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這部越戰電影叫什麼名
天與地
[編輯本段]劇情梗概
奧蘭弗·斯通「越戰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描寫一個越南少女在戰爭中充滿坎坷的命運以及她後來跟隨丈夫到美國之後的奮斗,根據真實人物自傳拍成。
1949年黎里出生於越南一個小鄉村,家景雖然清貧,但一家人生活得很美滿幸福。黎里有著純真幸福的童年和少年,但隨著越戰的爆發,將這一切都給輾碎了。
在越戰期間,黎里的村子在南部政府軍和北部越共的夾縫中生存,黎里因為被政府軍懷疑支持越共而遭到逮捕遭到了非人的虐待,但是黎里頑強的生存了下來。因為黎里的母親用錢賄賂政府軍官贖出了黎里,而被越共懷疑黎里是叛徒,出賣了越共,隨後越共要槍決黎里,在叩響扳機的時候,劊子手強奸了黎里,黎里獲得了自由。黎里無法在村子裡住下去了,跟隨母親到一富商家中當傭人,期間因愛上了主人並懷孕而被女主人趕走,黎里後來到西貢投靠姐姐,但又因忍受不了姐姐那種墮落的生活方式而獨自生活並產下一男孩。堅毅而又倔強的麗麗沒有屈服於接二連三的挫折,反而更堅強地面對生活,黎里每天靠著在美軍軍營周圍販賣私煙毒品微薄的收入獨自撫養孩子,過著艱苦的生活。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麗麗認識了美國軍人詹姆斯,詹姆斯對麗麗一見鍾情,麗麗也被詹姆斯的真誠所感動而接受了對方,兩人真心相愛,而且還生下了兩個兒子。在越共佔領全境前夕,詹姆斯及時將麗麗和三個孩子救出,並回到了美國,一起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麗麗在美國期間很快便適應和融入了當地的社會,找到了工作,回國後的詹姆斯因日漸抵受不住工作和精神上的壓力而經常和黎里發生爭執,兩個人之間逐漸出現了摩擦,最終導致2人離婚,黎里受到和尚的指導,體會到了什麼才是幸福,想要於詹姆斯復婚,詹姆斯感動的留下了熱淚,但最終還是自殺了,剩下黎里獨自撫養著孩子。
1986年,黎里帶著三個兒子重返故里探望戰爭中倖存的母親和哥嫂。但故鄉已時過境遷,物是人非。面對這一切,不禁令歷經挫折、飽受風霜的麗麗感概萬千。
影片描寫一名越南的鄉下少女在戰爭期間掙扎求生,後來跟一名美國軍官發生愛情,並跟他回到美國定居。最終她憑自己的力量在美國建立事業,並且在越南開放之後回到故鄉去幫助家人。
② 經典戰爭大片,旋轉火炮360度無死角攻擊,火力強悍震撼至極,這部電影叫啥名字
先給你推薦50度戰爭大片
目錄
1.現代啟示錄
2.西線無戰事
3.拯救大兵瑞恩
4.辛德勒名單
5.鋼琴家
6.無恥混蛋
7.美麗人生
8.帝國的毀滅
9.鬼子來了
10.野戰排
11.桂河大橋
12.鐵血將軍巴頓
13.最長的一日
14.十二金剛
15.亂世忠魂
16.約克軍曹
17.大逃亡
18.戰艦波將金號
19.從海底出擊
20.獵鹿人
21.全金屬外殼
22.硫磺島來信
23.遙遠的橋
24.納瓦隆大炮
25.羅馬不設防
26.中途島之戰
27.東京上空三十秒
28.戰地軍魂
29.細細的紅線
30.虎!虎!虎!
31.黑鷹墜落
32.不列顛之戰
33.百戰英雄
34.呼吸
35.盧安達飯店
36.太極旗飄揚
37.沙漠之狐
38.光榮之路
39.翼
40.戰場
41.麥克阿瑟傳
42.豬排山
43.戰地之花
44.血染雪山堡
45.沙漠之鼠
46.碧血藍勛
47.坦克大決戰
48.叛艦凱恩號
49.反攻班丹島
50.戰斗列車
③ 影片開頭就是火箭炮發射的越戰片是哪一部電影
影片它的開頭就是火箭炮發射它的越戰片,這也是一部非常精彩的APP電影了,我們大家還是非常喜歡關注的,然後給大家帶來更多的精彩現在的。
④ 求一部越戰電影的名字~~!!
