鑾鼻北至南仁灣間
8.阿里山風景區
阿里山主要景點包括一般遊客所熟知的姐妹潭、祝山觀日樓、神木等觀光區(即阿里山國家森林游樂區),日出、雲海、晚霞、神木與鐵道,並列阿里山的五奇
9.太魯閣風景區
太魯閣國家公園是台灣的第四座國家公園,1986年11月12日公告計畫,1986年11月28日成立管理處。位於台灣東部,地跨花蓮縣、台中縣、南投縣三個行政區。園內有台灣第一條東西橫貫公路通過,稱為中橫公路系統。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特色為峽谷和斷崖。另外園內的高山保留了許多冰河時期的孑遺生物,如山椒魚等。
10.杉林溪風景區
是天然景色數處懸掛著銀河,似白練瀑布,有天生自成深四、 五公尺 的石井,有傾洩岩碧波似龍鱗的燕庵,有石壁自成的天地眼,有懸崖峭壁的安定彎,有屹立雲霄、傲視群林的神木,有奇花異木曲徑鳥語的森林公園,有享用不盡,流連忘返的山林風光,所以南投杉林溪森林游樂區是男女老少嚮往郊遊渡假的避暑勝地。
以上這幾個景點介紹,供你參考。
⑻ 阿里山有四大奇觀,分別是哪四個
1---鐵路·小火車
世界稱奇的阿里山森林鐵道,全長71.4公里,原是日據時代,日人覬覦阿里山豐富的森林資源而興建,鐵道大都穿山越嶺、沿著山壁或架空而築,自海拔30公尺上升到2216公尺,迴旋於獨立山間,為世界現今碩果僅存的三大高山鐵道之一。
阿里山車站至石猴一段的眠月支線,早期為運材鐵道,後開放為高山觀光鐵路,全程9.2公里,終點站為石猴。園區內另有一條通往祝山的祝山支線,是前往祝山、對高岳看日出的熱門路線,這條鐵路由國人自行鋪設完成。祝山線與眠月線所行駛的俱是柴油小火車,錯失搭乘阿里山火車上山的遊客,或可藉此見識小火車迷人的魅力。
2---森林·神木
阿里山為台灣三大林場之一,因地形、氣候的影響,森林自山下而上呈熱、暖、溫三帶垂直分布,林相清晰可辨,資源富而不竭。
然在阿里山蓊鬱俊美的大片森林中,以已逝的舊神木最負盛名,其不單是阿里山的地標,更是國際級的印象表徵。阿里山鐵路對外營運後,凡旅客搭乘火車上山者,入園前必先經過神木這一站,瞻仰其崇偉的容顏,成為每位到訪阿里山的首要重頭好戲。沿著鐵道觀賞神木,由不同的角度欣賞,最能體會神木的力與美;遠觀,則略呈70度傾斜的樹型最具視覺之美,近看,則一柱擎天的氣勢最為撼人。由於其主幹蒼勁挺拔,枝椏突出有力,加上樹型優美,一直深受世人的喜愛。在許多對外的宣傳文件,甚至產品商標,均可見到他高大俊拔的身影。然而,剛則易摧,神木慘遭雷殛而成為枯木,徒留神木原址遺跡供遊客憑吊。
取而代之的新神木群,多達20餘株,樹齡從數百年至數千年不等,此外,阿里山的名木尚有以奇著稱的三代木、象鼻木,和僅次於舊神木的小一號神木——千歲檜、光武檜。
3--日出·雲海
阿里山的日出聞名中外,多年來,為數眾多的遊客,不辭早起,摸黑上路,只為等待光芒乍現與太陽蹦出的頃刻喜悅;而觀日出的最佳地點則是祝山與對高岳,前往二地看日出,除可搭乘傳統小火車外,亦可步行40分鍾,自沼平公園取道祝山觀日步道前往。
「阿里山雲海」為台灣八景之一,其雲層翻騰,波詭濤譎,極具神秘快感,在氣候乾冷的秋冬晨昏,最易見著;而觀賞的最佳地點為神木站之前的「二萬坪」,和阿里山上的慈雲寺、阿里山賓館、祝山附近。
4--鳥語花香
