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知道這美國電影的名字
《小男人》或《侏儒大盜》
韋恩斯兄弟惡搞成癮 拿侏儒開刀
導演:基恩·艾弗瑞·韋恩斯
主演: 馬龍·韋恩斯 肖恩·韋恩斯 特雷西·摩根 凱瑞·華盛頓
類型:喜劇
級別:PG-13級
劇情簡介
達利爾(肖恩·韋恩斯)與瓦內莎(凱瑞·華盛頓)是一對結婚多年的夫妻,都有著體面職業和不錯的朋友圈子,使得他們的生活也頗為富足和無憂無慮。然而,長久以來,一直有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困擾著他們--沒有孩子。似乎在這樣一個二人家庭當中再增加一個兩人愛情的結晶顯然會更加的完美、幸福。然而,兩人經過幾番努力,卻依然沒有結果。於是,在求子心切的情況下,夫妻倆決定領養一個孩子。
領養中心得知達利爾夫婦的情況後,頗為熱心地為他們安排具體事宜。於是,在這一天,他們終於成功領養了一個屬於自己的「乖兒子卡爾文(馬龍·韋恩斯)。孰不知這個面容看上去略顯成熟的「兒子」竟然是個身患嚴重侏儒症的成年人。盡管他有著嬰兒一般的身材和頗具個性的臉蛋。但這個小傢伙的力氣和想法卻完全可以和任何聰明的成年人相比較。事實上,這個可愛的「小傢伙」的真實身份是個遠近聞名的黑幫大哥,只是很少有人見過其廬山真面目……
主演陣容
韋恩斯三兄弟又來了,不過這次他們又要玩變裝了。繼令人瞠目的《小姐好白》之後,活寶兄弟再次給人們更大的驚奇。還記得在《小姐好白》中,馬龍·韋恩斯和肖恩·韋恩斯兄弟雙雙男扮女裝,並且連自己的膚色都來了個翻天覆地的大變樣,著實令銀幕前的觀眾嚇了一大跳。如今,哥倆在新的一年裡,繼續升溫的暑期檔中,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變裝表演。既然白種小妞已挑戰成功,再拿侏儒小矮人開開刀又何妨?
基恩·艾弗瑞·韋恩斯這次依然攬下導演的活,為兩位兄弟執掌拍攝大權。而另兩位在銀幕上撒野成癮的韋恩斯兄弟恐怕是猜拳決定誰扮小侏儒了。不過,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影片似乎依然延續著韋恩斯兄弟以往的「無腦」風格,繼續將另類的無厘頭惡搞之風進行到底。盡管,影片中那個可憐的嬰兒的「真身」是誰家的孩子我們尚不得而知,不過韋恩斯兄弟特地用特技「移花接木」一番,並「大膽」糟踐了兩個可憐的小朋友的身體,著實顯現出兄弟三人的敬業精神。而以此造就了一個身患嚴重侏儒症狀的馬龍·韋恩斯,簡直是無厘頭到了極點,相信就連令我們景仰萬分的星爺也要甘拜下風了。
影片中,出任肖恩·韋恩斯妻子的黑美人凱瑞·華盛頓,從《留住最後一支舞》開始,似乎就和「黃金配角」的名號沾上了邊。著名的《烏龍拍檔》、幫助傑米·福克斯勇奪奧斯卡的《雷》、兩位緋聞巨星的《史密斯夫婦》、以及在去年大賣的《神奇四俠》中,都能發現她的身影,「演配角同樣能出名,同樣身價倍增。」在凱瑞·華盛頓身上又一次得到了驗證。事實上,早在當年轟動一時的熱播劇集《法律與秩序》中,人們就已經對她有了好感。如今,這位已近而立之年的黑人演員,正值性感迷人、風韻勁散的時候…… ……
影片簡評