美國電影:天與地(1993)
基本信息
更多中文片名:天地更多外文片名:Heaven&EarthEntrecieletterre.....(France)影片類型:動作/劇情/戰爭/傳記片長:140min國家/地區:法國美國對白語言:英語越南語色彩:彩色混音:杜比數碼環繞聲DTS級別:Australia:MFinland:K-16Germany:16Iceland:16Norway:15Sweden:15UK:15USA:RCanada:RCanada:13+Singapore:NC-16
演職員表
導演:奧利弗·斯通OliverStone編劇:LeLyHayslip.....()andJayWurts.....()LeLyHayslip.....(bookChildofWar,WomanofPeace)andJamesHayslip.....(bookChildofWar,WomanofPeace)奧利弗·斯通OliverStone.....(screenplay)演員:湯米·李·瓊斯TommyLeeJones.....SteveButlerHaingS.Ngor.....PapaBussaroSanruck.....LeLy(Age5)SupakPititam.....BuddhistMonk陳沖JoanChen.....MamaThuanK.Nguyen.....UncleLucHiepThiLe.....LeLyLanNguyenCalderon.....BaThuanLe.....Kim達斯汀·阮DustinNguyen.....SauMaiLeHo.....HaiVinhDang.....BonKhiemThai.....BrotherInLawLiemWhatley.....VietCongCaptainMichelleVynhLe.....VietCongCadreWomanTuanTran.....RapistAronStarrat.....HelicopterSoldierPeterDuong.....RepublicanColonelHieuVanVu.....Teacher菲爾·尼爾森PhilNeilson.....MarineinHelicopter李名煬MichaelLee.....KyLaWizardThanhVo.....GrenadeGirlGeorgeRoarke.....U.S.AdvisorMichaelPaulChan.....InterrogatorDaveCooper.....BaldOnlookerIreneNg.....TortureGirl#1Thuc-HanhTran.....TortureGirl#2VuAnhPhan.....SnakemanMaiLe.....Steward鄔君梅VivianWu.....MadameLienLongNguyen.....AnhTermSaefam.....HerbalistStephenPolk.....G.I.#1KeithSmith.....G.I.#2BradRea.....G.I.#3TranHuy.....DanangCopRobertJohnBurke.....G.I.Paul蒂姆·金尼TimGuinee.....YoungSergeant(asTimothyGuinee)YeungYongDumda.....Jimmy(Age1)TimothyCarhart.....BigMikeKevinGallagher.....TallMarineBrianHelmick.....ShortMarineCatherineAi.....BarGirlSomsakHormsombat.....SicloDriverNuttikit.....Jimmy(Age3)DonHoJr......Tommy(Age2)PhuongHuuLe.....Jimmy(Age6)DaleDye.....LarryScottBarkwill..........Bernice黛比·雷諾斯DebbieReynolds.....EugeniaJenniferLowSauer.....SupermarketShopper#1GinaSheriTavizon.....SupermarketShopper#2ChitraF.Mojta.....SupermarketCheck-outGirl(asChitraMojta)AnnieMcEnroe.....DinnerGuest#1MarianneMuellerleile.....DinnerGuest#2MarshallBell.....DinnerGuest#3LeLyHayslip.....JewelryBrokerHuynhCaoNguyen.....LandlordWillieNark-Orn.....Tommy(Age5)LesterGopaoco.....Jimmy(Age8)TobyVu.....Alan(Age2)AndyReeder.....Alan(Age4)DoanChauMau.....CaliforniaMonk(asChauMaoDoan)VivienStraus.....Neighbor'sWifeMaiNguyen.....CaliforniaWizardMelindaRenna.....PoliceWomanRobertMarshall.....Detective(asRobertF.Marshall)TaiThai.....Jimmy(Age20)TomNamLy.....Tommy(Age15)NoëlJohnHoward.....Alan,Age2(uncredited)KathlynePham.....GhostWife(uncredited)SeanStone.....(uncredited)製作人:RisaBramonGarcia.....associateprocerA.KitmanHo.....procer馬里奧·凱薩MarioKassar.....executiveprocerRobertKline.....procerArnonMilchan.....procerChristinaRodgers..........associateprocer奧利弗·斯通OliverStone.....procerClaytonTownsend.....co-procer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Canal+[法國]IxtlanCorporation[美國]RegencyEnterprises[美國]發行公司:華納兄弟公司WarnerBros.[美國]其它公司:M/SBillingsPublicityLtd.[美國].....publicityNBCNewsArchives[美國].....courtesy:"TomorrowShow"PacificTitle[美國].....[泰國].....specialthanks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澳大利亞Australia1993年1月20日美國USA1993年12月25日法國France1994年1月19日荷蘭Netherlands1994年1月20日德國Germany1994年1月27日芬蘭Finland1994年1月28日瑞典Sweden1994年1月28日
