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綜藝播過的 對吧? 2男爭1女 最後2個男的成個好朋友
電影名叫 飛向太陽 另外一個名字叫 菜鳥對天兵 毫不容易找到的啊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ilmtv/1/173919.shtml
至於資源 可就不好找了
Ⅱ 有一個小男孩開著美國軍事基地的飛機是什麼電影
《D.A.R.Y.L.》(《未來小子/有情感的機器人》)1985年拍攝
一名叫達爾的走失男孩被小鎮人們發現,由於沒人認領,他被帶到福利院。經過檢查,醫生發現他身體各項機能正常,而且智商很高,只是失去了一部分的記憶。
達爾被安排暫時居住在安迪家。安迪和妻子喬依斯一直希望能夠領養一個孩子,達爾的到來令他們異常興奮。在相處的過程中,達爾和鄰居家的小男孩特塔成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們一起上學、一起玩耍、一起為安迪的棒球隊贏得了勝利,大家都覺得達爾是個非常聰明而且惹人喜愛的男孩。
忽然有一天,兩個自稱是達爾父母的人來接走了達爾,這令安迪全家和特塔非常傷心。達爾也對他們產生了深厚的感情,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安迪家。
事實上達爾是一個在大腦中被植入晶元的機器人,但他現在具備了一個正常孩子的一切生理機能。來接他的也並非他的父母,而是製造他的博士。博士被達爾和安迪他們的深厚情感所感動,他希望達爾能像正常孩子一樣生活,但國家的高級官員卻要求摧毀達爾。博士在同事的配合下,將達爾帶出試驗基地,遭到警察的追擊,途中博士為了掩護達爾中彈身亡。
達爾潛入空軍基地,開著戰斗機向安迪家的方向飛去。空軍基地地面遙控飛機在飛行過程中自動摧毀,達爾彈出飛機,降落在安迪家旁邊的湖中。達爾終於回到了屬於他的「家」中。
Ⅲ 挺有夜鷹戰斗機的空軍基地是什麼
夜鷹是美國上世紀的隱形攻擊機 F-117的代號。
現在這款戰機已經退役了,沒有空軍基地擁有它。而且由於他是第一款擁有隱身能力的戰機,好像不透露那個基地擁有過的,畢竟人家也曾是個機密
Ⅳ 美國有部電影是研製隱形飛機的!在一次演習的時候被飛行員偷了!請問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呀
不大像是絕密飛行,那個是飛機的控制系統造反了,好像是這個 英文名: Stealth Fighter 中文名: 空中悍將/緊急戰略 劇情介紹 恐怖襲擊,震驚世界,美國將成死亡之地,再掀危機四伏核戰風暴。 阻止恐怖組織引發核戰,全系在他一個人身上。 20世紀80年代,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戰略核武器數量和質量都處於均勢。走入軍備競賽的死胡同時,美國國會撥款260億美元建立空間武器系統,以消除蘇聯和其他國家日益增長的核威脅。此系統即「星球大戰計劃」,簡稱「SDI」。 大軍火商莫南德斯勾結國防部長竊取SDI計劃的控制密碼,並偷走美國空軍基地的一架價值22億美元的隱形飛機,用外太空的衛星摧沉美國核動力潛艇。並將SDI的外太空軍事打擊衛星鎖定美國、蘇聯和中國,全世界處於危機當中,世界大戰一觸即發,美國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摧毀莫南德斯的基地,一場拯救全世界的行動迅速展開…… ============================================ 一個軍隊飛行師下落不明多年,別人以為他已身亡,直至他從空軍基地偷走了一架隱形戰機之後,眾人開始發現他原來成為了南美軍火販的手下。曾是他飛行學校好同學的空軍長官,奉命對付他及軍火販。
Ⅳ 我需要美國空軍懷特·帕克森空軍基地的詳細資料
