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日本畫片 叫什麼不記得了^
大都會(1927)
德國著名導演弗里茨.朗1927年的電影《大都會》,是默片時代的科幻經典。影片虛構了一個未來時代的城市,等級分明,上層階級居住在半空中的豪華住宅,工人們則住在深深的地底,終年不見天日,操縱維持整個城市正常運轉的機器。統治者的兒子則天真單純,整天無憂無慮地在頂樓的花園中玩耍。一個偶然的機會,這個少年遇到了工人的女兒馬利婭並愛上了她。這帶他進入了工人的世界,看到了危險的工作環境和繁重的勞動,心中十分震驚。與此同時,統治者發現工人在秘密集會,而馬利婭正是集會的召集者,她號召工人忍耐、等待。盡管如此,統治者仍然感到危險,她讓發明家製造了一個和馬利婭一模一樣的機器人,代替後者在工人中散播仇恨。假馬利婭煽動工人們毀壞了中央控制機,導致大水淹沒工人住宅區。危急時刻,真馬利婭逃出囚籠,和趕來的統治者的兒子一起,拯救了瀕臨滅頂之災的工人們的孩子。最後,認清真相的工人們將假馬利婭像女巫一樣架上火刑台燒死,而統治者和工頭的手也握在一起,象徵和解的終於來臨。
每個世代的人都有他們對未來的想像,不論是基於對現實的恐懼,或是對明天的期待,不同時代的人們總會以其當代的思考基準繪制各自的未來藍圖。佛列茲朗的電影《大都會》,則更進一步將工業革命、啟蒙運動以來人們對科學、機械的崇拜加以檢視、質疑與批判。
影片以具象的場景設計與空間建構創造出機械化未來世界的虛擬時空,運用視覺藝術的立即效果,引領觀眾走入佛列茲朗的未來觀,在那樣一個奠基於機械美學而創造的冰冷空間里,佛列茲朗讓我們看到了:大量生產的結果並非人人平等,反而是貧富差距的擴大與階級對立的日趨惡化,甚至導致如片中發生的勞資對立與工人革命;機械文明的過度發展所帶來的也並非更美好的明天,而可能是人性的泯滅,一如片中邪惡的科學家及其所創造的機械人瑪麗亞。因此,對科學文明的質疑與檢視,也就成為貫穿《大都會》全劇的主題思想。
就影片的敘事結構觀之,《大都會》巧妙地運用資本家之子與工人領袖瑪麗亞交往的主線,將大都會中具有不同象徵意義的、不同層級的人、事編織納入主題,高高在上、不知民間疾苦的資本家,代表了上層階級的剝削與冷漠,行事極端的科學家則諷喻當代科學主義的偏執發展,象徵救贖力量的瑪麗亞則被冠以聖母之名,片尾洪水沖毀都會城、眾人獲救一事,更是運用了水的意象與聖經諾亞方舟的隱喻相互輝映,深入闡述本片的主題意旨。
未來派建築大師聖愛利亞〈St.Elia〉曾說:「建築是居住的機械〈Machine for Living〉」,佛列茲朗於《大都會》中的空間調度即奠基於此,但影片中一幢幢巨大、鋼鐵、冰冷的機械式建築,反而成為佛列茲朗藉以批判科技文明壓制人性的最佳利器,透過視覺構圖與明暗光影的對比處理,所有的機械產物成為人類生存揮之不去的陰影,占據極大比例的生存空間而威脅、壓迫人類的生存。影片中心性扭曲的上層階級與遭受生活迫害的下層階級,在佛列茲朗的眼中,或許都是機械文明的受害者!
人的未來究竟會如何?面對未知的明天,佛列茲朗以視覺影像的論證,提出了他對機械文明、資本主義過度發展的恐懼,但不論時代如何演變,人們對不可知的未來再如何恐懼,或許就如同佛列茲朗藉瑪麗亞一角一再強調的,只有懷抱愛與希望,人類才有更光明的未來!