在這部喧鬧極盡惡搞的喜劇中,肖恩·韋恩斯扮演一位求子心切的父親,朝思暮盼之下,竟然和老婆一起把長了一幅娃娃臉的侏儒當成遺棄兒童來收養。不料這侏儒原來是個賊,剛剛洗劫了一家珠寶店,為了避免暴露他只好委曲求全給別人當兒子。這樣令人啼笑皆非、實難猜測的故事似乎只有這三位姓韋恩斯的兄弟能想得出來。也難怪,就連轟動電影界並似乎帶動惡搞風格電影重煥青春的《驚聲尖笑》系列這樣的優異作品都出自韋恩斯三兄弟之手,還會有什麼惡搞的方式和內容是他們想不到的呢?雖說,從電影本身等的角度考慮,韋恩斯三兄弟在很大程度並未受到主流的認可,但,三位黑人兄弟憑借對電影這門藝術的熱忱以及各種異想天開的花招,著實令一些觀眾痴迷。在如今,大製作雲集且日臻呈現復甦的好萊塢暑期檔……
⑵ 一個美國吃人電影的名字
這個電影名字是《200殺人狂》
我找不到內容,也就不復制了,但是我找到這個電影的預告片,你可以確認下
http://v.youku.com/v_show/id_cc00XMTQ2MDEyMTI=.html
⑶ 這是美國什麼電影名字叫什麼
無圖無真相,你不把圖放出來誰知道是啥電影啊,下次不要忘了上圖啊,點上面的「圖片」就行了,有時上傳不了,再試下或者打個字再上傳圖片就可以了。
⑷ 講美國一個餐館里的故事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哈拉上菜/ 愛情服務生
簡介:
高中畢業後,迪恩(賈斯汀•朗 飾)一直在「惡作劇」連鎖烤肉餐吧當服務生,勤懇熟練的熱心服務得到了新老顧客的一致好評,轉眼間四年過去了,迪恩從未覺得自己的工作有何不妥,直到他得知高中同學切特通過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令人艷羨的電氣工程學位時,迪恩的內心開始波瀾起伏,他覺得服務生的工作毫無成就感而言,自己的職業生涯已經走入了死胡同,未來不會有多大的出息。而同事兼朋友的蒙蒂(瑞恩•雷諾茲 飾)卻對迪恩失衡的心理表示不解,蒙蒂認為人就應該接受現實,而且要干一行愛一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
風風火火的蒙蒂接受了一個新任務,負責培訓新來的服務生米特(約翰•弗朗西斯•達利 飾),就像是餐吧古怪的名字一樣,米特在上崗試用的過程中鬧出了無數的笑話,同時也漸漸認識了餐吧中其他個性十足的同事們:蒙蒂牙尖嘴利的前女友塞麗娜(安娜•法瑞斯 飾),熱心過度的經理丹(大衛•基克納 飾),熱衷於無聊競賽的大廚拉德密斯(劉易斯•古茲曼 飾)……吝嗇的小費、傳錯的菜單以及誰也弄不清楚的食物配料,餐吧中的工作時常忙碌得陷入一片混亂,一切就像是突如其來的青春,既有失落又有歡笑更有瘋狂,人生的百態五味一應俱全。
影評:
往退回的肉里吐口水、抹上些莫名的體液,撒上頭屑攪拌一下然後再原盤端回去,把牛排故意摔到廚房地板上還美其名曰增加些特別風味,看了片中的這些鏡頭,你一定會大倒胃口,不禁會想起韓國校園性喜劇《色既是空》中男主人公吃了精液煎蛋的情形,有關青春的喧鬧喜劇總是少不了拿性玩笑和一些令人反胃的噱頭作為特色佐料,讓「食色性也」的古訓形而下地統一在一起,片中的對白越是不忌葷腥、肆無忌憚,就越是契合當下青少年的想法和文化胃口,導演羅伯•麥基里克雖是初出茅廬,但絕對是深諳此道。