美國的懷特帕克森基地是美國九大司令部所在的基地之一。美國空軍共有9個司令部,其中美國空軍裝備司令部就位於懷特帕克森基地,它是美國一些重大的未來發展的機型所的發展基地。作為美國空軍裝備司令部,它的任務就是要發展出這種戰略性機型來為美國空軍的裝備發展來鋪道路,而那種戰術型的基地就不再在懷特帕克森基地。由此可見,懷特帕克森基地在美國整個空軍裝備體系,它的重要性。
Ⅵ 一部美國空戰電影名字
珍珠港
雷夫(本·阿弗萊克)和丹尼(喬什·哈奈特)是一對相交多年的好友,他們曾一起學習駕駛飛機,在老家作噴灑農葯的機師。二戰爆發後,他們又一起參加了美國空軍部隊,雷夫作為美國空軍的志願人員在英國皇家空軍服役(當時美國還沒有參戰),而丹尼則被派駐扎到珍珠港的空軍基地。雖然兩人身處異地,但這對好朋友卻同時愛上了戰地醫院里的女護士伊雯琳(凱特·貝金賽爾)。
就在此時,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發生了,美國宣布加入戰爭。三人之間的感情面臨著烈火硝煙的嚴峻考驗。為了成全好友與自己所愛的女人,雷夫毅然參加了敢死隊,與杜萊特上尉(亞力克·鮑德溫)一起奔赴前線執行「奇襲東京」計劃;而在珍珠港,丹尼同樣為了愛情和信念在堅強地戰斗著。三個彼此深愛著的人的命運與轟轟烈烈的戰爭密不可分地聯系在了一起……
Ⅶ 空軍一號和護F18被擊落的電影名字
中文名: 空中悍將 導 演: ( Tom Popatopolous ) 主 演: (艾斯提 Ice-T) (考斯塔斯·曼迪勒 Costas Mandylor) (埃里卡·埃倫尼克 Erika Eleniak) (莎拉·丹普 Sarah Dampf) (威廉·桑德勒 William Sadler) (俄尼·哈德森 Ernie Hudson) 一個軍隊飛行師下落不明多年,別人以為他已身亡,直至他從空軍基地偷走了一架隱形戰機之後,眾人開始發現他原來成為了南美軍火販的手下。曾是他飛行學校好同學的空軍長官,奉命對付他及軍火販。
Ⅷ 求一部電影 關於F16 內容太早記不清了 大概是一名電影明星和一飛行員被中東的某個國家空軍飛機擊落 然後他
美國電影:飛向太陽
又名《菜鳥對天兵》
名稱 菜鳥對天兵(1992)
外文片名:Into the Sun
導演:Fritz Kiersch
主演:安東尼 邁克爾 霍爾、特里 凱澤、林登 阿什比、梅莉莎 摩爾
國家:美國 類型:動作 首映日期:1992-01-01
劇情介紹
電影明星湯姆因為要拍一部關於空軍的電影,出於劇情需要到美國駐地中海某空軍基地體驗生活,由瓦金斯上尉負責帶領其參觀並教授相關知識技能及訓練飛行。
受訓期間,湯姆不改明星的風流本色,多次對瓦金斯的女友言語相戲,瓦金斯醋意大發,故意對其整蠱刁難,引來笑話連連……
午餐時,湯姆談到劇情時透露他扮演的角色將被擊落,最後他的台詞是:我要飛向太陽。他問瓦金斯如果被擊落會怎麼說,瓦金斯答道:「我會說『哦,他媽的混蛋;哦,混蛋他媽的。』」
不幸的是,二人在一次飛行訓練時果真遭遇敵機並被擊落,彈射跳傘降落在沙漠之中,又被敵軍的巡邏隊發現抓獲帶到敵方的基地。
幸運的是,他們駕駛敵軍戰機脫逃成功,然而又因敵我識別系統不同,被不知情的隊友誤以為是敵軍戰機而再次擊落……
Ⅸ 美國本土有哪些空軍基地
廷德爾空軍基地佛羅里達州 基斯勒空軍基密西西比州
巴克斯達爾空軍基地喬治亞州 巴克斯達爾空軍基地路易斯安那州
肖空軍基地南卡羅萊那州 海軍空軍聯合預備基地沃斯堡得克薩斯州
埃爾門多夫空軍基地阿拉斯加州 戴維斯·蒙森空軍基地亞歷桑那州
范登堡空軍基地加利福尼亞州 斯格特空軍基地伊利諾伊州
倫道夫空軍基地得克薩斯州 華倫空軍基地艾奧瓦州
多賓斯空軍預備基地佐治州。。。。。。。。。。。。。。。。。。。。。。。
太多了列出幾個
Ⅹ 求一部描寫駐德美軍基地中的一些「違法亂紀」的黑色喜劇片。
可能是這個
電影《第二十二條軍規》
片名: 第二十二條軍規/22支隊
主演: 艾倫.阿金 馬丁.鮑爾薩姆 理查德.本傑明
導演: 邁克.尼科爾斯
地區: 美國
片長: 98分鍾
配音: 英語
內容:
邁克.尼科爾斯執導的一部黑色反戰喜劇片。描述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駐扎在地中海的一個美國空軍基地,有很多官兵想法逃避飛行任務及獲得不法之財。
