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外星人的電影有哪些
Plan 9 from Outer Space,美國,1959 榮獲電影史上最愚蠢的電影頭銜之一 九號行星外層空間計劃 導演: 艾德·伍德 此片可謂西方cult片翹楚,榮獲電影史上最愚蠢的電影頭銜之一。說它爛到無與倫比無人能及,還真是一點不冤枉。在我認識的朋友圈裡,《九號行星外層空間計劃》快成了一個噱頭,就是用來考驗有誰能坐下來從頭看完。這個高難度的任務會令很多耐性十足的科幻迷都感到頭疼不已。在這部電影裡面,有僵屍有活死人還有有吸血鬼,太空服裝是用金屬箔片扎制的,宇宙飛船是用紙盤子疊的,還有能看得你直翻白眼的低級特效…… 主演: Gregory Walcott, Tom Keene 你簡直不敢相信,有人會蠢到把所有最糟糕的元素都放到同一部電影裡面去。當然如果你是個十足的cult迷,或者是搞電影專業的,或者乾脆想學習如何搞砸一部電影,那這片子也許會有趣的多。相信我一點都沒有誇張——《九號行星外層空間計劃》真的很爛,而真正令我好奇的是,爛的這么出名的片子,既能引發一些影迷無數的熱情,同時還會有一大群人連聽都沒聽說過……其實大家只要看過蒂姆·波頓導演,約翰尼·德普主演的《艾活傳》,就會知道艾德·伍德這個爛導演是多麼有名了,不過,他那股一往無前破除萬難的執著精神還真是可愛…… 《V》1983 一部常青電視迷你影集 V 關於《V》,能說的都已經讓人說盡了。這是一部常青電視迷你影集,獲得了最為持久的成功,擁有大批影迷,其另類獨特的情節曾經被無數影視作品反復引用。《V》講了一群貪婪卑鄙的外星人(其貪婪卑鄙的程度跟某些人類不分上下)來到地球,密謀掠奪我們這個行星的資源。 後來憑著幾位凡人英雄發現並揭露了他們的陰謀,及時制止了這場災難,最終將外星人驅逐。現在恐怕很少有人會津津樂道地談論這部播放了20年的老電視劇集了,但只要人們願意,從這部有感人情節和超酷造型的經典作品中總可以發掘出無限有趣的話題。 Independence Day, 1996 讓人發狂的影片 獨立日 導演:羅蘭·艾默里克 盡管《獨立日》會被影評界時不時拿來當作高票房爛片的批判典型,我卻不敢苟同這種簡單的刻薄。劇情平凡、高潮廉價、漏洞無數,這固然是缺點,但不能不承認這的確是一部讓人發狂的影片,觀眾在觀片過程中大可不必承受過多心理負擔,只需要享受宏大的特技場面帶來的震撼就好:巨型外星飛船被炸,陸地上真實的目標被毀,人類驚惶失措的混亂場景…… 主演:威爾·施密斯,傑夫·戈德布拉姆 這些都是UFO迷們夢寐以求要看到的。不過使這部影片真正有意義的並不是高成本特技,也不是威爾·施密斯或者傑夫·戈德布拉姆平平的演技;這部電影的真正意義在於:外星人和人類終於公開對峙,而不是欲蓋彌彰地傳播恐怖了,這就好比將攻擊目標對准白宮與開始轟炸白宮有著天壤之別一樣:《獨立日》選擇了後者,當然會賣出個驚天動地的好價錢。 The War of the Worlds, 1953 比任何別的影片都要有價值 天煞末日反擊戰 導演:拜倫·哈斯金 終於輪到最最精彩的「世界大戰」了!!這部電影或許算不上名單中最好看的電影,但卻比任何別的影片都要有價值。這是由 H. G. Wells 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這部小說是外星人侵略地球的濫觴,1938年萬聖節在電台播放時竟有無數聽眾信以為真,產生了大恐慌。不論小說還是電影都相當不錯,但同《人體入侵者》一樣,《天煞末日反擊戰》也犯了政治隱喻的毛病:片中外星人處處讓人聯想到蘇聯人。