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薦幾部戲劇電影,我去哪兒
霸王別姬純京劇電影,不是張國榮那版的,就是純京劇的那版也好看
2. 經典戲劇有哪些
1、《空城計》
《空城計》是傳統京劇的經典劇目,敘述的是諸葛亮因馬謖自持才能而失掉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軍15萬攻打諸葛亮駐地西城。
當時,諸葛亮所部精銳俱已遣出,西城空虛,只有駐地的老弱士兵,寡不敵眾,萬分危急。諸葛亮定空城之計,以城門大開,從容不迫,若無其事地登上城樓觀山賞景,飲酒撫琴。
司馬懿兵臨城下,見諸葛亮端坐城樓,笑容可掬,焚香彈琴,疑惑不已,深恐中計,疑有伏兵,不進而退。再次復回攻城,遇趙雲抵擋而收兵。
2、《霸王別姬》
《霸王別姬》是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表演的梅派經典名劇之一。主要內容是:秦末,楚漢相爭, 韓信命李左車詐降項羽,誆項羽進兵。
在九里山十面埋伏,將項羽困於垓下(今安徽省靈璧縣東南)。項羽突圍不出,又聽得四面楚歌,疑楚軍盡已降漢,在營中與虞姬飲酒作別。虞姬自刎,項羽殺出重圍,迷路,至烏江,感到無面目見江東父老,自刎江邊。
3、《天仙配》
《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董永賣身》,是黃梅戲早期積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黃梅戲的保留劇目之一,是首部以電影方式出現的黃梅戲,講述七仙女不顧天規,私自下凡與董永結為伉儷,憧憬美好生活,最終被玉帝生生拆散了的愛情故事。
1952年班友書等改編了《路遇》一折,將董永由秀才改為農民,將七仙女由「奉旨成婚」改為「思凡下嫁」;
1953年陸洪非改編了全本,形成了《賣身》、《鵲橋》、《路遇》、《上工》、《織絹》、《滿工》、《分別》七場戲;後來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不斷磨合定型為始於《鵲橋》,終於《分別》的六場次。
該劇獲得第一屆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劇本一等獎、優秀演出獎、導演獎、音樂獎,被評為建國50周年經典劇目,獲得第二屆全國優秀保留劇目大獎。
4、《夫妻觀燈》
黃梅戲的經典之作,說的是元宵佳節,青年農民王小六帶著他的妻子進城看燈。城裡人山人海川流不息,各色各樣的燈——龍燈、獅子燈、螃蟹燈——來來往往。
一批一批的走過去。夫妻二人看完花燈之後。興高采烈的回家去了。
5、《貴妃醉酒》
京劇《貴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是一出載歌載舞的單折歌舞劇,取材於中國唐朝歷史人物楊貴妃的故事,經過中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先生創作、表演而廣為認知,是梅派代表劇目之一。
該劇描寫的是楊玉環深受唐明皇的榮寵,本是約唐明皇百花亭赴筵,但久候不至,隨後知道他早已轉駕西宮,於是羞怒交加,萬端愁緒無以排遣,遂命高力士、裴力士添杯奉盞,飲致大醉,後來悵然返宮的一段情節。
《貴妃醉酒》通過優美的動作和華美的唱詞、曲調,表達楊貴妃由期盼到失望,再到怨恨的復雜心情。
3. 求紅樓夢及其相關的各種戲劇影視版本名目(含電視劇,戲曲,話劇等)
1927年電影版
1929年上海孔雀影片公司電影版
1944年上海中華電影公司電影版
1962年大陸香港合拍越劇電影
1962年香港邵氏電影
1975年香港tvb版電視劇
1977年香港佳視版電視劇
1977邵氏電影《金玉良緣紅樓夢》
1978年台灣華視電視劇
1983年台灣華視版
1987年大陸央視版電視劇
1989年中國內陸電影版
1996年台灣華視版電視劇
2002年大陸越劇電視劇
2002年大陸電視劇《紅樓丫頭》
2009年大陸電視劇《黛玉傳》
2010年大陸李少紅版電視劇
話劇和戲曲的不同地區甚至不同國家上演過的不同版本就實在太多了,不能一一列舉了。比如戲曲,很多劇種都有紅樓戲,越劇黃梅戲龍江戲……最經典的越劇《紅樓夢》,京劇的《黛玉葬花》《睛雯撕扇》《紅樓二尤》……另外,還有歌劇舞劇等其它藝術形式的紅樓夢,朝鮮血海歌舞團就演出過朝鮮版的歌劇《紅樓夢》。
4. 戲劇電影
早年間拍的多一點,《花為媒》《七品芝麻官》《鍘美案》《楊三姐告狀》……
近年來我聽說過的戲劇電影只有兩部《鄭成功》和《紅娘》。
5. 戲劇電影
戲劇電影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在世界各國電影中佔主導地位的電影形態,源於對電影的戲劇本性的理解。
其特點是以戲劇沖突律為基礎,採用傳統戲劇式的結構原則,具有開端、糾葛、發展、高潮和結局等要素。
戲劇電影並不照搬戲劇作品的結構形式,但多數影片具有一種與舞台劇相似的結構。最常見的戲劇電影的結構原則有二:1使動作的發展集中圍繞一個基本的中心事件進行;2使兩個或幾個由統一的思想概念聯結起來的情節平行地發展。戲劇電影的出現是與三四十年代佔主流的電影觀念相適應的。從40年代開始,這種傳統的電影劇作結構原則已有所突破(參見「小說電影」)。在現代電影中,戲劇電影的結構原則仍佔有一定的位置,有其生命力,特別是在驚險片、偵探片、推理片、喜劇片等樣式中,所不同於過去的是一般都注意到電影逼真性問題,力求達到逼真性與假定性、紀錄性與戲劇性的較好結合。中國電影理論界從70年代末開始,曾就上述問題進行過多次討論,從而使過去電影創作中存在的舞台化傾向得到一定程度的克服.