尤索林就生活在這個繞著戰爭怪物旋轉的光怪陸離的世界裡。他是這個飛行大隊所屬的一個中隊的上尉轟炸手。他滿懷拯救正義的熱忱投入戰爭,立下戰功,被提升為上尉。然而慢慢地,他在和周圍凶險環境的沖突中,親眼目睹了那種種虛妄、荒誕、瘋狂、殘酷的現象後,領悟到自己是受騙了。他變嚴肅誠摯為玩世不恭,從熱愛戰爭變為厭惡戰爭。他不想陞官發財,也不願無謂犧牲,他只希望活著回家。看到同伴們一批批死去,內心感到十分恐懼,又害怕周圍的人暗算他,置他於死地。他反復訴說「他們每個人都想殺害我」。他渴望保住自己的生命,決心要逃離這個「世界」。於是他裝病,想在醫院里度過餘下的戰爭歲月,但是未能如願。根據第二十二條軍規,瘋子才能獲准兔於飛行,但必須由本人提出申請;同時又規定,凡能意識到飛行有危險而提出免飛申請的,屬頭腦清醒者,應繼續執行飛行任務。第二十二條軍規還規定,飛行員飛滿上級規定的次數就能回國,但它又說,你必須絕對服從命令,要不就不準回國。因此上級可以不斷給飛行員增加飛行次數,而你不得違抗。如此反復,永無休止。最後,尤索林終於明白了,第二十二條軍規原來是個騙局,是個圈套,是個無法逾越的障礙。這個世界到處都由第二十二條軍規統治著,就像天羅地網一樣,令你無法擺脫。他認為世人正在利用所謂「正義行為」來為自己巧取豪奪。最後,他不得不開小差逃往瑞典。
改編自約瑟夫·海勒著名小說,這是「黑色幽默」文學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出版後就成為一部轟動歐美文壇的暢銷書,被西方評論界譽為60年代最好的一部小說,同時成為當代美國文學的經典作品之一。
電影用詼諧嘲諷的筆法,放大了一幅挺有意思的人情諷刺畫。故事圍繞這第二十二條軍規展開。這是一條沒法違背的軍規,就象哲學中的悖論一樣,他規定了所有的人不能離開軍隊,除非他得了神經病,但得了精神病的人能要求離開嗎,除非他又是正常的,這是個圈套……
開始的片段拍得很有氣派,但其後的發展卻稍嫌混亂鬆散,未能貫穿主題。不過,有許多片段都拍得相當出色,而且娛樂性不低。
關於原著
荒誕的騷亂:《第二十二條軍規》
談論起「黑色幽默」小說,不能不提起赫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這是「黑色幽默」文學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出版後就成為一部轟動歐美文壇的暢銷書,被西方評論界譽為60年代最好的一部小說,同時成為當代美國文學的經典作品之一。
《第二十二條軍規》是美國作家約瑟夫.赫勒的成名作,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駐扎在皮亞諾扎島的一支美國空軍飛行大隊的活動為題材。但赫勒創作這部長篇,並未具體描寫戰爭。戰爭的正義與否,戰爭雙方的勝負,他都不予關注。他只是懷著一種深刻厭惡以至絕望的情緒,借用戰爭這個寬廣而又充滿混亂感的舞台,表現他主觀感受到的社會荒謬和個人在這個社會中的處境及命運。作者不惜用歪曲現象以至使讀者不住對本質發生懷疑的驚世駭俗之筆,用似乎不可能來表現可能發生或實際上發生的事情,從反面揭示他所處的現實生活的本質。作者在我們面前勾畫出一個光怪陸離,頭緒紛紜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各種怪誕的事情不斷發生,各種怪癖的人物不停地竄動,演出了一幕幕狂想型的人間鬧劇。諸如飛行聯隊的德里德爾將軍,第二十七空軍司令部佩克姆將軍等人的荒誕行為;野心勃勃的謝司科普夫少尉不惜一切向上爬,終於當上了中將司令官;大發戰爭橫財的伙食管理員文傑;將全部黑市買賣的收入都花在純鹼威士忌酒和下流圖片上的內圖勒,等等。以上這些人物,幾乎每一個都有一個相對獨立的故事。他們的言談是那樣不合情理,舉止是那樣的離奇怪誕,有他們構成的世界確實是一個瘋狂的世界,然而它又不是毫無現實生活依據的「天方夜譚」,赫勒所描寫的這樣一個瘋狂世界,實際上是作家感情鉗制下扭曲和變形了的社會現實。在這個社會中,一向宣傳的正義,愛國,真理,勇敢成了謊言和欺騙,而自私,貪婪,瘋狂和混亂卻組成了社會的內囊。
