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猶太人的電影或電視劇
歲月壯山河(for those i loved),妥妥的,去找吧
2. 請推薦幾部不錯的二戰關於猶太人的電影
第一部《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這是為數不多的儀兒童的視角來看二戰的電影,在豆瓣上評分高達8.9分。故事發生在,男主一家都是柏林人,男主的父親德國高級軍官,因為升職,一家人來到了一個偏僻的地方,可見男主父親的工作是不能被外人所知道的,在新家。男主發現所有的僕人的衣服下面都穿著條紋衣,眾所周知,這種衣服是給犯人穿的,但是因為男主的年齡還很小,只是將這種衣服當做是一種睡衣而已。
3. 求一部關於猶太人的電影
美麗人生 La vita è bella (1997)
導演: 羅伯托·貝尼尼
編劇: 文森佐·克拉米 / 羅伯托·貝尼尼
主演: 羅伯托·貝尼尼 / 尼可萊塔·布拉斯基 / 喬治·坎塔里尼 / Giustino Durano / Sergio Bini Bustric / 瑪麗莎·佩雷德斯 / 豪斯特·巴奇霍茲 / Lidia Alfonsi / Giuliana Lojodice
類型: 劇情 / 愛情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義大利
語言: 義大利語 / 德語 / 英語
上映日期: 1997-12-20(義大利)
片長: 116 分鍾 / USA: 118 分鍾(English bbed version)
美麗人生的劇情簡介 · · · · · ·
猶太青年圭多(羅伯托·貝尼尼)邂逅美麗的女教師多拉(尼可萊塔·布拉斯基),他彬彬有禮的向多拉鞠躬:「早安!公主!」。歷經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周折後,天遂人願,兩人幸福美滿的生活在一起。
然而好景不長,法西斯政權下,圭多和兒子被強行送往猶太人集中營。多拉雖沒有猶太血統,毅然同行,與丈夫兒子分開關押在一個集中營里。聰明樂天的圭多哄騙兒子這只是一場游戲,獎品就是一輛大坦克,兒子快樂、天真的生活在納粹的陰霾之中。盡管集中營的生活艱苦寂寞,圭多仍然帶給他人很多快樂,他還趁機在納粹的廣播里問候妻子:「早安!公主!」
法西斯政權即將傾覆,納粹的集中營很快就要接受最後的清理,圭多編給兒子的游戲該怎麼結束?他們一家能否平安的度過這黑暗的年代呢? ©豆瓣
4. 關於猶太人的電影有哪些
鋼琴家、辛德勒名單、 美麗人生、威尼斯商人、安妮日記等都是關於猶太人題材的電影
5. 求一部關於猶太人的外國電影
焦土之城
《焦土之城》是由Albatros Film發行的劇情片,於2010年9月17日在加拿大上映。該片由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梅麗莎·德索蒙斯-波林、馬克西姆·高德特、盧布娜·阿扎寶等主演。
該片改編自加拿大法語作家瓦基迪·穆阿瓦德的同名劇作,講述了雙胞胎姐弟循著母親的遺囑,前往中東尋找素未謀面的父親與兄長,卻意外扯出母親不為人知的過去。
6. 關於二戰猶太人的電影
偷自行車的人》,《辛特勒的名單》《鋼琴師》《兵臨城下》《珍珠港》《獵殺U-571》《拯救大兵瑞恩》,《中途島》
,《巴頓將軍》,《父輩的旗幟》,《硫磺島來信》),《兄弟連》(美)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西線平魔》
,《虎!虎!虎!》,《虎口脫險》《沙漠之狐》
,《最長的一天》,
《遙遠的橋》,《生死大逃亡》
《終極降落》《安妮日記》
《東京審判》,《遠東特遣隊》系列《東寧特遣隊》系列《狩獵者》《紫日》《黃河決戀》《太行山上》《夜襲》《生死千里》(中)
,
《桂河大橋》,《帝國的毀滅》(德)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橋》(南斯拉夫)
《莫斯科保衛戰》《丹娘》(前蘇聯),
《寧死不屈》《山鷹之歌》《伏擊戰》《第8個是銅像》《地下游擊隊》(阿爾巴尼亞),
《星星》《敢死連》(俄),
《最後的裝甲列車》(白俄羅斯),
《美麗人生》(意)
《伯德街小島》(丹麥)......
《中途島之戰》
7. 求講述猶太人的一部電影
大爺您饒了我吧,那不是猶太人啊,,那是俺最喜歡的《美國往事》啊!
