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一台灣學生電影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青春是一場大雨。即使感冒了,還盼望回頭再淋它一次。人生就是不停的戰斗,在還沒有獲得女神青睞時,左手永遠都只是輔助!!!
柯景騰(柯震東 飾)和他的一群好友,愛耍帥卻老是情場失意的老曹(敖犬 飾),停止不了勃起所以叫勃起的勃起(鄢勝宇 飾),想用搞笑致勝卻總是失敗的該邊(蔡昌 憲 飾),胖界的奪愛高手阿和(赦紹文 飾),從國中到高中,一直是不離不棄的死黨。他們都對班花沈佳宜(陳妍希 飾)有著一種糾結的感情。一方面,他們瞧不起這種只會用功讀書的女生,另一方面他們又為她的美好氣質傾倒。因為學習成績較差,柯景騰被老師安排坐在沈佳宜前面。因為他的一次英雄救美,她開始用強制的方式幫他補習功課。此事令其他兄弟羨慕嫉妒恨,但是大家都未說破。畢業後,柯景騰和沈佳宜在各自大學保持戀人般的聯系。直到他舉辦自由格鬥賽,事情才出現了變化…… 這一連串下,原本按兵不動的好友也都紛紛加入女神爭奪戰!但是麻吉誠可貴,青春價更高,若為女神故,是否二者皆可拋哩?!
⑵ 誰知道一部台灣電影叫什麼,大概70年代的背景,講2個男學生綁架一個女明星,後來警察吧學生打死了
我也想知道,可是忘了男演員叫什麼名了,找了整整兩天沒找到。後來忘了在哪部動作片見到他跑龍套。
----以下引自「蜀釣寒江」在MTIME的日誌
影片背景大概是台灣70,80年代,主角是兩個個性不同的好朋友。一個學習刻苦就是A,一個叛逆不羈就是B吧。A很刻苦,但是那時台灣教育很刻板,老師課下還要辦輔導班,A的家庭條件不好,就沒上輔導班,經過自己的努力在考試中取得一個比較好的成績,老師在課堂上拿他當反面教材,貶中蘊褒的把那些上補習班的學生批了一通,A很不服氣,和老師吵了起來,繼而憤然離開。
當A對自己的生活很不滿時,B卻春風得意,B早早離開了學校,開始混跡社會,所以也小有成就。一次,A在家和父親大吵一架後去B的公寓找他,只見B驚恐的躲在角落裡,手裡緊緊的攥著一把手槍!原來B去做了黑社會,因為案發所以緊張的躲在公寓,A好心勸B去自首,但是A死活不肯,就在二人爭執之時一個郵差恰好經過,驚魂未定的B遂開槍打死了郵差,被逼無奈的A只好和B開始了不歸路。
B為了逃離台灣,就策劃把當紅女影星綁架以求贖金,但萬萬沒想到,對生活失去信心的女星根本不關心自己的安全,在她看來這只不過是兩個孩子的惡作劇。事情一天比一天遭,遲遲拿不到贖金的B心生歹意,A卻只想朋友不要一錯再錯,在二人爭執過程中,手槍不幸走火打死了B。A懊惱至極,遂帶著女星繼續逃跑,就在這朝夕相處間A漸漸走近了女星的生活,他們開始像情侶一樣亡命,可是好景不長警察發現了A的行蹤,在與警察對峙中A變得越發瘋狂,女星苦苦相勸,就在A決定放棄面對現實時,A卻被警察無情的射殺了。
⑶ 找一部電影好像是17年的,講的是大陸山東的一個人到台灣高中讀書,和台灣高中里的黑幫發生的故事
您好,不是山東,是東北。
這部電影叫《東北插班生》,是17年出的。該片講述了黑道之子轉學到台灣一所問題高中,由於主人公個性鮮明及南北文化差異,東北熱血少年與台灣艋舺少年之間碰撞出的爆笑故事 。
⑷ 台灣女生。開撕 東北女生,東北話和台灣腔的碰撞的那個電影名字叫啥
《報告老師我是東北銀》是由周德華執導,杜天皓、羅悠月、聶彤芯主演,鄭愷特別出演的網路喜劇電影。
該片講述了因為一口東北話和靠關系空降台北班級,被同學們嘲笑的東北少女王大春與新來的人氣英語教師陳英雄因為英語補習而展開青澀校園戀情的故事。
⑸ 這部電影才是青春,看完讓人熱血澎湃!《東北插班生》都有哪些亮點
《東北插班生》2017年上映,是一部詼諧幽默的東北人在台灣的喜劇片。豆瓣評分也很高6.2分。
甚至有一次在打飯的時候見到有人插隊,他也是毫不猶豫上去教育人家,得知那位同學有低血糖以後又主動幫助他,讓那位同學瞬間覺得他人還不錯,博得好感。這大概就是這部電影想表達的主旨吧,讓台灣的朋友更了解東北人的性格,並不是他們以為的那種四肢發達頭難簡單。總體來說這部劇還是挺有意思的。
⑹ 大陸學生到台灣上學 一部網路劇 愛奇藝裡面的 不知道叫什麼名字
東北插班生
導演: 姜秉辰
主演: 史元庭
類型: 劇情
地區: 中 國
語言: 國 語
上映: 2017-07-15
片長: 75分鍾
⑺ 很早以前帶學生看過一片台灣的電影,但不知是叫什麼名字
不是台灣的,是泰國的《媽媽不要丟下我》又叫《婉麗》
⑻ 抖音上東北人人和台灣人對話的電影是什麼啊 背景是在學校里
電影《東北插班生》講述了東北黑道之子王虎轉學到台灣一所問題高中,無意間撞壞高校總長交接儀式,得罪台北高校老大,而由於王虎個性鮮明及南北文化差異,東北熱血少年與台灣艋舺少年之間碰撞出一系列爆笑故事。
⑼ 校園青春電影各地都有,是什麼令台灣電影在其中鶴立雞群呢
如果提起台灣電影,相信大家最有印象的,都是其出產的校園青春愛情電影,包括《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時代》、《等一個人咖啡》這三部紅遍兩岸三地的作品。校園青春電影世界各地也有,到底是什麼令台灣電影在其中鶴立雞群呢?