赫勒宣稱,人生是受某種非人的力量控制的,並且這種控制力量不斷增強。出於對這種非人力量的探尋,再加上對社會現實荒謬感的根深蒂固,他在小說中竭力要表現一種在具體事物之上,支配著人類,統治著世界的力量。作者在小說的扉頁上寫道:「這裡面只有一個圈套......,就是第二十二條軍規」
什麼是第二十二條軍規呢?他包括哪些內容呢?小說以主人公尤索林的令人啼笑皆非的經歷,回答這一問題。尤索林指望回國,第二十二條軍規規定:空軍軍官必須完成規定的戰斗次數才能回國。他執行了48次飛行任務後,高興地認為他可以回家了,但一等兵溫特格卻糾正他說,「不行,你不可以回國」,因為第二十二條軍規規定,無論何時,都得執行司令官命令你作的事,即使在你飛滿規定的次數後還叫你去飛行,你還得去飛,要不然你就犯了違抗上司命令的罪行。根據第二十二條軍規,一切精神失常的人員要停止飛行,必須由本人提出申請,而一個人在面臨真正的迫在眉捷的危險時,對自身安全表示關注,就證明他不是瘋子。於是就產生了如下邏輯:如果你瘋了,可以允許停止飛行,只要你提出請求就行。可是你一旦提出請求,就證明你不是瘋子。這條捉弄人,折磨人「軍規」在作品中無所不在,象夢魘般地使人無法擺脫。
由此看來,第二十二條軍規是個並不存在而有無所不在的東西,是一種無形的力量。軍規,應當是一種鐵的制度,一種嚴密的組織紀律,有著明白具體的指示和精確的規范性。可是第二十二條軍規卻不然,它象浮雲一樣漂忽不定,象夢幻一樣瞬息萬變,一會兒命令這個,一會兒又限制那個,它有無數項內容,對一切領域都生效。它具有超指鹿為馬故伎的無邊法力,能使蠻橫顯得公允,殘暴成為正義,白痴變成智慧,盜竊成為榮譽。很明顯,這樣一條具有無上權力和任意性的軍規是一種有組織的混亂和制度化了的瘋狂的象徵,是把非法和犯罪合理化的專制主義法律。它是一項具體的條文,更是一種抽象的現實。而從更深的哲學層次上看,第二十二條軍規象徵著統治世界的荒謬和瘋狂的一種本體的存在,具有形而上的含義。赫勒把這種「形而上」的現實設計在戰爭的舞台上來表現,也許是為了讓戰爭的強制性和動輒生死的環境,使那種在和平時期也統治著人類的荒謬得到了一種適當的比喻。
在赫勒的筆下,既然現實已經把精神,道德,真理,文明等等價值標准一股腦兒地顛倒過來,那麼英雄這一概念的含義,也必然隨之發生根本變化。《第二十二條軍規》中已經不存在古典中的英雄形象,只有一些被現代社會扭曲了的反英雄,如小說中所描寫的尤索林。
小說最後以尤索林乘上橡皮舟逃往幻想中的自由天地——瑞典結束。赫勒想藉此表明,要對付這個荒謬的現實社會,唯一的路就是逃脫。但逃脫能否擺脫第二十二條軍規呢?恐怕不行,因為第二十二條軍規已經成為固定於現代人性中的一種東西,因而解救的更好方法大概在於改造現代社會以使現代人性更加健康。
原著簡介 · · · · · ·
《第二十二條軍規》是美國黑色幽默文學的代表作,被譽為當代美國文學的經典作品。
黑色幽默出現於六十年代,是當代美國文學中最重要的文學流派之一。這一流派的作家突出描寫人物周圍世界的荒謬和社會對個人的壓迫。他們用放大鏡和哈哈鏡把這種荒謬和壓迫加以放大、扭曲、變形,變得更加荒誕不經,滑稽可笑,更加反常無理,丑惡可憎,其中也寄託了他們無可奈何的悲觀和痛苦心情。因此有人把黑色幽默稱之為「絞刑架下的幽默」或「大難臨頭時的幽默」。
《第二十二條軍規》雖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空軍一個飛行大隊為題材,但實際上並沒有具體描述戰爭。本書的要旨,正如作者自己說過的那樣,「在《第二十二條軍規》里,我也並不對戰爭感興趣,我感興趣的是官僚權力結構中的個人關系。」所謂「第二十二條軍規」,其實「並不存在,這一點可以肯定,但這也無濟於事。問題是每個人都認為它存在。這就更加糟糕,因為這樣就沒有具體的對象和條文,可以任人對它嘲弄、駁斥、控告、批評、攻擊、修正、憎恨、辱罵、唾棄、撕毀、踐踏或者燒掉。」它只是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殘暴和專橫的象徵,是滅絕人性的官僚體制、是捉弄人和摧殘人的乖戾力量。它雖然顯得滑稽可笑,但又令人絕望害怕,使你永遠無法擺脫,無法逾越。它永遠對,你永遠錯,它總是有理,你總是無理。海勒認為,戰爭是不道德的,也是荒謬的,只能製造混亂,腐蝕人心,使人失去尊嚴,只能讓卡思卡特、謝司科普夫之流飛黃騰達,邁洛之流名利雙收。在他看來,戰爭也罷,官僚體制也罷,全是人在作祟,是人類本身的問題。海勒的創作基點是人道主義,在本書中著重抨擊的是「有組織的混亂」和「制度化了的瘋狂」。