影片原名: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中文譯名:美國往事
港台譯名:義薄雲天/四海兄弟
更多片名:C'era una volta in America
導 演:瑟吉歐·萊昂 (Sergio Leone)
主 演:羅伯特·德尼羅(Robert De Niro)
詹姆斯·伍茲James Woods
珍妮弗·康納利Jennifer Connelly
喬·派西Joe Pesci
丹尼·艾洛Danny Aiello
威廉·弗西斯William Forsythe
伊麗莎白·麥戈文Elizabeth McGovern
塔斯黛·韋爾德Tuesday Weld
發行公司:華納(Warner Bros.)
影片類型:犯罪(Crime) 劇情(Drama)
級 別:R
片長:229分鍾
國家/地區:美國 義大利
對白語言:英語 法語 義大利語
色彩:彩色
幅面: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混音:單聲道
評級:Rated R for strong violence, sexual content, language and some drug use. (edited version)
級別:
Hong Kong:III Finland:K-18 Finland:K-16 Germany:16 Netherlands:12 Sweden:15 Brazil:14 USA:R Canada:R Canada:13+ Australia:MA France:-12 Ireland:18 Japan:R-15 Norway:18 Spain:18 UK:18 West Germany:18 Australia:R South Korea:18 Italy:VM14 France:-16 Netherlands:16 Singapore:M18 New Zealand:R16
製作成本:$ 30,000,000 (estimated)
版權所有:Regency Entertainment (USA) Inc.
拍攝日期:1982年6月14日 - 1983年4月22日
首映日期:1984年6月1日
攝制格式:35 mm
洗印格式:35 mm
[編輯本段]獲獎情況
本片獲1985年美國金球獎最佳導演提名。
[編輯本段]影片劇情
以拍攝義大利西部片成名的義大利籍導演瑟吉歐·萊昂,帶領觀眾橫跨四十餘年,以紐約的猶太社區為背景,敘述四個從小一起長大的童年玩伴之間糾葛的恩怨情仇。
金獎影帝羅伯特·德尼羅(Robert De Niro)飾演面條,是四位主要人物中的主角,本片以艾隆索與其夥伴的犯罪生涯為主軸,是一部描寫友誼與對立、忠誠和背叛等人性沖突的黑幫史詩電影,時代背景跨越經濟大恐慌、禁酒令及第一次世界大戰等美國史上的重要大事。
演技派演員詹姆斯·伍茲(James Woods)也在片中出飾一角;本片當年曾入圍金球獎最佳導演,而曾為多部膾炙人口的電影配樂,堪稱義大利國寶級大師的埃尼奧·莫里康(Ennio Morricone)也以本片獲得金球獎的最佳原著音樂提名,埃尼奧·莫里康以憂傷懷舊的配樂,將觀眾帶回多年前紐約的猶太人區,重溫昔日風情。
這是瑟吉歐·萊昂內「美國三部曲」之一,是義大利人眼中的20-60年代的美國形象。導演一改好萊塢傳統西片的格局,以獨特的視角塑造了美國黑社會人出生入死的人物形象。
二十年代的美國,綽號「面條」的紐約少年和幾個同齡朋友一起認識了聰明狡黠的麥克斯。他們開始從事走私活動。不久,面條在一場械鬥中殺傷人命,被關進監牢。
若干年後面條被釋放出獄,當年的小夥伴們已經變成了成熟健壯的青年。在麥克斯的帶領下,他們重操舊業,開始了一系列的搶劫、盜竊、敲詐活動。隨著犯罪活動的不斷深入,麥克斯似乎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竟然把美國聯邦儲備銀行也列入了行動目標。有過鐵窗經驗的的面條不忍眼看好友走向毀滅,偷偷打電話報警,想逼迫麥克斯收手。警察與面條的朋友展開激烈槍戰,麥克斯等人全部被殺。面條在極端的悔恨與痛苦之下,離開了自己生長的地方,離開了心愛的姑娘,遠走他鄉。
幾十年後,幾近垂暮的面條潦倒回鄉,意外發現原來當年的一切都是麥克斯的精心策劃。他借面條和警察之手除去夥伴,自己則金蟬脫殼,吞沒了團伙的巨款,改頭換面之後躋身政界,成為上層社會的名流。麥克斯懇求面條殺死自己,幻想以此贖回自己的罪孽,被面條所拒絕。麥克斯走投無路之下跳進垃圾粉碎機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