劇情梗概
奧蘭弗·斯通「越戰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描寫一個越南少女在戰爭中充滿坎坷的命運以及她後來跟隨丈夫到美國之後的奮斗,根據真實人物自傳拍成。1949年黎里出生於越南一個小鄉村,家景雖然清貧,但一家人生活得很美滿幸福。黎里有著純真幸福的童年和少年,但隨著越戰的爆發,將這一切都給輾碎了。在越戰期間,黎里的村子在南部政府軍和北部越共的夾縫中生存,黎里因為被政府軍懷疑支持越共而遭到逮捕遭到了非人的虐待,但是黎里頑強的生存了下來。因為黎里的母親用錢賄賂政府軍官贖出了黎里,而被越共懷疑黎里是叛徒,出賣了越共,隨後越共要槍決黎里,在叩響扳機的時候,劊子手強奸了黎里,黎里獲得了自由。黎里無法在村子裡住下去了,跟隨母親到一富商家中當傭人,期間因愛上了主人並懷孕而被女主人趕走,黎里後來到西貢投靠姐姐,但又因忍受不了姐姐那種墮落的生活方式而獨自生活並產下一男孩。堅毅而又倔強的麗麗沒有屈服於接二連三的挫折,反而更堅強地面對生活,黎里每天靠著在美軍軍營周圍販賣私煙毒品微薄的收入獨自撫養孩子,過著艱苦的生活。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麗麗認識了美國軍人詹姆斯,詹姆斯對麗麗一見鍾情,麗麗也被詹姆斯的真誠所感動而接受了對方,兩人真心相愛,而且還生下了兩個兒子。在越共佔領全境前夕,詹姆斯及時將麗麗和三個孩子救出,並回到了美國,一起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麗麗在美國期間很快便適應和融入了當地的社會,找到了工作,回國後的詹姆斯因日漸抵受不住工作和精神上的壓力而經常和黎里發生爭執,兩個人之間逐漸出現了摩擦,最終導致2人離婚,黎里受到和尚的指導,體會到了什麼才是幸福,想要於詹姆斯復婚,詹姆斯感動的留下了熱淚,但最終還是自殺了,剩下黎里獨自撫養著孩子。1986年,黎里帶著三個兒子重返故里探望戰爭中倖存的母親和哥嫂。但故鄉已時過境遷,物是人非。面對這一切,不禁令歷經挫折、飽受風霜的麗麗感概萬千。影片描寫一名越南的鄉下少女在戰爭期間掙扎求生,後來跟一名美國軍官發生愛情,並跟他回到美國定居。最終她憑自己的力量在美國建立事業,並且在越南開放之後回到故鄉去幫助家人。
幕後製作
此為斯通越南三部曲的完結篇,從前兩部作品的西方男性觀點改為東方女性觀點。新人姚志麗首挑大樑有驚世駭俗的演出。優美的農村攝影(外景地是泰國)和
喜多郎動聽的配樂亦增加了本片的可觀性。就出發點而言,前兩部是從美國人的觀點來看越戰,主角都充滿憤怒情緒,此部則從越南人的觀點看問題,態度比較溫暖和寬容。影片野心太大,有時像脫韁的野馬,難以駕馭。導演奧利弗·斯通曾經因《野戰排》和《生於七月四日》兩部越戰影片兩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他的《天與地》是根據美籍越南人萊,莉·海斯利布的自傳《當天與地互換位置時》和《戰爭之子,和平之母》改編,這不是一部戰爭片,而是一部傳記片。是一部以一個女人的大半生作為主線的影片,此片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片子。導演的鏡頭給人一種大氣之感,特別是片子中多處運用全景式的拍攝手法,俯瞰整個世界,介於天與地之間渾然磅礴,把原有的粗糙和美國式的敘事風格都淡化了,顯出某種畫面的質感。奧里弗·斯通將《天與地》獻給他的母親——似乎為了償還他以往的作品缺乏對子女對父母的尊重而欠下債――在他們之中母權的聲音聽起來令人窘迫。萊莉的母親樹立了堅韌的榜樣,而且拯救了女兒的生命。她在千鈞一發之際,奇跡般的逃出了虎口。在影片中母親對女兒最後告別祝福使故事發展到高潮……越南中部一個盛產稻米的村落,馮家生了個叫黎里的女孩,她和其他當地人一樣,以父為天以母為地,過著再平等不過的日子。但從幼年起,她便開始經歷戰爭的摧殘和生活的魔難。她沒有料到,命運安排她顛沛流離到了一個叫美國的地方。她更沒有料到的是,把她領到這里來的史蒂爾.巴特勒少校,一改在越南時的溫情體貼,變成了完全不一樣的人...影片根據黎里女士的自傳改編。導演在此之前已有《野戰排》和《生於七月四日》兩部越戰題材的作品問世。很多人擔心這第三部會是畫蛇添足之作,而導演本人則想證明:三部影片將是首尾相連彼此呼應的整體。
⑤ 黑幫狙擊手用了3米大炮的電影叫啥名
求一部電影名,裡面有女阻擊手,男阻擊手叫布蘭登... 求一部電影名,裡面有女阻擊手,男阻擊手叫布蘭登 展開
滿意答案
zrbcvlnir
LV12
2016-12-24
狙擊手:幽靈射手 (2016)
導演: 唐·邁克爾·保羅
主演: 丹尼斯·海斯伯特 / 斯蒂芬妮·沃格特 / 尼克·戈麥斯 / 查德·科林斯
類型: 劇情 / 動作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6-08-02(美國)
片長: 99分鍾
劇情簡介
精英狙擊手布蘭登·貝克特和理查德·米勒負責保護一個重要目標。在與敵人戰斗時被未知目標射擊,誰知道了他們的確切位置? 誰與敵人有聯系?誰與敵人達成了秘密的交易? 誰是幕後黑手?z1191543015
關注
我來答有獎勵
寫回答有獎勵查看全部17個回答
z1191543015
2012-01-05
關注
《勇闖奪命島》 尼古拉斯凱奇主演
身經百戰,獲得多枚獎章的海軍陸戰隊准將漢默帶領部下劫走了15枚新式的VX毒氣彈。隨後他們控制了阿卡拉島。這里原是一個監獄,現在成了旅遊地。在島的遊客全部成了人質。漢默准將憑毒氣彈和人質向國家要1億美元,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海軍陸戰隊員陣亡士兵作賠償金。 得知漢默將軍發動叛變後,聯邦調查局局長吉姆·沃麥克與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及政府要員最終決定派突擊隊上島。但是阿卡拉監獄防守監視十分嚴密,被稱為「惡魔島」,從來沒有人越獄成功,因此突擊隊根本無從進入阿卡拉監獄。在國家絕密檔案中,卻有一個老英國特工梅森曾成功逃出阿卡拉的,只有他才能完成這次任務。梅森與化學專家史丹利·古斯比會同執行這次突襲任務的突擊隊員成功地從地下隧道進入了阿卡拉監獄。...