不過如果連這個小瑕疵也會讓你覺得不舒服的話,那幾乎可以說這世上沒有合適你看的影片了。 主演:吉恩·巴里,安妮·羅賓遜 火星人因火星氣候突變無法生存而計劃大舉入侵地球,組織了大批堅不可摧的外星軍團。人類的所有武器都不能對付火星人的死光炮,城市逐個淪陷,全世界的人都在逃命,整個地球亂作一團。正在這時,火星人卻一個接一個的地死去……電影完整的保留了威爾斯小說的精神——要知道那本小說可是被無數電影奉為寶典膜拜的,它將Wells的精神完好地繼承了下來,不僅拍出面對外星人進攻時人類的恐慌,更詮釋了我們內心世界的無助和絕望。 這影片後來逐漸取代了小說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幾乎演變成一種科幻的模式,產生的子子孫孫小說電影動漫畫不計其數。
記得採納啊
『貳』 找一部90年-95年的關於外星人恐怖的電影。
宇宙天魔
影片名稱:宇宙天魔
影片別名:崩裂的地球/撕裂的地球
監制: 梅納哈姆.戈蘭 Menahem Golan 約拉姆.格羅巴斯 Yoram Globus
導演: 托比.霍珀 Tobe Hooper
主演: 史蒂夫.雷爾斯巴克 Steve Railsback 彼特.佛斯 Peter Firth 弗蘭克.芬利 Frank Finlay Mathilda May 帕特里克.斯圖爾特 Patrick Stewart (I) Michael Gothard 尼古拉斯.鮑爾 Nicholas Ball Aubrey Morris Nancy Paul John Hallam
相關分類:恐怖科幻驚悚
片長:116分鍾
地區:英國
語言:英語色彩:彩色
年份:1985
影片簡介
一批人員赴太空偵測哈雷彗星,結果在太空中發現了一艘太空船,並找著三具類似人形的屍體,他們把那三具屍體運回地球,但萬萬沒想到他們居然復活,並且把接觸過的人們都變成僵屍......
影片評價
這個片子的導演是美國大名鼎鼎的托比胡珀,就是導演《德州鏈鋸大屠殺》的導演。影片是1985年拍攝的,可是裡面一些段落現在看起來還是比較精彩,比如開頭外星的奇怪堡壘非常壯觀,外星僵屍吸干一個醫生,還有片尾倫敦街頭市民一個個地被外星人吸成干屍等段落!影片是美國坎農公司拍攝的,這個公司在80年代拍攝了不少B級動作片,其中《突襲貝魯特》系列和《就地正法》系列我們都應該比較熟悉。片中雖然沒有大明星,可是還是有幾個熟面孔的,比如《苔絲姑娘》的男主角彼得弗斯和《星際迷航》系列的男主角光頭帕特里克史都華等,那個PL的女外星人是法國女影星瑪蒂爾達·梅。
『叄』 有沒有關於外星人的恐怖電影
《獨立日》
《世界大戰》
以上都是攻擊地球的。
《鐵血戰士》2部 推薦
《異形》4部 推薦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2部 推薦
《星河戰隊 》2部
《火星人玩轉地球》
以上都是與外星人對打的
『肆』 有關外星人的電影有哪些(比較可怕的)
真有外星人嗎?這至今還是個迷!雖然還沒有確實的證據存在,但相信,在茫茫宇宙中,肯定有其他的生命存在!
我這可不是胡亂猜想!宇宙之大,無奇不有!雖然一個要誕生生命需非常多的條件,但不是不可能,地球不就是個例子嗎?宇宙中有無數個像地球一樣的星球,難道就只有地球有生命?
就算所有的生命都需要水,但有水的星球不止地球一個吧!現在只是在太陽系還沒有找到存在液態水的星球,宇宙中有很多個像銀河系大小的星系,那像太陽系的就更數不勝數了!還怕找不到第二個地球嗎?
