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女巫的電影有哪些
哈利·波特
邪惡
魔境仙蹤
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
韓賽爾與格蕾特:女巫獵人
惡靈之淚
長發公主
魔法保姆麥克菲
魔法師的學徒
巫法闖情關
叛逆女巫
女巫季節
妖巫傳說
家有仙妻
黑暗陰影
通靈男孩諾曼
小女巫碧碧
女巫莉麗:龍與不可思議之書
納尼亞傳奇
嘰哩咕歷險記
女巫也瘋狂
西方魔女已仙去
格林兄弟
最壞的女巫
東鎮女巫
美國恐怖故事 第三季:女巫集會
2. 關於女巫的電影
家有仙妻,妮可基德曼主演,是部喜劇。諸神之戰 裡面有女巫的場景哦。大名鼎鼎的「女巫布萊爾」,恐怖片的力作哦。還有1990年的女巫,以及喜劇 魔法保姆,我也只了解這些了,僅供親參考。
3. 比較恐怖的日本鬼片
東洋恐怖片在台灣的歷史遠久,日劇時代開始,日本文化便源源傳輸進入台灣,而日本文化工業的精細與文明上的相近,加上日本文化在台灣社會的普遍與熟悉度,使之較西洋電影更為國人所接受。
一、東西方文化差異
東方的宗教、文化大部分都源於佛教道家的溫和勸進,佛道的論敘往往脫離不了「因果報應」或「因緣」的觀念,也因此,鬼怪不致於隨便現身,他的出現往往都具有一段緣由,所以東方的鬼怪片也經常不以構置恐怖氣氛做為重點考量。
與華語鬼片相比,日本恐怖片中的鬼魂或幽靈,也不會無端現身害人,其多半是因含冤莫白,或是因為要完成生前的願望,所以才會在塵世間游盪,而其多半也不會主動害人,甚或會去幫助人。
日本恐怖片中的恐懼感,有別於西片之鬼怪直接侵襲人類的處置,其所採取的是旁敲側擊的手法,醞釀令觀者陷入恐懼想像的疑慮中,使觀者透過自我的幻想,讓恐怖更為擴張,促使精神緊綳,以達到驚悚的效用,其成績更勝於直接的刺激。
二、日本電影中的「幽靈」與「鬼魂」
每個文化都有屬於各自的恐怖元素,如港片中的僵屍、洋片中的狼人與吸血鬼,而日本恐怖電影中的恐怖元素,多半是以兩種形態出現的,一為鬼魂,一為幽靈。
(一)「幽靈」與「鬼魂」的差異
日本社會的「祖靈崇拜」乃是源於「神道」,這種思想與中國之儒道思惟極為相近,不過中國人把死者的現身稱為「鬼」或「鬼魂」,但日本人卻認為「鬼」是一種較惡靈更可怕的靈界之物,是居心叵測的惡靈,所以他們形容一個非常壞的人,就說他是「鬼」,而一般的靈或死者的現身則稱之為「幽靈」,這是無涉褒貶之詞,換句話說,日本人認為靈界也有好、壞之分,這與中國人之想法有所差異,他們認為就算是冤死的幽靈回來復仇,因其具有正當性,它不會危害無辜之人,雖令人有些畏懼但它仍是「幽靈」而非「鬼」,由於幽靈是不會隨便出現的,所以它的現身往往是因為它有些什麼心願未了,或是為了「怨念」(深仇大恨)才來,因此其背後總會隱藏著一段精彩的故事,也因為這樣,在日本電影中出現的多數是「幽靈」而非是「鬼」。
(二)經典例證
