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像《傲慢與偏見》一樣的唯美電視劇,或者電影。
莎翁情史
簡愛
成為簡·奧斯汀
觸不到的戀人
雲間漫步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
⑵ 唯美的歐美電影,想傲慢與偏見之類的
雲中漫步 魔術情緣
夜訪吸血鬼 驚情四百年
道林格雷的畫像
裡面都有歐美范 不知是不是你喜歡類型~~
⑶ 傲慢與偏見哪部電影最符合原著形象
我認為電影中應該最接近原著的是80版的。該版的演員遴選值得贊賞,與《傲慢與偏見》最初版本書中的插圖畫非常接近,幾乎是完全按照插畫進行挑選的。尤其是達西、柯林斯、班內特太太、凱瑟琳夫人、德包爾小姐(美麗、文雅但病態)的形象;班家姐妹也不錯,夏綠蒂溫柔理性,達到幾乎說得上美麗的地步。卡苔琳夫人和達西這對姨甥在表情嚴厲的時候還真的很象。 該版中的伊麗莎白是最溫柔嫻淑的(她恨達西時,說的最尖刻的話是:「希望達西先生能娶德包爾小姐,這樣凱瑟琳夫人就能作他的丈母娘了!」),風趣幽默,含蓄內斂,但是外柔內剛,在溫柔中又隱含了自尊和敏銳,思想深刻,經常進行自我反省;伊麗莎白第一次拒絕達西求婚、看了達西信後,有一段深刻的思考,看清了自己的愛慕虛榮,達到了「頓悟」,人物心靈得到升華,從那以後對達西的感情轉變比較自然。 達西演出了傲慢、不近人情的特點,也演出了對伊麗莎白的關注,這種關注的確較令人費解,猜不透原因,不過試想,如果他稍稍表示出了好感,在《傲慢與偏見》描寫的這群人精中,馬上會被眾人發現並且議論。 該版較好體現了班家5姐妹之間的姐妹之情,相比之下95版中伊麗莎白只愛姐姐一人,對其他姐妹比較尖刻。簡雖然不是美若天仙,但是風度特別優雅美好,尤其是初次見面時與賓利先生之間的一見鍾情,發乎情、止乎禮,刻畫地細致入微。柯林斯的扮演非常到位,可笑之人,但是對伊麗莎白不記恨,還算一個紳士,夏綠蒂和柯林斯之間也有夫唱婦隨,盡管是出於無奈。彬格萊小姐嬌小玲瓏,優美雅緻,在不經意間顯露尖刻勢利,對達西先生一往情深,有時又相互嘲諷,倆人之間是有朋友感情的,如果不是伊麗莎白橫插一杠,說不定後來會咋樣。凱瑟琳夫人是一個美麗但是非常厲害、令人生畏的貴婦人角色,因此伊麗莎白在與之抗爭中表現出來的不卑不亢更顯可貴,而95版中卻是一個沒啥大用的老太太,和伊麗莎白一陣唇槍舌劍之後馬上敗下陣來,沒有鮮明反襯出伊麗莎白的有禮有節、不畏權勢。 版本另一個特點是配樂非常清新簡潔,尤其是片頭、片尾曲,洋溢著寧靜、優美、質朴、悠揚的英國鄉村氣息,現在我還經常欣賞。 這一版的缺點主要包括:1、室內場景比較狹窄,尤其是跳舞的時候,更顯擁擠。2、電視劇改編功力不夠,內心獨白太多,有些對白甚至是照讀原著人物心理活動。達西的那封信也是完全照讀,拖沓而單調。小說與電視劇畢竟是不同的載體。這是此劇最大缺陷。3、達西的扮演比較僵硬,不夠自然,過於木訥,傲慢嚴肅有餘而深情不足,轉變不夠令人信服。這個缺陷也比較致命。4、這是全體人物最文雅的一版,只有文雅、更文雅、更更文雅之別,連輕佻的麗迪雅也比後來幾個版本文雅美麗,如果達西、彬格萊一家對這個班納特家都不滿的話,只能說當時的上流社會實在是太挑剔了。5、伊麗莎白有時候很美麗,但是五官稍嫌粗糙,某些角度不太經看,尤其是哭泣的時候。不過在我心目中她還是所有版本中最貼近伊麗莎白的形象的。達西也是如此,英俊,但是還是有缺陷(嘴唇稍薄,鼻子稍短)隨角度不同你會感覺到尚未英俊到想像中程度。
⑷ 請推薦一下像05版傲慢與偏見和可愛的骨頭一樣畫面很清晰唯美的電影~
《暮光之城1、2》 很清晰的 3暫時沒有清晰的版、很唯美、浪漫
《歌舞青春1、2、3》 很適合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很有朝氣與澎湃
《初戀50次》 還算可以
《觸不到的戀人》
暮光之城很不錯、真的很推薦你看一下~
⑸ 推薦像05版傲慢與偏見畫面一樣唯美的電影
那你要去看看《成為簡·奧斯汀》,你絕對喜歡。呵呵,很高興的告訴你,這個簡·奧斯汀就是《傲慢與偏見》的作者。去看看這部片子,07年出的。
⑹ 求新版電影《傲慢與偏見》的劇照
http://www.prideandprejudicemovie.net/
傲慢與偏見的官方網站,不僅有許多壁紙,圖片
還有屏保,超好
⑺ 電影《傲慢與偏見》哪一版好看
我覺得最好看的是1995版,在網上找到這些版本跟每版的閃光之處,供參考^^1.Pride and Prejudice (1938)這是最早的一版
2. Pride and Prejudice (1940)這是公認最經典的版本
3. Pride and Prejudice (1952)老怪Peter Cushing飾演達西先生
4. Pride and Prejudice (1958)電視電影,沒人提
5. Pride and Prejudice (1967)這個也不太受關注6. Pride and Prejudice (1980)伊麗莎白很出彩
7. Pride and Prejudice (1995)英國味最濃的一部,Colin Firth憑此片出位
8. Pride and Prejudice (2003),現代版的,女主演Kam Heskin很甜美
9. Pride & Prejudice (2005),凱拉小姐的成名作之一其實書是最好看的,電影版本或多或少都有出入
⑻ 很想看類似於(傲慢與偏見)(成為簡。奧斯汀)的唯美愛情電影,很想看,請知道的介紹介紹了!謝謝謝謝!