6. 兒童戲劇的作品
經典兒童戲劇有:《公主與豌豆》、《糖果屋歷險記》、《小庫爾秀》、《狐狸孵蛋》、《雲豹森林》、《尼爾斯騎鵝歷險記》、蘭州市兒童藝術劇團《傳統的味道》、《三個和尚》、《小蝌蚪找媽媽》、《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罐頭小人》、《小吉普·變變變》、《青蛙王子》;
《伊索寓言》《愛玩游戲的小白狗》、《木又寸》、《三個和尚》、《灰姑娘·水晶鞋》、《不萊梅的音樂家》、《小丑的煩惱》、《恐龍媽媽》《七色花》、《列那狐傳奇》、《小鼠美食家》、《綠色的夢想》、《奶油森林之我要長大》。
(6)戲劇電影全劇大全擴展閱讀:
1、《尼爾斯騎鵝歷險記》講述一個騎白鵝的小男孩尼爾斯,在一群大雁的陪伴下飛上天空,開始了一場奇妙的旅行。尼爾斯在各種艱難險阻中增長了勇氣和智慧,迅速成長。在奇妙的情節和美妙的音樂中,尼爾斯帶我們一起飛向天空,認識斑斕的世界,領悟多彩人生。
改編自瑞典同名經典兒童文學作品。全劇由英國著名戲劇歌劇導演大衛·弗里曼執導,由著名作曲家約翰卡梅隆擔任作曲、配樂和英文唱詞的創作。美妙的故事藉助豐富的藝術元素呈現出來,既讓8歲的孩子鼓掌歡笑,也讓80歲的老人感動落淚。
2、《狐狸孵蛋》講述了一隻狐狸找到一顆天鵝蛋,想孵出來作為一餐美味的晚膳,狐狸想盡所有辦法保護及孵化小天鵝蛋,最後在口腔內把小天鵝孵出。當小天鵝跑到狐狸面前叫一聲爸爸時,狐狸對它已日久生情,並承擔起當爸爸的責任。
改編自台灣著名兒童文學家孫晴峰的同名作品,顛覆趣味的童話改寫了傳統童話中,狐狸狡猾貪婪的樣板個性,賦予狐狸以嶄新的價值觀。
3、《傳統的味道》講述了在電視節目《中華傳統文化知識競賽》上產生的四強選手,受不同家庭環境與教育理念的影響,對中國千年的傳統文化了解只停留在書本知識的認知上,無法深入到生活實踐中。
故事圍繞著憨厚的「面條爺爺」只想得第三不想得第一,目的就是要獲得獎勵的一台DVD機展開,通過「面條爺爺」幾十年做牛肉麵的心得體會,詮釋出了傳統文化中最朴實淺顯的道理。
7. 有哪些戲劇性非常強經典電影
所有根據戲劇改編的電影。
8. 有哪些電影是講和戲劇有關的內容跪求!
《風流戲王》、《南海十三郎》、《人·鬼·情》、《梨花淚》、《生死橋》
9. 好看的電影 戲劇的
一部印度電影 3傻大鬧寶萊塢 這個翻譯過來的名字特別惡心 完全讓人喪失了對電影的期待 影片非常不錯 反應了在中國和印度普遍存在的教育問題 當然很搞笑