在日本電影中,有幽靈出現的名作不少,除了直接以「怪談」為名的幾部作品外,像溝口健二、黑澤明等大師的作品中,也都出現過幽靈。首先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溝口健二的名作《雨月物語》(1953),它是根據上田秋成的古典怪奇小說集『雨月物語』為本,由川口松太郎加入莫伯桑之"勛章"的暗喻結構而成的作品。在這部影片中,出現了兩個幽靈的情境,首先,當男主人翁陶工源十郎(森雅之)在賣陶器之際,遇到貴族千金若狹(京町子)與老嫗來訂購囑咐送貨,而展開了一段浪漫而又高雅的的愛恨情節,這場戲透過名攝影師宮川一夫的巧手,將幽靈之豪宅刻劃出一種朦朧卻輝煌的氣氛,而且,攝影機以俯瞰的角度取景,人物走位又采"能劇"之舉止形式,加上美術、音樂之配合營造出一種神秘、幽玄的現實外的世界,這是日本傳統的式樣美,雖然是黑白作品,但印象上卻充分呈現出妖艷幽玄的效果。這段取自《蛇性之淫》的情節,事實上仍是中國小說《西湖佳訪》(即《白蛇傳》)之翻案,然而在劇中若狹的現身,乃是因為她是未嘗過人生最甜美的愛欲生活就喪生的幽靈,為了完成心願她也就來到人世間以了心願。第二次的幽靈出現是在劇中接近尾聲處,源十郎回返故鄉,當他推開殘破的家門,空盪盪的屋中,在他以眼巡視一周後才發現哀怨的妻子宮木(田中絹代)獨坐在爐火旁補衣,在服侍他更衣、進食、就寢後,到第二天村人來訪,才知宮木早已喪生,而其子也失蹤多時,卻在他返家之夜幼子卻又歸來。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隨著其子跑向土堆,攝影機漸次高升而越拉越遠,有如幽靈的母親在完成任務後放心的離開親人升空而去。這個幽靈是為了掛念其夫及子,暗中保護他們直到父子重逢她才安心的離開。這兩個幽靈的出現非但不令人感到恐怖,甚至可讓閱聽人感到溫馨,因為她們是幸運男人的護身符。
黑澤明的電影中也曾出現過幽靈。1950年的《羅生門》在審判的場景中,武士武弘的鬼魂未出現,卻附身於巫女(本間文子)的身上,以表現出他的憤怒與不滿。1957年的《蜘蛛巢城》,如眾所周知它是改編自莎士比亞的《馬克白》(Macbeth),原著中的三個女巫,到了黑澤明的電影中就成了「幽靈」,劇中幽靈兩度出現卻分別展現不同的面貌,第一次它結合「能劇」的幽玄氛圍,以紡紗之老婆(浪花千榮子)姿態出現,一種詭異神秘的氣勢預言了兩個將軍(三船敏郎及千秋實)的升遷,第二次幽靈再現,則是以瞬間多變的容姿,展現她的神通,這兩次幽靈的表現與其說是西方女巫預言能力的轉換,還不如說是東方幽靈之「因緣」(命定)的傳播者,甚至發揮了幽靈行動的唆使力量。1990年的《夢》是黑澤明晚年的夢與回憶錄,它總共分為八個插曲,其中的《隧道》就有幽靈出現,當連隊長在死裡逃生穿越隧道時,卻遇上戰死的戰友,這些幽靈控訴了戰爭的悲苦,令人為之動容,這兩部電影可以說是有別於娛樂觀點的「恐怖電影」,它的恐怖不是來自於視覺刺激的恐怖,但卻在情感上讓觀者承受無名的恐怖壓力。
小林正樹的《怪談》(1964)是一般觀眾較為熟悉的日本鬼怪片,也是一部較被公評為有藝術價值的鬼片,共有四個插曲。分別為《黑發》、《雪女》、《無耳芳一》及《茶碗中》,《黑發》寫的是京都之武士(三國連太郎)為了能出人頭地,舍棄糟糠之妻(新珠三千代)進京,並迎娶重臣之女,後受不了新妻之驕縱,遂回返家園向妻懺悔,妻仍殷勤相待,翌日醒來才發現身邊一堆白骨。這個幽靈妻子的溫柔,在於對比新妻的蠻橫,也是促使武士反悔覓封侯的催化劑。
《雪女》則是樵夫在大雪之夜受雪女搭救,並誓言保守此秘密,後來他遇到一美女結婚生子,多年後大雪紛飛樵夫憶起往事並將此佚事告知其妻,不想其妻竟回答﹕「那就是我!」說完妻走向紛雪中消失無蹤。這個幽靈目的在考驗人類的誠信。
