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片名叫寒戰
什麼叫「寒戰」?
從年初的《逆戰》開始,今年國內影壇將會誕生幾部和「戰」相關的電影。此次《寒戰》究竟名為何意,其實是眾多觀眾所關心的問題。昨天的發布會圍繞著「寒戰」片名進行了一次「解釋會」。
李治廷說,《寒戰》是一部高智商、純正的香港電影。「『寒戰』是一場看起來波瀾不驚,實際上卻殺機四伏的戰爭。」梁家輝則風趣地表示:「可能我們電。電影是在冬天拍的,所以很『冷』,所以叫《寒戰》。」不過轉而他又嚴肅地解釋:「《寒戰》講述的是警隊高層的斗爭,每個人都人人自危,誰也不知道誰是正派,大家心裡都感到一陣的『寒意』,所以會給人一種寒冷的感覺,需要加衣服。」
郭富城則強調導演向他解說的說法最靠譜,他解釋說:「《寒戰》一開始就是一輛警用沖鋒車被劫持,而香港警方針對這個危機啟動了名為『寒戰』的特別行動,片名是這項特別行動的代號。兵賊角力, 令人不寒而慄。」
『貳』 寒戰3什麼時候上映的
寒戰3還需要等待半年。
北京時間7月18日消息,據香港媒體報道,梁家輝與導演陸劍青昨天到影院為《寒戰2》謝票,電影票房上映9天已經超過4,000萬,打破首集紀錄指日可待。梁家輝坦言沒預期電影會有如此好的成績,導演陸劍青已透露計劃開拍第三集,笑稱應該不用等4年,梁家輝就笑稱現在發哥(周潤發)要休息半年,第三集一定要半年後才能拍。
『叄』 寒戰2的背景介紹
陸劍青和梁樂民執導的港產片《寒戰》 2012年上映後在各地均叫好叫座,主角郭富城不久前還自掏腰包請劇組人員慶功,並透露會開拍續集。有港媒報道,該戲已確定拍續集,並將於2013年底開拍
陸劍青和梁樂民執導的港產片《寒戰》 在星馬和中港台各地叫好叫座,上月主角郭富城自掏腰包請戲組人員慶功,並透露會開拍續集,外界一直好奇在第一集從未出現過的神秘幕後大boss是誰,據悉電影公司正密斟周潤發在續集飾演大boss與飾演警務處長的郭富城鬥智鬥力。發哥已經18年沒拍過純港產片,如果今次成功接演《寒戰2》,將是中國香港地區的一大喜訊。
安樂電影投資的電影《寒戰》投資了2,500萬港元,影片在中國香港地區票房約收4,300萬港元,在內地就收過2.6億人民幣,中國台灣地區約收6,000萬新台幣,在大馬也有超過700萬零吉(約1,754萬港元)票房,安樂老闆江志強有見《寒戰》大賺,決定2013年開拍續集,力邀周潤發回歸拍攝《寒戰2》 。
發哥繼95年演出過韋家輝執導的電影《和平飯店》後就去了美國發展,後來從美國回港後,中國香港電影市道開始低迷,他主力發展的市場重心轉去中國大陸,從此沒拍過純港片,接演的電影不是西片就是以內地市場為主導的合拍片,但這類片種始終不太合中國香港地區觀眾口味,在港票房成績也屬一般,所以中國香港地區觀眾都期待發哥回歸拍土製港產片。
《寒戰2》的神秘幕後大boss角色最適合做發哥回歸港片的第一炮,因該片第一集叫好叫座,大boss角色正是上集的關鍵人物,警隊高層一直追尋幾宗與警隊有關的懸案,認為有人在背後操縱一切,但這神秘人是誰在第一集一直沒亮相,在《寒戰2》中神秘人將會現身,電影公司希望請一位好戲巨星擔演這角色,而發哥正是最理想人選,續集他要面對三位好戲演員梁家輝、郭富城和新加入的曾江。續集故事講述已榮升警隊一哥的郭富城妻兒被綁架,其妻最後死於壞人手裡,化悲憤為力量的城城為對付幕後大boss,遂說服已退休的前副警務處長梁家輝出山協助他,而家輝的老爸曾江原來跟幕後大boss有密切關系,四人展開一輪鬥智鬥力。
