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愛回家的創作歷程
2008年陳雙印創作完成了長篇電視劇本《回家》,後改為電影劇本《讓愛回家》;2009年,電影《讓愛回家》在北京開拍。朱茵、唐嫣、孟廣美、鄭佩佩、王姬、楊青、董立凡、楊婷婷等演員參演該片;2010年電影《讓愛回家》再次開拍。斯琴高娃、葉童、鄔君梅、王學兵、袁姍姍、金銘、王曉等眾多演員參加拍攝;2012年電影《讓愛回家》第三次拍攝,並改名《愛.回家》,霍泥芳、安宇、馮軍、郭程程、雅雯、 嚴影、佴文等演員參加拍攝。一部電影作品,為何三次拍攝,從膠片到數字,從明星到新秀,這部影片到底經歷了什麼?為什麼要選擇這樣一部作品?
影片導演陳雙印說:「我出道比較晚,快40歲了,想拍電影了,結果自己想拍的題材都被別人拍了,自己沒有什麼可選。」當然,這是一句笑話,談到《讓愛回家》創作初衷,陳雙印說:我在拍《愛在中華》時,有幸采訪了一位司法系統的先進模範人物,她20歲做警察,一直到50歲沒有在家過過一個年,因為春節都要跟犯人在一起。當她是小隊長的時候,值班回不了家,當了中隊長更回不了家,到了大隊長肩負的責任就更大了。她身體有了病,咳嗽,吐血,在勞動現場,她怕別人看到他吐血,就用腳把血擦了。當她抬起頭時,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幾十名女犯全部跪在她面前,說你不用管我們,你去休息,去看病,我們誰也不會跑。這個事讓我很受觸動,裡面有深刻的東西。我突然有了把他拍成電視劇的想法。後來去了一些監獄,采訪了一些警察和囚犯,也由此誕生了這部《愛·回家》中那些血肉豐滿的人物。 葉小彬這個主人公是有原型的,她叫楊春燕。她的犯罪就是把他爸爸的情人撞殘廢了。這個小孩學習非常好,家庭環境優越,在學校同學很羨慕她的家庭。但是她有一個同學的媽媽跳樓自殺了,因為她發現老公在外面有了外遇,她接受不了這個事實。這件事對楊春燕的刺激非常大。結果有一次她恰恰發現她爸有了情人,她怕他媽知道,怕離婚這種事降臨到自己家裡,她要阻止她爸跟這個情人交往。她用她爸的手機,以她爸的名義,給情人發了一個約會簡訊,然後開著她爸的車直奔約會的地點,把她爸的情人撞成了殘廢。這么一個優秀的學生,她的出發點和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庭,她憎恨第三者也好,小三也好,她是維護家庭的利益,這個事情具有社會普遍性,這個人物是典型人物。季素梅也有原型人物,她叫何麗芬。從小身體不好,會做衣服。後來嫁給了一個男人,心裡一直想好好過日子,對生活沒有太高的要求。但她嫁給的這個男人除了喝酒就是賭博,喝多了回來就打她,賭輸了就管她要錢,大冬天的把她綁在門外。她不是沒有想到過離婚,也好幾次跑回自己的娘家,又覺得跑回來太丟人,她忍氣吞聲。最後忍無可忍,用斧頭將自己的男人給劈了。何麗芬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但是她沒有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從受害者變成了一個害人者。
小啞巴白小毛的原型,五歲的時候隨父母從新疆來到城市玩兒,結果與父母走失,她的父母變賣家產,辭掉工作,回到這個城市打工、租房子就是為了找到女兒,結果找了整整十八年。在找女兒的過程當中,認識一個監獄女警察,就把小毛的一張照片給了她,這個警察就是電影中劉衛華。劉衛華一直幫她們,經常打聽這個小女孩的消息。有一天,獄政科的同事找到了劉衛華,給她看了一張照片,這個照片恰恰是白小毛丟失時候的照片,只不過身邊又多了另外一個女人。這個女人當初收留了白小毛,把她培養成了小偷,最終讓小毛走進了監獄。這個女人被抓後,警察從她物品中發現了這張照片。這讓劉衛華很震驚,她沒想到,這對夫婦苦苦尋找十多年的女兒,竟然是在自己手下改造的犯人。她不能把這件事情告訴這對夫婦,白小毛很快刑滿釋放,劉衛華把她送出監獄,讓她去找失散多年的父母,但結果在公交車上,白小毛抓小偷被捅死了。寫白小毛這個人物就是寫人性的東西,善良的東西。