有評論表明,2005年的好萊塢是性喜劇回潮的一年,暑期票房雖然總體呈回落趨勢,但《婚禮傲客》的2億票房、《40歲的老處男》的1億票房成績即使站到同期商業大片的面前也毫不遜色,雖然《哈啦上菜》無論從創意、製作規模甚至是未來的票房都難以企及上述兩片所至的高度,但在骨子裡卻與它們一脈相承,歡暢、熱鬧,就像是一場招呼你我馬上加入其中的狂歡派對。
幕後故事:七年的等待
懶散的服務生、衛生狀況堪憂的廚房後灶、相互開著臉不紅心不跳的性玩笑,《哈啦上菜》別開生面地讓我們品嘗了一頓餐飲業的幕後味道,身為導演兼編劇的羅伯•麥基里克對於片中的一切相當有發言權,在奧蘭多類似的烤肉餐吧打工數年之久的經歷使得羅伯對於服務生與顧客的微妙心理體會頗多,與片中失落的迪恩境遇相同,但羅伯以半工半讀的方式進修了大學的課程,決心藉此改變未來的命運,而做服務生期間的苦辣酸甜都被他寫入了劇本。
羅伯坦言心中的偶像便是美國獨立製片界的傳奇人物——凱文•史密斯,1994年凱文東挪西湊了2萬7000美元,用16mm黑白底片在打了5年工的便利店裡,拍出了那部讓當年任何一部好萊塢喜劇片都汗顏的爆笑喜劇《瘋狂店員》,羅伯決心向凱文看齊,期望以更低的預算將《哈啦上菜》端上銀幕,他利用工作之便在餐桌盤旁結識了一位當地的製片人,獲得了大約2萬美元的資助,正當羅伯摩拳擦掌准備開鏡之時,好萊塢傳來了喜訊,環球公司有意投資拍攝,劇本在多家公司之間幾經轉手,歷時了7年的漫長等待,最終,獅門公司的投資讓《哈啦上菜》最終出爐了。
⑸ 有一部美國的電影忘了叫什麼名字,內容是一個人在監獄里然後做了 再逃出來
月黑風高```應該是做了獄長和獄警的會計吧
⑹ 有一部美國的影片,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是動作片《一號通緝令》,劇情類似《狙擊生死線》
英文名: Most Wanted
中文名: 第一號標靶/頭號通緝犯/一號通緝令
導 演: ( 大衛·霍根 David Hogan )
主 演: (凱南·艾夫里·韋恩斯 Keenen Ivory Wayans) ( Robert Kotecki) ( Rick Cramer) ( Kenn Whitaker) (沃爾夫岡·博蒂森 Wolfgang Bodison) (喬恩·沃伊特/強·沃特/庄·威 Jon Voight)
上 映: 1997年10月10日 美國
劇情簡介:
十字勛章獲得者鄧恩原本是海軍陸戰隊成員。在一次執行狙擊任務時,鄧恩因拒絕殺害被懷疑為密使的六歲男童,導致長官意外喪命,被軍事法庭判處死刑。
在被押往死囚營途中,一不知名的恐怖組織劫持了鄧恩,並以免除其死刑為承諾,強迫他參加恐怖暗殺活動。毫無選擇的鄧恩奉命暗殺販賣生化武器的商人卡波特。可就在他將槍口瞄準目標的一瞬間,卻發現卡波特身邊的第一夫人已倒在血泊之中。而他很快就成為全國皆知的、價值千萬美金的"頭號通緝犯"。
值得慶幸的是鄧恩發現女醫生維多莉亞拍下了整個暗殺過程的錄像帶,他急欲以此洗刷罪名,而暗殺活動的幕後主使者,也急欲銷毀這份惟一的證據,於是不僅鄧恩成為百口莫辯的替罪羔羊,就連維多莉亞也成為了恐怖組織的暗殺目標,而惟一知道內幕的聯邦調查局卻採取冷眼旁觀的態度。
等待鄧恩和維多莉亞的只有無聲的逃遁和驚險的追殺。如何才能逃出軍警兩方的重重包圍?怎樣才能洗刷不白的冤屈呢?
⑺ 美國有一部電影, 忘記叫什麼名字了, 只記得一些情節, 請高手進來說說.