記者昨日致電導演陸劍青,他確認續集將於年底開拍,因為上半年他要先替寰亞開拍一部警匪片,至於是否找發哥做大boss,他說:「已開始構思緊續集劇本,是否發哥演幕後大boss?最好問回老闆,由老闆去發言比較好。」續集故事如何發展?他說:「上集有三大懸案,下集會一一交代,第一會交代幕後大boss出來,這位大boss當然要好有份量啦!第二要交代是炸彈黨是甚麼背景,第三會解釋ND157是份甚麼文件。 」
『肆』 寒戰這影片好嗎
《寒戰》是銀都機構有限公司、萬誘引力丁有限公司、安樂影片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動作電影,由梁樂民、陸劍青執導,郭富城、梁家輝、楊采妮領銜主演。
該片講述了在新時代背景下,一輛價值不菲的警察沖鋒車被劫持,隨之整個香港都陷入到安全危機,警匪之間展開高智商較量[1] 。
2012年10月4日,作為韓國釜山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全球首映,11月8日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同時上映。2013年該片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等諸多獎項。
不好它就不會得那麼多的獎項了、
『伍』 《寒戰2》反貪的重擔交給誰最可靠
《寒戰2》是《寒戰》系列的第二部,在劇情上是第一部的延續,從整個系列來看,第二部顯示出過渡和鋪墊的作用。在多集系列影片當中,第二部往往最難把握。
上一部《寒戰》在當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評選中,囊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最佳男演員等9項大獎,可以說從一開始就為《寒戰》系列樹立以一個較高的水準。這就給《寒戰2》超越第一部造成了極大難度,因為既要保證相對獨立和完整的故事,又要為接下來的續集做出鋪墊,是對想像力和劇情把控力的極大考驗。
『陸』 《寒戰3》為什麼一直不上映
在媒體采訪的過程中發哥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含沙射影的說到了原因:片方為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電影促進法的實施,允許個人或者企業參與,已經有很多來自五湖四海的大眾出品人參與其中享受後期電影的票房分紅,就連現在也有很多明星首先頂置這一出品方的正規參與渠道。
當得知原因之後也就知道他為什麼不上的原因了,但是不得不說白瞎了這部影片了,相信大家都知道前段時間關於香港的一系列故事,所以說這個也就是原因了,在說到發哥為自己拍攝的這部影片出來宣傳也是很罕見的。
《寒戰3》的的相關信息
《寒戰3》的陣型愈加強壯,不僅是原班人馬出演,更大的亮點在於周潤發也將參加《寒戰3》這部電影,在《寒戰3》中,郭富城、梁家輝、彭於晏、李治廷、楊采妮、周潤發順次上台,而第二部沒有出面的劉德華,有很大的可能性要以保安局局長的身份推進新的劇情。
被梁家輝壓了兩部片子的郭富城,盡管一向代表著正義的力氣,但總感覺氣場不行,期望在《寒戰3》中有更好地體現。《寒戰3》不只許多影帝聯手演技,並且在故事情節上懸疑晉級,畢竟底細怎樣?種種的在第二部留下的疑團能否底細大白,讓咱們拭目以待。
『柒』 電影《寒戰》裡面有那些明星
李文彬 梁家輝 警務處副處長(行動組)