❷ 求一部日本電影的名字,是和妖怪有關的,電影開頭是一幅女妖的畫像
《妖女傳說之魔性的悅樂》
❸ 這部動日本畫片叫什麼名字
樓上的說錯了哦。
LZ說的擺明了是《天空戰記》嘛。
2個主角一個是一平,本來多善良的(看到小鳥受傷還會很心痛)變成了魔界壞人的是黑木凱嘛~~~~
世界上只有他們2個人有資格穿上終極戰衣就是「樊天戰甲」。
❹ 求日本的一幅畫,由一個個愁苦的臉譜組成的,叫什麼名字
是不是達摩不倒翁呢
達摩
達摩不倒翁
吉祥物大體分為擺設用和還願用達摩,前者都畫有眼睛,後者由自己畫眼,先畫上左眼,大願實現時再畫上右眼(取太陽升東方之意),名為「開眼」(大願未成或家有喪事時不開眼);對還願用的「祈願達摩」求什麼願都行,家內安全、商貿繁盛、事業有成、選舉必勝、喜結良緣、五穀豐登……一般在年初寺院里的「達摩市」上求購,放在家裡一年,待到下年初帶到寺院或神社裡火化還原,被視為「通向神靈的信件」。
希望能幫到你。
❺ 一部日本電影,關於畫家的。
北野武的《阿基里斯與龜》
❻ 一部日本的電影,說的是畫家在一男一女身上畫花然後發生了關系 叫什麼名字
梵谷傳奇不朽的一生多次被搬上電影銀幕。
1956年美國版《梵高傳》
中文名:《梵谷傳》,也有翻譯為《慾海浮生》或者《生活的慾望》的
導演: 喬治·丘克(George Cukor) 文森特·明奈利(Vincente Minnelli)
主演: 安東尼·奎因(Anthony Quinn) 柯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
導演文森特-明尼里的這部藝術家傳記電影,是拍得相當細膩動人的一部代表作。柯克.道格拉斯飾演才華橫溢卻畢生活在痛苦之中的梵高,他原為荷蘭畫家,因為生活關繫到比利時的礦場當礦工。幸好梵高的兄弟支持他的藝術創作,自願供養他的生活,使他得以專心作畫,並跟同時代的名畫家高更等人交往。可惜梵高的藝術道路仍然走得十分曲折,在生前一直未獲得大眾賞識,直至死後多年才在藝壇大放異彩。導演文森特.明尼里對梵高的悲劇性一生刻畫得有血有肉,道格拉斯也演出了主人翁鬱郁不得志的深沉氣質。安東尼.奎因飾演畫家高更,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金像獎。
1987年,澳大利亞拍攝的《梵谷的生與死》
影片以梵谷在1872年知道1890年間給兄弟Theo寫的信為線索,雄辯地帶出天才藝術家的創傷,梵谷是最了不起的藝術家之一,本片則是一個被拷打的天才的故事,是所有關於梵谷的電影作品中最傑出的一個。
1990年荷蘭 / 英國 / 法國和拍的《梵谷與提奧》,講述了梵谷和弟弟的故事。梵谷在家中是老大,他還有三個妹妹和兩個弟弟.在梵谷一生中,他只與弟弟提奧和妹妹威廉明娜保持了親密的關系,而提奧也是梵谷這一生中最大的支持者和崇拜者。充分地反映了他與 弟弟提奧之間深厚真摯的手足之情。在梵谷1890年去世六個月後,提奧也追隨它的兄長去了.
還有法國導演莫里斯·皮亞拉1991年拍攝的《梵谷》(Van Gogh),表現了畫家梵谷生命中最後67天的非常經歷,剖析了畫家自傷自殺的異常行為,。
為追求純美的畫家,導演用內省的筆觸探尋了梵高最後的67天的生活。故事節奏進展得很慢,但人物挖掘得很深,在美麗的景物和悲慘的結局之間產生了一股強大的張力。本片主要記敘了1890梵谷搬到巴黎近郊的奧維而,再那裡度過的自殺之前幾十天的生活.在1890年的春末,梵高搬到了臨近巴黎的Auvers-sur-Oise村的一個小客棧,同時受到加歇醫生的照料。70天之後梵高用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觀眾在影片中看到梵高如何作畫
如果這些都不是,那有可能不是梵高,推薦看看是不是這幾部:《莫迪里阿尼》又名《Modigliani》,《紅磨坊》,《夢》,如果這些都不是的話,那親看看http://wenku..com/view/179752b569dc5022aaea0077.html這個鏈接,都是關於畫家的電影,親看看有沒有
❼ 找一幅畫,誰知道叫什麼。
名為:The Son Of Man
大圖鏈接:
http://www.elite-view.com/html/Artist/id--192695/ArtistName--Rene%20Magritte/The%20Son%20of%20Man
❽ 求一部日本電影的名字
韓國版(原版)《觸不到的戀人》
片名: Il Mare (il mare是義大利文的海洋)
導演: 李鉉升 (Hyun-seung Lee)
主演: 全智賢 (Ji-hyun Jun) / 李政宰
類 型:愛情
片 長:96 分鍾
上 映:2000年
劇情簡介 :
剛搬來的星賢他為他自己的房屋取了一個義大利文的名字『Il Mare』,意思是『海』。整理房子的時在信箱發現了一封內容很奇怪的信,信上寫著「我是你搬來前的上一個房客,如果有收到我的信…請寄來…」而且這封信寄出的日期是在1999兩年後;而星賢現在的時間是在1997年,星賢就立刻回信給這莫名其妙的人:「我是這房屋的第一個房客,而且今年是1997年,你可能搞錯了,反正我會幫你注意。還有,你是怎麼知道這里叫『Il Mare』?」
恩澍是個配音員,她發現了回信的內容之後,她就開始常常寫信到兩年以前的Il Mare……。
恩澍的男朋友去美國後已很少和恩澍聯絡,後來男友從美國回來,但卻已訂婚了,心碎的恩澍寫信給星賢,拜託星賢到當年恩澍和男友最後見面的那一天,去改變他們的命運;星賢覺得很痛苦,因為他已愛上了恩澍……
❾ 求一電影:日本繪畫文藝片。應該是個老片子
日本繪畫文藝片應該是個老片子,可能是有些久遠了,就是想不起來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