雖然我們現在還無法找到外星人,但具有比我們更發達科技的外星人不會找我們嗎?至今為止就有很多類似外星宇宙飛船的東西被人們記錄了下來,它們統稱為ufo,盡管有99%的ufo是大自然的傑作,但不是還有沒被證實的嗎?它們難道不是外星飛船嗎?
綜上所述,外星生命是肯定存在的!只是沒有被發現而已。
前些日子有科學叫曾計算過,銀河系中類似地球——太陽這樣的行星、恆星系統。據研究,在銀河系內大約有1%與太陽同類型的恆星,其中至少有10%的恆星帶有行星,也就是有1億顆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帶有行星。
所以未來肯定會發現的。
『伍』 關於外星人的恐怖電影
第四類接觸
異形I
異形II
異形III
異形IV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I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II
新鐵血戰士-2010年
天際浩劫
深空失憶
星際傳奇1
星際傳奇2
毀滅戰士
黑洞表面/異煞
太空異種/又名宇航員之妻
另外以下雖然不是外星人,但也是很經典的科幻異類--
黑暗侵襲1、2、3
魔窟
惡魔的廢墟
『陸』 外星人的電影有哪些
說它爛到無與倫比無人能及,還真是一點不冤枉。在我認識的朋友圈裡,《九號行星外層空間計劃》快成了一個噱頭,就是用來考驗有誰能坐下來從頭看完。這個高難度的任務會令很多耐性十足的科幻迷都感到頭疼不已。在這部電影裡面,有僵屍有活死人還有有吸血鬼,太空服裝是用金屬箔片扎制的,宇宙飛船是用紙盤子疊的,還有能看得你直翻白眼的低級特效…… 主演: Gregory Walcott, Tom Keene 你簡直不敢相信,有人會蠢到把所有最糟糕的元素都放到同一部電影裡面去。當然如果你是個十足的cult迷,或者是搞電影專業的,或者乾脆想學習如何搞砸一部電影,那這片子也許會有趣的多。相信我一點都沒有誇張——《九號行星外層空間計劃》真的很爛,而真正令我好奇的是,爛的這么出名的片子,既能引發一些影迷無數的熱情,同時還會有一大群人連聽都沒聽說過……其實大家只要看過蒂姆·波頓導演,約翰尼·德普主演的《艾活傳》,就會知道艾德·伍德這個爛導演是多麼有名了,不過,他那股一往無前破除萬難的執著精神還真是可愛……《V》1983 一部常青電視迷你影集 V 關於《V》,能說的都已經讓人說盡了。這是一部常青電視迷你影集,獲得了最為持久的成功,擁有大批影迷,其另類獨特的情節曾經被無數影視作品反復引用。《V》講了一群貪婪卑鄙的外星人(其貪婪卑鄙的程度跟某些人類不分上下)來到地球,密謀掠奪我們這個行星的資源。 後來憑著幾位凡人英雄發現並揭露了他們的陰謀,及時制止了這場災難,最終將外星人驅逐。現在恐怕很少有人會津津樂道地談論這部播放了20年的老電視劇集了,但只要人們願意,從這部有感人情節和超酷造型的經典作品中總可以發掘出無限有趣的話題。 Independence Day, 1996 讓人發狂的影片 獨立日 導演:羅蘭·艾默里克 盡管《獨立日》會被影評界時不時拿來當作高票房爛片的批判典型,我卻不敢苟同這種簡單的刻薄。劇情平凡、高潮廉價、漏洞無數,這固然是缺點,但不能不承認這的確是一部讓人發狂的影片,觀眾在觀片過程中大可不必承受過多心理負擔,只需要享受宏大的特技場面帶來的震撼就好:巨型外星飛船被炸,陸地上真實的目標被毀,人類驚惶失措的混亂場景…… 主演:威爾·施密斯,傑夫·戈德布拉姆 這些都是UFO迷們夢寐以求要看到的。