《無耳芳一》是描繪一名琵琶說書名人,每晚被幽靈帶往平家墓園演唱「平家物語」,寺廟主持為挽救其生命遂命徒弟將經文遍書其身,但徒弟卻忘了寫在耳朵上,因此當夜幽靈來時只看到耳朵。為了向爵爺覆命遂強將其耳帶走,而芳一也失去了耳朵,這群平家幽靈每晚沉溺於戰爭的苦難,芳一的演唱稍解其哀愁,但事實卻無濟於事,而芳一最終也成就了他的事業,但卻也賠上耳朵。
《茶碗中》是寫一個武士,有一天在茶碗中看到一個不認識的武士,他未加理會便將其喝下,後來那武士的家臣三人找上門,但不論武士如何殺戮他們,總無法將其消滅;不過這原只是一個作者(瀧澤修)書寫故事的一部分,當出版商來訪時,竟發現茶水內浮現作者之幽靈,這段不可思議的情節,不知是否可以稱為幽靈鬼怪,但卻是最有趣的,充滿著人對不可知事物之幻想和心靈的投射。這部影片沒有太多的日本式思惟,但卻有著人性深沉的投射。除此,這部作品在音效、美術、色彩甚至演員的表演上都做了極大膽的實驗,以至於這部作品非但欠缺恐怖的感覺,而且它將觀者帶入少有的唯美之幻想世界。
談到「怪談」,在日本娛樂電影之領域中,便不得不提歌舞伎之名劇《東海道四谷怪談》,日本社會習慣在「盆節」(即中元節)播放與鬼有關的節目,而電影界也常常為了應景,在盆節上演鬼怪之作品。這部歌舞伎名出的故事,由於日本人均耳熟能詳。這故事基本上是敘述有妻室之浪人想有成就並娶年輕之妻,於是和友人誣陷其徒弟,與其妻有染,並取毒葯給其妻飲用,而造成其之妻臉有如鬼魅,終至雙雙死亡。在他新婚之夜,徒弟和妻之亡靈相繼出現,造成其精神錯亂,並誤將新婚之妻看成亡妻之幽靈而將其殺害,最後自己亦難免於難。這幾部怪談電影,在細節上各自多少做了刪增和改變,但其惡人難逃惡報之訓悔卻是一致的,盡管如此,但這些作品著眼於娛樂性的意圖卻也是睽然於心。
三、近期日本的恐怖電影
同樣是鬼怪、幽靈,由於創作者思想、文化的差異,可以使它呈現出千變萬化的樣貌,同時透過創作者不同的處理,也可以使這種不可思議的素材成為探討人生或只為驚悚的作品,所以文化的差異性雖然能左右一部作品,但是創作者的意圖更為關鍵。近期日本電影、電視界興起靈異風潮,神怪作品也相繼出籠,最近在台灣上映而受注目的兩部日本鬼片:《七夜怪談》(1998)和《鬼水怪談》(2002)就是佳例,盡管這兩部電影都欠缺上述名著的偉大意圖,然而其娛樂性卻是十足可受肯定的,它們都是改編自鈴木光司的原著且都是由中田秀夫執導的作品。
(一)《七夜怪談》(1998)
《七月怪談》是取材於現今摩登時代的習俗,受詛咒的語言、信、錄影帶要趕快拋給別人才不致令自己承擔惡運,而那帶來惡運\的幽靈,依然是日本式的「怨靈」,在世時便因自身的超能力而招徠許多不幸,且因世人的不理解,終於含怨屈死。然藉由現代科技之便,詛咒的方式亦富有現代感,而人們為求自保的行為,也充份顯露出現代社會的淺薄價值觀。
(二)《鬼水怪談》(2002)
《鬼水怪談》的幽靈則是一個孤獨的小幽靈,她需要玩伴也需要母愛,才在那棟公寓興風做浪,而她的悲劇乃是現代忙碌社會和夫婦離異下的產物,這種古老的靈異思維加上現代的摩登主義,可以說是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它們的恐懼感爆發力十足,特別是《鬼水怪談》中由水管流出的頭發,浴缸中翻磙的污水,都令觀者毛骨悚然。
(三)恐怖漫畫改編電影