理智與情感,曼斯菲爾德庄園,戀愛中的莎士比亞,簡愛,暫時想到這些。都是我很喜歡的電影,而且是英音的,個人比較喜歡英式英語。還有海上鋼琴師,美音的,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唯美電影之一。再有天堂電影院,是法國電影,極力推薦。希望能幫上你。
⑼ 傲慢與偏見哪部電影最符合原著形象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我認為電影中應該最接近原著的是80版的。 該版的演員遴選值得贊賞,與《傲慢與偏見》最初版本書中的插圖畫非常接近,幾乎是完全按照插畫進行挑選的。尤其是達西、柯林斯、班內特太太、凱瑟琳夫人、德包爾小姐(美麗、文雅但病態)的形象;班家姐妹也不錯,夏綠蒂溫柔理性,達到幾乎說得上美麗的地步。卡苔琳夫人和達西這對姨甥在表情嚴厲的時候還真的很象。 該版中的伊麗莎白是最溫柔嫻淑的(她恨達西時,說的最尖刻的話是:「希望達西先生能娶德包爾小姐,這樣凱瑟琳夫人就能作他的丈母娘了!」),風趣幽默,含蓄內斂,但是外柔內剛,在溫柔中又隱含了自尊和敏銳,思想深刻,經常進行自我反省;伊麗莎白第一次拒絕達西求婚、看了達西信後,有一段深刻的思考,看清了自己的愛慕虛榮,達到了「頓悟」,人物心靈得到升華,從那以後對達西的感情轉變比較自然。 達西演出了傲慢、不近人情的特點,也演出了對伊麗莎白的關注,這種關注的確較令人費解,猜不透原因,不過試想,如果他稍稍表示出了好感,在《傲慢與偏見》描寫的這群人精中,馬上會被眾人發現並且議論。 該版較好體現了班家5姐妹之間的姐妹之情,相比之下95版中伊麗莎白只愛姐姐一人,對其他姐妹比較尖刻。簡雖然不是美若天仙,但是風度特別優雅美好,尤其是初次見面時與賓利先生之間的一見鍾情,發乎情、止乎禮,刻畫地細致入微。柯林斯的扮演非常到位,可笑之人,但是對伊麗莎白不記恨,還算一個紳士,夏綠蒂和柯林斯之間也有夫唱婦隨,盡管是出於無奈。彬格萊小姐嬌小玲瓏,優美雅緻,在不經意間顯露尖刻勢利,對達西先生一往情深,有時又相互嘲諷,倆人之間是有朋友感情的,如果不是伊麗莎白橫插一杠,說不定後來會咋樣。凱瑟琳夫人是一個美麗但是非常厲害、令人生畏的貴婦人角色,因此伊麗莎白在與之抗爭中表現出來的不卑不亢更顯可貴,而95版中卻是一個沒啥大用的老太太,和伊麗莎白一陣唇槍舌劍之後馬上敗下陣來,沒有鮮明反襯出伊麗莎白的有禮有節、不畏權勢。 版本另一個特點是配樂非常清新簡潔,尤其是片頭、片尾曲,洋溢著寧靜、優美、質朴、悠揚的英國鄉村氣息,現在我還經常欣賞。 這一版的缺點主要包括:1、室內場景比較狹窄,尤其是跳舞的時候,更顯擁擠。2、電視劇改編功力不夠,內心獨白太多,有些對白甚至是照讀原著人物心理活動。達西的那封信也是完全照讀,拖沓而單調。小說與電視劇畢竟是不同的載體。這是此劇最大缺陷。3、達西的扮演比較僵硬,不夠自然,過於木訥,傲慢嚴肅有餘而深情不足,轉變不夠令人信服。這個缺陷也比較致命。4、這是全體人物最文雅的一版,只有文雅、更文雅、更更文雅之別,連輕佻的麗迪雅也比後來幾個版本文雅美麗,如果達西、彬格萊一家對這個班納特家都不滿的話,只能說當時的上流社會實在是太挑剔了。5、伊麗莎白有時候很美麗,但是五官稍嫌粗糙,某些角度不太經看,尤其是哭泣的時候。不過在我心目中她還是所有版本中最貼近伊麗莎白的形象的。達西也是如此,英俊,但是還是有缺陷(嘴唇稍薄,鼻子稍短)隨角度不同你會感覺到尚未英俊到想像中程度。
⑽ 介紹好看的歐美電影,像傲慢與偏見這類關於愛情的
我喜歡看羅馬假日,雖然很老,但卻非常經典:)如果想看大片,韋伯的《歌劇魅影》不錯~推薦一部法語影片:蝴蝶
Le
papillon(好象是這樣拼寫的),講的是親情,一部畫面很優美的電影,還有世界上唯一一個歐洲最美蝴蝶破繭而出的片段:)希望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