不過使這部影片真正有意義的並不是高成本特技,也不是威爾·施密斯或者傑夫·戈德布拉姆平平的演技;這部電影的真正意義在於:外星人和人類終於公開對峙,而不是欲蓋彌彰地傳播恐怖了,這就好比將攻擊目標對准白宮與開始轟炸白宮有著天壤之別一樣:《獨立日》選擇了後者,當然會賣出個驚天動地的好價錢。 The War of the Worlds, 1953 比任何別的影片都要有價值 天煞末日反擊戰 導演:拜倫·哈斯金 終於輪到最最精彩的「世界大戰」了!!這部電影或許算不上名單中最好看的電影,但卻比任何別的影片都要有價值。這是由 H. G. Wells 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這部小說是外星人侵略地球的濫觴,1938年萬聖節在電台播放時竟有無數聽眾信以為真,產生了大恐慌。不論小說還是電影都相當不錯,但同《人體入侵者》一樣,《天煞末日反擊戰》也犯了政治隱喻的毛病:片中外星人處處讓人聯想到蘇聯人。不過如果連這個小瑕疵也會讓你覺得不舒服的話,那幾乎可以說這世上沒有合適你看的影片了。 主演:吉恩·巴里,安妮·羅賓遜 火星人因火星氣候突變無法生存而計劃大舉入侵地球,組織了大批堅不可摧的外星軍團。人類的所有武器都不能對付火星人的死光炮,城市逐個淪陷,全世界的人都在逃命,整個地球亂作一團。正在這時,火星人卻一個接一個的地死去……電影完整的保留了威爾斯小說的精神——要知道那本小說可是被無數電影奉為寶典膜拜的,它將Wells的精神完好地繼承了下來,不僅拍出面對外星人進攻時人類的恐慌,更詮釋了我們內心世界的無助和絕望。 這影片後來逐漸取代了小說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幾乎演變成一種科幻的模式,產生的子子孫孫小說電影動漫畫不計其數。
『柒』 關於外星人的電影有哪些
太多了… 先說說,人與外星人和平共處的電影 《第三類接觸》和《ET》都是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的作品。當年可是掀起了一片狂潮。 目前在UFO研究領域中,關於人們對不明飛行物與人類關系方面,較為公認的描述是四類接觸方式: 第一類接觸:"指目擊者看到一定距離內的UFO,但是未發生進一步的接觸。"在四類接觸中,這類接觸的發生率最高。我們常常看到類似的節目和報導,某某某處發現不明飛行物,某某某人目擊不明飛行物,某某某人拍照或者攝錄下不明飛行物的圖片或影片等等。 第二類接觸:"指UFO對環境產生影響,如使汽車無法發動,在地上留下燒痕或印痕,對植物和人體產生物理生理效應。"1994年貴州省貴陽都溪林場突發的事件就被歸納為這種接觸方式。 第三類接觸:"指UFO附近出現的人型生物,與我們人類面對面的接觸,包括握手、交談、性接觸及人類被綁架。"這類也是接受質疑最多的一種,畢竟經歷這種接觸的人鳳毛麟角,而他們這類接觸過程往往都是通過事後描述記錄下來,很難留下什麼確實的證據。不過,一般而言,在事後記錄時,當事人往往需經過催眠才能再現出與外星生命接觸的過程。對於承認催眠科學性的人們而言,這類證據還是可以得到認可的,至少不會被認為是經歷者的有意編纂。 第四類接觸:"指心靈接觸。人類並沒有直接看到UFO或人型生物,但是它們透過人類的靈媒,傳下一些特殊的信息。指目擊者看到UFO附近出 現類似人樣的生物,但他們未與目擊者發生更進一步的接觸。"這里提供的資料,也是一種二手資料的形式,但是比起第三類接觸,這種方式似乎更難使人信服。 第三類接觸》描寫了一段平和的、充滿善意的與外星人交流的故事,而且交流的方式用的是以數學信號方式發送的音樂--兩種宇宙通用的語言。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起碼,我就做過這樣的美夢。 