還有劇中的馬小慧,家庭優越,父母嬌生慣養,上中學的時候就找男朋友,找了好幾個。當找到最後一個男朋友的時候,男朋友嫌她不是處女要跟她分手,她就害怕男朋友跟她分手,她把自己的女同學騙到家裡,協助男朋友把女同學強奸了,自己也因強奸罪被判刑入獄。
冷紅艷大學畢業,父母含辛茹苦把他培養到大學畢業,畢業以後找不到工作,認識了社會上亂七八糟的人,然後專騙大學生,專勾引一些無業女孩,最後她犯了組織賣淫罪。犯了這個罪,父母就要跟她斷絕關系。這是讓她最痛苦的。人一旦失去了親情,她的精神就會徹底坍塌。
陳雙印說,有一次他采訪一個女犯,女犯看我抽煙就非常難受,我問她是不是想抽煙,她沒有吱聲,然後旁邊警察說她們不能抽煙,抽煙要受到處罰,我說今天破例。給了她一支煙。一支煙讓她講了兩個多小時。她曾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5歲那年,她爸耍酒風把人傷害致死,被判重刑。她媽拿走家裡的所有財產走人。她小小年齡就跟著爺爺奶奶生活,8歲就會做飯,但不幸總是降臨在她的頭上,爺爺遇到交通事故撞死了,就剩下奶奶。15歲她到電信局工作,掙錢養活奶奶。突然有一天她回到家,發現奶奶喝葯自殺了。她喊著「你們為什麼都離開我。」孤獨的人會跟孤獨的人走在一起,有了心靈創傷的人會共同去撫慰。和一些同樣命運的人走到一起,去尋求刺激。她從吸毒到販毒,最後犯罪入獄。
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讓陳雙印產生了強烈的創作願望,他要將她們的故事搬上銀幕。陳雙印最初想法是將這個題材拍攝成為一部擁有豐富人物的電視劇,所以創作了30集電視劇本《回家》。後改電影劇本《讓愛回家》,並於2008年正式在北京開機。雖然是第一次拍戲,但他給了演員足夠的空間,無論是同演員的交流還是整個拍攝過程都很順利,但當電影完成後陳雙印靜下心來審視這部影片,發現在很多方面都是不盡如人意的。其一,對故事的把握不夠成熟,傳遞給觀眾的信息較模糊偏於說教。其二,畢竟是搭景拍攝效果更像室內劇,缺乏真實感。對陳雙印而言它是一個半成品,是一個不合格的作品,所以他將它打入冷宮,同時也意味著將近600萬的投資同樣打了水漂。
一個沒有完成的作品總是讓人遺憾,為了彌補這個遺憾他決定重新拍攝。在原有劇本基礎上做了很大調整,改變了故事內容改變了人物關系,重新琢磨出同一題材新的故事。還是警察與罪犯的故事,但是添加了更多社會問題折射出的具體情節,更大程度上豐富了影片內容。這次拍攝最讓他珍惜的事情是能夠進入監獄實景拍攝,陳雙印帶領著全新的團隊前往河南鄭州女子監獄實景拍攝。但這次又出現了問題,投資方河南新通商投資集團中途違約,造成影片後續資金難以兌現,陳雙印東拼西湊,求家人找朋友,用他的話說,當時的自己根本就不是在拍電影,而是四處去籌資。那時候是打碎了牙自己往肚子里咽,但陳雙印堅持到了最後,將影片拍完。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陳雙印再次將剛拍完的影片打入冷宮。至今不能與觀眾見面,其原因何在,人們不得而知。
2012年,陳雙印第三次建組,拍攝電影《讓愛回家》,並將其改名《愛.回家》。這次拍攝,從劇本創作到主創人員體驗生活,他遵循著一個嚴謹的態度去創作,不敢有絲毫鬆懈。拍攝地點依然是河南鄭州女監,不同的是,前兩部是膠片拍攝,這一次選擇了數字影像。如果說前兩部是在摸索前行,到第三部陳雙印已經懂得了如何去拍一部讓自己滿意的電影。他用了兩個半月的時間精雕細琢,最終完成了這部電影的拍攝。與前兩部相比最大的區別在於,這部電影融入了更多的社會現象,直面更多社會敏感話題。以一個中學生的命運呈現出社會的真實。
從年少時夢想拍電影到真正完成第一部作品,經過了三十年的時間。陳雙印也沒有想到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會用時五年連拍三次,他為這個過程付出了昂貴的學費。他認為一切