恐怖小說與恐怖漫畫在日本境內佔有一定的市場,也因此成就了許多恐怖大師。最為台灣民眾所熟知的,便是日本恐怖漫畫大師伊藤潤二的作品,其作品也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如《富江》系列(1998)、《漩渦》(2000)等。
《富江》是改編自日本恐怖漫畫大師伊藤潤二的作品,推出時也受到日本漫畫迷的注意,想比較看看電影與漫畫的不同之處。《富江》之於伊藤潤二是有特殊的意義的,1987年的時候,他就是靠著《富江》得到了當年日本恐怖漫畫領域作為新人跳板的「梅圖獎」(梅圖一雄也是當時日本恐怖漫畫界大師),雖然他得到的只是佳作,但是因為當年並沒有優秀獎,所以他等同於第一名。評論家認為,在作品中能感覺伊藤潤二對富江這個角色有著深厚的情感,在她不斷死亡又繁衍的過程中,作者也同時跟著「進化」。後來富江成為一系列故事的主角,也成為伊藤潤二筆下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伊藤潤二的畫風是很寫實的,人物的每一個動作、姿態、毛發、表情,他都會細細的描繪,同時,在背景以及器物的營造上,也有同樣端正的風格。在漫畫的分格方面,伊藤潤二總是在風雨欲來之前,用著傳說、故事、或以隱喻性的意象表現,帶出一個令人出乎意料,不可預測的結局。
在伊藤潤二的故事中,除鬼怪、靈魂這些素材外,同樣藉由一些超自然的現象,或是以再平凡不過的日常生活所見,成為故事延伸的原點,如二元存在的世界、漆黑不知名的山洞、佇立在稻田間的稻草人,家鄉的墓碑等等。
這類作品的特色乃在於吊詭而繁復的情節,且並沒有常規常理可循,不是出於復仇或報恩等正常動機,惡靈本身有自己的意志,如人類一樣有所好惡,其魔性便與人性一般是難以常倫去規范的。在其風格中,還有一點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對「群體」這個意象的大加利用-無論是滿天飄飛的人頭氣球,或是布滿田野的各個真實的稻草人,都讓人在整個空間中有著不可名狀的感覺。在漫畫里,沒有好人、壞人的分別,沒有光明、黑暗的分別,一切所有怪異的現象,都那麼自然而然在那個時間與地點發生。
四、電影與人生觀
日本電影早期仍在儒家與佛教道教的浸濡下,在電影中仍持有因果宿命觀,對鬼魂、幽靈仍採取人道、人性的關懷,但後期的日本電影,為與好萊塢的強大電影工業抗衡,兼之以商業利益為導向,越發驚悚可怕,在拍攝手法與取鏡上去刺激閱聽眾的口味。但其傳統以來極對人性與人世的關懷,仍是其終極的主旨。�0�2
網路中的詞條
4. 日本恐怖電影排行榜
日本恐怖電影排行榜:《午夜凶鈴》、《咒怨》、《美發屍》、《鬼娃娃花子》、《感染》。
第一名:《午夜凶鈴》
《午夜凶鈴》毫無懸念的排名第一,當貞子從電視里爬出來的時刻,不知道多少影迷已經嚇的不敢睜開眼睛。在日本上映時當場嚇死人也不是傳說。女高中生友子和同學共同看了一盤來歷不明的錄象帶,七天後,她和她的同學相繼死去,這引起了女記者淺川的關注,她決定調查這個事件的原由。
第五名:《感染》
講述由一起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醫生們為隱瞞事故真相而開展的一系列活動。與此同時醫院內人員開始出現令人毛骨悚然的傳染事件,調查病原的醫生護士相繼感染,發生奇怪病症後慘死.....莫名的死亡所帶來的恐懼使醫院的人員備受驚嚇。
5. 求日本很恐怖的恐怖片!!!!!