〈飛碟導航員〉正大劇場引進的經典之一,講述外星飛船與一個小孩的親密感情。 〈失驚無神火星人〉,中央六套播放過的搞笑電影。一個睡一分鍾就醒來的火星人在地球上的故事。 〈星際航行〉系列中有一集,劇情是,人類在21世紀末,發明了光速旅行飛船,從此脫離了野蠻,也讓外星人青睞有加。 《深淵》:一部有相當的人文色彩的科幻電影,這個人類與外星生命交流的段落堪與《第三類接觸》中的同類場面媲美。 〈TEH 4400〉,這是一部近年出的電視劇。外星人在不同時間綁架了4400名地球人,目的卻是要挽救人類的一場危機。 庫布里克的經典作品《2001年漫遊太空》 數來數去,人與外星人友好的電影實在是少數。大部分都是打來打去的。 像最近比較火暴的〈世界大戰〉 97年的經典〈獨立日〉 帶有黑色幽默的〈火星人玩轉地球〉 洲長的成名作之一〈鐵血戰士〉 恐怖科幻經典〈異形〉系列〈異種〉系列〈異煞〉 經典電視劇〈X檔案〉與電影版 給海非絲做廣告的〈進化危機〉 布魯斯威利斯的〈第五元素〉 黑人帥哥威爾史密斯的〈黑衣人〉系列 講述麥田怪圈事件的〈天兆〉 〈異形總動員〉也還不錯,就是劇情有點老套 還有大家小時侯看的那個黑白電影〈地球停轉之日〉 這部電影真正講「入侵」的部分很少,但並不妨礙它成為科幻史上最經典的里程碑電影之一。很難想像以《音樂之聲》聞名世界的羅伯特·懷斯還拍過這么「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電影。時間發生在二戰後,Michael Rennie 飾演的人性化高智慧外星人Klaatu乘飛碟來到地球,隨他一起來的是一個具有恐怖力量的機器人保鏢高特(Gort)。他們提出制止人類從事戰爭威脅的警告,願意與人類進行和平交流,沒想到反被地球人視作大敵。不過他們也不是好惹的,一旦被人類激怒,一樣會做出可怕的事情來。 此外還有〈迷失太空〉《天煞末日反擊戰》《九號行星外層空間計劃》 《V》 《人體入侵者》 等等。
『捌』 外星人電影(恐怖類)
最著名的就是異形了,四部,每部都是大導演拍的
怪形,早期外星生物系列。還有個 天繭
鐵血戰士 有兩部,第一部是阿諾主演的,成名作,很MAN啊
《獨立日》 《世界大戰》 以上都是攻擊地球的。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2部 推薦 算是拼湊之作了,但質量也不錯
我的老師不是人 校園外星人恐怖系列,表演很好
異形魔怪1、2、3、4…………遊走、隱藏與地下的未知怪物
魔窟
黑暗侵襲 …………深藏在黑暗洞窟中達億萬年不見天日的未知生物
撕裂人…………外星生物天降地球,形如大蛆,附身人類
進化…………又是外星生物,越簡單越進化,最後竟然葬身海飛絲洗發水
漢江怪物…………韓國版微縮版《哥斯拉》,父女親情很感人
變種DNA1、2、3…………食人蟑螂偽裝人類,散播致命病毒
不少了吧,拿分哦
『玖』 關於外星人的電影有哪些
Plan 9 from Outer Space,美國,1959 榮獲電影史上最愚蠢的電影頭銜之一 九號行星外層空間計劃 導演: 艾德·伍德 此片可謂西方cult片翹楚,榮獲電影史上最愚蠢的電影頭銜之一。說它爛到無與倫比無人能及,還真是一點不冤枉。在我認識的朋友圈裡,《九號行星外層空間計劃》快成了一個噱頭,就是用來考驗有誰能坐下來從頭看完。這個高難度的任務會令很多耐性十足的科幻迷都感到頭疼不已。在這部電影裡面,有僵屍有活死人還有有吸血鬼,太空服裝是用金屬箔片扎制的,宇宙飛船是用紙盤子疊的,還有能看得你直翻白眼的低級特效…… 主演: Gregory Walcott, Tom Keene 你簡直不敢相信,有人會蠢到把所有最糟糕的元素都放到同一部電影裡面去。