劉傑輝 郭富城 警務處副處長(管理組)
陸明華 劉德華 保安局局長
張國標 李治廷 廉政公署首席調查主任
李家俊 彭於晏 李文彬之子,警員,沖鋒車EU 71成員
劉太 馬伊琍 劉傑輝太太
梁紫薇 楊采妮 總警司掌管公共關系科(管理組),與劉傑輝曾經是戀人
徐永基 錢嘉樂 高級總警司副處長(管理組)
鄺智立 林家棟 高級總警司副處長(行動組)
杜文 尹子維 總警司信息系統首席總監(管理組)
石米高 安志傑 飛虎隊行動指揮官(行動組)
曾向榮 王敏德 警務處處長
麥啟榮 徐家傑 廉政公署執行處首長
郭偉明 何偉業 廉政公署首席調查主任
沈美怡 鄭欣宜 警員,當值指揮官,沖鋒車EU 71成員
《寒戰》更出色。
『捌』 《寒戰1》劇情解析有哪些
午夜的警隊,報案中心接到匿名電話稱一輛前線沖鋒車被脅持。車內五位警員及武器裝備成為賊人談判籌碼。事件驚動警隊,不知是巧合還是意外,沖鋒車內其中被劫持的警員,竟為現任行動副處長李文彬獨子。
適逢警隊一哥外訪未返,下任處長選舉的兩大熱門:鷹派人物警務處副處長李文彬﹝梁家輝飾﹞與年輕的警務處副處長劉傑輝﹝郭富城飾﹞都開始大施拳腳。
李立即指揮營救,並將此次行動代號為「寒戰」。可賊人竟對警隊內部一切了如指掌、洞悉先機,,警隊精英盡出,行動依然無功而返,處處受制。
(8)寒戰的電影名字擴展閱讀:
整個交收贖金過程中,劉設法令贖金留下線索,以便追查賊人位置。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劉非但找不著賊人蹤跡,還將巨額贖金失卻,跟劉出生入死的同袍徐永基﹝錢嘉樂飾﹞更在交收贖金過程中殉職,劉內疚不已,香港警隊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急與威脅…整場行動令庫房失卻八千萬現金,兩位警員殉職。
事件不但驚動了政府內部,也驚動了廉政公署,因廉署收到匿名人士舉報,懷疑兩位副處長,其中一人在此危急關頭以權謀私 …香港的安全瞬時淪陷,警隊及香港的管治漏洞被抖出,威脅直逼警隊內部,矛頭直指警隊高層。 原來,香港被稱為「最安全的城市」的原因,只是未遇上真正的敵人。
『玖』 郭富城梁家輝和日本人演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郭富城和梁家輝合作的電影目前只有《寒戰》
『拾』 如何評價電影《寒戰 2》
品質上說,寒戰1>寒戰2>赤道
1
《寒戰2》的劇情,已經完全扔掉了「燒腦」的標簽,故事簡單直白,讓內地觀眾比較費解的,大概是關於香港政體的部分,不同機構不同職務不同立場角色間的角力與聯合,這也是奠定整個系列格局的基礎所在。
從一國兩制角度,香港可以看成一個相對獨立且完整的政治體。以1990年4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基本法)為依據,確立了香港實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基本架構。所謂凡事也要講的「基本法」,就是香港的憲法。
三權分立的說法只是相對,中央並不太認,更強調中央政府直轄下的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的「行政主導」,即特首地位超然於行政、立法及司法之上。所以,別看特首成天在電視上灰頭土臉,他就是整個香港最有權威的人。《寒戰2》里,政治陰謀繼續升級,特首雖沒有正面出鏡,但已經出現在了反派的計劃中。