《緊急44分鍾:北好萊塢交火事件》
電影《緊急44分鍾:北好萊塢交火事件》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的。1997年2月28日,在美國洛衫磯北好萊塢大道發生了著名的銀行劫匪和警察的槍戰事件,整個事件歷時44分鍾,這就是電影片名的由來。片中那生動的情節和激烈的槍戰場面真實地還原了當時的情景,相信緊張的節奏吸引了不少的觀眾。然而影片的出色之處卻遠不止於此。《緊急44分鍾:北好萊塢交火事件》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深入探索和展示,使影片具有了更加動人的魅力。 在影片中,無論罪犯和警察都不是單純以各人所處的角色而存在,而是作為生活中的人而有血有肉地展現在觀眾的面前。當然,本片幾位主要演員的表演對影片的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
⑻ 有一部電影,忘了叫什麼名字,劇情大概是(美國):一個人很失敗,後來靠嗑葯,結果很成功,誰知道名字
永 無 止 境
導演: 尼爾·博格
編劇: 萊斯利·迪克遜
主演: 布萊德利·庫珀
類型: 劇情
地區: 美 國
語言: 英 語
上映: 2011-10-13
時長: 105分鍾
⑼ 求一個美國電影名字!!急
《一小時快相》
出品:20世紀福克斯
類型:劇情/驚悚
導演:馬克·羅馬涅克
主演:羅賓·威廉姆斯 康妮·尼爾森 戴倫·史密斯
分級:R
當社會的車輪行進得越來越快的時候,總有一些人會被甩到角落裡。他們是被世界遺忘的人,是繁華與喧囂中的孤獨者。環視一下四周,那些操縱電梯的人、清掃道路的人、販賣食品的人———他們可能就是這無數孤獨者中的一員。你對他們一無所知,但他們卻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
孤獨者的憂傷故事
在龐大的「薩瑪特」(有影射沃爾瑪特之嫌)超市裡,有一個小小的洗相店,賽摩爾·帕瑞什已經在這里工作了13年。但所有人總是很簡單地稱呼他一聲「賽」。
「賽」每天的生活像鍾表一樣固定:上班、調試機器、接待顧客、沖印、交件、收費……每天做著同樣的事情,臉上掛著同樣職業化的笑容。久而久之,他自己也幾乎變成了店裡的一台機器。直到有一天,約金一家人走進了他的店門。
約金一家一共三口人,母親尼娜美麗溫和,父親威爾事業有成,9歲的兒子雅各更是個小天使。「賽」與約金一家交上了朋友,約金夫婦請他到自己的家裡做客。當小雅各過生日的時候,「賽」也送了他一台簡易照相機當作禮物……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事情起了微妙的變化。漸漸地,「賽」覺得自己彷彿就是這個家庭中的一員,他的行為開始變得越來越古怪。他把約金一家送來的照片偷偷多洗了一套,貼在自己居室的牆壁上。在餐館吃飯的時候,他會把雅各的照片拿出來給女招待看,並且說:「這個可愛的男孩,是我的侄子……」
然而好景不長,在一次查賬的過程中,「賽」多洗照片的事情被發覺了,老闆解僱了他。與此同時,「賽」發現一直被他視為模範丈夫和父親的威爾,竟然早就背著妻子和孩子,在外面搞上了女人!「賽」的夢想和生活,在極短的時間里相繼破滅了,他的憤怒沖破了理智的閘門,向外宣洩出來……
孤獨者的背景資料
說來你也許不會相信,上映以來頗受好評、被諸多影評家稱贊為「具有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克和沙馬亞蘭(《第六感》、《不死劫》、《徵兆》)那樣天才風格」的《一小時快相》,其導演竟是一個以前從來沒有導過故事片的人。不過今年43歲的馬克·羅馬涅克,雖然在好萊塢沒有什麼資歷,但和大明星們打交道的歷史卻也不淺———此前他一直從事音樂錄像帶的導演工作,曾經與包括麥當娜、R.E.M等明星和樂隊組合有過合作的經驗。這一次,他自編自導《一小時快相》獲得成功,除了從以往導演生涯中積累的經驗,以及新手的銳氣外,在片中扮演主人公「賽」的羅賓·威廉姆斯,可以說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凡是看過影片《窈窕奶爸》、《死亡詩社》、《心靈捕手》的讀者,大概都還記得那個圓圓臉上永遠掛著和藹的笑容、口技驚人的中年男子。在美國演藝界,羅賓·威廉姆斯雖然沒有湯姆·克魯斯等一線明星那樣的顯赫聲名,但他的多才多藝卻也讓人嘆服。這位出生於芝加哥的男星,不僅在1998年憑《心靈捕手》榮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桂冠,更曾以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身份入圍美國電視愛美獎的提名名單。今年7月,他又帶著自己主演的喜劇《羅賓·威廉姆斯:百老匯生涯》風靡百老匯,在戲劇舞台上也擁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至於他的口技,更是早在《窈窕奶爸》、《阿拉丁》(為好燈神配音)等影片中,就已經有過上乘的表現。