當然如果你是個十足的cult迷,或者是搞電影專業的,或者乾脆想學習如何搞砸一部電影,那這片子也許會有趣的多。相信我一點都沒有誇張——《九號行星外層空間計劃》真的很爛,而真正令我好奇的是,爛的這么出名的片子,既能引發一些影迷無數的熱情,同時還會有一大群人連聽都沒聽說過……其實大家只要看過蒂姆·波頓導演,約翰尼·德普主演的《艾活傳》,就會知道艾德·伍德這個爛導演是多麼有名了,不過,他那股一往無前破除萬難的執著精神還真是可愛…… 《V》1983 一部常青電視迷你影集 V 關於《V》,能說的都已經讓人說盡了。這是一部常青電視迷你影集,獲得了最為持久的成功,擁有大批影迷,其另類獨特的情節曾經被無數影視作品反復引用。《V》講了一群貪婪卑鄙的外星人(其貪婪卑鄙的程度跟某些人類不分上下)來到地球,密謀掠奪我們這個行星的資源。 後來憑著幾位凡人英雄發現並揭露了他們的陰謀,及時制止了這場災難,最終將外星人驅逐。現在恐怕很少有人會津津樂道地談論這部播放了20年的老電視劇集了,但只要人們願意,從這部有感人情節和超酷造型的經典作品中總可以發掘出無限有趣的話題。 Independence Day, 1996 讓人發狂的影片 獨立日 導演:羅蘭·艾默里克 盡管《獨立日》會被影評界時不時拿來當作高票房爛片的批判典型,我卻不敢苟同這種簡單的刻薄。劇情平凡、高潮廉價、漏洞無數,這固然是缺點,但不能不承認這的確是一部讓人發狂的影片,觀眾在觀片過程中大可不必承受過多心理負擔,只需要享受宏大的特技場面帶來的震撼就好:巨型外星飛船被炸,陸地上真實的目標被毀,人類驚惶失措的混亂場景…… 主演:威爾·施密斯,傑夫·戈德布拉姆 這些都是UFO迷們夢寐以求要看到的。不過使這部影片真正有意義的並不是高成本特技,也不是威爾·施密斯或者傑夫·戈德布拉姆平平的演技;這部電影的真正意義在於:外星人和人類終於公開對峙,而不是欲蓋彌彰地傳播恐怖了,這就好比將攻擊目標對准白宮與開始轟炸白宮有著天壤之別一樣:《獨立日》選擇了後者,當然會賣出個驚天動地的好價錢。 The War of the Worlds, 1953 比任何別的影片都要有價值 天煞末日反擊戰 導演:拜倫·哈斯金 終於輪到最最精彩的「世界大戰」了!!這部電影或許算不上名單中最好看的電影,但卻比任何別的影片都要有價值。這是由 H. G. Wells 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這部小說是外星人侵略地球的濫觴,1938年萬聖節在電台播放時竟有無數聽眾信以為真,產生了大恐慌。不論小說還是電影都相當不錯,但同《人體入侵者》一樣,《天煞末日反擊戰》也犯了政治隱喻的毛病:片中外星人處處讓人聯想到蘇聯人。不過如果連這個小瑕疵也會讓你覺得不舒服的話,那幾乎可以說這世上沒有合適你看的影片了。 主演:吉恩·巴里,安妮·羅賓遜 火星人因火星氣候突變無法生存而計劃大舉入侵地球,組織了大批堅不可摧的外星軍團。人類的所有武器都不能對付火星人的死光炮,城市逐個淪陷,全世界的人都在逃命,整個地球亂作一團。正在這時,火星人卻一個接一個的地死去……電影完整的保留了威爾斯小說的精神——要知道那本小說可是被無數電影奉為寶典膜拜的,它將Wells的精神完好地繼承了下來,不僅拍出面對外星人進攻時人類的恐慌,更詮釋了我們內心世界的無助和絕望。 這影片後來逐漸取代了小說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幾乎演變成一種科幻的模式,產生的子子孫孫小說電影動漫畫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