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有很多電影是說廣東話的,外省人聽不懂,那廣東話電影怎麼傳播啊為什麼不使用國語啊
我是廣東人,覺得粵語的電影之所以能夠廣泛的流傳是和香港電影的發展密切相關的。而且廣東人口比較多,即使在潮汕地區也基本能夠聽懂粵語。廣東話是一種地域文化,有些電影只有通過廣東話這種很本土的語言才能表現它的意蘊,比如說前陣子上映的《麥兜響當當》,像我還有很多人從一開始都是期待粵語版的,因為麥兜就是香港的,香港就是講粵語的。要讓麥兜講國語在我們看來似乎就遜色了。而且電影也是有字幕的,所以個人覺得傳播倒不是個問題。至於什麼時候會出潮汕話貨客家話為主的電影,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只能看有沒有優秀的題材這些。其實汕頭最近幾年也有推出潮汕話的情景短劇《瘄邊頭尾》,但我一般都不看的覺得實在是不敢恭維。如果單單以潮汕話為噱頭而本身沒有好的劇情好的演繹的話我覺得那還是不要做了。
⑵ 在一些片子裡面。為什麼廣東人說粵語或者是廣東普通話都要打上繁體中文呢
那要看你是看香港那邊的片子,還是廣東本地這些的片子。廣東這邊的還是簡體文字。香港那邊的片子繁體文字。因為香港那邊是用繁體中文的
⑶ 大家到戲院看港片有粵語嗎
據我所知香港電影在廣東電影院上映用的都是粵語,例如《使徒行者》、《澳門風雲3》都是播的粵語,理由很簡單,在廣東用粵語上映有親切感,就連不是香港電影的《大聖歸來》當年在香港上映時也播的是粵語版。不過其他省就是國語版,我在網上見過《使徒行者》的粉絲說在南京很難找粵語版。
因為現在大部分的港產片都是合拍片,所以電影本身就有國粵語兩個版本,只有粵語地區是用粵語,其它地區用的都是國語。如果你所在地區不是粵語地區,播不播粵語要看戲院的決定。
⑷ 廣東哪幾個城市會放映粵語電影
不是那幾個城市,看什麼院線了,粵語受眾不大,一些民營的小電影院或許有
⑸ 廣東人是不是一般聽不懂普通話他們平時看電影看電視劇是不是都是粵語的較多
當然能聽懂了`= =從1年級就開始學普通話的啊。
⑹ 為何廣東人平時都喜歡說粵語啊
兄弟不用郁悶,和香港不同,你在廣東跟人說普通話,別人一定是用普通話回你的,所以不用感到郁悶。至於為什麼廣東人喜歡用粵語,其實是因為粵語屬於一種方言,因為整個環境從小就使用粵語交流的緣故,家庭、學校、同學、朋友之間啊都是說粵語,很自然的就習慣了而已,就像中國孩子在外國長大的話,那麼他首先學會的也是英語,這是自小環境形成的。
兄弟你不用郁悶,廣東不會像香港,我是廣州人,以我對廣州大環境的了解,極大部分人只要一聽到對方是說普通話的,也會馬上接普通話,因為對於廣東人來說,這是一種方言,普通話才是國際語言。只是,對於沒有從小接觸的人來說,粵語的學習難度很高很高,基礎就有9個音調,也因為這樣漸漸的也就成為了一種外語一般的存在,但它的本質其實跟潮汕語、湖南語、四川語等等方言是一樣的,也是中國的其中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
⑺ 為什麼港片在大陸上院線,只有廣東才有粵語版的,其他省都是國語。
就跟有些外國電影會配音成國語有些則原音一樣道理,在香港看外國電影有些也會翻成粵語,在廣東看港片因為大部分廣東地區都聽得懂香港的粵語所以無需用國語配音。而其他省普遍較少用粵語所以用國語配音。
⑻ 隨著普通話普及,廣東年輕人還會說粵語嗎
這事情要視情況而定,如果說是一直居住在廣東的話肯定是會說粵語的,如果說常年居住在外地那麼就有可能會將粵語淡忘。
1、粵語在廣東是另一種普通話。去過廣東的人都知道在廣東的公交車上一般用普通話播報之後會用粵語再進行一次播報,從這里就可以看得出來,廣東的粵語是多麼的重要,而且廣東人大多數都是選擇說粵語的,如果遇到外地人先給你來一句粵語,看你聽不懂之後他們才會用蹩腳的普通話與你繼續交流。
綜上所述,大多數的廣東人都是會說粵語的,只有一少部分背井離鄉的才會將這個語種淡忘,粵語的普適性非常高,因此學好粵語在廣東那邊應該是玩得非常開的。
⑼ 為什麼很多電影都用廣東話配音
港產粵語電視劇和電影非常多,港產粵語片在國外銷量很大,覆蓋東南亞及歐美有華僑的國家。
香港譯制粵語配音外國片質量極高。如有部美國牛仔片《獨行俠決斗地獄門》。對話之精彩簡直是量身訂造一樣。反之,像周星馳,曾志偉等香港明星大片普通話配音和原片大為遜色(走味)。
⑽ 在廣東居住五年的人,怎麼聽不懂粵語,也不會說粵語
小時候,受粵語影視和粵語音樂影響,覺得能說粵語是一件很時髦的事情。村裡那些從廣東務工回來的人,時不時的冒出一兩句粵語,甚是有趣,心想以後要是去廣東,可能自己就會掌握粵語。
綜合因素下,學粵語這件事情,似乎顯得不是剛需。對於那些會粵語的非廣東人,我依舊會報以羨慕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