的堅持都是值得的。作為一個電影導演,不僅要有藝術專業水準,更重要的是要又一個積極健康的創作心態,要用自己的作品展現人性中真實美好的東西。陳雙印始終相信,再漆黑的夜晚都會有一縷照亮前路的微光。無論看似多麼晦澀陰暗的題材,總會潛藏著人性溫暖善良的本質,這也是他一直在追尋的。許多人問他,這樣一部沒有明星的電影會不會沒有票房會風險很大,他總會露出淡然的笑容。他說自己不敢保證,但是他相信任何人看了他的作品都會感知到這是一部能讓大家回味感懷的真電影,這樣就足夠了。
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愛·回家》觀摩研討會
7月14日,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主辦的電影《愛·回家》觀摩研討會在京舉行。 電影行業專家對此片的定位、立意、故事、結構、表現手法、細節處理、社會意義等都進行了探討,認為影片將帶給觀眾的沖擊和感動將不言而喻,為電影《愛·回家》全國公映寫下了一個美好注腳。 觀者認為,電影《愛?回家》中環環相扣的情節、人物跌宕起伏的心理變遷、不可名狀的矛盾沖突、自然活潑的語言符號、打破常規的多層倒敘式故事結構,令觀眾跟隨電影情節一起完成由普通人到迷失者再到平凡人性的升華的全過程,經歷了一場心靈洗禮。提醒我們,要多用心、用愛去體味身邊的美好生活,珍惜幸福的家庭生 活。當前中國電影市場,國產電影票房高速增長,除了娛樂性外,故事的哲學性、深刻性、對人性的思考和對社會現實的拷問,正在成為趨勢。電影《愛?回家》一切以觀眾為核心,把鏡頭對准不為人知的角落並注重對角色細節的刻畫,更增加了故事的厚度與人性探索的深度,最大化與公眾產生共鳴。讓電影的現實意義能夠與觀眾產生共鳴,進而銘記一生,影響到今後的生活。這才是作為一名創作者給觀眾最多的尊重,也是一部作品的最高價值。 電影《愛·回家》城市看片會
2013年6月16日,電影《愛·回家》在北京世紀財富中心舉行盛大北京看片會。來自各大媒體、嘉賓、及各界觀眾500餘人參加了看片會。電影《愛·回家》是導演陳雙印2008年籌備拍攝歷經三版,跨越五年的嘔心力作。該片是一部以女子監獄為載體,青少年家庭為線索,人性的救贖和回歸為主題的多元素、多亮點的電影。影片通過一個女高中生的意外犯罪,帶大家來到一個敏感又充滿神秘的地方——女子監獄,這里是罪惡的深淵,是人性的黑洞,這里有慾望,有暴力,但恰恰是在這樣一個罪惡的集中營里,卻讓人看到了最原始的人性閃光點,最真實的靈魂和最淳樸無私的愛。影片創作貼近當今時代生活的影像追求,對女子監獄內特殊群體的生活和情感素材進行深入挖掘和剖析,展現了中國電影主流脈搏最同頻共振的那份人性的力量。
看片會現場氣氛熱烈,影片結束後,觀眾致以熱烈的掌聲,該片主要演員霍泥芳、安宇、佴文等上台與觀眾見面,在回答,支持人李蜜創作感受時,霍泥芳說:我們拍這部電影,歷經了一場心靈洗禮,從體驗生活到每一個鏡頭前的表演把握,我們都以嚴謹的態度去努力創作。
觀者認為,電影《愛·回家》的視角對準的既不是高富帥也不是小市民,而是神秘角落裡面的特殊女性——她們在一方天空下生活,每天做著凄婉與自由的夢,她們的心靈與肉體在煉獄中獲得重生。走進影院,電影中人物跌宕起伏的心理變遷、不可名狀的矛盾沖突、自然活潑的語言符號、打破常規的多層倒敘式故事結構,令到場觀眾跟隨電影情節一起完成由普通人到迷失者再到平凡人性的升華的全過程,經歷了一場難以遇到的心靈洗禮。
有影迷說:「劇中的多個細節和矛盾沖突,讓人一會兒哭、一會兒笑、一會兒揪心、一會兒感動、一會兒陷入思索……一群有血有肉有夢想有愛的年輕人。
當前中國電影市場,國產電影票房高速增長,除了娛樂性外,故事的深刻性、哲學性、對人性的思考和對社會現實的拷問,正在成為趨勢。電影《愛·回家》一切以觀眾為核心,不惟明星,把鏡頭對准都市中不為人知的角落並注重對角色細節的刻畫,更增加了故事的厚度與人性探索的深度,最大化與公眾產生共鳴。
電影《愛·回家》常州媒體觀影會
2013年7月11日下午,電影《愛·回家》在江蘇省常州市舉行了媒體觀影會。影片導演陳雙印及影片主演霍泥芳、佴文、雅雯、馮軍、郭程程等出席了該次活動。電影《愛·回家》罕見的將視角聚焦女子監獄和青少年犯罪,從殘酷青春出發探索人性的救贖,呼喚愛心的回歸。
Ⅱ 劉衛華的電影作品
火狐(1993) .... 導演助理
恐怖的夜(1993) .... 動作.