1、喪屍片:活死人黎明,驚變28天,28周後,新版喪屍出籠,群屍玩過界,殺出個黎明,死亡錄像,生化危機系列,我是傳奇。
活死人黎明,驚變28天,28周後,新版喪屍出籠。這幾部喪屍片各有特色,而且拍的時間較近,畫面很清晰,看得很過癮。目前的喪屍片基本上都是一個套路,病毒擴散,人們無力阻擋,世界大亂,看多了也沒什麼意思,看看特技吧,老美做這些東西還是很到位的。
群屍玩過界大家都比較推崇,屬於比較經典的喪屍片。看過之後感覺極其惡心。不過本片拍攝時間較早,特技很一般,也就沖著是魔戒導演導的,而且片中很多黑色幽默,還是值得一看的。
殺出個黎明,這片沒什麼好說的,除了有老牌帥哥喬治克魯尼之外,一無是處,所以看了第一部就沒有繼續下去的興趣了。
死亡錄像,該片和下面要說到的科洛弗檔案手法類似,都感覺是用手持DV自行進行拍攝,讓觀眾有更真實的感覺,這種片乍看會很驚艷,但久了除了頭暈沒有別的感覺,還有西班牙女郎還是很美艷的,看得BF直流口水。
生化危機系列,這個系列太經典了,無數人已經口水過了,沒看過的自己去看吧。
我是傳奇,極其推崇,威爾史密斯已經成好萊塢十大吸金明星第一,近期影片部部票房破億,太牛了!
2、怪物片:黑暗侵襲,魔窟,科洛弗檔案,迷霧,恐怖廢墟,隔山有眼,極度深寒.瘋羊,蒼蠅.空中蛇患.極度深寒.
黑暗侵襲,魔窟,這兩部都屬於洞穴怪物類型的,人類都有空間狹隘症,在封閉的空間里容易產生恐懼情緒,兩者在營造氣氛方面都比較到位,而且前者的結局堪媲美迷霧,讓人太絕望了,不過這種風格我更喜歡。
科洛弗檔案,上面已經提到過了,怪物不是很嚇人,鏡頭晃得太嚇人。
迷霧,看到很多網友已經評論過了,有拍磚的,也有推崇的,我個人來說比較喜歡這種結局,不會太落俗套,大導演的手筆,再怎樣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恐怖廢墟,美國模式的恐怖片,不過這次另闢蹊徑,改用植物變怪物,效果還不錯。
隔山有眼,一度糾結到底屬於怪物片還是變態片,裡面的雖然是人,但已經喪失了人性,這種才是最恐怖的,該片比較血腥,喜歡這種類型的可以一看。
極度深寒,非常傳統的怪物片,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怪物將那群人趕到船頭,一個大廳全布滿了被吸幹了的骸骨,極其驚人。
3、變態狂:電鋸驚魂系列,德州系列,致命id,恐怖蠟像館,非禮勿視,人皮客棧系列,七宗罪.惡魔的藝術
電鋸驚魂系列,高智商犯罪,放大人性的罪惡。有時自己也想如果在那種情況下,你該怎麼做?
德州系列,看完後覺得,美國小鎮少去為妙。
致命id,導演掌控力極強,看此片需要一定智商,不然會覺得很混亂,自己看不懂還會大罵導演拍的什麼爛片。
恐怖蠟像館,典型的美國恐怖片,參考意見同德州系列。記憶深刻的是活人被做成蠟人,一碰整個皮膚脫離肌肉,血肉模糊,相當的滲人。
非禮勿視,和德州系列差不多,我覺得就連主角都很像。從小被非人待遇,再加上個超變態老媽,想不變態都難。
人皮客棧系列,沒啥好說的,有時間自己去影評看看。
七宗罪,經典。皮特的加盟更是為此片增添光彩,強烈推薦。
泰國的惡魔的藝術.3個系列可真把泰國的片子推向了高潮.如果大家不怕血腥和惡心的請看看那3個系列呵呵.