⑥ 求一部越戰的電影名字
越戰主題電影列表
1960年代
殺死一個男人(To Kill A Man,1964年)
動亂的越南(動亂のベトナム,1965年,日本)
越南前線(1965年,越南)
遠離越南(Far from Vietnam Loin Viet-nam,1967年,法國)
綠扁帽(The Green Berets,1968年)
這就是越戰(これがベトナム戦爭だ!1968年,日本)
直面戰爭(A Face of War,1968年)
1970年代
昨日重現(Chained to Yesterday,1972年)
歡迎你回來,孩子(Welcome Home Soldier Boys,1972年)
心靈與智慧(Hearts and Minds,1974年)
越戰殘酷史(ベトナム戦爭殘虐史,1975年,日本)
英雄(Heroes,1977年)
晴天霹靂(Rolling Thunder,1977年)
返鄉(Coming Home,1978年)
越戰突擊隊(Go Tell the Spartans,1978年)
狼人部隊(Dog Soldiers,1978年)
獵鹿人(The Deer Hunter,1978年)
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1979年)
男人戰場(The Odd Angry Shot,1979年,澳洲)
1980年代
無人的荒野(1980年,越南)
別哭,這只是打雷(Don't Cry, It's Only Thunder,1981年)
第一滴血(First Blood,1982年)
長驅直入(Uncommon Valor,1983年)
北極光(Streamers,1983年)
越戰先鋒(Missing in Action,1984年)
鳥人(Birdy,1984年)
殺戮戰場(Raiders of the Doomed Kingdom,1985年,香港)
Strike Commando,1986年,義大利
前進高棉(Platoon,1986年)
漢堡高地(Hamburger Hill,1987年)
金甲部隊(Full Metal Jacket,1987年)
早安越南(Good Morning Vietnam,1987年)
西貢(Saigon,1987年)
西貢突擊隊(Saigon Commandos,1987年)
越南家書(Dear America:Letters Home From Vietnam,1987年)
石花園(Gardens of Stone,1987年)
霹靂神兵(Tour of Duty,1987年)
幽幻戰士(Phantom Soldiers,1987年,義大利)
血色戰報(84 Charlie Mopic,1988年)
金甲部隊(The siege of firebase Gloria,1988年)
再見越南(Braddock,1988年,義大利)
野狼呼叫21(Bat*21,1988年)
血灑高棉(Platoon Leader,1988年)
生於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1989年)
越戰創傷(Casualties of War,1989年)
1990年代
突擊戰士(Flight of the Intruder,1990年)
異世浮生(Jacob's Ladder,1990年)
雷霆戰將(Last Stand at Lang Mei Eye of the Eagle,1990年)
白色戰爭(White Badge,1992年,韓國)
天與地(Heaven & Earth,1993年)
阿甘正傳(Forrest Gump,1994年)
越南的小達(ベトナムのダーちゃん,1994年,日本)
飛象計劃(Operation Dumbo Drop,1995年)
家中的戰爭(The War at Home,1996年)
牆(The Wall,1998年)
2000年代
猛虎營(Tigerland,2000年)
沉靜的美國人 (The Quiet American,2002年)
勇士們 (We Were Soldiers,2002年)
雷霆喪星 (Tropic Thunder,2008年)
⑦ 越南戰爭電影名字
細細的紅線目錄[隱藏]
基本信息
演職員表
製作發行
上映日期
劇情介紹
精彩評論
幕後製作
精彩對白
經典片段
穿幫鏡頭
精彩劇照 基本信息
演職員表
製作發行
上映日期
劇情介紹
精彩評論
幕後製作
精彩對白
經典片段穿幫鏡頭精彩劇照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
細細的紅線
原片名
The Thin Red Line
更多中文片名
紅色警戒
狂林戰曲
紅色警戒線
細紅線
更多外文片名
Mince ligne rouge, La .....(Canada: French title)
影片類型
動作 / 劇情 / 戰爭
片長
170 min
國家/地區
美國 加拿大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評級
Rated R for realistic war violence and language.