香港的權力機構分為行政、司法與立法。行政機關就是特區政府,設政務司、財政司、律政司和各局、處、署;立法機關為立法會,就是周潤發所處的陣營,70名議員,由地方分區選舉及功能界別產生,各派勢力混雜,並不是鐵板一塊,主要職能是制定、修改和廢除法律,審核預算,聽取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對特區政府工作進行質詢等,其實就是政府眼裡的攪屎棍,但相較行政弱勢;司法機關是各級法院,相對獨立。
再看特區政府的內部架構,特首之下,設三司,分別是政務司、財政司與律政司,三名司長由特首委任,是除了特首之外行政機構權力最大的職務,層級無限接近副國級。所以律政司司長李子雄預謀特首職位,可以說相當有底氣和資本。香港前特首曾蔭權,就曾當過財政司與政務司司長,被認為根正苗紅;而現任特首梁振英則有過立法會議員背景,相對比較貼合民粹訴求。
除了三司,香港行政機構還有十三個決策局,局長類似國家部長。曾經決策局是向政務司司或財政司司負責,後經董建華實行問責制後,直接向行政官負責。所以決策局局長的級別略低於司長,但在政治地位,甚至實際權力上,並不遜色司長。這也是電影中彭於晏口中所提到的「三司十三局」,它們組成香港政府總部,代表了香港行政最高權力。
劉傑輝的政治靠山是保安局長,也就是第一部中劉德華扮演的角色,警務處的頂頭上司。在第二部中,他是律政司司長競選特首的潛在政治對手。
在第二部中徹底淪為警務處跟班小弟的廉政公署(ICAC),堪稱香港的政治名片,觀眾們非常熟悉。廉署主要職能是打擊貪污腐敗,雖然在級別上並不算高,與警務處算齊平,但其直屬於特首,機構、人事、財務皆獨立,擁有廣泛調查權,且可獨立執法,並配備武力,所以影響力非常大。
再分析電影中的陣營,警務處處長劉傑輝,副處長李文彬,一個屬於暴力機構的文職序列,擅長行政管理,受長官力挺,但實踐經驗不足;一個軍裝出身,業務精深,在基層擁有廣泛深遠影響,卻缺乏上層人脈。
再往上,是律政司司長,聯合立法會主席、立法會議員等所組成的影子政府(籌),由前警務處長擔任中樞掮客,以特區安保系統為入手點,通過製造恐怖事件,挑動城市秩序以分裂警隊,進而干涉原有行政人事布局,從而影響牽連更上層配置,以實現奪取特首職位的目的。另一方,大概是因為檔期緣故,本集隱入台後的保安局局長,以及背後代表現有秩序維護者的政務司,甚至特首。
如果說恐怖襲擊是引爆「寒戰」的導火索,那麼周潤發所在的立法會無疑是刺向對手的真正殺招。這也是為什麼周潤發在第一場立法會質詢後,表現憤怒,反而掉轉頭要查李文彬及其背後勢力的原因。立法會因為其獨特地位和使命,很容易成為政治斗爭的直接戰場,比如現實中大家不陌生的建制派與泛民派鬥法,一般就在立法院進行,屬於政治斗爭外顯見光的部分。但在沒有具體牽涉的情況下,被人利用,作為政治精英的大律師心中相當不愉快。屬於影子政府(籌)發起質詢的議員則明顯是有的放矢,只是提案後即隱身,讓周潤發沖在了前面。
至於ICAC,本來應該是破局最好的切入口,但由於第一部已經用過一次,沒有了新意,所以此次從強勢立法會議員的角度破局。
2
關於電影本身。
梁樂民與陸劍青的電影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場面格局弄得巨大無比,陰謀大到香港都快裝不下了,骨子裡卻還都是警匪片小打小鬧的套路。
看電影時我的心一直都懸著,倒不是因為那些欲蓋彌彰的劇情,而是看到一幫高級幹部在那裡講小兒科的陰謀,連特首都不能倖免,深怕一不小心就要扯到中央來妄議一發。