《第二十二條軍規》中人物眾多,但大多根據作者的意念突出其性格的某一側面,甚至誇大到漫畫式、動畫式的程度,而有的則是象徵性的。如卡思卡特著重表現了官僚體制的專橫無理,邁洛著重表現了資產階級的唯利是圖,謝司科普夫著重表現的是軍事機器殘害個性。就連本書主人公尤索林,重點描寫的也在於他的自我意識的覺醒。尤索林是個被大人物們任意擺布的「小人物」,是個荒誕社會的受害者。他有同情心、是非感和正義感,他曾憤慨地指出:「只消看一看,我就看見人們拚命地撈錢。我看不見天堂,看不見聖者,也看不見天使。我只看見人們利用每一種正直的沖動,利用每一出人類的悲劇撈錢。」可是在這個瘋狂的世界裡,他由於正直、善良,反被人看成是瘋子。他深感對這樣一個「世界」無能為力,逐漸意識到只能靠自己去選擇一條求生之路,並最終逃往一個理想化了的和平國家——瑞典,完成了「英雄化」過程,成為一名「反英雄」。
《第二十二條軍規》之所以能一鳴驚人,成為「經典作品」,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還在於作者在藝術技巧上的創新。在這部作品中,海勒摒棄了現實主義的傳統手法,一方面採用了「反小說」的敘事結構,有意用外觀散亂的結構來顯示他所描述的現實世界的荒謬和混亂,只用敘述、談話、回憶來組接事件、情節和人物,另一方面又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使事件和人物極度變形,一件件,一個個都變得反常、荒誕、滑稽、可笑,描繪出一幅幅荒誕不經的圖像來博得讀者的凄然一笑,並且讓人在哭笑中、在哭笑不得中去回味、去思索。作者還充分運用象徵手段來傳達自己對世界、對人生、對事物的看法,其中寓有深刻的哲理思考,正如有的論者指出的那樣,這部作品「看來胡攪蠻纏,其實充滿哲理,因為只有高度理性的人才能充分注意到事物中隱含的非理性成分。」本書的語言也極有豐采,充分顯示了黑色幽默文學的語言特點。用故作莊重的語調描述滑稽怪誕的事物,用插科打諢的文字表達嚴肅深邃的哲理,用幽默嘲諷的語言訴說沉重絕望的境遇,用冷漠戲謔的口氣講述悲慘痛苦的事件,當然本書也存在尋求噱頭和繁復冗長的缺點。
作者簡介 · · · · · ·
海勒(1923一)美國黑色幽默派代表作家,出生於紐約市布魯克林一個猶太移民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任空軍中尉。戰後進大學學習,1948年畢業於紐約大學。1949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後,得到富布賴特研究基金赴英國牛津大學深造一年。1950到1952年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等校任教。此後即離開學校,到《時代》和《展望》等雜志編輯部任職。1961年,長篇小說《第二十二條軍規》問世,一舉成名,當年即放棄職務,專門從事寫作。
除《第二十二條軍規》外,海勒還發表過長篇小說兩部:《出了毛病》(1974)和《像高爾德一樣好》(1979)。前者通過對美國中產階級經理人員日常生活的描寫,反映了他們苦悶、彷徨的精神世界;後者用詼諧嘲諷的筆法,通過一個試圖涉足官場的猶太知識分子的生活經歷,描繪了一幅有關美國政治、社會生活的諷刺畫。海勒也曾寫過劇本,如《我們轟炸了紐黑文》等,但影響不大。
海勒的小說取材於現實生活,通過藝術的哈哈鏡和放大鏡,反映了美國社會生活的若干側面,具有一定的認識價值和審美價值。當然,他的作品也帶有黑色幽默派文學的一些通病,如對社會現實流露出無可奈何的心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