級別
Singapore:PG Australia:M Germany:16 Norway:15 Sweden:15 UK:15 France:U Spain:13 USA:R Hong Kong:IIB Netherlands:16 Argentina:16 Finland:K-14 Portugal:M/16 Canada:14A Switzerland:16 Hungary:16 South Korea:12 Belgium:KT
製作成本
$52,000,000 (estimated)
拍攝日期
1997年6月23日 - 1997年11月
製作日期
1997年6月 -
攝影機
Arriflex Cameras
攝制格式
35 mm (Kodak 5248 and 5279)
洗印格式
35 mm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泰倫斯·馬力克 Terrence Malick
編劇 Writer
泰倫斯·馬力克 Terrence Malick .....(screenplay)
詹姆斯·瓊斯 James Jones .....(novel)
演員 Actor
本·卓別林 Ben Chaplin .....Private Jack Bell
喬治·克魯尼 George Clooney .....Captain Charles Bosche
西恩·潘 Sean Penn .....First Sergeant Edward Welsh
約翰·特拉沃塔 John Travolta .....Brigadier General Quintard
亞德里安·布洛迪 Adrien Brody .....Corporal Fife
詹姆斯·卡維澤 James Caviezel .....Private Witt (as Jim Caviezel)
尼克·諾爾蒂 Nick Nolte .....Lieutenant Colonel Gordon Tall
約翰·C·賴利 John C. Reilly .....Sergeant Storm
約翰·庫薩克 John Cusack .....Captain John Gaff
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 .....Sergeant Keck
托馬斯·簡 Thomas Jane .....Private Ash (as Tom Jane)
伊萊亞斯·科泰斯 Elias Koteas .....Captain James 'Bugger' Staros
傑瑞德·萊托 Jared Leto .....Second Lieutenant Whyte
約翰·薩維奇 John Savage .....Sergeant McCron
蒂姆·布雷克·尼爾森 Tim Blake Nelson .....Private Tills
達什·米霍克 Dash Mihok .....Private First Class Doll
光石研 Ken Mitsuishi .....Japanese Officer #1
米蘭達·奧圖 Miranda Otto .....Marty Bell
米基·洛克 Mickey Rourke .....Soldier (scenes deleted)
水上龍士 Ryushi Mizukami .....Japanese Private #4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版本一
本片是一部描述美國在1942年到1943年瓜達康納爾島(Guadalcanal)戰役期間一個名為「查理斯火炮連」的戰爭故事。在這次大規模的瓜達康納爾島戰役中,查爾斯連隊因設法要從日本人手中奪回名為210號的陣地,全連從登陸開始到持續數月精疲力盡的廝殺與流血,從叢林中巡邏偵察到夜宿野地和傷躺醫院,一直到生存者最後的離去,皆被深刻且真實地在片中描繪出來。
版本二
《細細的紅線》根據美國作家詹姆斯·瓊斯的同名小說改編。1942年,位於南太平洋上的瓜達康納爾群島風光如畫。美軍士兵在島上登陸,希望能從日本侵略軍手中將它收回。美軍和日軍在這個小島上展開了大規模的戰役,搶奪被日軍控制的210陣地的艱巨任務落在了「查理步兵連」的頭上。為此,上尉斯塔羅和下達命令的中校塔爾發生了爭執。塔爾認為諸位戰士應該奮勇向前,將平時訓練的技能都展現出來,而斯塔羅則認為在塔爾的勃勃野心驅使下,全連的士兵將走上一條不歸之路。可是,斯塔羅最後被解除了職務,眾位士兵仍然必須投入這場國家參加的「正義戰爭」。在長達數月的血腥戰役中,步兵連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從危機四伏的夜間偵察到艱苦卓絕的露宿野外,從陣地上遭遇的槍林彈雨到生還後醫院里承受的心靈創痛,戰爭中的一切都不可避免的落到他們頭上。
[編輯本段]精彩評論
Every man fights his own war.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這部獲柏林金熊獎的作品跟《拯救大兵瑞恩》同年推出,但風格迥異。隱居20年的導演馬利克復出,透過一場勝得艱苦的戰役,對「戰爭」與「死亡」發出天問式的疑惑。全片節奏緩慢,頭十分鍾甚至安詳得有如南太平洋的風光片,在攝影與配樂均十分精緻的氣氛下,只見美軍逃兵威特或是跟土著小孩戲水,或是呆立在海邊喃喃著文藝氣息濃厚的內心獨白。直至查爾斯上士把他捉回查爾斯火炮連,並出發前往瓜達康納爾島展開一場攻堅行動,從日軍佔領的山頭將陣地奪回。這一個多小時的戰役是全片令人看得最興奮的精華。導演在此展現出他駕馭鏡頭的非凡功力,利用漫山遍野的長草和鬼魅般出現的日軍,將戰爭中的荒謬恐怖感表現得淋漓盡致。這可能是最意識流的戰爭片,戰爭情節只是為戰士提供了精神恍惚的借口,散文詩般的畫面彷佛是面臨死神前的「走神」。影片用了太多大明星,但真正的明星卻是導演的奇特手法。這與其說是戰爭片,不如說是戰爭印象片。該故事曾於1964年搬上銀幕。
[編輯本段]精彩對白
Lt. Col. Gordon Tall: It's never necessary to tell me that you think I'm right. We'll just... assume it.
Lt. Col. Gordon Tall: 沒有必要告訴我你認為我是正確的。我們將會...認定是這樣。
--------------------------------------------------------------------------------
Japanese Soldier: Are you righteous? Kind? Does your confidence lie in this? Are you loved by all? Know that I was, too. Do you imagine your suffering will be any less because you loved goodness and truth?
Japanese Soldier: 你很正直嗎?善良嗎?是你的自信心建立在上面嗎?你被所有人喜歡嗎?知道我原來也是那樣。你會幻想因為你熱愛仁慈和真理,你就會免於遭受痛苦嗎?
--------------------------------------------------------------------------------
First Sgt. Edward Welsh: There's not some other world out there where everything's gonna be okay. There's just this one, just this rock.