4、劇情很好類:靈異孤兒院,小島驚魂,十三駭人游戲,死神來了 香水 鬼影
靈異孤兒院,小島驚魂,兩篇很相似,平淡無奇中透出讓人莫名的恐懼。尤其是小島驚魂是尼可主演的,看到最後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需要耐下心來慢慢品味。想追求暴力、大場面的觀眾,別看為好。
十三駭人游戲,泰國片,難免也有不錯的。其中吃屎的畫面有點印象。
香水可謂是德國的經典大片.拍攝的技術和劇情把片子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了.
較早的鬼影也是大家所喜歡的劇情之一.開始難懂.後面的劇情卻讓人難忘.一個男的背著個女鬼的樣子呵呵.
5, 長發詭異類: 假發 美發屍 筆仙 女高怪談系列 山村老屍1 灰姑娘 粉紅色高跟鞋
說起這類片子.大部分來自與韓國恐怖片.我相信女生很多都愛韓國以這種女生為主的恐怖片.不過確實得到了很多恐怖愛好者的喜愛.
假發.這個片子是講敘一個女的生病沒了頭發.而姐姐買了假發後發生一大串離奇事件的故事.片子劇情看上去比較唯美.是個亮點.日本也有個不同於假發的片子叫美發屍.這個美發屍也是圍繞著假發開展的恐怖話題.
香港的山村老屍1 這個老片.相信我們大家都看過.片子里的楚人美也可謂讓我們記憶深刻的了.
6. 一款關於日本女巫的電影名字
全名:壹原侑子
配音:大原さやか
是能夠實現任何願望的店的店主,四月一日的打工對象。她在漫畫中沒有透露過自己的真實姓名,以壹原 侑子自居。此外,有「次元的魔女」、「極東的魔女」、「時空的魔女」等不同稱呼。擁有穿越次元和時間的能力。作為能達成人任何願望的人,自然對另一個世界的事相當清楚,也自然有一定的魔力(從能創造另次元的神明的能力去看,她的魔力相當之高)。侑子是名美食家,喜歡飲不同的酒,由日本酒到西洋酒都飲,而且無酒不歡。
此外,她是四月一日轉變(包括身與心)的主要原因,除了從占卜師(見單行本2)之外,連雷獸也認為四月一日已經改變了。而且,雷獸更表示,其實侑子很疼四月一日。
侑子是在魔卡少女櫻中的大魔法師庫洛˙里多唯一認同的女人(飛王語)。可是,如果侑子沒有被委託實現願望,她是不能夠干涉其它世界的事。而對於古羅(庫洛),侑子卻十分討厭跟他有任何關系,形容古羅(庫洛)為「陰險眼鏡仔魔術師」,「和那個眼鏡仔算是有點緣吧……有點牽連」。 而事實上,她和庫洛長期以來一直和翼中的飛王˙里多互相抗衡,為了這個目的創造摩可拿們。
7. 找一部關於女巫的電影 日韓 魔幻 戀愛 喜劇
從《絕命毒師》過來的她變年輕漂亮了!不俗的睡前故事,用相對復雜的舞美和故事講了一個傳統的童話內核。
當一個痴迷於恐怖故事的男孩亞歷克斯,被邪惡女巫困在她神奇的公寓里,必須每晚講述一個恐怖故事才能活下去時,他與另一名囚犯亞斯敏聯手,尋找逃脫的方法。
電影反轉,反轉,再反轉,劇情完成度極高。白天的時候,小男孩遇到了為女巫做飯的小女孩,小女孩似乎對這里的一切都很了解,帶著小男孩去了全是圖書的圖書館,可以在那裡寫作。又帶他去了暗黑森林,在那裡遭遇了死神頭蜘蛛。
《夜讀驚魂/睡前恐怖故事》
8. 世界上最恐怖的10大鬼片。
鬼這個物種信則有不信則無,我就是屬於不信又害怕的那種,沒事干就愛看一些國產的恐怖片鬼片什麼的,也在網上搜了很多鬼片排名,那就是封門村,筆仙驚魂1.2.3。筆仙大戰貞子,校墓處,黑樓孤魂還有異度空間,七夜,辦公室有鬼,咒樂園,等等了。劇情是挺恐怖的,就是沒什麼名演,大多數都是網劇,顏值也就是一般般女孩子吧大多數都是網紅臉還有一些一看就是整容失敗了,很多人看電影都是有喜歡的演員才會去看,相反的沒什麼名演的看的人就比較少了,以前我是不看鬼片的,去年暑假沒事干就在家看我認為恐怖的鬼片,從剛開始的害怕到最後的哎呦我去,什麼玩意,這真的是鬼嗎?