末日殺手 (1993) .... 動作.
女警官日記 (1991) .... 動作.
俠女黑玫瑰 (1991) .... 動作.
猛警神探(1990) .... 動作.
外灘龍蛇 (1990) .... 動作.
Ⅲ 求演員劉衛華的個人資料
劉衛華個人檔案
職業:內地演員
性別:男
籍貫:吉林省
出生年月:1955年3月24日
身高:175cm
體重:65KG
主要作品:電影《候補隊員》獲1984年金雞獎特別獎,1985年莫斯科電影節和南斯拉夫國際青年電影節獲最佳男演員獎。《太陽和月亮的傳說》、《猛警神探》、《孤島情報站》、《外灘龍蛇>、《特別攻擊隊》、《截殺雅典娜》、《俠女黑玫瑰》、《軍列殺出重圍》、《恐怖的夜》、《末日殺手》《國歌》、電視劇:《和平衛士》、《黃金緝私隊》、《神廚》、《康德第一保鏢》、《蘭色妖姬》、戰情》、《特警行動》、《命案十三宗》、《水滸傳》中飾阮小二,《光榮之旅》、《偏偏愛上你》、《鐵齒銅牙紀曉嵐》、《亂世飄萍》。劉衛華好多角色以真實,內在及外在美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對我影響最深的要屬於他演過的<<和平衛士>>.步入中年的劉衛華一直在堅持拍戲,他平時為人謙虛,深入劇本每一個角色,把劇情表現的活靈活現.相信他的熒屏形象永遠記憶在觀眾心中!同時也祝福他永遠健康快樂!
至於他為什麼不紅。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可能是題材不好,收視率不高造成的。雖然不算大紅大紫,不過在很多地方他還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呵呵~
Ⅳ <鐵齒銅牙紀曉嵐1>中十四王爺的扮演者
劉衛華
劉衛華是長影演員,《水滸傳》里的「阮小二,最近較有影響的是《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十四爺」,《荊柯傳奇》中的田光
圖片:http://ke..com/pic/131/120192328142_small.jpg
劉衛華
職業:影視演員
語言:普通話
身高:175 厘米
體重:65 公斤
教育經歷:中央戲劇學院
劉衛華作為演員,曾經拍攝過的電影:
游劍江湖 (2006) .... 北宮望
青花 (2005_連續劇) (2005) .... 任憑風
飛刀又見飛刀 (2003)
國歌 (1999)
水滸傳 (1996) .... 阮小二
軍列殺出重圍 (1993) .... 姚東林
恐怖的夜 (1993) .... 朱成剛
末日殺手 (1993) .... 關少宏
特別攻擊隊 (1992)
劫殺雅典娜 (1992) .... 袁龍
女警官日記 (1991) .... 郭明
俠女黑玫瑰 (1991) .... 田雄男
孤島情報站 (1990) .... 沈崇明
猛警神探 (1990) .... 任其遠
外灘龍蛇 (1990) .... 游天浪
峽江疑影 (1985) .... 船老大
候補隊員 (1983) .... 黃教練
亮劍2
參與製作過的電影:
火狐 (1993) .... 導演助理
恐怖的夜 (1993) .... 動作
末日殺手 (1993) .... 動作
女警官日記 (1991) .... 動作
俠女黑玫瑰 (1991) .... 動作
猛警神探 (1990) .... 動作
外灘龍蛇 (1990) .... 動作
Ⅳ 誰說說演員劉衛華的詳細資料
職業:影視演員
語言:普通話
身高:175 厘米
體重:65 公斤
教育經歷:中央戲劇學院
劉衛華作為演員,曾經拍攝過的電影:
游劍江湖 (2006) .... 北宮望
青花 (2005_連續劇) (2005) .... 任憑風
飛刀又見飛刀 (2003)
國歌 (1999)
水滸傳 (1996) .... 阮小二
軍列殺出重圍 (1993) .... 姚東林
恐怖的夜 (1993) .... 朱成剛
末日殺手 (1993) .... 關少宏