阿里山得天獨厚的茂美原始林,雖開發甚早、遊客甚多,但仍保有極佳的山鳥棲息地,為「觀光局」評列台灣十大山鳥賞鳥去處。金翼白眉、冠宇畫眉、鉛色水鶇、灰喉椒鳥、青背山雀、黃腹琉璃鳥等,均是此地的常客;漫步林道,沿途鳥語啁啾,此起彼伏,宛如與森林同步呼吸,讓人更能感受大自然的律動與美妙。
阿里山素以花卉聞名,百花爭艷中又以櫻花稱冠,早年即博得「櫻都」雅號。3月中旬至4月中旬則有成片櫻海怒放,稱為阿里山花季。櫻中極品的吉野櫻,原產於日本的,自1903年引進阿里山後,即連年獨占花魁,花色有粉紅、粉白兩種,成串的花團盈盈簇擁,娉婷旖旎,最是動人,阿里山賓館前是賞吉野櫻的知名景點。
4、5月,當地特產的一葉蘭及森氏杜鵑、牡丹、芍葯、紫藤、金雀兒、毛地黃陸續報到,國際級的一葉蘭,因一片葉而得名;中高海拔常綠小喬木的森氏杜鵑,也是台灣特有種;外貌像風鈴成串的毛地黃,有紫、黃、白三種顏色,因造型討喜,常引人親近,然其身含劇毒,碰觸不得。
阿里山位於嘉義縣東山,是由大武巒山、尖山、祝山等18座山組成的,從嘉義乘登山火車4小時就可到達。這里的森林、雲海和日出被稱為阿里山三大奇觀。阿里山的森森面積共有3萬多公頃,由於氣溫的差異,從山下到山頂分別生長著熱帶、溫帶和寒帶十幾種林木,成為阿里山森林的獨特之處。其中紅檜、扁柏、亞杉、鐵衫和姬松被稱為著名的「阿里山五木」。山中還有幾株生長了3000多年的紅檜,樹高50多米,被當地人稱為「神木」。
阿里山的去海特別有名,觀雲海一般在黃昏時最為壯觀。每當這時候,白雲從山谷湧起,迎風飄盪,把山谷和森林遮得時隱時現,人站在山頂上,聽著風吹樹林的聲音,再看著腳下翻流通的雲團,就像是在波浪起伏的大海上航行。在阿里山看日出也是一大享受,當一輪紅紅的太陽從玉山主峰上升起來的時候,山巒和林海一下都披上了一層紅色,天地也變得一片光明,那感覺好極了
⑼ 台灣阿里山簡介
阿里山,位於台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里,地處海拔高度為2,216米,坐標為北緯23度31分,東經120度48分,東面靠近台灣最高峰玉山。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台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是台灣省的著名旅遊風景區。
阿里山和玉山山脈與玉山公園相鄰,平均氣溫為攝氏10.6度,夏季平均14.3度,冬季平均氣溫6.4度。阿里山森林游樂區西靠嘉南平原,北界雲林、南投縣,南接高雄、台南縣,總計面積高達1400公頃。
阿里山共由十八座高山組成,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隔陳有蘭溪與玉山主峰相望。群峰環繞、山巒疊翠、巨木參天。

(9)台灣阿里山的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阿里山區的林相豐富,從亞熱帶的闊葉林到寒帶的針葉林都有。800公尺以下丘陵為熱帶林相,主要由相思樹、構樹構成。樟樹、楓樹、楠樹和殼斗科植為為主的暖帶林林相。
1,800~3,000公尺左右的林相為溫帶林,紅檜、台灣扁柏、台灣杉、鐵杉及華山松稱為阿里山五木在此大量生長;
阿里山的千年檜木群是目前台灣最密集的巨木群,檜木還分為紅檜和黃檜,其中黃檜較為稀少。3,000~3,500公尺主要是台灣冷杉,呈現寒帶林的林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