First Sgt. Edward Welsh:除了世上每一件事情都很好,這個世界就再也沒有別的了。只有一樣東西,就像這塊岩石。
--------------------------------------------------------------------------------
Capt. James 'Bugger' Staros: I've lived with these men, sir, for two and a half years and I will not order them all to their deaths.
Capt. James 'Bugger' Staros:我已經和這些人住在一起兩年半的時間,長官,而我不會命令他們去送死。
--------------------------------------------------------------------------------
First Sgt. Edward Welsh: I might be your best friend, and you don't even know it.
First Sgt. Edward Welsh:我本可以是你最好的朋友,可是你從來都不知道。
[編輯本段]經典片段
《細細的紅線》是最近在美國上映的又一部以「二戰」為題材的影片,影片由美國頗具傳奇色彩的著名導演泰倫斯-馬立克導演。
1978年, 馬立克拍完影片《天堂的日子》(DAYS OF HEAVEN)後宣布息影,沒想到他這一息就是二十年。影片《細細的紅線》就是他二十年後的復出之作。早在這部影片拍竣之前,就有許多影評人把它視為能同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競爭1999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熱門影片,雖然因為眾多原因,尤其是影片主題的深刻近於深奧,致使影片上映後的票房並不如早前預測的理想,但無論是看過此片的觀眾,還是業內人士,都把它視為一部優秀的二戰影片;影片中所表現的關於」戰爭與生命」的主題仍然引起了人們的共鳴。
南太平洋新幾內亞小島,氣候炎熱,但風景如畫。在新幾內小島上居住的土著居民至今還像祖輩一樣,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一成不變的生活。再次來到小島的斯塔德佇立於時而波濤洶涌、時而風平浪靜的海邊,禁不住心潮澎湃。誰能想到,這個美麗得如詩如畫的小島,曾經是戰火紛飛、血腥滿布的戰場呢?「這是一項危險的任務,所以我希望由你來帶隊,攻佔機場。」將軍的話似乎又響起在斯塔德的耳邊,而他的思緒彷彿又回到了那個不太久遠的年代,那個他曾經與之共存亡的船艙。而那時還年輕的他又是多麼的勇敢而無畏。「我會完成任務的。」聽到斯塔德響亮的回答,將軍不禁微微一笑。他雖然欣賞年輕人的豪情壯志,但他也知道,戰爭是殘酷的,而且遠比他們想像的殘酷。搶占島上機場的戰斗開始了,威武的戰艦滿載著海軍陸戰隊,在大海中乘鳳破浪,向前猛進,海軍陸戰隊的隊員們雖然臉上平靜地坐在船艙里,但他們心裡清楚,從踏人海島的第一天起,死神就將時常伴在他們的身邊。船艙內是一片難捱的寂靜,隊員們有的在閱讀家信,有的在默默地削著手中的木棍,也有的隊員靜靜地倚在船窗邊,仰望遠方的天空,也許這是最後一次享受生命中難得的寧靜了,生命在此時的平靜中顯得格外漫長而珍貴。「我妻子說我像一個魔鬼,她說我們這樣的人只懂得屠殺,於是她離開了我。」
突然,船艙內有人打破了沉默,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我並不怕死,但我無法忍受孤獨。」斯塔德循聲看去,說話的隊員竟是平日里大家都認為性格堅強的彼爾。人真是多變的動物,此時此刻,再堅強的人都會變得脆弱不堪,需要支持和撫慰。終於,搶灘登陸的時刻到了,一艘艘艦船載著海軍陸戰隊員們沖向危機四伏的小島。隊員們一踏上小島,便迅速分散前進,所有的人都小心謹慎,持槍行進,不敢有絲毫的鬆懈,但令人奇怪的是,隊員們竟然沒有遇到任何來自日軍的反抗。微風輕弗著過膝的雜草,掠過島上的叢林,似乎在向士兵們發問:「你們是誰——穿著軍裝的人?這兒,死亡就在你們的身邊,觸手可及,人類又算什麼呢?你們所謂的榮譽、仁慈、和平與殘醋此時此地又在何處呢?你們要知道,勇氣意味著什麼?」斯塔德搖搖頭,努力不去想這些怪誕的念頭,集中精力,向前進發。是啊,在這生死一發之際,自己腦子里怎麼會冒出如此紛繁復雜的想法。