進入21世紀,人們驚奇地發現羅賓·威廉姆斯的風格為之一變。此前他的作品主要是一些溫情片、生活片和喜劇片,惟一動作場景比較多的《勇敢者的游戲》也不離幻想喜劇的路子。然而這一次,他先是在2001年主演了驚悚片《斯莫奇去死》,轉過年來,又在懸疑片《失眠症》中扮演了一個陰險狡詐的歹徒,然後,就是今天這部《一小時快相》了。
不過如果仔細分析羅賓·威廉姆斯過去的戲路,就會發現這種轉變並非突然。《一小時快相》中的「賽」孤獨、內向、渴望家庭的溫暖,而羅賓·威廉姆斯以前扮演過的許多角色都有類似的特徵。無論是《美夢成真》中飽嘗喪妻之痛的中年白領,還是《鐵甲再生人》中為了擁有人類的感情和愛不惜放棄長生不老之軀的機器人,內心深處都有著與「賽」相似的疼痛和苦悶。即使是《勇敢者的游戲》和《窈窕奶爸》這樣喜劇,羅賓·威廉姆斯也把那一份與親人離別的心酸表現得入木三分。這樣看來,有影評家稱贊他今天的表演「彷彿在銀幕上拖曳著一噸重的痛苦」,與其說是突如其來的轉型,不如說是以往成績的延續。
在影片中扮演母親尼娜的演員康妮·尼爾森,曾在奧斯卡最佳影片《角鬥士》中扮演過羅馬公主,相信很多人對她那種略帶憂郁的美麗不會陌生。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出生於丹麥的影星還是個通曉6種語言的女才子,實在讓我等學英語都感覺吃力的人羨殺。
孤獨者的前世今生
《一小時快相》的公映日期本來定在去年9月,然而同樣受了9·11的影響,檔期一推再推。今年初,影片在聖丹斯電影節上首次推出,然後又參加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德國奇幻電影節的競爭。影片尚未公映,先在一系列電影節上逛了一圈,也算是牆里開花牆外香。
今年8月25日,《一小時快相》終於在紐約和洛杉磯等地公映。但是由於事先宣傳不夠充分,首輪公映只安排了7家影院。結果一個晚上的票房就高達30萬美元之多,平均每家影院賣出了4萬5千美元的電影票。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了包括《蜘蛛俠》在內的許多「超級大片」的成績。9月1日,影片推廣到164家影院上映,票房也達到了332萬美元的高位。9月13日,影院數目繼續增加到1212家,影片的票房增長到768萬美元,位列排行榜第3名。製片方當初為拍攝該片投入的1200萬美元,已經差不多全部回本。
評論家為影片賦予了種種的「意義」和「闡述」,然而真正點睛的,也許還是「賽」親口說的一句台詞:「凡是來照相的人,他們最終的目的,還是不想讓自己被人遺忘。」
但一個孤獨的人是註定要被遺忘的,而「賽」的職業尤其增加了他的痛苦。在這部基本上建立在他的第一人稱視角的影片中,我們看到形形色色的人來到他的小洗相店。他們送來各種種樣的照片:事故現場的證據照、無聊貴婦的寵物照,甚至還有色情狂拍攝的「限制級」照片———這是一個熱鬧的,充滿了各種各樣新奇與幻想的世界,每一張照片都在講著一個故事。而「賽」,就被隔絕在這些世界和故事之外了。
所以他作出了他所選擇的———影片的開頭,是他坐在一個警察面前,靜靜地倒敘自己的故事。
《一小時快相》的成功,讓人們想起美國電影史上許多類似的影片,或者說,讓人們想了銀幕上,許多曾經的孤獨者。
凱西·貝茨:《精神病患者》(1960)男主角,因為母親偷情殺死了她,然後在孤獨和負罪感中人格分裂,經常戴著母親的頭套,以她的身份活動,幻想她還活著。
帕特里克·貝特曼:《美色殺人狂》(2000)的男主角,一個離群索居的英俊男子。他在影片大部分時間里,都在殘殺並肢解一些可憐的獵物,然而到了結尾,卻讓人懷疑這一切不過是一場惡夢。
亨利·莫里森:「繼父」系列(1987)的男主角。這也許是在經歷上最接近「賽」的人。他幻想擁有家庭的溫馨,因此屢屢和帶著孩子的寡婦結婚。但是當妻兒無法滿足他對親情的渴望的時候,他就用最殘忍的手段殺死他們。
…………
也許,只要人類社會里還有孤獨,還有像「賽」這樣被遺忘的人,同樣的故事,就會一再重演。
我禁不住把目光投入窗外,那裡,在我每天經過的街口,正有著一家小小的洗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