台灣青春電影其中一個特點是純粹,不會有加入太多無厘頭的搞笑又或是科幻的元素。賣的就是單純的青春回憶,而這種回憶對很多人而言都有感鳴感,而且是誇地域的共鳴,故此才可以在兩岸三地都獲得成功。
《那些年》柯震東的淘氣,在校園的各式搗蛋不請在哪個國家都會出現。《我的少女時代》中展現了對抗校規與強權的勇氣,學生時總會覺得一些校規很白痴吧!甚至一些細微處,如玩滾軸溜冰這些小事情,都是一代人的回憶。
善於真摯地表達老土劇情
其實,這些台灣校園電影的故事情節很多都很老土,不會令人感到很驚喜,《那些年》柯景騰與沈佳宜從歡喜冤家到互相欣賞,從熱戀到爭執分手,一切都似乎很套路。但它似乎總有種魔力令你感動,因為你從中看到自己。
只有年青時才可以奮不顧身地去喜歡一個人,才可以付出那麼多去追一個人,柯景騰是個大傻瓜,然而很多人也當個大傻瓜。初戀總是最美好,但又有多少可以走到尾?
最後新娘結婚,新郎不是我的遺憾又有多少人感同身受?年輕人在其中可以找到正在經歷的情節,成年人於內里亦可以找到回憶甚至遺憾。
同樣地,《等一個人咖啡》道出了默默守候,最好的人可能就在身邊,但自己可能錯過了。《我的少女時代》中一時意氣的遺憾。這些劇情都很老土,沒有看過電影單看故事的劇情或對白,應該會打冷震。然而,台灣人總能把這些老土的劇情真摯地表達出來。
台灣用於起用新人及宣傳
這或許與台灣電影業界非常勇於起用新人有關,柯震東、陳妍希、宋芸樺、布魯斯、張立昂、王大陸等都是當時的電影界新人,頂多有演過電視劇,但對絕大多數人而言都是陌生的面孔。
他們未必有最完美的演技,但新面孔能讓青春校園電影更有說服力,角色不由成名演員拍攝,更有代入感及親和力。相對之下,有些電影講求卡士,沒有一定的知名演員投資公司總是放不下心,宣傳力度亦會弱很多。風氣上,台灣對新人明顯友善得多。
主題曲出色與電影相得益彰
另外,台灣校園電影之所以成功,其中一個功不可沒的元素必然是它的主題曲。《那些年》、《小幸運》、《等一個人》、《缺口》等,每首主題曲或插曲好聽之餘更與電影完美配合。
譬如《那些年》這首歌,如果沒看過電影其實只是首普通的流行曲,但歌詞「今天男孩要赴女孩最後的約」「回到教室座位前後/故意討你溫柔的罵」、「那些年錯過的大雨/那些年錯過的愛情」等等,都能令人想起電影的畫面,相得益彰。
《小幸運》的歌詞又令人想起林真心與徐太宇的錯過。這些緊扣而好聽的歌曲,都為電影大加分甚至引起一定話題性。
另外,台灣或一些西方國家在學校有較大的自由度,可以呈現更有趣而普遍人有共鳴的話題。同樣在學生壓力較大的日本及韓國都有類似情況,這些國家的校園青春電影是相對較少,即使有亦比較多發生在大專、大學,又或是比較偏向負面。國家或地區風氣對孕育某種文化有很大影響,台灣校園青春是其中一個應運而生的題材。
近日上映的台灣電影《帶我去月球》再度吃這股校園風,但聲勢明顯不及前幾部,原因可能是因為《帶我去月球》進一步在地化,電影開宗明義紀念張雨生,又可能是宋芸樺第3次演這類角色,觀眾有點膩了。亦也許是台灣校園青春電影已太多,之前又太好,無以為繼。無論如何,到底它能否再次成功呢?我們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