特別攻擊隊 (1992)
劫殺雅典娜 (1992) .... 袁龍
女警官日記 (1991) .... 郭明
俠女黑玫瑰 (1991) .... 田雄男
孤島情報站 (1990) .... 沈崇明
猛警神探 (1990) .... 任其遠
外灘龍蛇 (1990) .... 游天浪
峽江疑影 (1985) .... 船老大
候補隊員 (1983) .... 黃教練
亮劍2
參與製作過的電影:
火狐 (1993) .... 導演助理
恐怖的夜 (1993) .... 動作
末日殺手 (1993) .... 動作
女警官日記 (1991) .... 動作
俠女黑玫瑰 (1991) .... 動作
猛警神探 (1990) .... 動作
外灘龍蛇 (1990) .... 動作
Ⅵ 求90年代一部老劇情國產電影名字
叫遺失的伴侶。是這個孤獨的老年人為了打發時間還學畫鱖魚,家長們以為他是畫家,就把孩子都送去,但是他只會畫魚,後來人家都不去了。老人後來得到一個語音尋呼器,只要一吹口哨,它就會說「親愛的,別把我丟了」,這讓他想起來自己年輕時因為戰亂失散的戀人。最後那個尋呼器丟了,老人就病倒了...印象里那個老人的扮演者有點像封神榜里的商蓉,但是不是那個演員。
Ⅶ 劉衛華演的電影
《軍列殺出叢圍》 介紹:1945年冬,為了及時將我軍繳獲的日軍武器裝備運往前線,我001軍列奉命出發。一路上押送軍列的全體官兵在隊長姚東林的帶領下,浴血奮戰,沖破土匪和日軍的圍追堵截,終於完成了押送任務。
Tags: 劉衛華 蘇熒
《俠女黑玫瑰》 介紹:影片中賣唱女子黑玫瑰因不堪日寇和漢奸的欺辱,組建「打鬼民團」,自任司令。日寇派特工田雄男、孫翠環打入民團企圖收編。我游擊隊也派聯絡員尤小莉加入民團,終於粉碎了敵偽陰謀,使打鬼民團走上了正道。
Tags: 劉衛華 汪寶生 王孝忠
《外灘龍蛇》 介紹: 二十年代上海灘,黑社會聲名顯赫的斧頭幫舵主畢世孝為霸佔絲廠,槍殺了老闆游祥,逼走其子游天虹和游天浪。當欲殺其養子游天雲時,發現天雲脖上三顆紅痣,斷定是自己與妓女玉芝所生之子,故收為義子。但是不知情的游天雲為尋機報仇,違心認了親。幾年後,已是共產黨員的游天虹回到上海搞工人運動,而死裡逃生的游天浪也來到上海灘來報仇。最終游天浪慘死在斧頭幫的亂斧之下,而游天雲也伺機毒死了畢世孝。當他得知所有真相後,決定繼承父志,當上了爺頭幫舵主,與黃金榮勾結在一起,最終還是被黑社會吞沒,結束了他短暫的一生。
Tags: 劉衛華 田純
Ⅷ 電影《軍列殺出重圍》的插曲有哪些
《軍列殺出重圍》是1993年上映的中國電影,由成科 冷杉導演,劉衛華蘇熒等主演。插曲有《旱天雷》,《二泉映月》。
1、《旱天雷》
《旱天雷》最早見於1921年丘鶴儔所編《弦歌必讀》,原是由廣東音樂作曲家及揚琴演奏家嚴公尚(嚴老烈)根據《三寶佛》的第二段《三汲浪》改編而成的揚琴曲,後又成為廣東音樂樂曲。現有多種演奏形式。
2、《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國民間音樂家華彥鈞(阿炳)的代表作。作品於20世紀50年代初由音樂家楊蔭瀏先生根據阿炳的演奏,錄音記譜整理,灌製成唱片後很快風靡全國。
(8)劉衛華電影大全擴展閱讀:
《二泉映月》是阿炳生活的寫照,是他情感宣洩的傳世之作。阿炳利用自己的創作天賦,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化作一段段扣人心弦、催人淚下的音符,使聽眾在旋律中產生共鳴。這首二胡曲被世人喜愛並引為經典,是阿炳創作的成功,是他創作天賦的體現。
《三汲浪》曲調平穩、低沉,改編後的《旱天雷》則活潑流暢,生機盎然,節奏歡快,樂曲的情緒有了根本性的變化,所以新名為《旱天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二泉映月
網路-旱天雷
網路-軍列殺出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