海軍陸戰隊員們分成數隊繼續前進。一路上,士兵們不時看到劃叢中戰友們血肉模糊的屍體,戰爭的匆使得戰場都無法及時清理。很顯然,這兒曾發生過一場激烈的戰斗,誰知道自己不久會不會也陳屍戰場呢。平靜並沒有持續很久,海軍陸戰隊員們很快就與日軍在山腳旁相遇。日軍佔領小山的制高點,居高臨下,在堅固的暗堡中,以兇猛的人力,阻止了斯塔德的隊伍前進的步伐。「只有沖過去才會存活,」斯塔德大叫著,帶領士兵們進攻,試圖殺出一條血路。但山腰上日軍的兩挺機關槍噴灑著火舌,眼見身邊的戰友一個個倒下,斯塔德不得不讓士兵們暫時卧倒,隱身於草叢中。
「你們兩個,一左一右;分兩路前行。」斯塔德命令兩個士兵。上前探路。兩個隊員對望一眼,似乎是相互道別,又似乎是互相提醒,然後兩人分頭匍匐前進,剛爬了有十幾米,只聽到兩聲槍響,一度瑟瑟作響的草叢再也不見動靜,恢復了死一般的寂靜。雖然兩個戰友的屍體就在前方的不遠處,但現在,斯塔德只能聽任他們靜靜地躺在那兒。是的,這就是戰爭,沒有憐憫,只有死亡。在離他們靜伏的不遠處,一隻遭流彈擊中的小鳥跌落在地,它徒勞地在草叢中撲騰著雙翅,試圖再次飛上天空。但不久,振動的雙翅漸漸慢了下來,終於不再動彈。隊員們靜視著這一幕,似乎小鳥兒的一切在昭示著他們下一步的命運。「跟他們拼了。」脾氣暴躁的中士哈利受不了身邊這種難捱的死寂,跳起來准備與日軍一拚死活,可他剛露出身子,就響起一陣密集的槍聲,哈利全身抽動,重重地跌倒在地上。同伴們拚命將哈利拖回大石後面,檢查他的傷勢。「我不行了。」鮮血從哈利的腹部流了出來,「可能的話,把我放在草地上,蓋上國旗。」「別這樣說,你會好起來的。」斯塔德安慰他,雖然他也知道哈利的傷勢已經無可救葯。終於,哈利的全身不再顫抖。在死亡把一個個同伴帶走之後,海軍陸戰隊的士兵們好不容易向前挪了幾步。在不遠處,一個受傷的士兵正在痛苦地喊叫著,陣陣慘叫聲傳人同伴的耳中,讓大家為之傷痛卻又無可奈何。因為日軍的槍口正虎視眈眈地對著任何一個可能沖上去的士兵們。突然斯塔德躍起撲向受傷的隊員。在一陣密集的槍聲中,他來到受傷隊員的身旁。「我會帶你回去,跟我走。」受傷的隊員拒絕了斯塔德的要求,「不,你回去吧,不然,我們倆誰也別想離開。」看著負傷的同伴,斯塔德一咬牙,解下水壺與葯瓶,放在士兵的身邊,又回到自己隊伍中。不能再這樣盲目前進了,每前進一步,只會意味著死亡的大量增加。斯塔德想到這里,決定向將軍請求撤退。「將軍,我請求後退。等援軍趕到時,再向前沖。」「不行,給我繼續進攻,我命令你不得後退。」將軍聲音嚴厲。「可是,將軍,我這兒的傷亡隊員越來越多,這簡直是自殺行動。」斯塔德激動地喊著。「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難道你想上軍事法庭嗎?」將軍的語氣也隨之高亢起來。「我拒絕服從你的命令,將軍。」說完,斯塔德掛上電話,命令隊員們撤退。
隊伍返回的途中,許多受傷的士兵在呻吟著。兩個隊員抬下一個受傷的隊員,斯塔德看過去,那是一張多麼年輕稚嫩的臉啊。戰爭,這就是戰爭。看到這些,斯塔德更加堅信自己的決定是對的。出乎斯塔德的意料,將軍並沒有因此而責怪他。因為眼下重要的是如何攻下敵軍的目標。「我需要幾個人做先鋒,誰願意參加?」與其大隊人馬受阻,不如派小股部隊攻敵不備,將軍這樣想著。「我參加。」斯塔德首先報名。他想讓將軍知道,自己決定部隊後撤,絕不是貪生伯死,將軍贊許地向他點點頭。為數不多的幾個士兵在斯塔德的帶領下,組成敢死隊,悄悄向敵軍陣地潛行。憑借著天然的岩石做掩護,他們漸漸逼近敵軍的陣地。雙方相距是如此之近,斯塔德甚至可以通過望遠鏡看到日軍陣地里伸出的黑乎乎的槍口。看清敵人的方位後,斯塔德通過步話機向將軍報告了日軍機槍手的位置,炮彈准確地一顆接一顆地落在敵軍的暗堡上。眼見時機成熟,斯塔德大喝一聲,帶領土兵們沖出草叢,直逼日軍。突然遭到襲擊的日軍頓時驚慌失措,斯塔德終於以極少的代價擊潰了日軍,搶得了這個寶貴的制高點。
將軍隨後趕到,要求斯塔德乘勝追擊敵軍,一舉挫敗另一陣地的日軍。」可是,將軍,士兵們急需醫治......斯塔德的話被將軍打斷:「軍人不應有任何退縮,我們不能再等,身為軍人就應該堅持到底。」士氣大振的美軍一鼓作氣,連續攻佔了日軍的數個制高。然而,面對喊殺聲震天的戰場,斯塔德不禁有些茫然,難道這就是戰爭嗎?戰場上,有的日本兵全身抽搐著,有的傻笑著,在士兵間遊走;面對這一切,斯塔德彷彿聽到一個聲音在說:「這就是人類所追求的勝利嗎?不斷地屠殺只會使人類走向來亡,也許這便是人類一直苦苦追尋的現實。」穿行在滿布殺戮的戰場,斯塔德似乎成了一個與戰爭無關的局外人。戰斗對他來說已經失去了昔日的神聖與輝煌,雖然爭奪小島的戰斗最終以美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