鬼片恐怖片聽著很害怕,事實上也就是一個個悲傷的故事用特殊的方法來報仇雪恨而已,換位思考最害怕的不是鬼而是人心,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這就是真理。
9. 推薦下比較好看的日本恐怖片
1.《咒怨》4部(兩部TV版 兩部電影版)
2.《輪回》(清水崇導演 劇本不錯 恐怖度也不弱)
3.《稀人》(難得的恐怖片獲得電影大獎的影片 比較晦澀 好不好看因人而異 導演依然是清水崇)
4.《催眠》(鶴田法男的經典日本恐影了)
5.《感染》(依然是導演鶴田法男的片 很有味道的一部恐怖片 推薦)
6.《怪談新耳袋》劇場版 (強烈推薦 影片的氣氛很適合集體觀看 故事簡短 而且頗有意思 恐怖度算高的了)
7.《鬼家怪談》(劇情比較適合MM觀看 比較感人 中間恐怖度一般)
8.《靈異咒》(採用DV拍攝的恐怖片 十分不錯 )
9.《連環恐怖殺人事件》(名氣不大 不過其實效果很不錯)
10.《買鬼回家》(強烈推薦 也有點分段恐怖的味道 最重要的事故事夠怪異和恐怖 裡面兩個配角--老人的神經質表演令人難忘)
11.《午夜凶鈴》第一部 後面的就算了。
相信以上精彩的日本恐怖片夠您看的了 呵呵
別人的帖子1《鬼娃娃花子》
下面有請日韓鬼片至尊——鬼娃娃花子。霎時間,天地為之變色,鬼神為之哭泣,日月無光,飛砂走石,陰風陣陣,寒氣逼人......只見花子頭戴花邊小帽,身著紅衣黃裙,一蹦一跳地地唱著:「喜歡酸的甜這就是真的我,青春期的我有一點點自戀....我是超級女聲——花子」。眾鬼暈倒~~~
恐怖指數:★★★★★
2位 《咒怨》
此鬼乃近幾年崛起的鬼界新貴,可以說是「半邊天」的首席代表兼女權主義者,由於不滿老公的虐待,加之心中暗戀兒子的老師,兩股怨念交相輝映,使其死後大發雌威,可以說是遇人殺人,遇佛弒佛,就連一般的陰陽師都讓其三分。這也令到她名聲大噪,獲得好萊塢大師的垂青。據悉,伽椰子女士和貞子小姐在美國混得不錯,兩部翻排的同名大片都爬上了北美票房排行榜,兩鬼立刻惺惺相惜,情同姊妹。更傳PLAYBOY和時代周刊想邀請兩位拍封面,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恐怖指數:★★★★☆(四星半)
so120 2006-04-12 09:33
3位 恐怖指數:★★★★《午夜凶鈴》
正所謂:猶抱琵琶半遮面,千呼萬喚死出來~
正是偶們敬愛的貞子小姐從電視機中爬出來的真實的寫照,她那並不矯健的身姿、步履蹣跚的動作讓億萬熱愛她的中國fans意識到——她需要補鈣。她那形容枯槁的頭發、面色慘白的臉容使人心生憐憫——海飛絲&太太口服液如飛蝗般砸將過來~~~~
我們敬愛的貞子永垂不朽,千古流芳。
so120 2006-04-12 09:34
4位 恐怖指數:★★★★《筆仙》