電影到已經高大上到這個地步,副部級幹部動不動就要舉槍沖鋒,反派boss控制著幾十億的安保系統,居然還那麼不小心讓人影了相,好端端地不隱身幕後,偏要拋頭露面,搞得所有計劃功虧一簣。
《寒戰》第一部的橫空出世,是題材劍走偏鋒,大家沒有看過這樣的警匪電影,講警隊高層,講政治角力與程序鬥法,梁家輝鼻孔朝天唾沫橫飛的架勢比機槍掃射更讓人震撼。而到了第二部,新鮮感褪去,缺點卻一再放大。並不是多引入幾方勢力,設置更高職位的角色,整更多爆破,搞什麼雲端和無人機,拉入更多大牌演員,電影的層次和水準就會相應提升的。
比起第一部還算勉強的故事,第二部很多邏輯都難以自洽,對於高官及政治陰謀的描寫充滿了「皇帝金鋤頭」式的民間想像,不是西裝筆挺,頭發打蠟,給個title就是高級的反派。你又要講政治陰謀又要搞飛車槍戰,還弄不好群戲,逼得可憐的劉傑輝處長一會兒要在office里跟人口爆撕基本法和警隊條例,一會兒又要在隧道跟人駁火喋血街頭,好看是好看,但真實感自然也就差了。
ICAC怎麼就突然變成了劉處長的下屬?耳提面命,還和民間律師與警隊一起搞什麼特別小組,就算李治廷臉再長再嫩雞,這大概也是香港電影史上廉署被矮化得最嚴重的一次。
劉傑輝最終破局的手段,大抵是被提議罷免後某個無心睡眠的夜晚翻看HBO《權力的游戲》時,被小惡魔激發的靈感。是的,提利昂治理君臨時就這么拾掇過老國師,可憐的莫sir顯然就是電視劇看得太少。而為什麼那些前O記要去突襲又被無人機這么大剌剌地尾隨呢,他們可是能讓一輛沖鋒車憑空蒸發的人誒,可如果不這樣,怎麼幫智商沒有那麼高的劉處長完成大反轉?
至於說為什麼一個漂亮的女律師要像特工一樣去跟蹤以至於丟掉性命。我想,大概只能說文詠珊太好看了,需要多點劇情和鏡頭照顧吧。否則跟馬伊俐和周筆暢那樣,冷不丁地竄出來,說幾句不痛不癢的台詞,讓觀眾出戲么?
《寒戰2》就是這樣,開局時陰謀不斷提升再提升,最後解決矛盾時智商又拉低再拉低,高開低走,硬傷全是粗又硬,全靠金培達的配樂和老戲骨的演技支撐。可是大家都演得那麼用力了,電影中的角色依然沒有立住,感覺上整部電影就沒有一個聰明人。最後讓我感慨的,還是李子雄和周潤發幾十年後的熒幕相聚,而印象深刻的,是楊佑寧最後還算誠懇且細節足夠的演繹。
《寒戰》的故事講到這里,它終於呈現出了它該有的樣貌。它是衣著鮮亮,製作精良,嘗試走大格局的新時代新港片,卻終究無法承襲「無間道」的衣缽與使命。它在形式上的新意會隨著續集的推出而不斷弱化,但是大而無當、輕視邏輯的缺點卻越發突出。電影還留著很多坑,大BOSS尚未現身,李文彬的態度與立場始終成迷,但急轉直下的評論表明,觀眾們已經對此興趣索然。
電影同時提供了另一種主旋律的視角,角色們開口閉口都是法治精神,口號喊得震天響,但從頭至尾全是「非常時期用非常方法」,還敢無恥地講什麼「不合規矩未必不守法」,你不曉得大大一直提的是「守紀律,講規矩」么?這些個香港官員啊,政治上還是幼稚,在密室里搞團團伙伙小山頭也就算了,本來改天換地政變奪權的大陰謀,最後卻變成了比蠢游戲,還是沒有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系列講話重要精神讀得少了的緣故。
PS:
1、 吐槽一下電影的畫面,像第一部那樣冷色調不好么?非整成《赤道》式的大反差高飽和度,油膩得要命。
2、 一言不合就航拍,如今航拍是有多便宜?
3、 除了字幕,不知道哪裡3D了,跟同期的《大魚海棠》一樣,這不叫騙,叫明搶。
4、 寒戰與赤道會不會最後合流?名字我都想好了,叫《冰與火之歌:權力的游戲》(好像在哪裡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