「看看這些森林,」將軍注意到斯塔德情緒的變化,提醒地說,「你看到那些滕蔓了嗎?它們拚命地纏繞在大樹上,瘋狂地盤繞著大樹生長,汲取養分與陽光,這就是生命的原則,大自然永遠是殘酷的。」陣陣海風掀起海浪,沖刷著岸邊的礁石,發出陣陣巨響。一陣海風襲來,令長時間佇立於海邊的斯塔德禁不住渾身顫動,重新回到當今所處的世界。畢竟,這已經是多年前的往事了,如今的小島已不再有當年的血腥,和平早已回到這里,生命終究是美好的。
[編輯本段]穿幫鏡頭
·時代錯誤:在剛開始的村莊,可以在背景里看到一艘1980年之後才有的海軍船隻。
·時代錯誤:士兵使用的牙刷,至少是在1990年代以後才發明的。
·時代錯誤:在沙灘上面有一個現代的玻璃纖維的泡沫材料的沖浪板。
·時代錯誤:在一個閃回鏡頭中,士兵和他的女友握著手,可以在背景的窗外看到一些並不是1940年代的現代汽車。
·時代錯誤:在美國軍隊中,直到1960年代才開始出現「201檔案」作為參軍人員檔案。然而,在影片開始的時候,有兩名士兵使用到了這一術語,作為介紹他們服役記錄的信息。
⑧ 這部越戰電影叫什麼名字
<<我們曾是戰士>>
We Were Soldiers
首映:2002/3/1導演:
蘭道爾·華萊士Randall Wallace
主演:梅爾·吉布森 Mel Gibson
瑪德琳·斯托 Madeleine Stowe
山姆·艾略特 Sam Elliott
出品:派拉蒙影業公司
美軍第一騎兵師第七騎兵團第一營的450名戰士,在盲目的指揮下,竟毫不知情、毫無准備地降落在北越軍隊集結的中心區域。北越方面在降落地點周圍早已部署有2000以上的兵力,第一營的戰士不得不面對近5倍於自己的敵人。盡管他們背後擁有強大的遠程和空中火力支持,但是畢竟眾寡懸殊,一營的官兵不得不展開一場異常慘重的生存保命戰。
所幸,北越部隊的情報有限,指揮也十分謹慎,沒有抓住乘虛而入一舉殲滅整個營地的機會。經過兩天傷亡逾百人的戰斗之後,第一營終於可以脫離戰場,與前來解圍的第二營返回基地。但是,途中由於第二營營長缺乏經驗,竟然只為了審訊兩名戰俘,而命令叢林中已拖至500碼長的縱隊停止前進。以火力薄弱面撞上了北越方面的生力軍,在激戰中一營幾乎被一掃而空。
當時的第一營營長、指揮官哈若德·摩爾和記者約瑟芬·蓋爾威親身經歷並記錄了這場戰役。這也是美軍在越南戰場第一次重大傷亡,對美軍日後對越戰態度的改變起了極重大的影響。不過本片並沒有著力突出對越戰大環境背景的描寫,而是從一名名官兵的眼睛裡,透視出美國軍人經歷戰爭時表現出來的勇氣與精神。這是導演兼編劇蘭道爾·華萊士和主角梅爾·吉布森所擅長表現的英雄主義風格。直面死神的大無畏精神以及可歌可泣的軍營友情,將成為這部以真實事件改編的越戰影片的主題。
幕後:
湯姆·漢克斯曾經為了拍攝《荒島餘生》,蓄發及減肥18公斤,以使身材符合劇中流放者身份。無獨有偶,這次在《我們曾是戰士》的拍攝中,需要扮演穩重指揮官的梅爾·吉布森也不再使用特技化妝,而是猛食刻意增加近30磅體重,以便貼近劇本。如此犧牲猛男造型,對於一向以動作片為生的梅爾·吉布森可不尋常。
當然,梅爾·吉布森也出演過類似《男人百分百》(What Women Want)這樣的輕喜劇片並受到一些好評。但同時也不得不承認,動作明星要向演技派轉型,絕對不是一個輕松的過程。正如布魯斯·威利斯從《終極警探》(Die Hard)開始,經過了《低俗小說》(Pulp Fiction)的錘煉再到《靈異第六感》(The Sixth Sense),起伏跌宕了11年才獲得觀眾們對他演技的真正承認。動作明星要跳出自身形象的囿圄、追求藝術上的成就,必然要付出相當長的時間,相當大的代價。扮演《我們曾是戰士》的指揮官,這樣一個非常有發揮餘地的領導者角色,是一個將觀眾的注意力吸引到他的靈魂表現力上的契機。梅爾·吉布森如此刻意增肥,也可以看得出來他對此片的重視。確實,沒有幾個動作明星,真正甘願只作「動作」明星。
⑨ 求一部越戰電影的名字,應該是越戰的
全金屬彈殼
地區:美 國
導演:Stanley Kubrick
編劇:Gustav Hasford
類型:劇情
主演:亞當·鮑德溫
時長:116分鍾
上映:1987年
⑩ 有一部越戰片名字記不清,其中到最後越南土兵轉進炮彈殼躲雨,有誰知道片子名字
越南電影《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