說句實在話,這部韓式鬼片之所以能排第4位是有原因的,其一,的確恐怖。其二,感情照顧,鼓勵韓片。其三、最後哪個血淋淋的女鬼騎在男人身上狂通筆桿子的情形讓我不由地追憶起至尊變態恐怖封頂之片《困惑的浪漫》,為表示對大片的尊敬,所以加分。呵呵~~
so120 2006-04-12 09:34
5位《鬼來電》《鬼鈴》
兩部同樣以手提電話為鬼媒題材的日韓影片,其驚嚇程度不相伯仲,令人在觀賞之後對突如其來的手機鈴聲有心驚肉跳之感,更有甚者發誓永遠不用手機,其實大家也不必過濾,手機不是有過濾功能的來電保護嗎?大家可以把諸如貞子,奧廣杏子之類XX屏蔽掉。
恐怖指數:★★★★
so120 2006-04-12 09:34
6位《鬼變臉》
四具被銷熔到只剩骸骨的屍體,女主角提頭上門的摸樣,恐怕光是想像已經令部分膽小的觀眾脊背發涼了。據發行商說觀看此片有消暑解熱之功效,連開冷氣的電費也省了。
恐怖指數:★★★
so120 2006-04-12 09:34
7位《靈 (鬼友)》
努力把你從小學到大學的同窗校友都回憶一遍,有沒曾經得罪過誰,如果有,盡快把他(她)約出來吃飯、陪罪兼送禮,得到其原諒,否則他(她)一旦出了意外,將會第一時間到你處報到,嘿嘿。
恐怖指數:★★
so120 2006-04-12 09:34
8位《人形師》
芭比娃娃看起來確實可愛,但有兩部片讓我看了之後對其敬而遠之,一是《鬼娃復活》,另外一部就是《人形師》。試想一下,深更半夜當你被腳步聲驚醒時,發現一群布娃娃正在翩翩起舞的情景...
恐怖指數:★★
so120 2006-04-12 09:35
9位《斷魂梯》(又譯《狐狸階梯》)
有傳在一所高中學校通往宿舍的階梯上,當這條只得28級樓梯突然出現第29級時,無論你此時許下什麼願望也會成真的,然而沒有人知道這才是詛咒之開始…… 除了樓梯、電梯,還有其他更好的回家渠道嗎?殘念.....
恐怖指數:★
so120 2006-04-12 09:35
10位《鬼鏡》
我承認在看了這部片後,徹底改變了自戀的癖好.....奉勸各位,小心你家的鏡子。
恐怖指數:★
另外,這上面沒提到的,怪談(六十年代的電影,超薦),死水,預言,也都是很經典的
10. 有哪些有女巫的電視劇或電影,一定要是歐美或中國的,如果是日本泰國的就不要說了
魔法情緣?
要麼事妮可基德曼演的《家有仙妻》?
家有仙妻傑克·懷特(威爾·法瑞爾)是一個逐漸走下坡路的好萊塢演員,他希望能藉著出演經典劇集《家有仙妻》電影版的男主角來重振自己的大銀幕事業。他遇見了美麗的伊莎貝爾·彼格露(妮可·基德曼),旋即認定伊莎貝爾正是扮演自己戲中的魔法妻子薩曼莎的最佳人選,他可沒想到伊莎貝爾真的就是一個女巫。憑著自己的魔法本領,伊莎貝爾順利獲得了女巫薩曼莎的角色,卻引來父親奈傑爾(邁克爾·凱恩)的擔心,他對女兒著迷於凡人生活的作法心懷憂慮,沒想到自己也愛上了一個凡人——飾演薩曼莎母親的女明星艾麗斯·史密森(雪莉·麥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